紅十字會知識講座_第1頁
紅十字會知識講座_第2頁
紅十字會知識講座_第3頁
紅十字會知識講座_第4頁
紅十字會知識講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紅十字會知識講座無錫機電高職醫(yī)務室2012.4.9紅十字運動的起源一個人——亨利.杜南1828年5月8日出生,瑞士人,紅十字運動的創(chuàng)始人。每年的“5.8”世界紅十字日,即是以他的生日作為紀念日。紅十字運動的起源一場戰(zhàn)爭——索爾弗里諾戰(zhàn)役1859年6月24日,奧地利陸軍與法軍—撒?。ㄒ獯罄顕唬┞?lián)軍激戰(zhàn)于意大利北部倫巴第地區(qū)的一個村莊索爾弗里諾。亨利.杜南路經(jīng)此地,親眼目睹了大量傷病人員因得不到醫(yī)療救護,而被遺棄在戰(zhàn)場上。于是,他立即組織附近村民進行救護,并由此產生了設立中立性的傷兵救護組織的想法。紅十字運動的起源一本書——《索爾弗里諾回憶錄》亨利.杜南從索爾弗里諾回到日內瓦后,深深地被當時的慘景所震驚。為了喚醒世人的良知,他撰寫了《索爾弗里諾回憶錄》。該書于1962年出版后,立即在歐洲引起強烈反響。亨利.杜南在書中提出兩項著名的倡議:一是在各國設立全國性的志愿傷兵救護組織二是簽訂一份國際公約給予這種傷兵救護組織以中立的地位。一個委員會——傷兵救護國際委員會亨利.杜南的倡議,得到了日內瓦4位社會知名人士的支持,他們于1863年在日內瓦發(fā)起成立了“傷兵救護國際委員會”(即“五人委員會”),1875年改名為“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紅十字運動的起源紅十字運動的起源一部公約——《關于改善陸地陸軍傷者境遇之日內瓦公約》1864年,在日內瓦召開了一次國際外交會議,來自12個國家的代表出席了這次會議并通過了由“傷兵救護國際委員會”起草的協(xié)議,這個協(xié)議即《關于改善戰(zhàn)地陸軍傷者境遇之日內瓦公約》,公約正式規(guī)定以白底紅十字作為統(tǒng)一的從事戰(zhàn)場救護的識別標志。紅十字標志紅十字標志一、紅十字標志的含義和作用紅十字標志,是紅十字會開展人道主義活動的標志,是紅十字運動的象征,是戰(zhàn)場救護的保護性標志。它的含義和作用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標明性:表明這是與紅十字運動有關的人和事。二是保護性:表明這是一個受到國際人道主義法律保護的人或物;不應受到攻擊的人或物。紅十字標志帶有這一標志的人和物,在法律上既享有權利,同時也承擔有義務。權利是受到一系列法律的保護,義務是遵守該標志對他們行為所作的種種限制,避免主動參與任何敵對行為。

本標志在法律上的這種雙重作用,決定了本標志的神圣性。

紅十字標志二、標志的由來與發(fā)展1863年2月在日內瓦成立的傷兵救護國際委員會提議,有必要采用一個形式簡單、一目了然、易于識別、人人都能明白的標志,來標明在戰(zhàn)時用于進行醫(yī)療和救助活動的人員、車輛和房屋建筑。1863年10月在日內瓦國際會議上,規(guī)定了采用白底紅十字作為戰(zhàn)場救護人員的保護性標志。紅十字標志紅新月標志的由來1876—1878年土耳其奧斯曼帝國與沙皇俄國爆發(fā)戰(zhàn)爭,土耳其奧斯曼帝國以“紅十字是對穆斯林士兵的冒犯”為由,首次在戰(zhàn)場上使用白底紅新月標志,同時聲稱,仍然尊重敵方使用的紅十字標志。從此,紅新月標志成為信奉伊斯蘭國家使用的代替紅十字的標志,其含義、作用、法律地位與紅十字完全一致。目前,日內瓦公約所承認的保護性標志只有紅十字和紅新月。使用紅十字標志的國家有149個,使用紅新月標志的國家有30個紅十字標志三、標志的法律地位1、國際人道主義法

包括1949年的四部日內瓦公約和1977年的兩部附加議定書。這6個文件都屬國際條約,都明確承認紅十字、紅新月、紅獅日標志的使用具有國際法的效力。非經(jīng)簽字國一致同意不能修改。這就是說,這個以條約固定下來的標志,通過國際法的形式,保證了這三個標志的保護作用不被侵犯。

紅十字標志2、國際紅十字會規(guī)章

對標志體系的使用起決定作用的第二個法律基礎是紅十字會自身的規(guī)章制度。

這些規(guī)章制度中最重要的是《各國有關機構都應遵守紅十字或紅新月標志的使用規(guī)則》。

這個文件是由1965年在維也納召開的第二十一屆紅十字國際大會通過,日內瓦公約簽字國代表一致同意的,因此具有國家認可的法律作用紅十字標志3、標志的普遍適用性

140多年以來,紅十字標志在世界范圍內一直被看成是向處在危難中的人們提供幫助、保護、庇護和救濟的象征,并且得到了普遍的承認。標志的這個普遍適用性和普遍認可性,既不同于前兩個法律基礎,又是對兩個法律基礎的有力補充。紅十字標志四、標志的使用

