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積軟土地基基坑支護與土方開挖技術_第1頁
大面積軟土地基基坑支護與土方開挖技術_第2頁
大面積軟土地基基坑支護與土方開挖技術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面積軟土地基基坑支護與土方開挖技術

1地下主副地區(qū)也非市地濱海花園位于浙江省溫州洞頭新城一期f06地塊。地上一層和地上14.26層,建筑面積52519米。該地下室東、南面距城市主干道7~15m,距圍護樁最近處5m;北面距主干道7~15m,西北側為華中小學,距圍護樁最近處9.0m。2支護形式是否滑移在基坑圍護結構設計時,得知新城二期公安大樓、游泳館項目在基礎土方開挖過程中,都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土體滑移現(xiàn)象。為此,經(jīng)過多方論證,由于本基坑所處淤泥層蠕變大,也不宜采用土釘墻或拉錨等支護形式。最后經(jīng)專家論證,選定了如下施工速度快、安全性好、綜合性價比高的基坑圍護結構方案2.1攪拌樁和型鋼的插入基抗西面采用SMW工法樁作圍護。三軸水泥攪拌樁φ650mm@450mm采用專用攪拌樁機施工。采用42.5復合硅酸鹽水泥,水泥用量為22%,水灰比1∶5,外加劑按有關規(guī)范執(zhí)行。施工時應該保證樁身均勻性和連續(xù)性,無頸縮、斷層,相鄰樁間歇不得超過12h。噴漿攪拌時鉆頭下沉速度不大于1.0m/min,提升速度不得超過1.3m/min;樁位偏差不大于20mm,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樁底標高偏差不大于50mm。鉆進時注漿量一般為額定量的70%~80%,提升速度不宜過快,以免出現(xiàn)真空負壓、孔壁塌方等現(xiàn)象。若在提升噴漿過程中遇特殊情況造成斷漿,應重新成樁。若局部區(qū)域雜填土中碎石、碎建筑垃圾較多,應用素土換填后再施工。在攪拌樁成樁28d后應取芯做單軸抗壓強度試驗,要求試驗的樁身水泥土單軸抗壓強度不小于1.0MPa,滲透系數(shù)小于6×10正式施工時,應先施工水泥攪拌樁后再插入型鋼。型鋼宜在攪拌樁施工結束后30min內插入,插入前應檢查其平整度和接頭焊縫質量,型鋼的插入必須采用牢固的定位導向架,在插入過程中應采取措施保證型鋼的垂直度。型鋼插入到位后應用懸掛構件控制型鋼標高,并與己插好的型鋼牢固連接。當型鋼插入困難時可采用輔助措施下沉,但嚴禁采用多次重復起吊型鋼并松鉤下落的插入方法(圖1)。2.2雙向噴水泥攪拌樁基坑東面、南面、北面采用多排φ650mm@450mm三軸水泥攪拌樁加豎向錨管支護。三軸水泥攪拌樁施工工藝與SMW工法樁的三軸水泥攪拌樁施工工藝相同,要求四攪兩噴,攪拌樁直徑為650mm,間距為450mm,雙向搭接長度為200mm。豎向錨管應該在三軸水泥攪拌樁施工完成2h內插入(圖2)。2.3樁位偏差計算電梯井和消防水池基坑(坑中坑)底四周采用φ600mm的單軸水泥攪拌樁加拉森鋼板樁。施工:水泥攪拌樁采用二次下沉、二次提升工藝,下沉、提升速度均在0.5m/mim左右,不得大于0.8m/mim。樁垂直偏差不得大于L/150(L為樁長,自溝槽面算起)。成樁應均勻、持續(xù)、無頸縮和斷層。因特殊情況造成堵管的應重新成樁,樁位偏差不大于5cm。攪拌樁水泥采用42.5復合硅酸鹽水泥,水泥摻入量為18%,水灰比0.45~0.55,施工過程中可根據(jù)施工進度需要在水泥中摻加適量外摻劑(如2%~3%水玻璃或SN201材料等早強劑)。相鄰攪拌樁施工間隔時間應不大于24h,否則易出現(xiàn)冷縫,必須采取補救措施,施工過程中應確保攪拌均勻及水泥摻量的需求。攪拌樁施工時若遇工程樁,可采用取繞打措施(圖3)。2.4底部西部的傾斜角度為基坑西部轉角處打設拉森鋼板樁。采用進口43土方開挖和深基坑開挖根據(jù)本工程工期緊、因基坑支護施工有先后而造成強度不一、表層土為雜填土(深約2.60m)、深2.60m以下為海淤泥等特點,我們在土方施工前做了如下部署1)基坑開挖必須待水泥攪拌樁強度達到設計值的90%以上后方可進行土方開挖,開挖前應做好基坑監(jiān)測和應急預案的準備工作(包括壓坡沙石袋和防塌方木樁)?;娱_挖應嚴格控制基坑土方開挖的土坡高度及坡度,防止挖土過程中擠斜工程樁,嚴禁挖土機直接碾壓壓頂梁。2)基坑開挖原則上采取分層、分段跳挖方式開挖。即根據(jù)施工圖紙后澆帶位置及支護樁強度情況,分段分塊開挖。從東面向南面、西面進行開挖。開挖一個施工段,下道工序就立即施工,以免基坑長時間暴露、雨水浸泡,為了避免基坑圍護結構壓力增加過快,減小基坑變形,每次開挖深度控制在1.2~1.5m范圍,基坑頂留設排水明溝。4基坑沉降和位移檢測在基坑開挖整個過程中,我們委托有資質的監(jiān)測單位做全過程監(jiān)測,確?;娱_挖的安全?;铀闹芄苍O置了沉降觀測點23處,基坑深層位移觀測點35處,深層位移觀測點測斜管埋深18.0m。檢測結果顯示:累計最大沉降45mm;深層位移觀測點累計傾斜最大值61mm。在采取了相對應的技術措施后,工程得以安全、順利地完成。5基坑支護方式的選擇本文所介紹的軟土地基基坑綜合支護方法,可以較好地解決大面積軟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