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掘進技術及頂板管理培訓課件_第1頁
巷道掘進技術及頂板管理培訓課件_第2頁
巷道掘進技術及頂板管理培訓課件_第3頁
巷道掘進技術及頂板管理培訓課件_第4頁
巷道掘進技術及頂板管理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支護的作用在于改善圍巖穩(wěn)定狀況和控制圍巖運動的發(fā)展速度、以維護安全的工作空間。圍巖是承受地壓的主要結(jié)構(gòu)、設置人工支護只是為了改善和提高圍巖自身支持能力。圍巖不僅是施載物體、又是承載結(jié)構(gòu)體、圍巖承載圈和支護體是組構(gòu)巷道的統(tǒng)一體、是一個力學體系、是同時承受鉛垂與水平作用力的厚壁圓筒、巷道的開掘與支護都要為保持與改善圍巖的自持能力服務。巷道支護技術第一頁第二頁,共20頁。一、《煤礦安全規(guī)程》有關

巷道支護的規(guī)定

1、掘進工作面嚴禁空頂作業(yè)??拷蜻M工作面10m內(nèi)的支護、在爆破前必須加固。爆破崩倒、崩壞的支架必須先行修復、之后方可進入工作面作業(yè)。修復支架時必須先檢查頂、幫、并由外向里逐架進行。在松軟的煤、巖層或流砂性地層中及地質(zhì)破碎帶掘進巷道時、必須采取前探支護或其他措施。在堅硬和穩(wěn)定的煤、巖層中、確定巷道不設支護時、必須制定安全措施。

2、更換巷道支護時、在拆除原有支護前、應先加固臨近支護、拆除原有支護后、必須及時除掉頂幫活矸和架設永久支護、必要時還應采取臨時支護措施。在傾斜巷道中、必須有防止矸石、物料滾落和支架歪倒的安全措施。第二頁第三頁,共20頁。3、采用錨桿、錨噴等支護形式時、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1)錨桿、錨噴等支護的端頭與掘進工作面的距離、錨桿的形式、規(guī)格、安裝角度、混凝土標號、噴體厚度、掛網(wǎng)所采用金屬網(wǎng)的規(guī)格以及圍巖涌水的處理等、必須符合施工組織設計或作業(yè)規(guī)程中規(guī)定。

(2)采用鉆爆法掘進的巖石巷道、必須采用光面爆破。

(3)打錨桿眼前、必須首先敲幫問頂、將活矸處理掉、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方可作業(yè)。

(4)使用錨固劑固定錨桿時、應將孔壁沖洗干凈、砂漿錨桿必須灌滿填實。

(5)軟巖使用錨桿支護時、必須全長錨固。

(6)采用人工上料噴射機噴射混凝土、砂漿時、必須采用潮料、并使用除塵機對上料口、余氣口除塵。噴射前、必須沖洗巖幫。噴射后應有養(yǎng)護措施。作業(yè)人員必須佩戴勞動保護用品。

(7)錨桿必須按規(guī)定做拉力試驗。煤巷還必須進行頂板離層監(jiān)測、并用記錄牌板顯示。對噴體必須做厚度和強度檢查。并有檢查和試驗記錄。在井下做錨固力試驗時、必須有安全措施。

(8)錨桿必須用機械或力矩扳手擰緊、確保錨桿的托板緊貼巷壁。

(9)巖幫的涌水地點、必須處理。

(10)處理堵塞的噴射管路時、噴槍口的前方及其附近嚴禁有其他人員。第三頁第四頁,共20頁。

三、錨桿支護錨桿支護是使圍巖加固而主動承受地壓的一種支護方式,具有快速、安全、經(jīng)濟的特點、是當今世界巷道支護技術的主要發(fā)展方向。第四頁第五頁,共20頁。

1、錨桿支護作用原理

1.懸吊作用

懸吊理論認為:錨桿支護的作用是將巷道頂板較軟弱的巖層懸吊在上部堅硬穩(wěn)定巖層上。這樣就能控制和減弱巖層的下沉和離層、保持頂板的穩(wěn)定。2.組合梁理論

組合梁理論認為:當頂板巖層中存在沒有穩(wěn)固巖層的若干薄層狀時、通過錨桿的支護作用將這些巖層鎖緊成一個較厚的巖層、由疊合梁變成組合梁、顯著提高了巖梁的抗彎曲能力并減小撓度。

第五頁第六頁,共20頁。圖懸吊作用圖組合梁作用第六頁第七頁,共20頁。6上煤巷道支護設計當實測的圍巖松動圈LP<1.5m時,懸吊理論是確定支護參數(shù)較好的方法,錨桿的懸吊點是松動圈外的未松動巖層或煤層。當圍巖裂隙發(fā)育或者實測的圍巖松動圈LP>1.5m時,按組合拱理論設計錨桿支護參數(shù)。遼工大科研項目得圍巖松動圈為1.2-1.3m,按懸吊理論計算錨桿參數(shù)第七頁第八頁,共20頁。1、錨桿長度計算:L=KH+L1+L2=1.3*1.2+0.4+0.1=2.06式中L——錨桿長度,m;H——冒落拱高度,m;取H=1.2K——安全系數(shù),一般取K=1.3;L1——錨桿錨入穩(wěn)定煤層的深度,一般按經(jīng)驗取0.4m;L2——錨桿在巷道中的外漏長度,一般取0.1m。第八頁第九頁,共20頁。2、錨桿間距、排距計算:設計令間距a、排距b,則a*b=Q/KHγ=70/2*1.2*14.7=1.98式中a*b——錨桿間排距,m;Q——錨桿設計錨固力,70KN/根H——冒落拱高度,取1.2m;γ——被懸吊煤層的重力密度,取14.7KN/m3;K——安全系數(shù),一般取K=2。3、錨桿直徑:d=L/110=2200/110=20第九頁第十頁,共20頁。1.錨索長度的確定X=X1+X

