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小學數學教案7篇
學校數學教案篇1
教學要求:
l.使同學認識圓錐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稱,掌控高的特征,知道測量圓錐高的方法。
2.使同學理解和掌控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地求出圓錐的體積。
3.培育同學初步的空間觀念和進展同學的思維技能。
教具預備: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等,依據教材第14頁練一練第1題自制的圓錐,演示測高、等底、等高的教具
演示得出圓錐體積等于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的教具。
教學重點:掌控圓錐的特征。
教學難點:理解和掌控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說出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
2.我們已經學過了長方體、正方體及圓柱體(邊說邊出示實物圖形)。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我們還經??吹较旅嬉恍┪矬w(出示教材第13頁插圖)。
這些物體的外形都是圓錐體,簡稱圓錐。我們教材中所講的圓錐,都是直圓錐。今日這節(jié)課,就學習圓錐和圓錐的體積。(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認識圓錐。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見過哪些物體是這樣的圓錐體,誰能舉出一些例子?
2.依據教材第13頁插圖,和同學舉的例子通過幻燈片或其他方法抽象出立體圖。
3.利用同學課前做好的圓錐體及立體圖通過觀測、手摸認識圓錐的特點。
(1)圓錐的底面是個圓,圓錐的側面是一個曲面。
(2)認識圓錐的頂點,從圓錐的頂點究竟面圓心的距離是圓錐的高。(在圖上表示出這條高)提問:圖里畫的這條高和底面圓的全部直徑有什么關系?
4.同學練習。
5.教學圓錐高的測量方法。(見課本第13頁有關內容)
6.讓同學依據上述方法測量自制圓錐的高。
7.試驗操作、推導圓錐體積計算公式。
(1)通過演示使同學知道什么叫等底等高。(詳細方法可見教材第14頁上面的圖)
(2)讓同學猜想:老師手中的圓錐和圓柱等底等高,你能猜想一下它們體積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3)試驗操作,發(fā)覺規(guī)律。
在空圓錐里裝滿黃沙,然后倒入空圓柱里,看看倒幾次正好裝滿。(用有色水演示也可)從倒的次數看
你發(fā)覺圓錐體積與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得出圓錐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體積的。
老師把圓柱里的黃沙倒進圓錐,問:把圓柱內的沙往圓錐內倒三次倒光,你又發(fā)覺什么規(guī)律?
(4)是不是全部的圓柱和圓錐都有這樣的關系?老師可出示不等底不等高的圓錐、圓柱,讓同學通過觀測試驗
得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圓錐才是圓柱體積的。
(5)啟發(fā)引導推導出計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圓錐的體積=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
=底面積高
用字母表示:V=Sh
(6)小結:要求圓錐體積需要知道哪些條件,公式中的底面積乘以高,求的是什么?為什么要乘以?
8.教學例l
(1)出例如1
(2)審題后可讓同學依據圓錐體積計算公式自己試做。
(3)批改講評。留意些什么問題。
三、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第2題。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同學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強調要乘以。
2.做練習三第2題。
同學做在課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師板書。錯的要求說明理由。
3.做練習三第3題。
讓同學做在課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師板書。第(3)、(4)題讓同學說說是怎樣想的。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習了什么內容?圓錐有怎樣的特征?圓錐的體積怎樣計算?為什么?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三第4、5題。
學校數學教案篇2
【教學內容】
比和比例〔1〕。
【教學目標】
1.使同學進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含義及性質,會化簡比和求比值,會解比例。
2.經受比和比例的復習,體驗對比、歸納的學習方法,培育同學歸納整理、敏捷運用知識的技能。
【重點難點】
理解比和比例、求比值及化簡比等知識。
【教學預備】
多媒體課件。
【復習導入】
老師:我們已經學習了比和比例,你知道比和比例的哪些知識?
同學逐一說出一些知識后,老師揭示課題。
【歸納整理】
1.復習比和比例的.意義和性質
出示表格,通過提問進行填空。
引導提問:
什么叫做比?舉例說明。各部分名稱是什么?
什么叫做比的基本性質?舉例說明。
什么叫做比例?舉例說明。各部分名稱是什么?
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舉例說明。
〔1〕組織同學議一議,并相互溝通。
〔2〕指名同學匯報,匯報時留意舉例說明,并進行集體評議。
〔3〕同學匯報后,老師板書表格。
比例的基本性質有什么用處?
指名同學回答。
練習:解比例:
一人板演,其余做在草稿本上。
2.復習比、分數、除法的關系。
提問:比和分數有什么關系?
