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語文復習:古代詩歌鑒賞之煉句類 專項練習題(含答案)_第1頁
2024年高考語文復習:古代詩歌鑒賞之煉句類 專項練習題(含答案)_第2頁
2024年高考語文復習:古代詩歌鑒賞之煉句類 專項練習題(含答案)_第3頁
2024年高考語文復習:古代詩歌鑒賞之煉句類 專項練習題(含答案)_第4頁
2024年高考語文復習:古代詩歌鑒賞之煉句類 專項練習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語文復習:古代詩歌鑒賞之煉句類專項練習題

一、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謝公約惠墨竹圖

楊杰

幽人噴墨寫成竹,變化瑯壬干作玄玉,

公約贈我兩大軸,不比丹青凡草木。

六月都城苦炎”奧①,車馬紛紛正馳逐。

曲臺②官冷晝掩關,凈掃虛堂展寒綠。

簾間忽有微風來,不動纖枝清滿屋。

憶得扁舟載雪③時,曾寄會稽江上宿。

【注釋】①“奧:熱。②曲臺:秦漢宮名,后代稱禮部。③扁舟載雪:東晉名士王徽之于雪

夜忽然思念友人戴途,便冒雪乘舟到刻溪尋訪老友。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瑯壬干作玄玉"表現(xiàn)謝公約用噴聚之法將綠竹畫成墨竹,以求意氣神韻。

B."正馳逐”表明人們對名利的追逐,這與墨竹形象形成了鮮明對照。

C."寒綠"一詞既有墨色與綠色的視覺形象轉(zhuǎn)換,又有視覺與感覺的融通。

D.詩人觀畫后表示,自己將會仿效王徽之訪友之舉,以感謝友人惠贈厚意。

16.請賞析"簾間忽有微風來,不動纖枝清滿屋"兩句詩的妙處。

答案

15.B16.觀畫時詩人頓覺簾間有微風吹來,竹枝雖然未動,但滿屋清爽,消除了暑氣。

從觀者感受側(cè)面烘托墨竹圖的藝術效果,極力贊頌謝公約畫藝的高超清絕。

第1頁共16頁

【解析】15.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

B"'正馳逐’表明人們對名利的追逐"錯。"車馬紛紛正馳逐"意思應為"人們紛紛駕著

車馬到郊外避暑"。

故選B。

16.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煉句的能力。

"曲臺官冷晝掩關,凈掃虛堂展寒綠"展開謝公約的《墨竹圖》卷,頓時滿堂映著綠色,

生出寒意。這里,詩意出現(xiàn)兩個飛躍,即視覺形象的轉(zhuǎn)換和視覺與感覺形象的融通。先由視覺

形象上墨竹的黑色,轉(zhuǎn)換成翠竹的綠色;再由綠色產(chǎn)生"寒"的感覺。"簾間忽有微風來,不

動纖枝清滿屋",詩思承上文繼續(xù)向前拓展,《墨竹圖》畫得逼真,不僅使人生出寒意,還帶來

簾間的微風,滿屋清爽,消除暑氣。詩意也承上文而向前發(fā)展,是說綠竹既然給人帶來涼意,

忽然感到簾間有微風吹來,滿屋清爽,消除暑氣,而畫上的竹枝紋絲不動。因為墨竹畫得逼真,

因此展觀竹畫,頓使?jié)M屋清涼,猶如微風從簾間吹來。詩人通過觀畫者主觀上的觸覺感受從側(cè)

面描寫畫中墨竹的逼真,極力贊頌謝公約畫藝的高超清絕。

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4~15題。

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①

蘇軾

綏山②仙子,高情云渺,不學癡牛豚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欲去。

客槎①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注】①陳令舉:宋時朝野名士。②繽山:相傳為王子喬成仙處。③客槎:指升天所乘之

槎。槎:竹筏。

14.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詞題中"七夕"交代了時間,也給人以美好的想象,"送"則表明寫作內(nèi)容。

第2頁共16頁

B.詞的上闋明寫王子喬不似牛郎織女眷戀人世,實則是勸導陳令舉不要因離別傷懷。

C.詞下闋的前三句用典,寫詞人想成為仙人并泛舟銀河,銀河有微浪,也有天風海雨。

D.詞以"七夕"之事來抒寫送別之情,卻一掃七夕的纏綿俳惻,給人飄逸脫俗之感。

15."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看似平淡,實則韻味十足。請談談你的理解。

(6分)

