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文化傳承的多種載體及其發(fā)展+課件(2019)選擇性必修3_第1頁
第14課+文化傳承的多種載體及其發(fā)展+課件(2019)選擇性必修3_第2頁
第14課+文化傳承的多種載體及其發(fā)展+課件(2019)選擇性必修3_第3頁
第14課+文化傳承的多種載體及其發(fā)展+課件(2019)選擇性必修3_第4頁
第14課+文化傳承的多種載體及其發(fā)展+課件(2019)選擇性必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4課文化傳承的多種載體及其發(fā)展《文化交流與傳播》第六單元文化的傳承與保護課程標準:了解歷史上學校教育、留學、書刊出版、翻譯事業(yè)以及圖書館、博物館在文化傳承與傳播中的作用。唯物史觀運用唯物辯證史觀及有關理論,認識學校教育、書刊出版、翻譯事業(yè)等方式與文化傳承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時空觀念通過教科書和配套課件,認識文化傳承的多種載體及其發(fā)展所處的特定時空環(huán)境,抓住其特定時空背景和階段特征。史料實證通過歷史圖片和歷史資料提出問題,探究學校教育的過程,提高學生探究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歷史解釋引導學生運用本課教材中文獻資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認識學校教育在文化傳承與傳播中的作用,培養(yǎng)有效解讀材料、自主分析歸納知識的能力。家國情懷通過教學讓學生認識世界文化傳承的多樣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家國情懷。一、教學目標與核心素養(yǎng)官學先秦時期“學在官府”私學春秋時期私學產生,孔子首創(chuàng);西漢:中央設立太學,地方官學西晉:設立的國子監(jiān)(中國古代最高學府和教育管理機構)唐代以后私學得到發(fā)展,學塾、村學和蒙學構成基層教育的重要形式;宋代是書院形成與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書院制度推動了私學的發(fā)展。(白鹿洞書院)一、學校教育的發(fā)展1、中國古代學校教育▲北京國子監(jiān)琉璃牌坊白鹿洞書院應天書院岳麓書院嵩陽書院

私學:中國四大書院一、學校教育的發(fā)展(2)作用:

近代以后,大學逐漸發(fā)展成為保存、傳播和發(fā)展人類文化的重要場所(3)表現(xiàn):(1)法國:拿破侖創(chuàng)立“大學區(qū)”制度,確立國民教育制度。(2)德國:洪堡創(chuàng)立柏林大學,實現(xiàn)教研合一。(3)美國:大學傾向世俗化、商業(yè)化,使更多的人接受大學教育。2、近現(xiàn)代歐美的學校教育古希臘產生了歐洲最初的學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礎(1)起源:柏拉圖在雅典創(chuàng)立歐洲第一所綜合性學校“大學”一詞源自拉丁語,大致意思是“教師和學者的社區(qū)”?,F(xiàn)代大學制度源于歐洲中世紀的大學。大學一、文化傳承的載體之一——學校教育的發(fā)展3、中國學校教育的發(fā)展——近代教育概況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留學教育【1898】戊戌維新運動所建的京師大學堂:【1912】京師大學堂改名“北京大學”

【1916】蔡元培任北京大學校長后,使北京大學成為

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學術研究的重鎮(zhèn)【1911】創(chuàng)辦清華學堂【1912】更名“清華學校”【1925】設立大學部【1928】組建國立清華大學【1872-1875】容閎倡議,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學生赴美留學【1915-1923】新文化運動時期興起留法勤工儉學運動作用:①有利于中華文化的傳播與中外文化交流②為近代化事業(yè)培養(yǎng)了優(yōu)秀人才與中堅力量③促進近代科技發(fā)展和思想解放新中國成立后,國家收回了教育主權,接管了各級各類學校。(獨立自主)

形成體系(新中國成立至60年代中期)舉措:成就:受到破壞“文革”時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改革開放后)舉措:成就:①1949年底,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②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提出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方針“文化斷層”

“人才斷層”①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教育事業(yè)重新走上正軌

②1983年,鄧小平提出“三個面向”指導方針,教育改革步伐加快。③1995,國家開始實行“科教興國”意義:在文化傳承、科學研究、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學校教育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①逐步形成比較完整的國民教育體系②培養(yǎng)大批素質較高的勞動后備軍和德才兼?zhèn)涞慕ㄔO人才①改革開放40多年,中國教育邁入新征程,高校年畢業(yè)生人數(shù)大幅增加,

教育事業(yè)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②各類教育不斷發(fā)展,教育公平的步伐加速推進,

