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方案嚴格保密,只對代用名開放。2011-9-21自我管理相關理論及內容結構研究2我國古代關于自我管理的思想儒家思想中的自我管理思想儒家強調通過自省和修身追求完美人格在儒家學說中,認為個人通過自省和修身能使行為符合于“禮”的要求,最終達到完美人格??鬃诱J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一個由內而外逐步展開的管理過程,其中修身為本。修身之道則包括格物、致知、正心、誠意等四個方面。孟子認為,人天生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個善端,每個人應不斷擴充善端,做到清心寡欲,培養(yǎng)自己的“浩然之氣”,最終達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君子人格。荀子雖然主張“人性本惡”,但他認為人只要見善而修,見惡而棄,就能改變惡的天性,養(yǎng)成善的道德,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涂之人亦可為禹”。總的來說,在儒家學說中,“禮”是一種外部的規(guī)章制度和道德規(guī)范,是自省和修身的標準,循禮而為,方可安人。我們可以看出儒家的自省和自我修身思想與西方的早期自我管理研究存在相同之處,都是將個體行為與某一既定的標準(“禮”和績效標準)進行比較,并減少兩者之間所存在的偏差,從本質上而言,這是一種外在制度的內化過程。儒家自律并非終極意義上的自律,因為在西方哲學中,真正的自律要求個體必須是具備內在決定性力量的存在,能在眾多可能性中獨立選擇屬于自己的生活,而非單純地接受他人意見或環(huán)境強加,外在的“禮”削弱甚至消滅了獨立選擇的存在。3儒家的“慎獨”本質上是道德的自我約束所謂“慎獨”是指,一個人在獨居、獨處時,或其行為不為他人所見所聞的情況下,也要時刻嚴格遵守道德規(guī)范,不能偏離善的本性。儒家還強調慎獨而不唯“獨”。也就是說,不管有無他監(jiān)督,有無他人知曉,任何人都應該注意自身言行舉止,絕不能因為無人知曉而肆意妄為,也不能因為有人知曉而做表面文章,要時刻關注于內心信念,在人前、人后都表現(xiàn)出一致的言行。道家思想中的自我管理思想(l)道家提倡“無為而治”,對那些違背他人的主觀愿望意志、強迫別人執(zhí)行的外部領導持批判態(tài)度。老子指出,管理者如果用盡機謀對付下屬,違背下屬意愿,必然會導致各種弄虛作假行為,即“智慧出,有大偽”(《老子·第十八章》)。老子把領導者按照管理水平高低分成四種類型,即“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老子·第十七章》),并極力主張“太上,、不知有之”的管理境界,即“無為而治”。從效果上說,“無為而治”能降低下屬的心理阻力和抵觸情緒,節(jié)省管理成本,改善上下級關系,減少沖突和矛盾,順應下屬自我管理本性,提高成員滿意度和責任感。4(2)內心澄明,反躬自省道家認為自省是有前提的,即心靈的澄明,內心只有像湖水一樣平靜,大千世界的景象才能映照出來,讓人看得清楚。每個人應該心靜如水,面對生活壓力和誘惑保持平穩(wěn)心態(tài),從容應對。因此,道家思想認為,人應該“致虛極,守靜篤”(《老子·第十六章》),“少私寡欲,見素抱樸”(《老子·第十九章》),“圣人為腹不為目”(《老子.第十二章》),主張內心質樸、簡單生活、做到清心寡欲,這樣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兩千多年前,先秦道家的“致虛守靜”思想對現(xiàn)代人緩解工作壓力,反思自身價值,進行自我審視和自我職業(yè)生涯管理等,仍具有很大的啟示意義。(3)“上善若水”的自我修身思想“上善若水”是道家修身的重要標準。老子指出:“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第八章》)。