答案

14.【答案】C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

【解析】C項"寫詞人想成為仙人并泛舟銀河"錯誤,"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

海雨"三句用典,詞人以美好故事比況自己曾和友人一同在清澈的江上泛舟,并不是"想成為

仙人并泛舟銀河"。故選C。

15?【答案】①"相逢一醉"寫短暫相聚的歡樂后,即將面臨離別「‘風雨散"以風雨飄

散作比,寫朋友離別后各自離去。

②詞人認為,前世有緣才換來今生"相逢一醉",用"是前緣”來表達對友人離別的慰藉;

"飄然何處"寫離別后人各天涯的無限感慨,含蓄委婉。

【評分標準】第①點2分,第②點4分,共6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可

酌情給分。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解析】"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讀來確實有韻味,詞句不難理解,作答

時,可以從句意和情感兩個方面作答。

三、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和陶歸園田居①(其五)

第3頁共16頁

蘇軾

坐倚朱藤杖,行歌紫芝曲②。

不逢商山翁,見此野老足。

愿同荔支社,長作雞黍局。

教我同光塵,月固不勝燭③。

霜飆④散氛福⑤,廓然似朝旭。

【注】①蘇軾被貶惠州時,一位85歲的老人邀請他在荔枝成熟時相聚,他欣然答應,夜

聞蘇過誦《歸園田居》,于是作《和陶歸園田居》六首,本詩是第五首。②紫芝曲:秦末隱居

商山的四位隱士所作。③月固不勝燭:蘇軾自注為"明于大者,必晦于小,月能燭天地而不能

燭毫厘"。④霜飆:凜冽的寒風。⑤氛福(jin):霧氣。

15.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前兩句寫出詩人當時怡然自得的生活狀態(tài),"行歌紫芝曲"化用典故,寫出當時仕途

失意的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之意。

B."荔支社""雞黍局”說明此地民風淳樸,老人對他情意真率「‘愿同""長作"說明詩

人能隨緣自適,希望與老人共享歡聚之樂。

C.詩人在與老人的交往中明白了隱藏光芒也是一種明智的處世方式,又以燭自況,自我

寬慰,官位的尊卑、環(huán)境的好壞,都不必放在心上。

D.本詩將事、情、景、理融為一體,毫無矯飾,筆觸質(zhì)樸,意蘊深妙,含蓄蘊藉,此詩

的藝術特點可以概括為"質(zhì)而實綺”。

16.理解并簡要賞析詩歌的最后兩句。

答案

15.C

第4頁共16頁

16.(1)理解:凜冽的寒風吹散了籠罩著天地的霧氣,天地之間頓時變得空闊寂寥,猶

如朝陽映照的情景。

(2)賞析:①寓情于景,風吹霧散后天地空闊寂寥,表現(xiàn)出詩人從容灑脫、樂觀曠達的

人生態(tài)度:②運用雙關手法,"氛?!奔戎缸匀唤缰械撵F氣,又指詩人遭遇貶謫后的郁悶之氣;

(或)"廓然"既指天地間空間寂寥的情景,又指詩人內(nèi)心變得豁然。

【解析】15.本題考查學生綜合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

C."以燭自況"錯,從"月固不勝燭"中的"固"與注解來看,詩人是以"月"自況。

故選C。

四、請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和《登高》進行比較閱讀,完成小題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橘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14.下列對這兩首詩的內(nèi)容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登高》頸聯(lián)中"悲"是全詩詩眼,它集中表達了詩人在全詩中蘊蓄的復雜情感,詩

歌抒發(fā)了漂泊異鄉(xiāng)、年老體衰的惆悵之情,有與生命的衰弱頑強抗爭之意。

B.《登高》詩歌前半部分寫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選景,寓情于景,情與景渾然一體,