日內瓦公約規(guī)定,戰(zhàn)地醫(yī)務救護人員和牧師;各國紅十字會或紅新月會‘締約國有關部門授權的人員和機構;紅十字國際組織等人員和機構可使用紅十字標志和紅新月標志。紅十字國際組織,即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lián)合會及所屬人員,無論他們是不是醫(yī)務人員,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權使用紅十字標志。只有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lián)合會才能同時使用紅十字標志和紅新月標志。紅十字運動的基本內涵

本質——保護人的生命

基本宗旨——發(fā)揚人道主義精神

工作目標——是改善易受損害群體境況

原則——人道、公正、中立、獨立、志愿服務、統(tǒng)一、普遍紅十字運動的基本原則人道

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的本意是不加歧視地救護戰(zhàn)地傷員。不管是國際沖突還是國內沖突,努力防止并減輕人們的疾苦,不論這種疾苦發(fā)生在什么地方。本運動的宗旨是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障人類尊嚴;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了解、友誼和合作,促進持久和平。

紅十字運動的基本原則公正

本運動不因國籍、種族、宗教信仰、政治見解而有所歧視,僅根據(jù)需要,努力減輕人們的疾苦,優(yōu)先救濟困難最緊的人。

中立為了繼續(xù)得到所有人的信任,本運動在沖突雙方之間不采取立場,任何時候也不參與涉及政治、種族、宗教或意識形態(tài)的爭論。紅十字運動的基本原則紅十字運動的基本原則獨立本運動是獨立的。雖然各國紅十字會是本國政府人道工作的助手并受本國法律的制約,但必須始終保持獨立,以便任何時候都按本運動的原則行事。紅十字運動的基本原則志愿服務本運動是志愿救濟運動,絕不期望以任何形式得到好處。

紅十字運動的基本原則統(tǒng)一任何一個國家只能有一個紅十字會或紅新月會。它必須向所有人開放,必須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人道工作。紅十字運動的基本原則普遍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是世界性的。在這個運動中,所有的紅十字會或紅新月都享有同等地位,負有同樣責任和義務,并相互支援。

紅十字運動組織機構及其職能國際紅十字運動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國際委員會)紅十字會與紅新月國際聯(lián)合會(國際聯(lián)合會)國家紅十字會或紅新月會(各國紅會)紅十字運動組織機構及其職能國際委員會的前身是由亨利·杜南等5位日內瓦公民組成的“傷兵救護國際委員會”,1875年改名為“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國際委員會委員全部由瑞士籍人士擔任。紅十字運動組織機構及其職能國際委員會的職能:1、維護并傳播紅十字運動的基本原則;2、承認符合條件的新組建或改組的國家紅會,并將此承認通知各國紅會;

3、承擔日內瓦公約賦予的任務,為忠實執(zhí)行國際人道法而努力,并受理4、保障日內瓦公約規(guī)定的中央尋人局的活動;紅十字運動組織機構及其職能5、在國際性以及非國際性武裝沖突或內亂中以中立身份從事人道工作時,努力保證向遭受此類事件損害的受難人員提供保護和救助;6、武裝沖突之前,與各國紅會合作,致力于醫(yī)務人員的培訓和醫(yī)療器械的準備;7、解釋和傳播適用于武裝沖突的國際人道法,并推動這類法律的發(fā)展;8、執(zhí)行紅十字國際大會委托的工作。

紅十字運動組織機構及其職能國際聯(lián)合會是由各國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組成。起初名為“紅十字會協(xié)會”,創(chuàng)立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1919年,1983年改為“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協(xié)會”,1991年改為現(xiàn)在的名稱,創(chuàng)始人是美國紅十字會的一位領導人亨利·戴維遜。總部最初設在法國巴黎,1935年遷往日內瓦。

紅十字運動組織機構及其職能國際聯(lián)合會的職能

1、作為各國紅會之間聯(lián)絡、協(xié)調和學習的常設機構,根據(jù)各國紅會的要求向它們提供幫助;

2、鼓勵和促進在所有國家建立和發(fā)展獨立并獲承認的國家紅會;

3、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向所有災民提供救濟;

4、在災害救濟準備、救濟活動的組織及其實施等方面向國家紅會提供援助;

5、根據(jù)國際大會通過的《紅十字與紅新月災害救濟原則與條例》組織、協(xié)調和指導國際救濟活動;

6、鼓勵和協(xié)調各國紅會與本國政府機構合作參與旨在保障公共健康和增加社會福利的活動;

紅十字運動組織機構及其職能7、鼓勵和協(xié)調各國紅會交流關于對兒童和青年進行人道主義教育以及發(fā)展各國青少年之間的友好關系;

8、協(xié)助國家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