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工藝美術_第1頁
明清工藝美術_第2頁
明清工藝美術_第3頁
明清工藝美術_第4頁
明清工藝美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章明清工藝授課教師張曉瑋概述明代工藝美術承繼了宋以來的美學追求,并向程式化和完善化發(fā)展,具有端莊、簡約、健實等審美特點明朝是中國歷史上又一個強盛的時代。資本主義因素的萌發(fā)以及與此相適應的新的文化和科學的產(chǎn)生,促使明代工藝美術跨入一個新階段,織錦、棉紡、陶瓷、漆器、金工、家具和建筑裝飾等門類都得到較全面的發(fā)展。中國古代工藝美術的各個門類在清代更加完善化,其品種之繁多、技藝之精湛、手法之豐富都遠遠超過前代,呈現(xiàn)出集各歷史時期之大成的局面。導源于上層貴族審美趣味的以技藝取勝的造物觀念,在清代工藝美術生產(chǎn)中進一步強化,以致一代藝術風格日趨矯飾雕琢、精致繁縟。一、社會背景統(tǒng)治階級的改革;中外貿(mào)易;明代科學成就,明手工業(yè)進步。二、陶瓷工藝:1,青花,鈷顏料,釉透明,溫高,宣德典型。2,釉里紅,銅紅原料作著色劑,康熙時發(fā)色穩(wěn),成品率高。3,彩瓷,斗彩,五彩,粉彩?,m瑯彩。4,紫砂器、琺華器。小結,三、絲織:1,南京云錦,庫錦、庫緞、妝花。2,蘇州仿宋錦圖案秀麗,色彩淡雅?!爸劐\”,明豪放,清代秀麗。3,緙絲,明代大量用金,技術提高,雙面透緙,三色金緙絲,水墨緙絲,三藍緙絲。4,棉紡織印染,松江、嘉定為中心,明細分工,工藝成熟。5,刺繡,宮廷復雜鮮艷,富麗,實地繡;民間廣泛自由,色鮮但樸實,五大名繡,蘇、京、蜀、廣、湘。四、明式家具14---17世紀燦爛輝煌,特點:簡、厚、精、雅、分析設計原理。五、漆器雕漆,脫胎,彩漆,填漆清衰弱,剔彩漆。六、金屬工藝宣德爐,景泰藍明式家具明式家具前承“楚式”家具文化,后啟“漢式”,遠涉西歐,播傳甚泛。在因其能順應人類需求設計營構,故而但窺其形態(tài),即已洞見其中的文化人性、心理與生活方式調(diào)和下的語意,這語意物化成的符號,攜著一種特有的情態(tài)和精神之光。文震亨陳設明式家具,秉承了自夏、商、周、戰(zhàn)國、漢唐以來造器情愫和形態(tài)范式的雛型;其情結順應明王朝建立以來較為開明、平緩的社會形態(tài)和生活方式,一改“楚式”矮足造型的功能與審美,擴展至“漢式”高足造型。其桌、幾、凳、床、櫥、案等均完成了人類追求平和、自由的生存觀,使人際關系滲入內(nèi)涵的語意中。最終,致使明式家具以極其考究的硬木造器,呈出凝重、簡約、精巧、端莊之風格著稱于世。應說,明式家具證明了設計反映著時代風尚的本質(zhì)與精神,以及生存方式源頭既有的動力

明式家具的主要特點是采用木架構造形式,強調(diào)家具的形體線條形象,形成造型簡潔、別具一格的形體特征,并能體現(xiàn)出明快、清新的藝術風格。同時,明式家具充分發(fā)揮了硬木的色澤和紋理之美,不用大面積雕琢,為了講究線條的優(yōu)美,在不影響整體效果的前提下,只是在局部微小面積的雕飾,其結構合理、造型優(yōu)美,充分地反映了“明式”的卓越水平。花梨卷草紋長方桌