比和除法有什么關系?
出示表格:
比、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組織同學仔細填寫表格,并議一議,相互溝通。
用投影儀匯報同學的完成狀況,并進行集體評議。
老師依據同學的溝通板書:
老師舉例:5∶6==〔〕÷(〕
由一名同學板演,其他做在練習本上。
3.復習求比值和化簡比。
出示習題:化簡下面各比并求比值。
請四名同學板演:其余同學做在練習本上。
做完后集體訂正,請同學們說一說求比值與化簡比的方法。
出示表格。
化簡比與求比值的不同之處
〔1〕組織同學獨立思索,仔細填寫表格。
〔2〕同學相互議一議,相互溝通。
〔3〕指名說一說,并進行集體評議。
老師板書:
4.復習比例尺。
(1)什么叫做比例尺?
指名回答后,老師板書:=比例尺
(2)說出下面各比例尺的詳細意義。
①比例尺1:3000000表示
②比例尺20:1表示
③比例尺表示
組織同學先想一想,同桌相互溝通。
老師指名說?!捕帱c一些基礎較差的人說〕
〔3〕鞏固練習。
①求比例尺。
一條綠化帶長350m,在平面圖上用7cm的線段表示。這幅圖紙的比例尺是多少?
②求實際距離。
在比例尺是的地圖上,量得A地到B地的距離是5cm。求AB兩地的實際距離。
同學獨立作業(yè)后再集體訂正。
答案:①1∶5000②400km。
【課堂作業(yè)】
教材85頁練習十七第1題。
同學獨立作業(yè),然后再集體訂正。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比和比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了吧。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同桌之間相互說一說。
【課后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學校數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同學明確“折扣”的詳細含義,能嫻熟地進行“折扣”數和百分數的互化,進一步解決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解法。
2、技能目標:通過觀測、思索、探究等教學活動,培育同學收集、分析和處理信息的技能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
3、情感目標:加強同學對數學價值的體驗,感受數學的魅力,能夠用數學的眼光來看待四周的事物。
教學內容: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折扣》是在同學學習了百分數意義以及百分數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罢劭邸笔窃谏唐方洕袘帽容^廣泛的一個概念,由于幾折是非常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因此,折扣也是百分數的實際應用。所以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要求同學能夠正確理解折扣的含義,知道折扣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能夠解決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問題。難點是“折扣”的有關計算。
對象分析:
《折扣》這個內容是現實生活商品買賣中常常遇見的“數學現象”,無論是聾人還是健聽者對它并不生疏。雖然這樣,但據了解、調查,我們的聾生對它只知其形而不解其意,雖然同學在此之前學過百分數應用題,但對聾生來說,其實際應用和現實意義卻比不上折扣問題的應用。為此,本節(jié)課就是建立在同學已有知識(百分數的應用)的基礎上,向同學傳授的百分數應用的另一種既普遍又實在的生活形態(tài)——折扣。
教學策略:
認知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有一句至理名言:“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僅歸結為一條原理的話,那么,我將一言以蔽之: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么,要探明這一點,并應據此進行教學?!卑呀虒W建立在同學已有的'知識和生活閱歷之上,這是教學需要遵循的“清規(guī)戒律”?!墩劭邸菲鋵嵤前俜謹档膶嶋H應用,我就是利用同學的已有知識和生活閱歷,通過提供豐富而帶有折扣的生活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輔以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同學從不同的場合去認識折扣,將實際生活融入教材,把知識與生活相結合,使同學在有效的教學活動中探究問題、發(fā)覺問題、解決問題。
整個教學過程的活動都是圍繞同學的生活閱歷而設計,使同學體驗到數學與實際生活是緊密聯(lián)系的,是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更重要的是讓同學加強了數學的應用意識,提高參加社會生活的技能。
教學媒體:
主要是利用PPT課件向同學展示現實生活中的折扣現象,創(chuàng)設情景,從而讓同學從不同的場合去認識折扣,將實際生活融入到教材,從而激發(fā)同學的學習愛好,達到學與用的相對統(tǒng)一。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知。
PPT出示生活中打折的圖片。
老師:我們常常在商場看到把商品按“幾折”出售。如上圖中的“5.8折”、“五折”、“3.8”折,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打折銷售,也就是我們今節(jié)課要學習的“折扣”。
【以同學熟識的生活素材引入教學,明確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使同學實時發(fā)覺社會需要與所學知識的徑直聯(lián)系,能較好地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產生“我要學”的劇烈要求?!?/p>
二、分層探究,掌控新知。
(一)折扣的詳細含義。
1、思索
(1)商品為什么要打折出售?(工廠和商場,為了促銷或處理積壓商品等多種緣由,有時將商品價格降低進行銷售,這就是平常說的“打折”銷售。)
(2)“幾折”表示什么意思?
