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文學史(二十世紀文學)_第1頁
英國文學史(二十世紀文學)_第2頁
英國文學史(二十世紀文學)_第3頁
英國文學史(二十世紀文學)_第4頁
英國文學史(二十世紀文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英國文學史(二十世紀文學)二十世紀文學主要是分為一戰(zhàn)前,一戰(zhàn)后和二戰(zhàn)以后這三個時期,下面從這三個時期開始講述。照例是從歷史背景開始:一、歷史背景二十世紀的英國,由于維多利亞女王的去世,境況其實并不好。國內農業(yè)危機,發(fā)生了三次的大罷工,從布爾戰(zhàn)爭之后,國際舞臺上共爆發(fā)了兩次戰(zhàn)爭,即一戰(zhàn)和二戰(zhàn),戰(zhàn)爭給人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創(chuàng)傷,懷疑、幻滅等悲觀情緒給戰(zhàn)后分子留下了巨大陰影,他們只能從思想上尋求安慰,有的趨向溫和保守,有的轉向馬克思主義和宗教,再加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法興起,很多作家以此為依據,開始寫一種意識流小說。二十世紀的文學和社會哲學具有緊密聯系。一戰(zhàn)前的文學依舊延續(xù)著過去現實主義的傳統(tǒng),但是現代主義有一點興起的苗頭了。英國文壇蕭伯納戲劇振興,小說上有英國現實主義小說三杰:高爾斯華綏、貝內特和威爾斯。一戰(zhàn)前期,現代主義小說還沒有正式形成前主要是這四個人,表現了英國在世紀之交,現代主義和現實主義相互交織的情況?,F代主義形成之后,主要的人物也就是喬伊斯、伍爾夫、勞倫斯、毛姆、康拉德和艾略特,二戰(zhàn)之后是戈爾丁和修斯這倆,其余的也就會提一嘴,不會詳細描述??偟膩碚f二十世紀是個文學百花齊放的時代,現代主義興起,同時也有象征主義、自然主義這兩類小說齊頭并進,再加上意識流寫作,從文學流派的興起就能看出兩次戰(zhàn)爭給世界人民帶來多大的傷痛,文學作為治愈心靈的有效工具,自然也得到相應的發(fā)展。二、代表人物戲劇:1、振興戲劇的蕭伯納(GeorgeBernardShaw)蕭伯納出生在都柏林,他這個人不喜歡系統(tǒng)性地訓練,所以就沒有接受正統(tǒng)教育,15歲輟了學,在地產公司當小職員,20歲跑去倫敦,投奔母親,開始了他的創(chuàng)作歷程,寫作的主要題材是劇評、音樂評論和小說,后來才開始寫劇本。同時,他還是費邊社(FabianSociety)的社員,溫和改良派,主張通過改良的方式實現社會主義,當時為了宣傳費邊社他還寫了不少政治宣傳的小冊子。在戲劇上面,他是易卜生地狂熱粉絲,主張戲劇應當反應迫切的社會問題,不應當為藝術而藝術(這波diss唯美主義),他的第一部劇本《鰥夫的房屋》(Widowers’Houses)這部戲里,鰥夫指的就是一個靠出租窮人房屋發(fā)財的薩托里阿斯,他的女兒要和醫(yī)生斯蘭奇訂婚,斯蘭奇認為岳父的財富來路不正,想要解除婚約,但是事實上,他自己的財富也并不清白,最后他不但沒有取消婚約,還成為了岳父的合伙人。指責的就是資產階級依靠窮人而自肥的這種現象?!度A倫夫人的職業(yè)》(Mrs.Warren’sProfession)也是指責資產者取財無道這種現象。十九世紀的最后幾年到一戰(zhàn)之前,蕭伯納其余作品還有《魔鬼的門徒》(TheDevil’sDisciple)、《人與超人》(ManandSuperman)、《芭芭拉上?!罚∕ajorBarbara)、《傷心之家》(HeartbreakHouse)和《蘋果車》(TheAppleCart)這些作品前期都透露著蕭伯納政治改良的觀點,但是到后面《蘋果車》這塊,雖然依舊是社會問題?。