老子列舉出水的許多優(yōu)點,指出每個人應該像水一樣放低姿態(tài),隨遇而安,平和從容,寬容和仁慈地對待別人,講求信用,遵循規(guī)律,善于適應環(huán)境和與時俱進。道家修身思想體現(xiàn)了對自然人性的珍視,對儒家所宣揚的“禮”、“仁義”則持批判態(tài)度。老子認為,“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老子·第三十八章》),因此,道家認為儒家推行修身的絕對標準—禮,強制要求人們行為與之吻合,這是一種下等的德。只有不知運用自然之道的管理者,才會大力推行和主張“禮”。禮的奉行和推廣,只能表示忠信不足,是禍亂的開端,儒家的“克己復禮”,在道家看來,不過是個人愚行以及加強統(tǒng)制的手段而己。5(4)“居上謙下”是自我管理的基礎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也,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第六十六章》)。老子認為,領導者和統(tǒng)治者雖然處于上級的領導地位,但是卻必須謙虛地、謙和地對待下屬,對待被領導者,絕對不能高高在上,自大自傲。這是因為“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老子.第三十九章》),在下者正是在上者的基礎和根本。老子常用百川歸海來比喻這個道理,江海之所以能成為許多河流的總匯,就是因為它善于處于低下的地位。所以老子說“善用人者為之下”(《老子.第六十八章》),善于用人的領導者常常自覺把自己放到低下的地位,放到與下屬平等的地位。(5)清虛自守的自我修練道家注重提高領導者清虛自守的品質。慈、儉、退讓是道家三寶,老子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老子.第六十七章》)。居善地,江海之所以能成為百谷之王(君主),是因為它善于自居卑下,處于眾流的下游,所以它能成為王,心善淵,就是要像水那樣,隨遇而安,容納萬物。正因為水靜得像一面鏡子,大千世界的景象才能倒映在上面,讓人看得清楚。管理者應該心靜如水。在面對生活壓力和誘惑時,保持平穩(wěn)的心態(tài),從容應對。同時,管理者要能做到寬容大度、容事容人。與善仁,是說水善養(yǎng)萬物,管理者應以仁慈的心對待人和事;言善信,是說水的言而有信,江河汛期來往有時,海水潮起潮落應時而至。管理者處事應如同水一樣,做到言行一致,講求信用,誠實守信。正善治。正者,清靜無為之正道也,水利萬物,不偏不倚,不左不右,皆順其自然而為之。管理者管理企業(yè),要選擇“以正治企”、“以無事取天下”。6自我管理的理論基礎社會認知理論根據(jù)社會認知理論,自我管理是個體、行為和環(huán)境三個變量相互影響和作用的結果。通過自我管理,個體調節(jié)環(huán)境對外在刺激進行管理,誘發(fā)適當?shù)男袨?,并運用認知策略和自我強化來形成和維持理想的行為,將行為引向有價值和意義的目標。個體自理性是個體具有主動產生目標導向行為的能力和意識,個體主動選擇信息、做出決策判斷,做出目標導向行為以達到既定目標。個體自理性包括前瞻性思維、行為目的性、自我反思和調節(jié)自身活動等四個方面。個體自我管理模型,分別是:績效觀測、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應??冃в^測主要包括對個人績效的數(shù)量、質量等進行觀察和記錄;自我評價是指將自身真實績效與內在的績效標準、組織規(guī)定的參照績效進行對比,對績效水平進行解釋和歸因,并不斷做出改善。自我反應是指,根據(jù)自我評價結果對自身進行的獎懲,屬于一種內在的激勵。將績效觀測命名為自我觀察,以強調自我監(jiān)控不是一個機械的對自身績效進行審查的過程,而是個體在已有自我概念的背景下所進行的觀察。個體的自我概念將影響其自我觀察過程中對信息的選擇和加工的程度。因此,個體自我管理模型在社會認知理論中最終被確定為自我觀察、自我評估和自我反應三個方面。