幾折表示非常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
(3)商品打“八折”出售是什么意思?
(八折=80℅,表示現價按原價的80℅出售。)
(4)原價、折扣與現價有怎樣的數量關系?
(原價×折扣數=現價)
2、把折扣數和百分數進行互化。
三八折=()%五折=()%70%=()折68%=()折
承上啟下:折扣數和百分數可以互化,那么你認為折扣應用題也就是什么應用題呢?會解答嗎?
二、“折扣”應用題的教學。
1、預備題
商店出售一種錄音機,原價330元?,F在打九折出售,現價多少元?
(1)同學讀題。
(2)師問:打九折出售是什么意思?(同學口答。)
(3)把哪個量看做單位“1”?怎么計算?(原價×折扣數=現價)
(4)同學列式計算,然后師生板書訂正。
330×90℅
=330×0.9
=297(元)
答:現價297元。
2、教學“例7”。
商店出售一種錄音機,原價330元?,F在打九折出售,比原價廉價多少元?(同學讀題)
(1)例7與預備題有何異同?(已知條件相同,所求問題不同。)
(2)“要求廉價多少元?”怎樣解答?(原價-現價=比原價廉價的錢數)
(3)原價和現價題目中都給出了嗎?沒有給出的話怎樣求?
(4)同學依據數量關系解答,然后集體訂正。
330-330×90℅
=330-297
=33(元)
答:比原價廉價33元。
思索:商店出售一種錄音機,打九折出售是297元,原價多少元?
(比較這題和預備題的異同,并讓同學說說它的數量關系。)
小結:分析折扣應用題和分析百分數應用題的方法一樣,要先確定單位“1”是已知還是未知,然后確定算法。
【設計意圖:在同學的現有水平和潛在水平之間提供一個向上攀登的“支架”,把繁復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可以援助同學較好地達到教學目標。在這里,前一教學步驟都是后一教學步驟的基礎,讓同學理解了“折扣”的意義才能掌控計算商品折后價錢的方法;掌控了計算商品折后價錢的方法才學習計算商品折后與折前差價的方法就簡單掌控了?!?/p>
學校數學教案篇4
教學目的:使同學在掌控運算順次和解答簡約文字題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控兩步計算的文字題的結構和數量關系,并能正確地列式解答,為進一步學習列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作好預備。
教學重點:掌控運算順次和文字題結構及數量關系,并能正確地列式解答。
教學難點:能列綜合算式解答。
教學關鍵:為列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作好預備。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遞等式計算。
〔1〕942-136÷8×20〔2〕146×13-360÷6
〔3〕73586-16940+40780-50245
先要求同學說出各題的運算順次,哪幾步可以同時脫式,然后集體練習,三人極演。
2、文字式題?!部诖穑罅惺讲⑺愠龅脭怠?/p>
〔1〕37加上16的和是多少?〔2〕37加上16,得多少?
〔3〕350減去80,差是多少?〔4〕350減去80,得多少?
比較第〔1〕與〔2〕,〔3〕與〔4〕題在列式上有沒有區(qū)分?
〔5〕35個2是多少?70里面有幾個2?
〔6〕11的6倍是多少?66是11的幾倍?
〔7〕48除以6的商是多少?8與6的積是多少?
〔8〕60減去49,差是多少?17乘以3,積是多少?
二、新授。
1、引言。一步計算的文字題,我們可以依據和、差、積、商的意義徑直列式計算。兩步計算的文字題,可以依據數量關系列式計算。怎樣列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文字題呢?這是今日要學習的新內容。
2、教學例3。350減去80乘以3的積,差是多少?〔列出綜合算式〕
〔1〕讀題,理解“積”,“差”等術語。
〔2〕提問:這一道題與剛才口算的第〔3〕題比較有什么不同?350減去了什么?減去了多少?怎樣列式?
被減數減數
350-80×3
歸納:由于這題的要求是求差,需要找到被減數與減數,被減數是350,減數是80乘以3的積,所以列式是350-80×3。
從運算的'順次來看:80×3應當先計算,這樣列式是完全符合題目要求的。
接著計算:原式=350-240
=110
3、把例3改題?!?50減去80,再乘以3,積是多少?”該怎樣列式呢?
