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標準_第1頁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標準_第2頁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標準_第3頁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標準_第4頁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2PAGE一、課程信息表1課程信息表課程名稱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開課時間第四學期課程代碼考核性質考試前導課程憲法、法理、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后續(xù)課程行政執(zhí)法事務總學時72課程類型理論課是□實踐課是□理論+實踐課是R理實一體化是□適用專業(yè)法律專業(yè)3+2、應用法律系各法律專業(yè)和行政執(zhí)行專業(yè)二、課程性質本課程是法律專業(yè)的專業(yè)必修課。本課程與刑法、刑事訴訟法和民法、民事訴訟法,構成我國法律體系的三大實體法和訴訟法,是高等教學法學專業(yè)的十六門核心課程之一,也是公安司法等涉法專業(yè)必修的法律核心課程。本課程在學習基礎法學課程和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民事訴訟法課程,具備了比較系統(tǒng)的法律基本知識和運用法律能力的基礎上,開設的一門理論+實踐課程,其功能是對接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面向基層法律輔助工作崗位,培養(yǎng)法律實踐應用能力的課程。表3:課程功能定位分析對接的工作崗位對接培養(yǎng)的職業(yè)崗位能力1、行政執(zhí)法輔助人員2、基層法律事務助理3、律師業(yè)務助理4、檢察官、法官、公證員等法律職業(yè)助理能夠協(xié)助行政執(zhí)法工作,具備理執(zhí)法的相關法律事務的工作能力能夠參與行政執(zhí)法活動或者辦理行政案件工作,具有審查執(zhí)法行為的合法性、合理性初步能力能夠參與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救濟程序,具備輔助辦理各類行政案件的基礎能力能夠針對行政執(zhí)法的實際,懂得依法維護自身在行政法律關系上各項權利,正確尋求法律救濟的途徑三、課程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系統(tǒng)理解和掌握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各知識體系,見《表4:課程教學安排》。教學重點包括行政行為的特征、種類、判斷標準及應用;行政處罰的原則、種類、設定、程序;行政許可的種類、設定、程序;行政強制種類、設定、程序;行政復議的范圍、主體、管轄、程序;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管轄、證據(jù)、審判程序和裁判方式;行政賠償?shù)母拍?、種類、條件。能力目標根據(jù)課程功能定位分析,針對課程對接的工作崗位所對接培養(yǎng)的職業(yè)崗位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應當實現(xiàn)的能力目標:——能夠協(xié)助行政執(zhí)法工作,具備理執(zhí)法的相關法律事務的工作能力;——能夠參與行政執(zhí)法活動或者辦理行政案件工作,具有審查執(zhí)法行為的合法性、合理性初步能力;——能夠參與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救濟程序,具備輔助辦理各類行政案件的基礎能力;——能夠針對行政執(zhí)法的實際,懂得依法維護自身在行政法律關系上各項權利,正確尋求法律救濟的途徑。3.素質目標養(yǎng)成自覺守法的意識和依法行政的意識,以進一步鞏固依法治國的理念,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四、課程設計理念從理論上講,本課程所涉及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數(shù)量,占現(xiàn)行有效的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的絕大多數(shù),本課程是構建完整的法學體系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學習和掌握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原理,為應用法律奠定基礎。從實踐上講,本課程涉及的法律領域廣泛,其應用范圍極其廣泛。通過學習本課程,并學會運用,對建設法治國家,維護人權,都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本課程設計,圍繞著我國行政法律體系展開。除了包括行政法基本原理、基本理論以外,按照行政法概論、行政法主體論、行政行為論和行政救濟論等四部分內容的邏輯關系進行安排。教學內容的安排上:知識點:基本原來+引例思考+知識練習,打好基礎;各節(jié)點:專題討論,提升基本制度的實際運用基本能力;各章點:綜合實訓,進一步強化基本原理的實戰(zhàn)和運用能力。