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名詞解釋及問答題_第1頁
《中藥學》名詞解釋及問答題_第2頁
《中藥學》名詞解釋及問答題_第3頁
《中藥學》名詞解釋及問答題_第4頁
《中藥學》名詞解釋及問答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藥學》名詞解釋及問答題1、辨證論治:包括辯證和論治兩個部分,是中醫(yī)診斷疾病,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和獨特方法,也是中醫(yī)學理論的體系的基本特點。2、氣:是人體內活力很強運行不息的極精微物質,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3、氣機:氣的運動稱為氣機包括:升、降、出、入4、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要素及其運動變化。5、相生:指一事物對另一事物具有資生、助長和促進的作用,“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6、相克:指一事物對另一事物的生長和功能具有克制、抑制和制約的作用,我克者為“所勝”,克我者為“所不勝”(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7、藏象:藏是指藏于人體內的臟腑器官,即內臟。象,即征象,形象,一是指臟腑器官的形態(tài)結構,二是指臟腑的生理功能活動和病理變化表現(xiàn)于外的征象。8、精: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也是人體生長發(fā)育及各臟腑器官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9、津液:人體內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10、七情:指人的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變化,是人體對外界客觀事物的不同情緒反映。11、惡寒:指病人自覺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不能緩解者。12、畏寒:指病人自覺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能夠緩解者。13、盜汗:睡時汗出,醒則汗止者,多屬陰虛內熱。14、辨證:就是分析、辨證疾病的證候,是中醫(yī)學認識和診斷疾病的方法。15、治病求本:指治療疾病時,必須尋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針對根本原因進行治療。16、正治:是逆其疾病癥候性質而治的一種常規(guī)治療法則,又稱“逆治”?!澳妗笔侵覆捎梅剿幍男再|與疾病的性質相反,如臨床上的“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等。17、異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病情發(fā)展過程中會出現(xiàn)相同的病機變化或同一性質的證候,可以采用相同的治法治療。18、三因制宜:因時、因地、因人制宜①因時制宜:指根據(jù)不同季節(jié)的氣候特②因地制宜:指根據(jù)不同地區(qū)的地理特點考慮治療用藥原則③因人制宜:根據(jù)患者的年齡、性別、體質、生活習慣等不同特點來確定治療。19、治法:包括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20、中藥:指以中醫(yī)學理論闡述其藥性,并指導臨床應用的傳統(tǒng)藥物,包括植物、動物、礦物等。21、四氣:又稱四性,指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藥性。22、五味:是指藥物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種滋味23、十八反: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烏頭(川烏、附子、草烏)反半夏、瓜蔞(全瓜蔞、瓜蔞皮、瓜蔞仁、天花粉)、貝母(川貝、浙貝)、白蘞、白及;藜蘆反人參、南沙參、丹參、玄參、苦參、細辛、芍藥(赤芍、白芍)。