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綿馬貫眾RhizomaDryopterisCrassirhizomatis132
【來源】鱗毛蕨科粗莖鱗毛蕨Drj/opter/scmssirHzoma帶葉柄殘基的根莖。
【產地與加工】主產于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
【性狀鑒定】
①稍彎曲倒圓錐形,一端鈍圓或截形,另一端較尖。
②表面密被排列整齊的葉柄殘基及鱗片,并有彎曲的須根。
③葉柄殘基或根莖的斷面呈棕色或深綠色,有黃白色小點(分體中柱)5~13個,排列成環(huán)。
④氣特殊,味初微澀,漸苦而辛。
【顯微鑒定】
葉柄基部橫切面
①表皮細胞1歹IJ,外壁稍厚。
②下皮為多角形棕色厚壁細胞。
③周韌維管束(分體中柱)5~13個,環(huán)列;每個維管束外圍一列扁小內皮層細胞,凱氏點明顯;木質部由多角形的管胞組成。
④薄壁組織排列疏松,間隙中常有特殊的細胞間隙腺毛,腺頭單細胞球形或梨形,內含棕色分泌物,具短柄。
⑤薄壁細胞內含淀粉粒及棕色物質。
【化學成分】
①主含間苯三酚衍生物綿馬精,不穩(wěn)定,能緩慢分解產生綿馬酸類、黃綿馬素類等物。為抗腫瘤與驅蟲有效成分,以綿馬精驅蟲效力最強
②揮發(fā)油(味辛)亦有驅蟲活性
③糅質(味澀)水和醇提取物有抗病毒、抗菌作用。
【理化鑒定】
(1)本品乙醛提取液,加對二甲氨基苯甲醛試液顯紅棕色,放置后逐漸沉淀。(檢查間苯三酚衍生物)
(2)葉柄基部或根莖橫切片,加1%香草醛溶液及鹽酸,間隙腺毛顯紅色。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殺蟲。
大黃RadixetRhizomaRhei152
【來源】蓼科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R"監(jiān)"£油”"或藥用大黃R.助佐加o/e的干燥根及根莖。
【產地】掌葉大黃和唐古特大黃主產于北方,習稱北大黃;藥用大黃主產于南方,特別是四川,故又稱南大黃或四川大黃。其中,產量最大的
是掌葉大黃。
【性狀鑒定】
①圓柱形、圓錐形;表面黃棕色至紅棕色,有類白色的網狀紋理(系類白色薄壁組織夾有紅棕色射線形成);
②質地堅實,斷面淡紅棕色,顆粒性(習稱高粱喳);橫切面:根莖髓部有環(huán)狀排列或散在的異常維管束(星點)及線紋(錦紋)。根形成層環(huán)明顯,
具放射狀紋理,無髓,無星點;
③氣清香特異,味苦,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黃染。
以外表黃棕色、錦紋及星點明顯、體重、質堅實、氣清香、味苦而不澀、嚼之發(fā)粘者為佳。
【顯微鑒定】
1.根莖橫切面
①木栓層及皮層大多已除去,偶有殘留
②皮層、韌皮部含有大型粘液腔(從外到內逐漸減?。?/p>
③木質部導管稀疏、非木化。
④髓部寬廣,有異常的內韌性維管束,射線呈星狀(星點),可見蛇形導管
⑤薄壁細胞含大型草酸鈣簇晶,皮層中更多。
2.粉末
①草酸鈣簇晶多,大型,直徑可達135,m,棱角大多短鈍
②單粒淀粉粒圓球形,臍點呈星狀、十字狀;也有復粒淀粉粒,2~7分粒
③導管多為網紋,亦有具緣紋孔導管,非木化,大型,直徑約至140〃m。
【化學成分】
抗菌成分:游離慈醍類
瀉下成分:番瀉貳A~F,經代謝為8-葡萄糖大黃酸恿酮及大黃酸蔥酮起瀉下作用
糅質:收斂成分,多用于身體上部出血的止血,也是繼發(fā)便秘的原因
【理化鑒定】
1.Borntrager反應
大黃粉末,加10%硫酸和氯仿回流,放冷,分取氯仿層,加氫氧化鈉試液,振搖,堿液層顯紅色。
2.微量升華
取粉末進行微量升華,得黃色針狀結晶,高溫則得羽毛狀結晶;遇氫氧化鈉(鉀)或氨水,溶解并顯紅色。
3.薄層層析
檢查蘆薈大黃素、大黃素、大黃酸、大黃酚、大黃素甲醛。
4.熒光反應
橫斷面在紫外燈(365nm)下顯棕紅色熒光,不得顯亮藍色熒光。
【功效】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生大黃瀉下力強,久煎則瀉下力減弱。酒制大黃瀉下力較弱,活血作用較好,宜用于瘀血證。大黃
炭則多用于出血證。
【非正品】臧邊大黃、河套大黃、華北大黃、天山大黃
何首烏RadixPolygoniMultiflori157
【來源】蓼科何首烏Po/j/g。"","nnUt/ori"”的干燥塊根。
【產地】主產于河南、湖北、廣西、廣東等省。
【性狀鑒定】
①完整藥材呈紡錘形或團塊狀;表面紅棕色或紫褐色,有不規(guī)則的縱溝,凹凸不平;質堅實,不易折斷
②斷面黃棕色或淺紅棕色、粉性,中央有一較大的木心,皮部有4~11個類圓形的異常維管束,形成“云錦狀花紋”。
③氣微,味微苦而甘、澀。
【顯微鑒定】
1.塊根橫切面
①木栓層為數(shù)列細胞,含紅棕色物質
②韌皮部較寬廣,散有異型維管束4?11個,外韌型,導管稀少