╯ocialproblemplay),程度比之前的改良要強上不少,他開始嘲笑資產階級議會制,資產階級民主危機,以打翻蘋果車作為象征,比喻資產階級算盤落空,筆鋒犀利。小說:2、世家小說的高爾斯華綏(JohnGalsworthy)高爾斯華綏出生律師家庭,牛津大學攻讀法律出生,28歲開始創(chuàng)作,和蕭伯納一樣受易卜生社會問題劇的影響,不過他對于社會的揭露用的是小說而非戲劇,《福爾賽世家》三部曲(ForsyteSaga)是他的成名作,《現代喜劇》(AModrenComedy)是他完成的第二組三部曲(trilogy)。《福爾賽世家》是四代人的生活變遷,這個三部曲當中包括《有產業(yè)的人》(TheManofProperty)、《騎虎難下》(InChancery)和《出租》(ToLet)等這里面最有特點的就是《有產業(yè)的人》,這部分通過主角:喬利恩·福爾賽一個人來表現福爾賽家族的特點,就是不可抑制的占有欲和強烈的財產意識,圍繞福爾賽家族的內部矛盾展開,小說中喬利恩為了捍衛(wèi)自己的財產,迫害其他人,通過這些,作者來批判資產階級私有制對于人性的消極影響?!冬F代喜劇》是《福爾賽世家》的延續(xù),其中包括《白猿》(TheWhiteMonkey)、《銀匙》(TheSilverSpoon)和《天鵝曲》(SwanSong),這部主要寫年輕一代福爾賽人的經歷,寫的也是二十世紀年代的文化氛圍。和肖伯納一樣,高爾斯華綏的作品都是針對其當時的社會問題而創(chuàng)作的,針砭時弊,力透紙背,不過他是通過寫世家,以社會當中的一個家族來影射一個資產階級社會,以小見大。3、科幻的威爾斯(H.G.Wells)威爾斯出身貧苦,沒讀完中學就自謀生路,靠獎學金資助才在大學里讀完了生物學,也參加過費邊社,社會改良主義思想,由于出身社會下層,對于下層人民的生活極為了解,他自稱科學傳奇,代表作是科幻小說《時間機器》(TheTimeMachine)描寫的是時間旅行者發(fā)明了一種時光機能夠穿越過去未來,他主要寫的是未來世界,人類已經分為了兩類,一種是不勞而獲的埃洛伊和從事地下勞動的莫洛克(養(yǎng)活埃洛伊),但是夜晚之后,就出來捕食他們,象征著勞動階級與剝削階級矛盾激化后的結果。實際上這部小說,是通過科幻的題材揭露當下的社會問題,作者通過對當下情況的推演,預測未來的情況,從而達到他社會改良的想法。像這類題材的還有《隱身人》(Theinvisibleman)、《星際戰(zhàn)爭》(Thewarofworlds)、《最早登上月球的人》(Thefirstmaninthemoon),作者借科幻的外衣和當時的科學技術,來傳遞思想,算是開了科幻小說的一個分支反烏托邦小說。4、自然主義傾向貝內特(ArnoldBennett)雖然貝內特和上面兩個人并稱但是他的文學作品事實上不如威爾斯和高爾斯華綏。貝內特出生于英國北部斯塔福鎮(zhèn),這個小鎮(zhèn)是英國著名的陶瓷之鄉(xiāng),所以他后續(xù)作品當中有以家鄉(xiāng)盛產陶瓷的五鎮(zhèn)作為背景的"五鎮(zhèn)小說",五鎮(zhèn)系列包括:《五鎮(zhèn)的安娜》、《五鎮(zhèn)軼事》、《五鎮(zhèn)的慘淡笑容》從不同角度描寫五鎮(zhèn),貝內特最著名的作品就是《老婦談》(Oldwife'stale)描寫五鎮(zhèn)之一的伯斯里鎮(zhèn)布店老板貝恩斯的兩個女兒50余年的生活歷史,反映上世紀后半葉英國工業(yè)城鎮(zhèn)里中產階級的生活。姐姐康斯坦斯安分守己,嫁給布店伙計,繼承父親小家業(yè)過了生兒育女的平淡一生。妹妹蘇菲婭不甘寂寞,與一個推銷員私奔到巴黎,遭遺棄后獨自奮斗掙下一份家產。闊別30的的姐妹重逢,慨嘆歲月無情,人生無常。