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李商隱對能源詩賦的接受試論李商隱對庾信詩賦的接受_第1頁
論李商隱對能源詩賦的接受試論李商隱對庾信詩賦的接受_第2頁
論李商隱對能源詩賦的接受試論李商隱對庾信詩賦的接受_第3頁
論李商隱對能源詩賦的接受試論李商隱對庾信詩賦的接受_第4頁
論李商隱對能源詩賦的接受試論李商隱對庾信詩賦的接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論李商隱對能源詩賦的接受試論李商隱對庾信詩賦的接受

中國文學發(fā)展到唐朝末年,逐漸進入了“悲傷時代”。李商隱是此期“感傷化”寫作的代表,身處末世的他,傷春悲秋,吟詠內(nèi)心,再一次將文學拉回到“吟詠情性”、“緣情綺靡”的大道上來,創(chuàng)作了大量可歌可泣、情感豐富、絢麗多彩的詩歌。他就像在一個夕陽朦朧的黃昏,和著輕柔搖曳的風,奏響了一曲曲感傷悠揚的韻歌,讓你聽后情不自禁地醉倒在了他的懷中,意興迷離地望著他,如怨如慕,如癡如訴。李商隱在《樊南甲集序》中說:“后又兩為秘省房中官,恣展古集,往往咽噱于任、范、徐、庾之間。有請作文,或時得好對切事,聲勢物景,哀上浮壯,能感動人?!?P8136)明確表示自己的駢文創(chuàng)作受到庾信等六朝作家的影響。他像杜甫一樣非常欣賞庾信的才華,其《為舉人獻韓郎中(琮)啟》感嘆:“無庾信之腰腹”,肯定庾信“腹有詩書氣自華”。在南北朝諸多作家之中,李商隱對庾信的接受可謂最多。他不僅在駢文上受到了庾信的影響,而且在詩歌辭賦方面也接受庾信甚多。何焯在《義門讀書記》中指出:“義山五言出于庾開府,七言出于杜工部,不深究本源,未易領(lǐng)其佳處?!?P374)提醒后世讀者把握李商隱詩歌創(chuàng)作與庾信、杜甫詩歌之間的源流關(guān)系,如此才能領(lǐng)會其中佳意。下面我們結(jié)合李商隱、庾信文本,細致探究李商隱對庾信詩賦的承傳接受,揭示和把握其中的微妙。一、內(nèi)大主題以及“三大主題”的主題自慨身世、傷春悲秋、憂國傷時,構(gòu)成了李商隱“感傷化”詩歌的三大主題。這三個方面,李商隱均有著對庾信審美經(jīng)驗的發(fā)掘、體認與自覺接受,他較好地承傳和闡揚了庾信的“以悲為美”的詩學精神。(一)“以悲為美”傳統(tǒng)的詩賦李商隱詩歌滿紙“感傷”,不絕如縷?!霸凇疅o題’詩中,如泣、淚、哀、啼、悲、愁、斷腸等重復出現(xiàn)的情感意象約46個,而表現(xiàn)喜的情感意象則難以找到?!弊阋泽w現(xiàn)李商隱“悲哀”意象運用的廣度和“感傷化”寫作的強度。李商隱對庾信“以悲為美”詩學精神接受的第一個表現(xiàn)是,像庾信一樣在詩文書寫時緣情寫作、感嘆身世、吟詠內(nèi)心,并且將之演繹發(fā)揮到“綺靡”的極致地步。庾信繼承了《詩經(jīng)》和屈騷以來“以悲為美”的詩學精神傳統(tǒng),并有所發(fā)展?!对娊?jīng)》的“詩可以怨”、屈騷的“發(fā)憤以抒情”、司馬遷的“發(fā)奮以著書”及嵇康的“稱其材干,則以??酁樯?賦其聲音,則以悲哀為主;美其感化,則以垂涕為貴”等發(fā)源、賡續(xù)的“悲美”傳統(tǒng)在庾信手中予以了闡揚,庾信在《哀江南賦》序中說:“不無??