③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并含淀粉粒。
④中央維管柱形成層成環(huán)
⑤木質部導管較少,周圍有管胞和少數(shù)木纖維,根中心導管較多,射線寬
2.粉末
①草酸鈣簇晶較多,直徑20~80〃m,有的簇晶與較大的類方形結晶合生
②淀粉粒眾多,單粒類球形,臍點星狀、點狀或三叉狀:復粒由2~9分粒組成
③導管主要為具緣紋孔導管,紋孔細密;④木栓細胞
【化學成分】
2,3,5,4,-四羥基二苯乙烯20f3-葡萄糖昔:抗衰老、降血脂、心血管活性、免疫調節(jié)、保肝等作用的活性成分
慈醍衍生物:主要為大黃酚、大黃素、大黃酸、大黃素甲醛、大黃素甲醛-8-O-p-D-葡萄糖式(促智活性成分)
卵磷脂:降血脂的有效成分
【理化鑒定】
1.Borntrager反應
何首烏粉末,加10%氫氧化鈉溶液,煮沸,放冷后過濾。濾液加鹽酸使成酸性,再加等量乙醛,振搖,醒層顯黃色。分取酸液,加氨試液,
振搖,氨液層顯紅色。
2.何首烏乙醇提取液2滴,蒸發(fā)皿中蒸干,趁熱加三氯化睇氯仿飽和溶液1滴,顯紫紅色。(檢查葭類化合物)
【功效】
生首烏:解毒,消癰,潤腸通便。治療腸燥便秘、瘡癰、高血脂癥、淋巴結核等。
制首烏:補肝腎,益精血,烏須發(fā),壯筋骨。治眩暈耳鳴、須發(fā)早白、腰膝酸軟、肢體麻木、神經衰弱、高血脂癥等。
黃連RhizomaCoptidis163
【來源】毛甚科黃連Coptisc而“ezisis、三角葉黃連C.de/toiden、云南黃連C.teeta的干燥根莖。其藥材依次分別習稱"味連"、"雅連"、"云
連”。
【產地】味連:主產于重慶黔江地區(qū)石柱縣,故又稱石柱連。主要為栽培品,為商品黃連的主要來源。
雅連:主產于四川洪雅、峨嵋等地,主要為栽培品。
云連:主產于四川、云南,主要為野生。
【性狀鑒定】
味連①多分枝,聚集成簇,形如雞爪,故名雞爪連。
②表面灰黃色或黃褐色,粗糙,有不規(guī)則的結節(jié)狀隆起及須根或須根痕
③有的節(jié)間表面光滑如秸桿,習稱“過橋",過橋短
④質硬,折斷面不整齊;皮部暗棕色,木部金黃色,中央髓部紅棕色,習稱"菊花心";氣微,味極苦。
雅連多單枝,略呈圓柱形,過橋較長,頂端有少許莖殘基。
云連多單枝,較細小,彎曲如鉤狀,過橋短,折斷面平坦。
峨嵋野連多單枝,較細小,結節(jié)密集,無過橋,帶有部分葉柄。
【顯微鑒定】
1.根莖橫切面
味連①木栓層為數(shù)列扁平細胞。
②皮層較寬,石細胞散在,單個或成群,黃色。
③皮層中可見根跡和葉跡維管束。
④中柱鞘纖維成束,有的伴有石細胞。維管束外韌型,排列成環(huán),形成層不明顯,木質部細胞木化。
⑤髓部為薄壁細胞,含淀粉粒;偶見少數(shù)單個或2個存在的石細胞
雅連:髓部明顯有石細胞。
云連:皮層、中柱鞘、髓部均無石細胞。
2.粉末:黃棕色或黃色
①石細胞:黃色,類方形、類圓形、類多角形或稍延長,紋孔明顯
②韌皮纖維:黃色,紡錘形或長梭形,壁厚,紋孔較稀
③木纖維:細長,壁較薄,兩端圓鈍
④木栓細胞
⑤含淀粉粒的薄壁細胞
⑥鱗葉表皮細胞:綠黃色、黃棕色,壁波形或連珠狀增厚,細胞長方形或長多角形
【化學成分】主要含異喳琳類生物堿:小累堿、黃連堿、甲基黃連堿、巴馬汀。
【理化鑒別】
1.熒光反應:根莖折斷面在紫外光下現(xiàn)金黃色熒光,木質部更明顯。
2.小篆堿反應:黃連甲醇提取液:
①加稀鹽酸與漂白粉T櫻紅色
②加沒食子酸乙醇液,蒸干后加硫酸一深綠色
3.鹽酸小聚堿或硝酸小聚堿反應:粉末或切片,加稀鹽酸或30%硝酸1滴,片刻后鏡檢,可見黃色針狀結晶簇,加熱結晶顯紅色并消失(小
集堿的鹽酸鹽或硝酸鹽)。
4.薄層層析:檢查小集堿和巴馬汀。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偽品】偽品均無“過橋JL小聚科箭葉淫羊蕾等淫羊蕾類植物的根莖,多充雞爪連。2.中國蕨科野雞尾的根莖,多充雅連。3.毛葭科鐵破
鑼的根莖
川烏RadixAconiti167
【來源】毛葭科烏頭Aco”論的干燥母根。
【產地】主產四川、陜西。屬川產道地藥材。
【性狀鑒定】
①瘦長圓錐形,長3?7.5cm,直徑1.5~3cm,中部多向一側膨大,頂端有殘存的莖基;
②表面灰棕色,皺縮不平,有瘤狀側根(俗稱釘角)及除去子根后的痕跡:
③質堅實,不易折斷,橫斷面粉白色或淡黃色,粉質;可見多角形的形成層環(huán)紋。氣微,味辛辣麻舌。
【顯微鑒定】
①后生皮層為1~數(shù)層黃色木栓化細胞
②皮層薄壁細胞數(shù)層,其中常有石細胞,單個散在或2~3個成群,類長方形、方形或橢圓形,壁具紋孔;有內皮層
③韌皮部寬廣;形成層環(huán)為多角形;木質部導管略呈"V"字形排列
④髓部寬闊,薄壁細胞均含淀粉粒
【化學成分】
①雙酯型二菇類生物堿(毒性成分,鎮(zhèn)痛作用):烏頭堿、中烏頭堿、下烏頭堿等
②其他生物堿(強心成分):去甲烏藥堿、去甲豬毛菜堿