明式家具

方桌尺寸:高78厘米長94厘米寬65厘米

桌面長方形:攢框鑲板心,外側冰盤沿。束腰滿雕卷草紋,四角露出桌腿上節(jié),束腰下有托腮。腿牙抱肩榫相交,牙條雕卷草紋。四腿上部為展腿式,雕卷草紋,與牙條連為一體,外翻馬蹄;下部為圓柱腿,柱礎式足。黃花梨噴面式方桌

明式家具

方桌尺寸:高79厘米長96厘米寬96厘米

桌面邊材甚寬,向外探出,四腿縮進安裝,稱“噴面式”。面下襯牙條,兩端垂牙頭。四腿間安高拱羅鍋棖,牙條及棖子邊緣起皮條線。桌面四角與腿的結合處另安小牙頭,成一腿三牙式。四腿側腳收分較大。委角方腿。此桌桌里披漆灰,為典型的蘇州做法。黃花梨方桌

明式家具

方桌尺寸:高70厘米長82厘米寬82厘米

清宮舊藏

明式家具:桌面邊料甚寬,冰盤沿下起陽線。每腿與桌面相接處有三道牙子,稱“一腿三牙”。四腿間安高拱羅鍋棖,棖上橫邊緊抵牙條。四腿側腳收分明顯。圓腿直足。黃花梨團螭紋方桌明式家具

方桌尺寸:高87.5厘米長92厘米寬92厘米

桌帶束腰,四腿內(nèi)安歲鍋棖,棖上加鏤刻團螭卡子花。方腿直足,內(nèi)翻馬蹄。

卡子花與矮老安裝的部位相同,既能起到分遞桌而重量,加強上下連結的作用,又可作為裝飾,活躍結構。拔步床明清工藝總的發(fā)展趨勢是華麗、繁縟、小氣。制作技術大有提高,但其藝術性已無法同元代以前相比。當然,這樣說并非要否定明清工藝所取得的成就。在有些領域的工藝品中,產(chǎn)生了新的品種和制作技術。如陶瓷、雕漆、玻璃、琺瑯、民間工藝得到較大的發(fā)展1、瓷器明清瓷器向多樣化、普及化發(fā)展。在品種、制作手法、彩飾等方面,都有新的進步。明青花從成化年間起,器胎變薄,呈青灰色。嘉靖、萬歷時產(chǎn)量大增,圖案花紋豐富多彩,飾以人物、山水、花卉、禽獸及寓意吉祥與諧音的紋樣。但紋飾略覺零亂。清康熙時代的青花,色呈寶藍,瑩澈透亮,渲染分明;晚清青花淡雅明快釉里紅瓷在明及清初仍較流行。成化、宣德時的“西紅寶石末”燒成的瓷器呈現(xiàn)暗紅、鮮紅等不同色澤,價值昂貴青花花卉紋碗

明成化

高6.8,口徑15.4,足徑5.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此碗是成化青花瓷的代表作品。成化青花瓷器造型不及宣德時豐富多樣,而以小型器物見長,輕巧玲瓏。所用青料為江西樂平所產(chǎn)的“平等青”,基本不用進口鈷料,青花色調(diào)趨于淡雅,藍中泛灰青。畫風細膩,采用分水(即渲染)手法,表現(xiàn)出物象不同色階的層次變化,增強了裝飾的繪畫效果明成化青花夔龍紋高足碗明成化青花夔龍紋高足碗明成化對比唐代的紋樣,背后的將身與民族面貌青花阿拉伯文罐

明正德

高36,口徑13.5,足徑17.8厘米

首都博物館藏以阿拉伯文(亦稱回文)作瓷器裝飾,永樂、宣德時已出現(xiàn),至正德時較為流行。阿拉伯文有的作主題紋飾,有的作輔助紋飾,穿插于花草圖案之中,優(yōu)美的書法與紋飾和諧統(tǒng)一。這些阿拉伯文的內(nèi)容多為箴言或古蘭經(jīng)文,與當時回教的興盛有關,帶有這燈裝飾的瓷器多是為穆斯林制作的,用作外銷瓷青花白梅紋瓶清康熙高37.9,口徑11.8,底徑12.7厘日本永青文庫俗稱“觀音尊”,是清代康熙時的典型器物。瓶體飾白梅紋,花紋外以青料渲染一周,襯托梅花的潔白多姿。構圖疏朗,青花色調(diào)純凈明艷青花八吉祥紋扁瓶

