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炮制的方法_第1頁
中藥炮制的方法_第2頁
中藥炮制的方法_第3頁
中藥炮制的方法_第4頁
中藥炮制的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中藥炮制法

修制水制

火制

水火共制其他制法一修制

A純凈處理B粉碎處理C切制處理A.純凈處理采用挑、揀、簸、篩、刮、刷等方法,去掉灰屑、雜質(zhì)及非藥用部分,藥物清潔純凈。如揀去合歡花中的枝、葉,刷除枇杷葉、石葦葉背西的絨毛,刮去厚樸、肉的粗皮等。1、揀:用于揀去不入藥的部分和雜質(zhì),一般是除凈核粒、果柄,枝梗、皮殼、蟲蛀、霉粒、走油種仁(油粒)、泥塊、沙石等,如棗仁、柏子仁揀凈核殼,連翹揀去果柄,杏仁揀凈油粒,佩竺、荊芥揀去須根和雜草,乳香、沒藥揀去木屑、五靈脂揀去泥沙。2、摘:將根莖、花葉等類藥物的殘莖、葉柄摘除,使藥純凈,夏枯草摘梗柄,川連摘除絨根及時葉柄等。

3、揉:對某些藥物須揉碎后,再通過篩、簸除去莖梗雜質(zhì),如桑葉、臭梧桐葉等;某些質(zhì)地松軟而呈條狀的藥物,須揉搓成團,便于調(diào)配和煎煮,如竹菇、谷精草等。

4、擦:用二塊木板,將藥物置于中間來回唐擦,達到除去外皮和擦碎,如萊菔子、火麻仁、牛蒡子等。

5、磨:用石磨墊高磨芯,把藥物磨去外皮、殼、刺等,如扁豆衣、刺蒺藜、蒼耳子。

6、刷:用刷子刷去藥物表面的灰塵或茸毛,如枇杷葉、石葦須刷去葉背的絨毛;瓦楞子、牡蠣刷去沙土

7、刮:用鐵刀、竹刀或瓷片刮去藥材外面的粗皮或青苔,如杜仲、肉桂、厚樸、黃柏等;刮去茸毛的如金狗脊、毛知平等

8、簸、籮、篩:都是用來除凈藥物中的非藥用部分和雜質(zhì),去掉葉屑可用簸法,除去枝??捎煤Y法,除凈灰屑可用籮法,一般都是同時采用的凈雜方法。

9、剝:將藥物敲擊后,取殼去種仁,或取仁去殼,如蔻仁、蔻殼、草果仁、砂仁殼、使君子仁、石蓮肉、白果、桃仁、杏仁等。

B.粉碎處理采用搗、碾、鎊、銼等方法,使藥物粉碎,以符合制劑和其他炮制法的要求。1、鎊、刨:用鎊刀或木刨,將藥物鎊刨成薄片,便于入藥煎汁,如鹿角片、羚羊角片、檀香片,蘇木片等。

2、搗:是將藥物打碎或打爛的方法。量多者放石臼內(nèi)搗,量少者置沖筒內(nèi)沖擊搗碎,如生姜搗汁、鮮生地搗汁、砂仁搗碎等。3、敲:用鐵錘或木錘將堅硬的藥物敲擊成小塊或碎粒.如磁石、牡蠣、石決明,海蛤殼等。杏仁、桃仁、蔞仁以手工或機械敲壓扁,麥冬可敲后去心。

4、碾:將藥材置碾槽(鐵船)中碾碎或成粉。

C.切制處理采用切、鍘的方法,把藥物切制成一定的規(guī)格,使藥物有效成分易于浴出,并便于進行其他炮制,也利于干燥、貯藏和調(diào)劑時稱量。根據(jù)藥材的性質(zhì)和醫(yī)療需要,切片有很多規(guī)格。1、切:切法廣泛應(yīng)用于根莖、藤木、皮殼、葉、草類藥材,將原藥或潤軟后的藥材,按不同的藥物用刀或切片機切成片或小塊。一般分橫切的園形、咀片,斜切的斜片,直切成順片,橫或直切成絲、方塊等,切片的厚薄長短,簡介如下:

(1)根、根莖和藤類:質(zhì)地比較硬的切薄一些,約1.5mm左右,如獨活、川芎等;質(zhì)地比較疏松的切厚一些,約3mm左右,如肉蓯蓉、鎖陽等,形狀細長的可切成小段,約長1—1.5cm,如茅根、蘆根,夜交藤等。

(2)皮類:質(zhì)地堅硬而厚可切成絲絲,寬約6mm,如厚樸、黃柏;質(zhì)地較疏松而薄的可切成寬絲,寬約1—1.5cm,如杜仲;質(zhì)地松脆者可不切,如地骨皮、遠志等。