嘀o,唯以悲哀為主”,又說:“窮者欲達其言,勞者須歌其事”。歷侯景之亂和江陵之變,慘遭國家淪喪,家破人亡,又被迫入仕北朝,痛苦身世遭際刺激了庾信敏感的神經(jīng),他一改前期“綺艷輕靡”的寫作風格,將滿腔憂傷和苦痛,譜寫成一曲曲哀婉動人的悲歌。庾信“以悲為美”的詩賦寫作,首先體現(xiàn)在“感嘆身世”上,表征有三:(1)吟詠自我——“悲身世”、“述家風”、“陳世德”;(2)借他人以哀己——憑吊他人,祭奠他人,心傷自己;(3)托物自傷——將自我情感寄托在外物書寫之上,通過借物起興,聯(lián)系外物,與外物對話,釋放憂傷。李商隱在這三個方面都對庾信有明顯接受。1、內(nèi)部三大重舉,參讀隱逸詩唐憲宗元和七年(812年),李商隱出生于一個衰敗的貴族家庭,十歲時,父親去世,他和寡母相依為命?!八暮o可歸之地,九族無可倚之親”(《祭裴氏姊文》),“十五泣春風,背面秋千下”(《無題》),是他早年生活的寫照。但艱難貧苦的生活,并沒有使他拋棄學業(yè),“五年讀經(jīng)書,七年弄筆硯”(《上崔華州書》)。從文宗大和三年(829年)李商隱初謁令狐楚于東都洛陽,開始踏足社會,到大中十二年(858年)去世,30年間,寄人帷幕的時間竟長達20年,他總共十居幕府,足跡遍及東西南北、中原邊疆,長期過著輾轉(zhuǎn)漂泊、寄人籬下、與家人遠離的生活,讓他時時有命運不由自主和天涯羈泊、孤單寂寞之感??v觀李商隱一生,有遠大志向的他空負一身才華,卻生非逢時,苦不得志,坎坷飄零,命途多舛,難怪崔玨在《哭李商隱》中哀悼:“辜負凌云百丈材,一生襟袍未曾開”(《全唐詩》卷五百九十一)。漂泊無根的李商隱,引庾信為知己,仿學庾信追述家風、書寫“鄉(xiāng)關(guān)之思”、寫作“隱逸詩”等,將滿腔愁怨感傷寄托于詩歌,自在情理之中。李商隱可貴之處在于其心理分析能力更強,善于把握內(nèi)心嬗變加以申訴,詠嘆內(nèi)心更細膩、婉曲,寫得更曲折、隱晦、多義,更富有意象美、朦朧美,從而對庾信有所超越。如他寫作的《錦瑟》及許多《無題詩》就是代表。是以賀裳《載酒園詩話》說:“義山之詩,妙于纖細?!?P414)指出了李商隱擅長用精致的語言表達細膩的情感。2、“一宮三體”,表達悲美李商隱經(jīng)歷了婚姻不幸、喪妻之痛、官場沉浮、任人擺布種種人生慘痛、不歡之事,讓李商隱能體味庾信的痛苦心情,在內(nèi)心精神上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他經(jīng)常在詩文中借庾信以哀婉自己,懷念“多愁哀感的庾信”成為了李商隱表達悲哀心情、境況的一個意象。李商隱《送千牛李將軍赴闕五十韻》:“庾信生多感,楊朱死有情?!崩钌屉[在送別李將軍的時候,感事傷神,想起了“生而多感”的庾信,抒寫了自己慘淡的心情。所謂“多感”,即指庾信遭家國之變,歷人生苦楚,在作品中熔鑄國破之痛、鄉(xiāng)關(guān)之思與身世之悲于一爐的諸多感慨,如《哀江南賦》、《枯樹賦》、《傷心賦》等。入北以后源源不絕的悲哀之情,促成了庾信在創(chuàng)作主題、意象和風格上的嬗變,“以悲為美”成了庾信后期詩歌美學思想的主要“構(gòu)架”。李商隱以庾信自喻,反映了他不僅能夠體認庾信的“感傷”,而且能夠在詩歌寫作中自覺地予以繼承發(fā)揚。