【功效】祛風除濕,溫經鎮(zhèn)痛。用于治療風寒濕痹、關節(jié)疼痛等病癥。有大毒!內服須炮制。孕婦忌用;不宜與貝母類、半夏、白及、白藪、
天花粉、瓜簍類同用
附子RadixAconitiLateralisPreparata167
【來源】毛甚科烏頭Ac。"沿cnr加c/iae”的干燥子根加工品。
①圓錐形;頂端寬大,中央有凹陷的芽痕,周圍有瘤狀突起的支根(釘角)或支根痕;
②表面灰褐色。質地重而硬;斷面灰褐色,有多角形環(huán)紋(形成層環(huán))。味辛辣而麻、刺舌。
【品種及加工方法】
鹽附子:灰黑色,有鹽霜;易受潮變軟。味咸而麻、刺舌。
黑順片、白附片、熟附片、掛片、黃附片、刨附片
【功效】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有毒!
草烏RadixAconitikusnezoffii
【來源】毛甚科北烏頭A.k“s”ez助他、華烏頭A.c/ii”e”sis的干燥塊根。為野生品。
川烏一一釘角少,皺縮紋少,粉性強;草烏一一釘角多,皺縮紋多,粉性差
板藍根RadixIsatidis199
【來源】十字花科萩藍Isatistinctoria(I.的干燥根。
【產地】各地有栽培。主產于河北、北京、黑龍江、河南、江蘇、甘肅。河北安國為道地產地。
【性狀鑒定】①圓柱形,稍彎曲;表面灰黃色,有縱皺紋,皮孔橫長排列;
②根頭部略膨大,頂端有盤狀凹陷的莖基痕,四周可見輪狀排列的藍灰色(或暗綠色)葉柄殘基和密集的疣狀突起;
③質地較軟易折斷,斷面韌皮部黃白色,木部黃色,呈“菊花心"或"金井玉欄”;味微甜而后苦澀。
【顯微鑒定】
1.根橫切面
①最外為木栓層,由數(shù)列細胞構成;
②皮層窄;韌皮部寬,射線明顯;
③形成層成環(huán);導管黃色;木纖維成束;
④薄壁細胞含淀粉粒。
2.粉末特征:淀粉粒、石細胞、導管和木纖維、木栓細胞
【化學成分】靛藍、靛玉紅(靛玉紅防治白血病有一定療效)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利咽。
馬藍Baphicacanthuscusta爵床科,根和根莖亦作"板藍根"入藥,稱"南板藍根”。
黃茜RadixAstrgali208
【來源】豆科蒙古黃茜Astragalustneinbranaceusvar.inongholicus或膜莢黃茜A.membranaceus的干燥根。
【產銷】主產于山西、黑龍江及內蒙古。
【藥材性狀】
①呈圓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較粗,略扭曲,長30?90cm,直徑0.7?3.5cm。
②表面淡棕黃色至淡棕褐色,有不規(guī)則縱皺紋,并有較多橫長線形皮孔,栓皮易剝落而露出黃白色皮層,有時可見連結成網狀的纖維束。
③質堅韌,不易折斷,斷面強纖維性,橫斷面皮部黃白色,約占半徑的1/3~1/2,有放射狀彎曲的裂隙;木部淡黃色,放射狀紋理細密(菊花
心)。
④氣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纖維長而多者常習稱綿芭,質佳而產量不大。
【顯微鑒定】
1.根橫切面
①韌皮射線在外有一定彎曲;
②栓內層為厚角組織;
③韌皮部近栓內層處有管狀木栓組織,又稱封閉組織,囊狀組織;
④薄壁細胞中含淀粉粒,不含草酸鈣結晶。
2.粉末
①纖維非木化,次生壁兩層,易分離,壁厚;
②石細胞層紋明顯,胞腔大;
③導管為網紋或具緣紋孔導管;
④木栓細胞多角形。
【化學成分】①蒙古黃苗含水溶性多糖黃苗葡聚糖,具顯著的免疫促進活性。
②含黃酮類成分,其中有些成分具較強的抗氧化活性。
③皂虱類成分有黃苗皂貳I?Mil及大豆皂玳L
【功效】補氣升陽,益衛(wèi)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腫。
甘草RadixGlycyrrhizae213
【來源】豆科烏拉爾甘草Glvcj/rrhiz。"niZe"s1s、光果甘草G.g/abm、脹果甘草G.”刃ata的干燥根莖和根。
烏拉爾甘草:奇數(shù)羽狀復葉,小葉7?17枚,花紫堇色,有腺毛,總狀花序,莢果扁平,鐮刀狀或環(huán)狀彎曲,莖、花萼、莢果外被短毛及
刺毛狀腺體。
光果甘草:莢果扁而直,多為長圓形,無毛。
脹果甘草:莢果短小而直,膨脹。常被淡黃色鱗片腺體,無腺毛。
【產地分布】烏拉爾甘草主產內蒙古、陜西、甘肅、青海、寧夏等地,以內蒙古伊盟的杭錦旗一帶、巴盟及甘肅、寧夏的阿拉善旗一帶,所產
質量最佳。光果甘草主產新疆北部、青海、甘肅。脹果甘草主產于新疆南部的塔里木及東部哈密、吐魯番以及甘肅酒泉、金塔等地。
【性狀鑒定】
1.烏拉爾甘草:根呈圓柱形,外皮紅棕色(去外皮者稱粉甘草),皮孔橫長排列;質地堅實;斷面纖維性,黃白色,有粉性,有明顯的形成
層環(huán)紋及放射狀紋理;味甜而特殊。根莖斷面中央有髓。
2.光果甘草:外皮灰棕色,皮孔細小不很明顯。