2+X

3=0.3+1.3+1.8=3.4m式中

X

1——錨索外露長度,取0.3m;X3——錨索錨固長度,取1.8m;X2——潛在不穩(wěn)定煤層高度,m;第十頁第十一頁,共20頁。2.錨索排距s=3σ/4B2γk=3*400/(4*5.4*2*14.7*0.5)=3.78式中

σ——每根錨索最低破斷載荷,400kN;

γ——煤巖體積力,kN/m3;(14.7)

B——巷道寬度m;

k——安全系數(shù),取0.5;第十一頁第十二頁,共20頁。3.錨索間距m=0.85B/n=0.85*5.4/2=2.29式中

n——排數(shù);

B——巷道寬度,m。按GBJ86-85要求:錨索錨固長度La應符合下式:La≥k*d*fs/(4*fc)=2*18.9*1770/(4*10)=1672.65mm式中

k——安全系數(shù),一般取2;

d——錨索鋼鉸線直徑,mm;

fs——鋼絞線抗拉強度,N/mm2;(1770)

fc——錨索與錨固劑的設計粘結(jié)強度,一般煤巷錨索多用樹脂作錨固劑,其粘結(jié)強度,fc=10N/mm2。第十二頁第十三頁,共20頁。

2、錨桿布置主要技術參數(shù)

(1)“三徑”的合理匹配1)鉆孔直徑:煤巷錨桿鉆孔直徑應采用φ28mm、不宜采用大于φ33mm的。2)錨桿直徑:使用無縱筋左旋螺紋鋼錨桿時、鉆孔直徑與錨桿直徑之差應為4-1Omm之間、最佳值為5-6mm。3)樹脂卷直徑:當使用φ28mm鉆孔直徑和φ16-22mm帶縱筋螺紋鋼錨桿時、樹脂卷直徑應為φ23-φ25mm;當使用φ26mm和φ43mm的鉆孔時、應分別使用φ23mm和φ28mm的樹脂卷。(2)錨桿長度當頂板有堅硬巖層或者有塑性區(qū)、錨桿的端部應該插入堅硬巖層中或超出塑性區(qū)、如沒有堅硬巖石或塑性區(qū)過大、則宜使用全長錨固式錨桿。

第十三頁第十四頁,共20頁。(3)錨桿插入方向錨桿應與巖石的層面成正交、最小角度不低于75O、在非層狀巖石中、拱形巷道錨桿與巖體結(jié)構(gòu)面成最大角度布置、層面不清時與周邊輪廓線相垂直。(4)錨桿排列方式通常使用方形、矩形和五花形。當巖石比較堅硬、可布置方形和矩形。巖層松軟時、布置成前后左右互相交錯的五花形。(5)錨固形式

錨固形式有全長錨固和端頭錨固兩種。第十四頁第十五頁,共20頁。

5、錨桿支護質(zhì)量要求

1.一般要求

(1)錨桿的長度、間距、排距、插入方向及排列方式等必須符合作業(yè)規(guī)程施工要求。

(2)首先點好鉆孔孔位、找好孔中開鉆后調(diào)正方向。

(3)錨孔鉆完后、要按錨桿設計和安裝說明要求、及時進行錨桿安裝工作。

(4)安裝錨桿前、必須檢查錨孔的孔位、孔深、孔徑及錨桿部件等、這些都必須符合規(guī)定。

(5)錨桿的外露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6)安裝方向要與托板垂直。托板要與巷道圍巖表面接觸嚴實。

(7)使用的樹脂藥卷必須符合錨桿支護設計要求。鉆孔中裝入雙速樹脂錨固劑時、必須注意孔底為快速、其余為慢速。

(8)安裝中嚴禁撬彎錨桿桿體。

(9)要做好錨桿支護施工質(zhì)量的檢查和監(jiān)測工作。第十五頁第十六頁,共20頁。酸刺溝煤礦錨桿安裝質(zhì)量標準化(1)錨距要求:間距設計1000mm,排距設計1000mm,允許誤差±100mm之間,錨桿孔深2150mm,允許偏差0~+50mm。(2)錨桿安裝:安裝牢固,托板緊貼巖面,不松動;錨桿錨固力不小于70KN,掘進過程中,每支護300根錨桿,由技術員在300根范圍內(nèi)進行拉拔抽查檢測,抽檢率不得低于3%,并準確記錄檢測值,制作臺賬存檔;扭矩力不得小于150N.M,掘進過程中,每支護300根錨桿,由技術員在300根范圍內(nèi)進行拉拔抽查檢測,抽檢率不得低于5%,并準確記錄檢測值,制作臺賬存檔;兩邊的錨桿與巖面的夾角≥70°,錨桿外露螺母長度10~40mm。第十六頁第十七頁,共20頁。錨索質(zhì)量標準化錨索:(班組驗收要逐根檢查)(1)安裝牢固,托板緊貼巖面,不松動;錨索預緊力不小于150KN,錨索外露長度鎖具外150~250mm,拉拔力不得小于240KN,錨索預緊力逐根檢測,并記錄臺賬保存。(2)間排距要求:間距設計2000mm,排距設計1000mm,允許誤差±100mm之間,錨索孔深8000mm,允許偏差0~+200mm。第十七頁第十八頁,共20頁。其它支護材料質(zhì)量標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