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開關檢修工藝1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9/31/wKhkGWW2Lb2AWnWEAAF4-qugOP0897.jpg)
![隔離開關檢修工藝1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9/31/wKhkGWW2Lb2AWnWEAAF4-qugOP08972.jpg)
![隔離開關檢修工藝1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9/31/wKhkGWW2Lb2AWnWEAAF4-qugOP08973.jpg)
![隔離開關檢修工藝1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9/31/wKhkGWW2Lb2AWnWEAAF4-qugOP08974.jpg)
![隔離開關檢修工藝1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9/31/wKhkGWW2Lb2AWnWEAAF4-qugOP0897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隔離開關第一節(jié)隔離開關(一)1、適用范圍GW.GW4-110,55,55/27.5,27.5THB5-LG-100,55,55/27.5,27.5,20THBS-LG-27.5TUS-LUG-55/27.5JW1-35GQH-552、檢修周期2.1巡視檢查:日常2.2定期檢查:1年2.3中 修:5-10年2.4大 修:15-20年3、檢修項目及標準巡視檢查隔開各部分無油垢,無銹蝕、無脫漆、無傷損。支持絕緣子無裂紋,無破損,無爬閃痕跡。引線與接線端子連接牢固,無斷線,斷股。隔開分、合閘到位,分、合閘止釘間隙合適,各相同期性良好。3.1.5接地線接觸良好。定期檢查清掃隔離開關各部分,要求各部分無塵,無垢。檢查支持絕緣子有無裂紋、破損及爬閃痕跡,瓷釉剝離不得大于300平方毫米。。檢查引線是否斷線斷股,引線與接線端子壓接是否牢固,并緊固接線座螺絲。檢查觸頭是否灼傷,若有應用細銼打磨,若有銹蝕情況,用細砂紙除去銹蝕和氧化層,使觸頭接觸面光滑,處理干凈后涂中性凡士林。檢查套操作機構和傳動機構是否牢固,各部位的銷子、螺絲是否脫落和缺少,應補齊完好,轉動部分應靈活,定位器作用可靠,并注潤滑油于各傳動部分。3.2.6檢查接地線接觸良好。3.2.7調整觸頭,使觸頭接觸良好,用0.05塞規(guī)檢查,線接觸應塞不進去,并有一定的壓力。3.2.8中間觸頭接觸對稱,上下差不大于5毫米,合閘到終點,間隙調到為7-12毫米(GW110、55),為16—21毫米(GW55/27.5—27.5)。3.2.9三極、兩極隔離開關,三相不同期接觸不應大于10毫米,反之應調整。3.2.10分閘情況下,分閘角度應滿足90±10在合閘情況下,兩動刀桿成一直線,并保證分合閘止釘間隙為1—3毫米。3.3中修3.3.1小修的全部要求3.3.2解體順序3.3.2.1拆下交叉連桿和傳動桿。松開支持絕緣子法蘭與出線頂帽的固定螺絲,取下六個動刀桿。把固定絕緣子的下面法蘭松開,輕取支持絕緣子。拆下底座下面轉動軸的固定裝置,拔出傳動板。3.3.3工藝要求清掃絕緣子和主刀閘的灰塵和污垢,要求清潔干凈。