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基本原理課件_第1頁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課件_第2頁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課件_第3頁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課件_第4頁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1.原子核的自旋:atomicnuclearspin

一.基本原理假如放在外磁場中,原子核和電子一樣,存在自旋.從而有自旋角動量(ρ)和磁矩μ核的自旋角動量(ρ)是量子化的,不能任意取值,可用自旋量子數(shù)(I)來描述。I=0、1/2、1……

h:普朗克常數(shù)I=0,ρ=0,無自旋,不能產(chǎn)生自旋角動量,不會產(chǎn)生共振信號。只有當I>O時,才干發(fā)生共振吸收,產(chǎn)生共振信號。

I的取值可用下面關系判斷:

2.自旋核在外加磁場中的取向(旋轉方向)

取向數(shù)=2I+1在沒有外磁場時,自旋核的取向是任意的,而且自旋產(chǎn)生的磁場方向也是任意的.假如把H核放在外磁場中,因為磁場間的相互作用,氫核的磁場方向會發(fā)生變化:如:H的I=1/2,則:每一種取向都對映一種能級狀態(tài),有一種ms。如:1H核:標識ms為-1/2和+1/2H0m=1/2m=-1/2m=1m=-1m=0m=2m=1m=0m=-1m=-2I=1/2I=1I=2zzz1Prm=1/2

m=-1/2H0HE2=+mβH0△E=E2-E1=2mβH0E1=-mβH0自旋核在磁場中的行為能級分布與弛豫過程不同能級上分布的核數(shù)目可由Boltzmann定律計算:磁場強度2.3488T;25C;1H的共振頻率與分配比:兩能級上核數(shù)目差:1.610-5;弛豫(relaxtion)——高能態(tài)的核以非輻射的方式回到低能態(tài)。飽和(saturated)——低能態(tài)的核等于高能態(tài)的核。討論:共振條件:0=H0/(2)(1)對于同一種核,磁旋比為定值,H0變,射頻頻率變。(2)不同原子核,磁旋比不同,產(chǎn)生共振的條件不同,需要的磁場強度H0和射頻頻率不同。(3)固定H0,變化(掃頻),不同原子核在不同頻率處發(fā)生共振(圖)。也可固定,變化H0(掃場)。掃場方式應用較多。氫核(1H):1.409T共振頻率60MHz2.305T共振頻率100MHz磁場強度H0的單位:1高斯(GS)=10-4T(特拉斯)氫核(1H):14092G共振頻率60MHz2.305T共振頻率100MHz磁場強度H0的單位:1高斯(GS)=10-4T(特拉斯)討論:在1950年,Proctor等人研究發(fā)覺:質子的共振頻率與其構造(化學環(huán)境)有關。在高辨別率下,吸收峰產(chǎn)生化學位移和裂分,如右圖所示。由有機化合物的核磁共振圖,可取得質子所處化學環(huán)境的信息,進一步擬定化合物構造。四、核磁共振波譜儀

nuclearmagneticresonancespectrometer1.永久磁鐵:提供外磁場,要求穩(wěn)定性好,均勻,不均勻性不不小于六千萬分之一。掃場線圈。2.射頻振蕩器:線圈垂直于外磁場,發(fā)射一定頻率的電磁輻射信號。60MHz或100MHz。核磁共振波譜儀3.射頻信號接受器(檢測器):當質子的進動頻率與輻射頻率相匹配時,發(fā)生能級躍遷,吸收能量,在感應線圈中產(chǎn)生毫伏級信號。4.樣品管:外徑5mm的玻璃管,測量過程中旋轉,磁場作用均勻。NMR譜儀600MHz磁體探頭機柜RF產(chǎn)生RF放大信號檢測數(shù)據(jù)采集控制數(shù)據(jù)信息交流運營控制磁體控制前置放大器計算機數(shù)據(jù)儲存;數(shù)據(jù)處理;總體控制.NMR譜儀:探頭RF接口RF線圈+調諧元件(電容器)HelmholtzSolenoidRF-CoilinNMRProbes傅立葉變換核磁共振波譜儀不是經(jīng)過掃場或掃頻產(chǎn)生共振;恒定磁場,施加全頻脈沖,產(chǎn)生共振,采集產(chǎn)生的感應電流信號,經(jīng)過傅立葉變換取得一般核磁共振譜圖。(類似于一臺多道儀)超導核磁共振波譜儀:永久磁鐵和電磁鐵:磁場強度<25kG超導磁體:鈮鈦或鈮錫合金等超導材料制備的超導線圈;在低溫4K,處于超導狀態(tài);磁場強度>100kG開始時,大電流一次性勵磁后,閉合線圈,產(chǎn)生穩(wěn)定的磁場,終年保持不變;溫度升高,“失超”;重新勵磁。超導核磁共振波譜儀:200-400HMz;可高達600-700HMz;90年代末核磁共振波譜技術的新進展高場超導核磁譜儀的使用900MHz

