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倫理與法規(guī)_第1頁
媒介倫理與法規(guī)_第2頁
媒介倫理與法規(guī)_第3頁
媒介倫理與法規(guī)_第4頁
媒介倫理與法規(gu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用文檔第一章:新聞實踐中的道德與倫理問題第一節(jié):“道德”范疇的職業(yè)規(guī)范一、新聞有償與記者勒索受賄

有償新聞(嚴重職業(yè)道德問題):有新聞從業(yè)者參與的以金錢或金錢等價物形式進行交易的現象——新聞從業(yè)者向采訪對象索要財物或采訪對象買斷新聞滋生的條件:A.媒體本身是稀缺資源(大陸媒體實行審批制,海外實行注冊登記制);B.市場交換1、以新聞之名行有償廣告之實(“一廠一店式”)新聞與廣告的基本區(qū)別:1、新聞必須客觀公正,廣告是自我宣傳;2、新聞的取舍決定于新聞本身的新聞價值,廣告只需付費即能刊登;3、新聞以滿足人們多方面的信息需要為目的,廣告以實現廣告主的推銷為目的;4、新聞從客觀新聞事實產生,廣告按廣告主的主觀意圖制作;5、新聞是公益行為,廣告是市場贏利行為把廣告混同于新聞,是把廣告主的局部利益冒充為社會公眾利益,媒體將通過政府審批而獲得的稀缺資源只分配給特定少數人2、以刊發(fā)、撤回批評稿件為條件直接索要財物觸犯法律行為:毀損商品信譽罪、敲詐勒索罪、受賄罪3、在采訪活動中主動提出生活上的奢侈要求4、被動接受各種禮金、有價證券5、為非法行為宣傳、接受賄賂《關于禁止有償新聞的若干規(guī)定》1、新聞單位采集編輯發(fā)表新聞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費用,新聞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義向采訪對象索要財物,不得接受采訪報道對象以任何名義錢物、有價證券2、新聞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義向采訪報道對象借用、試用車輛、住房、通信工具等物品3、新聞工作者參加新聞發(fā)布會和企業(yè)產品上市和其它慶典活動,不得索取和接受任何形式的禮金4、新聞單位在職的記者編輯不得在其它企業(yè)單位兼職以獲取報酬,未經本單位領導批準不得受聘擔任其它新聞單位兼職記者或特約撰稿人5、新聞工作者不得擅自組團進行采訪報道活動6、新聞工作者在采訪活動中不得提出工作以外個人生活方面的特殊要求,嚴禁講排場、揮霍公款7、新聞工作者不得利用職務之便要求他人為自己辦私事,嚴禁采取公開曝光、編發(fā)內參等方式要挾他人達到個人目的8、廣告經營業(yè)務與采編刊播業(yè)務必須嚴格區(qū)分,新聞報道不得收取任何費用,不得以新聞報道形式為企業(yè)或產品作廣告9、凡是收取費用的專版、專刊、專頁、專欄節(jié)目等均屬廣告,必須有廣告標識,與其它非廣告內容區(qū)別10、新聞報道與贊助必須嚴格區(qū)分,不得利用采訪和報道新聞拉贊助,在得到贊助或協(xié)辦的欄目節(jié)目中只可以刊播贊助或協(xié)辦單位的名稱,不得以語言文字圖像等形式宣傳贊助或協(xié)辦單位形象或產品二、承擔法定的政治義務與責任三、信守客觀,防止報道失實1、新聞的客觀性不帶有主觀傾向性,通過盡可能多的渠道獲得信息,再將信息所呈現的表達出來,多側面的呈現事實可能的狀態(tài)。新聞真實新聞構成的基本五要素大致準確B.報道引用的所有材料準確可靠C.背景材料全面客觀D.對事件的概括能夠反映新聞事實的總體面貌E.對新聞事件的解釋合乎事物內在的必然性、規(guī)律性、“倫理”范疇的職業(yè)規(guī)范珍視采訪報道對象作為人的尊嚴和生命價值#、災難性事故報道與人性情懷《中國廣播電視編輯記者職業(yè)道德準則》《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yè)道德準則》:采訪報道意外事件,應顧及受害人及其家屬的感受,在提問和錄音、錄像時應避免對其心理造成傷害1、記者“特權”行為與累贅身處現場的沖動控制能力與心態(tài)調節(jié)有時比獨家新聞重要,現場受限,必須有適當的退讓記者占用非常珍貴、稀缺的救助資源,給救援工作帶來直接影響2、對受害者及親屬持應有的尊重關懷特別注意避免采訪報道行為給未成年人的心靈留下陰影——西方媒體的通行做法:避免媒體和不相干的旁觀者的干擾,以避免未成年人的心理傷害采訪時盡量不要和搶險救災指揮人員和操作人員說話,不要和從廢墟中搶救出來的受難者說話,不要和受難者的親人說話“生命高于一切,搶救生命高于一切,搶救生命的工作高于一切”記者應當盡量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分析,報道災區(qū)現場情況,盡量不要干涉當事人愛德斯坦·海德:不以任何方式干擾受害者的親友,即使在公共場合;不征得同意不使用攝像機拍攝受害者親友;不詢問“你感受如何”一類問題,不要使受害者親友掉入必須表達他們情緒的陷阱;可以在確認悲劇發(fā)生后提出采訪的要求;不要期待這些傷痛的受訪者對媒體的反應一致。