3.脹果甘草:纖維性更強,粉性差,粗糙,表面顏色偏黑。
【顯微鑒定】
1.根橫切面
①木栓層為數(shù)列紅棕色細胞(粉甘草無木栓層);
②韌皮部和木質部中均有纖維束,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中常含草酸鈣結晶,形成晶鞘纖維(晶纖維);
③維管束間形成層不明顯,即形成層不形成環(huán),被射線隔開;
④射線明顯,韌皮射線彎曲,與裂隙相間排列,形成菊花心。
2.粉末特征
①纖維、晶纖維易見,色淡黃;②具緣紋孔導管較多;
③木栓細胞多角形,紅棕色;④可見棕色塊狀物;⑤淀粉粒臍點點狀。
【化學成分】三菇類、黃酮類
【理化鑒定】1.甘草甜素反應取粉末置白瓷板上,加80%硫酸溶液數(shù)滴,顯黃色,漸變?yōu)槌赛S色。2.薄層層析和對照藥材對比,并檢查
甘草酸
【功效】補脾、潤肺、解毒、調和諸藥;長期或大劑量服用甘草制劑會引起假醛固酮增多癥,大劑量久服可致水鈉潴留,引起浮腫。不宜與京
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
人參RadixGinseng237
【來源】五加科人參Pa”axgi"se”g的根。
【產地】主產于吉林、遼寧、黑龍江等地。主為栽培品,習稱“園參"。野生品甚少,習稱"野山參"。
【性狀鑒別】
一、生曬參(全須):
1、圓柱形,表面灰黃色。上部有粗橫紋及明顯的縱皺紋,下部有支根及須根,須根上偶有細小的疣狀突起。
2、蘆頭(根莖)多彎曲,具節(jié)(不定根)和蘆碗(莖痕)。
3、斷面淡黃白色,顯粉性,有棕黃色環(huán)紋,皮部有黃棕色的點狀樹脂道及放射狀裂隙。
4、氣微香而特異,味微苦甘。
二、紅參:紅棕色,半透明,偶有不透明的暗褐色斑塊。下部有支根2-3條。質硬而脆,斷面平坦角質樣。
三、白參:淡黃白色,全體可見針刺痕,味甜。
四、生曬山參:
1、主根粗短,支根人字形或圓柱形。
2、表面灰黃色,上部具細密而深陷的橫紋。須根細長,有明顯的疣狀突起(習稱珍珠點)。
3、蘆頭與主根等長或更長,蘆碗密集,附蘆生有1-3個不定根,較粗短,兩頭尖,靠近主根的一段蘆頭光滑而無莖痕(習稱圓蘆)。
“蘆長碗密棗核芋,緊皮細紋珍珠須”
生曬參、紅參、生曬山參均以條粗、質硬完整者為佳。
白參以條粗、完整、皮較細、淡黃白色者為佳。
園參與野山參的區(qū)別
園參:蘆短、體長、須亂
野山參:蘆長、體短橫生、肩紋密、珍珠店清晰
【顯微鑒別】
1、主根橫切面:
①木栓層為數(shù)列細胞,內側有數(shù)列栓內層細胞。
②韌皮部中有樹脂道散布,內含黃色分泌物。近形成層處樹脂道成環(huán)。初生韌皮部常有裂隙,韌皮射線寬3-5列細胞。
③形成層成環(huán)。
④木質部導管多單列,徑向稀疏排列。木射線寬廣。
⑤薄壁細胞含有多數(shù)細小淀粉粒(紅參已糊化)。栓內層、木薄壁細胞及木射線中含有草酸鈣簇晶。
2、粉末:淡黃色(生曬參)或紅棕色(紅參)
①樹脂道碎片:呈管狀,內含黃色分泌物。
②草酸鈣簇晶:較小,棱角銳尖。
③淀粉粒:眾多,單粒類球形,臍點點狀、裂縫狀或星狀;復粒由2-6分粒組成。(紅參的已糊化)
④導管:多為網紋或梯紋。
⑤木栓細胞:類方形或多角形,壁薄,微帶棕色。
【成分】
生曬參主要含人參皂忒,多數(shù)為達瑪烷型皂式;少數(shù)為齊墩果酸型皂式,如人參皂4Ro。達瑪烷型皂試又分為20S-原人參二醇類皂試(A型)
和20S-原人參三醇類皂或(B型)。
紅參含特有的20S-人參皂式Rg3
生曬參尚含揮發(fā)性成分人參煥醇,為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抑制肉芽組織形成活性,并含人參氧快醇。生曬參尚含揮發(fā)油。
【理化鑒別】
1、人參的乙醇浸出濾液,滴加三氯化偶飽和的氯仿溶液,蒸干,呈紫色。(鑿菇類)
2、人參總皂式薄層層析
【偽品】(主要是偽充紅參及朝鮮紅參)。
1、野豆豆;2、商陸;3、華山參;4、山黃苣;5、柏蘭“土人參"
此外還有:①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的根。②茄科植物葭若的根(其種子為天仙子)。③桔??浦参锝酃5母"芙酃?浦参锝疱X豹的根。⑤桔梗
科植物四葉參的根。
三七RadixNotoginseng241
【來源】五加科田七Panaxnotoginseng的根。
【產地】主產于云南文山、西疇,廣西田陽、靖西、百色等地。多系栽培,以云南產者為地道藥材。
【采收加工】剪下的蘆頭、側根、須根曬干后,分別稱為“剪口打羊腸七"、"筋條"、"絨根"。
【性狀鑒別】“銅皮鐵骨""猴子頭""田螺篤"
1、略呈紡錘形或類圓錐形。
2、表面灰黃或灰棕色,頂端有瘤狀突起或橫向皮孔突起。
3、質堅實,擊碎后皮部與木部常分離。
4、橫切面灰綠色、黃綠色或灰白色,類角質,具蠟樣光澤,形成層明顯,中心可見放射狀紋理,皮部有棕色樹脂道。
5、氣微,味苦而后微甜。