提問:誰來說一說這一道題求的是什么?怎樣想的?怎樣列式?
被減數乘數
〔350-80〕×3
歸納:由于這一題求的是積,需要知道被乘數與乘數各是多少,被乘數是“350-80”所得的差,乘數是已知數了,要先算“350-80”,就要加上小括號,所以列式為:〔350-80〕×3。
接著計算:
原式=270×3
=810
從運算順次來看,350-80應當先計算,所以〔350-80〕×3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三、鞏固。完成教科書第94頁上的“做一做”題目。
四、作業(yè)。做練習二十一的第1——4題。
學校數學教案篇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6頁、47頁例1及課堂活動第1題,練習九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同學知道地圖上的4個方向,并能運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2.經受辨別方向的過程,初步體驗方向的相對性,進展同學的方位感和空間觀念。
3.明確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激發(fā)同學的學習愛好,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具學具:
老師預備多媒體課件〔單元主題圖、例1圖、中國地圖〕。
教學過程:
一、拍手活動,引入課題
師生邊拍邊說: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前拍拍,后拍拍。老師:我們剛才拍手時用到了哪些表示方向的詞語?
同學:上下、左右、前后。
老師:你知道還有哪些表示方向的詞嗎?
同學:東南西北。
老師:在生活中,我們常利用這幾個方一直描述事物所在的位置。〔課件出示單元主題圖,展示方向在生活中的應用〕今日我們就來認識這4個方向。
二、合作溝通,探究新知
1.教學地圖上的東、南、西、北
〔1〕出示書中第50頁中國地圖。
老師:在地圖上怎樣辨別東南西北呢?誰會看地圖?〔會看地圖的同學舉手〕〔課件中內蒙古自治區(qū)整塊閃動〕
老師:內蒙古自治區(qū)在我國的哪一方?誰知道?
同學:內蒙古自治區(qū)在我國北方。
老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同學:我是看了電視后知道的。
老師:你的知識可真豐富,在內蒙古自治區(qū)有漂亮的大草原〔課件出示〕。我們再來看看地圖下方的海南吧!〔課件出示漂亮的大海圖片〕這里有藍色的大海,氣候暖和,燕子和大雁都要到那兒去過冬呢!你知道海南在什么方向嗎?
同學:南方。
老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同學1:海南有個南字。
老師: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中國的很多地方在命名的時候的確考慮到了方向這個問題。
同學2:南和北是相對的。
老師:同學們觀測得真認真,從這里可以看出,地圖的上面是北,下面是南;〔板書:南、北〕想一想,地圖的左邊、右邊是什么方向呢?
同學:左西右東。
老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同學1:我從書上看到過,況且我爸爸也告知過我。
同學2:由于西藏在我國的西方,西藏在地圖的左邊,所以我想地圖上是左西右東。
同學3:我知道上海在我國的東方,被稱為東方之珠,所以我想地圖上是左西右東。
老師:同學們真能干,能夠從生活中積累知識。人們規(guī)定,繪制地圖時,上面表示北方,下面表示南方,左邊表示西方,右邊表示東方,簡約地說,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今后同學們就可以依據這句話來判斷地圖上的方向了?!舶鍟簴|、西〕
〔2〕介紹十字形方向標。
老師將黑板上的東西相連,南北相連,做成十字形方向標,同學快速記憶地圖上的方向。
〔3〕在課間活動中體驗東南西北。
①徒手操:全體起立,面對黑板,和老師一起邊做動作邊說:面對地圖,上面是北,下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東!
②游戲:小小機器人,面對地圖指方向!〔老師說地圖方向,同學用小手指出這個方向〕
2.理解運用
〔1〕老師:請孩子們看書中47頁圖,這張圖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法繪制的嗎?你是怎樣發(fā)覺的`?
