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小知識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fe3d12c4bf221a8b636118092d57d05/5fe3d12c4bf221a8b636118092d57d051.gif)
![中華傳統文化小知識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fe3d12c4bf221a8b636118092d57d05/5fe3d12c4bf221a8b636118092d57d052.gif)
![中華傳統文化小知識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fe3d12c4bf221a8b636118092d57d05/5fe3d12c4bf221a8b636118092d57d053.gif)
![中華傳統文化小知識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fe3d12c4bf221a8b636118092d57d05/5fe3d12c4bf221a8b636118092d57d054.gif)
![中華傳統文化小知識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fe3d12c4bf221a8b636118092d57d05/5fe3d12c4bf221a8b636118092d57d05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傳統文化小知識五行相生相克:(1)五行相生:指木、火、土、金、水之間存在著有序的遞相資生、助長、促進的關系。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資生,循環(huán)無端。(2)五行相克:指木、火、土、金、水之間存在著有序的遞相克制、抑制、制約的關系。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饵S帝內經》與養(yǎng)生
思想
(如何養(yǎng)生)《黃帝內經》簡稱《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它對人體結構、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養(yǎng)生等問題做了系統闡述,奠定了中醫(yī)學的理論基礎?!饵S帝內經》在生活起居方面提出了“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的觀念,提醒人們生活起居要順應四時氣候的變化,至今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情志護理方面指出“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等,認為情志過極可傷及內臟,誘發(fā)或加重疾?。辉陬A防疾病方面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觀點,寓意是要防病于未然,不要等病入膏肓了才四處求醫(yī)。一、四時養(yǎng)生。四時養(yǎng)生是指順應四時陰陽氣候的自然變化而養(yǎng)生的方法。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自然界的規(guī)律。二、調攝情志。所謂情志,是指機體對外界環(huán)境刺激的不同情緒反應,通常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緒活動,即“七情”。調攝情志古代稱之為“養(yǎng)性”。三、治未病。治未病的原話是“不治已病治未病”,意思是采取相應的措施,防止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治未病在中醫(yī)中的主要思想為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貴和尚中1、“貴和”精神(一)以和為貴中國古代對“和”的論述很多,概括而言,可以分為三個方面:第一,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由于敬畏天命、相信萬物有靈,以及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響,中國古人不自覺地形成了一種生態(tài)倫理觀念,反對向自然過分索取,注重保持與自然的和諧關系。第二,社會內部人際關系的和諧,這包括不同階級、階層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自我與他人之間等多重關系的和諧。第三,人自身的和諧。這主要是指人自身要處理好身心關系,處理好物質欲望與道德理性之間的關系。(二)合同之辯追求“和”并不是要求取消個性的差異而達到統一。中國很早就有所謂“和同之辯”的概念?!昂汀笔遣煌挛镩g相配合而達到平衡,“同”是取消個性的統一。歷史上,明確地對和諧理論進行理論探討的,是西周末年的史伯和春秋末年齊國的晏嬰。史伯是第一個對和諧理論進行探討、提出和同之辯的思想家。