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084-2021福利機構兒童日常護理安全操作規(guī)范》_第1頁
《DB32T 4084-2021福利機構兒童日常護理安全操作規(guī)范》_第2頁
《DB32T 4084-2021福利機構兒童日常護理安全操作規(guī)范》_第3頁
《DB32T 4084-2021福利機構兒童日常護理安全操作規(guī)范》_第4頁
《DB32T 4084-2021福利機構兒童日常護理安全操作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03.080.99

CCSA16DB32

江蘇省地方標準

DB32/T4084-2021

福利機構兒童日常護理安全操作規(guī)范

Specificationofsafeoperationforchildren'sdailycareinwelfareinstitution

2021-09-03發(fā)布2021-10-03實施

江蘇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

DB32/T4084-2021

II

DB32/T4084-2021

福利機構兒童日常護理安全操作規(guī)范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兒童日常護理安全操作的總體要求、風險點的識別,描述了相應的防燙傷、防捂熱綜

合征、防噎食/窒息、防中毒、防尿布疹、壓瘡、防摔傷/扭傷、防自傷/互傷、防院內感染、防走失等

安全操作方法。

本文件適用于社會福利機構(以下簡稱“機構”)兒童護理員的日常護理安全操作。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MZ/T010兒童福利機構基本規(guī)范

WS/T313醫(yī)務人員手衛(wèi)生規(guī)范

YY/T0969一次性使用醫(yī)用口罩

3術語和定義

MZ/T010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兒童日常護理children’sdailycare

為機構內兒童提供的衛(wèi)生照料、晨/晚間照料、睡眠照料、進食照料、飲水照料、排泄照料等生活

照料服務。

3.2

安全safety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損害風險的狀態(tài)。

[來源:MZ/T032—2012,3.2]

4總體要求

4.1應遵守MZ/T010對機構安全管理的相關要求。

4.2應建立安全責任制,成立安全管理部門或安全領導小組,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4.3應制定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和報告程序,應急預案至少每半年演練一次。

4.4應制定安全教育年度計劃。護理員上崗、轉崗前應接受安全教育,至少每半年接受一次安全知識、

日常護理安全操作技能學習和培訓。

1

DB32/T4084-2021

4.5發(fā)生安全事件后,應及時采取相關措施,并做好記錄。

5風險點識別

5.1衛(wèi)生照料過程的風險點主要包括:燙傷、扭傷、院內感染。

5.2晨/晚間照料過程的風險點主要包括:燙傷、扭傷、壓瘡、院內感染。

5.3睡眠照料過程的風險點主要包括:摔傷、窒息、捂熱綜合征。

5.4進食/飲水照料過程的風險點主要包括:噎食/窒息、中毒、院內感染、燙傷。

5.5排泄照料過程的風險點主要包括:尿布疹。

5.6日間/晚間活動的風險點主要包括:走失、自傷/互傷。

6安全操作

6.1防燙傷

6.1.1應避免兒童飲用、進食高溫飲食,沖調奶粉水溫不宜超過50℃。沖調好的奶液或準備好的飯菜

容器應在成人手腕腹面測試溫度,不應有過熱感。

6.1.2應避免兒童接觸開水爐、熱水瓶、加熱后餐具等高溫設施與物品。

6.1.3電加熱器應有安全防護措施。

6.1.4熱水管旁應有安全警示標識,并有防護措施。

6.1.5沐浴時應先放涼水,后放熱水。淋浴后應先關熱水,后關涼水。嬰兒盆浴則應放水后輕輕攪動,

測試水溫(水溫計或手臂內側測試),水溫38℃~41℃無過熱感。

6.1.6不應給3歲以下嬰幼兒、感知障礙、偏癱的兒童使用熱水袋。給其他兒童使用熱水袋時應符合

以下要求:

a)水溫60℃~70℃,排除氣體,擰緊塞子,倒提抖動檢查是否漏水;

b)裝水量不超過熱水袋容量2/3;

c)用布套或毛巾包裹熱水袋,不應直接與兒童皮膚接觸;

d)每15min~30min觀察熱水袋溫度及兒童皮膚情況;

