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第15課 北伐戰(zhàn)爭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
初中歷史-第15課 北伐戰(zhàn)爭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
初中歷史-第15課 北伐戰(zhàn)爭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
初中歷史-第15課 北伐戰(zhàn)爭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
初中歷史-第15課 北伐戰(zhàn)爭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5課《北伐戰(zhàn)爭》教學設計學生課前活動預習本課內容,閱讀單元導入頁,熟悉本課在本單元中的意義和作用。對本課重點“鐵軍、葉挺”部分展開課下閱讀,查閱相關資料課上進行展示。教學過程概述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以《國民革命歌》作為本課的導入部分,邀請同學們試著歌唱,將全班同學的記憶拉回到革命的年代。這樣設計的目的在于調動全班同學參與的積極性,別開生面的歌曲開場,并因熟悉的曲調學生更容易獲得參與歷史課堂的成就感。篇章引領,層層分解·進入第一篇章:偉大轉變!實現(xiàn)國共合作!教師出示孫中山先生一路以來的革命歷程、孫中山和宋慶齡的對華,結合中國共產黨工農運動失敗的經驗,引導學生思考“革命的出路”在何方,啟發(fā)學生回答出“合作”。緊接著通過閱讀課本內容總結出中共三大的知識點,通過視頻回到國民黨一大的會場,感悟歷史現(xiàn)場,匯總知識點。通過對于一大會場面貌的圖片感受,領略“小會場”中不平凡的意義?!ぶv述黃埔軍校建立的相關事實,通過對于軍校風景的描寫,場景的渲染,讓學生的記憶和思緒仿佛回到了革命年代,將美景與學校門口的對聯(lián)相對比,引導學生總結黃埔軍校招收的是什么樣的人才,管理者是誰,又培養(yǎng)出了哪些人才,有什么作用?!ひ詫O中山先生逝世為本段轉折點,感悟孫中山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革命精神,通過孫中山先生留下的遺囑,提問學生革命為何還未成功?通過學生回答引出第二篇章。·第二篇章眾志成城!推翻三大軍閥!教師出示北伐誓師圖,播放蔣介石的北伐誓詞音頻,讓學生感受國民革命軍團結一致的必勝決心。出示材料:本黨鄭重向全國民眾宣言:……中國人民之惟一需要,在建設一人民的統(tǒng)一政府?!瓰殪柟虈窀锩鶕兀荒懿怀鰩熞越顺u國軍閥之勢力?!侗狈ナ脑~》讓學生探究北伐的目的。之后根據北伐形勢圖,教師介紹北伐戰(zhàn)場上的主要形式,做好后續(xù)鋪墊。這樣設計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梳理課程思路,以“國共關系”為主線,將整節(jié)課堂教學分為三個部分,篇章題目簡潔內容清晰。在教師講述的過程中通過優(yōu)美的語言和精美的課件圖片,讓學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沉醉于課堂的視聽之中,調動多感官進行學習。同時注重對于人物、風景、會場的介紹,貫徹歷史人文主義價值的體現(xiàn),讓歷史人物躍然于紙上,脫離枯燥的文字桎梏之中。學生展示,小組合作·學生通過閱讀課本結合形勢圖,分析戰(zhàn)場初期的主要情況,通過自主學習擔任“戰(zhàn)地記者”為同學們帶來前線的報道,之后教師重點講述“第四軍”及“葉挺”的事跡,通過學生課下查閱相關資料,上課進行“小博士”宣讀展示,學生介紹相關史實。教師提出問題:為什么這支軍隊被稱之為“鐵軍”?引發(fā)學生感悟新四軍的精神,弘揚愛國主義情懷?!そ處熗ㄟ^歷史故事講述三大軍閥的戰(zhàn)爭策略,引發(fā)學生思考“三大軍閥之間的關系”,為后面的學習做鋪墊。·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在北伐軍勝利進軍同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革命運動,學生結合課本內容,概括工農運動取得的主要成就,并思考在其中已埋下的隱患,即國共關系即將發(fā)生轉變的原因?!ぬ骄勘菊n難點——北伐軍節(jié)節(jié)勝利的原因。教師先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結合課本和所學內容加以梳理和總結,之后結合材料再次進行概括和補充。材料一:由于兩黨在一定綱領上合作,發(fā)動了1924~1927年的革命。……廣東革命根據地的創(chuàng)立和北伐戰(zhàn)爭的勝利。這是兩黨結成了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結果。——《毛澤東選集》材料二:根據敵我雙方的軍力情況,北伐軍采取集中優(yōu)勢兵力、各個擊破敵人的作戰(zhàn)方針。首先以主力指向湖南、湖北戰(zhàn)場……再集中兵力轉向東南各省……最后進入長江以北地區(qū)……——王檜林主編《中國現(xiàn)代史》材料三:“我們?yōu)槭裁茨軌蚪⑦@樣的偉大戰(zhàn)功呢?主要的—個原因,就是因為獨立團是共產黨的軍隊,因為有了共產黨,我們才能成為鐵甲?!薄度~挺傳》材料四:蘇聯(lián)軍事顧問的幫助和蘇聯(lián)提供的物資援助,對北伐戰(zhàn)爭的勝利進軍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國共產黨簡史》材料五:從軍隊數量說,北洋軍閥大大超過了國民革命軍。但他們反動腐朽,禍國殃民,遭到全國人民的反對。三大派之間矛盾重重,不可能協(xié)同作戰(zhàn)?!