憂時傷世之情,身世沉淪之悲,天涯羈泊之感,成就了這種主題詩歌寫作,如“哀同庾開府,瘦極沈尚書”(《有懷在蒙飛卿》),“何因攜庾信,同去哭徐陵”(《聞著明兇問哭寄飛卿》),“檢庾信荀娘之啟,常有酸辛;詠陶潛通子之詩,每嗟漂泊……”(《上河東公啟三首之一》)李商隱就是充分接受了庾信等前賢所積累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與自己感情交融滲透,創(chuàng)作了一篇篇感情真摯而又沉郁秾麗的優(yōu)秀詩文。李商隱筆下,有悲劇命運的歷史人物繁多,如賈誼、蘇武、李陵等,何焯《三體唐詩》在詮釋《賈生》時指出:“賈生前席,猶為虛禮,況無宣室之訪逮耶?自傷更在言外”(P241);馮浩《玉谿生詩集箋注》同樣指出:“義山退居數(shù)年,起而應(yīng)辟,故每以逐客逐臣自喻?!?P282)何焯、馮浩的分析、闡釋,較為精準地把握住了李商隱與前代經(jīng)典詩家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吟詠女性,借“思婦”以言情、托“怨女”以抒懷、歌“妓女”而寓意等,在李商隱詩歌中占有很大比重,使之被后人視作“艷情詩”家的代表。其實,這源于李商隱對“宮體詩”寫作代表庾信審美經(jīng)驗的承傳接受,在素材選用、意象開發(fā)、典故使用、遣詞用字等方面都有表現(xiàn),如李商隱《對雪二首》:“寒氣先侵玉女扉?!背鲇阝仔拧栋Ы腺x》:“倚弓于玉女窗扉?!薄缎@獨酌》一詩熔鑄了庾信《小園賦》和《梅花》詩的意象、蘊涵,何焯評時亦指出:“句句生動。與《小桃園》詩皆是宮體?!?P391)代他人寫作祭文,也是李商隱寄托感傷的一大表現(xiàn)。李商隱和庾信一樣經(jīng)常為他人代寫祭奠文和碑文、墓志銘,傷感之情不能自已。《舊唐書·李商隱本傳》說他“博學強記,下筆不能自休,尤善為誄奠之辭?!?P5077)看他寫作的祭文,如《奠相國令狐公文》、《祭外舅司徒公文》、《重祭外舅司徒公文》、《祭裴氏仲姊文》、《祭小侄女寄寄文》等,確能感受到李商隱誄奠之辭中真摯而沉痛的情感,為書寫者悲苦身世所感動。李商隱總是聯(lián)系自己的身世遭際來抒發(fā)對死者的深厚感情,產(chǎn)生了無與倫比的悲美。由于經(jīng)歷不如意的事情逐漸增多,層層積淀,李商隱越到生命后期,表現(xiàn)在詩歌中的感傷就越強烈,最終形成了哀婉凄厲、憤懣不平的思想感情和秾艷綺麗、朦朧曲折的表現(xiàn)形式有機統(tǒng)一的獨特風格。3、“燈鋌”意象:以燈社會主義運動的文化意蘊為中心的意象設(shè)計此方面,李商隱也頗多地接受了庾信詩學經(jīng)驗,如《贈白道士》(一作《詠史》第二首):“壺中若是有天地,又向壺中傷別離”,有著庾信的審美經(jīng)驗,庾信《小園賦》:“若夫一枝之上,巢夫得安巢之所;一壺之中,壺公有容身之地?!崩钌屉[沿用之,表達了自己復雜的內(nèi)心感受。見物起興、借物抒情、托物自傷,李商隱比庾信有過之而無不及,如燈燭、月亮、夢、琴瑟、桂、鶴、鏡等意象,在庾信詩歌中探索運用,積淀了審美意蘊,而到李商隱手中,則運用得非常嫻熟,文化氣息、悲美涵義更強烈。