e)每次用熱水袋時間不宜超過60min。

6.1.7發(fā)生意外燙傷應立即去除熱源,進行局部降溫,并及時報告醫(yī)生,必要時送醫(yī)院救治。

6.2防捂熱綜合征

6.2.1居室內應適當通風,保持溫度適宜。

6.2.2兒童被服型號應適宜。兒童睡眠照料過程不應給其捂蓋過多、過嚴。應密切關注嬰兒及其他無

自理能力兒童睡眠照料,避免衣被遮住口鼻或蓋過頭頂。

6.2.3值班護理員夜間應至少每小時巡視一次,觀察兒童睡眠情況,并及時糾正兒童不良睡姿。

6.2.4發(fā)現兒童過暖出汗時,應松懈襁褓或棉被,及時更換衣物、補充水分。當兒童伴有高熱及其他

脫水癥狀時應立即報告醫(yī)生,必要時送醫(yī)院救治。

6.3防噎食/窒息

6.3.1給嬰幼兒喂奶時應使用大小適宜的奶嘴,抬高頭部或抱起喂奶。喂奶后應抱起叩背,采取右側

位安置。

6.3.2兒童哭鬧、咳嗽、嬉戲奔跑時不應喂食或喂水。

6.3.3不應給嬰幼兒、吞咽功能障兒童和長期臥床的兒童喂食未經處理的塊狀食品及干果、豆類等食

2

DB32/T4084-2021

品。

6.3.4不應捏住兒童鼻孔喂食。

6.3.5兒童嘔吐時應及時清理口腔污物,將頭偏向一側。

6.3.6兒童玩玩具時應在護理員視線范圍內,避免其吞食小玩具。

6.3.7發(fā)生噎食/窒息時,應立即呼叫其他護理員幫忙,迅速采用手取法、催吐法、拍背法或海氏急救

法等適宜的方法協(xié)助兒童排除異物,并及時報告醫(yī)生,必要時送醫(yī)院救治。

6.4防中毒

6.4.1應對食品定期檢查,避免兒童誤食過期或變質食品。

6.4.2兒童活動場所不應放置藥品和化學制品。

6.4.3不應將外用藥裝入內服藥瓶中,不同類型藥品應按規(guī)定分類放置,置于兒童不易接觸到的位置。

6.4.4不應用裝有藥品的瓶子給兒童當玩具。

6.4.5發(fā)生接觸性中毒事件應迅速去除毒物并用清水反復沖洗殘留毒物處,發(fā)生口服食藥中毒應留取

疑似中毒物,及時報告醫(yī)生處理,必要時送醫(yī)院救治。

6.5防尿布疹

6.5.1使用透氣性好的尿布或紙尿褲,每日勤換,必要時涂護臀軟膏預防尿布疹發(fā)生。

6.5.2用溫水清潔臀部后保持干燥,不應用肥皂清洗,并避免用小毛巾直接搓洗。

6.5.3發(fā)生尿布疹后應停止使用粉劑,及時報告醫(yī)生,在醫(yī)生指導下為兒童涂抹外用藥,并配合氧氣

沖洗等其他醫(yī)療護理方案。

6.6防壓瘡

6.6.1協(xié)助臥床兒童經常更換體位,保護骨隆突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避免局部組織長期受壓。

6.6.2保持兒童皮膚清潔干燥,保持床面及衣服平整,及時清理大小便,避免潮濕、摩擦及排泄物的

刺激。

6.6.3發(fā)生壓瘡后應及時報告醫(yī)生,在醫(yī)生指導下為兒童提供有針對性的護理,比如提供氣墊床。

6.7防摔傷/扭傷

6.7.1護理成骨發(fā)育不全、長期臥床兒童,應小心操作,避免牽拉扭傷。

6.7.2日間/晚間護理操作完畢,應立即拉好床欄。

6.7.3值班護理員夜間應重點巡視有墜床風險的兒童。

6.7.4對于不能保持正確坐姿,需要固定身體和手腳的腦癱兒童和臥床時存在意識障礙,可能會翻越

床護欄發(fā)生墜床意外的兒童,經評估后可參考附錄A的規(guī)定實施保護性護理。

6.7.5兒童戶外活動時,應檢查輪椅、兒童車安全性。上、下兒童車或輪椅時,應將車輛固定,上輪

椅后還應為兒童系好安全帶。

6.7.6應保持兒童活動區(qū)域地面清潔、干燥、防滑。地面保潔或消毒過程中應放置安全標志,防止兒

童進入正在消毒或保潔的區(qū)域。

6.7.7發(fā)現摔傷/扭傷后應注意觀察兒童有無出現噴射性嘔吐等顱腦外傷癥狀,有無疑似骨折情況,并

將相關癥狀及時報告醫(yī)生,必要時送醫(yī)院救治。

6.8防自傷/互傷

6.8.1應定期對兒童出入生活區(qū)域進行安全檢查,尖銳物品應有專人管理。

6.8.2隨時了解兒童情緒和行為變化,對于評估有情緒和行為問題的兒童,應了解他們的情緒和行為

3

DB32/T4084-2021

變化特點和規(guī)律,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6.8.3對異常興奮躁動,有嚴重自傷和他傷行為傾向的兒童,可在評估后實施保護性護理。附錄A給

