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研究課件_第1頁
悲秋研究課件_第2頁
悲秋研究課件_第3頁
悲秋研究課件_第4頁
悲秋研究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唐宋詩詞中的悲秋1一、課題的目的和意義:二、課題研究的方法:三、課題成果展示:2《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3《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4《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明月皎夜光》5概況

唐詩宋詞中的悲秋作品極其廣泛。不論李白、杜甫,還是李清照、蘇軾,不論婉約派,還是豪放派,不論現(xiàn)實主義詩人,還是浪漫主義詩人都不約而同地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悲秋作品。6

這些作品有著獨特的悟性,猶如朵朵晶瑩剔透的浪花,卷起了中國濃厚的歷史底蘊,展示了這些秋士的內(nèi)心波濤,給我們留下了許多不朽的名篇。概況71、作者(杜甫)身世、經(jīng)歷、時代背景。2、《秋興》的概述。3、分析。4、小結(jié):杜甫與悲秋的關(guān)系。8秋興八首秋興八首之一秋興八首之四秋興八首之六秋興八首之二9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聞波浪兼天涌,塞上風(fēng)云接地陰。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興八首之一10聞道長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異昔時。直北關(guān)山金鼓振,征西車馬羽書馳。魚龍寂寞秋江冷,故國平居有所思。

秋興八首之四11矍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fēng)煙接素秋?;ㄝ鄪A城通御氣,芙蓉小苑入邊愁。珠簾繡柱圍黃鵠,錦纜牙墻起白鷗。回首可憐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秋興八首之六12夔府孤城落日斜,

每依北斗望京華。聽猿實下三聲淚,

奉使虛隨八月槎。

畫省香爐違伏枕,山樓粉堞隱悲笳。

請看石上藤蘿月,

已映洲前蘆荻花。秋興八首之二131、作者(杜甫)身世、經(jīng)歷、時代背景。2、《秋興》的概述。3、分析。4、小結(jié):杜甫與悲秋的關(guān)系。14曾經(jīng)的興旺——如今的國家殘破孤身零落,暮年多病壯志難酬秋聲:猿聲、悲笳、金鼓震、魚龍寂寞秋色:江間波浪、孤舟、藤蘿月、蘆荻花、燕子、旌旗、人秋愁情蕭條杜甫與悲秋的關(guān)系15秋悲難釋,秋思不絕——淺析李清照詩詞中的“悲秋”16生平概述

李清照(1084—約1151),自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王灼《碧雞漫志》說她“自少年即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彼藲q時嫁給太學(xué)生趙明誠,趙愛好金石之學(xué),也有很高的文化修養(yǎng)。1127年,李清照與丈夫為逃避戰(zhàn)亂來到江南,不久丈夫病故,詞人輾轉(zhuǎn)于南方,在孤苦生活中度過晚年。其前期作品以抒發(fā)對愛情的要求和對自然的熱愛為主,后期詩詞則表現(xiàn)出對國家、人民和個人的深沉感傷。其著有《漱玉詞》等,為“婉約派”的代表,是宋代詞壇杰出的女作家。

17

一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注釋選自《漱玉詞》。一剪梅,詞牌名。玉?。簼崈羧缬竦闹裣?。秋:秋涼、涼意。雁字:指鴻雁飛行的隊形。月滿西樓:鴻雁飛回之時,西樓灑滿了月光。言外之意是切盼丈夫早日歸來。1819

《一剪梅》中的離別之情、相思之苦*紅藕香殘玉簟秋*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20國破家亡孤苦零丁沉郁凝重凄楚悲涼李清照后期代表作——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21意象之一——秋雁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意象之二——秋菊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意象之三——秋桐、秋風(fēng)、秋雨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22

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guān),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yīng)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鳳凰臺上憶吹簫23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醉花陰李清照24

李清照的作品和她跌宕起伏的生平際遇是分不開的?!熬缚抵儭?、喪夫之痛將她的生活劃分為美滿幸福與流離困苦兩個不同時期,并在其詩詞中加以反映。尤其是她的“悲秋”之詞,情真意切,凄慘清苦,將感情抒發(fā)到了極致,引人嘆息!小結(jié)25悲秋經(jīng)典:張繼

楓橋夜泊

蘇軾

水調(diào)歌頭

賞析

26楓橋夜泊

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27中心形象:楓1.見月落,聞烏啼,感霜滿天。這一切和諧地統(tǒng)一于水鄉(xiāng)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圍和羈旅者的孤孑清廖感中。2.“對”字包含了孤單的身影渴望相伴的意蘊,孤孑旅人面對霜夜江楓漁火時縈繞的縷縷輕愁在這一字之間向讀詩人的心里滲透。“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傷春心”,“青風(fēng)浦上不勝愁”,這些前人的詩句可以說明“江楓”這個詞語中所積淀的感情內(nèi)容和它給予人的聯(lián)想。28中心形象:楓3.為詩的意境營造出悠悠的古意,涂抹上歷史的色澤。4.回蕩著歷史的回聲,滲透出宗教的情思,古雅莊嚴(yán)的意味,比“秋深臨水月,夜半隔山鐘”,及“悠然旅思頻回首,無復(fù)松窗半夜鐘”更勝了一籌。29水調(diào)歌頭

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常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30中心形象:月背景:熙寧四年,蘇軾以開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為了權(quán)且避開汴京政爭旋渦。熙寧七年調(diào)至密州,雖曰出于自愿,實質(zhì)上仍處于外放冷遇地位。詩人于中秋月下喝得酊酩大醉,寫下了這首詞,正是這種宦途險惡的升華與總結(jié)。31賞析