有學者指出:“當某一意象被詩人反復選取,它正體現(xiàn)了詩人的特定心態(tài)、特定的情感模式和審美模式。”筆者曾在《李商隱詩歌中燈燭意象的文化意蘊——兼論唐前燈燭意象的淵源流變》一文中對李商隱詩歌中“燈燭”意象與庾信詩賦中“燈燭”意象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及區(qū)別進行過梳理和闡說,可以參看。其實,“托物自傷”方面李商隱接受庾信的典例甚多,讀者可通過文本細讀、比較批評的方式進行把握,不贅述。(二)“傷春悲秋”是主客觀上所反映的文學表現(xiàn)在李商隱的感傷詩歌中,經(jīng)常能見“傷春悲秋”的表現(xiàn),這類題材構(gòu)成了李商隱詩歌的基調(diào),也是李商隱詩歌中美學價值較高的。喜歡“悲秋”,固然是中國文人的普遍心理。但要寫出“悲秋”的美感,卻并不是每個文人都能得心應(yīng)手。李商隱詩歌的“悲秋”之美,之中主要積淀了杜甫、庾信及宋玉的審美經(jīng)驗、寫作模式。庾信詩歌是六朝時期“悲秋”詩歌的一個典范。庾信由于痛苦的人生遭際,逐漸形成了一種“悲秋”心態(tài)。“庾信詩賦中,詠秋之作多達136篇,約占全部作品的40%?!敝档弥赋龅氖?庾信并非只“悲秋”而不“傷春”,在他看來,對內(nèi)心悲苦的士子而言,傷春悲秋一致,沒有差別,他說:“嗚呼哀哉!人之戚也,既非金石所移;士之悲也,寧有春秋之異。”(《思舊銘》)“傷春悲秋”實際上是庾信感傷悲悼自己的顯現(xiàn)。李商隱接受了庾信“悲秋心態(tài)”及其敘事方式,在李商隱詩歌中,詠秋之作達80篇,約占全部作品的69%,比庾信還多。在秋水、秋露、秋塞、秋風等許多意象上,李商隱詩歌積淀了庾信的審美經(jīng)驗于其中。秋天小山桂,這一意象庾信最早使用,李商隱接受之,如《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秋吟小山桂,春醉后堂萱?!薄扒铽@”一詞,庾信較早使用,李商隱也接受了,《大鹵平后移家到永樂縣居書懷十韻寄劉韋……于此縣寄居》:“自悲秋獲少,誰懼夏畦難。”庾信喜愛用的“秋-寒-”句式,李商隱也承繼了,如《屬疾》:“秋蝶無端麗,寒花只暫香”?!逗I现{》:“桂水寒于江,玉兔秋冷咽”等,詠秋之作中,意象自對的寫作方式,也是庾信開創(chuàng)的,在李商隱詠秋詩中,同樣有反映,如《代魏宮私贈》:“知有宓妃無限意,春松秋菊可同時?!薄堆嗯_四首·春》:“衣帶無情有寬窄,春煙自碧秋霜白”。相比而言,李商隱喜歡吟詠“清秋”,在其詩歌中有近10次,而庾信多吟詠“殘秋”。庾信擅長描寫“秋風”,而李商隱更擅長寫的是“秋雨”,其筆下的“秋雨”,最富有感情,寄托也最深,意蘊更明顯,代表作如《夜雨寄北》、《滯雨》等,李商隱把“鄉(xiāng)關(guān)之思”寫得不像庾信般悲哀深重,但卻更有韻味。這份輕、淡,更讓每一個生命個體都難以承受。(三)“詠史詩”表現(xiàn)出的異代之美李商隱和庾信一樣,寫過不少“宮體詩”、“艷情詩”。清代馮班指出:“蓋徐、庾、溫、李,其文繁縟而整麗,使去其傾仄加以淳厚,則變而為盛世之作。”(馮班《陳鄴仙曠谷詩序》)這些時代的“變風變雅”之作充滿了“比興美刺”,憂時傷世,富有深刻的社會內(nèi)涵,代表了那個時代的精神——以“感傷悲哀”為美。