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課《周亞夫軍細柳》同步學(xué)案(學(xué)生版+教師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15/37/wKhkGWZ4orCAEm95AALssOttbFM274.jpg)
![第25課《周亞夫軍細柳》同步學(xué)案(學(xué)生版+教師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15/37/wKhkGWZ4orCAEm95AALssOttbFM2742.jpg)
![第25課《周亞夫軍細柳》同步學(xué)案(學(xué)生版+教師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15/37/wKhkGWZ4orCAEm95AALssOttbFM2743.jpg)
![第25課《周亞夫軍細柳》同步學(xué)案(學(xué)生版+教師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15/37/wKhkGWZ4orCAEm95AALssOttbFM2744.jpg)
![第25課《周亞夫軍細柳》同步學(xué)案(學(xué)生版+教師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15/37/wKhkGWZ4orCAEm95AALssOttbFM274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25課《周亞夫軍細柳》同步學(xué)案(學(xué)生版+教師版)第25課周亞夫軍細柳
學(xué)習目標重點難點
知識與能力1.了解《史記》相關(guān)知識,積累文言詞語。2.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過程與方法1.理解周亞夫這一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精神。2.學(xué)習課文運用對比、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來刻畫人物性格特征的寫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xué)習周亞夫忠于職守的精神。教學(xué)重點積累文言詞語,理解周亞夫這一人物形象。教學(xué)難點掌握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刻畫人物形象的手法。
一、作者簡介
司馬遷(約前145——?),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人,西漢歷史學(xué)家。其所著《史記》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另有《悲士不遇賦》《報任安書》等。
二、故事背景
公元前158年,匈奴的單于起兵,進犯上郡和云中。為了加強防衛(wèi),漢文帝委派劉禮、徐厲、周亞夫三位將軍分別駐扎在霸上、棘門、細柳。之后,漢文帝親自到這三地勞軍。這篇文章就是漢文帝勞軍的紀實。課文節(jié)選自《史記·絳侯周勃世家》(中華書局2013年版)。題目是編者加的。
三、文學(xué)常識
《史記》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偉大著作。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書共130篇,分“12本紀、30世家、70列傳、10表、8書"五部分。《史記》中的“本紀”敘述歷代帝王的事跡;“世家"是先秦諸侯國的興亡史和漢朝杰出功臣的傳記;“列傳”主要是歷代不同階層、不同類型的特殊人物的傳記;“表"是各個歷史時期的大事記;“書”記載典章制度和天文、歷法、水利、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的情況。后人將這部書與后來的《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并稱“史學(xué)雙璧”。
四、詞匯積累
1.字音
邪(yé)曩(nǎng)彀(gòu)詔(zhào)棘門(jí)弓弩(nǔ)按轡(pèi)甲胄(zhòu)被甲(pī)祝茲侯(zī)持兵揖(yī)
2.通假字
(1)軍士吏被甲:“被"同“披”,穿著。
(2)改容式車:“式"通“軾”,車前橫木,這里用作動詞,扶軾。
3.古今異義
(1)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古義:符節(jié),皇帝派遣使者或調(diào)動軍隊的憑證。今義:節(jié)日,節(jié)約。
(2)天子先驅(qū)至:古義:先行引導(dǎo)的人員。今義:走在前面引導(dǎo)(多虛用)。
(3)壁門士吏:古義:營壘。今義:墻,像墻那樣直立的山石。
(4)其將固可襲而虜:古義:必定。今義:堅固,頑固
4.一詞多義
軍:①周亞夫軍細柳(駐軍)___②上自勞軍(軍隊)
③至霸上、棘門軍(軍營)
以:①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任用)②以備胡(表目的,用來)
③請以軍禮見(用)
之:①已而之細柳(動詞,到)___②不聞天子之詔(助詞,的)
③稱善者久之(助詞,無實意,補充音節(jié))
使:①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派遣)②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使臣)
為:①以河內(nèi)守亞夫為將軍(動詞,作為)②天子為動(介詞,被,表示被動)
持:①持滿(拉)_________②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拿)
騎:①將以下騎送迎(騎馬)___②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騎馬的人,騎兵)
詔:①不聞天子之詔(名詞,皇帝發(fā)布的命令)②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動詞,宣告、告訴)
勞:①上自勞軍(慰勞)___②勞其筋骨(使動用法,使……勞累)
居:①居無何(經(jīng)過)___②居天下之廣居(居?。?/p>
5.詞類活用
(1)軍霸上:名詞作動詞;駐軍,駐扎。
(2)介胄之士不拜:名詞作動詞;穿戴盔甲。
(3)改容式車:名詞用作動詞,扶軾。
6.特殊句式
(1)被動句:天子為動(為表被)
(2)判斷句:此真將軍矣(“此"表判斷)
(3)省略句: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乃”前面省略主語“朝廷")
五、古今對譯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
漢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舉侵入邊境。于是,(文帝)任命宗正官劉禮為將軍,駐軍霸上;祝茲侯徐軍棘門;以河內(nèi)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
厲為將軍,駐軍棘門;任命河內(nèi)郡守周亞夫為將軍,駐軍細柳:用以防備匈奴。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
皇帝親自去慰勞軍隊。到霸上和棘門軍營時,(皇帝的車隊)長驅(qū)直入,將軍及其屬下都騎著馬迎送。
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qū)至,
不久來到了細柳軍營,只見軍營將士都身穿鎧甲,刀劍出鞘,張開弓弩,把弓拉滿?;实鄣南刃行l(wèi)隊不得入。先驅(qū)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
來到軍營前,(卻被攔?。┎坏眠M入。先行人員說:“皇上將要駕到。"軍門都尉說:“周將軍有令:不聞天子之詔?!本訜o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
‘軍中只聽從將軍的命令,不聽從皇帝的命令?!?過了不久,皇帝來到軍營前,又被攔住不得進入?!拔嵊雱谲姟!眮喎蚰藗餮蚤_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
于是皇帝派使者手持符節(jié)召見周將軍:“我要進軍營慰勞軍隊。"周亞夫這才傳令打開營門(讓皇帝“周將軍規(guī)定,軍中不得驅(qū)馳?!庇谑?/p>
的車隊進來)。守營門的官兵對隨從的車隊說:“將軍規(guī)定,軍營中不準策馬疾馳。"于是皇帝的車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
隊控制住車馬慢慢行走。來到營中大帳前,將軍周亞夫手執(zhí)兵器行禮說:“穿戴著盔甲的將士是不能請以軍禮見?!碧熳訛閯?,改容式車。
行跪拜禮的,請允許我用軍禮拜見。"皇上被感動了,表情嚴肅起來,扶著車前橫木俯下身子,表示
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
敬意。并命人致意:“皇帝敬重地慰勞將軍。"禮儀完畢即離去。
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
出軍營大門后,隨行的大臣都十分驚愕。文帝說:“啊,這才是真將軍??!先前(看到的)霸上、棘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
門的軍對,簡直像兒戲一樣,那里的將領(lǐng)必定可以遭襲擊,被俘虜。至于周亞夫,豈能被侵犯!"這
稱善者久之。
件事文帝贊嘆了好久。
六、課文層次
第一部分(第1段):簡要交代了邊境的緊張形勢和劉、徐、周三軍的駐地。
第二部分(第2段):寫周亞夫在細柳營嚴格治軍。
第二部分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上自勞軍……天子先驅(qū)至,不得入):寫細柳營軍容嚴整,常備不懈。
第二層(先驅(qū)曰:“天子且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寫細柳營軍紀嚴明,連天子也不例外。
第三層(至營,將軍亞夫……成禮而去):寫細柳營軍禮嚴謹,一絲不茍。
第三部分(第3段):寫漢文帝深明大義,贊嘆周亞夫治軍嚴謹。
七、問題歸納
1..課文為什么要先寫文帝到霸上和棘門的情況,后寫文帝在細柳營遇到的情況?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先寫文帝在霸上和棘門遇到的情況,是為寫文帝在細柳營遇到的情況做鋪墊,兩種情況進行對比,更加凸顯了細柳營軍紀嚴明,從而也更加突出周亞夫的忠于職守、剛正不阿的性格特點,更令人敬佩。
2.“既出軍門,群臣皆驚"中的“驚”字有什么深刻含義?