同學:地圖的右上角有一個箭頭和一個北字。
老師:這個叫做方向標,猜一猜它表示什么意思?〔同學:地圖的上方就是北方〕你還能聯(lián)想到其他幾個方向嗎?〔同學: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同學們在面對地圖,看地圖的時候,只要看見方向標,然后就可以依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這句話來判斷方向了。
〔2〕老師:請大家在書中的圖上標出東、南、西、北。
〔3〕說一說:以崗亭為中心,東、南、西、北各有什么?然后和自己的小伙伴相互說一說。
老師:假如站在草坪、新華書店、紅光路轉盤、少年宮看,崗亭的方向又該怎樣說呢?〔同學分別回答〕
老師:崗亭沒動,為什么一會兒東、一會兒西、一會兒南、一會兒北呢?〔小組爭論,匯報〕
同學:由于觀測地點不同,以草坪為觀測點,崗亭在草坪的東面;以新華書店為觀測點,崗亭在新華書店的北面
老師:物體所在的方位是相對的,觀測的地點不同,方向就可能不同。
〔4〕指導同學完成書中例1第〔2〕小題,然后再集體訂正。假如同學有難度,可借用十字形方向標。
三、解決簡約問題
出示課堂活動第1題的中國地圖。
老師:同學們,我們生活在重慶市,看一看,找一找,我們的家鄉(xiāng)重慶的東、南、西、北方各有哪些省〔市〕呢?
同學小組爭論、溝通,然后集體匯報。
四、聯(lián)系生活,拓展提高
〔1〕指導同學完成練習九第1題。
〔2〕指導同學完成練習九第2題?!部梢杂脤W具擺一擺,代替軍艦,更形象直觀?!?/p>
五、反思小結,自我評價
老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學校數學教案篇6
一、單元教學內容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P56——P70
二、單元教學目標
1、使同學理解垂直與平行的概念,會用直尺、三角尺畫垂線和平行線。
2、使同學掌控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過多種活動,使同學逐步形成空間觀念。
三、單元教學重難點
重點:垂直與平行的概念;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難點:畫垂線、畫平行線、畫長方形和正方形、畫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高。
四、單元教學安排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7課時
第一環(huán)節(jié)平行
1、每個同學先獨立思索,把可能涌現的圖形用鉛筆畫一畫,小組長組織大家把可能涌現的圖形。
2、老師巡察,參加爭論,了解狀況。
3、集中顯示典型圖形,強化圖形表征。
〔1〕展示其中一個小組的展示板。
〔2〕除了展示板上的這幾種狀況,其他小組還有補充嗎?
4、整理圖形,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圖形通過電腦來展示,并編上序號。這些圖形,同學們能不能對它們進行分類呢?可以分成幾類?為什么這樣分?
6、依據討論需要,根據“相交”和“不相交”的標準進行分類?!仓攸c爭論第3幅圖,直線向兩頭無限延伸,因此應當是相交的〕
總結:在同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只有兩種:相交和不相交。相交又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的狀況。
7、我們把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也可以說這兩條直線相互平行。記作a∥b,讀作a平行于b。
〔這里我們要強調肯定是在同一平面內,舉出反例異面直線也不相交的反例,但不是平行的關系。〕
8、你能說一說生活當中在哪里見過平行的位置關系嗎?
第二環(huán)節(jié)垂直
1、師黑板上把毛線拉,表示直一條直線,再拿出另一條毛線拉直,表示另一條直線,并與第一條相交。想一想兩條直線相交成幾個角?各是什么角?〔如第4幅圖〕
2、假如老師轉動其中一條直線,使∠1變成直角,那么這其余三個角會變成什么角?
3、在同一平面內,假如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就說這兩條直線相互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垂足。記作a⊥b,讀作a垂直于b。
〔這里要再次強調是在同一平面內,舉出異面垂直的關系〕
4、你能說一說生活當中在哪里見過垂直的位置關系嗎?
〔三〕鞏固發(fā)散
1、教材P57做一做
〔四〕評價反饋
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
〔五〕板書設計
平行與垂直〔在同一平面內〕
平行:a∥b垂直:a⊥b
教學反思:通過觀測、操作等學習活動,同學經受了認識垂直與平行線的過程,掌控其特征。培育了同學的觀測技能、空間想象技能和抽象概括技能。
學校數學教案篇7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354頁上面的內容,練習十二的第16題。
教學目的:
1.使同學在已學過的減法知識的基礎上,概括出減法的意義,減法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同學理解并掌控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減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教具預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教學減法的意義
1.減法的意義
老師:我們在前三年已經學過減法的計算方法,現在來學習一些有關減法的規(guī)律性知識,首先學會減法的意義。
老師出示第53頁上面的題:
〔1〕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有19人。24+19=43(人〕
全班共有多少人?加數+加數=和
〔2〕一班有43人,其中男生24人,43+24=19〔人〕
女生有多少人?和-加數=加數
〔3〕一班有43人,其中女生19人。43-19=24〔人〕
男生有多少人?和-加數=加數
先做第〔1〕題,讓同學自己分析數量關系,進行解答,然后提問:
這道題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誰能說出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同學回答后,老師在第〔1〕題的右邊板書出加法算式,并在算式下面寫出加數、加數、和〔如右上〕。
接著同學解答第〔2〕、〔3〕題,然后回答:
與第〔1〕題比較,第〔2〕、〔3〕題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用什么方法計算?