課程內容本課程內容由11個學習模塊組成。表4:課程教學安排序號教學模塊教學單元教學內容學習目標學時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1行政法的認知行政與行政權一、行政二、行政權三、法定的行政職權掌握行政、行政權的實質;理解法定的行政職權的內容。能夠劃分我國法定的行政職權范圍;區(qū)別行政職權與其他國家權力的關系。循序漸進地養(yǎng)成自覺守法的意識和依法行政的意識,逐步鞏固依法治國的理念,增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自覺。1行政法一、行政法調整的對象二、行政法律關系三、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掌握行政法調整的對象;了解行政法律關系;掌握行政法的基本原則。能夠運用行政法基本原則,指導和評價行政執(zhí)法活動。1行政法淵源一、法律淵源二、我國行政法的淵源三、行政法的適用了解法律淵源和我國行政法的淵源;掌握行政法的適用規(guī)則。初步掌握行政法的正確適用;能夠對正確適用法律作出準確判斷。22行政法主體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一、法律關系的主體二、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理解法律關系的主體;掌握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體系。結合實踐,能夠辨析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及其法律地位。1行政主體一、行政機關二、被授權組織掌握行政機關和被授權組織內涵和外延。初步掌握認定“超越職權”的認定標準。1行政相對人一、內部行政相對人二、外部行政相對人理解內部行政相對人和外部行政相對人內涵和外延能夠辨析行政相對人與行政復議和訴訟當事人的關系。23行政行為的認知行政行為的種類和分類一、行政行為的概念和特征二、行政行為的成立、效力和形態(tài)三、行政行為的種類了解行政行為的概念和特征;理解行政行為的成立、效力和形態(tài)以及行政行為的種類。能夠針對實踐中的各類行政行為作出正確分析和判斷。2行政程序一、行政程序概述二、行政執(zhí)法程序掌握行政程序的意義;了解行政執(zhí)法程序規(guī)范。能夠對行政行為“符合法定程序”進行初步分析判斷。24抽象行政行為行政立法一、行政立法概述二、行政立法活動了解行政立法概念、特征和種類;理解行政立法活動過程。懂得行政法規(guī)和規(guī)章在行政執(zhí)法中的具體運用。1行政規(guī)定一、行政規(guī)定的概念和特征二、行政規(guī)定的種類掌握行政規(guī)定的概念和特征;了解行政規(guī)定的種類。懂得行政規(guī)定在行政執(zhí)法中的具體運用。15行政許可行政許可與行政許可法一、行政許可概述二、行政許可法概述掌握行政許可概念和特征;了解行政許可法淵源。辨析現(xiàn)實中的行政許可和行政審批項目。1行政許可的設定一、行政許可的設定二、設定行政許可的主要規(guī)范掌握行政許可的設定規(guī)范;掌握設定行政許可的主要規(guī)范。能夠準確判斷行政許可設定的正確性。1行政許可的實施一、行政許可的實施主體和實施程序二、行政許可的撤回、撤銷、注銷和監(jiān)督檢查掌握行政許可的實施主體和實施程序;了解行政許可的撤回、撤銷、注銷和監(jiān)督檢查制度學會實際操作具體行政許可項目的全流程。26行政處罰行政處罰與行政處罰法一、行政處罰概述二、行政處罰法概述掌握行政處罰概念、特征和種類;了解行政處罰法淵源。能夠辨析行政處罰與行政處分、刑罰的關系。1行政處罰的設定一、行政處罰的設定二、設定行政處罰的主要規(guī)范掌握行政處罰的設定規(guī)范;了解設定行政處罰的主要規(guī)范。能夠準確判斷行政處罰設定合法性。1行政處罰的實施一、行政處罰的主體和程序二、行政處罰的實施規(guī)則掌握行政處罰的主體和程序;理解行政處罰的實施規(guī)則及集體適用。學會實際實施具體行政處罰事項的全流程27行政強制行政強制措施一、行政強制措施概述二、行政強制措施的實施掌握行政強制措施的概念、特征和種類;理解行政強制措施的實施程序規(guī)范。能夠依法參與行政強制措施的執(zhí)法實踐活動。2行政強制執(zhí)行一、行政強制執(zhí)行的實施二、司法強制執(zhí)行掌握行政強制執(zhí)行的概念和種類,以及實施規(guī)范;了解司法強制執(zhí)行程序。能夠依法參與行政強制執(zhí)行的執(zhí)法實踐活動。28行政司法和特殊行政行政司法一、行政仲裁二、行政裁決三、行政調解了解行政仲裁種類和實施程序規(guī)范;理解行政裁決的適用和程序;掌握行政調解適用和效力。具備正確參與行政仲裁、行政裁決、行政調解等各類行政司法實踐活動的基本能力。2特殊行政一、行政合同二、行政指導三、行政信息公開了解行政合同概念和種類;了解行政指導的特征和效力;掌握行政信息公開基本制度。1、能夠處理行政合同糾紛;2、懂得規(guī)范行政指導行為;3、學會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的具備操作流程。29行政復議行政復議概述一、行政復議的范圍二、行政復議機關三、行政復議參加人掌握行政復議的范圍;了解行政復議機關及其行政復議機構;掌握行政復議參加人的種類及適格條件。學會在實踐中正確適用行政復議的主管、管轄和當事人制度。2行政復議的實施一、行政復議程序二、行政復議決定方式了解行政復議程序;掌握行政復議決定方式即適用條件。