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11-20各數的認識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
小學數學-11-20各數的認識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
小學數學-11-20各數的認識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
小學數學-11-20各數的認識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
小學數學-11-20各數的認識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標分析[教學內容]《義務教育教科書(五·四學制)·數學(一年級上冊)》76~77頁。[教學目標]1.借助學具操作,認識11—20各數,能正確認、讀、寫11—20各數。2.通過觀察、探索、交流等活動,認識“個位”、“十位”,理解計數單位“個”、“十”,能正確說出11—20各數的組成、順序,會比較大小。3.經歷10個一是1個十的操作過程,初步體驗計數的發(fā)展過程和作用,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4.通過對具體事物數量的估計,培養(yǎng)數感。[教學重點]理解計數單位“個”與“十”的關系,明確不同數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教學難點]建立計數單位“十”的概念。[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計數器;20根小棒;操作板。[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師:同學們對于10以內的數有了較深刻的認識。請仔細觀察這個畫面,(見圖1)你能提出哪些與數有關的問題?預設1:沙灘上有多少只海鷗?預設2:沙灘上有多少個小朋友?預設3: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鷗?【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大海邊的情境,通過觀察情境圖,逐步引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二、借助學具,解決問題(一)解決“沙灘上有多少只海鷗”1.估一估。師:沙灘上大約有多少只海鷗?大家先來猜一猜,“猜一猜有多少”在數學上我們稱為“估計”(板書)。誰先來估計?預設:10、11、12、13、15……【設計意圖】《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在第一學段目標中明確指出:“在運用數及適當的度量單位描述現(xiàn)實生活中的簡單現(xiàn)象,以及對運算結果進行估計的過程中,發(fā)展數感。”本環(huán)節(jié)借助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猜一猜沙灘上海鷗的只數,引導學生經歷估算的過程,初步感知估計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發(fā)展學生的數感。2.數一數。師:怎樣才能知道我們估計得對不對?預設:數一數。師:對,需要數一數,那快來數一數吧!學生獨立數數,之后集體交流數的方法。預設:1只1只地數、2只2只地數、……師小結:不管幾只幾只地數,都是11只海鷗。誰估得更準確?【設計意圖】在數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數數,進行數數方法指導,體會數數策略的多樣性。3.擺一擺。(1)用小棒擺11。①師:如果用一根木棒代表一只海鷗,沙灘上的海鷗要用多少根木棒表示呢?學生獨立數出相同數目的小棒。②師:老師這兒有一些小棒,誰能快速、準確地說出這是多少根小棒?(將一些小棒散放在實物投影上)預設:因為雜亂,學生數的時候有困難。師:其實老師這兒也是11根小棒,這樣放很難一眼就看出有多少根。你有什么好辦法,把這些小棒重新擺一擺讓大家一眼就看出有多少根?用自己的小棒擺擺看。學生獨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搜集有代表性的擺法預備集體交流?!驹O計意圖】出示雜亂的小棒,讓學生感受一根一根數的不方便,之后提出要求,把這些小棒重新擺一擺,讓大家一眼就看出有多少根。讓學生帶著思考進行操作,使操作活動具有實效性。(2)優(yōu)化方法,建立計數單位“十”的表象。①交流擺法。生介紹擺法。預設1:1根1根地擺。預設2:2根2根地擺。預設3:把11根分成10根和1根地擺。②教師引導學生對各種擺法進行評議。哪種方法能使我們一眼看出是11根小棒?預設:大部分學生選擇“把11根分成10根和1根地擺”這種方法。師:為什么選這種?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引導:10根小棒表示10個一,(同時出示粘有10根小棒的操作板貼于黑板,在此操作板下板書:10個一)為了看得更清楚,我們可以把這10個一捆成1捆,(師邊說邊操作)也就是1個十,(將1捆小棒貼于黑板操作板“10個一”旁,并在下面板書:1個十)連起來即:10個一是1個十。(補充板書)師:你知道11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嗎?學生交流。③師:你能像老師這樣,用小棒做1個十嗎?學生動手操作。(3)體驗練習,豐富計數單位“十”的表象。探究12的組成。師:有了這樣的“十”,你能快速找出12根小棒嗎?師:說說是怎么找的?預設:找1個十,再找2根。師:那也就是說,12里面有幾個十幾個一?學生交流。探究14的組成。師:快速找出14根小棒。學生動手操作,請找得快的同學說方法。師:你找了幾個十幾個一?(4)順勢而導,認識“個位”、“十位”。(指黑板上的1捆和1根小棒)師:前面我們知道了這些小棒是11根,(在小棒下面板書:11)這兩個“1”表示的意思一樣嗎?(邊說邊指)學生交流。師:是的,右邊的這個1表示的是1個一,左邊的這個1表示的是1個十。(在右邊的“1”上板書“一”,左邊的“1”上板書“十”)這兩個“1”所在的位置分別叫“個位”與“十位”。