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的憂國傷時之情。

C.《旅夜書懷》首聯(lián)孤弱的細草在風中飄搖不定,孤獨的小舟對抗漫漫長夜,營造了凄

冷的氛圍,襯托了詩人的孤苦無依。

第5頁共16頁

D.《旅夜書懷》尾聯(lián)用反問手法,以沙鷗的比喻深刻地表現(xiàn)了詩人內(nèi)心漂泊無依的傷感

之情。

15.清?宋宗元在《網(wǎng)師園唐詩箋》說《旅夜書懷》頷聯(lián)"十字寫得廣大,幾莫能測",請

你從描寫角度賞析《旅夜書懷》頷聯(lián)。

【答案】

14.D

15.《旅夜書懷》頷聯(lián):①描寫遠景,明星低垂,平野廣闊;月隨波涌,大江東流。"星

垂"烘托出原野之廣闊,"月涌"渲染出江流的氣勢,境界雄渾闊大。②視野由高到低,詩人

先寫星空,再寫平野,繼而寫江流。③動靜結(jié)合,上句寫靜態(tài)的星空、平野,下句描摹動態(tài)的

江流。

【解析】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綜合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

D."反問"錯,應為"設問",尾聯(lián)表達意思是飄然一身像個什么呢?不過像廣闊天地間

的一只沙鷗罷了。

故選D。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煉句的能力。

《旅夜書懷》的頷聯(lián)"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此聯(lián)是寫遠景:明星低垂,平野廣闊,

月隨波涌,大江東流。"星垂"寫星星低垂于曠野的邊緣,烘托出原野之廣闊,"月涌"寫江中

的月影隨波濤洶涌起伏,渲染出江流的氣勢,境界雄渾闊大,給人以"開襟曠遠”之感;

此聯(lián)對景物的描寫有著嚴格的順序,從星空,到平野,再到江流,視野由高到低,描寫井

第6頁共16頁

然有序,給讀者以整齊有序的感覺;

最后,"星垂平野闊"寫星空、平野,是對事物的靜態(tài)描寫,"月涌大江流”則是寫江中的

月影隨波濤洶涌起伏,描摹動態(tài)的江流。所以,此處作者通過動靜結(jié)合的手法,增強了詩歌的

表現(xiàn)力。

五、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雪晴晚望①

賈島

倚杖望晴雪,溪云幾萬重。

樵人歸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燒岡草,斷煙生石松。

卻回山寺路,聞打暮天鐘②。

【注釋】①背景:作者賈島公元816年長安應舉落第,次年與從弟釋無可寄居長安西南

圭峰草堂寺。這首詩大約寫于此時。②暮天鐘:寺廟里用以報時的鐘鼓。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題四字概括揭示了全詩內(nèi)容。詩中有雪,有晴,有晚,有望,畫面就在"望"中一

步步舒展于讀者面前。這首詩展現(xiàn)了時景常情,寫得獨行踽踽,空山寒寂。

B.”溪云幾萬重",表面看是寫溪水與白云二景,但"幾萬重"的背后,是對于艱難困苦

幾萬重的詰問,也是對于未來何去何從的一種擔憂與困擾。

C.頷聯(lián)中的"歸""下"二字勾勒出山間的生氣。遍山皚皚白雪,白屋的背后是冷光閃閃、

含山欲下的夕陽,透出了如作者賈島詩風的那種清冷。

D."野火""斷煙"是一聯(lián)近景,它一明一暗,山下野火燒燃著山岡上的枯草,時斷時續(xù)

的煙霧繚繞著山石中的古松。同時這幅"晚望動景圖",也讓整個雪晴圖多了一絲溫暖的氣息。

第7頁共16頁

16.賈島作詩精益求精,自稱"二句三年得:《雪晴晚望》中“聞打暮天鐘"作為詩的尾

聲,起著點活全詩的作用,請結(jié)合全詩分析其妙處。

【答案】

15.D

16.①內(nèi)容上:詩人飽覽了遠近高低的雪后美景,在這充滿山野情趣的詩境中,騁目娛懷

的歸途上,詩人清晰地聽到山寺響起清越的鐘聲,平添了更濃郁的詩意。

②寫作角度:前六句逶迤寫來,景色全是望景。"卻回山寺路"一轉(zhuǎn),緊接著一聲清脆的

暮鐘,由視覺轉(zhuǎn)到了聽覺,使前六句所有景色都隨之飛動起來,形成了有聲有色、活潑的詩境。

讀完末句,回味全詩,總覺繪色繪聲,余韻無窮。

③情感:此時作者在落第之后,棲身荒山古寺,暮游之余,恍如倦鳥歸巢,聽到山寺晚鐘,

禁不住心潮澎湃。"聞打暮天鐘",表面看是交代詩人平安返寺,實則是詩人對于未來不可預測

的一種惆悵與寂寥。除了科舉這一條路,擺在詩人面前的還有什么路呢?

