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標的理論的演變_第1頁
民事訴訟標的理論的演變_第2頁
民事訴訟標的理論的演變_第3頁
民事訴訟標的理論的演變_第4頁
民事訴訟標的理論的演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民事訴訟標的理論的演變

訴訟標的在中國的應用1、訴訟主體的概念。二、訴訟標的的識別標準三、新實體法學說四、訴訟標的理論研究的意義訴訟標的一詞,最早來源于羅馬法。德國1877年制訂的民事訴訟法典以及后來日本制訂的民事訴訟法典中均采用了訴訟標的的用語。從中國來看,《大清民事訴訟律》草案、北洋軍閥政府的民事訴訟法都使用了訴訟標的的概念。隨著民事訴訟的發(fā)展,本世紀對訴訟標的理論的研究、論爭成為了大陸法系民事訴訟法學界的一大熱點。在這股研究、論爭的大潮中德國、日本當然是其中的“弄潮兒”,我國的臺灣民事訴訟法學界也參與了討論。在我國的大陸民事訴訟法學界,對于訴訟標的理論的研究與討論也完全沒有展開,這與國外對訴訟標的理論討論的激烈場面形成鮮明的反差。一、訴訟標的的概念法院在受理一個民事案件時,首先應當弄清誰與誰發(fā)生了糾紛,也就是說:原告與被告是誰,更為重要的是還應當了解雙方當事人在該件訴訟中發(fā)生爭議的是什么事,原告要求法院作出裁判的具體內(nèi)容是什么。所謂訴訟標的(DerStreitgegenstand),就是指的后者,即:原告為確定其民事實體權利請求,或者對某種法律關系是否存在或是否有效,而希望法院加以裁判的具體內(nèi)容。簡言之,訴訟標的就是指,雙方當事人發(fā)生爭議的是何事以及要求法院裁判的內(nèi)容是什么。無論是大陸法系還是英美法系,在民事訴訟中,法院都是排斥“重訴”的。也就是說,原告不得就同一訴訟標的對同一被告兩次起訴,否則法院就會以后訴不合法裁定駁回起訴。在這里,也就產(chǎn)生了前后兩個訴訟標的是否相同的問題。還有原告對于同一被告提出的幾個訴訟請求,除專屬管轄或者不能在同一訴訟程序中審理的以外,法院應當合并審理。在發(fā)生訴的合并時,合并的訴訟的訴訟標的是否相同?如果幾個訴訟標的相同,則根本不發(fā)生訴的合并的問題。其次,原告在起訴時雖然可以自由確定其訴訟標的,但是在法院受理原告的起訴后,原則上原告不得任意變更或追加新的訴訟標的。要解決上述問題,必須首先解決:如何確立訴訟標的的概念,如何確定訴訟標的識別根據(jù)的問題。無論是德國、日本還是我國的臺灣,在民事訴訟法中對訴訟標的一詞,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其概念及識別根據(jù)。由此,各國民事訴訟法學者對訴訟標的的解釋立說頗多,各抒己見,莫衷一是,形成了龐大的“訴訟標的理論”(DieLehrevomStreitgegenstand)。早期,實體法上的請求權(Anspruch)與民事訴訟法上的所謂訴訟標的,兩者的概念并無區(qū)別。其原因有二:第一,訴訟標的的概念是直接引用民法上的請求權的概念而確立的。第二,早期的民事訴訟法,只有給付之訴一種訴訟類型,還沒有出現(xiàn)確認之訴與變更之訴這兩種訴訟類型。因此也就沒有區(qū)別兩個概念的迫切性與必要性。但是,自從確認之訴與變更之訴在民事訴訟法上出現(xiàn)以后,民法上的請求權概念也就無法直接用來說明訴訟法上各種現(xiàn)象。例如,在確認之訴中,原告的訴訟標的,并不是直接以民法的給付請求權為訴訟標的。在訴訟法上,僅僅是以原告要求法院判斷“法律關系存在”為訴訟標的,或以原告對被告所主張的“法律關系不存在”為訴訟標的。