24、十九畏:硫黃畏樸硝,水銀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牽牛,丁香畏郁金,川烏、草烏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參畏五靈脂。25、陰陽: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lián)的事物或現(xiàn)象,或同一事物內部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的屬性的概括。26、相乘:指五行之間相克太過的異常變化。乘即乘虛侵襲之意如肝炎:就是木乘土,脾虛表現(xiàn)腹脹,納差,乏力27、相侮:(反克)指五行之間反向克制的異常變化。侮即欺侮,有恃強凌弱之意。28、奇恒之腑:包括腦、髓、骨、脈、膽女子胞六個臟器組織。它們在形態(tài)上多屬中空而與腑相似,在功能上則“藏精氣而不瀉”而與臟相似。29、六淫:是指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統(tǒng)稱。指反常的六氣,屬于不正之氣,故有稱為“六邪”。30、神:廣義是指高度概括的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xiàn),狹義是指人的精神、意識。31、惡寒發(fā)熱:惡寒發(fā)熱同時出現(xiàn),常為外感病的初期,是表證的特征。32、寒熱往來:惡寒與發(fā)熱交替而發(fā),是正邪交爭與半表半里,互為進退之象,見于少陽證和瘧疾。33、八綱:即陰、陽、表、里、寒、熱、虛、實。陰、陽是八綱的總綱。34、未病先防:指在疾病發(fā)生之前,充分調動人體的主觀能動性,增強體質,養(yǎng)護正氣,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同時主動地適應客觀環(huán)境,避免病邪侵襲,做好各種預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發(fā)生。(從養(yǎng)生和預防兩方面下手)35、既病防變:指疾病已經(jīng)發(fā)生,應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防止疾病的發(fā)展和傳變。36、反治:是順從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種治療法則,又稱“從治”?!皬摹笔侵覆捎梅剿幍男再|順從疾病的假象而施治。常用的有“熱因熱用”,“寒因寒用”等。37、同病異治:指同一種疾病,由于病情的發(fā)展和病機的變化,以及邪正消長的差異,機體的反應性不同,治療上應根據(jù)具體情況,運用不同的治法加以治療。1、以水為例,生我者為金,我生者為木,克我者為土,我克者為火。2、奇恒之府為:腦、髓、骨、脈、膽、女子胞3、六腑的生理功能是受盛和傳化水谷糟粕,五臟的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貯藏精氣。4、心得主要功能是主血脈和主神志,開竅于舌,其華在面;肝的主要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在體合筋,在志為怒;肺的主要功能是主氣、司呼吸,主宣發(fā)和肅降,通調水道,朝百脈、主治節(jié),與大腸相表里。5、氣的功能是推動作用、溫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攝作用、氣化作用。6、面色赤主熱證,面色黑主腎虛、水飲、淤血。7、正常脈象的基本形象是:三部有脈,不浮不沉,不快不慢,和緩有力,節(jié)律均勻。8、浮脈主表證虛證,沉脈主里證,遲脈主寒證,數(shù)脈主熱證,弦脈主肝膽病,滑脈主痰飲積食實熱,細脈主血氣兩虛、傷寒痛甚和濕證。9、方劑的組成包括君藥、臣藥、佐藥、使藥,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甘藥能補益、調和、緩急。10、風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是風為陽性,其性開瀉,易襲陽位;風性善行而數(shù)變;風性主動;風為百病之長。11、紫舌主陰寒,淤血12、中藥十八反中,附子反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芨。13、中醫(yī)學在陰陽五行學說的影響下,建立了醫(yī)學體系,成型與戰(zhàn)國至兩漢時代。