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的木雕文物_第1頁
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的木雕文物_第2頁
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的木雕文物_第3頁
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的木雕文物_第4頁
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的木雕文物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的木雕文物

吐魯番阿斯塔納古墓群位于吐魯番東南40公里處的托克市戈壁沙漠中。這是一座關于西漢時期至唐代高昌居民的公共墓地。由于異常干燥的特殊地理環(huán)境,古墓內隨葬的絲、麻、棉、紙、木、陶、泥塑等文物得到了自然的保護。上世紀60年代以來,新疆的考古工作者先后對吐魯番阿斯塔那墓葬進行了十余次的考古發(fā)掘,清理墓葬400余座,出土了一大批晉至唐代時期的陶器、木器、文書、織物、紙畫、絹畫、彩繪泥塑、木雕等文物。其中尤以唐代俑塑類文物數量多而制作精美,是唐代封建經濟文化昌盛的體現。這些俑塑制作工藝、題材內容、人物造型、藝術風格和審美情趣等方面,是各民族文化的凝聚,富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珍貴的藝術價值。特別是用泥、木、絹、紙等材料合制的俑類,更是別具一格,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F僅根據本人在整理、修復上述文物過程中的體會,將重點選擇部分彩繪木雕以及用泥、木、絹、紙材料合制的俑類,從使用材料、制作方法、制作工藝和藝術特色方面分別加以闡述,與各位同仁、專家共同探討研究。一、動物類、物品類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了為數不少的木雕文物,有木雕人俑、木雕動物(如馬、牛、駱駝、禽類)、木碗、木罐、木豆等器物類。根據考古發(fā)掘時的統(tǒng)計發(fā)現,多數木雕都出土于較大型的墓葬,如編號為73TAM206號墓(此墓為高昌時期左衛(wèi)大將軍張雄夫婦的合葬墓),出土較完整的木俑有70余件,若加上殘件則達200件以上,(一)色彩與技法上的運用俑高86厘米,用30余塊上好木料分段雕琢,然后膠合而成。該俑作用同鎮(zhèn)墓獸,是借助千佛洞中的護法天王,把佛教造像應用到墓葬中,又稱護墓神。上下裝束是隋末唐初典型的胄甲,盤領,左右胸部各佩一塊圓形綠色護鏡,肩部裝有虎頭披膊,下穿齊膝戰(zhàn)袍,整副盔甲以大紅為底色,上繪流云紋牡丹花卉,護鏡及各片鎧甲邊緣處繪有鎏金邊飾,使整副鎧甲顯得色彩絢麗、富麗堂皇,很富有裝飾性和藝術感染力。腳穿長靴,其上繪有流云及花卉圖案。唐代鎧甲主要有鐵甲和皮甲等屬于實戰(zhàn)的胄甲。此外,還有用絹布等紡織品織成的裝飾性鎧甲,外形美觀。從該俑所穿胄甲的式樣和紋飾看即是這種絹布甲。他頭上未戴兜鍪,而是將發(fā)髻束至頂部自成纓飾,中間又束一紅帶作裝飾,耳后有羽翅狀護耳,顯得別具一格。天王的五官雕刻的極有個性,雖未有變形,但神情極盡夸張,雙眉擰擠,眉峰上揚,雙眼暴突如牛,嘴裂如虎,血盆大口里露出兩排結實有力的雪白牙齒,上唇及兩側繪黑色胡須,粉紫色的面部肌肉起伏分明,顯的非常有力。右臂上舉,手與頭頂同高,左臂前撐略下垂,左腿直立,右腿彎曲并腳踩小鬼腹部。小鬼描飾不多,除頭繪小紅帽、面部用黑色畫出眉、眼、胡須外,全身均裸露呈木質本色,與天王俑相比,色彩的反差很大,這種表現手法更突現了天王的威武神采。該天王俑在雕刻技法上采用的是圓雕的手法,以流暢的刀法和線條使一個威武的唐代武士形象脫穎而出,紋飾的描繪一絲不茍,筆到神隨,生動地再現了古代藝術家們高超的技藝和深厚的藝術功底,不失為一件難得的藝術珍品。