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兩宋時期的經濟和技術(下))多民族政權并立與兩宋社會變化新課件教育_第1頁
岳麓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兩宋時期的經濟和技術(下))多民族政權并立與兩宋社會變化新課件教育_第2頁
岳麓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兩宋時期的經濟和技術(下))多民族政權并立與兩宋社會變化新課件教育_第3頁
岳麓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兩宋時期的經濟和技術(下))多民族政權并立與兩宋社會變化新課件教育_第4頁
岳麓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兩宋時期的經濟和技術(下))多民族政權并立與兩宋社會變化新課件教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2課兩宋時期的經濟和技術

(下)

第七單元多民族政權并立與兩宋社會變化經濟重心的南移南方農業(yè)發(fā)展的條件:1.唐末五代以來,北方多戰(zhàn)亂,南方相對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遷,進一步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發(fā)展。人們因地制宜,開墾出梯田、圩田等農田,南方大量荒地得到開發(fā)2.江南地區(qū)在土壤、氣候和水利條件、作物品種等方面優(yōu)于北方,糧食單位產量和總產量高于北方經濟重心的南移農業(yè):南宋時,蘇州、湖州成為主要的稻米產區(qū),產量居全國首位“蘇湖熟,天下足”太湖流域成為全國糧倉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宋代海船模型經濟重心的南移兩宋時期,南方的經濟總量超過北方,成為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經濟重心已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的發(fā)明和使用印刷術人物:北宋時期,平民畢昇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畢昇活字印刷術活字版做法:畢昇在膠泥做成的小方塊上刻上反寫的單字,用火燒成陶字,再排成活字版,也就是泥活字優(yōu)點:陶字可多次使用,節(jié)省了費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發(fā)展:畢昇之后,能工巧匠們又發(fā)明了木活字隋唐時我國發(fā)明了雕版印刷術,直到宋代仍被廣泛應用,雕版印刷費工費時,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種書籍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印刷術13世紀時,活字印刷術東傳至臨近的朝鮮,后傳到日本,又經阿拉伯西傳至歐洲,對人類文明的傳播和發(fā)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火藥火藥是我國古代煉丹的人發(fā)明的,唐代已有火藥配方的記載唐末開始制造使用火藥的武器宋代,火藥的配方有了重大改進,并在軍事上廣泛使用火藥13世紀,火藥傳入阿拉伯地區(qū),然后傳到歐洲,對歐洲的社會變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鹌鞯某霈F(xiàn),引起了世界軍事史上的革命,宣告了熱兵器時代的到來指南針前身:早在戰(zhàn)國時期,中國已出現(xiàn)用磁石制造的指南儀器——司南指南針但是用人造磁鐵制成的指南針直到北宋時期才出現(xiàn)應用:從宋朝開始,中國的海上交通普遍使用指南針導航羅盤指南針的傳播12世紀,指南針經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促進了世界航海事業(yè)的發(fā)展課后習題1.(2016?湖南郴州)有學者指出,經濟重心的南移是我國歷史發(fā)展的一個重大事件,也是經濟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變遷。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完成于()A.南北朝時期B.隋唐時期C.兩宋時期D.明清時期C課后習題2.(2016?江蘇淮安)“北宋時,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個個小方塊上刻單字,再用火燒成陶字。排版時,把陶字放在一個鐵框里,排滿為一版;印刷時可以同時排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還可以再用?!边@里介紹的是()A.雕版印刷術B.火藥的使用C.指南針的發(fā)明D.活字印刷術D課后習題3.(2016?山東濱州)美國學者羅茲?墨菲在《亞洲史》中說:“在許多方面,宋朝在中國都是最令人激動的時代,它統(tǒng)轄著一個前所未有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文化繁盛期?!币韵驴萍及l(fā)明屬于宋代的是()①發(fā)明活字印刷術②改進造紙術③指南針應用于航海④火藥的發(fā)明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B課后習題4.(2016?甘肅天水)中國的火藥、羅盤針、印刷術這三項偉大發(fā)明推動了歐洲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請問它們是通過什么人傳到歐洲的()A.羅馬人B.印度人C.日本人D.阿拉伯人5.(2016?內蒙古巴彥淖爾)培根說過,中國古代的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曾改變了整個世界,下列說法對“改變了整個世界”這句話理解最恰當的是()A.確立了中國文明故國地位 B.推動力文藝復興運動興起C.推動力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 D.促使西歐步入了近代社會DD第七單元多民族政權并立與兩宋社會變化第29課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