檢查刀桿是否損傷和變形,若有變形應扭直,有斷裂者則更換。對觸指和圓柱形觸頭的燒傷痕跡,用細銼打磨,使接觸面光滑,具有金屬光澤,用汽油清潔后涂一層中性凡士林,若燒傷過甚無法修理者應更換。打開出現(xiàn)頂帽,檢查錐形滾動觸頭,彈簧,導電桿和其它零件有無異狀,用汽油清潔后涂一層中性凡士林,按原樣裝配好,使接觸座轉動靈活,并檢查刀桿與頂帽連接是否牢固。檢查支持絕緣子是否破損、裂紋,若有應更換,當軸面脫落超過200平方毫米時,應涂環(huán)氧樹脂補救,檢查絕緣子與法蘭澆注是否牢固,否則應進行處理。將軸承套內的軸承取出,把軸承座內的污垢清潔干凈,并檢查軸承是否破損,對不符合要求的軸承應更換相同型號的軸承,把清潔干凈的軸承填好潤滑劑(中性凡士林),裝入軸套內。檢查轉動板轉動軸有無異狀并洗凈污垢。3.3.4裝配的注意事項3.3.4.1按分解程序相反進行裝配。轉動軸裝入軸承座后,要求轉動靈活。3.3.4.3各連接部分應連接牢固,不松動。3.3.4.4裝配絕緣子時,注意不得碰壞。調整兩觸頭相互對齊,如墊厚度不超過3毫米,觸頭插入后最小間隙不小于3毫米。固定接地線檢查隔離開關底座與固定接地線有無脫焊,斷裂,有問題時修補。3.3.5.2接地線的接地電阻要求小于100。3.3.6鐵桿涂漆3.3.6.1修后的開關要重新涂漆。銹蝕部位應先除銹,用紅丹漆打底,再刷灰色調和漆。3.3.6.3頂帽刷紅色調和漆。3.3.6.4接地線涂黑色調和漆。3.3.7調整分合閘角度的調整將每相置于合閘位置,使兩刀桿成一條直線,按比例調好交叉連桿長度,調好合閘止釘間隙。將開關置于分位,角度應為90±10如不符合時可調整分閘止釘和交叉連桿,交叉連桿增大,分閘角度亦增大,反之減少。當兩刀桿分閘角度一邊大,一邊小時,需反復調整交叉連桿和止釘。3.3.7.2同期調整使開關緩緩合閘,監(jiān)視主刀閘合閘狀態(tài),其中某一刀閘剛一接觸,立即停止操作,測量其它極觸頭接觸距離,如不符合要求。按下述調整松動極間連動桿(縱向水平拉桿)(三極,二極機構不聯(lián)動)將一極合閘位置調好,再將第二極已合閘位置與調好位置的一極呈一直線裝好連桿,使一、二極聯(lián)動,以第一極為準,調整連動桿和交叉連桿,使一、二極同期,按同樣的方法調整第三極與一、二極同期。3.4大修除中修全部項目和要求外,要更換易損的零部件,如觸頭,螺絲,螺母,軸銷,墊圈,彈簧等,解體檢修操作機構,清潔更新滾動軸承,更換不合格的引線和絕緣子,檢修機構及支持裝置,并全面涂漆,水泥支柱應無裂紋,分化,傾斜,否則應用水泥填補和調整。JW19—35G快速合閘開關補充規(guī)定,參照執(zhí)行3.1—3.4所述內容的同時增加如下檢查。檢查開關合閘位置是否正常,閘刀分閘時有無彈出現(xiàn)象(跳高觸頭)如不合適??烧{整拉桿10的長度(見圖)3.5.2靜觸頭與閘刀的最短距離R應不小于:JW1—35G為300毫米。若不滿足要求可調整機構與開關本體間的連桿長短。檢查各固定連接是否牢固,測量回路電阻值,其值應不大于300微歐,保證各部分均可靠接觸。3.5.4測量開關的合閘時間,其值應小于0.25秒,若不能滿足時可調整彈簧后面的調節(jié)螺釘。運行時,每次合閘后應檢查動觸頭是否燒傷,一般輕微燒傷,用砂布或銼刀修理平整,可繼續(xù)工作,若燒傷過于嚴重,則拆換動靜觸頭。緩沖器端部的橡皮頭是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發(fā)現(xiàn)不良及時更換。