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說明文_第1頁
建筑物說明文_第2頁
建筑物說明文_第3頁
建筑物說明文_第4頁
建筑物說明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筑物說明文建筑物說明文1同學們天天要接觸建筑物。清早起床,首先看到的是自己的房間、家里的庭院,上學路上也會見到農舍、橋梁、大廈;如果去旅游,還會看到各種名勝古跡、宮廷廟宇、涼亭樓閣、寶塔、紀念碑等。這些建筑物,在的時候,經常要寫到它們。那么,怎樣才能寫好這些建筑物呢?首先要注意觀察建筑物的外觀特點。建筑物的外觀一般包括建筑形式、色彩、材料和結構。觀察和描寫的時候,就要注意抓住它們的外觀特點,看看是什么形式,是什么顏色,由那幾部分組成,用了些什么建筑材料。然后抓住最有代表性的特征進行具體描繪。如下面例段:“天安門真是雄偉壯麗:光亮耀眼的琉璃瓦,金黃的大紅宮燈,朱紅的宮墻,漢白玉的金水橋,秀麗挺拔的華表,都放出奪目的光彩?!薄靶侣涑傻拇髽亲渲猩铰放c解放路交叉路口。整個建筑都用白色和橙黃色的瓷磚鑲起來,看上去典雅別致。大樓的頂端有三個城堡式的裝飾,顯得別具一格。正門的上方,鑲著莊嚴的國徽,閃閃發(fā)光。國徽上方城堡式裝飾上插著一面鮮紅的五星紅旗。啊,好氣派的大樓!”上面兩例都抓住了建筑物的外觀特點,例一抓住琉璃瓦、宮燈、紅墻、金水橋、華表五個特點,寫出了天安門古老、雄偉、莊嚴的形象;例二則抓住大樓的三個特點:用白色和橙黃色的瓷磚鑲成;有城堡式的裝飾;鑲著國徽,插著國旗。描繪出了大樓別具一格的風貌。建筑物說明文2我的家鄉(xiāng)在大慈巖鎮(zhèn)新葉村。新葉村有許多古建筑:有序堂、雙美堂、挎云塔、玉泉寺他是明清古建筑的“露天博物館”??嬖扑瞧渲械囊粋€標志性古建筑,我最愛他了,下面我就來當一回小導游,說說挎云塔的來歷和特點吧??嬖扑挥诖蹇?,建于1567年,落成于1575年,造塔總共用了八年多時間,塔高388米,圍18.8米,因村東南面地勢欠缺而用于補風水,所以又稱之為“巽塔”。塔名取莊子“挎扶搖而直上九萬里”。嚴格來說在封建社會里,村子是不好私自造塔的(縣、州府以上可以造塔)?,F在的解釋,新葉村祖上造塔的主要原因和作用是:1、補風水。與祖山一一玉華山、朝山一一道峰山形成三足鼎立。2、因為整個村居的地形是船形,村口的五座小山像五條小船,所以有五船下江之說,塔猶如船篙,是為了起固定的作用。3、新葉村自遷居以來文運不是很好,造塔是為了培植儒風。塔像一支大毛筆直插天空,它倒影在祠堂塘和四方塘內,后來真的出了個進士葉元錫。所以“挎云塔”也叫“文峰塔”。4、在古印度塔是人丁興旺的象征。現在新葉村有葉姓人口三千多。民國初年,又在塔的旁邊造經堂“觀音堂”,“子孫堂”、“土地祠”和供外人居住的側房(傳說在以前外姓人是不好長期住在村里的,否則要破風水的。)塔的東面是獅子山,西邊是象鼻山,形成獅、象鎖水口的村口布局。秋天,聯合國教科組織成員,清華大學古建筑研究所所長陳志華教授考察后說:“新葉村村口的組合建筑,是古村落的標志性建筑,雖然不建于同一時期,但它體現了中國的耕讀文化,做到了和諧統(tǒng)一,是中國古建筑一絕。”我的家鄉(xiāng)一一新葉村的古建筑還有很多很多,請朋友一定要來哦!好客的新葉人一定會把你當作“上客”來招待。建筑物說明文3我的校園,位于的—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旁,占地總面積大概39443平方米。是一所規(guī)模較大、設備較完善的現代化中學。踏進校園的大門,就聞到了撲鼻而來的桂花香,清新淡雅。并不像薰衣草那樣馥郁芬芳。再往前走便是南大廳,大廳的兩旁是一些學校的公告。再往前,一個銀白色的大雕塑映入眼簾。現在,就到了我們學習的地方一一教學樓了。教學樓共有5層,現有教學班30個,學生1458人左右,教職工大約105人。把目光左移,就到了我校的圖書閱覽室和圖書室了。圖書館環(huán)境清幽,內有藏書3600余冊,報刊雜志多達100多種。在存儲量多的圖書室內看書,可真大大豐富了我們的知識。向左走幾步,再順著樓梯往上走,我們的教室在第3層的最西邊。