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學復習 空氣(一)_第1頁
2022年中考化學復習 空氣(一)_第2頁
2022年中考化學復習 空氣(一)_第3頁
2022年中考化學復習 空氣(一)_第4頁
2022年中考化學復習 空氣(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03空氣

(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

1.2021年12月9日,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天和號”空間站進

行“天宮課堂”第一課。水球光學實驗中打入的“人造空氣”與我們身邊的空氣成

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氣”中氧氣含量約為

A.78%B.21%C.0.94%D.0.03%

【答案】B

【解析】

【詳解】空氣中氧氣體積約為21%,“人造空氣”與我們身邊的空氣成分含量基本相

同,故“人造空氣”中氧氣含量仍然占21%。故選B。

(2022年重慶市中考)

2.食品包裝袋內(nèi)常放有內(nèi)裝鐵粉和生石灰的小包。下列空氣成分一定不能與它們

反應的是

A.N2B.02C.H2OD.CO2

【答案】A

【解析】

【詳解】A、氮氣不與鐵粉和生石灰反應,故選項符合題意;

B、鐵粉會和氧氣發(fā)生反應,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C、生石灰會和水發(fā)生反應,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D、生石灰會吸收包裝袋中的水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能與二氧化碳反應,故選

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A

【點睛】應仔細審題,是選擇不能與“裝鐵粉和生石灰的小包”反應的物質(zhì),而不是

不能與鐵粉和生石灰反應的物質(zhì)。

(2022年湖南省衡陽市中考)

3.下列關(guān)于空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A.空氣是一種混合物

B.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

C.稀有氣體化學性質(zhì)很不活潑,不與任何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

D.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21%

【答案】C

【解析】

【詳解】A、空氣是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氣體組成的混合物,故選項說法正

確;

B、空氣能供給呼吸,能維持生態(tài)平衡,作用眾多是寶貴的資源,故選項說法正

確;

C、稀有氣體化學性質(zhì)很不活潑,一定條件下可以與其他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故選

項說法錯誤;

D、根據(jù)實驗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21%,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2022年四川省瀘州市中考)

4.沒有空氣就沒有生命。下列有關(guān)空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A.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氮氣B.人體呼吸作用需要氧氣

C.二氧化碳屬于溫室氣體D.稀有氣體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

【答案】A

【解析】

【詳解】A、植物光合作用時吸收二氧化碳和水,釋放出氧氣,該過程沒有氮氣參

與,故A錯誤;

B、氧氣能夠支持呼吸,所以人體呼吸作用需要氧氣,故B正確;

C、二氧化碳增多能夠加劇溫室效應,所以二氧化碳屬于溫室氣體,故C正確;

D、稀有氣體不易和別的物質(zhì)發(fā)生反應,其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故D正確;

故選Ao

(2022年江蘇省揚州市中考)

5.防治空氣污染,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開發(fā)和使用清潔能源B.車輛尾氣凈化后排放

C.工業(yè)廢氣排放到高空D.管理和控制工地揚塵

【答案】C

【解析】

【詳解】A、開發(fā)和使用清潔能源,可以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減少污染物的排

放,保護環(huán)境,不符合題意;

B、車輛尾氣凈化后排放,可以減少污染,保護環(huán)境,不符合題意;

C、工業(yè)廢氣雖然排放到高空,但是還是排到了空氣中,沒有減少污染物,還是會

污染空氣,符合題意;

D、管理和控制工地揚塵,可以減小可吸入顆粒物的含量,減少污染,保護環(huán)境,

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2022年江蘇省揚州市中考)

6.下列物質(zhì)由離子構(gòu)成的是

A.氮氣B.硝酸鈉C.二氧化碳D.金剛石

【答案】B

【解析】

【詳解】A、氮氣由氮分子構(gòu)成,不符合題意;

B、硝酸鈉由鈉離子和硝酸根離子構(gòu)成,符合題意;

C、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構(gòu)成,不符合題意;

D、金剛石由碳原子構(gòu)成,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2022年四川省德陽市中考)

7.分類是認識和研究物質(zhì)及其變化的常用的科學方法,如物質(zhì)可分為純凈物和混

合物。下列物質(zhì)屬于化合物的是

A.鹽酸B.鎂鋁合金C.氫氧化鈉D.氮氣

【答案】C

【解析】

【分析】物質(zhì)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zhì)組成;純凈

物是由一種物質(zhì)組成。純凈物又分為單質(zhì)和化合物。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