第二節(jié)隔離開關(二)1.適用范圍:FTr-lB型隔離開關(德雷西爾)2.檢修周期:巡視檢查:日常定期檢查:1年臨時檢修:故障或缺陷后大修:10年或1000次操作3.檢修項目及標準:3.1巡視檢查:外觀應無異常,運行時無異音、無異味。分合閘顯示與運行狀態(tài)應一致。主回路端子部無過熱而引起的變色或燒紅現(xiàn)象。機構無顯著銹蝕和損傷現(xiàn)象,螺栓、螺母無松動。3.2定期檢查:檢查清理表面的油污、粉塵等。檢查絕緣件。用汽油或清洗劑去除觸頭表面污垢后,在此上面涂抹一薄層潤滑油。檢查所有的支承和關節(jié)是否靈活,并涂潤滑油。檢查所有絲扣堅固件,特別是操作曲柄的夾緊螺栓。檢查傳動、操動機構無異常。檢查開關手動、電動分合是否正常。臨時檢修除定期檢查所有要求外,還要進行以下項目:檢查更換其它不合格的零部件。3.4大修對隔離開關進行全部解體檢修,并檢查更換所有不合格的零部件,應由廠家技術人員配合進行大修工作。主觸頭在涂銀層磨損后,應及時更換以保證最小接觸電阻。更換過程如下:擰松2個M10X35固定螺栓,拆下舊觸頭,換上新觸頭。用50Nm力矩緊固,緊固時應保證動觸頭端頭與靜觸頭中部的止擋接觸。調節(jié)“合閘”調節(jié)螺絲使動觸頭嵌入靜觸頭的觸指深度不超過35+2mm。調整完畢后,上緊止擋螺栓。第三節(jié)隔離開關(三)適用范圍:D200-071231M/N,D300-121231M/N(ARVER德國)檢修周期:2.1巡視檢查:日常定期檢查:1年臨時檢修:故障或缺陷后大 修:10年或2000次操作3.檢修項目及標準:3.1巡視檢查:外觀應無異常,運行時無異音、無異味。分合閘顯示與運行狀態(tài)應一致。主回路端子部無過熱而引起的變色或燒紅現(xiàn)象。機構無顯著銹蝕和損傷現(xiàn)象,螺栓、螺母無松動。3.2定期檢查:3.2.1檢查并清潔絕緣子。檢查隔離開關漆面,有銹蝕的進行補漆。對主觸頭進行清潔和潤滑。檢查所有旋轉極柱軸承底座部的排泄孔和操作機構的通風孔保持暢通。3.2.5檢查所有絲扣堅固件。檢查傳動、操動機構無異常。檢查開關手動、電動分合是否正常。臨時檢修除定期檢查所有要求外,還要進行以下項目:檢查更換其它不合格的零部件。3.4大修隔離開關極柱安裝a統(tǒng)并使用潤滑劑(潤滑劑型號:BR2Plus(二硫化鉬潤滑劑))。b開關極柱閉合在合閘位置。c隔離開關極柱置位于支撐件上并確保操作極柱(主傳動極柱)的正確位置。d架找平(校準機架水平):e柱之間距離保持相等f行校準直線并列布置,最大平行水平直線度的偏差為3mmg性直線布置,最大橫向直線度的偏差為3mmh持機架頂部平面為水平狀態(tài),最大高度偏差為3m,(額定電壓等級72.5KV的為2mm),需要時可使用墊片,調整水平度。i螺栓,墊片和螺帽緊固機架與支撐件,并同時重復檢查相鄰極柱的調整度。操作機構的安裝圖6中所示了操作機構安裝在機架下部的標準選擇方案,同樣適用于電動和手動操作機構;a將底座(30)緊固在機架(1)孔內(19),底座支撐著操作傳動桿的延伸軸承座。b將操作機構緊固在自己的支撐件上。注意:操作機構安裝在開關下部,機構操作管必須被截斷至合適長度。被截斷的操作管的截面處需進行冷鍍鋅的表面保護處理。c將操作機構定位在合閘位置,轉動操作管直到機構搖臂(4.1)同樣也定位在合閘位置。在操作機構管被連接到操作機構前,應按下列順序將推力軸承裝配在操作管上:d放置推力墊圈e放置推力軸承環(huán)f通過管接頭(26)將機構操作管(25)連接到操作機構上g按照規(guī)定力矩緊固螺栓。