7自我決定理論自我決定行為是在充分認識個人需要和環(huán)境信息的基礎上,個體對行動所作出的自由選擇。在基本需要理論方面,自我決定理論認為,個體都具有心理成長、不受損害和健康福利的先天心理需求,研究者將人類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分為三種類型,它們分別是:勝任需求、自主性需求和關系需求。任何人都有上述基本需要,個體希望在行為過程中體驗到自由的感受以及不受外部控制,希望自身能力得到提高,希望能與組織中的重要人物建立緊密聯(lián)系。在組織環(huán)境中,上述基本需要如果得以滿足,內在動機將被激發(fā)出來。反之,如果上述基本需求無法得以滿足和體驗,將導致個體缺乏內在動機。在動機劃分方面,自我決定理論將動機分為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兩種類型。內在動機是指,不需要外部條件參與,由行為活動本身產生的快樂和滿足所引起的動機類型。如果行為受內在動機驅動,個體在工作過程中將會體驗到強烈的興趣、興奮、快樂和適應感,并可能高度投入,以至于忘掉時間和自我,這種狀態(tài)被稱之為“流”或者“涌流”。外在動機則是由活動外部因素所引起的,個體在外界要求和外力作用下所產生的動機類型。主要分為三種類型:(l)外部動機。即個體為了避免懲罰或獲得獎勵而從事某項活動。(2)內攝性動機。即個體為了避免羞愧、內疚,或者為獲得自我肯定而做出某種行為。(3)認同性動機。即個人認為從事某項活動對自身有幫助作用,而非義務或壓力所造成。8這四種動機中,內在動機和認同性動機合稱為“自主性動機”,而內攝性動機和外部動機則合稱為“控制性動機”。自我決定理論指出,外部動機、內攝性動機、認同性動機和內在動機構成了一個可以轉化的“因果關系感覺軌跡”,從完全的外部動機向完全的內在動機轉化過程,稱之為內化過程。通過內化過程,個體能將社會認可的制度規(guī)則、外在標準和價值觀等轉化為自己認同的規(guī)則或價值觀,并將其整合到自我中。9內化程度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個體在行為過程中所體驗到的基本心理需要的滿足程度。如果組織環(huán)境能滿足個體在自主、能力和關系方面的需要,則內化程度較高。反之組織環(huán)境如果無法滿足個體的基本需要,則內化程度較低,個體會感覺到被控制和被強迫,滿足感較低。自我決定理論將增強或削弱內在動機的外部事件進行了分類,分別是:(l)信息性事件。是指給予個體積極反饋,使個體能在進行自由選擇的情況下做出決定。此時,個體將體驗到更強的勝任感,可以增強內在動機。(2)控制性事件。是指管理部門強迫個體依照特定的方式思考或行動,強調對個體的控制。個體由于會感到控制、強制和逼迫,會造成個體的抗拒或者表面的馴服,但將降低其內在動機,例如:外部報酬、限制期限、監(jiān)督和懲罰等。(3)去動機事件。意味著無效事件,經歷去動機事件的個體產生無勝任力的感覺,會削弱內在動機。組織控制系統(tǒng)與自我控制系統(tǒng)有兩種控制系統(tǒng)能對員工的行為產生影響。第一種是組織控制系統(tǒng),包括工作標準、組織評價、獎勵和懲罰、組織制度、組織文化等。第二種是自我控制系統(tǒng),即個體對自身動機和行為的控制。與組織控制系統(tǒng)相似,自我控制系統(tǒng)也包括產生個人績效標準、自評價過程、自我報酬和懲罰等。兩者之中,組織控制系統(tǒng)對個人動機和行為的作用是間接的,它需要通過自我控制系統(tǒng)發(fā)揮作用,而自我控制系統(tǒng)則直接作用于個人動機和行為,并起著最終決定性的影響作用。如果在組織中,個體自我管理程度和水平較高,將極大程度減少維持外部監(jiān)督所需成本。1011根據(jù)自我決定理論,如果組織控制系統(tǒng)能滿足個體的自主需要、關系需要和能力需要等基本心理需要,將促進個體由單純的外部動機向內在動機的演化,個體將組織認可的外在標準、制度規(guī)則和價值觀等內化為自己認同的規(guī)則或價值觀,并將其整合到自我之中,行為動機將轉變?yōu)檎J同性動機和內在動機,導致主動的自我管理。