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車操作培訓教材課件_第1頁
行車操作培訓教材課件_第2頁
行車操作培訓教材課件_第3頁
行車操作培訓教材課件_第4頁
行車操作培訓教材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行車操作規(guī)范行車操作規(guī)范

目的本次課程的目標是讓參與者了解安全使用行車、吊具的方法目的本次課程的目標是讓參與者了解安全使用行車、吊具的方法一、公司近期行車安全事故:18月25日二車間脫脂線線車剎車失靈,造成摔卷。產(chǎn)生原因:1、行車操作人員在吊裝過程中物料晃動嚴重,使調(diào)運的不穩(wěn)定性增加。2、行車操作人員在吊裝過程中起吊高度過高。3、行車維修保養(yǎng)人員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處理設備存在的隱患。一、公司近期行車安全事故:18月25日二車間脫脂線線車剎車失一、公司近期行車安全事故:29月24日一車間運料人員行車撞擊車間立柱牛腿造成行車電機高空墜落摔壞、摔卷、砸壞導軌車等一系列損失。產(chǎn)生原因:1、行車維修保養(yǎng)人員私自更改設備,使設備行程過大,造成該事故發(fā)生。2、行車操作人員違規(guī)使用存在隱患的設備。一、公司近期行車安全事故:29月24日一車間運料人員行一、公司近期行車安全事故:2產(chǎn)生原因:3、操作人員安全意識差,違犯設備操作規(guī)程,操作過程中麻痹大意,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存在的隱患。一、公司近期行車安全事故:2產(chǎn)生原因:公司近期行車安全事故:3行車操作斜拉、斜吊、撞擊現(xiàn)象普遍存在。公司近期行車安全事故:3行車操作斜拉、斜吊、撞擊現(xiàn)象普遍存在類似行車事故:1類似行車事故:1類似行車事故:2類似行車事故:2行車的分類單梁雙梁門式懸掛行車的分類單梁雙梁門式懸掛●持證上崗二、行車使用規(guī)范人員無證持有操作證者方可操作!1、操作人員基本要求●持證上崗二、行車使用規(guī)范人員無證持有操作證者方可操作!1、行車遙控器的種類很多,可分為有線和無線,下面列舉幾例ONOFF上下北南東西●操作人員應熟悉行車各控制方向,并能準確判別出天車的運行方向;現(xiàn)場行車遙控器行車遙控器的種類很多,可分為有線和無線,下面列舉幾例ONOF用鋼絲繩起吊物體前,首先要檢查鋼絲繩是否完好,連接處是否有損壞以下情況鋼絲繩報廢處理連接處2、起吊前對吊具的檢查安全行駛來源于細心周密的觀察用鋼絲繩起吊物體前,首先要檢查鋼絲繩是否完好,連接處是否有損圖1:交捻鋼絲繩兩相鄰繩股中的斷絲及鋼絲的位移---應報廢圖2:交捻鋼絲繩大量斷絲伴隨著嚴重的磨損---理應報廢圖3:順捻鋼絲繩在一股中有斷絲,并伴隨著輕度的磨損,代表著嚴重缺陷--應報廢圖5:靠近滑輪的局部地區(qū),若干繩股有斷絲(有時斷絲被滑輪擋?。響獔髲U

圖6:靠近滑輪的局部地區(qū),在兩支繩股有斷絲,且伴隨者因滑輪卡住而引起的嚴重磨損--理應報廢

圖8:波浪形:鋼絲繩的縱向軸線呈現(xiàn)螺旋狀的一種變形。如果變形超過2.5.10.1的所列值,鋼絲繩應報廢圖1:交捻鋼絲繩兩相鄰繩股中的斷絲及鋼絲的位移---應報廢圖圖9:多股繩的籠狀(鳥籠形)畸變——理應立即報廢圖10:鋼芯擠出,通常伴隨著鄰近位置的籠狀畸變——理應立即報廢圖11:雖然對某一段鋼絲繩檢驗表明,看見變形間距(通常為捻距)尚有規(guī)律,但僅在一支鋼絲繩有鋼絲擠出——理應立即報廢圖12:下圖缺陷嚴重惡化——理應立即報廢圖13:順捻鋼絲繩直徑的局部增大:常由沖擊載荷導致的鋼芯畸變而引起——理應立即報廢圖15:嚴重扭結(jié):標志鋼絲繩槎捻過緊而引起的纖維芯的突變——理應報廢圖9:多股繩的籠狀(鳥籠形)畸變——理應立即報廢圖10:鋼芯圖16:鋼絲繩在安裝時已遭到扭結(jié),但仍裝上使用,以至產(chǎn)生局部磨損及鋼絲松弛——理應報廢圖17:繩徑局部減少:由于外層繩股已經(jīng)取代了已散開的纖維芯而引起的,注意尚有斷絲——理應報廢圖18:部分被壓扁:是由于局部壓裂造成繩股間不平衡,加之斷絲而引起的——理應報廢圖20:嚴重彎折之一例——理應報廢圖21:當鋼絲繩已挑出滑輪繩槽,并被拽住的典型事例,已經(jīng)形成部分被壓扁,形成的變形并有局部磨損和許多斷絲——理應報廢圖16:鋼絲繩在安裝時已遭到扭結(jié),但仍裝上使用,以至產(chǎn)生局部

鋼絲繩的破斷拉力鋼絲繩的破斷拉力可查表確定,在現(xiàn)場不便查表時可以采取估算的方法選用鋼絲繩,安全倍數(shù)不得小于8倍。鋼絲繩的破斷拉力估算

S破斷拉力(kg)

d鋼絲繩直徑(mm)