14、寒熱是辯證疾病病性的兩個綱領,虛實是邪正勝衰的兩個綱領。15一、解表藥(1)辛溫解表藥:麻黃;薄荷;菊花;桂枝(2)辛涼解表藥:柴胡;葛根二、祛風濕藥:獨活三、祛濕藥(1)化濕燥濕藥:藿香;蒼術(2)利水滲濕藥:茯苓——利水滲濕、補中健脾、寧心安神;(3)清熱利濕藥:茵陳癢四、清熱藥(1)清熱瀉火藥:石膏;梔子;知母(2)清熱解毒藥:金銀花;蒲公英(3)清熱涼血藥:生地黃、牡丹皮(4)清熱燥濕藥:黃芩;黃連;黃柏(5)清熱解暑藥:荷葉、青蒿(6)清熱明目藥:決明子(7)清虛熱藥:銀柴胡五、消導藥:山楂;雞內金六、催吐藥:瓜蒂七、瀉下藥(1)攻下藥:大黃——瀉熱通便、涼血解毒、逐瘀通經(jīng);芒硝(2)潤下藥:火麻仁(3)逐水藥:大戟八、祛痰止咳平喘藥(1)清化熱痰藥:前胡;貝母(2)溫化寒痰藥:半夏;天南星(3)止咳平喘藥:杏仁;款冬花九、溫里藥:附子——溫里助陽、回陽救逆、祛寒止痛;干姜;肉桂十、理氣藥:陳皮十一、理血藥(1)活血藥:川穹;丹參(2)止血藥:仙鶴草;三七十二、補益藥(1)補氣藥:人參;黃芪;黨參;甘草;山藥(2)補血藥:熟地黃——補血調經(jīng)、滋陰填髓;當歸;白芍;桃仁(3)補陰藥:沙參;麥冬;枸杞子(4)補陽藥:鹿茸;冬蟲夏草;杜仲問答題【導論】1、病、癥、證含義有何不同,有何聯(lián)系。證、癥、病的區(qū)別:①證:即“證候”,“證據(jù)”之意。是機體在疾病發(fā)展過程的某一階段,多方面病理特性的概括②癥:指癥狀,是病人述說的不適。③病:是對疾病發(fā)展全過程中特點與規(guī)律的概括。2、如何理解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①形體結構整體性: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jīng)絡聯(lián)系了六腑、五體、五官、九竅、四肢百骸等全身組織器官,構成一個表里相聯(lián)、上下溝通,協(xié)調共濟、井然有序的統(tǒng)一整體。②基本物質同一性:物質是同一的。③機能活動統(tǒng)一性:心理和生理是人的兩大基本活動,心身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促進、制約的協(xié)同關系古人強調“形神合一”。【中醫(yī)哲學思想】3、什么是陰陽?陰陽之間的相互關系是什么?陰陽: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lián)的事物或現(xiàn)象,或同一事物內部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的屬性的概括。相互關系:(1)陰陽相互對立:①陰陽相互矛盾②陰陽相互制約(2)陰陽相互依存:①陰陽相互依存②陰陽的相互為用(3)陰陽相互消長:①陰陽的消長②陰陽俱長或陰陽俱消③陰陽雙方處于暫時的動態(tài)平衡(4)陰陽相互轉化:重陽必陰,重陰必陽4、什么是五行的相克相生?相生:指一事物對另一事物具有資生、助長和促進的作用,“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相克:指一事物對另一事物的生長和功能具有克制、抑制和制約的作用,我克者為“所勝”,克我者為“所不勝”(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藏象學說】5、心的生理功能是什么?(1)心主血脈:①主血:指心氣能推動血液運行②主脈:指心氣推動和調節(jié)心臟的搏動和脈管的舒縮,使脈道通利,血液通暢。(2)心主神志:①主廣義之神,是指心主宰五臟六腑,形體官竅的一切生理活動。②主狹隘之神,是指心主宰人體的心理活動。6、肝的生理功能是什么?(1)肝主疏泄:指肝具有保持全身氣機疏通暢達,使氣通而不滯,散而不郁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現(xiàn)在:①調暢氣機,使全身氣機通暢。②助脾胃運化及膽汁分泌排泄。③調達情志:情志與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關。④調節(jié)生殖功能:男子的排精,女子的排卵和月經(jīng)來潮與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關。(2)肝主藏血:指肝有貯藏血液和調節(jié)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7、肺的生理功能是什么?