教室長約8.5米,寬約6.5米,高約3米,前后有兩扇門門兩邊都是窗戶。教室里共有48張桌子,我們每天就是伏在這米黃色的桌子上學習的。在教室的前面,是黑板和現代化的多媒體。上課時,老師可以用多媒體教學,這樣一來,我們的學習就更加方便、輕松了。教室的后面,是我們班同學出的黑板報,還有時鐘。時鐘“滴答滴答”地走著,仿佛在提醒我們,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而從黑板報上,我們可以了解到更多課本上學習不到的知識。我們在這教室里學習。在這教室里,有我們沮喪的聲音,也有我們的歡笑聲;有我們朗朗的讀書聲,也有我們考試時刷刷的寫字聲。走出教室,向右走,走到最盡頭,就來到了信息技術室。信息技術室旁是一塊空地,站在那向鳥瞰我們的操場。那是一個擁有300米標準跑道和占地大約150平方米的籃球場。每當體育課和課間的時候,我們都會在這盡情的揮灑汗水,這個地方也是我們增強體質的地方。操場里還有一個長廊,那里便成了我們運動后休息、聊天的地方。那里還爬滿了許多枯藤,我便用一句話形容了那里一一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校園,永遠不應該是樓群的簡單拼接,也不應該是知識的簡單傳接。它的一棵樹、一朵花、一塊石頭,都應該有自己的故事,不同的故事。這里不僅是我們學習的地方,也是把我們青春留住的地方,是留在心靈深處的一份永遠的懷念。建筑物說明文4每個城市現在都是在建屬于它的標志物,每個城市大多也是以新建建筑獨特性來體現城市的特性。提到建筑這個話題,我想說我喜歡的建筑。有這么一個景色,半個巨蛋懸浮在水面之上;有這么一個稱呼,湖中明珠;有這么一個建筑,你環(huán)繞它一圈,卻找不到它的入口。那么這個建筑便是我喜歡的建筑,它叫中國國家大劇院,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的建造,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而現在它已經成為了新北京湖水,以及外圍大面積的綠地、樹木和花卉,不僅極大改善了周圍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更體現了人與人、人與藝術、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相得益彰的理念。國家大劇院主體建筑是采用殼體結構,殼體結構因可以做出各種形狀,以適應過程造型的需要,已經在建筑中有廣泛的運用。在這種建筑物上的殼體為鋼結構,呈半橢球形。平面投影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筑物高度為46.285米,比人民大會堂略低3.32米,基礎最深部分達到-32.5米,有10層樓那么高。國家大劇院殼體由18000多塊鈦金屬板拼接而成,面積超過30000平方米,18000多塊鈦金屬板中,只有4塊形狀完全一樣。鈦金屬板經過特殊氧化處理,其表面金屬光澤極具質感,且15年不變顏色。中部為漸開式玻璃幕墻,由1200多塊超白玻璃巧妙拼接而成。橢球殼體外環(huán)繞人工湖,湖面面積達3.55萬平方米,各種通道和入口都設在水面下。行人需從一條80米長的水下通道進入演出大廳。除了國家大劇院主體建筑,整幢建筑還包含其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國家大劇院造型新穎、前衛(wèi),構思獨特,是傳統(tǒng)與現代、浪漫與現實的結合。這座“城市中的劇院、劇院中的城市”以一顆獻給新世紀的超越想象的“湖中明珠”悄然亮相。每當夜幕降臨,透過漸開的“帷幕”,金碧輝煌的歌劇院盡收眼底。殼體表面上星星點點、錯落有致的“蘑菇燈”,如同撲朔迷離的點點繁星,與遠處的夜空遙相呼應,使大劇院充滿了含蓄而別致的韻味與美感。建筑物說明文51871年開始建造,到1885年建成的安貞堡,前后花時14年,矗立在永安縣。顯得氣勢非凡,層次鮮明。安貞堡高十幾米,墻體堅固。采用了天圓地方的方法,土堡前面是方形后為圓形。