換言之,原告的訴訟標的是“法院判決的要求”或“對被告的權利主張”,而其內(nèi)容是“法律關系存在與否”。民法上的給付請求權,在概念上無法成為民事訴訟法的訴訟標的。又例如在變更之訴中,原告在訴訟上所主張的,并非民法上的給付請求權,而是民法上的形成權。例如,婚姻的撤銷權或者宣告離婚。再比如,再審之訴請求撤銷法院的確定的裁判,這種權利主張也可以成為訴訟標的。由此可見,民事訴訟的訴訟標的的概念必須與民法的請求權分離,而單獨建立一個概念。訴訟因雙方當事人之間對于實體權利或法律關系存在與否發(fā)生爭議而存在,原告提起訴訟的時候,法院裁判尚未確定,訴訟標的在概念上只能認為是原告的權利主張,必須到判決確定的時候,才能確定雙方爭議的權利確實存在或者不存在。如果說原告的訴訟標的是實體權利,那么在原告敗訴,其訴訟請求被駁回的時候,也就無異于承認原告在起訴時沒有提出訴訟標的,法院沒有訴訟標的可裁判,顯然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所以,訴訟標的只能理解為原告對被告的權利主張。二、民刑請求權競合訴訟標的學說訴訟標的理論的中心問題,除上述訴訟標的的概念問題以外,更重要的還在于訴訟標的識別標準的問題。在學說上,德國先后出現(xiàn)了舊實體法說、二分肢說、一分肢說、新實體法說等學說。學說核心論點有二:一是如何解決和說明民法上的請求權競合與訴訟標的的單數(shù)復數(shù)問題;二是訴訟標的在什么情形下才是特定的問題。訴訟標的的識別理論,一方面涉及抽象的學理討論,另一方面也與解決說明司法實踐問題相關,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這一問題成為了民事訴訟法學界研究討論的重要問題。(一)各種請求權并存的情形舊訴訟標的理論(DieursprunglichemateriellrechtlicheTheorie),此說在德國始于赫爾維格(Hellwig)而終于倫特(Lent)。例如:原告向法院提起財物被被告偷盜的民事訴訟,雖然被告僅有竊取財物的行為事實,但在民法上,原告既可以依實體法規(guī)定行使損害賠償請求權,也可以依實體法規(guī)定行使不當?shù)美蠓颠€的請求權,還可以依實體法規(guī)定行使占有物的返還請求權。民法學者稱這幾種請求權并存的情況叫請求權競合(Anspruchkonkurrenz)。原告在獲得其中一個請求權的滿足后,不得再以其余的請求權要求被告給付;只有在原告沒有獲得給付以前,可以同時或者前后就一部或全部的請求權主張權利,請求被告給付。原告起訴時,可以分別提起四個訴訟,請求法院作出四個判決,這種情況,依舊實體法說,則不存在前面所說的“重訴”的問題。這一學說的最明顯缺陷在于:被告在實體法上如果對原告進行一次完全給付就能滿足原告請求,為什么原告在訴訟法上必須有多個訴訟標的,進而多次提起訴訟呢?日本和我國臺灣的司法實踐中,現(xiàn)在仍然采取舊訴訟標的理論來作為識別訴訟標的異同的根據(jù),后面將要論及的所謂新訴訟標的理論和新實體法學說,目前還停留在學說理論的階段,并沒有像德國那樣,在學說理論與司法實踐兩方面均采用了新訴訟標的理論來作為識別訴訟標的的標準。當然,在德國,現(xiàn)在仍然有許多問題,在學者之間沒能達成一致的共識,頗有爭論。(二)實體法上的事實判斷標準新訴訟標的理論又稱為訴訟法說,開始于1927年前后,由德國學者羅森貝克(Rosenberg)、尼克遜(Nikisch)等人所倡導。此說主要是將訴訟標的概念從民法實體權利上加以分離,純粹從訴訟法立場出發(fā),利用原告在起訴狀中提出的訴的聲明以及事實理由,來構(gòu)筑訴訟標的的概念與內(nèi)容,將實體權利的主張變?yōu)楫斒氯说墓舴烙椒ɑ蚍ㄔ鹤鞒霾门袝r的法律觀點地位。