一個“驚"字,含義豐富。既可能是群臣為周亞夫治軍之嚴感到吃驚,也可能是為周亞夫迎接皇帝不周到,冒犯天子之威而驚恐;既可能是群臣為文帝的深明大義而感到意外,也可能是為周亞夫過于拘泥于軍紀而驚訝。
3.課文最后一段引用漢文帝的話作結(jié)是不是顯得多余?
最后一段借文帝之口將霸上軍、棘門軍與周亞夫領(lǐng)導(dǎo)的細柳軍再作對比,進一步襯托出周亞夫的“真將軍”風范。以皇帝的感嘆作結(jié),不但具有權(quán)威性,而且還表現(xiàn)了漢文帝知人善任的特點。當勞軍結(jié)束后“既出軍門,群臣皆驚”,驚什么?作者雖未寫明,但很清楚,就是對周亞夫?qū)Υ凉h文帝的態(tài)度感到驚異。由此引出文帝的一段話,其中一褒一貶,非常分明。這段話出自皇帝之口,而且是在皇帝實地考察之后,其意義就不同尋常了。因此這一段引用漢文帝的話并不多余。
4.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亞夫不愧為“真將軍”,各自體現(xiàn)出周亞夫?qū)④娛裁礃印罢鎸④?的風采?
①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戒備森嚴,軍紀嚴明,常備不懈,嚴陣以待。
②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庇谑翘熳幽税崔\徐行。——治軍有方,令行禁止。
③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恪盡職守,剛正不阿。
5.漢文帝在細柳軍并未得到“至尊”的待遇,而且處處都要服從軍令,但他并不認為這損害了自己作為皇帝的威嚴,反而對周亞夫大加稱贊。這一點應(yīng)該如何理解
文帝在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作者沒有寫出文帝對此的態(tài)度,但從下文推斷,文帝起初對此是不以為意甚至認為理所當然的。但在細柳軍,待遇則完全不同,軍中官兵均嚴格遵守將軍之令,而周將軍則嚴格遵守軍禮,即使面對天子也不例外。兩相對比之下,文帝才意識到霸上及棘門軍是何等形同兒戲,細柳軍是何等不可犯,而只有細柳軍這樣訓(xùn)練有素、軍紀嚴明的軍隊才是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保家衛(wèi)國)最需要的,特別是在“匈奴大入邊”這樣一個特殊的背景下。在“皆驚"(即還沒想明白)的群臣面前貶斥玩忽職守的霸上及棘門軍的統(tǒng)帥,稱贊周亞夫,也是向群臣宣示國家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樣的人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現(xiàn)了文帝的開明、識大體。
6.本文著重刻畫了周亞夫這個人物形象,但直接的描寫并不多,而是運用了對比烘托的手法來凸顯其形象,請找出文中的三處對比,并說說這些對比說明了什么。
①細柳軍與霸上軍及棘門軍的對比。“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說明軍容嚴整,戒備森嚴,嚴陣以待?!爸瘪Y入"——說明軍規(guī)松散,守備松懈。
②文帝及隨從入營的對比?!安坏萌搿薄砻骷毩娷娂o嚴明?!爸瘪Y入"——表明霸上軍及棘門軍的軍紀松弛。
③三營將領(lǐng)的對比。“持兵揖”“請以軍禮見"——周亞夫嚴守軍紀,一絲不茍?!皩⒁韵买T送迎”——將軍帶頭違紀,無視軍規(guī)。
這些對比表明周亞夫治軍嚴謹。因而細柳軍軍容嚴整,軍紀嚴明,軍令如山,而霸上軍和棘門軍軍紀松弛,軍容渙散。
7.談?wù)勚軄喎蚓竦默F(xiàn)實意義。
當今時代,每一位領(lǐng)導(dǎo)干部、國家公務(wù)員,甚至工程設(shè)計師、一線工人等等,他們的工作崗位就是一道“防線”,只要發(fā)揚周亞夫的這種敬業(yè)精神,恪盡職守,敬業(yè)樂業(yè),我們的事業(yè)終會取得輝煌的成就。新時期也不乏周亞夫式的人物。無論是在領(lǐng)導(dǎo)崗位上的孔繁森、鄭培民、谷文昌,還是在平凡工作崗位上的李素麗、張秉貴、徐虎,以及千千萬萬個默默無聞的“周亞夫”,他們憂國憂民,是中華民族的中流砥柱。
八、課文主題
本文通過講述漢文帝巡視、慰勞霸上、棘門與細柳軍的故事,突出展現(xiàn)了周亞夫治軍嚴格、忠于職守的“真將軍"風范。
周亞夫軍細柳
對比
周亞夫:軍紀嚴明、剛正不阿、恪盡職守
一、熟讀課文,簡要復(fù)述文中的故事。想一想漢文帝為什么稱周亞夫“真將軍”,與同學(xué)交流。
在匈奴大舉入侵的背景下,漢文帝親自到霸上、棘門、細柳三處軍營勞軍。在霸上和棘門,文帝可以縱馬奔馳,軍營將士也極為恭敬。而在細柳營,文帝則被要求處處遵循軍令:無將軍之令不開營門;軍中不能驅(qū)馳,只能徐行;勞軍也要嚴格遵守軍禮。文帝出營門,稱贊了周亞夫。
漢文帝稱贊周亞夫是“真將軍”,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表現(xiàn)評價
細柳營中“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一派常備不懈、嚴陣以待的景象軍隊訓(xùn)練有素,周亞夫治軍有方
文帝到細柳營,“先驅(qū)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直至文帝正式派使臣持節(jié)下詔,“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在細柳營中,文帝也要遵循軍令,“按轡徐行”軍紀嚴明,令行禁止
面對天子,周亞夫說:“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周亞夫剛正不阿,恪守軍禮
霸上及棘門軍提供了反面例子作為對比,而在“匈奴大入邊”的背景下,文帝需要的正是一支訓(xùn)練有素的軍隊和周亞夫這樣治軍有方的將軍霸上、棘門軍的反面對比
二、《史記》寫人時?!坝脙煞N突出的性格或兩種不同的情勢,抑或兩種不同的結(jié)果,作為對照"(李長之語)。細讀課文,說說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對比、襯托的寫法,對刻畫人物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
寫法分析作用
對比情勢對比文帝在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與在細柳軍的兩次入營受阻、在營中“不得驅(qū)馳"按轡徐行”形成對比,體現(xiàn)出周亞夫治軍嚴明對比的手法給出了反面的參照物,使得正面形象更加鮮明
態(tài)度對比在霸上及棘門軍“將以下騎送迎”,與在細柳軍周亞夫“持兵揖”“不拜"形成對比,體現(xiàn)出周亞夫剛正不阿、恪盡職守
結(jié)果對比出營門后,群臣的“驚”和文帝的“稱善者久之"也形成對比,表現(xiàn)出文帝賢明、識大體
襯托文中還有大量側(cè)面描寫,如寫細柳軍士吏全副武裝,寫軍門都尉、壁門士吏傳達將軍的指示,寫文帝及群臣的反應(yīng),都是從側(cè)面襯托周亞夫的形象避免了單一從正面寫來的直露,提供了更多觀察人物的視角,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立體
三、解釋下列加點詞的含義。
1.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軍:駐軍、駐扎。
軍中不得驅(qū)馳___軍:軍營。
2.上自勞軍___勞:慰勞。
勞其筋骨___勞:使……勞累。
3.已而之細柳軍___之:到,往。
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之:相當于“的”。
4.居無何_________居:經(jīng)過,表示相隔一段時間。
居天下之廣居___居:居住。
四、《史記》長于記人,書中記述了許多各具特點的歷史人物。從廉頗、藺相如、屈原、項羽、張良、韓信、李廣等人中任選一位,借助注釋與工具書閱讀相關(guān)的本紀、世家或列傳,了解其生平事跡,領(lǐng)略人物的風采,感受《史記》的寫人藝術(shù)。
示例:《淮陰侯列傳》選段
八月,漢王舉兵東出陳倉,定三秦。漢二年,出關(guān),收魏、河南,韓、殷王皆降。合齊趙共擊楚。四月,至彭城,漢兵敗散而還。信復(fù)收兵與漢王會滎(xíng)陽,復(fù)擊破楚京、索之間,以故,楚兵卒不能西。
漢之敗卻彭城,塞王欣、翟王翳亡漢降楚,齊、趙亦反漢與楚和。六月,魏王豹謁歸視親疾,至國,即絕河關(guān)反漢,與楚約和。漢王使酈生說豹,不下。其八月,以信為左丞相,擊魏。魏王盛兵蒲坂,塞臨晉,信乃益為疑兵,陳船欲度臨晉,而伏兵從夏陽以木罌鲊渡軍,襲安邑。魏王豹驚,引兵迎信,信遂虜豹,定魏為河?xùn)|郡。漢王遣張耳與信俱,引兵東,北擊趙、代。后九月,破代兵,禽夏說閼(yān)與。信之下魏破代,漢輒使人收其精兵,詣滎陽以距楚。
譯文:
八月,漢王出兵向東挺進經(jīng)過陳倉,平定了三秦。漢二年,兵出函谷關(guān),收服了魏王、河南王,韓王、殷王也相繼投降。漢王又聯(lián)合齊王、趙王共同攻擊楚軍。四月,到彭城,漢軍兵敗,潰散而回。韓信又收集潰散的人馬與漢王在滎陽會合,在京縣、索亭之間又摧垮楚軍,因此楚軍始終不能西進。