相反,如果組織控制系統(tǒng)無法滿足組織成員的基本心理需要,將導致內化程度低,成員的行為動機以外部動機和內攝性動機為主,將取得較差的行為績效,會導致被動的自我管理。12自我管理的內涵及結構維度自我控制的角度、自我認知角度和實證分析角度三種類型自我控制角度的相關研究許多研究者將“自我控制”與“自我管理”通用。他們將自我控制定義為“當個體缺少外部約束時,表現(xiàn)出來一種自我控制能力。在此情況下,個體會各種行為選項中選擇那些本來具有較低概率的行為反應”。自我控制內涵包括:兩個或多個反應選擇、不同反應選項具有不同的結果、通過追求外部長期結果維持自我控制行為。自我管理構成維度包括自我觀察、自我目標設定、線索化策略、自我強化、自我懲罰和練習等六個方面。自我認知角度的相關研究Drucke從自我認知的角度研究了自我管理,是該領域的代表性人物。Drucker指出,自我管理是在充分了解自身優(yōu)勢、價值觀、行為方式和歸屬等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個人價值和為組織創(chuàng)造價值的過程。13自我管理構成維度包括六個方面,分別是:(l)了解自身優(yōu)勢。發(fā)現(xiàn)自身優(yōu)勢和長處的方法是反饋分析,即當進行一項行動時,個人將預期會發(fā)生的結果記錄下來,經過一段時間后,按照預期對結果進行反饋分析。通過反饋分析可以實現(xiàn):第一、分析自己需要提升的技能,努力完善自身的長處。第二、集中自身優(yōu)勢,最大程度地避免在缺乏優(yōu)勢和能力的領域浪費精力,將精力集中在自己能力強或知識豐富的領域,把自己定位于憑借自身優(yōu)勢和長處能夠完成任務和取得成果的領域。第三、克服知識上的自大意識。包括:專注并且注重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通過績效反饋,分析需要提升的技能;克服知識上的自大意識。(2)了解自身行為方式。包括:分析自己在溝通中扮演傾訴的角色或是傾聽角色,清楚認識自身學習和工作方式的特征,了解自己是善于與他人合作還是更善于獨立工作。(3)了解自身價值觀。Drucker認為,個人的價值觀與組織價值觀上不要求完全相同,但是兩者需保持一致,并且能夠相互共存。(4)了解自身歸屬。所謂歸屬是指即個人必須了解自己的行為方式、優(yōu)勢、價值觀,并清楚自己的歸屬,緊緊抓住機遇,以取得事業(yè)成功。(5)了解自己應該貢獻什么。即善于分析形勢需要什么,最終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會議室租賃協(xié)議標準
- 合同續(xù)簽本人意向書
- 總經理聘用合同例文
- 公司銷售合同
- 科技成果評估委托協(xié)議
- 水資源管理系統(tǒng)建設項目合同
- 全球工程承攬及設備安裝合同
- 勞動合同不定期合同
- 股份期權協(xié)議書
- 項目推廣活動策劃方案
- 《烹飪美學》課件-項目二 烹飪色彩
- 青海省西寧市選調生考試(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綜合能力測試題匯編
- 2024年上海民航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歷年職業(yè)技能測驗高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中考物理模擬試卷
- 夏枯草口服液相關項目實施方案
- 農貿市場消防整改報告
- 《學前兒童家庭教育》課程標準(含課程思政)
- 三會一課培訓
- 職業(yè)培訓政策課件
- 2024國航股份商務委員會銷售部招聘高頻考題難、易錯點模擬試題(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16廣東省排水管道非開挖修復工程預算定額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