每個人的受教育權利得到更有力的保障。(2)發(fā)展歷程(1)背景:一、學校教育的發(fā)展4、中國學校教育的發(fā)展——現(xiàn)代唐朝的日本留學生《吉備大臣入唐繪卷》局部清政府時期的出國留學幼童古代日本向中國派遣唐使,如吉備真?zhèn)洹3霈F(xiàn)留學日本熱潮,如魯迅。甲午戰(zhàn)后清政府派留學生赴美,如詹天佑、嚴復。洋務運動時期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如鄧小平。新文化運動時期“以俄為師”,留蘇學習熱潮,如鄧小平年離法赴蘇留學。20世紀20中期以后知識拓展:留學教育書籍的出現(xiàn)造紙業(yè)發(fā)展雕版印刷術活字印刷術公元前30世紀,古埃及出現(xiàn)紙草書卷---書籍雛形簡策、帛書---中國早期的書籍公元前2世紀,中國已出現(xiàn)植物纖維紙公元105年,東漢蔡倫制出“蔡侯紙”唐朝已有雕版印刷品11世紀中葉,北宋畢昇發(fā)明膠泥活字印刷術15世紀中葉,德國人谷登堡發(fā)明金屬活字印刷。直接催生了印刷書,還進一步推動了報紙、雜志的普及。2、發(fā)展歷程868年雕版印刷的《金剛經(jīng)》印刷技術的一次質的飛躍1、條件:有賴于造紙業(yè)的發(fā)展及雕版印刷術、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二、印刷書的誕生3、意義(1)有助于文化的大眾化,對提高人們的文化修養(yǎng)、促進各民族的發(fā)展。(2)極大地推動了文化的傳承與傳播。(3)造紙術和印刷術推動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有利于西方的思想解放。亞述巴尼拔圖書館遺址1、起源:圖書館擔負保存人類文化典籍職責,起源于對文字資料的收藏國外圖書館古代中世紀近代亞述圖書館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學圖書館,在保存古典時期文化遺產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私人圖書館興起。19世紀下半葉,英、美等國家出現(xiàn)了面向所有人開放的具有近代意義的公共圖書館公共圖書館是資本主義社會發(fā)展的產物。隨著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資產階級需要大批有文化的工人和市民。免費的、開放的公共圖書館的建立,在圖書館事業(yè)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2、發(fā)展歷程——三、圖書館的成長國內圖書館古代官府藏書私家藏書近代現(xiàn)代各級各類的圖書館逐漸建立京師圖書館朝廷設有專門掌管典籍的史官;建有“府”“閣”“堂”“室”藏書之所伴隨私學的出現(xiàn)得到發(fā)展明朝:天一閣2、發(fā)展歷程——新中國成立后,改名為“北京圖書館”1998年,改稱“國家圖書館”。3、作用:保存古籍和文化遺產,而且逐漸發(fā)展出服務公眾的職能。三、圖書館的成長◎范欽與天一閣約公元前290年,埃及亞歷山大博學園——最早的“博物館”1、發(fā)展歷程——世界

1683年,阿什莫林博物館——第一個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館四、博物館的建設與發(fā)展18世紀,大英博物館、盧浮宮亞歷山大博學園——“繆斯宮”1683以捐贈藏品的英國貴族阿什莫林命名。該館是世界上第一個向公眾開放的博物館。18世紀,博物館建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大英博物館、盧浮宮等重要的博物館,都建于這一時期。(5)1933年,蔡元培倡議建立國立中央博物院——新中國后改為

國立南京博物院(4)1926年,國立歷史博物館正式開館(1912年籌備北京國子監(jiān))