漢軍在彭城敗退之后,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叛漢降楚,齊國和趙國也背叛漢王跟楚國和解。六月,魏王豹以探望老母疾病為由請假回鄉(xiāng),一到封國,立即切斷黃河渡口臨晉關(guān)的交通要道,反叛漢王,與楚軍訂約講和。漢王派酈生游說魏豹,沒有成功。這年八月,漢王任命韓信為左丞相,攻打魏王豹。魏王把主力部隊駐扎在蒲坂,堵塞了黃河渡口臨晉關(guān),韓信就增設(shè)疑兵,故意排列開戰(zhàn)船,假裝要在臨晉渡河,而隱蔽的部隊卻從夏陽用木制的盆甕浮水渡河,偷襲安邑。魏王豹驚慌失措,帶領(lǐng)軍隊迎擊韓信,韓信就俘虜了魏豹,平定了魏地,改制為河?xùn)|郡。漢王派張耳和韓信一起,領(lǐng)兵向東進發(fā),向北攻擊趙國和代國。這年閏九月打垮了代國軍隊,在閼與生擒了夏說。韓信攻克魏國,摧毀代國后,漢王就立刻派人調(diào)走韓信的精銳部隊,往滎陽去抵御楚軍。
評價:《史記·淮陰侯列傳》中,作者縱開筆墨,以第三人稱的全知視角敘事,獨具匠心地安排敘事結(jié)構(gòu),靈活巧妙地運用多種敘事方法,完美地敘述了韓信的成長過程和生活經(jīng)歷,展現(xiàn)其卓越的軍事才華。它在客觀敘述的基礎(chǔ)上表現(xiàn)出巨大的藝術(shù)性,有紛繁復(fù)雜的結(jié)構(gòu)安排,又有條理性,結(jié)合多種敘事方法而突出主題的集中性。
題組A基礎(chǔ)過關(guān)練
一、課內(nèi)積累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和書寫全對的一項是()
A.入彀(gòu)棘門(jí)持兵揖(yī)天子為動(wèi)
B.按轡(pèi)曩者(náng)祝茲侯(zī)詔將軍(zhào)
C.俘虜(lǔ)驅(qū)馳(qū)介胄(zhòu)可得而犯邪(yé)
D.兵刃(nèn)弓弩(nǔ)嗟乎(jiē)軍士吏被甲(bèi)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辨析重點字音和字形的能力。A.“為"是多音字,此處應(yīng)讀wéi。B.“曩”應(yīng)讀
nǎng。D.駑→弩?!氨?是通假字,同“披”,應(yīng)讀pī。故選C。
2.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軍霸上(軍隊)_________B.軍士吏被甲(同“披”,穿著)
C.彀弓弩(張開)_________D.居無何(經(jīng)過)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的能力。A項,軍,駐軍。故選A。
3.下列各項中加點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以備胡請___請以軍禮見
B.天子之詔___本在冀州之南
C.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乃傳言開壁門
D.天子為動___亞夫為將軍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文重點詞語的用法和含義的能力。A.連詞,來/介詞,用。B.都是結(jié)構(gòu)助詞,的。C.副詞,就/副詞,才。D.介詞,被/動詞,作為,擔任。故選B。
4.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改容式車。
B.一厝朔東,一厝雍南。
C.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
D.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答案】D
【解析】A.“式”通“軾”,車前橫木,這里用作動詞,指扶軾;B.“厝”同“措”,放置;C.“被”同“披”,穿著。故選D。
5.下列有關(guān)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課文第一段先點明背景,匈奴大舉入侵,邊關(guān)吃緊,這樣就將戍邊將領(lǐng)周亞夫置于矛盾沖突之中,更有利于表現(xiàn)人物性格。
B.周亞夫是文章的主人公,可課文并沒有過多描寫他,而是通過對比和襯托來突出他的性格特點。
C.《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東漢末年才改稱今名。它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D.《史記》包括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一百三十篇。魯迅贊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識記文學(xué)文化常識的能力和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C項《史記》是紀傳體通史。故選C。
二、課內(nèi)閱讀
(一)閱讀《周亞夫軍細柳》,完成題目。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候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nèi)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qū)至,不得入。先驅(qū)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本訜o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庇谑翘熳幽税崔\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背啥Y而去。
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
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軍:駐扎
B.將軍亞夫持兵揖日持:率領(lǐng)
C.居無何,上至居:經(jīng)過
D.上自勞軍勞:慰問
7.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
B.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
C.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
D.天子先/驅(qū)至,不得/入
8.選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
A.將以下騎送迎將心比心
B.天子且至且焉置土石
C.已而之細柳軍杜少府之任蜀州。
D.其將固可襲而虜也固若金湯
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10.文中把文帝在細柳營和霸上、棘門軍遇到的不同情況加以對比,刻畫了周亞夫的形象。請寫出其中兩處對比,并作分析。
【答案】
6.B
7.A
8.C
9.守衛(wèi)營門的官兵對跟著文帝的車馬隨從說:“將軍規(guī)定,軍營中不準縱馬奔馳?!?/p>
10.①文帝到前兩處軍營時暢通無阻,而在細柳營卻兩次不得人,這突出了細柳軍軍紀嚴明;②文帝在前兩個軍營“直馳入”,而在細柳營卻“不得驅(qū)馳”,只能“按轡徐行"這表現(xiàn)了周亞夫治軍有方,令行禁止;③天子到前兩處軍營時,“將以下騎送迎”,而周亞夫卻“介胄之士不拜"以軍禮見”,這突出了周亞夫恪盡職守、剛正不阿的性格。
【解析】
1.B項,持:拿著,握住。故選B。
2.可根據(jù)語法結(jié)構(gòu)、文言標志詞來劃分朗讀節(jié)奏。B.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C.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D.天子先驅(qū)/至,不得/入。故選A。
3.A.將軍/扶助。B.將要/況且。C.均為往,去,到。D.必;一定/頑固。故選C。
(2022·河南義馬市期末)(二)閱讀下面【甲】【乙】兩個文段,完成各題。
【甲】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高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乙】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nèi)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qū)至,不得入。先驅(qū)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本訜o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庇谑翘熳幽税崔\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背啥Y而去。
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呼,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
11.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管夷吾舉于士士:士兵
B.勞其筋骨勞:勞累
C.至霸上及棘門軍軍:軍隊
D.天子先驅(qū)至先驅(qū):先行引導(dǎo)的人員
12.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13.【甲】文開頭連用六個事例,在內(nèi)容和表達效果上分別有什么作用?