災難新聞報道基本原則:1、不以任何方式干擾受害者親友,不征得同意不拍攝受害者親屬;2、采訪行為不要使受害者親屬處在必須表達悲痛欲絕情緒的失控狀態(tài);3、不要成為噩耗的首要傳遞者;4、體現應有的同悲情懷,不要造成一種反差;5、對于亡者,如果需要,以隱晦的方式呈現;6、不使用災難事故中極度讓人痛心的照片,如有必要應作處理職業(yè)角色與社會角色沖突#、專業(yè)主義追求與人文關懷沖突專業(yè)理念:對新聞技巧和使命的認識——報紙的大眾化、低俗化——專業(yè)主義:只推崇專業(yè)技能和技巧客觀化的報道標準:1、以5W進行報道;2、倒金字塔式的寫作形式;3、以第三人稱的語氣寫作;4、要引述當事人的話;5、強調可以證實的事實;6、不采取任何立場;7、至少表達新聞的兩個面總的理念:1、經營權、編輯權分離;2、事實報道、評論分離;3、報道客觀新聞價值的水準依賴于專業(yè)理念與技巧實現程度,但具有更高的準則——人文關懷、社會共享價值1、阻止生命危險、拯救心靈與本職工作:如果存在明顯即刻的危險首先考慮制止救助或拯救而非記錄有專業(yè)水準的新聞應該體現“新聞可以稱之為新聞”的特質:獨家素材;獨家視角;表現方法稱絕;有深度;有表現力、沖擊力、感染力、說服力——這都需要專業(yè)的訓練人文關懷更重要:生活角色承擔比職業(yè)承擔更重要新聞若不想引起糾紛,必須盡到對新聞主體的尊重和關懷,不能漠視別人的生命。最大限度實現新聞價值的原則:尊重新聞主體、為人性服務出現“職業(yè)角色”掩蓋“社會角色”,是否確屬“別無選擇”,對個體本身而言,挽救是否更為不可取代2、媒體救助與尊嚴傷害(善意、無意):充當施舍者欲望的表演意識過于突顯3、媒體救助、嚴肅或沉重的話題關注的視角邊緣化或娛樂化弱勢個體在無法擺脫厄運、無力抗爭時可能采取極端方式引起媒體關注“戲說”:救助對象成為媒體塑造自身形象的犧牲品有時媒體同情的善意之舉無法換取人的尊嚴4、以不恰當的方式濫用采訪對象的信用:信任的感情狀態(tài)是否超出了背叛應遭普遍譴責的程度5、形象的刻板化描述與身份、階層的隱性歧視三、隱性采訪、暗訪中的選擇1、隱性采訪中的倫理爭議隱性采訪:不公開記者身份、公開記者身份但不公開采訪意圖來獲取第一手資料的調查參與活動方式:1、觀察:在現場不暴露身份、不介入事情、作為旁觀者來冷靜觀察;2、親歷:親身參與新聞事件的過程(主動創(chuàng)造條件參與其中、被動身不由己卷入其中);3、測試:預先設置好條件,讓對方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入其中無論出于對公權力的監(jiān)督,還是出于維護市場秩序,有足夠的理由表明隱性采訪的迫切性、必要性、不可替代性(一)記者作為事件的直接推動要素1、以誘偵手段采訪、獲取真實內情:誘惑偵察、陷阱取證(釣魚執(zhí)法)犯意誘發(fā):犯罪嫌疑人在偵察人員的刻意引誘下犯罪機會提供:創(chuàng)造犯罪的條件但缺乏言行的直接鼓動受刑事法律的嚴格限制偷拍偷錄(民事法律相關精神)手段不禁止暗訪手段獲取的資料是否可以作為證據,存在差異:涉及私人環(huán)境、私人談話《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違反法律禁止性規(guī)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2、為獲取內幕記者自身入罪3、誘使暗訪對象作出違法行為使法本身威嚴受損:“釣魚采訪”4、以冒充身份和誘導方式披露違法內幕,使無辜者利益受損上述被暗訪對象本身均有犯罪或違法性:是否可以采取手段對等原則?5、以不正當手段、設圈套或欺騙的隱蔽方式測試、披露行業(yè)道德或行風問題不得違背行業(yè)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影響正常的工作秩序6、以不正當手段披露違反社會公德、私德的行為輿論曝光(性質惡劣、影響廣泛的輿論監(jiān)督)針對違法亂紀的人或事的批評輿論監(jiān)督是針對公權力的使用涉嫌侵權:針對個體道德不夠高尚的行為審判(二)記者僅以事件旁觀者身份身份冒充正當性的大致界限:(不能冒充)法官、檢察官、警察等依法授予的特定身份如果僅以旁觀者身份,僅僅為了收集、獲取他人違法犯罪證據(假如可以接受這樣的角色越位)其一:考慮不損害事件中其他無辜者的利益其二:不要記者人為地設置圈套、陷阱其三:確實迫不得已,面對一般的違法犯罪行為,不要引發(fā)新的犯罪行為,面對重大違法犯罪行為,不誘發(fā)更大的違法犯罪行為(媒體已經超越自己的職責成為偵破機關)對于一般性質的新聞素材,假冒身份與偽飾采訪動機“用合法正當的手段獲取新聞,尊重被采訪者的聲明和要求,新聞采訪要出示有效新聞記者證?!