他強調以不同元素相配合,才能使矛盾均衡統一,達到和諧的效果。在文化價值觀方面,“貴和”精神提倡在主導思想的規(guī)范下,不同派別、不同類型、不同民族之間思想文化的交相滲透,兼容并包,多樣統一。在民族價值觀方面,中國文化素以禮儀道德平等待人,承認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價值。“兼容并包”“遐邇一體”的思想,使各民族融為一體,成為統一的中華民族。中國傳統文化以和諧為最高準則來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包括國家、民族之間的關系。在維護自己民族獨立的同時,不主張向外擴張,用武力去征服其他國家和民族,而是主張通過道德教化來“齊家、治國、平天下”。2、“尚中”精神中國古代的“貴和”思想,往往是和“尚中”聯系在一起的。在傳統文化中,“中”是一種“中和”狀態(tài),也體現為“中庸之道”。實現“和”的基本途徑就在于持守“中”道,即保持中和、中庸,既不過分,也不能不及。中庸之道的真諦在于:堅守中正,尋求適度,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貴和尚中”思想作為東方文明的精髓,作為中國文化精神的一個構成部分,對我們民族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深刻的。對“貴和尚中”觀念的認同,使得中國人十分注重和諧局面的實現和保持。凡事不走極端,極力維護集體利益,求大同存小異,成了人們的普遍思維原則。上善若水水作為生命萬物之本源,與老子所提出的“道”有著較高的契合度,所以,老子在《道德經》中所提出的處世哲學,則是以水喻道,彰顯了道家的生命智慧。水具有謙遜的品行。與其他自然萬物爭相向上不同,水會自高遠流向低洼之處,謙讓且孕育萬物水具有頑強、堅持的特性。水雖然柔弱,卻可“滴水穿石”。水具有不爭的美德,萬物生長都離不開水的孕育滋潤,但是水卻不圖回報、廣泛施恩,造福眾生。水具有空明清澈的特點。水以清澈透明的狀態(tài)堅守本心,前進時毫無阻礙,靜止時平和安靜,始終保持客觀態(tài)度與自然和諧相處?!吧仙迫羲背鲎浴兜赖陆洝返诎苏拢骸吧仙迫羲K评f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睘槿颂幨?,只有從多個方面學習水的至善品行,才能在居處、心思、待人、為政、處事方面,都保持一種心無雜念、復歸自然的狀態(tài)。對于“不爭”的理解,世人存在一定的偏見,往往將“不爭”等同于“無能”,但是,水的“不爭”并不表示因柔弱而沒有能力,表示的僅僅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或品行,是剛強意志內斂的表現?!吧仙迫羲笔且环N極高的人生境界。人生在世,若要達到“上善若水”的境界,便要做到平和心態(tài)靜如水、正直為人明如水、輕看名利淡如水、面對坎坷韌如水。只有像水一樣至柔、至剛、至凈,保持一顆無私無欲之心,為萬物眾生默默奉獻,才能夠以“上善者”身份達到“不爭”的人生境界。仁愛孝悌(對生活的影響)一、仁愛“仁”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分量最重的一個字,也是儒家倫理學說中最基本的范疇。其本意是指人與人相互親愛,強調人的自我修養(yǎng)(內?。??!叭省钡暮诵氖恰皭廴恕?,“仁愛”的根本是孝悌,因為只有在家孝順父母、敬愛兄長,“仁愛”才能由家庭推廣到社會,才能“泛愛眾”,才能愛君忠君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衛(wèi)靈公》,“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表明“仁”既是一種博大的同情心與愛心,又是一種忠恕之道,具有寬容忠恕的精神。孟子在孔子的基礎上,對儒家的倫理道德思想進行了豐富和發(fā)展,他認為“仁也者,人也”《孟子·盡心下》,即“仁”是人區(qū)別于禽獸的本質,“仁人志士”自當具備所謂“四端”:“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孟子認為性善是天賦予人的本性,是“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孟子·離婁上》的根本。二、孝悌“孝”是中國傳統道德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何謂孝?《爾雅·釋訓》的解釋是:“善事父母為孝?!本褪钦f,身為子女要順承父母的意思,而且要奉養(yǎng)父母,這才算盡到為人子女的責任??鬃诱f,孝是為人之本。中國人提倡孝道,源于中國血緣文化的特點?!靶ⅰ笔侵袊鴤鹘y道德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何謂孝?《爾雅·釋訓》的解釋是:“善事父母為孝?!本褪钦f,身為子女要順承父母的意思,而且要奉養(yǎng)父母,這才算盡到為人子女的責任。孔子說,孝是為人之本。中國人提倡孝道,源于中國血緣文化的特點?!靶ⅰ辈粌H僅是一種美德,也是做有道德的人的根基。或許正是受這種思想的影響,古人將“孝”界定為諸德之本?!般睂儆谌寮业膫惱矸懂?,指敬愛、順從兄長,目的在于維護封建的宗法關系。其常與“孝”并列,稱為“孝悌”?!般钡暮x包括敬重兄長、善事兄長,兄弟篤愛和睦及友順和睦。