主張新訴訟標的理論的學者,在訴訟標的的識別標準問題上,早期是采用所謂“二分肢說”。二分肢說認為,訴訟標的的內(nèi)容能夠由原告陳述的事實理由和提出的訴的聲明加以確認,事實理由與訴的聲明兩者共同構(gòu)成訴訟標的的重要要素。事實理由與訴的聲明任何一方要素有多個,就會產(chǎn)生多個訴訟標的而有訴的合并的情形存在;這兩種要素一發(fā)生變更或兩要素均有變更時,就會有訴的變更;后兩訴的訴訟標的是否相同,應當看前后兩個訴的事實理由與訴的聲明是否全部同一而定。應當注意的是,這一學說所說的事實理由(Sachverhalt)是不以實體法來評價的自然的事實。例如:前面所述的事例,被告在某一時間,在某處竊取原告的某一特定的財物。根據(jù)上述舊實體法說就會發(fā)生請求權競合的問題;在訴訟法說的理論之下,只會由事實理由(竊取財物的事實)以及訴的聲明(請求返還財物)構(gòu)成單一的訴訟標的。根據(jù)訴訟法說理論,如果原告在訴訟中由主張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改為主張占有物返還請求權;那么不構(gòu)成訴的變更,而僅僅視為原告攻擊方法的變更,不影響訴訟標的的單一性。法院就原告的訴的作出判決以后,不管勝訴或敗訴,都要受既判力的拘束,原告不得再以其他競合的實體法上的請求權為依據(jù)重新起訴。1849年伯特赫爾(Botticher)首倡婚姻訴訟的訴訟標的是原告請求法院判決解除婚姻的要求,并不是以原告對被告的權利主張為訴訟標的。離婚的原因或撤銷婚姻的理由,并不構(gòu)成訴訟標的的要素,對于訴訟標的識別依據(jù)而言,也不是識別的必要標準。原告起訴的目的在于請求解除婚姻關系,而不是要求法院判決離婚的原因或撤銷婚姻的理由。這種學說認為事實理由對于訴訟標的的概念而言,并沒有重要性,識別訴訟標的根據(jù),以訴的聲明為唯一標準,所以,稱為一分肢說。1854年施瓦布(Schwab)也推崇這一學說,并加以發(fā)揚光大,將伯特赫爾(Botticher)倡導的學說推廣應用于所有的各種訴訟類型。于是,羅森貝克(Rosenberg)的民事訴訟法教科書從第6版起放棄了二分肢說而改用一分肢說。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因受德國新訴訟標的理論的影響,由小山升、三個月章、新堂幸司開始倡導新訴訟標的理論,主張采用純粹的訴訟法上的訴訟標的概念,將過去請求權競合導致多個訴訟標的的理論加以拋棄。從而提出,以同一給付為目的的數(shù)項請求權競合,實體法上既然認為一次給付是正當?shù)?那么在訴訟法上原告僅有單一的法律地位可以請求給付,這種原告請求給付的法律地位或受給付權,就是訴訟標的。值得特別注意的是,三個月章認為解決訴訟標的理論核心問題的正確方法,應該按照各種訴訟類型的紛爭解決機能,就給付之訴、變更之訴、確認之訴分別認識其不同的訴訟標的,不宜統(tǒng)一認識訴訟標的。三個月章以為給付之訴的機能不在于確定各個實體法上請求權,而在于解決滿足原告的給付問題,實體法上請求權的存在與否只是法院決定命令被告是否給付的前提而已,所以給付之訴的訴訟標的是指,原告向被告請求一定給付的法律地位的權利主張。至于確認之訴的機能只是在確認實體法上的權利或法律關系,其訴訟標的,是原告在他的訴的聲明中所表示的一定權利或法律關系存在不存在的權利主張。那么識別確認之訴的訴訟標的根據(jù),與舊實體法說相同,以實體法的規(guī)定為準。變更之訴,判決的機能不在于確認一定的權利或法律關系,而在于創(chuàng)設、變更、消滅權利或法律關系。其本質(zhì)不在于確認,所以實體法上形成權的主張不能直接成為訴訟標的,其訴訟標的是指原告要求法院變更判決的法律地位的權利主張。