薄爸橥狻薄耙馑甲灾巍薄伺c人之間最直接的利用關系:如果一般事件也用錄拍的話現有法律對隱性采訪相關問題的制約:1、不得危害國家安全;2、不得披露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和個人隱私;3、不得違反未成年人和婦女權利保護法的相關規(guī)定;4、不得非法持有間諜器材隱性采訪的合理問題:身份冒充沒有改變事件性質,沒有將性質推向惡的方向,僅作為一種串連、策略,只是采取隱蔽手段將過程記錄下來、新聞報道與名譽侵權第一節(jié):名譽及名譽權概述一、名譽及名譽權(一)名譽的本質公民的名譽:是指社會對公民的品德、才能、聲望、信譽、思想、作風、形象等方面的綜合評價。法人的名譽:是社會對法人在民事活動中的信用、生產或銷售商品與服務質量、態(tài)度等方面的綜合評價。名譽的本質1、一種社會評價。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私下評價或自我評價都不能形成名譽的內涵,它強調社會性、公共性與公開性媒體機構所形成的內參資料,不具備侵害名譽權的條件2、對主體人格價值的評價。人格價值就公民而言,主要指品行、才干、存在價值、思想狀態(tài)、生活角色等。法人的價格價值涉及信用、生產能力、經營狀況等3、客觀性:強調名譽權主體自身行為所獲得的結果(一)得其應得:每個人都應取走其行為帶來的后果,既不多,也不少(二)防止言辭表達的主觀情緒對這種“客觀性”進行了無意或有意的修改(到最后會形成“意見改變事實”的結果,由于措辭使讀者的理解和記者想要報道的事實相悖)4、對特定人的評價:名譽不指向泛指的對象,必須能夠落實到具體的人或單位總之,“社會綜合評價”排除特別人群的主觀感受,傾向于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二)名譽權的法律特征#、名譽權:人格權的一部分,指公民或法人基于自己的素質、才能、品德或信譽等方面的行為表現所應得的社會公正評價的民事權利名譽權具有以下的法律特征:1、法定性:名譽權不是自然絕對的權利,是法定的權利,如果有必要法律可以對名譽權的內容作出某些強制性限定2、專有性:特定的名譽權只能由特定的主體享有,對健在的公民而言,名譽權所代表的利益不能轉讓與繼承(企業(yè)法人除外),但名譽權的社會屬性使得公民死亡后他的名譽所體現的利益可以在其近親屬人群的身上得到延續(xù)(死亡人的名譽權同樣受到法律保護)3、財產屬性:名譽權到最后體現為對物質利益的維護#、人格權:一個公民維護自己獨立和尊嚴的根本性規(guī)定具體人格權:生命權、健康權、貞操權、名譽權、身體權、信用權、隱私權、肖像權、姓名權、榮譽權一般人格權:人格平等、人格獨立、人格自由、人格尊嚴人格權和身份權(監(jiān)護權、親屬權、配偶權)構成人身權家庭中人身權受到侵犯,三代以內任何一員近親屬都可以作為原告(適格的主體)法定權利:人身權、知識產權、財產權、債權著作權:必須要有載體固定下來;具有獨特性;保護作品的表達形式而非內容思想;自動產生,無需申請

(三)處理新聞侵權糾紛的主要法律文件《民法通則》《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二、80年代以來的新聞糾紛略述80年代前我國新聞官司很少:相關法律未出臺;報紙很少新聞侵權:新聞單位、個人以傳遞新聞信息的名義通過新聞媒介向公眾傳播不真實的情況、捏造事實、情況雖真實但信息獲取違背他人意愿且屬于法律禁止傳播的內容,從而侵犯法人、公民的價格尊嚴,造成精神上的損害、物質上的損失。(一)1987年《民法通則》頒布作為分界線:此前承擔刑事責任、此后承擔民事責任刑法對“誹謗罪”認定的三個條件:1、捏造事實,損害他人名譽;2、出于直接故意;3、后果嚴重,情節(jié)惡劣民事賠償:停止侵害、賠禮道歉、精神損害賠償;行政責任(二)80年代中后期以來新聞官司4次高峰1988年《民法通則》實施,中心在上海1992年中心在北京,以文化名人為主要原告群體——文化體制改革1993年遍及全國各地,企業(yè)法人作為原告2000年全國各地,政府機關公務員、公職人員作為原告(三)80年代中的期以后新聞官司頻發(fā)的原因分析(1)法律依據:87年《民法通則》,93年司法解釋《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98年《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2)媒體機構神圣、權威意識的消解(3)維權意識的增強(4)媒介觸角延伸的廣度的深度:演藝、文體界名人;普通人的家庭、婚姻、情感媒體報道內容所占比例的大小:情感糾紛——消費糾紛——文藝批評——刑事案件(5)信息收集、制作、發(fā)布的時間大大縮減,沒有充裕時間的求證(6)新聞隨機性、不確定性增大(越來越多的消息來源于網絡)(7)媒體從業(yè)者的情緒心態(tài)、工作作風(不愿核實)(8)立法與司法環(huán)境——限制政府官員隱私事項的兩次立法均流產A、《民法典(草案)》中“公眾人物”詞條被刪除(以社會公共利益進行新聞宣傳和輿論監(jiān)督為目的,公開披露公眾人物的隱私不構成新聞侵權)B、《公務員法》對“領導干部財產制度”的討論最終未被采納——官員隱私權與公眾知情權、媒介報道權之間尋找平衡仍需謹慎C、舉證要求苛刻(證實、證偽;無理纏訴)D、舉