三七以根粗壯,顆粒大而圓,體重質堅,表面古銅色或青黑色,肉色黑褐帶青,習稱"銅皮鐵骨",及"猴子頭田螺篤"的形狀,味苦回甘
濃厚者為佳。
【成分】1.含多種皂玳,總量9.75-14.90%,和人參所含皂貳類似,但主為達瑪脂烷系皂貳。
2.尚含止血活性成分田七氨酸。
3.含16種氨基酸,其中7種為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
【功效】散瘀,止血、消癰定痛
【偽品】菊科植物菊三七的根莖,民間習稱“土三七"。
①姜科植物莪術的根莖雕刻而成。
②五加科植物大葉三七的根莖?!爸窆?jié)三七”
③落葵科植物藤三七的塊莖.
④高良姜,血三七”
⑤姜科植物姜三七的根莖。
⑥豆科植物綿三七的塊根。
⑦木薯偽制品:以楝科植物苦楝樹和冬青科植物熊膽木的葉,經煎煮所得提取液加入木薯粉,精心搓捏而成,然后置黃泥粉中搓滾。
當歸RadixAngellicaeSinensis244
【來源】傘形科當歸Angelicasinensis的根。
【產地】主產于甘肅岷縣、武都、漳縣、成縣、文縣。云南、四川、陜西、湖北等省亦產。主為栽培。
【性狀鑒別】
1、根圓柱形,上端稱"歸頭"(廣東稱主根為歸頭),主根稱"歸身",支根稱"歸尾",全體稱"全歸"。
2、表面黃棕色至深褐色,有縱皺紋及橫長皮孔:主根粗短,頂端有殘留的莖基,支根數(shù)條,上粗下細。
3、質柔韌,斷面黃白色,形成層環(huán)明顯,黃棕色,皮部厚,有棕色油點。根莖具髓部有空腔(歸頭)。
4、有濃郁香氣,味甘辛、微苦。(可與獨活區(qū)別:獨活具特異香氣,味苦辛、麻舌。)
以根肥大身長,支根粗壯,表面色黃褐,斷面粉白色(速成粉岔),氣香,味甘辛者為佳。
【粉末特征】略:油室碎片、木栓細胞、導管;紡錘形韌皮薄壁細胞(壁上有斜革狀紋理)
【成分】L揮發(fā)油主要成分為藁本內酯(油中主要成分,45%)及正丁烯基酰內酯(特殊香氣):解痙的主要成分。
2.水溶性成分阿魏酸等。還有氨基酸。
【功效】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腸通便。
【附注】民間有多種代用品,主要有兩種:①東當歸;②歐當歸,主根粗長,頂端常有數(shù)個蘆頭。氣味淡薄,不如當歸油潤,麻舌。
川萼Rhizomachuanxiong251
【來源】傘形科川苛Ligusticumchuanxiong的根莖
【產地】主產四川
【性狀鑒定】
①為不規(guī)則結節(jié)狀拳形團塊;表面有多數(shù)平行隆起的輪節(jié),頂端有類圓形凹陷的莖痕。
②質堅實;斷面黃白色,可見波狀環(huán)紋(形成層),散有黃棕色小油點(油室);縱切片邊緣不整齊,形似蝴蝶(蝴蝶片)
③有特異濃郁的香氣,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后微甜。
【顯微鑒定】根莖橫切面
①木栓層為10余層細胞
②皮層:有根跡維管束;類圓形油室,直徑大。
③形成層環(huán)成波狀;木質部導管大多單列或排成"V"字形
④髓部較大,薄壁組織中散有多數(shù)油室,薄壁細胞中含淀粉粒。
【化學成分】
揮發(fā)油;生物堿(川號嗪等);內酯類(丁基酉夫內酯);酚類及有機酸(川號酚,阿魏酸等)
【理化鑒定】
1.熒光反應橫切片紫外燈下顯亮淡紫色熒光。
2.檢查不飽和內酯類石油酸提取物加甲醇1ml,20%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2~3滴,氫氧化鉀飽和溶液2滴,顯紫紅色。
【功效】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柴胡RadixBupleuri247
【來源】傘形科植物柴胡(北柴胡)Bupleurumchinense或狹葉柴胡(南柴胡)B.scorzonerifolium的根。
【產地】北柴胡主產于河北、河南、遼寧、湖北、陜西等;
南柴胡主產于湖北、四川、安徽、黑龍江、吉林等。
【性狀鑒別】
一、北柴胡:
1、圓錐形,常有分枝。根頭膨大,頂端殘留數(shù)個莖基,或有纖維狀殘存葉基。
2、表面黑褐色或淺棕色(又稱"黑柴胡”)。
3、質硬而韌,不易折斷(又稱"硬柴胡"),斷面呈片狀纖維性。
4、氣微香,味微苦。
二、南柴胡:
1、根較細,多不分枝。頂端密被纖維狀葉基殘余,近根頭處具細密環(huán)紋,橫向皮孔明顯突起。
2、表面紅棕色或黑棕色(又稱"紅柴胡"),質稍軟,易折斷(又稱"軟柴胡"),斷面略平坦,不顯纖維性。
3、具敗油氣。
【成分】1.根含柴胡皂貳類,活性顯著為柴胡皂成a、d;
2.揮發(fā)油;地上部分含黃酮類。
【理化鑒別】
1.泡沫反應:柴胡水溶液,振搖,有持久性泡沫產生。(檢查皂式)
2.檢查柴胡皂甘:根用水濕潤,作橫切面,滴加95%乙醇和濃硫酸等量混合液1滴,顯微鏡下初呈黃綠色至綠色,5~10min后由藍綠色變