上片:借月自喻清高。詩人”把酒問青天“——”明月幾時有?“一開篇便覺得氣勢雄渾。接下來的”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表明了詩人在”出世“與”入世“之間的抉擇徘徊。盡管詩人有著在官場上的空寂之感,有著”起舞弄清影“的顧影自憐,但這些貌似“出世”的思想內(nèi)容,實質(zhì)上都是”入世“思想的反撥。在詩人心中,仍愿望為君子分憂,為黎民造福,這是作者秋月下生悲的主要原因。所以他才要譴懷,以排解心中的郁悶。32賞析下片:以月襯托離別。那月: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表面上惱月照人,增人”月圓人不圓“的怨恨,骨子上是本抱懷人心事,借見月而表達?!比擞斜瘹g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時古難全“情感轉(zhuǎn)入理智,化悲憤為曠達,即”人之離合,月之圓缺“,實自古而然。享人間的歡聚既不能強求,當(dāng)此中秋月圓,則惟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亦足以慰情。并向世間所有離別的親人,友人發(fā)出深摯的慰問和祝愿?!暗浮倍?,感人肺腑。33悲秋名句賞析指導(dǎo)教師:羅進近

學(xué)生姓名:戴思嘉鄭鴿陳明偉34悲秋名句賞析

唐詩宋辭35簡介

唐詩鄭谷李白李益李商隱36簡介

宋詞晏殊范仲淹辛棄疾37秋風(fēng)滿關(guān)樹殘月隔河雞《潼關(guān)道中》是一首五律。這兩句是說,秋日潼關(guān)道上,秋風(fēng)蕭瑟,道路兩旁的樹木,被風(fēng)吹得歪歪斜斜;殘月西下,黃河對岸雞鳴報曉,天快亮了。兩句詩把潼關(guān)秋日的風(fēng)、隔河的雞,寫得十分真切。到過潼關(guān)的人都知道,此處兩河交會,常常風(fēng)沙彌漫,乃為“雞叫聽三省”之地,這兩句詩就反映了這個事實。鄭谷38秋天萬里凈日暮澄江空①凈:潔凈。②空:江水明澈如空。這兩句極寫江上的沉靜和爽朗——秋高氣爽,萬里無云,天空潔凈如洗,傍晚風(fēng)息人歸,江面上空空如也,連澄清的江水似乎都不存在了。兩句詩以景寓情,烘托出綦毋潛掛冠歸隱的心境如秋空高爽,澄江潔凈,洗滌了官場上的污塵濁氣。

李商隱39秋草不堪頻送遠,白云何處更相期①相期:后會之期。原詩是一首七律。這兩句是說,在秋草枯黃的季節(jié),為友人送行,送了一程又一程,離恨難堪,戀戀不舍;眼看著友人離去的身影與遠處的白云相接,后會之期,還不知在何時?詩句寫出了與朋友別時的痛楚之狀,真摯之情,神韻維妙。李益40<<三五七言>>秋風(fēng)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fù)驚這幾句寫深秋季節(jié)月夜的景象——秋風(fēng)清爽,秋月明朗,落葉聚集,經(jīng)風(fēng)又散,寒鴉棲樹,見月復(fù)驚。秋風(fēng)、秋月、落葉、寒鴉四種景色融為一體,落葉因秋風(fēng)聚散,寒鴉因秋月復(fù)驚。本是一個幽靜的秋夜,在詩人筆下,卻寫得生動活潑,十分熱鬧。41《蝶戀花》

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詞傳達出作者的暮秋懷人之情。“昨夜西風(fēng)”句,使固有的慘澹、凄迷氣氛又增添了幾分蕭瑟、幾分凜冽?西風(fēng)方烈,碧樹盡凋;木猶如此,人何以堪——由此馳騁想象,作者亦當(dāng)是朱顏盡改。而從結(jié)構(gòu)上看,碧樹盡凋,野外才能變得格外空曠,作者也才能騁目遠眺。

42《漁家傲》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首句“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點明地域、時令及作者對邊地風(fēng)物的異樣感受。次句“衡陽雁去無留意”以南歸大雁的徑去不留,反襯出邊地的荒涼,這是托物寄興。43辛棄疾《魂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

欲說還休。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44魂奴兒書博山道中壁這首詞以“少年”與“而今”對比,表達了一種深刻的人生感受。上片說少年時登高望遠,氣壯如山,不識愁為何物。無愁說愁,是詩詞中常見的文人習(xí)氣。下片轉(zhuǎn)入“而今”,轉(zhuǎn)折有力,不僅顯示時間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在涉世既深又飽經(jīng)憂患之余,進入“識盡愁滋味”的階段。所謂“識盡”,一是愁多,二是愁深。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說,有的不便說,而且“識盡”而說不盡,說之亦復(fù)何益?只能“卻道新涼好個秋”了。比之少時的幼稚,這或許是老練成熟多了.其實“卻道”也是一種“強說”。故意說得輕松灑脫,實際上也是難以擺脫心頭的沉重抑塞。45文化心理文化背景文化哲學(xué)46文化心理“秋”字的原型意義在于蘊含著生命衰微走向死亡的信息,而把“心”字加于其上便成了“愁”。于是,一代又一代的文人看到秋色便自然而然將“秋”與“愁”相契合。47文化背景在封建社會,當(dāng)讀書人的個人命運和國家命運不濟時,看到似乎已快到盡頭般的衰敗景象,產(chǎn)生強烈共鳴,就好似自己的宦途命運也已到盡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