新中國后改為國立北京歷史博物館(3)1905年,張謇南通博物苑——國人自建第一個公共博物館(1)1868年,上海自然歷史博物院——我國最早近代意義上博物館(6)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成立現(xiàn)為中國最大的古代藝術博物館(7)1959年,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建成。2、博物館發(fā)展歷程——中國(2)19世紀,上海自然歷史與考古類博物院——陳列動物標本(8)中國國家博物館:2003年2月,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的基礎上正式組建中國國家博物館。四、博物館的建設與發(fā)展3、博物館的意義四、博物館的建設與發(fā)展特征:公眾性、公益性、服務性、非盈利意義:①博物館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場所;②博物館也是進行國民教育的重要場所,全方位向公眾提供關于自然、文化各領域的知識;③以博物館以一種特有的方式擔負著文化傳承和傳播的使命。盧浮宮博物館位居世界四大歷史博物館之首。始建于1204年,原是法國的王宮,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后,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筑物之一,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于世。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華人建筑大師貝聿銘設計的。1793年8月10日,盧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法國盧浮宮——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知識拓展《斷臂維納斯》《勝利女神像》《蒙娜麗莎》盧浮宮藏有被譽為世界三寶的《維納斯》雕像、《蒙娜麗莎》油畫和《勝利女神》石雕,擁有的藝術收藏達40萬件以上,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臘羅馬等6個門類。有從古代埃及、希臘、埃特魯里亞、羅馬再到東方各國的藝術品,有從中世紀到現(xiàn)代的雕塑作品,還有數(shù)量驚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繪畫精品等。1753年成立,1759年1月15日開始正式對公眾開放,目前博物館擁有藏品1300多萬件,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guī)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鎮(zhèn)館之寶:羅塞塔石碑和帕特農神廟石雕、《女史箴圖》

。大英博物館——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羅塞塔石碑帕特農神廟石雕《女史箴圖》大英博物館目前分為10個分館:古近東館、硬幣和紀念幣館、埃及館、民族館、希臘和羅馬館、日本館、東方館、史前及歐洲館、版畫和素描館以及西亞館。其中,中國陳列室就占了好幾個大廳,展品從商周的青銅器,到唐代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僅來自中國的歷代稀世珍寶就達2萬多件,其中絕大多數(shù)為無價之寶。知識拓展古代:學在官府官學與私學并存近現(xiàn)代:學校教育不斷發(fā)展完善文化傳承的多種載體及其發(fā)展學校教育的發(fā)展博物館的建設與發(fā)展中國古代:

保存文化典籍和文化遺產近現(xiàn)代:逐漸發(fā)展出服務公眾的職能世界:中國:印刷書的誕生圖書館的成長造紙:

書寫材料由竹片、縑帛到紙張印刷術:雕版印刷術活字印刷術金屬活字印刷世界:

大學成為保存、傳播和發(fā)展人類文化的重要場所人類歷史上最早:亞歷山大博物館第一個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館——阿什莫林博物館國家行為的開始——大英博物館最早:19世紀六七十年代法國人在上海建立中國人自建:1905張謇建南通博物苑民國成立后:新的氣象課堂小結1、(2023·浙江·統(tǒng)考高考真題)1450年左右,德國人谷登堡發(fā)明了工種會在低溫下熔化,卻可以在被擠壓時保持足夠硬度的特殊金屬合金,并用翻砂鑄模法制作字母活字字模,且每一個單字都可以壓縮。他做成的木質印刷機可用遠遠超過任何雕版印刷機的速度來印刷書籍,且最終成品的品質斐然。他的發(fā)明帶來的直接影響是(

)A.催生了被視作“新一代的書籍”的印刷書

B.開始使用活字印刷術印刷書籍C.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礎

D.促進了圖書館的誕生1、A【詳解】根據(jù)材料及所學可知,1450年左右,德國人谷登堡發(fā)明了金屬活字印刷,直接催生了被視作“新一代的書籍”的印刷書,A項正確;開始使用金屬活字印刷書籍,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教育,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圖書館,排除D項。故選A項。課堂訓練2、(2023·廣東·高考真題)1902年有人在日記中寫道:“今歲省城將一切書院改為大學堂,選才華秀美者入堂肄業(yè),每月給薪水,所學以西法為要,有主教,有助教,以通西法者為之,此外又延洋夷為師(刻下尚未延來),在堂助教者,聞洋夷為師而告退之者數(shù)人,可謂有志氣者矣?!边@反映出(

)A.作者具有排外傾向 B.作者主張中體西用C.維新運動漸入高潮 D.天朝上國觀念盛行2、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02年中國。據(jù)材料“在堂助教者,聞洋夷為師而告退之者數(shù)人,可謂有志氣者矣”可知,作者對新式學堂部分助教因為學堂聘請洋人為師采用辭職形式抵制的行為大為贊賞,可見作者具有排外傾向,A項正確;材料只是記載1902年中國新式學堂的相關情況,作者沒有明確表達觀點,排除B項;題干涉及時間是1902年,戊戌變法1898年已經(jīng)失敗,排除C項;材料只能反映當時部分助教排外,不能推斷具體原因,排除D項。故選A項。3、(2022·遼寧·高考真題)明清時期,一些謫戍東北的流人著書立說,教書授徒。如胡世寧謫戍遼東沈陽衛(wèi),“嘗僑寓廣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