(1)肺主氣、司呼吸①主氣:a主一身之氣是指肺具有主持,調節(jié)全身之氣的作用。b主呼吸之氣是指呼吸為機體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②司呼吸是指肺為人體主司呼吸運動的器官,具有呼吸功能。(2)肺主宣發(fā)和肅降:①宣發(fā):肺氣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a.將體內濁氣排出體外。b.將脾轉輸至肺的水谷精微,津液布散全身,外達皮毛。c.宣發(fā)衛(wèi)氣到體表。②肅降:是指肺氣向下通降和保持呼吸道潔凈的功能。a.吸入清氣。b.將清氣、水谷精微、津液向下布散全身,并將代謝產(chǎn)物和多余的水液下輸?shù)侥I和膀胱。c.肅清肺和呼吸道內的異物,保持呼吸道的潔凈。(3)肺通調水道:指肺的宣發(fā)和肅降功能對水液的輸布、運行和排泄起著疏通和調節(jié)的作用。(4)朝百脈,主治節(jié):①朝百脈:指全身的血液都通過經(jīng)脈而聚會肺,經(jīng)肺的呼吸進行體內外清濁之氣的交換,然后再將富含清氣的血液經(jīng)脈管輸送到全身。②主治節(jié):指肺有治理調節(jié)全身臟腑組織生理功能的作用。8、腎的生理功能是什么?①腎藏精:指腎具有封藏和貯存精氣的生理功能。腎中精氣的生理功能主要體現(xiàn)在:a.主生長,發(fā)育和生殖。b.是機體物質代謝和生理功能的原動力。②腎主水:是指腎有主持和調節(jié)人體水液代謝的生理功能。腎中精氣的升騰氣化,尿液的生成排泄均與腎的氣化作用有關。③腎主納氣:是指腎具有攝納肺吸入的清氣,從而保障肺吸氣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淺的生理功能。9、后天之本是指什么?為什么。脾胃是后天之本。飲食入胃后,經(jīng)胃的受納和腐熟作用,使其初步消化并下達小腸,再經(jīng)過小腸受盛化物作用使之進一步消化分解成水谷精微和糟粕。食物的消化雖在胃和小腸中進行,但必須依賴于脾的運化功能,才能將水谷化為精微,也要依賴于脾的傳輸和散精的功能,才能將水谷精微上輸于肺,經(jīng)肺宣發(fā)向上向外布散,肺的肅降向下向內輸布,使水谷精微輸布于全身。水谷精微是人自出生以后維持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的主要來源,也是生成氣血的主要物質來源。所以胃主受納和腐熟水谷的功能,必須和脾的運化功能相配合,才能把水谷化為精微,以化生為氣血津液,供養(yǎng)全身。因此脾胃同為后天之本。10、什么是氣并簡述氣的功能氣是人體內活力很強運行不息的極精微物質,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①推動作用:能激發(fā)和促進人體的生長發(fā)育、生殖以及各臟腑經(jīng)絡的生理功能。②溫煦作用:指氣具有產(chǎn)生熱量、驅除寒冷而使人體溫暖的作用。③防御作用:指氣具有護衛(wèi)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同時又具有祛除侵入體內的病邪的作用。④固攝作用:指氣對血、津液等液態(tài)物質的固護、統(tǒng)攝和控制作用從而防止其無故流失,以及氣對臟器位置的固護作用。⑤氣化作用:通過氣的作用而產(chǎn)生各種變化,具體表現(xiàn)在精、氣、血、津液各自的新陳代謝及其相互轉化。【病因病機】11、簡述六淫的概念及其共同致病特點。六淫:是指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統(tǒng)稱。指反常的六氣,屬于不正之氣,故有稱為“六邪”。風、寒、暑、濕、燥、火是自然界六種不同的氣候,在正常情況下,稱為“六氣”。六氣①太過或不及②非其時而有其氣③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則成為致病因素變六淫六淫致病的共同特點:外感性、季節(jié)性、地域性、環(huán)境性、相兼性、轉化性12、簡述濕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①濕為陰邪,易阻氣機,損傷陽氣:濕為有型之邪,最易阻滯氣機,使氣機升降失常;濕性類水,其性屬陰,陰盛則陽病,故濕邪易損人之陽氣,出現(xiàn)胸悶、胃納呆滯等癥,水濕停驟,則出現(xiàn)腹瀉、尿少、水腫、腹水等癥。②濕性重濁:肢困、頭重、分泌物排泄物穢濁不堪③濕性黏滯:大便粘膩、舌苔粘膩等。病程纏綿難愈④濕性趨下,易襲陰位:下肢水腫、泄瀉【四診】【辯證】13、簡述肝氣郁結的臨床表現(xiàn),其治療方法和常用藥方。