確保圖6中所給的直線水平尺寸。h保證操作傳動桿軸(27)與機構操作管為直線水平位置,并與機架上部表面右側形成角度。如需要可通過放入墊片來調整操作機構的位置。3.4.3操作連接件a隔離開關的機構連桿(9)安裝在操作桿上(9.1)。b對角連桿(10)已在工廠組裝和預調試完畢。它的設定不能改變。c相位連桿(11)安裝在多極隔離開關的極柱上,連接頭是分別包裝。3.4.4機構連桿的調整機構連桿的調整目的(圖7和圖8)是保證操作極柱上主回路的分閘或合閘位置準確到達未端位置而且處于死點的聯(lián)鎖裝置也到達未端位置。為了達到此目的,應調整在機構搖臂(4.1)內的偏心軸承(31)。下列調整說明用于安裝在機架上的電動操作機構和安裝在機架下的電動操作機構或手動操作機構。注意:當操作機構安裝在隔離開關下部位置時,僅使用一個半的偏心軸套(圖7)。調整,松動底部螺帽直到可轉動偏心軸套(此調整為操作機構直接安裝在機架上)。按合適力矩緊固底部螺帽,使用開口扳手穩(wěn)固地夾持住螺帽頂部。圖7顯示了機構連桿與機構搖臂(4.1)的連接一側示意,圖8顯示了頂部示意。執(zhí)行下列步驟:a轉動操作隔離開關極柱至合閘位置。注意:操作機構上的機構搖臂(4.1)在交貨時也處于合閘位置。b擰松兩個六角螺帽,將安裝在機構連桿(9)和偏心軸套(31,圖7和圖8)的螺栓插入機構搖臂內。偏心軸套沿機構搖臂(見圖8)的軸向轉動為45°,并使機構連桿平行與機架。如需要,可利用機架(19)內的孔重新調整操作機構。c通過手動操作啟動操作機構,檢查位于旋轉極柱軸承座上的分/合閘止位銷釘是否到達正確位置。d如止位銷釘未到達正確位置,可按下列順序調整:e調整偏心軸套,當止位銷釘?shù)竭_分閘位置時,主回路臂的開口角度將是90°。對開偏心軸套應調整為相同角度。調整相同角度是松動螺栓螺帽至到位于機構搖臂下部的半開偏心軸套可輕松移動為止,然后完全拆下下半部的偏心軸套,重新將它插入已調整完畢的上部偏心軸套與相同位置,隨后擰緊螺栓上的螺帽。安裝推力軸承a將推力軸承環(huán)和推力墊圈推向底座至到達圖6中所示的位置為止。b平穩(wěn)地擰緊一側上的定位銷釘,以便保證推力軸承環(huán)的固定。c用7.2直徑的鉆頭,在相對一側鉆一個孔至機構管內。d插入定位銷釘并平穩(wěn)地擰緊(至擰入到鉆孔內)。e在相對側鉆一個孔。f連接推力軸承至定位銷釘與機構管處。注意:定位銷釘?shù)木o固力矩為lONm。用鎖定裝置鎖閉銷釘。已被鉆了孔的表面在最終完成組裝前,需進行防護處理。4.3.6連接隔離開關極柱圖9中顯示了相位連接桿的完全組裝過程。a將所有極柱都置位于合閘位置。b擰松螺栓上(33)的螺帽(32)。c把預配組裝完畢的相位聯(lián)接桿(11.2和11.3),用螺絲連接到吊環(huán)螺栓(34)上。d預定相位連接桿的長度(參閱設備供貨的文件),極柱之間的距離是中心至中心。e將已連接在一起的相位連接桿和螺栓插入相位連接操作桿(11.1)內,并緊固六角螺帽(32)。f檢查并確保所有極柱上的止位軸承與止位螺栓正確到位,如不正確,可通過轉動管子來調整相位連桿的長度直到所有的止位件處于接觸狀態(tài),然后緊固閉鎖螺帽為止。柱式絕緣子與主觸頭的調整絕緣子與主回路系統(tǒng)已經在工廠完成了廠內調整,那么到達現(xiàn)場后要求按圖2中所規(guī)定的尺寸確認直線水平,保證主回路系統(tǒng)處于直線水平條件。如需要,尤其是在變電所的母線與絕緣子連接完成后,應檢查和校準柱式絕緣子的調整。