【解析】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

D."‘野火‘‘斷煙’是一聯(lián)近景"錯誤。頸聯(lián)兩句,詩人將視線從近處又推向了遠處,"野

火""斷煙"是一聯(lián)遠景。

故選D。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煉句的能力。

這是一首寫景詩。這首詩的詩題交代了晴雪和暮色這兩種所寫景物。首聯(lián)點明主旨及背景,

中間兩聯(lián)寫雪中景色,尾聯(lián)寫詩人回山寺的有聲畫面。結(jié)尾"聞打暮天鐘"寫詩人走向返回山

第8頁共16頁

寺的道路,遠遠地,聽見了悠揚的暮鐘。詩人飽覽了遠近高低的雪后美景,夜幕漸漸降臨,不

能再盤桓延佇了。這"打暮天鐘",一方面點明時近傍晚,一方面以聲襯靜,增添意境,平添

詩意。

末句點活全詩,前六句全是靜謐的,是望景遠景。第七句"卻回山寺路"一轉(zhuǎn),緊接著便

聽到了暮鐘聲,雖然在遠處,但靜謐中格外悠揚、清脆、悅耳,視聽、動靜結(jié)合,可謂繪聲繪

色,活潑靈動,表現(xiàn)了山寺幽靜之美,打動了詩人,讀完末句,回味全詩,余韻無窮,也感染

了讀者,視覺所見,聽覺所聞,猶如身臨其境。詩歌至此戛然而止,卻余韻悠長,給人極大的

想象空間。

這一收筆,吐露出詩人心靈深處的隱情。作者賈島少年為僧,后雖還俗,但屢試不第,仕

途偃蹇,此時在落第之后,棲身荒山古寺,暮游之余,恍如倦鳥歸巢,聽到山寺晚鐘,禁不住

心潮澎湃。"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陶淵明《歸去來

辭》),詩人頓萌瞿曇歸來之念了。"聞打暮天鐘"言簡意深,這耐人尋味的鐘聲呀,震響山寺

路,也敲擊著詩人的心靈,自然會萌生"歸臥故山”的思想。

六、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小題。

西塞山泊漁家

皮日休①

白綸巾下發(fā)如絲,靜倚楓根坐釣磯。

中婦桑村挑葉去,小兒沙市買蓑歸。

雨來藤菜流船滑,春后豌魚墜釣肥②。

西塞山前終日客,隔波相羨盡依依。

【注】①皮日休,字襲美,號逸少,晚唐詩人、文學家。②西晉末年時局動蕩,張翰以家

第9頁共16頁

鄉(xiāng)彝菜豌魚之思為由,辭官還鄉(xiāng)。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西塞山下,垂釣者頭戴綸巾,鬢發(fā)如絲,依楓樹而坐,安靜地在石灘上垂釣,盡顯悠閑

自適之感。

B.頷聯(lián)寫妻子采摘桑葉挑擔而去,小兒前往沙市買來蓑衣,一家人辛勤勞作,各自忙碌,

各安其所。

C.尾聯(lián)直抒胸臆,詩人寫自己終日漂泊,只能隔江羨慕那自得其樂的漁家生活,暗含羈旅

惆悵之情。

D.詩中融描寫、敘事、議論和抒情于一爐,為我們呈現(xiàn)出了一幅西塞山下的與世無爭的和

樂漁耕圖。

16.這首詩的頸聯(lián)十分精妙,請簡要賞析。(6分)

答案

15.D("議論”說法有誤。這首詩記敘了西塞山漁家的日常生活,垂釣、采桑葉、買蓑衣,

一家人各有其事,體現(xiàn)了記敘手法;頸聯(lián)描寫了雨天河面船兒穿梭和舜菜漂浮的情景,以及春

天豌魚肥,體現(xiàn)了描寫手法;尾聯(lián)詩人直接抒情,對漁家這樣平淡卻自然品類豐富的幸福生活

飽含艷羨之情以及自己旅居漂泊的孤獨之感,運用的是抒情手法而非議論。)