(圖1)(二)騎馬土色該俑將人頭、軀干、上臂、小臂、雙下肢、雙腳分段雕刻,然后膠合而成。俑高56厘米,濃眉深目、鼻高且挺直、短胡須,頭戴白氈尖頂帽,帽沿外翻,露出暗紅色帽里,氈帽兩側繪紅色四出菱紋圖案,身穿齊膝綠色袷袍,胸前左側衣角外翻,露出紅色襯里,并繪深紅色樹草和蜜蜂圖案。腰系黑帶,腳穿黑色長靴,兩臂彎曲向前并緊握雙拳,作牽引駝馬狀。從其雕刻手法看,面部刻畫的較細膩,大而深的雙目直視前方,表情凝重,似乎在認真觀察著前方的道路是否平坦。衣紋的刻畫雖略顯簡練,但表現的恰到好處。這種駝夫俑從服飾、形象都表現出我國封建時代回鶻族勞動者面貌,以往雖也見于內地唐墓,但多為陶俑,而出現于高昌地區(qū)的木俑,則更具有其地方特色。(圖2)(三)彩塑騎馬”俑圖7206號墓出土的騎馬木俑有十數件之多,主要以騎馬武士和騎馬文官俑為主,此類木俑大小均相差無幾,通高約32~33厘米,馬身長約24~26厘米。雕刻方法是將騎馬人物與馬俑分為8個部分進行雕刻:人首、身軀及上肢為一體;人腿、馬身雕成一段;馬頭與頸部單獨雕琢;馬尾以及四肢分別雕刻,然后將上述所有部位膠合而成,在每個部位的膠合接縫處,還用紙將縫隙進行了粘貼,從外表看似為一整體。人物雕刻比例協(xié)調,面闊豐頤,濃眉大眼,面部表情嚴肅,頭戴武士作戰(zhàn)盔帽,雙手一上一下作持物狀置于右胸部與腹部,用黑色描出眉眼及胡須,通身施以紅丹色,馬俑為棗紅色,四蹄和部分馬俑面部施以白色,馬籠頭和鞍具及武士足部則用黑色描繪。而其中一文官俑則頭戴黑色文吏官帽,著青色服飾,雙手置于胸前,表情認真嚴肅,似乎在宣讀皇上的詔書。在阿斯塔那唐墓與上述騎馬木俑同時出土的還有大量泥塑騎馬俑,種類有騎馬武士、文官、仕女俑等。造型、個體大小與騎馬木俑極為相似,所不同的只是在外表的著色方面相差較大。如泥塑騎馬武士俑的外飾色彩就比較豐富,從武士的頭部至腿部用藍、黑、紅、綠、赭石等色進行敷彩,將武士的作戰(zhàn)盔帽和戰(zhàn)袍很形象的表現了出來。馬身的色彩裝飾也很豐富,從馬頭部、頸部到臀部色彩表現都非常強烈,可用“盛裝”二字概括其裝飾性。而木雕騎馬武士俑和文官俑的色彩就不如泥塑的豐富,上述兩者除質地和制作方法不同外,外表的著色是主要不同之處。(圖3)(四)形貌清新,造型單調206號墓因被盜擾過,墓內隨葬品有殘缺的現象。在出土的大量木俑殘件中,有一件木雕駝俑頭特別引人注意。此駝俑頭連帶一段頸部長約60厘米,駝頭長23厘米,寬8厘米。頸部的寬度為13厘米,而下肢的長度達35厘米。從其頭、頸以及下肢的尺寸比例推斷,如是一件完整的作品,它的高度和長度應在80厘米左右(遺憾的是缺少軀干部分)。在其他墓葬內,還未發(fā)現有如此之大的木雕。就駝俑頭和其他殘件的雕刻手法來看,是非常寫實的作品,雕刻刀法嫻熟,運用自如,每個部位雕刻的都很精細,就連駝掌的指甲都表現的很清晰,特別是頭部的雕琢,真可謂出神如畫,骨骼的結構、肌肉的高低起伏非常明顯,比例也很準確,將一個活脫脫的駱駝頭展現在我們面前。(圖4)(五)舞樂基肥木俑木與絹合制的作品在我國民間廣為流傳,并沿用至今,現代工藝品中著衣布娃娃的制作,就有不少相同之處。206號墓出土的絹衣木俑有數十件之多,這在其他墓內是很少見的。這些絹衣木俑從形象和衣著打扮來看,可分為兩類,一類為舞樂戲弄俑,一類為仕女俑,其高度均在35厘米左右。在唐代的歷史文獻和詩文唱和中,雖有一些當時舞樂戲弄的零星材料,但是形象的實物資料極為少見。在西安的唐墓中曾發(fā)現有戲弄俑,提供了有關“弄參軍”的具體形象,但是對盛唐以前的歌舞戲弄仍然缺乏形象資料,而206號墓絹衣彩繪木俑的發(fā)現,則使人們有可能聯系文獻,對初唐的戲弄特別是傀儡戲,進行初步探索。這些木雕作品足以證實,麹氏高昌和唐代西州時期當地的雕塑藝術水平已經發(fā)展到了相當高的程度。二、其他木雕作品(一)木本、木牛車除了206號墓外,阿斯塔那其他墓內也有木雕作品出土。例如有幾件唐代以前的木雕,主要以十六國時期的為主,這在阿斯塔那墓群出土的木雕中屬于早期的作品。