質(zhì);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

【詳解】A、鹽酸屬于氯化氫氣體的水溶液,而溶液則是至少兩種物質(zhì)組成的混合

物,所以鹽酸是混合物,故選項錯誤;

B、鎂鋁合金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

C、氫氧化鈉是由氫元素、氧元素、鈉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故選項正

確;

D、氮氣是由一種元素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zhì),故選項錯誤。

故選:Co

(2022年湖南省懷化市中考)

8.下列實驗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A.將明磯加入渾濁的井水中,靜置,井水變澄清

B.碳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

C.一氧化碳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火焰呈黃色

D.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幾滴酚獻溶液,溶液不變色

【答案】A

【解析】

【詳解】A、明磯可以加速水中懸浮顆粒物的沉淀,達到凈水目的,正確;

B、生成二氧化碳是實驗結(jié)論不是實驗現(xiàn)象,錯誤;

C、一氧化碳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火焰呈藍色,錯誤;

D、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中滴入幾滴酚獻溶液,溶液變紅色,錯誤;

故選Ao

(2022年四川省自貢市中考)

9.空氣和水是人類生活和生產(chǎn)不可缺少的自然資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質(zhì)

B.空氣中的氧氣能供給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燒

C.地球上的水總儲量雖然很大,但淡水很少,我們要節(jié)約用水

D.電解水實驗說明了水是由七與02組成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A、根據(jù)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循環(huán)進行分析;

B、根據(jù)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進行分析;

C、根據(jù)地球上的水資源的狀況進行分析;

D、根據(jù)水的組成進行分析。

【詳解】A、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故選項說法正確;

B、氧氣能供給呼吸和支持燃燒,故選項說法正確;

C、地球上的總儲水量雖然大,但是淡水資源少,可以利用的淡水資源更少,故要

節(jié)約用水,故選項說法正確;

D、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Do

(2022年四川省自貢市中考)

10.下列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占燃

A.點燃天然氣:CH4+2O2空軍2H2O+CO2T

B.鐵粉溶于稀鹽酸:2Fe+6HCl=2FeCb+3H2T

占燃

C.硫在空氣中燃燒:S+O2j^S02

高溫

D.高爐煉鐵:Fe2O3+CO=^2Fe+CO2

【答案】C

【解析】

【詳解】A、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

占燃

化學方程式為:C//4+2O2=2H2O+CO2)反應物中有氣體,生成物中的氣體

后不加氣體符號,故A錯誤:

B、鐵粉溶于稀鹽酸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Fe+2HCI=FeCl2+H?T,故B錯誤;

C、硫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正確,故C正確;

D、高爐煉鐵的反應原理是氧化鐵和一氧化碳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鐵,化學方程式

未配平,正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2Fe+3CO2,故D錯誤。

故選:Co

(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

11.變化觀念是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之一。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答案】D

【解析】

【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zhì)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的變

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zhì)區(qū)別為是否有新物質(zhì)生成;據(jù)此分析判斷。

【詳解】A、研碎膽研過程中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B、蔗糖溶解過程中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C、對干冷玻璃片哈氣過程中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D、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過程中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

選項正確。

故選:Do

(2022年新疆中考)

12.下列有關(guān)物質(zhì)用途的說法錯誤的是

A.石蕊溶液可檢測酸雨B.稀有氣體可作保護氣

C.生石灰可作發(fā)熱劑D.金剛石可切割大理石

【答案】A

【解析】

【詳解】A、酸雨是pH<5.6的雨水,石蕊試液不能準確測得雨水的pH,說法錯

誤;

B、稀有氣體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不易與其他物質(zhì)反應,可作保護氣,說法正確;

C、生石灰與水反應放熱,故生石灰可作為發(fā)熱劑,說法正確;

D、金剛石是天然存在硬度最大的物質(zhì),可以切割大理石,說法正確

故選:Ao

(2022年安徽省中考)