800MHz樣品的制備:試樣濃度:5-10%;需要純樣品15-30mg;傅立葉變換核磁共振波譜儀需要純樣品1mg;標樣濃度(四甲基硅烷TMS):1%;溶劑:1H譜四氯化碳,二硫化碳;氘代溶劑:氯仿,丙酮、苯、二甲基亞砜的氘代物;NMR圖1.化學位移:吸收峰所在的相對不同位置.在照射頻率擬定時,都是H核,所以吸收峰的位置應該是相同的,而實際不是這么.(1).化學位移的由來——屏蔽效應化學位移是由核外電子的屏蔽效應引起的。

H核在分子中是被價電子所包圍的。所以,在外加磁場的同步,還有核外電子繞核旋轉產(chǎn)生感應磁場H’。假如感應磁場與外加磁場方向相反,則H核的實際感受到的磁場強度為:式中:σ為屏蔽常數(shù)

核外電子對H核產(chǎn)生的這種作用,稱為屏蔽效應(假如產(chǎn)生磁場與外加磁場同向,稱之為去屏蔽效應)。顯然,核外電子云密度越大,屏蔽效應越強,要發(fā)生共振吸收就勢必增長外加磁場強度,共振信號將移向高場區(qū);,共振信號將移向低場區(qū)。(2).化學位移的表達措施化學位移的差別約為百萬分之十,精確測量十分困難,現(xiàn)采用相對數(shù)值。以四甲基硅(TMS)為原則物質,要求:它的化學位移為零,然后,根據(jù)其他吸收峰與零點的相對距離來擬定它們的化學位移值。儀器頻率為何選用TMS(四甲基硅烷)作為原則物質?(1)屏蔽效應強,共振信號在高場區(qū)(δ值要求為0),絕大多數(shù)吸收峰均出目前它的左邊。(2)構造對稱,是一種單峰。(3)輕易回收(b.p低),與樣品不反應、不締合。(3).影響化學位移(電子云密度)的原因:a.電負性:元素的電負性↑,經(jīng)過誘導效應,使H核的核外電子云密度↓,屏蔽效應↓,共振信號→低場。例如:CHaHb高

場低

場屏蔽效應:HaHbOb磁各向異性效應:

A.雙鍵碳上的質子

雙鍵碳上的質子位于π鍵環(huán)流電子產(chǎn)生的感生磁場與外加磁場方向一致的區(qū)域(稱為去屏蔽區(qū)),去屏蔽效應的成果,使雙鍵碳上的質子的共振信號移向稍低的磁場區(qū)

δ=9.4~10

δ=4.5~5.7

c.共軛效應:電子云密度增長→磁屏蔽增長d.Vanderwaals效應:在空間中兩個氫核靠的很近時,核外電子會相互排斥,這時氫核電子密度下降,δ值變大.第六節(jié)核磁共振碳譜(13C)簡介有機化合物中C元素的主要性;核磁共振碳譜與氫譜的差別信號強度低:13C豐度為1.1%;磁旋比比1H小四倍;為1H譜圖的1/6000?;瘜W位移范圍寬δ0~250(350),有利于構造分析。耦合常數(shù)大13C與直接相連的1H的耦合常數(shù)在125~250Hz;一般經(jīng)過質子噪聲去耦,得到單峰。弛豫時間長比1H慢;可得到較多信息;不能用于定量共振措施多、信息多質子噪聲去耦、偏共振去耦、門控去耦。譜圖簡樸一般為一級譜圖。第七節(jié)二維核磁共振譜二維譜是兩個獨立頻率變量的信號函數(shù)S(ω1,ω2);目前,主要是先得到以獨立時間為變量的信號函數(shù)S(t1,t2),再經(jīng)過傅立葉轉換成為兩個獨立頻率變量的信號函數(shù)。二維譜圖的表達措施二維譜圖舉例1譜圖舉例2生物大分子空間構造的測定措施X射線晶體學多維核磁共振波譜學

核磁共振的特點蛋白質處于溶液狀態(tài)適合研究蛋白質-蛋白質,蛋白質-核酸,蛋白質-配基相互作用可研究蛋白質分子內部運動可研究膜蛋白核磁共振基本原理11講吳季輝NMRstructureoftherecombinantmurineprionprotein核磁共振基本原理11講吳季輝核磁技術和應用范圍蛋白質三維空間構造測定樣品制備統(tǒng)計核磁共振譜譜峰歸屬擬定二級構造單元約束條件的建立從NMR數(shù)據(jù)到分子模型核磁共振基本原理11講吳季輝藥物設計和篩選hr-MASofbiologicaltissue相同強度LipidCH2-COLipidCH2-C=CLipidCH2-CH2-COLipidCH2LipidCH3CitrateLactateAlanine放大*10人前列腺組織(prostatetissu)良性

vs.惡性癌癥組織給出更多的脂類物含量(lipid)!??!用NMR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