14.“生于憂患”的道理在【乙】文周亞夫身上有哪些體現(xiàn)?
【答案】
11.D
12.這樣以后才知道憂愁禍患可以使人生存發(fā)展,安逸享樂可以使人萎靡死亡。
13.引出并論證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論點(或論證了“逆境出人才”;論證了“人才都是經(jīng)歷磨難和歷練造就的");運用排比句,增強了文章的氣勢,使論證更充分有力。
14.①軍士吏被甲,銳兵刃,轂弓弩,持滿。②天子勞軍也必須遵守軍規(guī)。(意思對即可)
【解析】
11.本題考查文言實詞。
A.句意:管夷吾是從獄官手里被釋放并加以任用的。士:獄官;
B.句意:使他的筋骨勞累。勞:使……勞累;
C.句意:到了霸上和棘門的軍營。軍:軍營;
故選D。
12.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然后,這樣以后;憂患,憂愁禍患;安樂,安逸享樂。
13.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與寫作手法。
文章開頭“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作者一連列舉了六位古代圣賢在困難憂患中崛起的事例,運用了排比的手法,來證明“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一觀點,論述艱苦的環(huán)境,一方面給人們以困苦、饑餓、貧困、疲乏、憂慮,每每就不如人意,但另一方面,也正是這些困難,堅定、振奮人們的意志,使人們在不斷克服困難,求得生存的過程中增加了聰明才干;可見歷經(jīng)挫折可以促使人們走向成功;增強論述的氣勢,令人無法反駁,使論證更充分有力。
14.本題考查文言文內(nèi)容理解。
根據(jù)【乙】文第二段“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隨即來到了細柳軍營,只見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鋒利的兵器,開弓搭箭,弓拉滿月,戒備森嚴)”“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軍中只聽從將軍的命令,不聽從天子的命令)"可見,細柳軍營戒備森嚴,嚴陣以待,只聽從將軍的命令,防止敵人侵擾,表現(xiàn)了周亞夫?qū)④姺阑加谖慈唬ā吧趹n患”),軍紀嚴明。
題組B能力提升練
(2023·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qū)期末)(一)閱讀下面兩段選文,完成問題。
[甲]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nèi)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qū)至,不得入。先驅(qū)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本訜o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庇谑翘熳幽税崔\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背啥Y而去。
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
(節(jié)選自《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乙]
(孝景)①初即位,(竇嬰)為詹事。梁孝王者,孝景弟也,其母竇太后愛之。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飲②。是時上未立太子,酒酣,從容言曰:“千秋之后③傳梁王?!碧髿g。竇嬰引卮酒進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傳,此漢之約也,上何以得擅傳梁王!"太后由此憎竇嬰。竇嬰亦薄其官,因病免。孝景三年,吳楚反④,上乃召嬰。拜嬰為大將軍,賜金千斤。嬰乃言袁盎、欒布諸名將賢士在家者進之⑤。所賜金,陳之廊廡⑥下,軍吏過,輒令財⑦取為用,金無入家者。
(節(jié)選自《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注]①孝景:指漢景帝。②昆弟:兄弟。燕:同“宴”。③千秋之后:即死后。④吳楚反:指吳、楚等七個諸侯國叛亂。⑤進之:把他們推薦給皇帝起用。⑥廊廡:相當于走廊。⑦財:同“裁”,酌量。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的含義。
①已而之細柳軍
②亞夫乃傳言開壁門
③酒酣,從容言日
④竇嬰亦薄其官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
①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
②父子相傳,此漢之約也,上何以得擅傳梁王!
3.對甲乙兩文中加括號詞語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胡”原是秦漢時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自稱。古代中原漢族統(tǒng)治者稱呼少數(shù)民族有“東夷、西戎、北狄、南蠻"之說,“胡”后來取代“北狄"成為對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通稱。
B.“揖”與“拜"涉及古代禮儀,“揖”是拱手禮,“拜"是跪拜禮。周亞夫在軍營中見了皇帝只“揖”不“拜”,充分表現(xiàn)了他的“真將軍”風采。
C.“孝景"是漢景帝的謚號(死后由繼位皇帝綜合史官評議決定)。漢朝倡導(dǎo)以孝治天下,大多數(shù)皇帝的謚號都有個“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孝武"等。
D.“列傳”是中國紀傳體史書的體裁之一。司馬遷撰《史記》時首創(chuàng),歷代紀傳體史書沿用?!妒酚洝饭灿衅呤傲袀鳌?,均為記錄歷代帝王政績的傳記。
4.周亞夫和竇嬰都是西漢名臣。從甲乙兩文看,他們身上體現(xiàn)出了“名臣”哪些共同的優(yōu)點?
【答案】
1.①到。②營壘。③隨便。④認為……小。
2.①在這種情況下皇上就派使者拿符節(jié)去告訴將軍。
②帝位應(yīng)當父子相傳,這是漢朝立下的制度規(guī)定,皇上憑什么要擅自傳給梁王!
3.D
4.堅持原則、剛正不阿、不取悅君主。
【解析】
1.本題考查詞語的解釋。
①句意:隨即來到了細柳軍營。之,到。
②句意:周亞夫這才傳令打開軍營大門。壁,營壘。
③句意:酒興正濃時,漢景帝隨便地說。從容,隨便。
④句意:竇嬰也嫌詹事的官職太小。薄,認為……小。
2.本題考查句子翻譯。
①重點詞:于是,在這種情況下;乃,于是;使,派;使,使者;持,拿著;節(jié),符節(jié)。句意:在這種情況下皇上就派使者拿符節(jié)去告訴將軍。
②重點詞:父子相傳,此漢之約也,判斷句;何以,憑什么。句意:帝位應(yīng)當父子相傳,這是漢朝立下的制度規(guī)定,皇上憑什么要擅自傳給梁王!
3.本題考查內(nèi)容的理解。
D.有誤,“列傳”,記錄歷代帝王以外的人物事跡。故選D。
4.本題考查比較閱讀。
“竇嬰引卮酒進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傳,此漢之約也,上何以得擅傳梁王’”“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句可知,表現(xiàn)了他們的堅持原則、剛正不阿、不取悅君主。
【參考譯文】
乙:漢景帝剛剛即位時,他任詹事。梁孝王是漢景帝的弟弟,他的母親竇太后很疼愛他。有一次梁孝王入朝,漢景帝以兄弟的身份與他一起宴飲,這時漢景帝還沒有立太子。酒興正濃時,漢景帝隨便地說:“我死之后把帝位傳給梁王。”竇太后聽了非常高興。這時竇嬰端起一杯酒獻給皇上,說道:“天下是高祖打下的天下,帝位應(yīng)當父子相傳,這是漢朝立下的制度規(guī)定,皇上憑什么要擅自傳給梁王!"竇太后因此憎恨竇嬰。竇嬰也嫌詹事的官職太小,就借口生病辭職。漢景帝三年,吳、楚等七國反叛,皇上于是就召見竇嬰,于是便任命竇嬰為大將軍,賞賜給他黃金千斤。竇嬰說袁盎、欒布諸名將賢士都退職閑居在家。皇上所賞賜給的黃金,都擺列在走廊穿堂里,屬下的小軍官經(jīng)過時,就讓他們酌量取用,皇帝賞賜的黃金一點兒也沒有拿回家。
(2023·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期末)(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較弓弩,持滿。天子先驅(qū)至,不得入。先驅(qū)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日:‘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碧熳訛閯樱娜菔杰?,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
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
(節(jié)選自《周亞夫軍細柳》)
[乙]
項羽已殺卿子冠軍①,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遣當陽君②、蒲將軍③將卒二萬渡河,救鉅鹿。戰(zhàn)少利,陳余復(fù)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于是至則國王離,與秦軍遇,九戰(zhàn),絕其甬道④,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涉間不降楚,自燒殺。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zhàn)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⑤,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
(節(jié)選自《史記●項羽本紀》)
【注釋】①鼻子冠軍,這里指宋義。宋義是上將軍,為軍中之冠,故稱“獅子冠軍"?!坝印笔亲鸱Q。②當陽君,指黥布(也叫英布),后來歸了劉邦,被封為淮南王。③蒲將軍,他與當陽君當時都是項羽的部下。④甬道,通道。⑤轅門,古代軍營的大門。
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軍士吏被甲
②天子且至
③項羽乃悉引兵渡河
④諸將皆從壁上觀
6.下列句子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已而之細柳軍___父命之(《(富貴不能淫》)
B.成禮而去_________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C.以示士卒必死___以順為正者(《富貴不能淫》)
D.絕其甬道___帝感其誠(《(愚公移山))
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吾欲入勞軍。"
②乃遣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鉅鹿。
8.讀史使人明智,你從周亞夫和項羽身上分別獲得了怎樣的人生啟迪?