他還有《克萊漢格》三部曲,寫的也是五鎮(zhèn)當中的悲歡離合,貝內特受法國自然主義影響很深,所以他小說中的人物通常都是默默接受命運安排,以冷靜和客觀態(tài)度描寫平凡生活,注重寫生活瑣碎,所以后面他遭受過現代主義作家的抨擊。5、追尋月亮的毛姆(WilliamSomersetMaugham)毛姆也受法國自然主義影響較重,但是他和貝內特不一樣,他更為接近,他相信人力在自然規(guī)則面前的無力,對基督教和自然宗教都抱有懷疑態(tài)度,他的作品跨越了三代人,主要的小說寫在一戰(zhàn)后面,他的小說在全球都具有一定影響力,毛姆出生在巴黎,自幼父母雙亡,后來是由伯父接回英國的。他的自然主義傾向在他第一部小說《蘭姆貝斯的麗莎》(LizaofLambeth)當中,這部小說以臨床觀察角度寫一個死于流產女工的悲慘命運。雖然說毛姆也寫過三十多個劇本,但是他的主要成就在小說上,他流傳最廣的小說是《人性的枷鎖》(OfHumanBandage),寫的是主人公菲利普·卡萊幼年喪母,被專橫的伯父收養(yǎng),在學校當中又遭歧視和摧殘,愛情上又飽受打擊,小說揭露的就是宗教、貧困、教育對于人性發(fā)展的枷鎖。另外一部較為著名的就是《月亮與六便士》(MoonandSixpence),以畫家高更為原型,寫的是一個股票經紀人史特里克蘭拋卻原有一切追尋藝術的故事,該小說再一次提出自我的問題,寫的就是人逃避社會追尋內在自由的故事。剩余兩部《尋歡作樂》(CakesandAle)和《刀鋒》(TheRazor’sEdge)也是類似主題,寫追尋人生意義。除了這幾部長篇小說,毛姆在短篇小說上,他的風格類似莫泊桑,故事性很強,既能夠吸引讀者,又可以揶揄社會不良風尚。6、走入黑暗中心的康拉德(JosephConrad)康拉德是波蘭人,父親是反抗沙俄的愛國者,所以他早年喪父,年輕的時候,去過法國學習航海,在海上生活了20多年,所以他后面的作品基本以航海作為主要題材,大多數寫航海故事,此類小說中最著名的是《水仙花號上的黑家伙》(TheNiggeroftheNarcissus)寫的是船上有個黑人船員,一起航他就病倒了,人們不知道他是裝病還是真病,所以有的人鄙視他,有的人照顧他,船上遇上颶風,船員們面臨自然力量的威脅,同時也面臨道德上的考驗,作者顯示友誼和同情對人們很重要,他的小說展示了人性的強弱點和優(yōu)劣。這也是康拉德小說的特點,看上去是那種冒險小說,但是他的關注點在道德和人物。他的第二類小說寫的又是來自文明世界的白人在原始叢林當中探索靈魂的故事。代表作有《吉姆爺》(LordJim)這部小說寫的是吉姆在遇到海難,棄船逃跑,來到了一個東方小島,在小島上找到靈魂的安寧,他幫助土著擊敗敵人,但白人海盜的背信棄義,使他失信于土著首領,他請以死謝罪。《黑暗的中心》(HeartofDarkness)則探討一位船長在叢林深處,在欲望的驅使下,墮落成兇殘的殖民者。他的第三類小說則是涉及政治社會話題,代表作有《間諜》(Thesecretagent)、《諾斯特摩羅》(TheNostromo)他的小說采用印象主義的手法,認定素材不是通過分析,而是通過第一眼的印象給人表現出來的,他更為關注人的內心世界,有點心理小說的意思。7、在連接中尋找希望的福斯特(E.M.Forster)福斯特是戰(zhàn)前這段時間最后一位小說家,他和康拉德一樣,延續(xù)了英國寫實小說的傳統(tǒng),汲取了象征主義手法。他前半生成就在小說,后半生成就在散文。他大學畢業(yè)之后游歷意大利和地中海地區(qū),這些地區(qū)國家的風土人情深深地影響了他,回國后,他開始寫作,他把自然看作人的創(chuàng)造性沖動地來源,他的作品有下面這幾個:《天使不敢涉足地地方》(Whereangelsfeartotread)《最漫長的旅行》、《一間可以看到風景地房子》(Roomwithaview)、《霍華茲別墅》(Howardsend)、《印度之行》(Apassagetoindia)作者尤其關注人與人之間聯系的問題,他認為精神的東西和物質的東西應當連接起來,小說中的人物背景都應該有象征意義和諷刺意味。