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初一歷史組嚴少歡_第1頁
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初一歷史組嚴少歡_第2頁
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初一歷史組嚴少歡_第3頁
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初一歷史組嚴少歡_第4頁
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初一歷史組嚴少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第二單元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fā)展和社會變化屏東中學歷史組嚴少歡2014年2月23日,索契冬奧會閉幕式播放了下屆東道主韓國平昌的宣傳片,由于其中出現(xiàn)了疑似“活字印刷”的鏡頭,在中國國內(nèi)引起了網(wǎng)友熱議。個別媒體稱韓國剽竊了中國的古代偉大發(fā)明——活字印刷術?!嗣窬W(wǎng)2014年02月27日:《中韓再起活字印刷發(fā)明權之爭韓稱首創(chuàng)金屬活字》

通過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以及指南針、火藥的應用和外傳,認識四大發(fā)明對世界文明發(fā)展的貢獻。內(nèi)容標準雕版印刷術雕版印刷印章隋唐時期,使用雕版印刷術,一個熟練的刻工一天最多刻五十個字,假設一本歷史書平均10萬字,請問一個刻工用多長時間能刻完一本歷史書?宋太祖時,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經(jīng)》,耗時12年、雕版13萬塊、印完后雕版堆積如山,完全就派不上用場了。100000÷50=2000天(大概等于5年半)雕版印刷有哪些不足之處?費時、費工、費材料、效率低。算一算想一想一、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北宋畢昇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刻字排版印刷拆版和雕版印刷術相比,活字印刷術的創(chuàng)新“新”在哪里?有哪些進步?兩個“變”:變死字為活字,變死版為活版活字印刷術的發(fā)展:泥活字(北宋)木活字(元朝)金屬活字(明清)王禎發(fā)明的轉輪排字盤,大大提高了排字效率。(元代王禎《農(nóng)書》插圖)鉛活字木活字激光照排機3D打印機及其打印出的模型高速打印機漢代司南模型北宋羅盤針現(xiàn)代指南針二、指南針的應用

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彼巍镀贾菘烧劇?/p>

渺茫無際,天水一色,舟舶來往,惟以指南針為則。晝夜守視惟謹,毫厘之差,生死系矣?!纤巍吨T藩志》兩段材料中指南針的應用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北宋時,指南針開始應用于航海;南宋時,指南針廣泛應用于航海,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三、火藥的發(fā)明和應用“有以硫磺、雄黃合硝石并蜜燒之,焰起,燒起,燒手面及燼屋舍者”,“硝石……生者不可合三黃(即硫磺、雄黃和雌黃)等燒,立見禍事”?!刑啤ぁ墩嬖畹酪浴坊鹚幨俏覈糯鸁挼ぜ野l(fā)明的;唐朝中期已有火藥配方的記載火箭(明)單發(fā)步槍火銃[chònɡ]蒺藜(Jílí)火球地雷的較早雛形唐末火藥開始用于軍事,宋元時期廣泛使用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傳播路線圖四大發(fā)明的傳播路線有什么特點?《元史·地理志》記載:“元有天下,薄海內(nèi)外,人跡所及,皆置驛傳,傳驛往來,如行國中?!边@則材料反映了()A.元朝出現(xiàn)了許多驛站B.元朝的驛站速度很快C.元朝建立了四通八達的驛站D.元朝在海外也設置了驛站元朝驛站分布圖材料一在中國古代,活字印刷術并沒有廣泛應用。清末版本目錄《增訂四庫簡明目錄》共著錄歷代書籍7748種,約計不同版本20000部,其中使用活字印刷的只有220部,約占總數(shù)的1%左右。

德國古登堡在1455年發(fā)明第一臺活字印刷機后,活字印刷很快風靡全歐洲。到15世紀末,歐洲的印刷書籍達到1500~2000萬冊,其中活字印刷占據(jù)了絕大部分。——2013.8.28《齊魯晚報:活字印刷在中國為何遲遲得不到普及》

材料二“外國人用火藥制造了子彈御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人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薄斞敢陨喜牧辖沂境鲋袊糯萍及l(fā)明存在什么問題?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科技中外交通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藥陸上:絲綢之路、驛站海上:絲綢之路、貿(mào)易頻繁促進貢獻、傳播路線課堂小結東西方交流代表人物:馬可·波羅1.弗蘭西斯·培根說:“這三種東西,已改變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種在文學上,第二種在戰(zhàn)爭上,第三種在航海上?!边@里的“第三種”是指()A.指南針B.造紙術C.印刷術D.火藥A2.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寫道:“若止印三二張,未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材料中的“極為神速”主要得益于()A.北宋城市商業(yè)的繁榮B.造紙術的重大改進C.“瓦子”、“瓦舍”的出現(xiàn)D.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D課堂測試3.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曾說:“每當人們在中國文獻中查找任何一個具體的科技史料時,往往會發(fā)現(xiàn)它的主要焦點就在宋代?!蔽覈未卮蟮目萍汲删褪牵ǎ僭?/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