【答案】
5.①同“披”,穿著②將要③全部④營壘中
6.D
7.①于是文帝就讓使節(jié)命令將軍:“我想要進入(軍營)慰勞軍隊。"
②他首先派遣當陽君、蒲將軍率領(lǐng)二萬人渡過漳河,援救鉅鹿。
8.在規(guī)則和紀律面前人人平等,人要嚴于律己,愛崗敬業(yè);做成一件事必須下定決心,要有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
【解析】
5.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古代職官常識等??忌鶕?jù)課內(nèi)的積累并結(jié)合語境,認真分析,確認詞義。
①句意:軍營將士們身披鎧甲。被:同“披”,穿著。
②句意:天子就要到了。且:將要。
③句意:項羽就率領(lǐng)全部軍隊渡過漳河。悉:全部。
④句意:他們都只在營壘中觀望。壁:營壘中。
6.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之:動詞,到/代詞,他;B.而:表順承/表轉(zhuǎn)折;C.以:介詞,用來/介詞,把;D.其:都是代詞,他們。故選D。
7.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注重文言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的積累,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翻譯的技巧。
①重點詞有:勞,慰勞;軍,軍隊。句意為:于是文帝就讓使節(jié)命令將軍:“我想要進入(軍營)慰勞軍隊。"。
②重點詞有:乃,于是,就;遣,派遣。句意為:于是他首先派遣當陽君、蒲將軍率領(lǐng)二萬人渡過漳河,援救鉅鹿。
8.本題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還要闡明自己的觀點。要根據(jù)原文,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進行作答。由“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軍中不得驅(qū)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天子為動,改容式車”可知,周亞夫軍紀嚴明,令行禁止,治軍有方,是值得信賴的守邊大將軍。啟示我們:人要嚴于律己,愛崗敬業(yè);在規(guī)則和紀律面前人人平等。“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表現(xiàn)項羽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英雄風范。啟示我們:做成一件事必須下定決心。
【參考譯文】
【乙】項羽誅殺了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揚諸侯。他首先派遣當陽君、蒲將軍率領(lǐng)二萬人渡過漳河,援救鉅鹿。戰(zhàn)爭只有一些小的勝利,陳余又來請求增援。項羽就率領(lǐng)全部軍隊渡過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鍋碗全部砸破,把軍營全部燒毀,只帶上三天的干糧,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決死戰(zhàn)斗,毫無退還之心。部隊抵達前線,就包圍了王離,與秦軍遭遇,交戰(zhàn)多次,阻斷了秦軍所筑甬道,大敗秦軍,殺了蘇角,俘虜了王離。涉間拒不降楚,自焚而死。這時,楚軍強大居諸侯之首,前來援救鉅鹿的諸侯各軍筑有十幾座營壘,沒有一個敢發(fā)兵出戰(zhàn)。到楚軍攻擊秦軍時,他們都只在營壘中觀望。楚軍戰(zhàn)士無不一以當十,士兵們殺聲震天,諸侯軍人人戰(zhàn)慄膽寒。項羽在打敗秦軍以后,召見諸侯將領(lǐng),當他們進入軍門時,一個個都跪著用膝蓋向前走,沒有誰敢抬頭仰視。項羽因此成了諸侯的上將軍,各路諸侯都隸屬于他。
題組C培優(yōu)拔尖練
(2023·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期末)(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漢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乃以秦王屬吏,遂西入咸陽。召諸縣父老豪桀曰:“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①如故。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xiāng)邑,告諭之。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②軍士。沛公又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項羽遂西,屠燒咸陽秦宮室,所過無不殘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選自《史記高祖本紀》,有刪改)
【注釋】①案堵:安居。②饗:用酒食慰勞。
1.根據(jù)語境,參考方法提示,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加點詞語方法提示解釋(填寫文字)
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xiāng)邑關(guān)聯(lián)教材“使人稱謝”(《周亞夫軍細柳》)①使:
唯恐沛公不為秦王使用詞典選擇義項為:①是;②以為;③做,擔任。②為:
人又益喜參考成語“精益求精"③益:
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
B.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
C.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
D.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
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乃以秦王屬吏,遂西入咸陽。
②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4.沛公為什么能成就一番霸業(yè)?請結(jié)合選文簡要分析。
【答案】
1.①派遣;②做,擔任;③更加。
2.、A
3.①于是把秦王交給主管官吏,就向西進入咸陽。
②秦地的人們對項羽非常失望,但又害怕,不敢不服從他。
4.成功原因:劉邦善于籠絡(luò)人心,比如召集年老有德望及豪杰之人。宣傳他的政策,不接受百姓進獻的牛羊酒食;劉邦入關(guān)與民“約法三章“__________________,而項羽入關(guān)后則燒殺屠戮,暗示了后來劉邦的成功與項羽的失敗。
【解析】
1.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翻譯。
①句意:隨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縣鎮(zhèn)鄉(xiāng)村去巡視。使,派遣;
②句意:唯恐沛公不在關(guān)中做秦王。為,做,擔任;
③句意:人們更加高興。益,更加。
2.本題考查文言斷句。
句意:我到這里來的原因,就是要為我們的父老們除害,不會對你們有任何侵害,請不要害怕!