李商隱“憂時傷世”之作,主要體現(xiàn)在政治詩、詠史詩、詠物詩中,對庾信有頗多接受?!皶r事入詩賦”是庾信寫作的一大特色,他有著強烈的現(xiàn)實主義寫作情懷,這使得他后期的詩賦“綺而有質(zhì),艷而有骨”(楊慎《升庵詩話》評)。李商隱經(jīng)由杜甫,上溯庾信,接受了這一寫作理念。李商隱經(jīng)歷了憲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六朝,六個王朝中的宦官亂政、藩鎮(zhèn)割據(jù)、朋黨之爭、外族犯邊以及當朝統(tǒng)治者的荒淫昏亂等問題在他詩歌中都有充分的表現(xiàn)。如《隋師東》、《有感二首》、《重有感》、《壽安公主出降》、《行次西郊作一百韻》、《楚宮》、《井絡(luò)》等,指事陳情,激切感人,顯示了他關(guān)懷國家命運的抱負和器量?!缎写握褢?yīng)縣道上,送戶部李郎中充昭義攻討》:“魚游沸鼎知無日,鳥覆危巢豈待風。”其中“沸鼎”也蘊涵有庾信的審美經(jīng)驗,庾信《傷心賦》:“地鼎沸于袁曹,人豺狼于楚漢”,《溫湯碑》:“非神鼎而長沸,異龍池而獨涌。”反映出異代之中兩人相通的審美情感。李商隱現(xiàn)存約599首詩歌,其中“詠史詩”多達70多首,占了很大的分量。李商隱的“憂時傷世”情懷還體現(xiàn)在他創(chuàng)作的眾多“詠史詩”中。“借詠史以抒情”,是義山詩歌的一大表現(xiàn),這離不開他對庾信的接受。庾信直接詠史的詩歌并不多,多是在使事用典時,彰顯他對歷史文化的認識,見出他強烈的反思意識、批判意識。如《哀江南賦》:“華亭鶴唳,豈河橋之可聞?!扁仔呕貞涍@段歷史,感慨自我生平,抒發(fā)自己被扣留在西魏的悲憤,同時寫出了他對美好人生的留戀。李商隱《曲江》:“死憶華亭聞唳鶴,老憂王室泣銅駝?!鄙约痈膿Q,道出了自己珍惜生命、憂思王室、心系蒼生的心聲。庾信不少詩賦批判梁朝皇帝“慕仙拜佛”,致使家國淪陷。李商隱也一樣,在詠史詩中對帝王“求仙媚道”的妄舉表示了失望、痛恨和責備,如《漢宮詞》、《茂陵》、《漢宮》、《華岳下題西王母廟》、《華山題王母廟》、《過景陵》、《瑤池》等?!耙云G詞寫悲哀”,情辭婉轉(zhuǎn),讓庾信詩賦異常動人。如他的《擬詠懷詩》:“榆關(guān)音信斷,漢使絕經(jīng)過。胡茄落淚曲,羌笛斷腸歌。纖腰減束素,別淚損橫波。恨心終不歇,紅顏無復多。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斷河?!背糖Х?、沈祖棻先生的《古詩今選》注解此詩時,將之當作一首詠史寄托之作來解說:“這篇詩寫的是一個流落胡中的女子(如遠嫁匈奴的王昭君)懷念故國的感情。事實上,這也是作者自己不愿羈留北朝的感情?!北憩F(xiàn)“鄉(xiāng)關(guān)之思”卻用“詠史”寫法,詠史與抒懷交融一體,情辭相生,這一筆法多為李商隱承繼,不一一舉例說明。李商隱的“詠物詩”,寄托了他對天下萬物、蕓蕓眾生的關(guān)懷,體現(xiàn)了他心系生靈,與物同患難、共悲歡的生命情懷。詩人自述“巧囀豈能無本意”(《流鶯》),“楚雨含情皆有托”(《梓州罷吟寄同舍》)?!皵M物隱喻”,是李商隱“詠物詩”常運用的寫作手法,這之中有著對庾信的接受。