清雍正高50,腹徑37.3厘米

日本出光美術館藏此瓶是雍正、乾隆時富有特色的器物,造型、紋飾均具有代表性。這種扁瓶曾作為外銷瓷,流傳甚廣,影響深遠,十八世紀荷蘭、法國皆有仿制品青花纏枝蓮紋觚式瓶清乾隆高63.5,口徑26.5,底徑29.1厘米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此瓶為乾隆六年制作的獻給北京東霸天仙圣母廟的供器,是乾隆前期青花瓷中的杰作。唐英(1682-1756年)是雍正、乾隆時期宮廷派往景德鎮(zhèn)御窯廠的督陶官,前后歷二十余年。他曾與工匠同食息者三年,深諳制瓷技藝,督窯成就卓著,仿古、創(chuàng)新兼長,著有《陶成紀事》、《陶冶圖說》及《陶人心語》。他所督造的官窯瓷器被稱為“唐窯”,標志著清代瓷器發(fā)展達到鼎盛階段釉里紅歲寒三友圖梅瓶

明初

通高42,口徑6.2,足徑13厘米1957年江蘇省江寧縣宋琥墓(1430年)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此瓶為明初景德鎮(zhèn)窯作品,造型較元代梅瓶豐滿,裝飾仍具有元代層次多、畫面滿的特點。紋飾采用兩種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蓋為紅地白花,器身為白地紅花。蓋以纏枝牡丹紋為裝飾主體,上輔以錦紋,蓋面繪重疊蓮瓣紋,鈕飾火焰紋。瓶身分布七層紋飾,頸飾蕉葉紋,肩部由上至下為如意紋、卷草紋和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松、竹、梅,并點綴湖石、山茶花、芭蕉等。相互穿插,錯落有致。松、竹、梅被稱為“歲寒三友”,象征堅貞、高尚的品格,是宋元以來繪畫表現(xiàn)的重要題材,這一裝飾即吸收了繪畫的表現(xiàn)技法。其下部飾海水紋和變形蓮瓣紋。通體紋飾層次清晰,主題突出,描繪細致青花釉里紅桃樹紋瓶清雍正高31.5,口徑9.3厘米

日本梅澤紀念館

主題圖案在碗腹內(nèi)外,為元中期以來習見的蓮池鴛鴦,它時稱“滿池嬌”(元人對這個語詞的解說是“池塘小景”)。外腹主題圖案以上繪一周云龍,龍為高貴的雙角五爪,碗口書藏文一周,意為“晝吉祥,夜吉祥,正午吉祥,晝夜吉祥,三寶吉祥?!比ψ阃獗陲椇K恢?,圈足內(nèi)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款斗彩滿池嬌紋碗明

高8厘米

西藏自治區(qū)薩迦縣薩迦寺藏斗彩的裝飾由釉下的青花和釉上的彩色共同組成,“斗”可理解為釉下、釉上爭芳斗妍?!岸凡省币辉~出現(xiàn)較晚,始見于十八世紀前期成書的《南窯筆記》,明人對這類器物的稱呼還是“五彩”或“五色花”。斗彩花蝶紋罐明