(3)葉類:質(zhì)地厚而韌者,不易碎者,切成寬約o.3-1.5cm的絲,如枇杷葉、石葦?shù)取?/p>

(4)全草類:莖較細一般可切成長1.5cm的段,如麻黃、薄荷等,較粗的一般可切成長O.6-lcm的段,如藿香,佩蘭等。

(5)花、果實和種子類:較大的或難以干燥的果實可切成片,約切成3—4片,如山楂,木瓜等;有些果皮可切成絲,寬約o.5-lcm,如瓜蔞;花和較小的果實,種子一般不切。

2、劈,鋸:

將粗、大長枝,難以切片的藥物,先行劈小或鋸短,如松節(jié)、茯神木、雞血藤,鹿角、柘木等。

3、軋、榨法:

軋法現(xiàn)將藥物軋成二片,或軋曲在一起,如川楝子、枳殼,現(xiàn)已改機械切片。榨法,用榨床榨去藥物中之油質(zhì),以減去毒性和刺激性,如巴豆霜、千金子霜、蔞仁霜;生姜搗爛后榨取姜汁,煎膏滋藥時榨取藥汁。

二水制將藥材用水洗、浸泡等方法加以處理,稱水制法,水制法包括洗,淘、浸、潤、漬、腌、提、水飛等項目。1、淘洗:

用水洗漂去藥物表面的泥土、雜質(zhì)。淘法適用于種子、果實,比較細小的塊根、根莖類藥材,操作時藥在水中攪拌,除去浮起雜質(zhì),反復淘洗至水清藥凈為度,如菟絲子、王不留行等。2、淋潤:

藥材不直接放入水中,而用水或其它溶液(酒、醋)反復淋灑,并乘濕用草包或蒲包包裹,使藥材軟化,便于加工切制,如薄荷、佩蘭等。

3、浸泡:

浸是將藥材用于或酒,醋短時間浸漬,以溶液為藥材吸盡為度,能使藥材軟化,便于切制,如威靈仙、常山。

泡是將藥物較長的伺浸在水中,它能減除藥材的毒性物質(zhì),如半夏、南星,能除去動物藥材附著的不潔物,如龜版、鱉甲、驢皮,虎骨等。

4、水漂:將藥物浸于清水中,反復清洗,利用水來溶解、清除某些藥材的毒性,鹽分及腥臭味等,便于服用和增強療較。

5、漬:

其目的和方法和浸、潤近似,適用于根莖類藥材,浸潤一般用清水,潰法既可用清水,也可用酒、醋,如大黃、黃連用酒漬。

6、腌:

腌法是用食鹽或生姜、明礬等浸漬藥材,能達到解毒、防腐的目的,如鮮附子以鹽鹵水腌制,鮮半夏以鮮生姜、白礬腌制。

7、提:

提煉,主要使結(jié)晶體鹽類藥物通過水溶、沉淀濾去雜質(zhì),重結(jié)晶使藥物純凈,如樸硝得煉成芒硝。

8、水飛:

系借藥物的微粒大小不同,在水中有不同的沉降速度,以制取微細粉末的一種方法。三火制凡將藥材直接或間接(或加入其他輔料)放置火上加熱處理的方法,統(tǒng)稱為火制法,主要采用炒(炙)煨、炮、煅、煉、烘、焙、烤、燎等火制方法。

1、炒:經(jīng)過修制或加工切制的干燥藥材,置于鍋內(nèi)用火加熱,不斷翻動至一定程度稱為炒,是常用的一種火制法,又分清炒和加輔料炒兩類:

(1)清炒:

根據(jù)炒的程度不同,分炒黃、炒焦、炒炭。

①炒黃

將藥材置于鍋內(nèi),以微火短時間加熱翻動,炒至表面黃色,內(nèi)部基本無變化,并能嗅到藥材所散發(fā)出的固有氣味,外部鼓起爆裂。②炒焦:

將藥材置于鍋內(nèi)以較強的火力加熱,炒至外面焦黃或焦褐,內(nèi)部淡黃并有焦香氣味為度。如焦六油、焦山楂.

③炒炭:將藥材置于鍋中以武火加熱,炒至表面枯黑,內(nèi)部焦黃或褐為度,此謂炒炭存性。

(2)輔料炒:

根據(jù)所加輔料不同,分麩炒、土炒、米炒等,加液體輔料(蜜、酒、酷等)炒稱炙。

①麩炒:

利用麥麩加熱時發(fā)生的煙以薰黃藥材的方法稱為麩炒。

②土炒:

用灶心土與藥材同炒,使藥材成焦黃色或土黃色的方法。因灶心土性味辛溫,有溫中、止血、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