16.①翻譯:春天來到,春雨淅瀝,彝菜從船畔滑過,如此鮮美,鯨魚上鉤,如此肥碩。

②頸聯(lián)運用互文手法,描繪春雨后的舜菜和魚盧魚,不僅體現(xiàn)自然品類豐富,也點明人們的

生活之幸福。

③用典。用西晉張翰客居洛陽思念家鄉(xiāng)的豌魚膾、彝菜羹的典故表達詩人自己對家鄉(xiāng)的

思念之情。

④著一"滑"字、一"肥”字,寫出春日費菜之鮮美,豌魚之肥碩,寫出漁人生活的富

第10頁共16頁

足與安適。

【詩解】

根據(jù)詩題"西塞山泊漁家"可知這是一首羈旅詩,作者坐船停泊在西塞山,寫出了自己的

所見所感。首聯(lián)和頷聯(lián)是作者對自己所看到的漁家日常生活景象的敘述,頸聯(lián)描繪了西塞山菜

滑魚肥的場景,暗示此處平淡卻自然品類豐富的幸福生活。尾聯(lián)作者筆鋒一轉(zhuǎn),"西塞山前終

日客,隔波相羨盡依依",反觀自己只是這里的過客,即使羨慕這里的生活也是徒然,此處詩

人直抒胸臆,寫出了作為一名羈旅之客的孤獨之感。

七、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

謝公約惠墨竹圖

楊杰

幽人噴墨寫成竹,變化瑯壬干作玄玉,

公約贈我兩大軸,不比丹青凡草木。

六月都城苦炎煥①,車馬紛紛正馳逐。

曲臺②官冷晝掩關,凈掃虛堂展寒綠。

簾間忽有微風來,不動纖枝清滿屋。

憶得扁舟載雪③時,曾寄會稽江上宿。

【注釋】①煥:熱。②曲臺:秦漢宮名,后代稱禮部。③扁舟載雪:東晉名士王徽之于雪

夜忽然思念友人戴途,便冒雪乘舟到刻溪尋訪老友。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瑯坪作玄玉”表現(xiàn)謝公約用噴聚之法將綠竹畫成墨竹,以求意氣神韻。

B."正馳逐"表明人們對名利的追逐,這與墨竹形象形成了鮮明對照。

C."寒綠"一詞既有墨色與綠色的視覺形象轉(zhuǎn)換,又有視覺與感覺的融通。

第11頁共16頁

D.詩人觀畫后表示,自己將會仿效王徽之訪友之舉,以感謝友人惠贈厚意。

16.請賞析"帝間忽有微風來,不動纖枝清滿屋"兩句詩的妙處。(6分)

答案

15.(3分)B("人們對名利的追逐""與墨竹形象形成了鮮明對照"錯)

16.(6分)

觀畫時詩人頓覺簾間有微風吹來,竹枝雖然未動,但滿屋清爽,消除了暑氣。(2分)從

觀者感受側(cè)面烘托墨竹圖的藝術效果,(2分)極力贊頌謝公約畫藝的高超清絕。(2分)

八、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出迎使客質(zhì)明①放船自瓦窯歸

黃庭堅

鼓吹喧江雨不開,丹楓落葉放船回。

風行水上如云過,地近嶺南無雁來。

樓閣人家卷簾慕,菰蒲鷗鳥樂灣河。

惜無陶謝②揮斤③手,詩句縱橫付酒杯。

[注]①質(zhì)明:天正放亮之時。②陶謝:指陶淵明、謝靈運。③揮斤:運斤成風,本義指揮

動斧頭砍下去就是一陣風,后比喻技術極為熟練高超。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寫出迎使客的時節(jié)、地點和天氣,也巧妙地點了題,"鼓吹"寫出了出迎使客時