鯔u林主編《中國現(xiàn)代史》材料六:北伐軍出師時,省港罷工委員會組織工人運輸隊、宣傳隊、擔架隊隨軍出征。北伐軍攻打武漢時,漢陽兵工廠工人舉行總罷工,斷絕了敵人的軍火來源,給吳佩孚以致命的打擊;農會組織農民替北伐軍當向導、抬擔架、運送物資,支援北伐戰(zhàn)爭?!吨袊F(xiàn)代史》這樣設計的目的在于注重學生對材料的分析,塑造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能力的形成。重視對學生課前開放性活動的布置,通過提供課堂上個人歷史活動的展示(小博士宣講、戰(zhàn)地記者報道),打造一個專屬于學生的舞臺。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攻克本節(jié)課的難點內容。視頻代入,重點精講·第三篇章背信棄義!國民革命失?。W生通過觀看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的視頻,探究國民革命運動失敗的標志和原因,對比國共兩黨立場的不同,代表階級的區(qū)別。同時通過閱讀課本和教師講解,進一步了解北伐的進展和國共兩黨關系的轉變、社會時局的變化。教師拋出張作霖在退往關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的事件,引導學生總結日本侵略目標已經鎖定在東北地區(qū),同時鼓勵學生課下具體查閱“皇姑屯”事件,深入了解張作霖和日本之間積怨已久的歷史往事。這樣設計的目的在于:通過視頻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中,調動學生的感官能動性,通過探究南京國民政府所代表的的階級,總結出國民革命運動失敗的原因。通過拋出可深入的歷史線索讓學生課后進行查閱,讓學生對歷史充滿好奇,改變一言堂的歷史課。好書分享,課后提升教師與學生分享幾本與八年級歷史學習內容相關的書籍,讓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閱讀歷史書籍。通過本課學習,設計與黃埔軍校相關的課后活動,讓學生課后查閱黃埔軍校培養(yǎng)出的優(yōu)秀將領,和他們的事跡。這樣設計的目的在于:將書籍的分享與介紹作為每節(jié)課的常態(tài)化課程內容,幫助學生建立閱讀清單并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樹立學生終生閱讀、不斷進步的學習態(tài)度,在全歷史教育理念之下,讓學生的主動學習代替被動接受。課后活動的設計也為了提升學生的知識儲備,深化本課內容,調動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為后期的歷史學習做了鋪墊。第15課《北伐戰(zhàn)爭》學情分析八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歷史知識的儲備,學習能力和情感價值觀也有一定的提高,對新生事物感興趣,尤其歷史往事和人物比較關注,第15課《北伐戰(zhàn)爭》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學生比較感興趣,對于重難點我采用了問題探究法和討論法,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使學生的智能和認識水平都得到發(fā)展,在要求學生自行閱讀預習的基礎上,布置了自主學習任務,同時利用多媒體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第15課《北伐戰(zhàn)爭》效果分析本節(jié)新授課,分成三大篇章,以國共關系的變化為線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課堂教學思路清晰有助于學生學習。利用豐富多彩的多媒體教學手段,與學生展開交互式的學習,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目標達成度較高。歷史人文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小組合作討論都能夠調動學生思維的活躍性,尤其對于學生思考本課難點——北伐勝利進軍的原因有非常好的輔助性作用。教師語言優(yōu)美,富有文學色彩,讓整節(jié)歷史課堂充滿了濃濃的書香氣息和歷史氛圍。教師創(chuàng)設性的提問和鼓勵讓課堂氣氛民主和諧、相互尊重,反映出濃厚的課堂文化。教師書目的推薦,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有助于學生終身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第15課《北伐戰(zhàn)爭》教材分析課型:新授課課時:一課時教材內容的內在聯(lián)系:本課主要學習三塊內容,即國共合作的實現(xiàn)、北伐勝利進軍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與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三塊內容之間因果相連,國共合作的實現(xiàn)為北伐勝利進軍奠定了基礎,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于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則揭示了國民革命失敗這一結果及其主要原因。學習本課,應注意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從因果關系的角度來把握內在聯(lián)系。重點:北伐勝利進軍,教材敘述了戰(zhàn)爭的目的、主要經過、工農運動的支持難點:國共兩黨合作的原因;北伐勝利進軍的原因;國民革命的失敗第15課《北伐戰(zhàn)爭》測評練習推向了高潮。