明禮誠信一、明禮中國是世界聞名的禮儀之邦,“禮”是中國文化的突出精神。好禮、有禮、注重禮義是我們立身處世的重要美德?!岸Y”根源于人的恭敬之心、辭讓之心,出于對長上、對道德準則的恭敬和對兄弟朋友的辭讓之情。在我國公民道德建設中,“明禮”作為基本道德規(guī)范之一,綜合概括了以往“禮”所涉及的“禮儀”“禮讓”和“文明”的含義。作為我國公民道德基本規(guī)范的“明禮”,其中的“禮”,涵蓋了社會公共生活、職業(yè)生活和家庭生活三大領域,與之相關,“禮”的內容體現為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和家庭美德等三大基本道德規(guī)范。二、誠信一般說來,“明禮”是人的外在行為表現,“誠信”是人的內心狀態(tài)。誠信的基本內涵包括“誠”和“信”兩方面?!罢\”主要是指誠實、誠懇;“信”主要是指信用、信任?!罢\信”的含義,主要是指忠誠老實、誠懇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對他人給予信任。在古人看來,“誠”既是道德規(guī)范,也是道德修養(yǎng)的態(tài)度和方法?!靶拧钡幕疽笫菍θ苏\實不欺,這與“誠”是一致的。“信”的重要內容是對人說話要誠實。此外,“信”還要求人們辦事要忠誠可靠?!昂迫恢畾狻保ㄈ绾勿B(yǎng)浩然之氣)孟子首次提出“浩然之氣”的概念是在《孟子·公孫丑上》中,“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它作為一種氣,是合乎義與道的,沒有這個就會顯得疲弱不堪。它是日月積累的正義所衍生出來的,而不是正義偶然從外而入所取得的?!泵献诱J為浩然之氣實在是難以講明,這種“氣”必須有正義與道德的配合,缺乏它就沒有力量了。這種“氣”由正義的深厚積累而成,不是偶然的正義行為所獲得,只要做一件有愧于心的事情,這種浩然之氣就沒有了。可見,“浩然之氣”是正義與道德之氣,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融為一體的一種至高無上的內心狀態(tài),是道德感支配之下出現的一種至大至剛、豪邁無比的精神狀態(tài),是一往無前、理直氣壯、無所畏懼的正義體現,是一種認知、情感、意志綜合表現的偉大人格。孟子說,“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以直養(yǎng)而無害”。因此,在養(yǎng)習上應當以保持、遵循為主,使得自身的外在行為與之相符合,如果外在行為與之不相符,就會對其造成破壞,正如孟子所說:“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笔紫?,是“反求諸己”。孟子在建立“浩然之氣”一說時,深刻強調了道德主體的能動作用,認為凡事必須從自身入手,發(fā)掘自身善端,注重內圣、講究氣節(jié)、崇尚道義。其次,是“動心忍性”。主動接受身體和精神上的鍛煉,通過撼動人的心性來增強堅韌不拔的意志。最后,是“集義而生”。浩然之氣的養(yǎng)成要靠平時不斷的日積月累,不能拔苗助長?!氨赜惺卵啥鹫?,心勿忘,勿助長也?!标庩柪碚摰膬群ㄒ唬╆庩柕幕靖拍铌庩柺菍ψ匀唤缦嗷リP聯的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含有對立統一的概念。陰和陽既可以代表相互對立的兩個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內部所存在的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陰陽最初的含義是指日光的向背,朝向日光則為陽,背向日光則為陰。向陽的地方光明、溫暖,背陽的地方黑暗、寒冷。根據這一特點后來引申為,凡是光明的、溫暖的、上升的、活動的、外在的、興奮的、功能亢進的、強大的、功能的等事物或現象都屬于陽;黑暗的、寒冷的、下降的、靜止的、內在的、抑制的、功能衰退的、弱小的、物質的等事物或現象都屬于陰。(二)陰陽學說的主要內容1.陰陽對立制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跨學科視角下的小學生綜合計算能力培養(yǎng)策略研究總結
- DB6528T 210-2024板椒聯合收獲機作業(yè)技術規(guī)程
- DB6103T 82-2025夏大豆擴行縮株栽培技術規(guī)范
- 專業(yè)常年法律顧問聘任合同模板
- 個人投資入股合作合同協議
- 專利許可合同
- 買賣合同終止及賠償協議
- 專兼職律師服務合同格式范本
- 個人咖啡店轉讓合同范本
- 產品設計與制造合同范本
- 法醫(yī)病理學課件
- 職代會提案征集表
- 介紹uppc技術特點
- 物業(yè)工程工作分配及人員調配方案
- 《諫逐客書》理解性默寫(帶答案)最詳細
- 《黑駿馬》讀書筆記思維導圖
- 2023年物理會考真題貴州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試卷
- 盤扣式懸挑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
- 勞動防護用品知識考試試題(含答案)
- 高中教師業(yè)務知識考試 數學試題及答案
- GB/T 9290-2008表面活性劑工業(yè)乙氧基化脂肪胺分析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