一戰(zhàn)之后詩歌:8、荒原詩人艾略特(ThomasStearnsEliot)艾略特出生美國,早年在哈佛大學攻讀哲學和邏輯學,畢業(yè)后去巴黎大學深造,因一戰(zhàn)而輟學,辦過幾次報紙,后來開始出版詩歌,代表作有《詩歌》、《詩集》、《四個四重奏》,其中包括《普魯弗魯克的情歌》和《小老頭》,他最著名的詩歌就是長詩《荒原》(Thewasteland),《荒原》取的是亞瑟王爭奪圣杯的神話結構,結合象征主義和玄學派詩歌傳統(tǒng),宣揚天主教救世思想,荒原在西方文明當中意味著危機?!端膫€四重奏》則是宗教冥想詩,抒發(fā)的是對時間、生命的空幻感。后期,艾略特詩歌宗教氣味變得很濃。小說:9、以自然本性抗機械文明的勞倫斯(DavidHerbertLawrence)勞倫斯是現代主義作家當中,最具獨創(chuàng)性和爭議性的作家,他揭示人性深處,以此批判現代工業(yè)社會,他出生于一個礦工家庭,不過母親卻是來自社會上層的文雅小姐,他在諾丁漢大學期間開始寫小說,后來他和一個德國女人私奔到國外,此后一直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但是卻筆耕不輟。他一生不滿資本主義工業(yè)化的秩序,認為其極大地破壞了人的自然本性,在他的小說當中,這一點尤為明顯,他的第一部小說《白孔雀》(ThewhitePeacock)寫的就是田園生活和銅臭的工業(yè)社會對比?!秲鹤优c情人》(SonsandLovers)寫的就是母親面對粗暴的父親感到失望,只能將全部感情寄托于兒子身上,這種情感甚至影響了兒子與其他姑娘談戀愛。這個案例甚至都成為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學的一個案例?!逗纭罚═heRainbow)則是通過寫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調整來拯救墮落的文明。姐妹篇《戀愛中的女人》(WomenInLove)就是寫男女之間分合關系,探索人與人之間在工業(yè)社會里建立完美關系的問題。勞倫斯的爭議性就體現在他一方面探討女性獨立的個體,一方面又認為女人應當被男人踩在腳下。其余作品有《哈特萊夫人的情人》(LadyChatterly’sLover)和《袋鼠(Kangaroo),他注重描寫心理,探究人的潛意識和性本能,他痛恨機械文明對人性的扼殺,揭露資本主義對于人價值的摧殘。10、離經叛道的探索者喬伊斯(JamesJoyce)喬伊斯的小說屬于意識流,和傳統(tǒng)表現形式完全不同,是在現代心理學的基礎上形成的,所謂意識流,就是隨著人的意識活動,自由組織聯系故事情節(jié),不受空間邏輯因果關系的制約,常常是由一個事件或情景引發(fā),人的意識向四面八方發(fā)散又收回,構成放射形的枝蔓式的立體結構。喬伊斯從小接受古典文化教育和宗教教育,青年時期在都柏林大學接受現代語言。厭惡宗教主義,為了擺脫來自民族和宗教的壓力,他自愿流亡歐洲,經濟窘迫,還受到眼疾的困擾,期間創(chuàng)作了四部小說,有短篇小說《都柏林人》(Dubliners)描寫都柏林下層人民的瑣碎生活,從意識方面表現精神感悟?!肚嗄晁囆g家的肖像》(APortraitoftheArtistasaYoungMan)帶有自傳的意思,表現青年藝術家精神成長過程。《尤利西斯》(Ulysses)寫三個都柏林人一天的情感意識活動?!斗夷岣挠X醒》(Finnegan’sWake)寫的是酒店主人一家人一個晚上的惡夢狂想,非常精深難懂。喬伊斯的作品總是關于都柏林的,在他眼里,都柏林就是整個英國社會的縮影,手法上徹底背離了傳統(tǒng)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