庾信是六朝時期最擅長運用“擬物隱喻”寫作手法的文人,許多物象,如“枯樹”、“小園”等一經(jīng)庾信之手,便烙上了他的情感印痕。而李商隱則進一步發(fā)揮他的才情,為這些“物象”注入個性,達到物我交融的美學境界,何焯評《武侯廟古柏》時即指出:“湘燕、海鵬、陰、庾襯法?!?P190)后世在使用這些意象時,很難跨越李商隱的審美經(jīng)驗。二、商隱詩歌風格特點“儷偶”、“麗密”、“綺麗風華”、“綿邈精工”是李商隱詩歌風格的主要特征,這與李商隱詩歌好“使事用典”,善開發(fā)表現(xiàn)“意象”,及“駢賦化”寫作等相關(guān)。李商隱這些詩歌技法的形成離不開他對庾信寫作經(jīng)驗的接受。(一)“多典聯(lián)用”文學景觀庾信和李商隱分別是六朝和唐代“使事用典”的大家。庾信“使事無跡”,技法高超,歷來為評論家們所稱道,沈德潛、陳祚明、李調(diào)元、許槤、錢鐘書等進行了發(fā)掘和闡論。如陳寅恪《讀哀江南賦》指出:“蘭成作賦,用古典以述今事。古事今情,雖不同物,若于異中求同,同中見異,融會異同,混合古今,別造一同異俱冥,今古合流之幻覺,斯實文章之絕詣,而作者之能事也?!碑斎?也有如王若虛、汪瑔等批評庾信堆垛故實,用事牽合。李商隱好鋪陳排列典故,后人冠其詩以“獺祭體”。李商隱對庾信“使事用典”藝術(shù)多有接受,“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庾信一典數(shù)用、多典合用、改用典故及用典“具象化”等寫作技法為李商隱所繼承發(fā)揚。“一典數(shù)用”,庾信或忠于典故意蘊,或超越典故內(nèi)涵,同一典故在庾信筆下意蘊豐富多樣。李商隱仿效之,從而形成“曲折反復,深情綿邈”的詩歌風格。如前面所提到的李商隱用“庾信”事,在不同詩歌中具有不同內(nèi)涵,彰顯了他對庾信其人其事的多維體認。“多典合用”藝術(shù)特點,即所謂的“麗典新聲,絡(luò)繹奔會”、“古今奔赴”。庾信《燈賦》一文,直接寫燈的語詞幾乎看不到,全文由許多與燈相關(guān)的典故組合而成,這些典故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故閱讀時可感受到其中源源生發(fā)的無窮意蘊。庾信的“擬詠懷詩”多采用此寫作方式,如《擬詠懷二十七首》之四:“楚材稱晉用,秦臣即趙冠。離宮延子產(chǎn),羈旅接陳完。寓衛(wèi)非所寓,安齊獨未安。雪泣悲去魯,凄然憶相韓。唯彼窮途慟,知余行路難?!比娂冇玫涔蕦懗?每一個典故都構(gòu)成了一幅歷史蘊涵深厚的圖景。庾信發(fā)揮聯(lián)想力、表象力,將歷史上羈旅之人的種種悲慨之情、苦悶表現(xiàn),組合到一起,彰顯作者更進一層的痛苦,形成了恢弘的氣勢和悲美的境界。李商隱師法庾信,“多典合用”詩文甚多,如《淚》:“永巷長年怨羅綺,離情終日思風波。湘江竹上痕無限,峴首碑前灑幾多。人去紫臺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全詩八句,以淚為主題,專言人世悲傷灑淚之事,但卻看不見一個“淚”字,乃是用六個典故連貫而成。李商隱開創(chuàng)的“獺祭體”詩歌范式,為“西昆派”詩歌寫作導引了先路。