【知識管理】知識點1契丹的興起與宋遼和戰(zhàn)契丹政權的建立:

年,

稱帝,建立契丹國,后建都于

。契丹的發(fā)展:隨著國力日益增強,契丹疆域擴展到

。947年,契丹改國號為

。宋遼關系:宋發(fā)動多次試圖收回

的對遼戰(zhàn)爭,均以失敗告終。此后北宋采取防御態(tài)勢,遼軍則屢屢南下進擾。916耶律阿保機上京

長城以南

遼幽云十六州知識點2黨項的興起與宋夏和戰(zhàn)西夏建立:1038年,

族首領

稱帝建國,國號大夏,建都興慶府,史稱西夏。西夏發(fā)展:元昊重用漢人為官,仿照宋朝設置

,發(fā)展農牧經濟,創(chuàng)制西夏

。宋夏和戰(zhàn):西夏多次進攻北宋,均大敗宋軍,但也遭受了嚴重的損失。

年,宋夏訂立和議,夏向宋稱

,宋每年賜給西夏

。和議之后,宋與西夏仍時有沖突,但雙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從未間斷。歲幣黨項元昊行政機構

文字1044臣【基礎過關】知識點1契丹的興起與宋遼和戰(zhàn)1.10世紀初,統(tǒng)一契丹各部,916年建立契丹政權的少數民族首領是()A.趙匡胤

B.耶律阿保機

C.阿骨打

D.元昊2.在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的上京遺址刻著一首詩“赤峰遼國第一京,寂寞猶在憶皇城,游人難步草盈天,不知從何覓市聲”,詩中建立遼國的民族是()A.漢族

B.靺鞨

C.契丹族

D.朝鮮族CB3.公元938年,幽云十六州被占后,北方少數民族與中原政權的沖突不斷加劇,占領宋朝幽云十六州的是(

)A.遼

B.后唐

C.西夏

D.北周4.宋遼“和好年深,蕃漢人戶休養(yǎng)生息,人人安樂,不樂戰(zhàn)爭?!彪p方這一相對和平局面的出現(xiàn),是由于()A.玄武門之變

B.陳橋兵變C.澶州之戰(zhàn)

D.澶淵之盟DA知識點2黨項的興起與宋夏和戰(zhàn)5.據藏文史料記載:夏爾巴人是歷史上曾建立過西夏政權的黨項羌人的后裔。西夏政權的建立者是()A.耶律德光

B.柴榮

C.元昊

D.朱溫6.西夏立國之初,頻頻舉兵攻宋,直至1044年北宋與西夏達成和平協(xié)議。下列關于這段歷史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元昊多次進攻北宋

B.北宋節(jié)節(jié)敗退C.議和史稱“澶淵之盟”

D.議和后,宋夏邊界貿易興旺CC【能力提升】7.遼圣宗時,蕭太后倚重的漢官韓德讓,“為相以來,結允宋朝,歲時修睦,無少間隙”。這突出地說明了()A.遼統(tǒng)治者重用漢人做官B.北宋對遼構成重大威脅C.漢族與契丹族并無矛盾D.漢族、契丹族和睦相處,交流加強DB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004年秋,遼蕭太后與遼圣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張避敵南逃,當時皇帝也想南逃,但因宰相寇準的力勸,才至前線督戰(zhàn)。宋軍堅守遼軍背后的城鎮(zhèn),打退遼軍……雙方訂立協(xié)議,規(guī)定宋每年送給遼銀30萬兩、絹20萬匹……材料二:北宋與西夏之間發(fā)生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等大規(guī)模戰(zhàn)役,都以宋軍失敗而告終。西夏雖屢勝但均系慘勝,但所掠奪所獲卻抵償不住戰(zhàn)爭中的消耗……雙方決定議和,并達成協(xié)議。(1)材料一中的“宋朝皇帝”是誰?他在宰相寇準的力勸下到哪里督戰(zhàn)?

(2)材料一中的“協(xié)議”在歷史被稱為什么?這一協(xié)議的簽訂有何積極作用?

宋真宗;澶州。澶淵之盟;此后很長時間宋遼之間保持著和平局面。(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