斷句為: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
故選:A。
3.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
①重點詞:乃,于是;遂,就。
句意:于是把秦王交給主管官吏,就向西進入咸陽。
②重點詞:恐,害怕;失望,對……失望。
句意:秦地的人們對項羽非常失望,但又害怕,不敢不服從他。
4.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理解。
從文章中“召諸縣父老豪杰曰”“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xiāng)邑,告諭之"項羽遂西,屠燒咸陽秦宮室,所過無不殘破”可以看出,劉邦善于籠絡(luò)人心,所作所為,深入民心,深得百姓的愛戴;而項羽的所作所為,與沛公形成鮮明對比,也暗示著后來項羽失敗,劉邦的成功。這樣看來,沛公就會成就一番霸業(yè)。
【參考譯文】
漢元年(前206)十月,沛公的軍隊在各路諸侯中最先到達霸上。于是把秦王交給主管官吏,就向西進入咸陽。沛公召來各縣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對他們說:“現(xiàn)在我和父老們約定,法律只有三條:殺人者處死刑,傷人者和搶劫者依法治罪。其余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廢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像往常一樣,安居樂業(yè)??傊业竭@里來,就是要為父老們除害,不會對你們有任何侵害,請不要害怕!"隨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縣鎮(zhèn)鄉(xiāng)村去巡視。向民眾講明情況。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悅,爭著送來牛羊酒食,慰勞士兵。沛公推讓不肯接受,說:“倉庫里的糧食不少,并不缺乏,不想讓大家破費?!比藗兏痈吲d,唯恐沛公不在關(guān)中做秦王。
項羽于是向西行進,一路屠殺,焚燒了咸陽城內(nèi)的秦王朝宮室,所經(jīng)過的地方,沒有不遭毀滅的。秦地的人們對項羽非常失望,但又害怕,不敢不服從他。
(2023·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期末)(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譙國夫人者,高涼洗氏之女也,夫人幼賢明,在父母家,撫德部眾,能行軍用師,壓服諸越,每勸親族為善,由是信又結(jié)于本鄉(xiāng),越人之俗,夫人兄南梁州刺史挺,恃其富強,嶺表苦之。夫人多所規(guī)諫,由是怒隙止息,海南、僚耳歸附者千余洞,梁大同初志行,為其子高涼太守寶聘以為妻。至是,夫人誠約本宗,首領(lǐng)有犯法者雖是親族無所舍縱。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欺跡。
(節(jié)選自《隋書列女譙國夫人》,有刪改)
5.根據(jù)語境,參考方法提示,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加點詞語方法提示解釋(填寫文字)
羅州刺史馮融聞夫人有志行關(guān)聯(lián)教材:得志,與民由之(《富貴不能淫》)①志:
由是怒隙止息關(guān)聯(lián)成語:淺嘗輒止②止:
每勸親族為善使用詞典選擇義項每:①常常。②每一次。③各個。③每:
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首領(lǐng)有犯法者/雖是親族無/所舍縱
B.首領(lǐng)有犯法者/雖是親族/無所舍縱
C.首領(lǐng)有犯/法者雖是親族/無所舍縱
D.首領(lǐng)有犯/法者雖是親族無/所舍縱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撫循部眾,能行軍用師,壓服諸越。
②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違。
8.《隋書譙國夫人》中:“陳國亡,嶺南未有所附,數(shù)郡共奉夫人,保境安民。"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請簡要概括譙國夫人號為圣母的原因。
【答案】
5.①高遠的志向;②停。
6.B
7.①安撫部眾,能夠行軍用兵。
②從此以后,政令有序地施行。
8.幼年時在父母家,就能安撫部眾;能規(guī)勸兄長,使千余洞歸附,秉公斷案。
【解析】
5.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翻譯。解答此類題目,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古今異義,平時要注意積累并識記一些常見的實詞。
①句意:羅州刺史馮融聽說夫人有高遠的志向和操行。志,高遠的志向;
②句意:因此別郡的怨隙得以平息。止,停;
③句意:經(jīng)常勉勵親族做善事。每,經(jīng)常。
6.本題考查文言文的斷句。文言文斷句首先要讀懂句子的意思。句子意思讀不懂的時候、對話、句子結(jié)構(gòu)成分、習慣句式等斷句。
本句句意為:首領(lǐng)中有犯法的,即使是親族。故可斷句為:首領(lǐng)有犯法者/雖是親族/無所舍縱。
故選:B。
7.本題考查句子翻譯。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diào),具體到某一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一詞多義,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
①重點詞有:撫,安撫;師,兵,能夠行軍用兵。
②重點詞有:此,這;莫,沒有,政令有序地施行。
8.本題考查對內(nèi)容的理解?!霸诟改讣?,能行軍用師,每勸親族為善,就能安撫部眾?!胺蛉诵帜狭褐荽淌吠?,侵掠傍郡。夫人多所規(guī)諫,得以平息怨隙。“至是,使從民禮,首領(lǐng)有犯法者雖是親族無所舍縱”說明她出嫁后能約束本宗,不偏袒。
【參考譯文】
譙國夫人,是高涼冼氏的女兒。(冼家)世代都擔任南越的首領(lǐng),各部落跨據(jù)山洞居住,多達十余萬家。夫人幼年時就賢德聰明,多謀略,出嫁前在父母家時,就能安撫部眾,能夠行*用兵,鎮(zhèn)撫越族各部落。(她)經(jīng)常勉勵親族做善事,因此憑信義在本鄉(xiāng)形成了凝聚力。(以至)海南、儋耳兩地歸附的部落多達千余洞。
梁大同年間,羅州刺史馮融得知夫人有志向有品行,讓他的兒子高涼太守馮寶娶為妻子。馮
融本是北燕后代,三代擔任守牧,在他鄉(xiāng)做官,號令推行不暢。至此,夫人告誡約束本族族人,使
他們遵守公共禮制。常與馮寶一起參與決斷訴訟,部族頭領(lǐng)有犯法的,即使是自己親族,也決不放
過寬縱。從此政令順暢有序,無人敢違。第25課周亞夫軍細柳
學(xué)習目標重點難點
知識與能力1.了解《史記》相關(guān)知識,積累文言詞語。2.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過程與方法1.理解周亞夫這一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精神。2.學(xué)習課文運用對比、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來刻畫人物性格特征的寫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xué)習周亞夫忠于職守的精神。教學(xué)重點積累文言詞語,理解周亞夫這一人物形象。教學(xué)難點掌握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刻畫人物形象的手法。
一、作者簡介
司馬遷(約前145——?),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人,西漢歷史學(xué)家。其所著《史記》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另有《悲士不遇賦》《報任安書》等。
二、故事背景
公元前158年,匈奴的單于起兵,進犯上郡和云中。為了加強防衛(wèi),漢文帝委派劉禮、徐厲、周亞夫三位將軍分別駐扎在霸上、棘門、細柳。之后,漢文帝親自到這三地勞軍。這篇文章就是漢文帝勞軍的紀實。課文節(jié)選自《史記·絳侯周勃世家》(中華書局2013年版)。題目是編者加的。
三、文學(xué)常識
《史記》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偉大著作。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書共130篇,分“12本紀、30世家、70列傳、10表、8書"五部分?!妒酚洝分械摹氨炯o”敘述歷代帝王的事跡;“世家"是先秦諸侯國的興亡史和漢朝杰出功臣的傳記;“列傳”主要是歷代不同階層、不同類型的特殊人物的傳記;“表"是各個歷史時期的大事記;“書”記載典章制度和天文、歷法、水利、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的情況。后人將這部書與后來的《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并稱“史學(xué)雙璧”。