雖數量不是太多,但有其典型的代表性。在物象造型、比例以及表現手法方面,與唐代有很大不同。如1964年出土的十六國時期的一匹木雕馬,就具有早期雕塑的明顯特征。該木雕馬長40厘米、高25厘米。馬頭、頸、馬尾、四肢以及鞍敷均分段雕刻,然后膠合而成。整件木雕作品長短高低不合比例,馬頭雕琢的形象失真,馬鬃是用一彎曲的木片并將其施以黑色鑲嵌在頸頂部的木槽中來表現的(而唐時的馬鬃則是用筆繪出的)。馬身較長,馬腿粗短,馬蹄肥大并施以黑色,馬鞍寬大。鞍敷是用兩塊木片做成,在一端各用兩支木釘連接在馬腹兩側,上涂黑色,并用白色繪出圓形馬蹬。馬尾的表現較夸張,用帶有弧度的木條雕出馬尾,膠合在馬臀部,根部上翹,尾部末端下垂,幾乎貼近地面(而唐時的木雕馬尾則是用較短的小翹尾來表示)。(圖7)還有一件十六國時期的木雕作品木牛車,由牛和車兩件作品組成。牛長30厘米,高17厘米,全身施黑色,雕刻手法和表現方式同前文提到的木雕馬極為相似。牛腿短粗,為分別雕刻然后膠合而成。牛身后為一輛帶蓬的木車,前后有出入口。車身長27厘米,兩側的車輪直徑有20厘米,各有16根木質輻條。兩根車轅各長25厘米,一頭駕在木牛頸部,并用細繩捆扎。牛鼻孔處有鼻環(huán),牛頭前伸,似乎在用力拉車。整件作品雖看似笨拙、古樸,但有其明顯的生活化,將當時牛拉車的情景表現得淋漓盡致。這兩件木雕作品表明,這一時期的木雕尚處于幼稚階段,然而在其呆板中卻隱藏著一種特有的神韻,正是這一切構成了阿斯塔那出土雕塑藝術的古拙美。(圖8)(二)頂身份證的藝術特征336號墓中出土了一件頂竿木雕俑,該俑為百戲俑之一。此木雕俑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下部為一頂竿的壯年男子,雙腿自膝下已殘,左臂亦缺,殘高26.8厘米。俑身穿和尚領掩襟上衣,上衣的下擺扎在寬松的練功褲中,右臂平伸,右手并攏向上翹起,可看出雙臂在用力平伸以保持身體的平衡狀態(tài)。其面部扁平圓胖,雙目平視,雙唇緊閉,一副聚精會神的神態(tài)。他頭系巾帽,上頂一木竿,竿上有一幼童,左手撐竿,全身作倒立狀。幼童上身裸露,下身只穿一三角短褲,露出圓滾滾的雙腿和臀部,但右手和左腿殘缺(左腳已修復),發(fā)式為童子式。他雙目前視,頭部抬起以掌握平衡。由于長時期的磨損,其上敷彩已全部剝落,露出木質本色,但這絲毫未影響其絕妙的藝術效果。人物肢體雖有殘缺,但遺留部分的形態(tài)、神韻都非常貼切合理,表現的既寫實又栩栩如生,不失為一件真正的藝術佳作。頂竿又叫“緣竿”,是中國秦漢時期的一種爬竿運動,為當時百戲的項目之一。東漢著名科學家張衡《西京賦》寫道:“振穜程材,上下翩翻,突倒而跟掛,壁隕絕而復聯”,(三)木蚤及其他魚類雕塑的造型特點在阿斯塔那出土的木雕文物中,除了大量的木碗、木豆、木盆外,還有為數不少的水禽類動物,如木鵝、木鴨、木鴛鴦等,有數十件之多,從其雕刻手法和著色來看,基本屬于同一時期的作品。最大的尺寸長約12厘米,寬6厘米,高5厘米。經仔細觀察和分析,其制作方法可分為兩種,一種為整木雕刻,一種為分段雕刻,然后連接而成。如有兩件木鵝和木鴨分別用整木雕刻,然后施以淡紅色,鵝(鴨)身中間低,兩側高,尾上翹,腹部呈圓弧形,鵝嘴扁長,頸部長而彎曲,鵝身繪白色斜線紋,形似羽毛。(圖10)鴨嘴和鴨頸的長度均不如前者,鴨身用黑色描繪出粗細不等的條紋。分段雕刻的以木鴨為多,分為鴨頭和鴨身兩部分,中間用木棍相穿連接而成,頸部較短。(圖11)木鴛鴦在水禽類中數量較少,雖然雕刻手法類同,但從其造型和著色看,有明顯的不同之處。木鴛鴦頭部較圓,頸短,嘴略尖,腹部呈平底形,背部由兩側向中間形成斜形低洼,頭繪黑色,身體用黑色和淡紅色描繪出花紋,形似羽毛,雙翅緊貼于腹部,貌似靜止于水面。(圖12)從這些禽類木雕的外形來看,同中有異,可以從其細微之處分辨出不同禽類各自的特征??梢姽糯嚾藙?chuàng)作時對刻畫對象的觀察是何等仔細,對其共性與個性的把握是何等的準確。上述木雕藝術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