如母線的拉力荷載施為橫向受力,應按下部調整程序操作:a擰松位于每個旋轉極柱(2)上的兩個橫向止位螺絲。b在相反于拉力荷載的旋轉極柱一側,松動位于機架上部雙頭螺栓接頭上的兩個螺帽,大約為轉動一圈。c通過緊固機架下部的螺帽,再次緊固已經被擰松了的雙頭螺栓。d移動橫向止位螺絲直到它們再次轉向旋轉極柱的軸承座為止。e手動操作隔離開關,并檢查主觸頭的引入線是否合適(規(guī)定的活動范圍),請見圖2中所示。f如需要,可再次重復調整絕緣子。g在隔離開關操作時,所有極柱上的止位件和旋轉極柱上的軸承座都應準確到位。如需要,可按4.7章節(jié)中所敘述的程序進行再次重復調整。如母線拉力荷載是施力于縱向方向,通過相對于機架按拉力荷載方向改變旋轉極柱的傾角度,進行重復調整,如是母線拉力荷載為橫向受力,按已所述辦法處理,關鍵是要保證符合在圖2中所規(guī)定的直線水平尺寸要求。最后一步是再次調整止位螺絲。額定電壓為170KV的隔離開關在主觸頭處都配置了鎖擋。完成安裝a在安裝與調整時,必須檢查并保證所有螺栓按照緊固力矩(4.2章節(jié))的要求進行緊固。b在最后連接高壓母線前,用刷子清潔鋁接線端子的表面并立即涂覆一層SF1377硅潤滑脂在接線端子和連接線上。c在清潔和潤滑地線端子后,連接接地線或接地排。d接入合閘和控制回路電源到機構箱的端子排上。e檢查所有電氣功能。f檢查由于在安裝時損壞了的設備漆面,使用與設備一起供貨的漆料重新補漆。g通過手動操作測試和檢查開關的正常工作順序。注意:手動操作時,電動機構不可能實行電動操作。第四節(jié)隔離開關(四)1.適用范圍:S3C雙邊雙斷隔離開關(ARVER意大利)2.檢修周期:2.1巡視檢查:日常2.2定期檢查:1年或500?2000次操作臨時檢修:故障或缺陷后大修:10?15年或10000次操作檢修項目及標準:巡視檢查:外觀應無異常,運行時無異音、無異味。分合閘顯示與運行狀態(tài)應一致。主回路端子部無過熱而引起的變色或燒紅現(xiàn)象。機構無顯著銹蝕和損傷現(xiàn)象,螺栓、螺母無松動。3.2定期檢查:檢查并清潔絕緣子。檢查隔離開關漆面,有銹蝕的進行補漆。對主觸頭進行清潔和潤滑。檢查所有旋轉極柱軸承底座部的排泄孔和操作機構的通風孔保持暢通。檢查所有絲扣堅固件。檢查傳動、操動機構無異常。檢查開關手動、電動分合是否正常。臨時檢修除定期檢查所有要求外,還要進行以下項目:檢查更換其它不合格的零部件。大修隔離開關安裝金屬支架3.4.1.1.1將支架(圖4,4A,4B,4C之4.1)置于柱子頂端,并用特殊螺桿(圖4,4A,4B,4C之4.3)(包括螺母、平墊片和彈簧墊片)固定。3.4.1.1.2將兩個縱梁(圖4,4A,4B,4C之4.2)放下置于支架(圖4,4A,4B,4C之4.1)上,并用螺栓暫時固定。為此,請利用特殊狹長孔(圖4,4A,4B,4C之4.4)。確??v向梁(圖4,4A,4B,4C之4.2)是水平的且相互平行;同時確保固定下底座的孔(圖4A,4B,4C之4.5)中心距與固定垂直連桿支承的孔(圖4,4A,4B,4C之4.6)中心距與特定安裝圖DIN-…要求的相同。3.4.1.1.3擰緊所有螺栓。3.4.1.1.4利用特殊的U形螺桿(圖4,4A,4B,4C之4.9),包括螺母、平墊片和彈簧墊片,在柱子上安裝支承操動機構的支架(圖4,4A,4B,4C之4.1)。確保各自的位置與尺寸是安裝圖DIN-…中所要求的。下底座(圖1,1A,1B,1C,5,5A,5B,5C,5D)1按圖A所示方法吊起下底座(圖5,5A,5C之5.1和5.2),按照相應的安裝圖DIN-…確認其位置排放正確后,放下置于支承結構上,對齊緊固孔。