四、詞匯積累
1.字音
邪(yé)曩(nǎng)彀(gòu)詔(zhào)棘門(jí)弓弩(nǔ)按轡(pèi)甲胄(zhòu)被甲(pī)祝茲侯(zī)持兵揖(yī)
2.通假字
(1)軍士吏被甲:“被"同“披”,穿著。
(2)改容式車:“式"通“軾”,車前橫木,這里用作動詞,扶軾。
3.古今異義
(1)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古義:符節(jié),皇帝派遣使者或調(diào)動軍隊的憑證。今義:節(jié)日,節(jié)約。
(2)天子先驅(qū)至:古義:先行引導(dǎo)的人員。今義:走在前面引導(dǎo)(多虛用)。
(3)壁門士吏:古義:營壘。今義:墻,像墻那樣直立的山石。
(4)其將固可襲而虜:古義:必定。今義:堅固,頑固
4.一詞多義
軍:①周亞夫軍細柳(駐軍)___②上自勞軍(軍隊)
③至霸上、棘門軍(軍營)
以:①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任用)②以備胡(表目的,用來)
③請以軍禮見(用)
之:①已而之細柳(動詞,到)___②不聞天子之詔(助詞,的)
③稱善者久之(助詞,無實意,補充音節(jié))
使:①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派遣)②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使臣)
為:①以河內(nèi)守亞夫為將軍(動詞,作為)②天子為動(介詞,被,表示被動)
持:①持滿(拉)_________②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拿)
騎:①將以下騎送迎(騎馬)___②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騎馬的人,騎兵)
詔:①不聞天子之詔(名詞,皇帝發(fā)布的命令)②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動詞,宣告、告訴)
勞:①上自勞軍(慰勞)___②勞其筋骨(使動用法,使……勞累)
居:①居無何(經(jīng)過)___②居天下之廣居(居?。?/p>
5.詞類活用
(1)軍霸上:名詞作動詞;駐軍,駐扎。
(2)介胄之士不拜:名詞作動詞;穿戴盔甲。
(3)改容式車:名詞用作動詞,扶軾。
6.特殊句式
(1)被動句:天子為動(為表被)
(2)判斷句:此真將軍矣(“此"表判斷)
(3)省略句: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乃”前面省略主語“朝廷")
五、古今對譯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
漢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舉侵入邊境。于是,(文帝)任命宗正官劉禮為將軍,駐軍霸上;祝茲侯徐軍棘門;以河內(nèi)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
厲為將軍,駐軍棘門;任命河內(nèi)郡守周亞夫為將軍,駐軍細柳:用以防備匈奴。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
皇帝親自去慰勞軍隊。到霸上和棘門軍營時,(皇帝的車隊)長驅(qū)直入,將軍及其屬下都騎著馬迎送。
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qū)至,
不久來到了細柳軍營,只見軍營將士都身穿鎧甲,刀劍出鞘,張開弓弩,把弓拉滿?;实鄣南刃行l(wèi)隊不得入。先驅(qū)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
來到軍營前,(卻被攔住)不得進入。先行人員說:“皇上將要駕到。"軍門都尉說:“周將軍有令:不聞天子之詔?!本訜o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
‘軍中只聽從將軍的命令,不聽從皇帝的命令?!?過了不久,皇帝來到軍營前,又被攔住不得進入?!拔嵊雱谲姟!眮喎蚰藗餮蚤_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
于是皇帝派使者手持符節(jié)召見周將軍:“我要進軍營慰勞軍隊。"周亞夫這才傳令打開營門(讓皇帝“周將軍規(guī)定,軍中不得驅(qū)馳。”于是
的車隊進來)。守營門的官兵對隨從的車隊說:“將軍規(guī)定,軍營中不準策馬疾馳。"于是皇帝的車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
隊控制住車馬慢慢行走。來到營中大帳前,將軍周亞夫手執(zhí)兵器行禮說:“穿戴著盔甲的將士是不能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
行跪拜禮的,請允許我用軍禮拜見。"皇上被感動了,表情嚴肅起來,扶著車前橫木俯下身子,表示
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
敬意。并命人致意:“皇帝敬重地慰勞將軍。"禮儀完畢即離去。
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
出軍營大門后,隨行的大臣都十分驚愕。文帝說:“啊,這才是真將軍??!先前(看到的)霸上、棘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
門的軍對,簡直像兒戲一樣,那里的將領(lǐng)必定可以遭襲擊,被俘虜。至于周亞夫,豈能被侵犯!"這
稱善者久之。
件事文帝贊嘆了好久。
六、課文層次
第一部分(第1段):簡要交代了邊境的緊張形勢和劉、徐、周三軍的駐地。
第二部分(第2段):寫周亞夫在細柳營嚴格治軍。
第二部分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上自勞軍……天子先驅(qū)至,不得入):寫細柳營軍容嚴整,常備不懈。
第二層(先驅(qū)曰:“天子且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寫細柳營軍紀嚴明,連天子也不例外。
第三層(至營,將軍亞夫……成禮而去):寫細柳營軍禮嚴謹,一絲不茍。
第三部分(第3段):寫漢文帝深明大義,贊嘆周亞夫治軍嚴謹。
七、問題歸納
1..課文為什么要先寫文帝到霸上和棘門的情況,后寫文帝在細柳營遇到的情況?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先寫文帝在霸上和棘門遇到的情況,是為寫文帝在細柳營遇到的情況做鋪墊,兩種情況進行對比,更加凸顯了細柳營軍紀嚴明,從而也更加突出周亞夫的忠于職守、剛正不阿的性格特點,更令人敬佩。
2.“既出軍門,群臣皆驚"中的“驚”字有什么深刻含義?
一個“驚"字,含義豐富。既可能是群臣為周亞夫治軍之嚴感到吃驚,也可能是為周亞夫迎接皇帝不周到,冒犯天子之威而驚恐;既可能是群臣為文帝的深明大義而感到意外,也可能是為周亞夫過于拘泥于軍紀而驚訝。
3.課文最后一段引用漢文帝的話作結(jié)是不是顯得多余?
最后一段借文帝之口將霸上軍、棘門軍與周亞夫領(lǐng)導(dǎo)的細柳軍再作對比,進一步襯托出周亞夫的“真將軍”風范。以皇帝的感嘆作結(jié),不但具有權(quán)威性,而且還表現(xiàn)了漢文帝知人善任的特點。當勞軍結(jié)束后“既出軍門,群臣皆驚”,驚什么?作者雖未寫明,但很清楚,就是對周亞夫?qū)Υ凉h文帝的態(tài)度感到驚異。由此引出文帝的一段話,其中一褒一貶,非常分明。這段話出自皇帝之口,而且是在皇帝實地考察之后,其意義就不同尋常了。因此這一段引用漢文帝的話并不多余。
4.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亞夫不愧為“真將軍”,各自體現(xiàn)出周亞夫?qū)④娛裁礃印罢鎸④?的風采?
①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戒備森嚴,軍紀嚴明,常備不懈,嚴陣以待。
②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诬娪蟹剑钚薪埂?/p>
③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恪盡職守,剛正不阿。
5.漢文帝在細柳軍并未得到“至尊”的待遇,而且處處都要服從軍令,但他并不認為這損害了自己作為皇帝的威嚴,反而對周亞夫大加稱贊。這一點應(yīng)該如何理解
文帝在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作者沒有寫出文帝對此的態(tài)度,但從下文推斷,文帝起初對此是不以為意甚至認為理所當然的。但在細柳軍,待遇則完全不同,軍中官兵均嚴格遵守將軍之令,而周將軍則嚴格遵守軍禮,即使面對天子也不例外。兩相對比之下,文帝才意識到霸上及棘門軍是何等形同兒戲,細柳軍是何等不可犯,而只有細柳軍這樣訓(xùn)練有素、軍紀嚴明的軍隊才是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保家衛(wèi)國)最需要的,特別是在“匈奴大入邊”這樣一個特殊的背景下。在“皆驚"(即還沒想明白)的群臣面前貶斥玩忽職守的霸上及棘門軍的統(tǒng)帥,稱贊周亞夫,也是向群臣宣示國家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樣的人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現(xiàn)了文帝的開明、識大體。