大家猜一猜:哪個“1”在個位?哪個“1”在十位?為什么?預設:表示1個“一”的1在個位,表示1個十的在十位。(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個位、十位)師:是呀,這個“1”在個位表示1個“一”,這個“1”在十位表示1個“十”,數字所在的數位不同,表示的意思也不同。那你知道12中,哪個數字在個位?哪個數字在十位?表示什么意思?14呢?【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學生在數一數、擺一擺、比一比、捆一捆的經歷中,自然形成“10個一是1個十”的認知。教師先是引導學生為了一眼就看出是11根小棒,可以把10根小棒放在一起。之后教師引導學生把10根捆成一捆,幫助學生建立計數單位“十”的表象,初步滲透十進制。由于學生親自經歷了計數單位“十”的構建過程,感知1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就讀十幾,這樣在理解數的組成的基礎上學讀數自然水到渠成。同時借助操作活動,學生也會對“個位”、“十位”的計數單位有所感悟,如此一來,使抽象的概念在操作活動中變得具體直觀,理解得也會更深刻。4.撥一撥。(1)認識計數器上的數位。師:這是計數器(出示教具計數器)。計數器上這是十位,(邊說邊指)個位在哪?學生拿出計數器,同桌互相指出計數器上“個位”和“十位”的位置。師邊撥珠子邊提問:(個位撥1個珠子)在個位撥一個珠子表示什么?(十位撥1個珠子)十位上撥一個珠子表示什么?(個位撥2個珠子)表示什么?(個位撥3個、4個……10個)表示什么?學生根據問題分別進行交流。師:10個一(指計數器)表示1個十(指黑板相應板書處),當個位滿十時,要將個位的珠子全部退掉(演示操作),用十位上的1個珠子來代替。(2)撥數練習。①學生在計數器上撥出11后,集體交流撥法。師:你會寫11嗎?一起書空寫。師:計數器上十位有1個十,就在十位寫1;個位上有1個珠子,就在個位寫1。這就是11。(邊說邊在黑板田字格上板書:11)②學生把珠子全部退回,撥12,集體交流撥法。師:12里面有幾個十幾個一?師:你會寫12嗎?學生動筆試寫,(投影展示學生寫法)集體評價。師:12在計數器的十位上有1個十,就在十位寫1,個位上有2個珠子,就在個位寫2,這就是12。(邊說邊在黑板田字格上板書:12)學生把珠子全部退回,撥13。集體交流撥法。師:你會寫13嗎?學生交流寫法。(板書:13)老師撥數學生說數。(從13開始,每次個位加一顆珠子,一直到19)【設計意圖】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充分借助計數器,幫助學生建立正確而清晰的數位和計數單位的表象,并在撥的過程中感知11—19各數的排列順序,將寫法貫穿其中,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而生動,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3)認識20.師:在19的個位再撥一個珠子,(邊說邊撥)現(xiàn)在個位上有幾個珠子?個位滿10可以怎樣?(根據學生回答,把個位10個珠子撥回,從十位撥一個珠子)師:(指計數器)20里面有幾個十?師:如果要取出20根小棒,怎樣取最快?預設:每捆10根,取2捆。師:20怎樣寫?末尾的“0”不寫可以嗎?(板書:20)【設計意圖】本節(jié)課除了11外,20是學生的另一個學習重點。再次借助計數器和小棒理解20表示的意義,突破每滿1個十就可以把10根小棒捆起來表示1個十,在計數器十位上撥1個珠子表示1個十,再次滲透十進制的思想,建立起20的表象,為之后認識更大的數打下基礎。(4)填空補數。師:(指黑板)13—20之間還有哪些數?你能把它們寫出來嗎?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將數字補充板書)【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既檢驗了學生對11—20寫法的掌握情況,又檢驗了11—20各數的排列順序的掌握情況,一舉兩得。(二)解決“沙灘上有多少個小朋友”、“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鷗”圖2師:估計一下這兩個問題中哪個數比較大一些。估計有多少只?圖2師:請你用自己的方法數出有多少個小朋友、多少只海鷗。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數法。師:確實是礁石上的海鷗數量多,誰估準了?【設計意圖】數感的建立是一個逐步體驗和發(fā)展的過程,在用計數器體驗了“19添上1就是20”后,讓學生通過估計礁石上的海鷗和沙灘上的小朋友的數量來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通過數一數進一步加深對11—20各數的數感培養(yǎng),在練習中繼續(xù)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水平,從而建立起1個十和幾個一是十幾的數學模型。(三)引出課題師:今天我們通過自己動手操作,認識了這么多新朋友(11—20各數)。(板書:11—20各數的認識)四、分層練習,鞏固提升(一)填空師:小海鷗知道大家學得這么起勁,高興得飛起來了,都想和小朋友交朋友,你們愿意嗎?下面我們一起來個搶答比賽,回答正確的小朋友才可以和小海鷗交朋友,你們有信心嗎?聽清要求,我說開始,大家再搶答。(點擊課件,見圖3,依次出示各題)圖3(二)想想做做圖3圖4師:在這把尺子上有我們今天學過的數嗎?(見圖4)在哪里?圖4學生交流。師:你能從0數到20嗎?學生齊讀。師:讀了這些數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預設:從左往右數越來越大,從右往左數越來越小。師:還有什么方法讀這些數?預設:倒讀、2個2個讀、5個5個讀……根據學生回答,全班分別倒讀、2個2個讀、5個5個讀。師:紅房子里躲的是幾?你是怎么知道的?【設計意圖】在練習中第一題是一道基礎的根據題意寫數題,有助于幫助學生進一步建立起1個十和幾個一是十幾的數學模型。第二題融入了生活中的尺子,讓學生在尺子上找11—20各數,還按不同的順序讀數、猜數,從而使學生鞏固了對數序的掌握,從而繼續(xù)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水平。