構(gòu)成形成權的事實與形成權本身只是訴訟上的攻擊防御方法,也就是說,是成為判決的理由而已。識別訴訟標的的根據(jù),以原告在訴的聲明中所表明的變更結(jié)果為準。(三)請求權競合理論的修正這一學說發(fā)端于尼克遜(Nikisch),到亨克爾(Henckel)時其理論達到了最完備的階段。尼克遜在研究請求權競合理論時發(fā)覺,這種屬于民法領域的理論,如果民法學者不自行修正,僅靠訴訟法學者片面努力,想在訴訟法上建立訴訟標的的概念,要想?yún)^(qū)分訴訟標的的單復數(shù),找出識別訴訟標的的根據(jù),不容易成功。尼克遜認為,在同一事實關系中發(fā)生的以同一給付為目的的幾個實體法上請求權時,不應該依照過去民法的理論,在實體法上將他視為幾個請求權并存的競合,應當視為只有一個實體法上的請求權存在。例如,上面多次談到的被告竊取原告財物的情況,發(fā)生請求權的事實關系(即竊取財物)是單一的,原告在實體法上真正的請求權也只有一個請求權,原告并不因為民法有多種規(guī)定,而擁有幾個請求權,這種情形并不是請求權競合。至于真正的請求權競合情形是指根據(jù)幾個不相同的事實關系而發(fā)生的幾個請求權,他的給付目的相同而產(chǎn)生的競合。例如,買賣契約的買方,為給付買賣價金而簽發(fā)票據(jù)交付給賣方的情形,買賣契約的訂立和票據(jù)的簽發(fā)是不同的事實關系,從而根據(jù)買賣契約的價金請求權與根據(jù)票據(jù)關系所產(chǎn)生的票款請求權是兩個不同的請求權,但兩請求權的給付目的完全相同,出賣人不得同時接受兩個請求權的給付,這種情形下的幾個請求權,才是真正的請求權競合。尼克遜的上述見解得到了許多民法學者的贊同,在請求權競合的理論方面改變了過去的見解,不再將一個事實關系所發(fā)生的幾個請求權視為有請求權競合,而只是承認有單一的請求權存在。這種情形所謂的競合,只是屬于“請求基礎競合”(Anspruchsgrundlagekonkurrenz)。至于真正的請求權競合是指,幾個事實關系發(fā)生的幾個請求權,同時他請求的給付內(nèi)容又是相同的情形。民事訴訟法學者在處理訴訟標的的單復數(shù)以及識別根據(jù)的時候,在傳統(tǒng)請求競合理論下所遭遇的困難,經(jīng)民法學者修正請求權競合論而得到解決。同時也解決了識別訴訟標的異同的標準。簡而言之,在請求權基礎競合的情形下,請求權是單一的,其訴訟標的也就是單一的;在真正的請求權競合的情形下,請求權是多個,其訴訟標的也就有多個。這種借助實體法的方法,用來解釋訴訟標的的單數(shù)、復數(shù),識別訴訟標的的異同的學說,就被稱為新實體法說。主張新實體法說的學者中,亨克爾的理論有特別介紹的必要。將實體法上的請求權按其不同的機能、作用區(qū)分為:分類作用的請求權、法律適用作用的請求權、經(jīng)濟作用的請求權。其中對訴訟標的的單、復數(shù),訴訟標的的異同問題直接有關的作用是請求權在經(jīng)濟上的作用(WirtschaftlicheFunktion)。亨克爾認為,實體法上的請求權在經(jīng)濟上的意義及作用,成為經(jīng)濟交易的對象,也就是說將請求權視為權利人處分或讓與的客體。在上述被告偷取原告的財物的例子中,原告有幾個請求權的結(jié)果,是就請求權的法律適用作用(Subsumtionsfunktion)所作的全面觀察結(jié)果。如果只從請求權的經(jīng)濟作用來觀察,原告在將其返還請求權作為處分讓與的客體的時候,只能將這幾個請求權視為單一的處分客體,原告不得將其分別作出幾次處分或者讓與。同一事實關系所發(fā)生的幾個請求權,其權利人在交易處分的時候,既然只能視為單一的處分客體而作出處分、讓與,當然不能承認權利人有幾個的真正請求權,應認為他只有單一的請求權。