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_第1頁
論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_第2頁
論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_第3頁
論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_第4頁
論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摘要:我國《公司法》對公司人格否認制度的確認,主要表現(xiàn)在該法第20條第1款和第3款的規(guī)定。《公司法》第20條第1款規(guī)定:“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第20條第3款規(guī)定:“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惫救烁穹裾J在美國至今依然是一項判例規(guī)則,英國、德國和其他極少國家,雖然在個別情形下,規(guī)定了有限責任適用的例外條款,但是,并沒有在成文法上全面地確立公司人格否認法律制度。然而,我國新《公司法》開天辟地,在成文法上率先完整確立了公司人格否認制度,以至于有學者認為在公司人格否認上,我國采取的是激進的立法體例。劉德權,劉德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觀點集成[M].人民法院出版社,第963頁。關鍵詞:公司法人人格否認一、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概述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發(fā)源于美國,最早體現(xiàn)在1905年“美國訴密爾沃基冷藏運輸公司”案中,美國大法官Sunburn明確地闡明了公司法人格否認的基本思想:“公司應當被視為一個法律主體,并且一直到出現(xiàn)充分的相左的理由時為止。但是,當法律主體的提供被用于侵害公共利益、使違法行為正當化、保護欺詐、或者袒護犯罪時,法律則將公司視為數(shù)個自然人的聯(lián)合組織”。劉興善,商法專論集[M].臺灣漢榮書局,1982年版,第272頁。美國法院的這個判例,開創(chuàng)了公司法人格否認的先河。所謂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我們又叫它為“刺公司面紗”是指為了阻止公司獨立人格的濫用和保護公司權人的利益以及社會公共利益,就具體法律關系中的特定事實,劉興善,商法專論集[M].臺灣漢榮書局,1982年版,第272頁。朱慈蘊,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理論及實踐[M],人民法院出版社,第75頁。學界普遍認為,公司人格否認制度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公司必須具有形式上的獨立法人人格,即公司合法成立并取得獨立法人人格為該制度適用的先決條件。其次,只在特定個案中適用。該制度的適用并不是對公司法人人格全面、徹底、永久的否認,他只在特定個案中對公司的獨立人格予以否認,其效力不涉及該公司的其他法律關系,并且不影響該公司作為一個獨立實體合法的繼續(xù)存在。最后,公司法人否認制度是一種事后救濟的法律規(guī)制。與資本充實制度通過強化公司資本的充實程度以保護債權人不同,公司法人否認制度是一種在債權人權益不能得到合法保護的時候,通過揭開公司面紗的一種事后救濟手段。獨立人格和有限責任的行為,并認定應該在此案中追究股東的責任,追加其為被告。實踐當中,出現(xiàn)更多的是提起之訴,幾乎很少有認定之訴的發(fā)生。在筆者看來,按照我國目前的司法實踐,不宜主張實行認定之訴。劉俊海,公司法學[M].北京大學劉俊海,公司法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第285頁。四、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的構想(一)該制度中債權人的界定依照《公司法》第20條的規(guī)定,人格否認之訴的原告應當為“公司債權人”??墒沁@個公司債權人究竟涵蓋哪些,學術界是有所爭論的。有人從該制度應當是私法上的責任角度出發(fā),認為該“公司債權人”不應當包括國家稅收債權人、公司職工的勞動債權人以及類似于消費者、環(huán)境損害賠償?shù)裙纠娴膫鶛?。從《公司法》?0條的規(guī)定來看,公司債權人是否意指包括這些債權人是不清楚的。因此,有必要在未來的公司法解釋中予以明確界定。但是在筆者看來,現(xiàn)行的《公司法》是一部加強了社會責任的法律,在公司法人格否認訴訟中如果不把這些社會公共利益相關者納入原告的主體范圍,實在是有悖于現(xiàn)行公司法加強公司社會責任的立法目的和精神。許振安,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完善[J].中州學刊許振安,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完善[J].中州學刊,第111頁。(二)責任承擔類型現(xiàn)行《公司法》第二十條第三款規(guī)定,股東對公司債權人承擔的是連帶責任,那么這個連帶責任到底是一般連帶責任還是補充連帶責任呢?一般連帶責任是指各債務人之間不分主次,對整個債務無條件地承擔連帶責任,債權人可以不分順序地要求任何一個債務人清償全部債務。而補充連帶責任則必須以連帶責任中的主債務人不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為前提,從債務人只在第二順序上承擔連帶責任。筆者認為從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的實質來看,其存在于特定的法律關系中,且提起該訴訟的目的是為了彌補公司債權人的損失,并不是為了制裁股東,是對失衡公司整體利益的一種事后修復。如果公司財產豐厚,有能力足以填補債權人損失清償債務時,提起此類特殊訴訟似乎沒有必要。石少俠,公司人格否認制度的司法應用[J].當代法學,第5-7石少俠,公司人格否認制度的司法應用[J].當代法學,第5-7頁。(三)舉證責任的分配除一人公司外,我國法律對其他類型公司舉證責任非分配并無特殊規(guī)定,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責任基本原則,在公司法人格否認訴訟中,原告既然主張股東存在濫用公司獨立人格和有限責任的行為,那么就應該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如果提不出相對應的確鑿證據,那么就要承擔可能敗訴的不利后果。公司債權人要主張揭開公司面紗,請求股東承擔連帶責任,必須就以下內容承擔舉證責任:股東實施了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的行為;債權人利益受到嚴重損害,而非一般損害;股東的濫權行為與債權人的損失之間存在合理的因果關系。由此看來,債權人承擔著沉重的舉證責任負擔。筆者認為,舉證責任分配是程序正義在訴訟制度上的一個基本內容,讓債權人承擔全部舉證責任實在是有些過于勉強和苛求。在實踐中,德國法院采取先由有異議的原告承擔初步舉證責任,一旦符合初步舉證責任的要求后,進一步將舉證責任移轉給被告的做法,即由被告證明其行為是善意、公平和合法的。王元慶,公司法人人格否認的司法適用[J].商業(yè)研究,第109王元慶,公司法人人格否認的司法適用[J].商業(yè)研究,第109頁。王成,公司人格否認訴訟制度研究[J].商業(yè)研究,第169頁。法律從其一誕生,就已經滯后于現(xiàn)實。雖然我國《公司法》第20條對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進行了明確的規(guī)定,但這僅是在《公司法》的層面對這一制度的認可和引用,而在與其配套的法律制度和整個民法體系中沒有得到完全的體現(xiàn)。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是一項比較復雜而又對經濟生活影響很大的法律制度,作為成文法國家,其在適用程序、適用條件以及適用法律后果上應有法律的明確規(guī)定,而我國現(xiàn)行的法律規(guī)定中沒有相關規(guī)定。期待未來在有關《公司法》的司法解釋中能夠對于此項制度的實施和運作做出進一步的細化規(guī)定,以填補法律界和實務界的空白,更好發(fā)揮此項制度的積極作用。參考文獻:[1]劉德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觀點集成[M].人民法院出版社,第963頁。[2]劉興善,商法專論集[M].臺灣漢榮書局,1982年版,第272頁。[3]朱慈蘊,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理論及實踐[M],人民法院出版社,第75頁。[4]博登海默.鄧正來譯,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M],中國政法出版社,1992。[5]沈四寶,西方國家公司法理學[M].法律出版社,第17頁。[6]劉俊海,公司法學[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