五、聯(lián)系生活,拓展延伸師:除了尺子上有我們今天認識的11—20各數,在生活中你還在哪里見過它們?圖5學生集體交流。圖5師:我們在這些地方也見到過它們的身影。課件配樂依次出示帶有數字的圖片,教師配以說明。(見圖5)出示圖片的同時,學生讀出圖片上的數字。師:同學們,只要大家有善于觀察的眼睛,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課后請大家找一找你身邊的哪些事物可以用你今天學到的數來描述?!驹O計意圖】拓展學生對11—20各數的認識,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板書設計]青島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學情分析學生入學時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和學習基礎,不過11--20各數絕大部分學生只限于會數,會寫,計數單位“十”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學生在學習10以內數的認識與加減法時,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數學活動經驗,如數物體的各數,借助小棒等學具數數,加減法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學生經常會接觸到11—20的數、比較大小、讀寫、本節(jié)課結合課件演示,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計數單位“十”的概念,初步形成11的組成及數形結合思想。借助計數器直觀的認識數位,體會“十位”產生的必要性,知道不同數位表示不同的計數單位,再次滲透數形結合思想。最后學生通過交流收獲,凸顯了數學課程的本質。青島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效果分析通過本節(jié)授課,學生基本掌握,目標完成度較好,現(xiàn)將效果分析如下: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大海邊的情景,通過猜想海鷗飛去了哪里,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數數的過程中,突出方法指導,引導學生多種方法數數,體會方法的多樣性。借助擺小棒讓學生體驗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完成從食物到學具的第一次抽象,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結合課件演示,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計數單位“十”的概念,初步感知11的組成及數形結合思想。利用計數器的直觀作用,幫助學生建立正確而清晰的數位和計數單位的表象,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而生動,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達到數形完美結合。通過小結梳理、提升學生認識,通過學生談自己的收獲,引導學生學會梳理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和解決問題的策略,同時教師運用激勵性語言激勵學生學會做數學學習的有心人,滲透了數學學習的價值就是為了應用的思想,凸顯了數學課程的本質。青島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材分析本節(jié)課主要教學11---20各數的認識,它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10以內數的基礎上進行的,為后面20以內的進位加法做好鋪墊,也為下學期100以內乃至更大數的認識打下基礎。在教學中先通過數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的操作活動,讓學生體會10根小棒可以看做10個一,一捆小棒可以看做一個十,進而理解“10個一就是1個十”。接著讓孩子擺11根小棒,突出把十作為一個計數單位。最后借助擺小棒的活動數數,初步學會認、讀11--19各數,掌握十幾所表示的含義和順序。在此基礎上完成“19添上一根是多少根”這個問題。這樣既充分利用了學生已有的認數經驗,同時也使他們原有的認識得到了必要的提升。青島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評測練習寫一寫青島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課后反思11-20各數的認識是青島版數學一年級上冊的知識。本課的教學目標是:1、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11----20各數并且能夠正確數出數量在11-20之間的物體個數。2、使學生初步了解數的十進制,知道它們的組成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知道11-20各數的順序和大小,通過教學達到預期目標。一、面向全體方面:11-20各數的認識,看似簡單,其實很難把握。小學低年級學生必須借助圖象、操作等形象的感知才能在大腦中形成相應的數學知識表象,然后通過表象的中介作用建立起相應的數學概念。教學中,讓學生自己擺小棒,在擺的過程中觀察、掌握數的組成。這樣的操作情景,使學生的“思維發(fā)端于動作”以動誘思,以思促動,“數形結合”、“情理互促”幫助孩子們在操作中體驗,在操作中感知。二、精講多練方面: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我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知識結構特點設計了一系列動手操作和練習的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