3.4.1.2.2暫時固定于支承結構上。3.4.1.2.3拆除吊裝線索等。3.4.1.2.4用水平儀檢查所有底座表面,尤其是支承旋轉絕緣子(圖1,1A,1B,1C之1.2)的旋轉碟片(圖5,5A,5C之5.6和5.7),要求這些表面在互相垂直的兩個方向都是水平的。必要時,可在螺栓上,底座的支承結構和支架間,借助C形墊片找平。將底座最終固定于支承結構前,檢查:a底座與底座,底座與支承結構是否對中。b底座與否水平。c最終緊固時,是否發(fā)生變形,從而改變了已取得的調整結果。必要時,重復上述調整絕緣子(柱形絕緣子和旋轉絕緣子)3.4.1.3.1如圖A所示,提起柱形絕緣子(圖1,1A,1B,1C之1.1),用螺釘(包括螺母和彈簧片)將它們固定到固定底座(圖5,5A,5C之5.1和5.2)兩邊的支承(圖5,5A,5C之5.4)上。3.4.1.3.2拆下安裝在主動相旋轉碟片(圖5,5A,5C之5.6)上的控制桿(圖5,5A,5C之5.8);注意其位置并做標記。3.4.1.3.3如圖A所示,提起旋轉絕緣子(圖1,1A,1B,1C之1.2),放下置于各自的旋轉碟片(圖5,5A,5C之5.6和5.7)4重新裝上前面從主動旋轉碟片(圖5,5A,5C之5.6)上拆下的控制桿(圖5,5A,5C之5.8),不要擰緊緊固件,同時,用特定螺釘(圖2B)鎖定旋轉絕緣子。3.4.1.3.5用剩下的螺栓完成旋轉絕緣子(圖1,1A,1B,1C之1.2)的緊固工作。3.4.1.3.6用水平儀檢查絕緣子的上法蘭,確保法蘭在兩個相互垂直的方向都保持水平,如圖2B所示。確保在旋轉過程中,旋轉絕緣子(圖1,1A,1B之1.2)繞其軸線轉動時不是在劃錐形(圖2B)。必要時在法蘭與旋轉碟片之間塞入C形墊片(圖2B),至達到要求的狀態(tài)。這時,可擰緊緊固螺栓。C形墊片應按圖2B所示塞入,給螺栓形成傾斜的支承面,以避免在絕緣子的法蘭上形成任何應力。3.4.1.3.7最后檢查各絕緣子軸線間的距離,確保這些尺寸與安裝圖DIN-…所示相同。靜觸頭(圖1,1A,1B,1C,3)3.4.1.4.1靜觸頭(圖3之3.0)的正確位置見平面布置圖(圖1,1A,1B,1C)。用螺釘(圖3之3.4),平墊片和彈簧墊片將靜觸頭(圖3之3.0)固定于兩邊絕緣子(圖1,1A,1B,1C之1.1),擰緊螺栓前確保:a靜觸頭已對中并與支承(圖5,5A,5C之5.4)中心線垂直;b觸頭(圖3之3.2)處于水平位置。必要時,在兩邊絕緣子(圖1,1A,1B,1C之1.1)的上法蘭與靜觸頭(圖3之3.1)之間塞入特殊的C形墊片。動臂(動通流部件)(圖1,1A,1B,1C,2,2A,2B)3.4.1.5.1將旋轉碟片(圖5,5A,5C之5.6和5.7)置于分閘位。3.4.1.5.2用螺釘和彈簧墊片將通流部件(圖2,2A之2.0)固定于中心絕緣子(圖1,1A,1B之1.2)。3.4.1.5.3用手轉動底座,確保臂兩端的動觸頭(圖2之2.1,圖2A之2.11)在與對應的靜觸頭(圖3之3.0)耦合時處于中心位置。3.4.1.5.4如果動觸頭高于或低于靜觸頭(圖3之3.0),請用固定動臂(圖2之2.1,圖2A之2.10)的螺母(圖2之2.3,圖2A之2.12)根據(jù)需要降低或提高動臂的高度。3.4.1.5.5用手轉動動臂(圖2之2.1,圖2A之2.10)至分閘位,確保其中心線與底座中心線成約900。