演奏的鼓吹樂。

B.頷聯(lián)前句"如云過"三字寫出了粼粼細浪仿佛天上的行云的情景,后句則指出了嶺南

的地理環(huán)境。

C.頸聯(lián)描繪了一幅兩岸的人家高卷樓閣上的重重簾幕,江中的鷗鳥爰在菰蒲里的流水濠

第12頁共16頁

澗的畫面。

D.這首詩寫黎明時分放船歸來一路所見的風光,物象鮮明,充滿了濃郁詩意,意境廣遠,

格調(diào)清新。

16.尾聯(lián)"惜無陶謝揮斤手,詩句縱橫付酒杯"蘊含情味,請簡要賞析。

答案

15.B16.①尾聯(lián)借"陶謝""揮斤"之典故,表達出詩人對自己沒有陶淵明、謝靈運那

樣高超的寫作技藝以及只能把自己建功立業(yè)的豪情付與酒杯的遺憾之情。②尾聯(lián)是在前三聯(lián)寫

景的基礎上的真情流露,這里以抒情作結(jié),情味更為雋永。

【解析】15.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

B."嶺南的地理環(huán)境"錯,這句意思是"這兒地域接近嶺南,但已沒有鴻雁飛來",可見

這里指的是出迎使客的地理環(huán)境,并不是指出了嶺南的地理環(huán)境。

故選B。

16.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①尾聯(lián)借用"陶謝""揮斤"之典故,寫可惜的是找不到像陶淵明、謝靈運那樣的運斤成

風的好手,寫下縱橫奔放的詩句,將看到的美景與心中的豪情付諸在酒杯中,表達出詩人對自

己沒有陶淵明、謝靈運那樣高超的寫作技藝以及只能把自己建功立業(yè)的豪情付與酒杯的遺憾之

情。

②前三聯(lián)寫景,陰雨迷蒙不開,枯葉落在船上,秋風吹拂在水面上,好比流云飄過。地處

偏遠,大雁有都不愿飛來。兩岸的人家高卷樓閣上的重重簾幕,江中的鷗鳥爰這菰蒲里的流水

漂河,寫詩人黎明時分放船歸來一路所見的風光,物象鮮明,意境廣遠,充滿濃郁的詩意,觸

動了作者作詩的情感。尾聯(lián)是在前三聯(lián)寫景的基礎上的真情流露,這里以抒情作結(jié),情味更為

雋永。

第13頁共16頁

九、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

同溫丹徒登萬歲樓

皇甫冉①

高樓獨立思依依,極浦遙山合翠微②。

江客不堪頻北顧,塞鴻何事復南飛。

丹陽古渡寒煙積,瓜步③空洲遠樹稀。

聞道王師猶轉(zhuǎn)戰(zhàn),誰能談笑解重圍。

【注】①皇甫冉:唐朝時期大臣,安定朝那(今甘肅省涇川縣)人。作此詩時,安史之亂

已給整個國家造成巨大創(chuàng)傷,詩人時任無錫(今江蘇境內(nèi))縣尉。②翠微:青綠的山色。③瓜

步:山名。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句照應了題目,引出遠望的景色,"思依依"有統(tǒng)領全詩思想感情之功。

B.詩人憂心北方戰(zhàn)事,塞鴻南飛未帶來好消息,所以有"何事復南飛"一問。

C.王師轉(zhuǎn)戰(zhàn)不已,不由讓詩人想要詢問軍中諸將誰能夠在談笑之間滅敵解圍。

D.全詩以登高望遠為線索,以關心國家興衰為核心,表達了詩人的傷感之情。

16.請從景與情的關系方面簡要賞析頸聯(lián)。(6分)

答案

15.(3分)C

【解析】錯在"詩人想要詢問軍中諸將誰能夠在談笑之間滅敵解圍"。"猶轉(zhuǎn)戰(zhàn)”是說軍中

諸將沒有能夠解圍的。尾聯(lián)表達的是詩人因朝中無人能替國家解圍分憂的焦慮心情。

16.(6分)①頸聯(lián)描繪了登上萬歲樓遠望時的蕭瑟凄清之景:丹陽度日霧氣迷蒙,瓜步山

和水洲樹木稀少。

第14頁共16頁

②詩人借此凄清之景傳達出對戰(zhàn)爭的不滿、對時局的擔憂和對和平的向往。③領聯(lián)以哀景

襯哀情,使情感的表達含蓄深沉、引人深思。(解說景色2分,解說情感2分,指出情景關系

2分)

十、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15-16題。

雪晴晚望①

賈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