證責任分配——舉證規(guī)則:誰主張,誰舉證舉證責任倒置:原告不需過多舉證,而是被告(媒體)進行舉證——公民是弱勢,媒體是強勢E、二審終審制:媒體對地方企業(yè)或政黨干部的異地監(jiān)督(涉及地方保護主義)案件管轄權:侵權行為發(fā)生地和結果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但法院一般尊重原告的意愿,作為一種策略,有相當高比例新聞訴訟官司提出管轄權異議,要求移送侵權行為發(fā)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轄一般一審案件從基層法院開始,媒體敗訴后上訴,移交至二審法院(上一級人民法院),但仍未跳出行政區(qū)劃、權力的影響提審:向高一級(兩級)人民法院提出訴訟再審:由同一級的檢察機關提出抗訴F、反訴、抗訴制度反訴:在一個已經開始的民事訴訟中,本訴的被告以本訴的原告為被告,向受理訴訟的法院提出與本訴相關聯的相反的民事權益請求,以達到抵消、動搖或吞并原訴的目的,這種反守為攻的訴訟是本訴被告所享有的權利,是保證本訴被告的民事權益的一項重要制度抗訴: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作出的裁決、判定,認為確有錯誤時,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審理要求的訴訟活動,抗訴是法院授予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行使的一項法律監(jiān)督權抗訴需要符合的條件:1、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或認定事實確有錯誤;2、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3、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4、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中有貪污、循私、舞弊的行為G、法官、編輯記者對于侵權的認知(真實性的把握標準、情緒表達的克制度)在具體業(yè)務操作層面,從業(yè)者慣常的處理方法和法官的尺度運用存在明顯差距分歧一:作為情緒表達強烈形式的言辭辱罵,法官采取雖未超出常人經驗感受范圍但顯然有過嚴傾向的執(zhí)行標準,編輯記者則偏重日常經驗標準,或者說在批評報道經常涉及的譴責、貶斥態(tài)度一立場呈現上,法官更傾向于意見、情緒表達一理智與分寸分歧二:媒體從業(yè)者對報道“客觀性”尊重,更多地采取了“新聞基本要素基本真實即可”的行業(yè)標準,法官對媒體因實際條件限制而難以達到理想狀態(tài)的客觀真實,傾向于將苛刻的客觀性要求置于優(yōu)先地位報道侵害名譽權的條件一般民事侵權行為的四個構成要件:1、損害事實;2、違法性;3、有過錯;4、因果關系新聞侵權的幾個條件:1、新聞已經發(fā)表(損害事實)內參(僅供領導內部參閱的刊物、資料);內部發(fā)行的報刊、資料(法院要受理)是否造成社會性評價2、新聞作品有侵害他人名譽權的違法性質,即新聞侮辱與新聞誹謗(違法性)新聞誹謗:對特定的法人、公民的報道完全是虛假的,或部分事實不真實(主要虛假),對其名譽造成損害的新聞侮辱:新聞報道由于使用污穢、粗鄙、下游的言辭、圖片、漫畫致使特定人名譽受到損害、形象得以丑化幾種常見情形:(一)錯誤地或缺乏事實根據地指責或認定他人違法犯罪司法審判實踐對新聞侵權糾紛中所涉及的有關當事人是否違法犯罪的認定要求非常苛刻A、受害人本人的敘述、涉案人或加害人的供詞B、相關法律專家的認定意見(社會分工細化、專業(yè)化與知識化使人們對專家的依賴性增強)(二)用辱罵的言辭或污蔑、丑化、嘲笑等方式對他人的人格尊嚴進行貶低新聞報道不排斥修辭的適當使用,如何區(qū)分侮辱性言辭與運用修辭方法的界限,關鍵要看作者是從丑化、貶低他人人格出發(fā)使用下流、污穢、丑惡的言辭,還是報道對被批評者行為的描述,只是追求一種有語言張力的表達,如果是后者,一般不構成侵權侮辱一般表現為毫無人的尊嚴的它類作比,或以社會唾棄的身份形容辱罵、稱謂被批駁對象;后者則是對某種行為在道德評價上的否定性敘述方式,而該言辭稱謂所包含的事實信息又是存在的(三)對已故人士生前涉及道德品質、生活作風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不實的或缺乏事實根據的報道(四)不當地使用他人肖像構成誹謗或侮辱當事人人格單純的肖像本身僅具有指代意義;肖像和特定的背景、說明文字結合在一起,產生附加值(指示意義)“以侮辱或惡意丑化的形式使用他人肖像的,可以認定為侵犯名譽權?!保ㄎ澹┥婕氨粓蟮缹ο笊鐣u價的特定那部分內容或事實情節(jié)全部、部分失實對于“失實”的認定,主要不是事實要素失實的“量”而是失實的“質”“細節(jié)失實”是否構成侵權?