垂直連桿支承(圖1,1A,1B,1C,5,5A,5B,5C,5D)3.4.1.6.1參考圖5,5A,5C以及特定安裝圖DIN-…,在支架縱向梁(圖4,4A,4B,4C之4.2)上安裝垂直連桿支承(圖5,5A,5C之5.13),包括控制桿,對齊緊固槽孔(圖4,4A,4B,4C之4.6)。3.4.1.6.2用特殊螺栓暫時固定。3.4.1.6.3然后擰緊螺栓。隔離開關的垂直連桿和操動機構3.4.1.7.1按圖A所示,吊起操動機構,讓裝置的尾部朝向支架(圖4,4A,4B,4C之4.7),小心讓操動機構上的孔(圖7之7.11)與支架上的孔(圖4,4A,4B,4C之4.8)對齊。暫時擰上兩個對角螺栓,但不要擰緊。3.4.1.7.2拆除吊裝器具。3.4.1.7.3參照圖7A,測量控制桿軸(圖5,5B,5D之5.16)銷釘(圖7A之7.13)孔中心與操動機構卡箍支承(圖7A之7.15)上表面的距離“L”,從中減去15mm。該距離稱為“La”:La=L-15。測量隨隔離開關一起的垂直連桿(圖7之7.3),如其長度大于“La”,則將其截短至正好等于“La”,清除毛刺,用冷鍍鋅法恢復表面保護層。3.4.1.7.4確保機構處于合閘位。3.4.1.7.5為保證最佳夾緊,在安裝連桿前,用砂紙將卡箍(圖7之7.12)的內表面和連桿(圖7之7.3)下端約150mm長范圍內拋光。3.4.1.7.6拆除前面裝上的下緊固螺栓,讓操動機構沿未拆的螺栓轉動翹起,已便安裝垂直連桿(圖7之7.3)。3.4.1.7.7將垂直連桿(圖7之7.3)的上端插入控制桿的軸(圖5,5B,5D之5.16),并用鎖緊銷釘和開口銷(圖7之7.13)將其固定在正確的位置。3.4.1.7.8保持操動機構傾斜,將垂直連桿(圖7之7.3)的下端插入卡箍(圖7之7.12)。3.4.1.7.9讓操動機構回復原正確位置,將其它緊固螺栓于支架上擰緊。如必要,松開固定操動機構和支架的螺栓,提起或放下操動機構,然后重新擰緊螺栓,以便在所有調整完成后,獲得與相應安裝圖DIN-…所示完全一致的尺寸。確保操動機構在兩個互相垂直的方向皆處于水平位置。必要時用墊片通過緊固元件墊平。3.4.1.7.12臨時固定卡箍(圖7之7.12),但不要將螺釘(圖7之7.10)擰緊。3.4.1.7.13確保連桿(圖7之7.3)在兩個互相垂直的方向皆處于垂直位置。3.4.1.7.14用螺釘(圖7之7.10)緊固卡箍(圖7之7.12)將連桿(圖7之7.3)鎖死,擰緊扭矩約80Nm。為便于操作,可在螺栓上加普通脂。3.4.1.8隔離開關推力連桿(圖5,5A,5B,5C,5D)3.4.1.8.1確保操動機構處于合閘位。8.2參考圖5,5A,5C,確保隔離開關控制桿(圖5,5A,5C之5.10)和控制桿(圖5,5A,5C之5.8)均處于合閘位。8.3松開卡箍(圖5,5A,5C之5.11)的U形螺栓,插入推力連桿(圖5,5A,5C之5.15)。8.4保持控制桿處于上述位置的同時,上緊卡箍(圖5,5A,5C之5.11)。3.4.1.9隔離開關水平傳動桿3.4.1.9.1將各相置于合閘位。3.4.1.9.2松開裝于旋轉碟片(圖5A,5C之5.6,5.7)上的管子卡箍(圖5A,5C之5.12)。3.4.1.9.3保持三個傳動桿(圖5A,5C之5.9)處于上述位置,把桿(圖5A,5C之5.3)插入松開的卡箍(圖5A,5C之5.12),不要擰緊螺釘。3.4.1.9.4執(zhí)行幾次斷開/關合操作,確保動觸頭正確地合入靜觸頭,且三相同時達到最終的分閘和合閘位置。必要的話,利用緊固卡箍來實現(xiàn)要求的狀態(tài)。3.4.1.9.5上緊卡箍。