自主學習梳理知識一、國共合作的實現(xiàn)1.1923年6月,中國共產黨召開,正式決定同孫中山領導的合作,建立。共產黨員以加入國民黨,把國民黨改組為、、和的革命同盟。2.1924年1月,在孫中山主持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通過的宣言對三民主義作出了新的解釋,把舊三民主義發(fā)展為,在實際上確定了、、三大政策。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3.在蘇聯(lián)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1924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創(chuàng)辦,簡稱。兼任軍??偫?,任校長,不久后擔任政治部主任。在短短幾年時間里,黃埔軍校培養(yǎng)出大批軍事和政治人才,為國民革命軍的建立和隨后的北伐戰(zhàn)爭作了準備。二、北伐勝利進軍1.1926年,廣州國民政府決定北伐,以推翻、、等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統(tǒng)一全國。7月,國民革命軍十萬人誓師北伐,蔣介石任北伐軍總司令。2.、是北伐戰(zhàn)爭初期的主要戰(zhàn)場。葉挺率領的北伐軍先鋒,經過浴血奮戰(zhàn),連克和,并一鼓作氣將國民革命軍的旗幟插上武昌城頭。吳佩孚主力被基本消滅。3.北伐軍擊潰吳佩孚的主力后,又在江西殲滅的主力。接著,一路沿長江東下,攻占南京。另一路由福建進入浙江、上海。北伐軍從打到,震動全國。4.隨著北伐的勝利進軍,各地的工農革命運動蓬勃發(fā)展。北伐軍經過的農村,爆發(fā)了疾風驟雨般的,給了北伐軍極大支持。城市工會組織和工人運動也得到很大發(fā)展。上海工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先后發(fā)動,并最終取得勝利,迎接北伐軍進入上海,書寫了中國工人運動史上光輝的一頁。三、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與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1.高漲的工農革命運動觸動了、的根本利益。蔣介石、汪精衛(wèi)等國民黨右派在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1927年4月,蔣介石在發(fā)動了震驚中外的,并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7月,汪精衛(wèi)在武漢召開“分共會議”。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工農群眾。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失敗了。2.南京政府建立后,在“分共清黨”,鎮(zhèn)壓工農運動的同時,繼續(xù)北伐。1928年6月,北伐軍進至北京、天津一帶。奉系軍閥張作霖在退往關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1928年底,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發(fā)表通告,宣布“,”。至此,南京政府在名義上了全國。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有人說,北伐軍勝利進軍,基本打跨了北洋軍閥,所以國民革命勝利了。有人說,國民革命失敗了,因為它沒有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咎骄慷繃窀锩〉脑颍窟_標測評鞏固新知一、選擇題1.這張畢業(yè)證上顯示,總理:孫文;校長:蔣中正;主任:廖仲愷??梢耘卸ㄟ@張畢業(yè)證是哪一學校頒發(fā)的()A.福州船政學堂B.京師大學堂C.黃埔軍校D.北京大學2.孫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哪些是他的豐功偉績()①建立民國②制定三民主義革命綱領③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④創(chuàng)建黃埔軍校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孫中山說:“今天在這里開這個軍官學校,獨一無二的希望,就是創(chuàng)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這個“軍官學校”位于()A.廣州B.長沙C.武漢D.上海4.1924年11月在黃埔軍校擔任政治部主任的是()A.周恩來B.蔣介石C.廖仲愷D.葉挺5.北伐戰(zhàn)爭是國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強音。下列宣傳標語最能體現(xiàn)這一時代“最強音”的是()A.外爭國權內懲國賊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打倒列強除軍閥D.眾志成城共赴國難6.“是你拉著我的手,在村口的大路旁,一同告別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戰(zhàn)場……”這是一首描寫國共合作,共同北伐的網絡詩歌?!氨狈サ膽?zhàn)場”主要是在()A.湖南、湖北B.江西C.浙江、上海D.廣州7.北伐戰(zhàn)爭中,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英勇無畏,戰(zhàn)績輝煌,為第四軍贏得“鐵軍”的稱號。獨立團的領導人是()A.