S=50d2 注:使用中還要考慮安全系數(shù)鋼絲繩的破斷拉力鋼絲繩的破斷拉力可查表確定,在現(xiàn)場不便查表鋼絲繩許用拉力近似計算公式

S=10d2(安全系數(shù)取5)式中:S----表示鋼絲繩允許受力,單位為kg

d----表示鋼絲繩的直徑,單位為mm例1:一條直徑為15mm的鋼絲繩,在吊裝作業(yè)時,允許承受多大的載荷。解:d=15S=10×152=10×225=2250kg鋼絲繩許用拉力近似計算公式吊帶的檢查使用無吊前,檢查起重標識;嚴禁超載起吊;已報廢的繩索不得修補重新使用。注意:吊帶橫截面起毛破損超過10%時,應立即報廢,低于10%高于5%時應降級使用;3、起吊前對吊帶的檢查吊帶的檢查注意:3、起吊前對吊帶的檢查帶式吊索出現(xiàn)的一般問題被涂染孔眼鎖帶硬化帶絲斷絲C4–webbingslings帶式吊索出現(xiàn)的一般問題被涂染孔眼鎖帶硬化帶絲斷絲C4–w安全工作載荷應大于準備起吊的重物質(zhì)量。安全工作載荷應大于準備起吊的重物質(zhì)量。4、對公司自制吊具檢查檢查焊接處是否開裂檢查吊具是否變形4、對公司自制吊具檢查5、正確捆綁被吊物體5、正確捆綁被吊物體正確捆綁被吊物體正確捆綁被吊物體正確捆綁被吊物體正確捆綁被吊物體不正確正確不正確正確綁扎牢靠,小心吊物滑脫!綁扎牢靠,小心吊物滑脫!6、吊具的安全使用(1)起重量不得超過吊具的極限工作載荷;(2)吊索分支之間的夾角一般應在60°~90°之間,最大不超過120°;(3)重物應掛在吊鉤鉤槽的最底部,切不可掛在鉤尖處,鉤口應向外。(4)起吊重物時,升、降、停要緩慢平穩(wěn),注意重心平衡。(5)吊物時,棱角處須加襯墊。(6)卸載后,空載吊索的下端部應反掛到起重機的吊鉤上。6、吊具的安全使用三、注意事項(十不吊)行車“十不吊”的規(guī)定是從長期實踐及教訓中總結(jié)出來的,是安全吊運規(guī)律的結(jié)晶。違反了它必受懲罰,輕者傷重者亡;只有堅持“十不吊”才能保證安全生產(chǎn)。①超過額定負荷的不吊;②指揮信號不明、重量不明、光線暗淡的不吊;三、注意事項(十不吊)行車“十不吊”的規(guī)定是從長期實⑥歪拉斜吊、銳角、刃角不墊好的不吊;④停車吊掛材料直接進行加工的不吊⑤設備帶病或安全裝置不靈不吊急停開關壞行程開關壞③鋼絲繩不合格、捆縛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不吊;⑥歪拉斜吊、銳角、刃角不墊好的不吊;④停車吊掛材料直接進行⑦工件上站人或工件上有堆放物的不吊;⑩吊物重心過偏的不吊。⑧氧氣瓶、乙炔瓶等危險品不吊;⑨不知負荷的不吊;⑦工件上站人或工件上有堆放物的不吊;⑩吊物重心過偏的不吊四、注意事項(三不越過)吊運物品堅持"三不越過":①不從人頭上越過;②不從危險源上越過;③不從設備上越過;四、注意事項(三不越過)吊運物品堅持"三不越過":五、吊裝事故的類型1、吊物墜落原因:起重設備內(nèi)部受力件損壞(維護保養(yǎng)不當)吊索具斷裂綁扎不當放置不當 五、吊裝事故的類型1、吊物墜落五、吊裝事故的類型2、擠傷事故原因:由于吊裝方法不合理,裝卡不牢,捆綁不當,吊具選擇不合理,重物傾斜下墜,吊裝選位不佳,指揮及操作人員站位不好,司機誤操作等原因造成吊裝失穩(wěn),吊載擺動沖擊等均會造成翻轉(zhuǎn)作業(yè)中的砸、撞、碰、擊、擠、壓等各種傷亡事故,現(xiàn)象:1吊具或吊載與地面物體之間的擠傷事故2升降設備的擠傷事故3機體與建筑物間的擠傷事故4機體旋轉(zhuǎn)擊傷事故5翻轉(zhuǎn)作業(yè)中的撞傷事故五、吊裝事故的類型2、擠傷事故五、吊裝事故的類型3、墜落事故墜落事故主要是指從事起重作業(yè)的人員,從起重機體等高空處發(fā)生向下墜落至地面的摔傷事故。常見的墜落事故有以下幾類:1從機體上滑落摔傷事故2機體撞擊墜落事故3維修工具零部件墜落砸傷事故五、吊裝事故的類型3、墜落事故五、吊裝事故的類型4、機體毀壞事故機體毀壞事故是指起重機因超載失穩(wěn)等產(chǎn)生機體斷裂、傾翻造成集體嚴重損壞及人身傷亡的事故。常見機體毀壞事故有以下幾種類型:1斷臂事故2傾翻事故3相互撞毀事故五、吊裝事故的類型4、機體毀壞事故行車操作常見的違規(guī)現(xiàn)象行車操作常見的違規(guī)現(xiàn)象行車操作常見的違規(guī)現(xiàn)象行車操作常見的違規(guī)現(xiàn)象行車操作常見的違規(guī)現(xiàn)象行車操作常見的違規(guī)現(xiàn)象行車操作常見的違規(gu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