亨克爾以其請求權的經(jīng)濟作用為論點,說明過去傳統(tǒng)的請求權競合論下只有單一的請求權可供處分,從而認為這種情形下的訴訟標的也是單一的,不再發(fā)生在訴訟中有幾個訴訟標的并存的問題。應當注意的是,所謂新實體法說,并不是不區(qū)分實體法上請求權與訴訟標的兩個概念。這種學說只是在識別訴訟標的單、復數(shù)以及訴訟標的的異同的根據(jù)方面,不走訴訟法極端,同時兼顧實體法與訴訟法兩者的密切關系,其目的在于化解舊實體法說與訴訟法說的正面沖突。三、解決實體法上的請求權競合對于訴訟標的的識別的上述學說,筆者基本贊同新實體法學說。舊訴訟標的理論的最大的理論困難就是:實體法上的請求權競合導致多重訴訟標的的問題。再者,依新訴訟標的的理論,法院所作出的判決的約束力太寬。在我國目前的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和公民的法律意識淡薄的國情下,如果原告在起訴時,由于法律知識的欠缺或者其他原因提出的訴的聲明狹窄,未能滿足實體法規(guī)定的各項請求權,在訴訟中又沒有及時追加訴訟請求時,原告的權利保護就要受到影響:因為原告不得就該法律關系重新提出訴的聲明。新實體法學說,將訴訟標的的識別標準仍然定位在實體法的請求權上,解決實體法上的請求權競合仍然從實體法內(nèi)部本身來解決,從而徹底解決實體法上的請求權競合導致訴訟標的競合的問題。在實體法上只要解決了請求權競合的問題,程序法上的多重訴訟標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無論就同一事實有多少競合的請求權,只要依據(jù)新實體法理論只允許原告就其中之一向法院單一主張,或者只允許原告將所有競合的請求權合而為一向法院提出綜合的主張,那么困擾我們的請求權競合的問題也就不存在了。至于,在實體法上如何解決實體法上的請求權競合的問題,這本來是實體法學者的任務,新實體法學者對此提出了許多頗有價值的觀點。四、訴訟標的在我國大陸的研究訴訟標的的理論的研究對于劃分此訴與彼訴的區(qū)別,準確確定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弄清法院應當作出的裁判范圍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梢哉J為,訴訟標的理論的研究是其他諸多民事訴訟理論和司法實踐問題研究或者解決的基礎。我國大陸現(xiàn)行民事訴訟法中,規(guī)定有訴的合并、訴的分離、訴的變更等制度。何為訴的合并,法典沒有作出規(guī)定。有人認為,訴的合并就是幾個訴合并在一起共同審理和解決;也有人認為,當事人為多數(shù)的訴或者訴訟標的是多數(shù)的訴,叫訴的合并;還有人認為,訴的合并是人民法院把屬于自己管轄的幾個獨立的訴,適用同一訴訟程序進行合并審理。沒有一套完整的訴訟標的理論,這種爭論永遠也不會有終結(jié)。同樣,訴的分離、訴的變更制度的研究也是這樣。訴的分離到底是一個訴分離為幾個獨立的訴呢,還是幾個獨立的訴因某種原因分開審理?訴的變更能否變更訴訟標的?這些問題的解決也都有賴于訴訟標的理論的研究。在司法實踐中,訴訟費用的征收也涉及到訴訟標的理論問題。根據(jù)現(xiàn)行民事訴訟的收費辦法,財產(chǎn)案件的訴訟費用是按比例征收,非財產(chǎn)案件是按件計收的。在收取訴訟費用時,必須計算一件訴訟案件的訴訟標的額,必須劃清一個復雜案件是一件還是幾件,此時訴訟標的的識別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