安貞這個名字取自《易經》,意思是:平常安定時要想到以后不安定的時候,有危機感。所以安貞堡上有180個射擊孔和90個外窄內寬的瞭望窗,在包鐵的大門上的墻上有許許多多的泄水口。安貞堡外形是圍屋有一定的防御功能,非常嚴死。里面是一個巨大四合院。不管是布置還是防護措施都像是一個軍事略有小成的國家。安貞堡是最大的土樓,房間就有368間。占地有6300多平方千米。奇怪的是這一個安貞堡有四分之一建在了沼澤地上,周邊壞境也多為沼澤,據說地基下埋著18層不易腐爛的松木上面磊石放土。內部裝飾也別具匠心、精美絕倫。更奇的是經過一百多年無人居住的時間竟沒有蜘蛛,相反安貞堡周邊的房子經過這一段日子蜘蛛卻密密麻麻。相傳這與安貞堡的兩幅神秘壁畫有關。左邊的是一個孩童掃到掛著的蜘蛛,意思是:清蜘蛛。右邊的是一個孩童踩著葫蘆裝蝙蝠,意思是:招福。如此“清蜘蛛,招福氣”自然沒有蜘蛛。通過科學的角度分析,可能是因為地基下的杉木散發(fā)出的氣味趕走了蜘蛛,招來了蝙蝠。也可能是因為蝙蝠搶食了蜘蛛的食物。在1984年安貞堡是縣級保護單位,1993年評為省級保護單位,20__年成為國家級保護單位。可一些關于安貞堡的秘密還需進一步探索。建筑物說明文6真武閣是一座布局精巧,技術高超,風格獨特的木構建筑物,顯現出中華古時代文明,今天,我就給你們介紹一下真武閣的壯麗奇觀吧!真武閣曾有一個傳說 古時候,人們還處于迷信當中,他們住的地方也非常的干燥,稍微不留神,就會引起火災,造成嚴重的損失.由于起火多次,他們就開始懷疑是上天的火神與他們過不去.于是就修筑了真武閣賑災 真武閣就這樣建成了,至今保留容縣.真武閣始建于明萬歷元年,(也就是1573年).閣樓下有一座石臺,它被人們稱為”古經略臺”.閣樓平面為矩行,一共高三層.真武閣既是周圍區(qū)域觀賞對象,也是人們旅游最佳選擇的風水寶地.如果你登上閣樓極目遠眺,整個城市便盡收眼底,還可以望見東南遠處的都橋山和繡江景色,真不愧是有一種”上天入地”般的感覺.真武閣的第二,第三層比最底層(第一層)收小了很多,三重屋檐出挑深遠而樓層特別低,比一般的閣樓的出檐節(jié)奏更快,會有一種強烈的韻律感以及動勢,使得它在人們眼中不像是一做三層的建筑物,為而更像一座雄偉的單層建筑有的三重屋檐特色.但是它又與一般重疊屋檐建筑物更為較小,更為從容了,而且層次特別鮮明.它的屋坡舒緩流暢,角翹簡潔,增加了真武閣舒展大度的氣概,非常清新飄逸,而且充分表現了中國建筑的屋頂美麗的佳作.真武閣不以濃麗華貴而取勝,而是以輕靈素雅的見長;灰黑色的鐵黎木不加任何油漆的典雅裝飾;屋面為小青瓦鑲上的綠脊,色調極清雅柔和而取勝的.在二樓的四根內柱,柱腳空懸空,離開樓面二到三厘米,更為奇特的是全閣柱腳不落地,而是擱在一個方形的沙盤上,這充分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建筑技術上有著卓越的才能!400多年來真武閣經理了多次地震與暴風雨的襲擊,仍然巋然不動,安然無恙.真武閣在木頭結構中,主要依靠一種杠桿來維持一座像建筑的平衡,是從來沒有見過的.真武閣還表現了中國人民的知識,科學,精神上的完美結合.怎么樣?聽了我的介紹之后,是不是也想去看一下”久經風雨不知寒”的真武閣?建筑物說明文7風肆無忌憚地狂笑,撕裂了云彩,搗碎天空的靜謐,殘忍地肆虐,對這一切的一切。我?guī)е鴰自S憤概登上岳陽樓,憑欄而望,金色的陽光無盡地從天穹傾瀉而下,綢密的金點,激動地跳躍在洞庭湖上,翻騰的滄波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不是因為這磅礴的風景。只是我嗅到了千里之外的硝煙的味道。我知道,一切戰(zhàn)爭又會開始了,其結果都會是尸橫遍野,想到這里,心里不禁有一些抽搐。似乎在耳際憶縈繞痛徹心扉的哀號,驚心動魄的尖叫和思念故鄉(xiāng)的悲泣;眼中浮現了槍尖上閃著冷光的長槍和鮮血匯成的長河。不知何時,擔憂已盈滿了我的雙眸,夾雜進飄飛的岸芷汀蘭里,在無盡的潮水中漫延。又化作滴滴雨珠,滴落在我的心里,深深地,無法抹去。不知道,現在會有誰和我一樣為百姓掛肚牽腸,的以來在為即將燃起的戰(zhàn)火默哀,有著一絲辛酸,一縷擔憂。