高9.2,口徑7.5,腹徑13.2厘米英國倫敦達維德中國美術館藏底有“大明成化年制”款。原配蓋已失,是成化斗彩的佳作五彩蓮池鴛鴦紋瓶明萬歷高53.8,口徑8.8,足徑17.9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此瓶是萬歷五彩瓷的代表作品,是明代彩瓷達到空前繁榮時期的產(chǎn)物五彩蓮池紋尊清康熙高45.5,口徑22.9,足徑1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代五彩是以青花五彩為主,至清代康熙時五彩得到進一步發(fā)展,發(fā)明了釉上藍彩和黑彩,使色彩更為豐富,畫意生動。此尊為康熙五彩的代表作品,表現(xiàn)出康熙五彩明朗、絢麗的風格五彩八吉祥紋盤清乾隆高6,口徑50.7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盤通體滿布五彩紋飾,內(nèi)底心飾對稱的飛鳳紋,外繪一周纏枝牡丹紋,內(nèi)壁主體裝飾八吉祥紋,圖案層次繁密,描繪精細,具有乾隆時期彩瓷裝飾的典型作風康熙郎窯紅直口瓶珊瑚紅渣斗明蘇博豇豆紅太白尊清蘇博琺瑯彩瓷是清代名貴的宮廷御用器。琺瑯彩為釉上彩,它是受到法國傳入的畫琺瑯技藝的影響而產(chǎn)生的,將銅胎畫琺瑯的技法移植于瓷器,因此也被之為“瓷胎畫琺瑯”?,m瑯彩瓷始燒于康熙年間,是瓷器中的新品種,雍正時得到迅速發(fā)展,最初采用西洋進口琺瑯彩料,雍正六年宮廷已能自制,色彩較進口料更為多樣。琺瑯彩多為碗、盤、壺、瓶、盒等小件器皿,瓷胎在景德鎮(zhèn)燒成,運至北京,由宮廷畫師彩繪,在內(nèi)務府造辦處的“琺瑯作”烘燒而成。小知識琺瑯釉是一種低溫燒成的以硼酸為助熔堿劑的硅鹽玻璃料,這種不透明的白色易溶物質(zhì)加入不同的金屬氧化物呈色劑后形成不同的顏色?,m瑯彩罌粟花紋碗清康熙高6,口徑11.1,底徑4.8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康熙琺瑯彩多在器外壁未上釉的胎上以彩色作地,彩繪花卉紋飾,彩料較厚,有凸起之感,銅胎畫琺瑯風韻猶存。此碗為康熙琺瑯彩瓷的典型器物琺瑯彩西洋人物圖雙聯(lián)瓶清乾隆通高21.2厘米日本永青文庫藏此器是御用陳設品,造型、裝飾別具特色,頗為珍貴。清代乾隆皇帝對西方藝術頗為欣賞,曾讓歐洲傳教士任宮廷畫師。此瓶即為迎合帝王的趣味,依照西洋畫稿描繪而成的粉彩是受琺瑯彩影響產(chǎn)生的釉上彩品種,長于渲染,能描繪物體陰陽凹凸的立體感,改變了繪制五彩所用的單線平涂方法。由于彩料中摻入了含鉛、砷、硅的化合物,俗稱“玻璃白”,對彩料進行“粉化”,使畫面呈現(xiàn)深淺、濃淡色調(diào)。并增加了以黃金為著色劑的胭脂紅,(又稱洋紅,為進口料),代替了以鐵為著色劑的紅礬彩?!把蠹t”艷若桃花,較之傳統(tǒng)紅彩潤澤明麗。因此粉彩與五彩相比,較為淡雅柔潤,有“軟彩”之稱(五彩被稱為“硬彩”)“古彩與粉彩,都統(tǒng)稱五彩。所講區(qū)別,一是技法,五彩是單線平涂,粉彩是沒骨畫法;二是顏料用法,粉彩中除襲用古彩者外,還創(chuàng)造了幾種顏料,胭脂紅、羌紅、洋綠、洋白等。因粉彩料中摻有鉛粉并加施玻璃白,施彩厚,花紋凸起,層次分明,有立體感。粉彩團花蝴蝶紋碗清雍正高6.6,口徑13.4,足徑4.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雍正時期的粉彩取代了康熙五彩的地位,成為釉上彩的主流,所繪紋飾常采用工筆畫中的沒骨畫法,精細之至,達到了“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程度粉彩百花紋罐