蔣介石B.董必武C.李達D.葉挺8.“中國共產黨人……從來就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yè)的堅定支持者、合作者、繼承者?!毕铝惺穼嵞苷f明這一觀點的是()①南昌起義②黃埔軍校③北伐戰(zhàn)爭勝利進軍④南京國民政府成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四位同學分析下表中中國共產黨黨員人數驟變的主要原因,正確的是()年代1927年4月1927年4月后中共黨員人數5.7萬1萬多A.小軍:五四運動中大批中國共產黨黨員被捕B.小敏:北伐戰(zhàn)爭中大批中國共產黨黨員犧牲C.小明:國共合作中大批中國共產黨黨員加入國民黨D.小華:蔣介石等叛變革命后大肆屠殺共產黨人10.1927年4月18日,南京國民政府舉行成立典禮。南京國民政府代表的是什么人的利益()A.帝國主義B.封建勢力C.資產階級D.大地主大資產階級11.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它的第一號命令就是清黨通緝令,通緝毛澤東、周恩來等一大批共產黨員。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失敗了。這里所說的“失敗”,主要是指()A.沒有打倒軍閥張作霖B.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被反動派大肆屠殺C.國民黨實行“清共”D.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沒有完成

參考答案情景導入生成問題孫中山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資產階級革命家,“五四運動”前,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先后領導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護國運動和護法運動,但斗爭都失敗了。“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后,他親眼目睹了人民群眾力量的不斷壯大,開始了他一生中偉大的轉變,1924年他改組了國民黨,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張,國共兩黨實現(xiàn)了第一次合作,使中國革命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即國民革命時期。在這一時期,國共合作領導了北伐戰(zhàn)爭,把國民革命運動推向了高潮。自主學習梳理知識一、國共合作的實現(xiàn)1.1923年6月,中國共產黨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決定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把國民黨改組為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同盟。2.1924年1月,在孫中山主持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通過的宣言對三民主義作出了新的解釋,把舊三民主義發(fā)展為新三民主義,在實際上確定了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兩黨合作的正式建立。3.在蘇聯(lián)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1924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黃埔創(chuàng)辦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簡稱“黃埔軍?!?。孫中山兼任軍校總理,蔣介石任校長,周恩來不久后擔任政治部主任。在短短幾年時間里,黃埔軍校培養(yǎng)出大批軍事和政治人才,為國民革命軍的建立和隨后的北伐戰(zhàn)爭作了準備。二、北伐勝利進軍1.1926年,廣州國民政府決定北伐,以推翻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等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統(tǒng)一全國。7月,國民革命軍十萬人誓師北伐,蔣介石任北伐軍總司令。2.湖南、湖北是北伐戰(zhàn)爭初期的主要戰(zhàn)場。葉挺率領的北伐軍先鋒第四軍獨立團,經過浴血奮戰(zhàn),連克汀泗僑和賀勝橋,并一鼓作氣將國民革命軍的旗幟插上武昌城頭。吳佩孚主力被基本消滅。3.北伐軍擊潰吳佩孚的主力后,又在江西殲滅孫傳芳的主力。接著,一路沿長江東下,攻占南京。另一路由福建進入浙江、上海。北伐軍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震動全國。4.隨著北伐的勝利進軍,各地的工農革命運動蓬勃發(fā)展。北伐軍經過的農村,爆發(fā)了疾風驟雨般的農民運動,給了北伐軍極大支持。城市工會組織和工人運動也得到很大發(fā)展。上海工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先后發(fā)動三次武裝起義,并最終取得勝利,迎接北伐軍進入上海,書寫了中國工人運動史上光輝的一頁。三、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與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1.