肝氣郁結:情志抑郁或易怒,善太息,胸脅或少腹脹痛,或咽有梗塞感,或脅下痞塊,婦人見乳房脹痛,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甚至閉經(jīng),舌質紫或邊有瘀斑,脈沉弦澀治療方法:14、舉例說明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的概念。同病異治:指同一種疾病,由于病情的發(fā)展和病機的變化,以及邪正消長的差異,機體的反應性不同,治療上應根據(jù)具體情況,運用不同的治法加以治療。如同為感冒,可有風寒、風熱、暑熱、氣虛等不同,治法亦各有不同。異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病情發(fā)展過程中會出現(xiàn)相同的病機變化或同一性質的證候,可以采用相同的治法治療。如久泄脫肛、崩漏、子宮脫垂、胃下垂等幾種不同的疾病,如果辨證均符合中氣下陷這一證型,則治法皆應以升提中氣法進行治療。15、簡述十八反和十九畏的內容。十八反: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烏頭(川烏、附子、草烏)反半夏、瓜蔞(全瓜蔞、瓜蔞皮、瓜蔞仁、天花粉)、貝母(川貝、浙貝)、白蘞、白及;藜蘆反人參、南沙參、丹參、玄參、苦參、細辛、芍藥(赤芍、白芍)。十九畏:硫黃畏樸硝,水銀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牽牛,丁香畏郁金,川烏、草烏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參畏五靈脂。16、簡述中醫(yī)對各個理論體系的認識(各理論在中醫(yī)中的運用)。元氣論:①說明生命過程的物質性和運動性②說明人體的整體性和聯(lián)系性③說明人體的生理現(xiàn)象和病理現(xiàn)象陰陽學說:(1)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2)說明人體的生理功能:①說明物質與功能之間的關系②說明生命活動的基本形式(3)說明人體的病理變化:陰陽失衡(陰陽偏盛陰陽偏衰陰陽互損陰陽轉化)(4)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①確定治療原則:a損其有余,即實則瀉之,是陰陽偏盛的治療原則b補其不足,虛則補之,是陰陽偏衰的治療原則②歸納藥物的性能:a歸納藥性b分析五味c升降浮沉(5)用于指導疾病的預防五行學說:1)說明臟腑的生理功能和相互關系(2)說明臟腑間的病理影響①相生關系的傳變:a母病及子:指病變由母臟累計到子臟b子病及母:指病變由子臟波及到母臟②相克關系的病變:a相乘b相侮(3)用于診斷和治療疾病臟象學說:①研究精氣血津液,神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系,以及它們與臟腑之間的關系。②是研究各臟腑組織器官的形態(tài)結構,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系。病例感冒——只因外邪侵入人體而引起的,以頭痛、鼻塞、流涕、噴嚏、惡風寒、發(fā)熱、脈浮等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病癥辨證論治:感冒病變多在肺衛(wèi),一般以宣肺解表為治則。①外感風寒【證候】惡寒發(fā)熱,頭痛無汗,四肢酸痛,鼻塞流清涕,喉癢或咳嗽聲重,吐痰清稀,舌苔薄白,脈浮緊【治法】辛溫解表,宣肺散寒【方藥】病情輕者,可用蔥豉湯加杏仁、蘇葉、防風、荊芥等;病程重者,用荊防敗毒散加減②外感風熱【證候】發(fā)熱重,微惡風,或有汗出,頭痛且脹,咳嗽,咳痰黃稠,口干微渴,咽喉焮紅作痛,舌邊尖紅,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shù)【治法】辛涼解表【方藥】銀翹散,如頭痛甚,可加桑葉、菊花等;咽痛甚,可加板藍根、馬勃等。③外感暑濕【證候】身熱,微惡風,有汗不解,肢體酸痛或疼痛,頭重而暈,咳嗽痰黏,鼻流濁涕,心煩,渴不多飲,胸悶泛惡,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濡數(shù)【治法】解表清暑,芳香化濕【方藥】新加香薷飲加減④氣虛感冒【證候】惡寒較重,或發(fā)熱,熱勢不盛,頭痛鼻塞,咳嗽,痰白,倦怠無力,氣短懶言,舌淡,苔白,浮脈無力。