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六新課標全國卷高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總專題7:力實驗_第1頁
近六新課標全國卷高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總專題7:力實驗_第2頁
近六新課標全國卷高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總專題7:力實驗_第3頁
近六新課標全國卷高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總專題7:力實驗_第4頁
近六新課標全國卷高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總專題7:力實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7:力學實驗第頁2012-2017年新課標全國卷專題分類匯總專題7:力學實驗1.(2017新課標Ⅰ)某探究小組為了研究小車在桌面上的直線運動,用自制“滴水計時器”計量時間。實驗前,將該計時器固定在小車旁,如圖(a)所示。實驗時,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輕推一下小車。在小車運動過程中,滴水計時器等時間間隔地滴下小水滴,圖(b)記錄了桌面上連續(xù)的6個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計時器每30s內共滴下46個小水滴)(1)由圖(b)可知,小車在桌面上是____________(填“從右向左”或“從左向右”)運動的。(2)該小組同學根據(jù)圖(b)的數(shù)據(jù)判斷出小車做勻變速運動。小車運動到圖(b)中A點位置時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___m/s,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_____m/s2。(結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2.(2017新課標Ⅱ)(6分)某同學研究在固定斜面上運動物體的平均速度、瞬時速度和加速度之間的關系。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滑塊、長度不同的矩形擋光片、光電計時器。實驗步驟如下:①如圖(a),將光電門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將一擋光片安裝在滑塊上,記下?lián)豕馄岸讼鄬τ谛泵娴奈恢?,令滑塊從斜面上方由靜止開始下滑;②當滑塊上的擋光片經(jīng)過光電門時,用光電計時器測得光線被擋光片遮住的時間?t;③用?s表示擋光片沿運動方向的長度,如圖(b)所示,表示滑塊在擋光片遮住光線的?t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大小,求出;④將另一擋光片換到滑塊上,使滑塊上的擋光片前端與①中的位置相同,令滑塊由靜止開始下滑,重復步驟②、③;⑤多次重復步驟④;⑥利用實驗中得到的數(shù)據(jù)作出–?t圖,如圖(c)所示。完成下列填空:(1)用a表示滑塊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用vA表示擋光片前端到達光電門時滑塊的瞬時速度大小,則與vA、a和?t的關系式為=。(2)由圖(c)可求得,vA=cm/s,a=cm/s2。(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3.(2017新課標Ⅲ卷6分)某探究小組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將畫有坐標軸(橫軸為x軸,縱軸為y軸,最小刻度表示1mm)的紙貼在水平桌面上,如圖(a)所示。將橡皮筋的一端Q固定在y軸上的B點(位于圖示部分之外),另一端P位于y軸上的A點時,橡皮筋處于原長。(1)用一只測力計將橡皮筋的P端沿y軸從A點拉至坐標原點O,此時拉力F的大小可由測力計讀出。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b)所示,F(xiàn)的大小為_______N。(2)撤去(1)中的拉力,橡皮筋P端回到A點;現(xiàn)使用兩個測力計同時拉橡皮筋,再次將P端拉至O點。此時觀察到兩個拉力分別沿圖(a)中兩條虛線所示的方向,由測力計的示數(shù)讀出兩個拉力的大小分別為F1=4.2N和F2=5.6N。(i)用5mm長度的線段表示1N的力,以O為作C.斜面的傾角6.(2014年新課標全國卷I)某同學利用圖(a)所示實驗裝置及數(shù)字化信息系統(tǒng)獲得了小車加速度a與鉤碼的質量m的對應關系圖,如圖(b)所示。實驗中小車(含發(fā)射器)的質量為200g,實驗時選擇了不可伸長的輕質細繩和輕定滑輪,小車的加速度由位移傳感器及與之相連的計算機得到?;卮鹣铝袉栴}:(1)根據(jù)該同學的結果,小車的加速度與鉤碼的質量成_______(選填“線性”或“非線性”)關系。(2)由圖(b)可知,a-m圖線不經(jīng)過原點,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若利用本實驗裝置來驗證“在小車質量不變的情況下,小車的加速度與作用力成正比”的結論,并直接以鉤碼所受重力mg作為小車受到的合外力,則實驗中應采取的改進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鉤碼的質量應滿足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7.