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課新航路開辟后的食物物種交流【課標導航】1.了解新航路開辟后各大洲之間的食物物種交流表現(xiàn)及對人類歷史的影響。2.認識新航路開辟后不同地區(qū)的食物物種交流,給社會經濟、人類生活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的影響?!締栴}導學】1.美洲物種的外傳背景?表現(xiàn)?2.其他地區(qū)物種在美洲的推廣種類?表現(xiàn)?3.食物物種交流帶來的影響?4.新航路開辟后世界食物物種交流的特點?!練v史概念】1、食物物種交流食物物種交流主要是指農作物、家畜的長距離移動。在新航路開辟前,歐、亞、非之間就存在物種交流。新航路開辟后,原產美洲的物種也開始向其他地區(qū)傳播。甘薯首先傳入西班牙,16世紀中期傳至菲律賓等地,之后傳入亞洲各地。明神宗萬歷年間,甘薯由吳川名醫(yī)林懷蘭、越南僑商陳振龍及從事海外貿易活動的其他商人從菲律賓等地帶回。由于產量高,甘薯在中國迅速推廣開來。玉米被引進西班牙、葡萄牙及歐洲其他地區(qū)后,由海路傳到東南亞沿海各地,然后傳入中國。馬鈴薯在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由荷蘭人引入日本。17世紀中葉,荷蘭人又將馬鈴薯帶進中國臺灣,后經由臺灣引入大陸。除此之外,從美洲傳入中國的還有花生、辣椒、菠蘿、番荔枝等。這些作物的傳入,不僅大大豐富了中國的農作物品種,改變了中國人的飲食結構,還促進了中國糧食總產量的巨大增長,尤其是對緩解18世紀人口激增的壓力起了重要的作用。【知識建構】【材料導讀】(2018·全國Ⅱ卷高考·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中國是大豆的故鄉(xiāng),甲骨文中就有關于大豆的記載。先秦時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黃河中游地區(qū),“豆飯”是人們的重要食物?!洱R民要術》通過總結勞動人民長期的實踐經驗,認識到大豆對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張大豆與其他作物輪種。唐宋時期的文獻中都有朝廷調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災、備種的記錄,大豆的種植推廣到江南及嶺南……從古至今,各式各樣的豆制品是中國人喜愛的食物,提供了人體所需的優(yōu)質植物蛋白。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為飼料或綠肥。19世紀60年代,豆腐在美國開始被視為健康食品。19世紀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發(fā)現(xiàn),在美國干旱地區(qū)推廣種植。至1910年,美國已經擁有280多個大豆品種。1931年,福特公司從大豆中開發(fā)出人造蛋白纖維,大豆成為食品工業(yè)、輕工業(yè)及醫(yī)藥工業(yè)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產國,種植面積超過一億畝。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到廣泛種植,美洲的農田和中國人的餐桌發(fā)生了緊密聯(lián)系?!幾詣⒄竦取丁耙粠б宦贰币曈蛳略耘啻蠖沟钠鹪春蛡鞑ァ氛埢卮穑海?)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大豆在美國廣泛種植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物種交流的積極意義?!緟⒖即鸢浮浚?)原因:世界各地的聯(lián)系加強,世界市場的推動;大豆是一種優(yōu)良作物品種,適宜種植;科學技術進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廣泛開發(fā)。(2)意義:物種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有助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倦S堂導練】1.(2018.4·浙江高考·18)有學者指出:作為對人類最重要獻禮之一的馬鈴薯,最初其實是頗低賤的食物,根本不受投資者青睞。一系列的戰(zhàn)爭、饑荒替馬鈴薯打入歐洲,打開了一個更大更長久的開口。下列表述正確的是()①馬鈴薯原產于美洲②馬鈴薯由葡萄牙人帶回歐洲③馬鈴薯的“發(fā)現(xiàn)”得益于新航路的開辟④馬鈴薯等作物的傳播一定意義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鏈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馬鈴薯原產于美洲,是在新航路開辟后由西班牙殖民者帶到歐洲的,這種作物的交流本身也是文明鏈接的方式,故選C而排除含有②的選項。2.(2016.10·浙江高考·18)發(fā)現(xiàn)美洲以來,許多誕生于動蕩之中的寶藏就在新大陸和傳統(tǒng)的歐洲大陸之間穿梭。美洲品種多樣的植物更是別具一格。由印第安人培植的,對緩解世界糧食供應緊張,促進人口快速增長起重要作用的作物是()A.馬鈴薯、玉米B.小麥、甘薯C.玉米、水稻 D.煙草、可可【答案】A【解析】馬鈴薯和玉米是印第安人培植的,產量比較高,能夠緩解世界糧食供應緊張,促進人口快速增長,故A項正確;兩河流域是最早培植小麥的地區(qū),不是由印度安人培植的,故B項錯誤;水稻最早是由中國人培植的,故C項錯誤;煙草和可可不能緩解世界糧食供應緊張,促進人口快速增長,故D項錯誤。3.(2015·全國Ⅱ卷高考·32)17世紀60年代,茶葉在英國只是上流社會的消費品;到18世紀末,茶葉已成為普通民眾的日常消費品。這反映了當時的英國()A.等級觀念明顯淡化 B.崇尚東方的生活方式C.貧富差距日益縮小 D.擴大了與東方的貿易【答案】D4.新航路開辟后,從亞洲輸入歐洲的香料比開通前“擴大了三十倍”,還有世界各地的新商品,如煙草、茶葉、咖啡、可可等在歐洲市場上流通,改變了西歐各國的經濟地位。這主要是因為物種交流A.促進了人類文明的交流B.削弱了土耳其的實力C.推動了工業(yè)革命爆發(fā)D.促進了歐洲社會轉型5.明末馬鈴薯傳入中國,最初僅有達官顯貴方能享用,由專司蔬菜種植的“菜戶”篩選、培育。清代中葉中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商業(yè)企業(yè)購銷合同印花稅稅率調整與稅務風險防范協(xié)議
- 2025年度代付農民工工資保障服務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公司法人掛名品牌授權合同
- 2025年度勞動仲裁調解協(xié)議范文:智能制造領域員工糾紛處理指南
- 2025年惠州城市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附答案
- 2025年澳大利亞數字商務消費者見解報告(英文版)-Wunderkind
- 2025年度宅基地永久轉讓與農村旅游項目投資合同
- 2024大眾養(yǎng)老金融調研報告-太平洋保險
- 2025年度家庭緊急救援服務家政合同范例雙方
- 2025年哈密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匯編
- 地推推廣合作協(xié)議書
- 開展戶外探險與戶外活動課件
- HXD3、HXD3CA型電力機車應急故障處理
- 新浪輿情通建設方案
- 護理四種注射法課件
- 物流營銷(第四版) 課件 第六章 物流營銷策略制定
-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題型及解題思路歸類匯總
- 壯醫(yī)滾蛋治療護理技術操作規(guī)范
- 人教版(2023) 選擇性必修第三冊 Unit 1 Art Using Language教案
- 現(xiàn)代控制原理-劉豹
- 電力安全生產“十項嚴禁”【系列漫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