成藍色,持續(xù)lh以上,然后變?yōu)闈崴{色而消失,北柴胡的顯色部位是在木栓層以內到達次生韌皮部之間。
【功效】疏散退熱,疏肝,升陽。
【附注】大葉柴胡,有毒,不可當柴胡使用。
丹參RadixSalviaeMiltiorrhizae
【來源】唇形科丹參Salviamiltiorrhiza的干燥根及根莖。
【產地分布】主產四川、安徽、江蘇、山西、河北、陜西等省。
【采收加工】春、秋二季采挖,以秋季采挖質量較好。
【性狀鑒定】
1)根莖粗短,頂端有時殘留莖基。
2)根數(shù)條,長圓柱形,表面棕紅色,粗糙。
3)老根外皮疏松,常呈鱗片狀剝落。
4)斷面疏松,皮部棕紅色,可見黃白色導管束放射狀排列。
5)氣微,味微苦澀。
栽培品較粗狀,外皮緊貼不易剝落,質堅實,斷面較平整,略呈角質狀。
【顯微鑒定】1.根橫切面
①木栓層4?6列細胞。②韌皮部寬廣;③篩管群明顯;
④形成層呈環(huán),束間形成層不甚明顯。
⑤木質部8?10數(shù)束,呈放射狀,導管呈切向排列,漸至中央導管呈單列。導管近中心較少。木質部纖維常成束存在于中央的初生木質部。
2.粉末特征
木栓細胞:黃棕色,胞腔內常含黃棕色色素
導管:極多,主要為網紋及具緣紋孔導管。網紋導管分子長梭形,末端長尖或稍傾斜,穿孔多位于側壁;具緣紋孔導管較大,紋孔排列緊密。
偏光顯微鏡下呈亮黃色。
木纖維:多成束,長梭形,紋孔斜裂縫狀或十字狀,孔溝較稀。偏光顯微鏡下呈亮黃色。
薄壁細胞:類方形或多角形,有紅色色素沉著。
丹參酮結晶:斯氏液裝片,稍放置,可見針狀結晶析出。偏光顯微鏡下呈亮橙紅色。另可見石細胞、韌皮纖維等。
【化學成分】
1.結晶性吠喃并菲酸類化合物:丹參酮I、丹參酮HA、丹參酮HB、隱丹參酮等及其異構體。隱丹參酮是抗菌的主要有效成分。
2.水溶性成分中含原兒茶醛;丹參酸甲、乙、丙等。
【理化鑒定】
1.水提取物的乙醇溶液點于濾紙條上,干后在紫外光下顯亮藍灰色熒光。將此紙條懸掛在氨水瓶中(不接觸液面),20min后取出,紫外光下顯
淡亮藍綠色熒光。
2.水提取液加+三氯化鐵試液1?2滴,顯污綠色。
3.TLC檢丹參酮HA等,展開劑苯-醋酸乙酯(19:1),顯暗紅色斑點。
【功效】祛瘀止痛,活血通經,清心除煩。
黃苓RadixScutellariae270
【來源】唇形科黃苓Scutellariabaicalensis的干燥根。
【產地】主產于東北等地,以山西產量最多,河北承德所產質量最好。
【采收加工】春、秋二季采挖,以春季采挖質量較好。
新根色鮮黃、內部充實,稱“子苓”(條苓或枝苓);
老根內部暗棕色、中心枯朽,稱“枯苓”。子苓質佳,枯苓次之。
【性狀鑒定】
1.圓錐形,扭曲,長8?25cm,直徑1?3cm。
2.表面棕黃色或深黃色,有稀疏的疣狀細根痕,上部較粗糙,有扭曲的縱皺或不規(guī)則的網紋,下部有順紋和細皺。
3.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黃色,中間紅棕色:
4.老根中間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狀或已成空洞。氣微,味苦。
【顯微鑒定】1.根橫切面:①木栓細胞中有石細胞散在。②皮層與韌皮部有多數(shù)石細胞與韌皮纖維。③木質部在老根中央,有栓化細胞環(huán)形成。
2.粉末特征
①韌皮纖維:甚多,呈梭形,壁甚厚,孔溝明顯。
②石細胞:較多,壁厚。③木栓細胞:棕黃色。
④導管:網紋與具緣紋孔導管多見。導管分子較短,端壁傾斜,常延長成尾狀。
⑤木纖維:多碎斷,壁稍厚,有稀疏紋孔。⑥淀粉粒:較多,單粒類球形。
【化學成分】黃酮類:黃岑成、黃岑素、漢黃岑貳。其成分含量與根的新老和炮制方法有關。
【理化鑒定】1、粉末2g+乙醇20ml水浴上回流15min,濾過。
濾液lml+10%醋酸鉛試液2?3滴,出現(xiàn)橘黃色沉淀。
濾液lml+鎂粉少量+鹽酸3?4滴,呈紅色。(黃酮反應)
2、漢黃岑素反應本品稀醇提液加三氯化鐵試劑,溶液顯灰綠色,逐變?yōu)樽献厣?/p>
3、薄層層析檢查黃岑貳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
地黃RadixRehmanniae282
【來源】玄參科地黃Rehmanniaglutinosa塊根。
【產地】主產于河南省溫縣、博愛等縣,稱“懷地黃”。
【性狀鑒定】
鮮生地:成紡錘形或條狀,外皮薄,淺紅黃色,具皺紋、橫長皮孔及不規(guī)則的疤痕。肉質、斷面淡黃白色,可見橘紅色油點,中部有放射狀紋
理。氣微,味微甜、苦。
生地黃:①多成不規(guī)則的團塊或長圓形,中間膨大,兩端稍細。
②表面灰黑色或灰棕色,極皺縮,可見不規(guī)則的橫曲紋。體重,質較軟,不易折斷。
③斷面灰黑色、棕黑色或烏黑色,有光澤,具粘性。無臭,味微甜。
熟地黃:不規(guī)則的塊片、碎塊,大小、厚薄不一。表面烏黑色,有光澤,粘性大。質柔軟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烏黑色,有光澤。無臭,味甜。