“基本內容”“主要內容”侵權條件認定,不能明確推導“細節(jié)失實”的法律問題,某個特定的“細節(jié)”既可作為“基本事實”“主要內容”的構成要素存在,也可以相反3、報道內容指向特定的人排他性:特定生活藍本,可以分開4、媒介機構和編輯記者主觀上有過錯民事法律三種歸責原則:1、過錯責任原則;2、無過錯責任限定適用原則;3、公平責任限定適用原則新聞活動侵權的法律責任遵循過錯責任原則憲法的歸責原則(故意)與民法歸責原則(故意以及過失)不一致《憲法》第41條:中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但不得捏造和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過錯: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導致某種損害后果主觀上持有的背離法律、道德規(guī)范或規(guī)則的心理狀態(tài)(一)過失:對自己行為可能發(fā)生的損害后果輕信能夠避免而持麻痹大意的態(tài)度、或由于疏忽大意沒有預見到發(fā)生損害后果(二)故意:對自己行為可能造成的損害后果持希望或放任的態(tài)度,希望后果發(fā)生(即行為人通過一定的行為努力追求的后果)為直接故意,放任后果發(fā)生(行為人雖不希望其后果發(fā)生,但未采取避免后果發(fā)生的措施)為間接故意(三)過失VS間接故意:過失:并未在已經預見到損害后果發(fā)生的基礎上間接故意:能夠預見到損害后果發(fā)生但未采取避免措施(四)過失推定原告能證明其受的損害是由行為所致,媒體不能證明其行為沒有過失過失侵權由推定方式得出,即損害結果存在,媒體不能證明其行為盡到了“注意義務”(五)注意義務“注意”:行為人約束自己行為的穩(wěn)定心理狀態(tài)注意義務應涉及以下技術性規(guī)則:A、外來稿件應審核證明該稿件反映的情況屬實的有效證明材料,實體方面與形式方面的審核B、違法、犯罪或行政處罰的新聞報道材料必須與國家機關依據職權制作的公開文書一致,若有誤,由國家機關承擔C、拿不準、有爭議的問題必須請求領導部門、主管部門,征詢法律授權的權威部門意見D、批評稿件在公開刊播之前,實行“三見面”制度(本人、所在單位領導、所在單位主管部門領導)——媒體不能承擔無限責任E、三點核實:糾紛雙方、局外人,努力程度為中等偏上標準=1\*GB3①新聞素材來自網絡媒體公開傳播,傳統(tǒng)媒體能否免責?(事實、高度概然性)網絡空間的匿名性使得言論真假難辨,采編人員僅靠網上信息加工處理,不履行核實義務,媒體有過錯=2\*GB3②對他人文章轉載要承擔責任=3\*GB3③依據其它媒體已公開傳播的未予確證的事實、發(fā)表評論意見構成他人社會評價降低,是否承擔責任?如言論理性地表達價值觀念,而非對事實的闡述或發(fā)揮,只要意見未超出一般人可能產生的看法,且涉及公共利益或公眾利益,不承擔侵權責任據未予確證的事實發(fā)表評論意見,和輕率地報道尚未證實的傳聞不同,評論者不是事實的傳播者。評論者如果并不知道所依據的事實是虛假的,或沒有理由知道事實是不夠客觀的,即使后來被查明是虛假的,媒體不承擔責任如評論文章對來源報道中已顯示有爭議的事實不交代,即對其中一方予以指責,那么,意見要素對不了解前因后果的受眾可能會起到修改基本事實的客觀效果(意見修改事實)與該情況相關,如評論所依據的未被確證的事實沒有公開傳播的來源渠道,依據該事實發(fā)表的評論導致了不得后果,則視為該媒體或評論者了不真實事實報道的內容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聯系、情感、家庭糾紛報道與名譽侵權“特定指向”與作品體裁紀實性作品“特定指向”《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9條:撰寫、發(fā)表文學作品:1、不是以生活中特定的人為描寫對象不應認定為侵權2、描寫真人真事的文學作品,對特定的人進行侮辱、雖未指名道姓,但事實是以特定的人、事作為描寫對象,構成侵權作品中部分、全部人物及情節(jié)是創(chuàng)作者所了解的歷史、現實,生活環(huán)境中的人物、事件、內容具有明顯的排他性成分,無論情節(jié)是否虛構、匿名,都認定構成特定指向敘述特定的人在特定的事件、環(huán)境中特定身份、描述特定的人、相貌、行為、語言等方面的特征及經歷、愛好、代表作,使用特定稱呼或采取其他具有特定屬性的標識,足以使一般人合理推知其所指為一般特定人,與其他人相區(qū)別感情糾葛的報道涉及案外情節(jié):公檢司對案件以外的桃色事件不作認定,無法從公開文件中查閱的司法真實(法律真實)新聞真實、法律真實、客觀真實與事實本身吻合程度逐層遞增1、新聞真實:(一)新聞構成的基本要素大致準確;(二)報道引用的所有材料要準確可靠;(三)背景材料全面客觀;(四)對事件的概括要與真實情況一致,對事實概括必須反映新聞事實總體面貌;(五)對新聞事件的解釋合乎內在發(fā)展規(guī)律新聞真實對“真實”的判斷標準基于合理相信,記者通過采訪調查或親身經歷,能夠使自己確立合理相信2、法律真實:符合程序法、實體法