13.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下列勞動項目所涉及的化學知識正確的是

選項勞動項目化學知識

A用含洗滌劑的水洗管具上的油污發(fā)生了乳化

B清理家中魚缸并通入空氣空氣中的氧氣易溶于水

給校園中的花草施用草木灰(含

CK2co3屬于復合肥料

K2co3)

D用食醋去除熱水瓶內(nèi)壁的水垢食醋的pH>7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詳解】A.用含洗滌劑的水洗管具上的油污,洗滌劑有乳化作用,將油污分散成

小油滴除去,發(fā)生了乳化,正確。

B.通入空氣可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但空氣中的氧氣不易溶于水,錯誤。

C.碳酸鉀只含有氮磷鉀中的鉀元素,是鉀肥。錯誤。

D.用食醋去除熱水瓶內(nèi)壁的水垢是因為食醋pH<7,呈酸性,能和水垢中的碳酸

鈣、氫氧化鎂等反應。錯誤。

故選:A。

(2022年陜西省中考B卷)

14.從分子、原子角度認識物質(zhì)是化學科學的重要特征。下列物質(zhì)中含有多種分子

的是

A.甲烷B.空氣C.冰水D.黃金

【答案】B

【解析】

【詳解】A、甲烷由甲烷分子構(gòu)成,甲烷中只有一種分子,故A不符合題意;

B、空氣是由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組成的,氮氣由氮氣分子構(gòu)成,

氧氣由氧氣分子構(gòu)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構(gòu)成,所以空氣中含有多種分子,

故B符合題意;

C、冰是水的固體,冰水中只含有水分子,故C不符合題意;

D、黃金是由金原子構(gòu)成的,不含有分子,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022年陜西省中考B卷)

15.化學讓生活更美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制糖工業(yè)中用活性炭脫色,利用的是其吸附性

B.氯氣通電發(fā)出粉紅色的光,發(fā)生的是化學變化

C.用干冰營造舞臺意境時,看到的白霧是二氧化碳氣體

D.硬水軟化后口感更好,因煮沸時除去了硬水中的所有雜質(zhì)

【答案】A

【解析】

【詳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顏色和異味,則制糖工業(yè)中用活性炭脫色,

該選項說法正確;

B.氯氣通電時發(fā)出粉紅色的光,過程中并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而不是

化學變化,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干冰是固態(tài)二氧化碳,升華時吸收熱量,使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而出現(xiàn)白霧現(xiàn)

象,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煮沸能使硬水軟化,是因為煮沸時能除去大量的可溶性鈣、鎂化合物,但不能除

去所有的雜質(zhì),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Ao

(2022年湖南省衡陽市中考)

16.下列有關(guān)實驗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A.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紅色固體B.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煙

C.Na2co3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無明顯現(xiàn)象D.硝酸鏤溶于水時會放出大量

的熱

【答案】B

【解析】

【詳解】A、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四氧化三鐵為黑色固體,故選項

說法錯誤;

B、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固體小顆粒,故紅磷在空氣

中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煙,選項說法正確;

C、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能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

與氫氧化鈉,故Na2c03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能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選項

說法錯誤;

D、硝酸鏤溶于水時吸收熱量,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Bo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

17.圖中實驗涉及到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水霧

A.蠟燭燃燒B.蠟燭熔化

C.水汽凝結(jié)D.產(chǎn)生白煙

【答案】A

【解析】

【詳解】A、蠟燭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學變化。

B、蠟燭熔化只是狀態(tài)變化,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是物理變化。

C、水汽凝結(jié)是水蒸氣液化成水,只是狀態(tài)變化,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是物理變化。

D、蠟燭熄滅產(chǎn)生的白煙是蠟燭的固體小顆粒,沒有生成新物質(zhì),是物理變化。

綜上所述:選擇A。

(2022年陜西省中考B卷)

18.化學實驗中常會出現(xiàn)一些“出乎意料”的現(xiàn)象或結(jié)果,下列各項對相關(guān)異常情

況的解釋不合理的是

一細鐵絲彈簧夾

d¥氧氣£紅磷.