【化學成分】主要含冢類成分。1.環(huán)烯醛菇類:梓醇、二氫梓醇、乙酰梓醇、桃葉珊瑚戒等;
2.多種氨基酸;3.多種糖類(地黃多糖RPS-b是兼具免疫與抑制腫瘤活性的有效成分)。
【功效】鮮地黃: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生地黃: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熟地黃: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熟地黃炭能止血。
半夏RhizomaPinelliae318
【來源】天南星科半夏Pinelliaternata的干燥塊莖。
【產地】東北、華北及長江流域各省區(qū)均產,以四川、浙江產者量大質佳。
【性狀鑒別】
K呈類球形,表面白色或淺黃色(直徑
2、頂端多圓平,中央有凹陷的莖痕,習稱"臍眼"臍眼"周圍密布小凹點狀須根痕,稱"麻點下端鈍圓而光滑
3、質堅,斷面潔白富粉性。
4、氣嗆鼻,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顯微鑒別】粉末:類白色
1.淀粉粒:眾多,單粒臍點呈裂縫狀或星狀稍偏心性;復粒由2-6分粒組成。
2.草酸鈣針晶:眾多,散在或成束于粘液細胞中。
3.導管:螺紋或環(huán)紋。
【成分】①多種氨基酸、尿黑酸;②代谷留醇及其葡萄糖成;
③左旋鹽酸麻黃堿;④結晶性蛋白質一一半夏蛋白I
半夏的刺激性物質為草酸鈣針晶或原兒茶醛或尿黑酸
【功效】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不宜于烏頭類藥材同用。
【炮制】清半夏(白帆)、法半夏(生石灰、甘草)長于燥濕化痰,姜半夏善于止嘔。
麥冬RadixOphiopogonis326
【來源】百合科沿階草Ophiopogonjaponicus的干燥塊根。
【產地】主產于浙江、四川。多系栽培。
【性狀鑒定】
1.紡錘形,兩端略尖,長1.5~3cm
2.表面黃白色或淡黃白,有細縱紋,一端常有細小中柱外露。
3.質柔韌,干后硬脆;斷面黃白色,半透明,皮部寬闊,中柱細小。
4.氣微香,味甘、微苦。嚼之有黏性。
【顯微鑒定】1.塊根橫切面:表皮及根被【要求掌握】
2.粉末特征:草酸鈣針晶(束);內皮層附近石細胞;內皮層細胞;木纖維
【化學成分】①多種幽體皂貳:麥冬皂貳;②黃酮類:麥冬黃酮
【功效】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
【地方習用品】山麥冬:稍大,縱皺紋粗糙,斷面蠟質樣,味較淡。
闊葉山麥冬(可達5cm);湖北麥冬;短草山麥冬
川貝母BulbusFritiliariaeCirrhosae323
【來源】百合科卷葉貝母Fritillariacirrhosa、暗紫貝母Eunibracteata、甘肅貝母F.przewalskii或梭砂貝母Edelavayi的干燥鱗莖。
前三者按藥材性狀的不同分別習稱"松貝"和"青貝",后者藥材習稱"爐貝(虎皮貝)
【性狀鑒別】
一、松貝:
1.呈圓錐形或近心臟形,體積??;表面類白色。
2.外層兩鱗片大小懸殊,大瓣緊抱小瓣,因未抱合部分呈新月形,習稱"懷中抱月”
3.頂端閉合,稱“閉口子〃。內有心芽和小鱗葉1?2枚;
4.先端鈍圓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灰褐色的鱗莖盤。
5.質硬而脆,斷面白色,富粉性;氣微,味微苦。
正松貝:先端鈍,底部平,可平放,習稱"觀音坐蓮”。多來源于卷葉貝母。
充松貝:先端較尖,底部不平。多來源于暗紫貝母、甘肅貝母。
二、青貝:1.圓錐形,稍大(高4-14mm,直徑4-16mm)。
2.外層鱗葉兩瓣,大小相近,相對抱合,頂端開口(觀音合掌),可見心芽。
三、爐貝:1.長圓錐形,較大(高7-25mm,直徑5-25mm),表面常見黃棕色斑塊,習稱"虎皮斑”。2.外層鱗葉2枚,大小相近,頂端開口,習
稱"馬牙嘴"。
3.基部突出,呈圓錐形,放不平。
均以質堅實、粉性足,色澤白者為佳。以松貝最佳,青貝次之,爐貝又次之。
【顯微鑒別】松貝及青貝:粉末白色
1、淀粉粒:甚多,形狀多樣,單?;虬霃土#?-4臍點)。
2、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偶見不定式氣孔。
3、螺紋導管,4、草酸鈣結晶:小且少,方形或簇狀。
【成分】含有多種留體生物堿。四種貝母共同的成分為西貝堿(素)和川貝堿。
【功效】清熱化痰,潤肺止咳,散結消腫。
【地方習用品】①伊貝(伊犁貝母/新疆貝母):新疆;②平貝(平貝母):東北
浙貝母BulbusFritiliariaeThunbergii
【來源】百合科浙貝母Fritiliariathunbergi的鱗莖。
【產地】主產于浙江寧波地區(qū).