【治法】益氣解表【方藥】參蘇飲⑤陰虛感冒【證候】身熱,微惡風寒,少汗,頭痛頭暈,心煩口渴,手足心熱,干咳少痰,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內傷發(fā)熱——指凡因臟腑氣血陰陽虛弱或失調而引起的、以發(fā)熱為主要表現(xiàn)的病癥①陰虛發(fā)熱【證候】午后或夜間發(fā)熱,五心煩熱,顴紅,盜汗,口干咽燥,或少寐多夢,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shù)【治法】滋陰散熱【方藥】清骨散②氣虛發(fā)熱【證候】發(fā)熱常在勞累后發(fā)作或加重,伴有氣短懶言,倦怠乏力,自汗,易于感冒,或食少便溏,舌淡,邊尖有齒痕,苔薄白,脈細弱【治法】甘溫除熱【方藥】補中益氣湯③肝郁發(fā)熱【證候】發(fā)熱不甚,或午后低熱,常隨情緒波動而起伏,抑郁不歡,喜嘆息,或煩躁易怒,或兼胸脅脹痛,口苦咽干,或婦女月經(jīng)不調,舌紅,苔黃,脈弦細數(shù)【治法】疏肝理氣,解郁瀉熱【方藥】丹梔逍遙散④瘀血發(fā)熱【證候】發(fā)熱或潮熱,肋腹刺痛,拒按,痛有定處,甚則面色黯黑,肌膚甲錯,煩躁不安或如狂,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沉弦或澀【治法】活血化瘀,理氣通絡【方藥】桃仁承氣湯⑤濕阻發(fā)熱【證候】發(fā)熱不甚,午后明顯,熱難速已,或身熱不揚,胸悶脘痞,頭重如裹,身中而累,不欲飲食,渴而不欲飲,大便不爽,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shù)【治法】宣暢氣機,清熱化濕【方藥】三仁湯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而出現(xiàn)的咳嗽或咳痰為主要表現(xiàn)的病癥。外感襲肺:①風寒襲肺【證候】咳嗽、痰白稀薄、咽癢、頭痛、惡寒發(fā)熱、舌苔薄白、脈浮或浮緊【治法】疏風散寒,肺宣止咳【方藥】杏蘇散加減②風熱犯肺【證候】咳嗽,咳痰黃稠,頭痛咽干,汗出口干,舌苔薄黃,脈浮數(shù)【治法】疏風清熱,宣肺止咳【方藥】桑菊飲加減③燥熱傷肺【證候】咳嗽,痰少或干咳無痰,咳引胸痛,鼻燥、咽干喉痛、舌尖紅、苔薄黃、脈細數(shù)【治法】清肺潤燥【方藥】桑杏湯加減內傷咳嗽①痰濕蘊肺【證候】咳嗽,痰多色白而黏,胸悶脘痞,鈉呆,身重體倦,大便時溏,舌胖,苔白膩,脈濡滑【治法】燥濕健脾、化痰止咳【方藥】二陳湯加減②痰熱瘀肺【證候】咳嗽、痰多色黃而黏,咳痰不爽,或痰中帶血,胸脅脹滿,咳時引痛,口渴欲飲,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治法】清熱化痰、宣肺止咳【方藥】清金化痰湯加減③肝火犯肺【證候】上氣咳逆陣作,咳時面赤,痰黏難咳,咽干口苦,咳引胸肋作痛,舌苔薄黃少津,脈弦數(shù)【治法】清肝降火,宣肺止咳【方藥】瀉白散合黛蛤散加梔子、黃芩、天花粉④肺陰虧耗【證候】干咳,咳聲短促,或痰少而黏,或咳痰帶血,低熱,顴紅,盜汗,口干,舌紅少津,少苔,脈細數(shù)【治法】養(yǎng)陰清熱,潤肺止咳【方藥】百合固金湯加減黃疸——是以目黃、身黃、尿黃為特征的一組病癥陽黃:若濕熱互結,濕從熱化,蘊蒸肝膽而發(fā)黃者①熱重于濕【證候】黃疸初起,身目俱黃迅速加深,黃色鮮明如橘子色,常伴發(fā)發(fā)熱煩渴,肋腹部脹滿或疼痛,惡心嘔吐,小便短少赤黃,大便秘結,舌苔黃膩,脈弦數(shù)【治法】清熱利濕【方藥】茵陳篙湯加味②濕重于熱【證候】目黃較快,遍及全身肌膚,但不如熱重者鮮明,頭身困重,口苦,口干不欲飲,胸脘痞滿,鈉呆,惡心嘔吐,腹脹,或大便溏爛,舌苔厚膩微黃,脈相弦滑或濡數(shù)【治法】利濕化濁,清熱退黃【方藥】茵陳五芩散加減陰黃:若脾陽不振,濕從寒化,寒濕阻遏,膽汁外溢而發(fā)黃者①寒濕內困【證候】身黃、目黃、尿黃、黃色暗如煙熏,納少脘悶,腹脹便溏,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質淡苔膩,脈濡緩或沉遲【治法】健脾和胃,溫化濕寒【方藥】茵陳術附湯加味②瘀血內阻【證候】陰黃日久,面黃晦暗,痛定有處,按之硬,痛而拒按,形體日漸消瘦,體倦乏力,或鈉呆便溏,舌質暗紫,或有瘀斑,脈澀或細弦【治法】活血化瘀,軟堅通絡【方藥】膈下逐淤湯加減急黃【證候】起病急驟,黃疸迅速加深,鮮明如橘子色,高熱煩渴,脅痛腹?jié)M,神魂譫語,衄血,便血,肌膚出現(xiàn)瘀斑,舌質紅絳,苔黃而燥,脈弦滑數(shù)或洪大【治法】清熱解毒,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