對這即將發(fā)生的恐怖,我無能為力。只能作下《岳陽樓記》來表達自已的情思。曾經,在這里,有許多遷客騷人留下了足跡,留下了流芳百世的精墨佳文,但又有誰懂得我“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心緒?又有誰有著同我一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情緒?恐怕也只子京兄了吧!那日,歡呼聲驚擾了我,一股強大的喜悅的支流將我推到人群中,我迫切地詢問,百姓們歡呼著:“講和了,不打仗了”聽到他們幸福的聲音,望著他們喜悅的笑容,我也覺得幸福,久久積在心里的憂慮頓時在歡笑聲中逝去,我感到空前的輕松。又到了岳陽樓,我懷著異樣的心情,只是,這樣一來平靜的生活又能持續(xù)多久呢?建筑物說明文8江南三名樓之一的湖南岳陽樓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它的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西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中唐李白賦詩之后,始稱“岳陽樓”。早就聽聞它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譽,這個假期我總算有機會一睹它的風采。遠遠望見岳陽樓,就看見它秀麗獨特的身影,岳陽樓不比其他名樓樣高大雄偉,但它的秀氣也是獨一無二。這座名樓只有三層,為什么呢?因為據說當時修建者是取天時、地利、人和之意。我們走近岳陽樓,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岳陽樓的獨特構造:全樓沒用一塊磚石,全都用木料構成門縫對榫,結構嚴整,工藝精巧,造型莊重。飛檐和樓頂,都是蓋的黃色琉璃筒瓦。在岳陽樓的、屋檐上有四條脊,一層屋檐上為荷花、蓮蓬和華麗的鳳凰;一層屋檐上為昂首的飛龍;一層屋檐上為卷草和象征著吉祥的如意祥云。這些和在一起好似一幅金碧輝煌、莊嚴壯麗的畫卷。在一層層飛檐的襯托下,頭盔般的頂在閃閃發(fā)亮,整個岳陽樓難道不像一個威嚴的大將軍嗎?“盔頂”的下面,蜂窩般的建筑層疊相襯,即承托了“盔頂”上的重力,又讓整座樓顯得精美和諧,不愧為“天下樓”的美稱。登上岳陽樓可以看見洞庭湖的全景,湖中的一帆一波都可盡收眼底,真是非同凡響。岳陽樓看上去很獨特,但獨特的外觀不是它的全部,它也曾在歷史的磨難中嘆息過。岳陽樓在1700余年的歷史中屢修屢毀、屢毀屢修。幾經風雨滄桑,屢毀屢建,有史可查的修葺共30余次,才有了岳陽樓現在這番獨特。每次重修后,“則層檐冰閣,岌頌于其上,文人才士登眺而徘徊”;;圮毀之時,“則波巨浪,沖擊于其下,遷客騷人矯首而太息”。連這一座岳陽樓都熬過了它歷史洪流中最艱辛的關卡,我們又為何做不到呢?建筑物說明文9雷峰,位于凈慈寺前,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脈,瀕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蔥郁。其冊雖小巧玲瓏,名氣在湖上卻是數一數二,因為山巔曾有吳越時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眾多古塔中最為風光也最為風流的一塔,可惜七十余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虛,連山名也換成了夕照山。西湖南岸這座三面臨水呈半島狀的名山,當年曾為南宋御花園占據。一九四九年以后,山上種埴了大量香樟、楓香、榆樹等觀賞樹木,夕照林濤,景色依然富麗。遺憾的是古塔無蹤,雷峰夕照在西湖十景中成為[缺席者]。雷峰塔有太多的苦難經歷。他原名叫西關磚塔,又稱黃妃塔,始建于北宋開寶八年。北宋末,塔遭雷擊,南宋初修復后比原塔減去二級成為五級浮屠。這是一座八面磚木結構樓閣式塔,塔芯磚砌,塔檐、平座游廊、欄桿等為木構。塔內壁每面均嵌《華嚴經》刻石,塔下辟地宮,供奉金洞羅漢。