出了進一步的信息。

6.8.4對于癲癇發(fā)作的兒童,應防止發(fā)作時的舌咬傷,將纏有紗布的壓舌板或毛巾放于上下兩齒之間。

6.8.5發(fā)生兒童自傷/互傷時應立即制止傷害行為,疏導現場其他兒童,做好心理安撫,必要時應及時

報告醫(yī)生。

6.9防院內感染

6.9.1個人防護

6.9.1.1護理員接觸兒童日常護理操作前后應按WS/T313要求洗手,不應對著兒童打噴嚏、咳嗽。

6.9.1.2應督促兒童在進食前、如廁后、從戶外進入室內、玩玩具前后、咳嗽打噴嚏后洗手。

6.9.1.3兒童被服及生活用品應存放在通風、透光處,保持清潔衛(wèi)生。被褥換季使用和收藏前宜在太

陽下暴曬。

6.9.1.4兒童被服應分類、按時清洗。被血液、體液、排泄物、分泌物污染以及患有傳染病人的衣物

應封閉運輸,單獨清洗、消毒。

6.9.1.5多人共用一臺洗衣設備,宜使用具有加熱消毒功能的設備。

6.9.1.6呼吸道傳染病發(fā)作期間護理員應佩戴醫(yī)用口罩,并引導兒童正確佩戴口罩,口罩應至少符合

YY/T0969要求。護理員進入工作區(qū)前應消毒、更換工作服、口罩,背包及其他隨身物品集中存放,不

應帶入兒童生活區(qū)域。

6.9.2消毒隔離

6.9.2.1應以日常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避免過度消毒,受污染時立即清潔消毒。噴灑時應避

開電器,擦拭時應防止短路。75%乙醇消毒液應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范使用,其他消毒劑按產品標簽標識以

殺滅腸道致病菌的濃度進行配制和使用。

6.9.2.2居室應保持每天2~3次通風,每次不少于30min??照{通風系統(tǒng)啟用前,應對風口、過濾網

等關鍵部件進行清洗和消毒,定期對通風管道內部進行清洗、消毒。空調使用時,增加開窗(門)頻次,

加強通風換氣。

6.9.2.3每日對兒童活動區(qū)域的桌椅、門把手、地面、毛巾、玩具、兒童床等用消毒液消毒1次。兒

童碗筷、勺、杯等按要求每次餐后消毒。

6.9.2.4每周對辦公區(qū)域、公共活動區(qū)域等全面消殺1次,廁所每周消殺2次,垃圾桶每日消殺1次,

對高頻接觸的公共衛(wèi)生間、電梯按鈕等每日2次擦拭消毒。有條件的機構可在房間、電梯、公共場所

安裝空氣消毒機。

6.9.2.5應對院內感染進行監(jiān)測,定期對空氣、物品、人員進行采樣和檢測。

6.9.2.6疫情期間應根據傳染病類型,執(zhí)行國家及省級防控規(guī)定,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采取

相應消毒隔離措施。

6.10防走失

6.10.1戶外活動時,護理員應確保兒童在視線范圍內,組織活動前、中、后均應清點人數。

6.10.2應嚴格執(zhí)行交接班制度。

6.10.3兒童上學、就醫(yī)等各類需要外出活動均應安排人員陪同。

6.10.4應規(guī)范門禁、鑰匙的管理和使用,設置保安24h值守。

6.10.5發(fā)現兒童走失,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查找并報告主管部門。

4

DB32/T4084-2021

A

A

附錄A

(資料性)

兒童保護性護理操作

A.1護理對象

A.1.1有治療需要的兒童。

A.1.2有自傷和傷害他人行為的患有精神類疾病的兒童。

A.1.3不能保持正確的坐姿,需要固定身體和四肢的腦癱兒童。

A.1.4臥床時存在意識障礙,可能會翻越床護欄,發(fā)生墜床意外的兒童。

A.2護理原則

A.2.1保護性護理服務只能作為保護兒童安全、保證治療的方法,不可作為懲罰兒童的手段。

A.2.2保護性護理服務使用時應通過醫(yī)生、護理員等多方評估同意后方可執(zhí)行,護理員不應擅自對兒

童使用保護物品。

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