6.本文著重刻畫了周亞夫這個人物形象,但直接的描寫并不多,而是運用了對比烘托的手法來凸顯其形象,請找出文中的三處對比,并說說這些對比說明了什么。
①細柳軍與霸上軍及棘門軍的對比?!败娛坷舯患?,銳兵刃,彀弓弩,持滿”——說明軍容嚴整,戒備森嚴,嚴陣以待?!爸瘪Y入"——說明軍規(guī)松散,守備松懈。
②文帝及隨從入營的對比?!安坏萌搿薄砻骷毩娷娂o嚴明?!爸瘪Y入"——表明霸上軍及棘門軍的軍紀松弛。
③三營將領(lǐng)的對比。“持兵揖”“請以軍禮見"——周亞夫嚴守軍紀,一絲不茍。“將以下騎送迎”——將軍帶頭違紀,無視軍規(guī)。
這些對比表明周亞夫治軍嚴謹。因而細柳軍軍容嚴整,軍紀嚴明,軍令如山,而霸上軍和棘門軍軍紀松弛,軍容渙散。
7.談?wù)勚軄喎蚓竦默F(xiàn)實意義。
當今時代,每一位領(lǐng)導(dǎo)干部、國家公務(wù)員,甚至工程設(shè)計師、一線工人等等,他們的工作崗位就是一道“防線”,只要發(fā)揚周亞夫的這種敬業(yè)精神,恪盡職守,敬業(yè)樂業(yè),我們的事業(yè)終會取得輝煌的成就。新時期也不乏周亞夫式的人物。無論是在領(lǐng)導(dǎo)崗位上的孔繁森、鄭培民、谷文昌,還是在平凡工作崗位上的李素麗、張秉貴、徐虎,以及千千萬萬個默默無聞的“周亞夫”,他們憂國憂民,是中華民族的中流砥柱。
八、課文主題
本文通過講述漢文帝巡視、慰勞霸上、棘門與細柳軍的故事,突出展現(xiàn)了周亞夫治軍嚴格、忠于職守的“真將軍"風范。
周亞夫軍細柳
對比
周亞夫:軍紀嚴明、剛正不阿、恪盡職守
一、熟讀課文,簡要復(fù)述文中的故事。想一想漢文帝為什么稱周亞夫“真將軍”,與同學(xué)交流。
在匈奴大舉入侵的背景下,漢文帝親自到霸上、棘門、細柳三處軍營勞軍。在霸上和棘門,文帝可以縱馬奔馳,軍營將士也極為恭敬。而在細柳營,文帝則被要求處處遵循軍令:無將軍之令不開營門;軍中不能驅(qū)馳,只能徐行;勞軍也要嚴格遵守軍禮。文帝出營門,稱贊了周亞夫。
漢文帝稱贊周亞夫是“真將軍”,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表現(xiàn)評價
細柳營中“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一派常備不懈、嚴陣以待的景象軍隊訓(xùn)練有素,周亞夫治軍有方
文帝到細柳營,“先驅(qū)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直至文帝正式派使臣持節(jié)下詔,“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在細柳營中,文帝也要遵循軍令,“按轡徐行”軍紀嚴明,令行禁止
面對天子,周亞夫說:“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周亞夫剛正不阿,恪守軍禮
霸上及棘門軍提供了反面例子作為對比,而在“匈奴大入邊”的背景下,文帝需要的正是一支訓(xùn)練有素的軍隊和周亞夫這樣治軍有方的將軍霸上、棘門軍的反面對比
二、《史記》寫人時常“用兩種突出的性格或兩種不同的情勢,抑或兩種不同的結(jié)果,作為對照"(李長之語)。細讀課文,說說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對比、襯托的寫法,對刻畫人物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
寫法分析作用
對比情勢對比文帝在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與在細柳軍的兩次入營受阻、在營中“不得驅(qū)馳"按轡徐行”形成對比,體現(xiàn)出周亞夫治軍嚴明對比的手法給出了反面的參照物,使得正面形象更加鮮明
態(tài)度對比在霸上及棘門軍“將以下騎送迎”,與在細柳軍周亞夫“持兵揖”“不拜"形成對比,體現(xiàn)出周亞夫剛正不阿、恪盡職守
結(jié)果對比出營門后,群臣的“驚”和文帝的“稱善者久之"也形成對比,表現(xiàn)出文帝賢明、識大體
襯托文中還有大量側(cè)面描寫,如寫細柳軍士吏全副武裝,寫軍門都尉、壁門士吏傳達將軍的指示,寫文帝及群臣的反應(yīng),都是從側(cè)面襯托周亞夫的形象避免了單一從正面寫來的直露,提供了更多觀察人物的視角,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立體
三、解釋下列加點詞的含義。
1.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軍:駐軍、駐扎。
軍中不得驅(qū)馳___軍:軍營。
2.上自勞軍___勞:慰勞。
勞其筋骨___勞:使……勞累。
3.已而之細柳軍___之:到,往。
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之:相當于“的”。
4.居無何_________居:經(jīng)過,表示相隔一段時間。
居天下之廣居___居:居住。
四、《史記》長于記人,書中記述了許多各具特點的歷史人物。從廉頗、藺相如、屈原、項羽、張良、韓信、李廣等人中任選一位,借助注釋與工具書閱讀相關(guān)的本紀、世家或列傳,了解其生平事跡,領(lǐng)略人物的風采,感受《史記》的寫人藝術(shù)。
示例:《淮陰侯列傳》選段
八月,漢王舉兵東出陳倉,定三秦。漢二年,出關(guān),收魏、河南,韓、殷王皆降。合齊趙共擊楚。四月,至彭城,漢兵敗散而還。信復(fù)收兵與漢王會滎(xíng)陽,復(fù)擊破楚京、索之間,以故,楚兵卒不能西。
漢之敗卻彭城,塞王欣、翟王翳亡漢降楚,齊、趙亦反漢與楚和。六月,魏王豹謁歸視親疾,至國,即絕河關(guān)反漢,與楚約和。漢王使酈生說豹,不下。其八月,以信為左丞相,擊魏。魏王盛兵蒲坂,塞臨晉,信乃益為疑兵,陳船欲度臨晉,而伏兵從夏陽以木罌鲊渡軍,襲安邑。魏王豹驚,引兵迎信,信遂虜豹,定魏為河?xùn)|郡。漢王遣張耳與信俱,引兵東,北擊趙、代。后九月,破代兵,禽夏說閼(yān)與。信之下魏破代,漢輒使人收其精兵,詣滎陽以距楚。
譯文:
八月,漢王出兵向東挺進經(jīng)過陳倉,平定了三秦。漢二年,兵出函谷關(guān),收服了魏王、河南王,韓王、殷王也相繼投降。漢王又聯(lián)合齊王、趙王共同攻擊楚軍。四月,到彭城,漢軍兵敗,潰散而回。韓信又收集潰散的人馬與漢王在滎陽會合,在京縣、索亭之間又摧垮楚軍,因此楚軍始終不能西進。
漢軍在彭城敗退之后,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叛漢降楚,齊國和趙國也背叛漢王跟楚國和解。六月,魏王豹以探望老母疾病為由請假回鄉(xiāng),一到封國,立即切斷黃河渡口臨晉關(guān)的交通要道,反叛漢王,與楚軍訂約講和。漢王派酈生游說魏豹,沒有成功。這年八月,漢王任命韓信為左丞相,攻打魏王豹。魏王把主力部隊駐扎在蒲坂,堵塞了黃河渡口臨晉關(guān),韓信就增設(shè)疑兵,故意排列開戰(zhàn)船,假裝要在臨晉渡河,而隱蔽的部隊卻從夏陽用木制的盆甕浮水渡河,偷襲安邑。魏王豹驚慌失措,帶領(lǐng)軍隊迎擊韓信,韓信就俘虜了魏豹,平定了魏地,改制為河?xùn)|郡。漢王派張耳和韓信一起,領(lǐng)兵向東進發(fā),向北攻擊趙國和代國。這年閏九月打垮了代國軍隊,在閼與生擒了夏說。韓信攻克魏國,摧毀代國后,漢王就立刻派人調(diào)走韓信的精銳部隊,往滎陽去抵御楚軍。
評價:《史記·淮陰侯列傳》中,作者縱開筆墨,以第三人稱的全知視角敘事,獨具匠心地安排敘事結(jié)構(gòu),靈活巧妙地運用多種敘事方法,完美地敘述了韓信的成長過程和生活經(jīng)歷,展現(xiàn)其卓越的軍事才華。它在客觀敘述的基礎(chǔ)上表現(xiàn)出巨大的藝術(shù)性,有紛繁復(fù)雜的結(jié)構(gòu)安排,又有條理性,結(jié)合多種敘事方法而突出主題的集中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企業(yè)發(fā)電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城市美化工程廣告牌設(shè)計施工合同
- idc租賃服務(wù)合同范例
- 存貨質(zhì)押合同范本
- 企業(yè)員工招聘合同范本
- 農(nóng)村安裝路燈合同范例
- 兼職配音協(xié)議合同范本
- 照明燈具采購合同范本
- 工業(yè)固體廢物處置合同范本
- 冰箱保養(yǎng)合同范本
- 施工周報表(標準模版)
- 4.5MWp分布式光伏項目主要設(shè)備材料清單(建筑工程安裝工程)
- von frey絲K值表完整版
- 云南省普通初中學(xué)生成長記錄模板-好ok
- SB/T 10415-2007雞粉調(diào)味料
- 考古繪圖基礎(chǔ)
- GB/T 32574-2016抽水蓄能電站檢修導(dǎo)則
- 《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理論(第三版)》第十三章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標準論
- 變更索賠案例分析
- 過敏性休克的急救及處理流程教材課件(28張)
- 《花婆婆》兒童繪本故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