要求的,有證據支持、印證的事實性存在狀態(tài)特別強調技術性、細節(jié)性的真實,強調有合法證據證明的發(fā)生法律工作者的認識:法律真實強調證據能夠證明事實高度概然性的程度,不能完全等同于通過證據可以恢復到事實原貌狀態(tài)(證據本身要求有合法性)(一)與“法律真實”有關問題之一: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公德,侵害他人隱私)、違反法律禁止規(guī)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相關司法規(guī)定:95年《未經當事人同意私自錄制其談話取得的資料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批復》(二)問題之二:權威消息來源問題“特許報道權”——海洋法系對媒體的保護條例媒體的有些報道(準確、及時的報道)盡量具有中傷力,無事實根據,甚至惡意中傷、侮辱性,可以免于承擔誹謗的法律責任條件:1、議員在議會上的言論上的客觀通報(相當于人大的言論豁免權);2、法官、律師、證人在法庭上的言論;3、政府官員依據授權所準備的文件與報告;4、官方公開的會議、公告記錄媒體的抗辯理由——公正評論:事項的社會公共利益密切相關;有可靠的事實依據;評論的立場應當公正;沒有實際的惡意來源:黨委紀檢部門、公、檢、司、執(zhí)法部門新聞侵權糾紛審理的司法實踐總體傾向表明,以下類型的消息應謹慎:A、婦聯機構就婦女權益受損問題調查所提供的材料B、企事業(yè)單位就其員工生活作風所提供的材料C、相關當事人就其與自身利益有關事項所提供的材料此類題材以外應注意的權威消息來源:A、身份具有法定權威性,但其提供信息的行為不代表公開法定職權、職務行為,即非正式場合下的信息披露,或信息提供行為超出嚴格意見上的崗位職責B、民主黨派、政協(xié)委員、人大代表以個體身份反映的材料C、文獻記載的材料在沒有不可克服的發(fā)稿壓力之下,應設法通過其它渠道作必要的補充,形成多種事實主張并呈(三)問題之三:媒體如實報道當事人、知情人“說”的行為,能否說明“所說”的真實性;當事人言說發(fā)生在正式公開場合除外(四)問題之四:關鍵細節(jié)“三點定位原則”(當事人雙方、第三方)、企業(yè)經營問題批評與名譽侵權相關法律:1、《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國家鼓勵、支持一切組織和個人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社會監(jiān)督大眾傳播媒介應當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輿論監(jiān)督2、《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消費者一般不是專門從事輿論監(jiān)督工作的,因而不能苛求他們全面了解情況、核對事實、不發(fā)生錯誤;消費者的批評評論一般是針對個人購買的商品服務質量進行的,是單個的個別行為,以口頭形式居多,社會影響較小新聞單位是從事輿論監(jiān)督工作的、具有專業(yè)知識的,在批評評論時全面了解情況,核對事實;其批評不是個別行為,代表一定社會力量的輿論,影響巨大3、《反不正當競爭法》:經營者不得捏造、散布虛偽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yè)信譽、商品聲譽——“損害商品信譽罪”(一)二審終審制(地方保護主義)(二)舉證責任安排(信息不對稱)一、企業(yè)問題批評報道的消息來源歸類1、政府職能部門依據(公開)職權行為所提供的材料(一般無風險),職能部門越權提供的材料(有風險)2、消費者提供的材料(有一定風險,除非有直接證據證明)3、同一市場競爭中的對手提供的材料(高風險)二、避免侵權的企業(yè)批評報道應該注意的問題1、正確的出發(fā)點2、平實的語言風格3、禁止事實分寸的夸大(反常)4、一定了解清楚產品和服務的技術標準和行業(yè)標準,不充當外行的“鑒定專家”5、批判報道的重點是陳列事實與現象,不是評斷或批判6、切忌僅僅根據一般人或記者自己的推測、習慣將市場中普遍存在的某種欺騙或坑害消費者惡劣手段缺乏根據地加于被批評者;不宜將記者依據一定材料推導出來的主觀判斷的情況當作既定的事實7、從報道過程一開始就必須有清醒的證據意識8、對某些經營行為的批評雖然“合理、合情”,但缺乏明確的法律法規(guī)作為定性的依據不規(guī)范的市場經濟中“效率”與“公平”的沖突問題突顯,執(zhí)法部門對欠公平的經營行為無能為力,在法律法規(guī)約束之外的市場行為雖不提倡,但媒體的批評只能是“與人為善”式的提出建議,不宜居高臨下式的指責與訓誡針對企業(yè)報道補充的幾點注意事項:1、對于產品質量批評報道的網絡來源(包括報紙的電子版),如果傳統(tǒng)媒體加以再加工、轉載,負有再審核的義務2、媒體對懷有問題的企業(yè)有權進行質疑,但應避免下全面否定性結論(這種結論可能是