引導同學說出第〔1〕題是已知男生和女生人數,求全班人數用加法,第〔2〕、〔3〕題是已知全班同學人數和男生或女生人數,反過來求女生或男生人數,都用減法計算。老師板書出第〔2〕、〔3〕題的減法算式〔如右上〕。
然后老師提問:
假如撇開題里講的詳細的事,每道題各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啟發(fā)同學說出:第〔1〕題是已知兩個加數,求它們的和,用加法;第〔2〕、〔3〕題都是已知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用減法。
同學回答后,老師在第〔2〕、〔3〕題的算式下面注出和、加數、加數〔如右上。〕然后啟發(fā)同學想:
依據第〔2〕、〔3〕題的算式與第〔1〕題的算式的聯(lián)系,你能說一說減法是什么樣的運算嗎?
同學回答后,老師進行總結:減法是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
讓同學看書上第54頁,讀一讀書的結語。然后提問:
在減去的已知數叫做什么?〔被減數?!?/p>
要減去的已知加數叫做什么?〔減數。〕
要求的末知加數叫做什么?〔差。〕
老師說明:在減法,已知的和叫做被減數,減去的已知加數叫做減數,求出的未知加數叫做差。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逆就是相反的意思,逆運算就是相反的運算。我們可以通過上面的例子來理解。第〔1〕題用加法計算,第〔2〕、〔3〕題都用減法計算,第〔2〕、〔3〕題與第〔1〕題比較,第〔1〕題的問題在第〔2〕、〔3〕題中變成了已知條件,第〔1〕題中的其中一個已知條件在第〔2〕、〔3〕題中變成問題。也就是說,減法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與加法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正好相反,在加法中已知的,在減法中變成了未知的,在加法中未知的,在減法中變成了已知的。所以減法是與加法相反的`運算,通常叫做逆運算。
2.練習
〔1〕做第54頁上的做一做。
要讓同學依據減法的意義說明各題的得數是怎么得來的。發(fā)覺問題實時訂正。
〔2〕做練習十二的第1題。
要讓同學應用減法的意義說明各題為什么用減法計算。在語言的表達上,盡量緊扣減法的意義,逐步培育同學運用概念說理的技能。如第〔1〕題,可以啟發(fā)同學說出:由于已知小明和小紳的郵票張數的和,又知道小明的郵票張數,要求小強的郵票張數,就是已知和〔小明和小強的郵票張數的和〕與一個加數〔小明的郵票張數〕,求另一個加數〔小紳的郵票張數〕,所以用減法法算。
二、教學0在減法中的特性
提問:
在加法中關于0的運算有幾種狀況?〔兩種〕
誰能舉例說明?〔7+0=7,0+0=0?!?/p>
依據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那么減法中關于0的運算有哪幾種狀況?
引導同學寫出下面三種狀況:
70=7,77=0,00=0
然后引導同學歸納:
我們先來看第一種狀況:70=7,那么80等于幾?90呢?任意一個數減去0得多少?用一句話說就是。
再來看第二、三種狀況:77=0,00=0,任意一個數減去它自己等于多少?也就是當被減數時,差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女子學院《統(tǒng)計建模與軟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陜西警官職業(yè)學院《大學語文》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黑龍江農業(yè)經濟職業(yè)學院《工程測量》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南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生物統(tǒng)計與試驗設計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老年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Unit 5 Into the wild 單元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高中英語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冊
- Unit 4 What can you do PB Let's learn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英語五年級上冊
- 天津傳媒學院《國際商法(雙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Module 2Unit 2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外研版八年級英語上冊
- 《節(jié)水小達人》(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北師大版
- 五年級下冊勞動全冊教案人教版貴州人民出版社
- 吉利質量協(xié)議
- 空調系統(tǒng)的應急預案
- 2023玻纖增強聚氨酯門窗工程技術規(guī)程
- 汽車維修廠車輛進出廠登記制度
-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設計(表格式)
- 浙江2023公務員考試真題及答案
- 船舶結構與貨運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Q-SY 08136-2017 生產作業(yè)現場應急物資配備選用指南
- 食品分析復習資料
- ROCHE甲功及腫瘤項目介紹專家講座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