高漲的工農革命運動觸動了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蔣介石、汪精衛(wèi)等國民黨右派在帝國主義勢力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1927年4月,蔣介石在上海發(fā)動了震驚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并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7月,汪精衛(wèi)在武漢召開“分共會議”。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工農群眾。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失敗了。2.南京政府建立后,在“分共清黨”,鎮(zhèn)壓工農運動的同時,繼續(xù)北伐。1928年6月,北伐軍進至北京、天津一帶。奉系軍閥張作霖在退往關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1928年底,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發(fā)表通告,宣布“服從國民政府,改易旗幟”。至此,南京政府在名義上統(tǒng)一了全國。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有人說,北伐軍勝利進軍,基本打跨了北洋軍閥,所以國民革命勝利了。有人說,國民革命失敗了,因為它沒有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結論:北伐戰(zhàn)爭雖然取得了巨大勝利,基本上打垮了北洋軍閥,但是隨著國民黨右派蔣介石、汪精衛(wèi)等叛變革命,中國又出現(xiàn)了反共反人民的南京國民政府。舊軍閥被打垮了,又出現(xiàn)了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新軍閥。新軍閥對內鎮(zhèn)壓,對外出賣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是大地主和大資產階級的代表。因此,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沒有完成,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國民革命最終失敗了?!咎骄慷繃窀锩〉脑??結論:國際帝國主義聯(lián)合支持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極力破壞中國革命,反革命力量大大超過了革命力量;國民黨右派不斷制造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嚴重削弱了革命力量;再加上中國共產黨還處于幼年時期,缺乏斗爭經驗。領導人陳獨秀又犯了右傾投降主義的錯誤,放棄了革命的領導權,導致在敵人發(fā)動突然襲擊時,不能組織有效的反抗。

達標測評鞏固新知一、選擇題1.這張畢業(yè)證上顯示,總理:孫文;校長:蔣中正;主任:廖仲愷??梢耘卸ㄟ@張畢業(yè)證是哪一學校頒發(fā)的(C)A.福州船政學堂B.京師大學堂C.黃埔軍校D.北京大學2.孫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哪些是他的豐功偉績(D)①建立民國②制定三民主義革命綱領③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④創(chuàng)建黃埔軍校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孫中山說:“今天在這里開這個軍官學校,獨一無二的希望,就是創(chuàng)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边@個“軍官學校”位于(A)A.廣州B.長沙C.武漢D.上海4.1924年11月在黃埔軍校擔任政治部主任的是(A)A.周恩來B.蔣介石C.廖仲愷D.葉挺5.北伐戰(zhàn)爭是國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強音。下列宣傳標語最能體現(xiàn)這一時代“最強音”的是(C)A.外爭國權內懲國賊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打倒列強除軍閥D.眾志成城共赴國難6.“是你拉著我的手,在村口的大路旁,一同告別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戰(zhàn)場……”這是一首描寫國共合作,共同北伐的網絡詩歌?!氨狈サ膽?zhàn)場”主要是在(A)A.湖南、湖北B.江西C.浙江、上海D.廣州7.北伐戰(zhàn)爭中,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英勇無畏,戰(zhàn)績輝煌,為第四軍贏得“鐵軍”的稱號。獨立團的領導人是(D)A.蔣介石B.董必武C.李達D.葉挺8.“中國共產黨人……從來就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yè)的堅定支持者、合作者、繼承者?!毕铝惺穼嵞苷f明這一觀點的是(B)①南昌起義②黃埔軍校③北伐戰(zhàn)爭勝利進軍④南京國民政府成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四位同學分析下表中中國共產黨黨員人數驟變的主要原因,正確的是(D)年代1927年4月1927年4月后中共黨員人數5.7萬1萬多A.小軍:五四運動中大批中國共產黨黨員被捕B.小敏:北伐戰(zhàn)爭中大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