3.4.2隔離開關的調整3.4.2.1隔離開關通流部件的調整(圖2,2A,3)本節(jié)所述操作只適用于兩相和三相隔離開關。3.4.2.1.1利用隔離開關操動機構的杠桿或曲柄緩慢地進行幾個來回的斷開和關合操作,確保隔離開關三相同時到達分閘和合閘終點位置。3.4.2.1.2當主動相的動觸頭(圖2之2.2,圖2A之2.11)到達各自靜觸頭終點限位器(圖3之3.6)時,從動相的動觸頭(圖2之2.2,圖2A之2.11)離各自靜觸頭(圖3之3.0)終點限位器(圖3之3.6)的距離不超過20mm時,上述條件也得到滿足。3.4.2.1.3為取得正確的調整結果,請利用管子卡箍(圖5A,5C,5E之5.12)來修正水平傳動桿(圖5A,5C,5E之5.3)的工作長度。你還可以利用旋轉絕緣子(圖1A,1B,1C,1D之1.2)上下緊固孔自由定位空間進行調整。3.4.2.1.4擰緊緊固螺釘,執(zhí)行幾次手動操作以檢查調整情況。必要時,重復上述操作。3.4.2.2垂直連桿與操動機構(圖7)3.4.2.2.1執(zhí)行幾次手動的斷開和關合操作,確保操動機構重點位置(合閘位和分閘位)與接地開關動臂相應的重點位置吻合。必要的話,可通過松開緊固卡箍(圖7之7.12)的螺栓(圖7之7.10),讓隔離開關動臂與操動機構同步。你可以在抓緊卡箍(圖7之7.12)不動的同時轉動垂直連桿(圖7之7.3),從而提前或推后動臂的斷開/關合。當你取得了要求的狀態(tài)后,用約80NM的扭矩擰緊螺釘(圖7之7.10),鎖定連桿。3.4.3開關設備的拆除及主要部件的更換3.4.3.1開關設備的拆除:在進行下列任何操作之前,確保開關設備處于合閘位;按下列順序拆除部件:水平傳動桿(僅適用于兩相和三相隔離開關);3.4.3.2隔離開關推力連桿;3.4.3.3隔離開關垂直連桿和操動機構;3.4.3.4垂直連桿支撐;3.4.3.5動臂;3.4.3.6靜觸頭;3.4.3.7絕緣子:3.4.3.8下底座3.4.3.9金屬支架3.4.3.10拆卸完畢,正確存放所有部件。3.4.3.2主要部件的拆卸和更換:在進行下列任何操作之前,確保開關設備處于分閘位;3.4.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棒球場租賃與賽事宣傳合作合同
- 人力資源公司合作合同
- 食堂承包合同書
- 交通運輸行業(yè)智能交通出行服務平臺方案
- 服裝廠縫紉機設備買賣合同書
- 物流市場分析與規(guī)劃作業(yè)指導書
- 買賣房屋交接合同協(xié)議書
- 人工智能系統(tǒng)開發(fā)與部署作業(yè)指導書
- 帶擔保的借款合同
- 工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智能倉儲管理解決方案
- 自愿斷絕父子關系協(xié)議書電子版
- 2023年4月自考00504藝術概論試題及答案含解析
- 美麗的大自然(教案)2023-2024學年美術一年級下冊
- 2024年低壓電工考試題庫(試題含答案)
- 成都特色民俗課件
- 花城版音樂四下-第四課-認知音樂節(jié)奏(教案)
- 寵物醫(yī)院員工手冊
- 2024年高考英語讀后續(xù)寫高分寶典專題08讀后續(xù)寫肢體動作描寫積累1(詞-句-文)講義
- 商業(yè)與公積金貸款政策
- 時政述評培訓課件
- 2022屆高三體育特長生家長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