N-澄清

水明石灰水

實q—j2d.--一-^

驗證氧氣的化學除去粗鹽中的測定空氣中氧氣檢驗實驗室制出的

驗二氧化碳

性質(zhì)泥沙的含量

測定空氣中氧檢驗實驗室制出的

驗證氧氣的化學性除去粗鹽中的

氣的含量二氧化碳

質(zhì)泥沙

常澄清石灰水未變渾

未看到火星四射濾液渾濁測定結(jié)果偏大

情濁

D.可能是二氧化

選A.可能是溫度未B.可能是濾C.可能是紅磷

碳中混有氯化氫氣

項達到鐵絲的著火點紙破損的量不足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詳解】A.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但若溫度未達到著火點,鐵絲則

不能燃燒,觀察不到火星四射現(xiàn)象,該選項解釋合理;

B.過濾時濾紙破損,會使泥沙流入燒杯中,使濾液仍渾濁,該選項解釋合理;

C.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時,若紅磷的量不足,則無法完全消耗氧氣,使測得結(jié)

果偏小,而不是偏大,該選項解釋不合理;

D.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藥品應是稀鹽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如果鹽酸濃度

較大,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使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可能混有氯化氫氣體,中和反應優(yōu)

先發(fā)生,氯化氫會與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質(zhì)氫氧化鈣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

二氧化碳不與氯化鈣反應,則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該選項解釋合理。

故選C。

(2022年湖南省衡陽市中考)

19.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證明燒堿有吸水性B.

塊狀

燒堿

0.5或辛粉0.5蹴粉

比較Zn和Fe的金屬活動性強弱

5mLi0%鹽酸5mL52溫酸

燒的產(chǎn)物中有水

【答案】B

【解析】

【詳解】A、一段時間后,托盤天平的指針向右偏轉(zhuǎn),說明右邊質(zhì)量變大,說明燒

堿具有吸水性,不符合題意;

B、該實驗中,鹽酸的濃度不同,變量不唯一,無法比較鋅和鐵的金屬活動性強

弱,符合題意;

C、紅磷燃燒消耗氧氣,待完全反應后,逐漸冷卻至室溫,由于消耗了氧氣,裝置

內(nèi)壓強減小,打開止水夾,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進入水的體積就是消耗氧氣的

體積,可以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不符合題意;

D、在燃著的蠟燭火焰上方罩一個干冷燒杯,有水霧出現(xiàn),說明蠟燭燃燒生成了

水,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022年江蘇省揚州市中考)

20.下列物質(zhì)的性質(zhì)與用途具有對應關(guān)系的是

A.石墨能導電,可用于制作鉛筆芯B.氮氣是無色氣體,可用作保護氣

C.一氧化碳難溶于水,可用于高爐煉鐵D.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氧氣

【答案】D

【解析】

【詳解】A、石墨質(zhì)軟,因此可用于制作鉛筆芯,石墨做鉛筆芯與石墨能導電無

關(guān),不符合題意;

B、氮氣可用作保護氣,是因為氮氣的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與氮氣的顏色無關(guān),不符

合題意;

C、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能奪取鐵的氧化物中的氧,因此可用于高爐煉鐵,該用

途與一氧化碳難溶于水無關(guān),不符合題意;

D、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可用于干燥不跟濃硫酸反應的氣體,如氧氣,符合題

T*r.

屈、o

故選Do

(2022年江蘇省揚州市中考)

21.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實驗目的實驗方案

A除去CO2中的HC1氣體通過盛有NaOH溶液的洗氣瓶

B鑒別氮氣和氧氣將帶火星的木條分別伸入集氣瓶

分別溶于水,測溶解前后液體溫度

C鑒別NaOH和NH4NO3固體

變化

從KC1與MnO2的混合物中回收

D加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

MnO2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詳解】A、除去CO2中的HC1氣體時,將氣體通過盛有NaOH溶液的洗氣瓶,雖

然HC1和NaOH溶液反應,除去了HC1氣體,但CCh也能和NaOH溶液反應,不

符合“不增、不減、易分離”的除雜原則,選項A不正確;

B、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氮氣不能。鑒別氮氣和氧氣時,將帶火星的木條

分別伸入集氣瓶,若木條復燃,則是氧氣,若木條不復燃,則為氮氣,選項B正

確;

C、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熱,硝酸鏤晶體溶于水吸熱。鑒別NaOH和NH4NO3固

體時,將兩種物質(zhì)分別溶于水,測量溶解前后液體溫度變化,若溫度升高,則為氫

氧化鈉,若溫度下降,則為硝酸鐵,選項C正確;