失真的)3、明顯涉及商業(yè)利益的活動在被進行報道時,對其動機的懷疑的表達不等于既成事實,對其報道的結果不要過于肯定4、媒體對執(zhí)法檢查、檢查進行報道后,若執(zhí)法被撤消的話,要及時進行更新報道(一般執(zhí)法機關不會通知)5、若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通過網絡表達不滿要相對客觀(特別是自己存在明顯過錯)6、法定權威消息來源問題行政職能管理部門和執(zhí)法部門的職權行為所形成的公開材料權威來源:(一)行政執(zhí)法方面,依法行政的相關監(jiān)管部門依法開展的檢查活動及其在職權范圍內所實施的行政處罰行為與上述行為所形成的公開材料(二)法律專門機構的執(zhí)法與司法方面,公安、檢察、司法等機構依法打擊和懲治損害賠償責任的公開執(zhí)法與司法活動和由此形成的公開材料(三)權威鑒定方面,依法授權的鑒定組織或機構對有關事故責任、資質資格、質量認證等有關的權威的公開資料需核實的來源:各種類型的公益或服務性質的社會團體或組織,如“協(xié)會”“聯合會”就其行業(yè)自身活動所提供的材料(消費者協(xié)會)、新聞報道與隱私侵權我國法律對隱私權的保護隱私權法律規(guī)定的分散性諸多法律對隱私權保護設有原則性條款:《憲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婦女權益保護法》《郵政法》《收養(yǎng)法》《商業(yè)銀行法》《統(tǒng)計法》《審計法》,但《民法通則》未設置隱私權專門條款。司法實踐對隱私權的嚴格保護隱私權:公民依法享有的個人生活不受他人非法侵犯,個人信息事項(如內心世界、財產狀況、社會關系、生活經歷、自然狀況)不被非法獲悉和公開,以及純粹個人私事的決定不受非法干涉的一種獨立人格權隱私權的主要內涵:(一)個人生活安寧權;(二)個人生活情報保密權;(三)個人通訊保密權(個體之間往來的工作性信件內容不屬于隱私);(四)個人隱私利用權隱私權的雙重特征:積極權利:有權利安排處置自己的隱私(自己掌握支配)消極權利:個人隱私被媒體曝光卻無能為力,只能求助于法律理論上,隱私事項劃分為:人身屬性、個人資料(含匿名)、通訊隱私就法律規(guī)定的明確程度,可劃分為兩類:(一)法定的隱私(個人財產、影響聲譽的疾病、私人住宅、性行為、通信)(二)酌定的隱私:應該被認定為隱私,但法律并未明確設定的個人信息、個人事項嚴格性保護表現之一:過多忽視道德而保護個人隱私隱私權保護優(yōu)于媒體進行道德裁決的價值:行為人在不觸犯法律的限度內違反了道德,但仍享有隱私嚴格性保護表現之二:文體、娛樂界明星過于隨意的情感生活和兩性關系,盡管其行為的公開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但該類行為一般者有高度的私密性,暴露這類題材的“顯著的公共利益”抗辯事由并不充分新聞活動侵害隱私權行為采訪侵害隱私權(1)侵入住宅及其它私人場所(媒體工作人員不能跟隨執(zhí)法部門進入私人場所)公共場所與某些有特定條件的私人場所的模糊性,如私人辦公室、病房、游樂場所、客房包間擴大化的“私人場所”如何把握?——除了重大違法行為,基本屬于隱私范疇A、強調物權意義上的私有性和排他性(排他性意志的有效性)B、強調當時情況下使用者是否可以有限地行使排他意志一般情況下“公開場合無隱私”,但依然涉及到是否享有“有限但合理的隱私權預期”(考慮到隱私主體的意愿程度)某些不文明、不符合公共道德的個人行為,尤其行為主體對其行為暫時失去控制意識的情況下,應該區(qū)別對待某些場合很難區(qū)分是否具有公開屬性DV采集影像合法性問題:偷拍——用作個人訴訟的證據,要受法律保護,可作為證據使用;達到其他目的的依據:A、獲取證據的手段如果是非法的,法院將不予采納,不能作為單一證據使用B、偷拍偷錄的證據須有其它證據的印證和輔佐,不能作為單一證據使用C、有關性愛的素材,“自拍合法,他拍違法”,作為其中一方,可以不經對方同意將其記錄下來,日記、自拍的錄像等可以作為證據提交法院用作與公共利益相關的輿論監(jiān)督手段,涉及公權力窗口服務行業(yè)的行為拍攝行為不違法不等于公開傳播行為不違法(2)監(jiān)視、跟蹤暗訪的法律邊界之一:不得影響他人的自由自在、安寧的生活(3)作為追求報道“原生態(tài)”或“內情”,竊聽電話或擅自錄音可以錄拍(只涉及道德問題),但不可公開(涉及法律問題)私拆信件、偷窺他人文件資料檔案:侵害當事人“隱”的意愿侵入互聯網私密空間報道披露他人隱私當事人是否親自同意放棄隱私事項是關鍵,同社會評價是否降低關系不大(可以自動放棄,但如受侵害受法律保護)基于隱私權具有積極功能(隱私知悉權、修改權、使用權、公開權)的法律特征,隱私權可以放棄明示同意(認定條件苛刻)條件:=1\*GB3①當事人放棄隱私權的同時,作為媒體的記者應作善意的提醒(可能產生超出意料的效果)——對事件的預測,宜事先告知=2\*GB3②一開始放棄隱私的行為(在媒體介入之前)是完全自覺自愿的,而非被迫放棄的=3\*GB3③隱私的不是屬于一種誘騙、脅迫行為=4\*GB3④放棄隱私必須符合社會公德和法律要求暗示同意——進入公共場合,媒體就可能報道,個人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1)報道不和諧的家庭生活、婚姻感情話題,一方同意放棄隱私,另一方不同意。