1、能夠正確參與行政復議活動;2、具備判斷行政復議決定正確性的初步能力。210行政賠償行政賠償概述一、行政賠償與國家賠償法二、行政賠償?shù)姆秶?、行政賠償?shù)漠斒氯怂?、行政賠償?shù)姆绞胶蜆藴柿私庑姓r償與國家賠償法的概念;掌握行政賠償?shù)姆秶?;理解行政賠償?shù)漠斒氯?;掌握行政賠償?shù)姆绞胶蜆藴省W會在實踐中正確適用行政賠償?shù)闹鞴?、管轄、當事人、賠償方式和標準等制度。2行政賠償程序一、行政賠償?shù)幕境绦蚨?、單獨申請賠償?shù)某绦蛉?、附帶申請賠償?shù)某绦蛄私庑姓r償?shù)幕境绦?;掌握單獨申請賠償?shù)某绦?;掌握附帶申請賠償?shù)某绦?。具有正確參與行政賠償活動的基本能力。211行政訴訟行政訴訟概述一、行政訴訟與行政訴訟法二、行政訴訟法的基本原則三、行政訴訟與行政復議、行政賠償訴訟理解行政訴訟與行政訴訟法;掌握行政訴訟法的基本原則及其適用。理解行政訴訟與行政復議、行政賠償訴訟的關系。1、懂得行政訴訟法基本原則在實踐中的運用;2、學會行政救濟方式的選擇。2行政訴訟的基本制度一、行政訴訟主管二、行政訴訟管轄三、行政訴訟參加人四、行政訴訟證據(jù)五、行政訴訟的保障措施掌握行政訴訟主管制度;掌握行政訴訟管轄制度;掌握行政訴訟參加人制度;掌握行政訴訟證據(jù)制度;掌握行政訴訟的保障措施。學會行政訴訟各項制度在行政訴訟中的運用4行政訴訟程序一、起訴與受理二、第一審程序三、第二審和再審程序四、執(zhí)行程序掌握起訴與受理;理解第一審程序規(guī)范;理解第二審和再審程序;理解執(zhí)行程序。初步具備參與行政訴訟的能力2小計4612機動法定假期沖抵,或者增加實訓課時213綜合實訓1—10學習模塊,各+2課時的綜合實訓;11學習模塊,+4課時的綜合實訓(包括庭審觀摩或者模擬法庭)24總計72以上內容在實施教學時,將適當進行調整。比如行政裁決規(guī)定頒布后,行政司法的內容要進行改造。六、課程考核本課程為考試課程,并借助學院網(wǎng)絡教學平臺組織實施考試考核??傇u成績=過程性考核成績60%+終結性考核成績40%。(一)過程性考核1、章節(jié)測試(作業(yè))20%。每個章節(jié)的各知識點都設測試題,由判斷題、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等主觀題3—7題組成。全部課程的測試題約400道主觀題,進入題庫和考試題庫。以知識點的測驗為單位,取測驗的平均分,最高分100分。學生可以申請重做,未做測驗按0分計算。2、觀看課程音視頻10%。 觀看課程視頻/音頻全部完成得滿分,單個視頻/音頻分值平均分配,滿分100分計算,根據(jù)完成量計算分值。3、實訓(討論)30%。在“討論”中發(fā)起實訓項目。在每個知識點發(fā)布一項引例分析,全課程共70多道,全部作為簡答題進入題庫和考試題庫;在每章發(fā)布1道綜合案例分析題,全部課程共11道,全部進入題庫和考試題庫。另外加庭審觀摩或者模擬法庭一次。學生在“討論”中發(fā)表或回復一個討論得2分,獲得一個贊得1分,最高100分。(二)終結性考核考核方式:考試; 命題方式:統(tǒng)一題庫命題??荚嚨姆种担?0%。如果有期中考試,則各占20%。七、課程實施建議1.教學內容安排知識點:基本理論+引例思考+課后練習;節(jié)點:專題討論;章點:案例實訓。掌握基本的知識點為核心,整合各章節(jié)內容和系統(tǒng)學習,力求融會貫通。2.教學原則的遵循在教學中強調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和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相統(tǒng)一的原則。采用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法。扎實基礎,注重應用。課堂教學采取講授式、引導式、自學、精講、作業(yè)等具體教學法;實踐教學采取案例分析的方法、專題講座、多媒體教學、模擬訓練和理論與實踐基地的現(xiàn)場觀摩、操作等教學法,以求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具備適應能力和發(fā)展后勁。3.教學方法的選擇本課程通過理論與實踐的比較法;實證法的比較和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試圖使學生掌握行政法學的相關知識。4.教學手段的運用(1)信息化手段的運用。運用海南政法職業(yè)學院“網(wǎng)絡教學平臺”,協(xié)助組織實施教學和進行教學管理。(2)實行“教-學-練-戰(zhàn)”一體化:——教學方式實行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學習途徑實行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練習內容實行測試與討論相結合;——實訓項目實行討論和實操相結合。八、課程評價《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是一門難學難教的課程。課程評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通過學前引例的問題(線下課堂教學),在課堂教與學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根據(jù)課堂討論情況,評價各知識點在學前與學后的教與學效果。2、通過課堂的教學活動(線下課堂教學),教師系統(tǒng)講授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