典故的“具象化”,主要體現(xiàn)為“遺神取貌”,也即超越于“典故”之上,詩歌具有外在的“意象”美。李商隱接受了庾信的這種寫作技法,比庾信還技高一籌。如《錦瑟》:“莊生曉夢迷糊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詩中分別用了《莊子·齊物論》、《華陽國志》、《博物志·異人》、《漢書·地理志》典故,對讀者來說,即使不能把握詩歌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僅僅是欣賞詩歌意象所組構(gòu)的畫面,也有“美不勝收”之感。李商隱在用典時,努力尋找到歷史典故與現(xiàn)實圖景、神話故事與當下生活之間的相似性,使詩歌生成“互文”內(nèi)涵,情景交融、物我一體、神貌皆備,增強了詩歌的藝術(shù)表達效果。另外,李商隱和庾信一樣,為了照顧到句式的齊整和句意的流暢,經(jīng)常“改用典故”,甚至歪曲典故本來的含義,取其反義或引申義。庾信《哀江南賦》:“栩陽亭有離別之賦,臨江王有愁思之歌?!奔础懊罡牡涔省钡姆独@钌屉[接受庾信技法,亦擅長改用典故,如《牡丹》一詩:“錦幃初卷衛(wèi)夫人,繡被猶堆越鄂君”,匠心獨運地改用典故,寫出了詩歌的意蘊和美感。李商隱“使事用典”時,在句式結(jié)構(gòu)上亦常常摹仿庾信詩文,加以點化。如李商隱《為山南薛從事謝辟啟》:“鄭玄之腰腹,若掛丹青;崔琰之須眉,常存夢寐?!蹦嘶米遭仔拧侗?“差有崔琰之須眉,非無鄭玄之腰帶”。何焯《義門讀書記》評李商隱《鏡檻》曰:“陳無己謂昌黎以文為詩,妄也。吾獨謂義山是以文為詩者,觀其使事,全得徐孝穆、庾子山門法。”(P387)即指出李商隱以駢文法入詩,吸取了徐陵、庾信使事用典的創(chuàng)作技巧和寫作經(jīng)驗。(二)以意象重構(gòu)為表現(xiàn),表現(xiàn)出較多的文學表現(xiàn)“意象”的運用,擴大了詩歌的表現(xiàn)空間、美學風貌。“意象”具有“不確定性”,吸引著讀者去填補“空白”,增強了詩歌闡釋的魅力。李商隱在“意象”開掘方面吸收了庾信的經(jīng)驗,使詩歌更富“美學意蘊”,后世反響更強烈。從意象類型來講,庾信詩賦中常用的許多歷史人物意象、動物意象、植物意象、動作意象、狀態(tài)意象等,均為李商隱所沿用。以“大樹將軍”來說,這是敘述馮異故事的一個典故,但“大樹”、“將軍”兩詞,頗具“意象”性,一語雙關(guān),寫出了樹與將軍同樣偉岸而堅挺的形象。庾信詩賦中常常運用,如《哀江南賦》:“將軍一去,大樹飄零?!薄柏M知灞陵夜獵,猶是故時將軍?!崩钌屉[對此予以接受,詩中常用此意象。如其《武侯廟古柏》:“大樹思馮異?!薄哆^故府中武威公交城舊莊感事》:“風飄大樹感熊羆?!薄断剃枴?“日暮灞陵原上獵,李將軍是舊將軍。”值得指出的是,李商隱使用較多、較好的幾個意象,如“夢”、“鏡”、“月”、“蝶”、“柳”、“鶴”等,也都積淀有庾信的審美經(jīng)驗于其中,豐富了這些意象的文化底蘊。庾信《哀江南賦》有言:“君子則方成猿鶴?!崩钌屉[在《西溪》一詩中也說:“野鶴隨君子?!本涫缴仙晕⒆髁诵┳儞Q,但是意蘊不變。另外,李商隱的詩歌風格較為艷麗,與他較多地摹仿、接受庾信所采用的意象有一定關(guān)系。庾信筆下的意象,富有艷麗“顏色”,較為生鮮。