(2014年新課標全國卷II)某實驗小組探究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與其長度(圈數(shù))的關系。實驗裝置如圖(a)所示:一均勻長彈簧豎直懸掛,7個指針P0.P1.P2.P3.P4.P5.P6分別固定在彈簧上距懸點0.10.20.30.40.50.60圈處;通過旁邊豎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讀出指針的位置,P0指向0刻度。設彈簧下端未掛重物時,各指針的位置記為x0;掛有質量為0.100kg的砝碼時,各指針的位置記為x。測量結果及部分計算結果如下表所示(n為彈簧的圈數(shù),取重力加速度為9.80m/s2)。已知實驗所用彈簧總圈數(shù)為60,整個彈簧的自由長度為11.88cm。P1P2P3P4P5P6x0/cm2.044.066.068.0510.0312.01x/cm2.645.267.8110.3012.9315.41n102030405060k(N/m)163①56.043.633.828.81/k(m/N)0.0061②0.01790.02290.02960.0347(1)將表中數(shù)據(jù)補充完整:①_________,②_________。(2)以n為橫坐標,1k為縱坐標,在圖乙給出的坐標紙上畫出1kQUOTE1k-n圖象。(3)圖(b)中畫出的直線可近似認為通過原點。若從實驗中所用的彈簧截取圈數(shù)為n的一段彈簧,該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與其圈數(shù)n的關系的表達式為k=_____N/m;該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與其自由長度l0(單位為m)的關系的表達式為k=_____N/m。8.(2013年新課標全國卷I)圖(a)為測量物塊與水平桌面之間動摩擦因數(shù)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實驗步驟如下:①用天平測量物塊和遮光片的總質量M、重物的質量m;用游標卡尺測量遮光片的寬度d;用米尺測量兩光電門之間的距離s;②調整輕滑輪,使細線水平;③讓物塊從光電門A的左側由靜止釋放,用數(shù)字毫秒計分別測出遮光片經(jīng)過光電門A和光電門B所用的時間ΔtA和ΔtB,求出加速度;④多次重復步驟③,求a的平均值a;⑤根據(jù)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求出動摩擦因數(shù)μ。回答下列問題:(1)測量d時,某次游標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為1mm)的示數(shù)如圖(b)所示,其讀數(shù)為________cm。(2)物塊的加速度a可用d、s、ΔtA和ΔtB表示為____________。(3)動摩擦因數(shù)μ可用M、m、a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為___________。(4)如果細線沒有凋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誤差屬于________(填“偶然誤差”或“系統(tǒng)誤差”)。9.(2013年新課標全國卷II)某同學利用下述裝置對輕質彈簧的彈性勢能進行探究:一輕質彈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彈簧左端固定,右端與一小球接觸而不固連;彈簧處于原長時,小球恰好在桌面邊緣,如圖(a)所示。向左推小球,使彈簧壓縮一段距離后由靜止釋放,小球離開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通過測量和計算,可求得彈簧被壓縮后的彈性勢能。回答下列問題:(1)本實驗中可認為,彈簧被壓縮后的彈性勢能Ep與小球拋出時的動能Ek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為求得Ek,至少需要測量下列物理量中的_____A.小球的質量mB.小球拋出點到落地點的水平距離s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D.彈簧的壓縮量ΔxE.彈簧原長l0(2)用所選取的測量量和已知量表示Ek,得Ek=______。(3)圖(b)中的直線是實驗測量得到的s-Δx圖線。從理論上可推出,如果h不變,m增加,s-Δx圖線的斜率會_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如果m不變,h增加,s-Δx圖線的斜率會_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由圖(b)中給出的直線關系和Ek的表達式可知,Ep與Δx的_________次方成正比。10.(2012年新課標全國卷)某同學利用螺旋測微器測量一金屬板的厚度。該螺旋測微器校零時的示數(shù)如圖(a)所示,測量金屬板厚度時的示數(shù)如圖(b)所示。圖(a)所示讀數(shù)為____mm,圖(b)所示讀數(shù)為____mm,所測金屬板的厚度為____mm。答案:1.(1)s1+s2f2、s2+s3f2、s3-s1f22,(2)40;2.(1)④①③②,(2)1.29.M;3.(3)0.39(0.37~0.41均可),(4)略,(5)0.45(0.43~0.47均可),(6)BC;4.(2)1.40,(4)7.9.1.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