南宋以后,雷峰塔木構檐廊屢毀屢修,當時畫家陳清波等繪聲繪色有《雷峰夕照》圖,塔下又有御園以芳園。斜陽落照,塔起金輪,湖上黃昏暮景中無有堪與之相匹者,西湖十景中自然少不了好的一席之地。豈料,明喜靖年間,倭寇海盜侵入杭州,懷疑雷峰塔中藏有伏兵,竟放火吞噬了木構檐廊,僅剩磚體塔身,塔頂也毀殘了,老樹婆娑,有人題詩嘆為[雷峰殘塔紫煙中,潦倒斜曛似醉翁]只剩塔芯的雷峰塔,仍然凌空兀立,以殘缺美的特殊風姿又聳峙了四百余年。明末杭州名士聞啟祥曾將他與湖對岸的保淑塔合在一起加以評說:[湖上兩浮屠,雷峰如老衲,寶石如美人。]此說一出世人稱是。清雍正年間成書的《西湖志》這樣贊美雷峰夕照一景:[孤塔巋然獨存,磚皆赤色,藤蘿牽引,蒼翠可愛,日光西照,亭臺金碧,與山光倒映,如金鏡初開,火珠將附。雖赤城枉霞不是過也。1924年9月25日下午一時40分許,西湖南岸一聲巨響。[老衲]突然[仆倒],一時塵埃蔽天,鴉雀驚飛,雷峰之巔碎磚累累,不下萬千,杭州城中萬人空巷趕來看熱鬧,不少人還趁亂在塔磚堆里[淘寶],居然也有發(fā)意外之財者。原來,塔倒之前,早已為挖塔磚者損壞提骸骸可危,因為民間謠傳,雷峰塔磚有辟禍鎮(zhèn)邪的[神力],故而盜挖者屢禁不絕,終于釀成大禍。浪漫詩人徐志摩托車在他一九一八年九月二十九日記中為我們留下了[老衲]臨終前險狀的物寫:[路上我們逛了雷峰塔一塔里面四大根磚柱已被拆成倒置圓錐體形,看了危險極了。七十多年過去了,因歷史文化融入湖光山色,孕育并發(fā)展了西湖十景,西湖十景勢必歷史地、文休地與湖光山色相依相存。雷峰夕照的[缺席]終將仍由雷峰夕照來補全岳麓書院岳麓書院占地面積21000平方米,現存建筑大部分為明清遺物,主體建筑有頭門、二門、講堂、半學齋、教學齋、百泉軒、御書樓、湘水校經堂、文廟等,分為講學、藏書、供祀三大部分,各部分互相連接,合為整體,完整地展現了中國古代建筑氣勢恢宏的壯闊景象。岳麓山景觀由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兩部分組成。自然風光占足了奇、珍、幽、美四個字。奇,是指岳麓山區(qū)林草繁茂,存有植物種類達幾千種,女貞、銀杏、樟樹、楞木、苦櫧、楓香等名木應有盡有,甚至千年以上樹齡的古樹亦可見到,還有皂莢、白玉蘭等瀕危樹種,而桃花、迎春、玉蘭、臘梅、丹桂、百合、芙蓉、薔薇等花木更是漫山遍野,姹紫嫣紅中繡出麓山織錦畫幅。珍,是指岳麓山區(qū)野生動物繁衍較旺,林中穿梭歌唱著的有畫眉、黃鸝、布谷、杜鵑,還有啄木鳥、鸚鵡、貓頭鷹等等,而在密林深處若隱若現,時不時露出頭臉的有狐貍、山羊、野兔、山雞等等。幽,幽壑千重,幽泉千縷,若你冬季來此且碰巧遇上岳麓漫天飛雪,一個“幽”字更會讓你感受入骨三分,著名的瀟湘八景之一有“江天暮雪”,即此。美,岳麓山四季都美,冬雪美,春花美,而秋天來臨的時候,不僅眼中看到的美,連口福都是美之又美了,石榴、板栗、南桔、酸棗??,還有不能吃的紅葉,更是美不勝收。岳麓山的人文景觀,那是岳麓山另一道亮麗的風景。千年學府岳麓書院,是三湘人才輩出的歷史記錄,而愛晚亭內那吟唱著“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又留著一縷長髯的老夫子,那情那景更是讓人留戀忘返。岳麓書院還以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聞名于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是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由著名的書法家李邕撰文并書寫的;江夏黃仙鶴勒石刻篆,因為文、書、刻石都十分精美,所以向有“三絕”之稱。碑高4米,寬1.35米,碑文共1400余字,此碑以其書法著名于世,最為藝林所看重,傳拓碑文曾風靡一時,筆法剛勁有力,是最為著名的唐碑之一。除此之外,還有明刻宋真宗手書“岳麓書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學達性天”、“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