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講 船舶海上溢油處理技術_第1頁
第七講 船舶海上溢油處理技術_第2頁
第七講 船舶海上溢油處理技術_第3頁
第七講 船舶海上溢油處理技術_第4頁
第七講 船舶海上溢油處理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講船舶海上溢油處理技術

盡管有了嚴格的法規(guī)和先進的技術設備,人們的防污染意識也在不斷提高,但是突發(fā)性的溢油事故還是時有發(fā)生。事故發(fā)生后,能否準確預測溢油的動態(tài),能否迅速而有效地進行應急處理,對控制污染、減少污染損失起關鍵性作用。一、船舶溢油在海上的變化海洋對石油等污染物有一定的自凈化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物理、化學變化后,海面溢油會自然消失。如圖9-1所示。1、漂移:溢油在海面上的平行運動。它受風、流、海況的影響。按風速3%、海流100%矢量相加的速度和方向漂移,如圖9-2所示。2、擴散:溢油受重力、表面張力、慣性力和粘滯力的影響,迅速在海面擴散,形成油膜。據試驗,1立方米中東原油溢入海洋10分鐘后,擴散成直徑48m,厚0.5mm的圓斑形油膜,100分鐘后,擴散為100m厚

0.1mm的圓斑油膜。3、風化:石油溢散到海面后,其組分和性質隨時間變化,最后從海面消失的過程。包括蒸發(fā)、溶解、乳化、分散、沉降、光氧化和生物降解等過程。1)蒸發(fā)過程:輕組分揮發(fā)進入大氣。受氣溫、風浪等影響。煤油和汽油等成品油溢出后,在數小時內能完全蒸發(fā),重原油和燃料油只有少量蒸發(fā),且蒸發(fā)后的殘油密度和粘度都將增大,影響其它狀態(tài)變化及消除技術的選擇。2)分散過程:溢油形成小的油滴進入水體的過程??墒褂靡缬陀帽?,根據海況和油種查出溢油的分散數量。3)溶解:相對于蒸發(fā)量,溶解量要小得多(蒸發(fā)速度比溶解速度快10~1000倍),但溶于海水的大多是有毒的芳香烴,對環(huán)境危害很大。

4)乳化:溢油在海面由于海流、潮汐、風浪等的攪動,形成水包油或油包水兩種形式的乳化液。通常是形成油包水的“巧克力奶油凍”粘液,最終形成瀝青。5)沉降:溢油附著在懸浮顆粒或自身絮凝沉入海底的過程。沉入海底的石油當溫度升高或在海流、海浪作用下,還可能重新懸浮于海面。6)光氧化過程:溢油在太陽光下,經歷氧化、磁化、水解并產生氧化物的降解過程。它對溢油的溶解、乳化過程影響很大,并且使油對生物的毒性增加。7)生物降解:海水中的海洋細菌如霉菌和酵母菌等吞食石油的過程。生物降解是海上石油的最終歸宿。影響生物降解的主要因素是溫度、氧及養(yǎng)料尤其是氮氧化合物等。海面溢油的風化過程如圖9-1所示。

二、海上溢油處理設備及材料

海上溢油的應急處理:首先應該防止石油繼續(xù)溢漏;然后要抑制溢出石油的擴散;再采取適當措施將溢油回收;在不可能回收的情況下,則應采取果斷措施將溢油消除。

海上溢油處理設備、材料和方法:圍油欄、集油器、油回收船、吸油材料、凝油劑、分散劑、現場焚燒、微生物降解、沉降處理。

影響海上溢油處理的因素:溢油的種類、溢油的數量、海況。(一)、圍油欄圍油欄的作用:將溢油圍堵在一定范圍,同時將水面薄油層收集、集中到一點,便于人力或機械回收。圍油欄分類:機械(固體)圍油欄、化學(液體)圍油欄、物理(氣體)圍油欄、吸油圍油欄。1、機械(固體)圍油欄

基本構造:浮體、裙體、配重、其他附件。連接方式:圖9-7

滯油條件:風—10~17m/s、浪—1.5~3m、流—1~1.5m/s。實例。2、化學(氣體)圍油欄集油劑的擴散壓比溢油大,可以抑制油的擴散,起到圍油的目的。3、物理(氣體)圍油欄也稱氣幕圍油欄。常用于嵌入式油碼頭、河口等地。4、吸油圍油欄親油性吸附材料制成的管網,起擋油和吸油作用。用于較薄油層。圍油欄的鋪設方法:圖9-25(二)集油器根據回收能力分為:小型集油器---<10t/h

中型集油器---10~200t/h

大型集油器--->200t/h根據回收原理分為:1、吸附式集油器

吸附帶式;吸油繩式。2、滾筒式集油器

工作原理;實例。3、轉盤式集油器:圖9-324、真空吸引式集油器:圖9-335、導入式集油器

傾斜板式;堰式;螺旋輸送式。6、離心式集油器

旋渦式;水力渦輪式。7、網式集油器

機械旋轉籠式;拉網式。(三)油回收船按船體類型分:單體船和雙體船兩種。按船體尺寸分:小型船、中型船和大型船。性能比較:表9-16(四)吸油材料

特點:親油疏水、內部孔隙多、比重小能浮在水面。有無機材料、天然有機材料和人造高分子材料。

處理過程:投入收集搬運油回收再利用燃燒燃燒(五)凝油劑能使溢油膠凝成粘稠或固態(tài)油塊的化學處理劑。

處理過程:固化、回收、處理。(六)分散劑分散劑的主要成分是一種表面活性劑,其分子結構中一部分親油,另一部分親水。它能促使浮油分散成細小的液滴,并阻止分散后的油滴重新聚合。(圖9-42)油分散劑的使用條件:溢油厚度:0.025~1mm溢油比重:小于0.93油層粘度:小于2000cSt水溫:水溫低于15℃,應采用低溫型分散劑對油包水乳化液:包水率小于30%火災:可以緊急采用海況:浪高0.2~3.0米

使用油分散劑必須取得主管機關批準。

(七)現場焚燒

適用條件:油膜厚度---大于2mm

油乳化情況---含水小于30%

海況---浪高小于1m,風速小于15~20kn

注意火勢不能波及岸上設備、森林等。焚燒導致大氣污染。(八)微生物降解利用能降解石油烴的微生物處理溢油。效果好,設備簡單,成本低,不產生二次污染,適合于處理大面積溢油。應用前景廣闊。

影響微生物降解力的因素:溫度:必須適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