D、KC1易溶于水,MnCh難溶于水。取KC1與MnCh的混合物,加水溶解、過濾、

洗滌、干燥,即可從K。與MnCh的混合物中回收MnCh,選項D正確。

故選Ao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

22.下列實驗能達到相應目的的是

B.驗證質(zhì)量守恒定律

c.比較鐵、鋁金屬活動性

【答案】B

【解析】

【詳解】A、圖中無乳化劑(如洗滌劑等),無法觀察乳化現(xiàn)象。所以A實驗不能

達到相應目的。

B、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在密閉環(huán)境中二氧化碳不會

逸出。只要少滴稀鹽酸不使錐形瓶內(nèi)壓強過大即可。所以B實驗能達到相應目

的。

C、鐵片與鋁粉與5%稀硫酸反應速率不同,但不能比較鐵、鋁金屬活動性,還應

控制鐵、鋁的形狀相同。所以C實驗不能達到相應目的。

D、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應用紅磷作反應物,用足量木炭生成二氧化碳是氣體占據(jù)

了消耗的氧氣體積,壓強變化不明顯。測定失敗。所以D實驗不能達到相應目

的。

綜上所述:選擇B。

(2022年江蘇省連云港市中考)

23.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實驗目的實驗方案

A稀釋濃H2s04將水倒入濃H2s04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B鑒別NaOH和NH4NO3固體取樣,分別溶于水中,測量溶液溫度的變化

除去NaCl固體中少量的

C加入Ca(OH)2固體,研磨

NH4cl

D檢驗蠟燭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在蠟燭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燒杯,觀察現(xiàn)象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詳解】A、稀釋濃硫酸:將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使熱量盡快散發(fā)出去,不能將水注入濃硫酸中,不符合題意;

B、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溶液溫度升高,硝酸錢溶于水吸熱,溶液溫

度降低,現(xiàn)象不同,可以區(qū)分,符合題意;

C、加入氫氧化鈣固體,研磨,氫氧化鈣和氯化錢反應生成氯化鈣、氨氣和水,引

入了新的雜質(zhì)氯化鈣,不符合題意;

D、在蠟燭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燒杯,有水霧出現(xiàn),說明蠟燭燃燒生成了水,說

明蠟燭中含有氫元素,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022年湖南省懷化市中考)

24.物質(zhì)的性質(zhì)決定用途。下列關(guān)于物質(zhì)的性質(zhì)與用途對應不正確的是

A.熟石灰呈堿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jié)構(gòu),吸附性強,可用做冰箱除味劑

C.氮氣的化學性質(zhì)活潑,可用于食品充氮防腐

D.濃硫酸有吸水性,在實驗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劑

【答案】C

【解析】

【詳解】A、熟石灰呈堿性,可和酸性物質(zhì)反應,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正確;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jié)構(gòu),吸附性強,可除去異味,用做冰箱除味劑,正

確:

c、氮氣的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不容易參加化學反應,可用于食品充氮防腐,錯誤;

D、濃硫酸有吸水性,在實驗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劑,正確;

故選C。

(2022年湖南省衡陽市中考)

25.現(xiàn)有A.氮氣B.氯化鈉C.熟石灰D.甲烷四種物質(zhì),請用合適物質(zhì)的字母代

號填空:

(1)可用作燃料的是。

(2)可用作保護氣的是?

(3)可用作調(diào)味品的是o

(4)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答案】(1)D(2)A

(3)B(4)C

【解析】

【小問1詳解】

甲烷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故填:D;

【小問2詳解】

氮氣化學性質(zhì)比較穩(wěn)定,可作保護氣,故填:A;

【小問3詳解】

氯化鈉有咸味,可作調(diào)味品,故填:B;

【小問4詳解】

熟石灰顯堿性,能與酸性物質(zhì)反應,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C。

(2022年湖南省衡陽市中考)

26.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fā),人類越來越意識到自然環(huán)境的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指

出,人類與自然是生命的共同體,人類的生存離不開自然環(huán)境。請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空氣,我們能做些什么?。(任寫一條)

(2)水是一切生命生存所必需的物質(zhì)。為了人類和社會經(jīng)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我們

如何愛護水資源?。(任寫一條)

(3)合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