清乾隆

高48,腹徑36,底徑25.8厘米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藏此罐所采用的花卉裝飾題材,俗稱“萬花堆”,因其宛若萬花堆聚而得名,寓意百花呈瑞,又稱“百花圖”。是清乾隆、嘉慶時期粉彩瓷器獨具特色的紋樣粉彩鏤孔轉(zhuǎn)心轉(zhuǎn)頸瓶

清乾隆高41.5,口徑19.5,足徑21.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瓶體由內(nèi)、外兩部分套合而成,瓶頸、內(nèi)瓶、瓶腹、器底等為分段燒成,瓶頸與內(nèi)瓶粘接在一起,套于腹內(nèi),器底與器腹粘合封閉。腹部有圓形開光鏤孔四季花卉,頸部轉(zhuǎn)動,可透視旋轉(zhuǎn)的內(nèi)瓶上的嬰戲圖案,頸部上層寫有“天干(甲乙丙丁……)下書”地支(子丑寅卯……),皆篆書,旋動可對“干支”(這是古代用來表示時序的方法,周而復始,循環(huán)使用)。通體粉彩紋飾描繪細膩,口沿外繪紫地如意紋,頸、足為紫地藍色纏枝花紋,腹部為黃地藍色纏枝花紋,色彩鮮明,雙耳、口沿、足邊飾金彩,使紋飾更顯得富麗堂皇。此瓶是景德鎮(zhèn)官窯制作的御用觀賞品,充分體現(xiàn)了乾隆時期制瓷工藝的精湛絕倫出錯的電視劇紫砂三足圓壺

通高11.3,口徑8.4,

腹徑10.7厘米1984年江蘇省無錫市崇禎二年(1129年)墓出土

江蘇省無錫市博物館此壺造型端正,古樸渾厚,蓋面淺浮雕四瓣柿蒂紋。胎體質(zhì)地溫潤,于深栗色中閃金黃色斑點,是用深栗色粗紫砂泥,摻入黃色砂缸土制成的,色澤古色古香,肌理特殊,別有韻味。壺柄下有陰刻“大彬”二字楷書款。此壺為明代萬歷時宜興制壺名家時大彬所制,是紫砂茗壺中的佳作2、織繡工藝

明清手工紡織、印染、刺繡工藝在宋元的基礎上,繼續(xù)發(fā)展。機織工藝顯著進步。明清紡織業(yè)最發(fā)達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南方,北方主要是北京,全國出現(xiàn)了蘇、杭、寧、粵、湘、蜀、京等聞名海內(nèi)外的織繡產(chǎn)地明弘治年間林洪把傳統(tǒng)的織機由五層改為四層。明政府設立了專門管理織繡生產(chǎn)的機構。明歷代皇帝對織繡都嚴加控制,如禁繡蟒衣,但因朝政腐敗,屢禁不止金地鳳凰花卉紋緙絲明直徑30-31厘米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藏地組織以捻金線織出,圖案用五彩絲線緙成。一鳳一凰,雄飛雌從,自由飛翔,背景有飄動的祥云、盛開的花朵、起伏的山巒、洶涌的波濤。色線逐層退暈,濃淡相間,圖案喜氣洋洋,富麗華貴緙絲山水圖軸清高108,寬68.8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用色以藍綠為主,以平緙加畫手法表現(xiàn)山峰奇崛、水面生波、萬木蒼翠、宅舍清幽的景象。作于乾隆時,原系清室藏品,幅面鈐有朱色璽印九方剌繡羅漢圖明

長27.8,寬27.7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這是刺繡十六應真冊的第十七頁,全冊共十八頁,表現(xiàn)的都是羅漢修行的情景。冊頁以白綾為地,用細絨線繡出輪廓,用墨及淡彩略略渲染,簡潔優(yōu)雅,頗有白描風范。這種畫繡結合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