放棄共同隱私,忽視了隱私是特定人的隱私——區(qū)別對待:A、主張公開者為非公眾人物,不主張公開者為公共人物——主張公開者不承擔法律責任,共同隱私涉及人格尊嚴的除外;如果是為了謀利,公眾人物可要求利益分配B、主張公開者為公眾人物,不主張公開者為非公眾人物——法律保護非公眾人物C、公眾人物之間的糾紛——法院不支持公眾人物;涉及尊嚴和第三方的除外D、普通人之間的糾紛——法院支持不主張公開者矛盾沖突類:情感沖突、民事糾紛、心理問題類法律保護隱私,但不保護違法犯罪合同約定與共同隱私處理“共同隱私”不存在代為放棄,是否意味著只要共同隱私話題被其中一方談論,就必然構成其他共同主體隱私權侵害?——可以披露,但在涉及到對方的時候,應當盡到盡可能避免描述過于詳細,足以辨別身份的法律義務(隱私公開是否侵害其他主體隱私權,強調有無涉及對方私人事項的細節(jié)內容或實質性內容,不包含過細的、讓對方難堪或尷尬的具體事實性信息,不構成侵權行為)(2)對當事人過去不光彩的經歷或劣跡公開(3)報道違法犯罪者的腐敗墮落時,對組織或機關公開文書材料中未予確認的不正當兩性關系予以披露(4)報道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時涉及真實身份資料(5)拐賣、賣淫、強奸等刑事犯罪案件中受害人真實身份資料(6)墮胎流產、未婚先孕、再婚收養(yǎng)、家庭成員不育、身體殘疾、影響聲譽的疾病、家庭關系、財產狀況、債務債權等狀況(7)其它涉及公民隱私的情形(舉報人)三、報道涉及隱私事項免責問題1、來自法定權威性材料的隱私事項(公檢法、政府職能部門在職權范圍之內)2、隱私主體的“不可識別”:通過技術處理便隱私主體不可辨認3、身處公開場合的隱私放棄4、所道涉及隱私事項具有顯著的違法性(有足夠事實依據確認)個人信息或私人生活構成主要違法或犯罪事實,在行為發(fā)生后至法律責任終結前,當事人不享有絕對意義的隱私權違法犯罪行為發(fā)生后,在法院公開宣判前,媒體可以根據公安、檢察機關查明的犯罪事實,對案情進展情況作適時報道,其中包括經過適當處理的隱私事項;對法院已經作出判決的案件,法庭審判所涉及的隱私,只要允許媒體旁聽(一般意義上的旁聽),均可進行報道(不公開審理就不允許報道)隱私權與知情權沖突道德權利中的知情權(家庭生活、朋友交往、組織、民事、政治)法律權利上的知情權《出版自由法》(瑞典)公眾有為出版而擁有閱覽公文的權利(對政務信息了解的權利)美國:1945、1946(州立法)——1974《信息自由法》知情權成為法定權利(全國立法)(以公開為原則以不公開為例外,我國以公開為例外以不公開為原則)廣義的知情權指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的對于國家機關、公共機構或其他公民、法人、非法人組織要求公開信息的權利,以及在禁止的范圍內不受妨礙地獲得各類信息的自由權利沖突的主要表現普通公民知政權與政府官員隱私保護權普通公民社會知情權與公眾人物隱私保護權普通公民的個人信息知情權與其他公民隱私保護沖突美國司法處理沖突的原則A、公眾利益原則:強調媒體對有關公眾利益事項的報道如果涉及到個人隱私,只要報道本身不是對社會善良風俗進行惡意破壞和誤導,不是為了公開隱私而刻意為之,新聞媒體就可以免于侵害隱私權的責任B、新聞價值原則:強調如果涉及隱私的內容的報道具有顯著的新聞價值,被大多數人所關心,那么不論資料的獲得是否合法,內容是否真實,只要報道本身不是故意捏造或者是惡意的毀損他人名譽,新聞媒體就可以免于承擔侵害隱私權的責任有新聞價值的事項:涉及公眾利益的事項、有關公眾人物的事項、公共記錄中記載的事項(三)我國隱私權保護的原則探討——媒體不承擔侵權責任的情形:媒體報道的隱私內容來自1、公開記錄;2、公共場合;3、主體是公眾人物,有顯著的公共利益屬性(四)學理討論中公眾人物隱私權與公眾知情權處理的原則:公眾人物:一類是指因其所從事的職業(yè)可由公眾自由評論或因其特殊的成就、聲望、不平凡的經歷而倍受公眾關注的人;五類是指因其行為涉及某些罕見、特殊或重大事件而在一段時間內公眾對其產生興趣的人物公眾人物司法實踐問題:第一,區(qū)別對待政府官與一般民眾的隱私保護范圍《關于領導干部報告?zhèn)€人重大事項的規(guī)定》: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營建、買賣私房及參加依次建房的情況;本人參與操辦的本人及親屬婚喪喜慶事宜的辦理情況;本人、子女、配偶出國(境)定居的情況;配偶、子女受到執(zhí)法機關查處或涉嫌犯罪的情況;配偶、子女經營個體、私營工商業(yè)或承包租賃以及受聘擔任三資企業(yè)擔任主管職務的情況“對報告的內容,接受的組織一般應予保密”相當于抵消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