而李商隱也善于用鮮艷的顏色來摹寫意象、表達意蘊,如在李商隱詩歌中,曾用“青”80次、“黃”74次、“碧”58次、“紅”55次、“紫”44次、“丹”36次、“翠”34次、“綠”25次、“赤”14次,讓所修飾的意象顯得異彩紛呈。從意象組合方式來講,庾信別開生面地新創(chuàng)了一些組合方式,如“回環(huán)式”、“映襯式”、“斡旋式”、“互見式”等意象組合法,如庾信《愁賦》是“回環(huán)式”的典范,庾信采用了回環(huán)的表達方式,將看不見、摸不著,也打不破、煮不熟、點不燃,還推不走、藏不住、躲不開的“愁”表現(xiàn)出來,產(chǎn)生了無窮的闡釋魅力。李商隱接受了庾信開掘的這種意象組合法。如其《望喜騷別嘉陵江水二絕》(其一),亦采用“回環(huán)式”,說:“嘉陵江水此東流,望喜樓中憶閬州。若到閬州還赴海,閬州應(yīng)更有高樓。”這首詩歌運用了兩個樓(喜樓、高樓)、三個閬州意象,但不是雜亂堆砌,而是安排妥帖,產(chǎn)生“回環(huán)”效應(yīng)。作者的心思隨著流逝的江水一起,在無邊的世界中奔騰、回旋、轉(zhuǎn)折、流蕩,后來又拉回到現(xiàn)實時空中,有實有虛,交相映襯,讓讀者感到美不勝收。庾信喜歡用駢文的寫作手法來結(jié)構(gòu)意象,故而他筆下的“映襯式”意象甚多,如《小園賦》、《枯樹賦》等,慣用“自對自襯”手法,為李商隱所繼承。如李商隱《祭長安楊郎中文》:“毀冠裂帶,雪泣星奔”;《燕臺詩四首·春》:“雄龍雌鳳杳何許,絮亂絲繁天亦迷”;《霜月》:“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等。這樣寫作,雖意象繁復,但由于句式緊湊,給讀者一種“簡約而不簡單”的感覺。(三)“1賦”為詩,詩的內(nèi)容深長錢鐘書先生曾認為李商隱“以駢法作詩”,他在一封信中說:“樊南四六與玉谿詩消息相通,猶昌黎文與韓詩也?!?P7)董乃斌先生在《李商隱的心靈世界》“非詩之詩”章中也指出:“以駢文手法入詩乃是玉谿生詩的一大特色?!?P224)其實,李商隱不僅用“駢文”(駢四儷六)手法寫詩,而且還融會了“賦”的筆法——善于將創(chuàng)作主體細致觀察到的物象態(tài)貌及其心中滋生的幽隱繁復情感,借助于使事用典或比興寄托,通過鋪陳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最后形成“駢賦化”作詩風范。李商隱的詩歌之所以深情綿邈、富麗精工,得益于此筆法的運用。在此方面,李商隱受惠庾信較多。滕王宇文逌在《庾信集序》中指出:“(庾信)妙善文詞,尤工詩賦,窮緣情之綺靡,盡體物之瀏亮。誄奪安仁之美,碑有伯喈之情,箴似揚雄,書同阮籍?!痹陔蹩磥?庾信諸文體皆擅長。的確,庾信是賦家好手、駢文高手,創(chuàng)作之時,可以打通詩、賦、文等諸文體間的束縛,體物抒情寫意,文體互滲而得心應(yīng)手。淺舉一例:《枯樹賦》:“若非金谷滿園樹,即是河陽一縣花?!薄洞嘿x》:“河陽一縣并是花,金谷從來滿園樹?!薄洞藗住分?“雜樹本唯金谷苑,諸花舊滿洛陽城?!薄对亪@花》:“枝繁類金谷,花雜映河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