【加工】“大貝"(元寶貝)>"珠貝"、"浙貝片"。
【性狀鑒別】
一、珠貝:
①為完整鱗莖,扁球形。②表面類白色,外層鱗葉2枚,呈腎形,相互對合,其內有2-3枚小鱗葉及干縮的殘莖。③質脆易斷,斷面白色富粉
性。④味苦。
二、大貝:為鱗莖外層單瓣肥厚的鱗葉,一面凸一面凹,呈新月形,余同“珠貝”。
【成分】含幽醇類生物堿,主要為貝母堿約0.1%,去氫貝母堿。
【理化鑒別】
①碘試液檢查:橫切片+碘試液―一即呈藍紫色,邊緣表皮一圈仍為類白色。
②生物堿反應:粗粉70%的乙醇浸出濾液,蒸干,殘渣加1%鹽酸溶液溶解,濾過,取濾液加碘化鈍鉀試液3滴,則生成橙黃色沉淀;另
取濾液,加20%硅鋁酸試液數(shù)滴,即生成白色絮狀沉淀。
③熒光反應:粉末置紫外光下呈亮淡綠色熒光。
【功效】清熱化痰,散結解毒。
天麻RhizomaGastrodiae
【來源】蘭科天麻Gastrodiaelata的塊莖。
【植物形態(tài)】寄主為密環(huán)菌;總狀花序頂生,萌果,種子多數(shù),細小,粉末狀。
【產地】主產于四川、云南、貴州等地?,F(xiàn)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采收加工】春麻:4-5月采挖;冬麻:9-10月采挖。以冬麻質量佳。
【性狀鑒別】鑒別要點:①頂芽一"鸚哥嘴"("紅小辮");②圓臍形疤痕一圓盤底("肚臍眼");③潛伏芽一"芝麻點”
冬麻:1、塊莖長橢圓形。
2、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有縱皺,以及由潛伏芽排列而成的環(huán)紋多輪,習稱"芝麻點"。
3、一端有紅棕色干枯的芽苞,習稱“鸚哥嘴"或"紅小辮",或為殘留莖基;另一端有(自母麻脫落后的)圓臍形疤痕,習稱"肚臍眼”。
4、質堅實,斷面角質樣,半透明。
5、氣特異(雞屎味或馬尿味),味甘、微辛。
春麻:①體形略薄,呈扁塊狀,肉較薄,有的中空。②無"鸚哥嘴",而有1棕色殘留莖基。③表面黃白色,“芝麻點”較明顯。
天麻以飽滿,堅實,表面黃白色,斷面半透明,無粗皮,無空泡,無殘莖為佳。
【顯微鑒別】
1、塊莖橫切面:
①最外有時有殘留的表皮組織,淺棕色。
②皮層較窄,外側細胞壁稍厚,可見稀疏壁孔。
③中柱占大部分。維管束散在,有限外韌型或周韌型,導管少。
④薄壁細胞中含多糖類塊狀物,遇碘液顯暗棕色。有的薄壁細胞中含草酸鈣針晶束。
2、粉末:黃白色
①厚壁細胞多角形,壁孔明顯。②草酸鈣針晶散在或成束。
③有螺紋、網紋及環(huán)紋導管。④含糊化多糖類物的薄壁細胞
【理化鑒別】
①粉末水浸漬液+碘試液T顯紫紅色至酒紅色。
②粉末乙醇浸漬液+硝酸汞試液T顯玫瑰紅色,并發(fā)生黃色沉淀。
【功效】平肝,息風,止痙。
【偽品】茄科馬鈴薯、紫茉莉、大麗菊、羊角天麻、巴蕉芋、芋頭、洋姜、天花粉、大九股牛、商陸、黃精
厚樸CortexMagnoliaeOfficinalis184
【來源】木蘭科厚樸Magnoliaofficinalis及凹葉厚樸M.officinalisvar.biloba的干皮、枝皮和根皮
【產地】四川、湖北等省所產的稱“川樸”,浙江、福建等省所產的稱“溫樸",有“溫樸產量大,川樸質量佳”之說。
【性狀鑒別】
1.干皮(筒樸)
1)卷筒狀或雙卷筒狀,習稱“筒樸";近根部干皮一端展開如喇叭口,習稱"靴簡樸"。
2)外表面灰棕色,粗糙,有時呈鱗片狀易剝落,有明顯的橢圓形皮孔和縱皺紋;
3)內表面較平滑,具細密縱紋,紫棕色或深紫褐色,劃之顯油痕。
4)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外部灰棕色,顆粒性;內部紫褐色或棕色,富油性,有時可見多數(shù)發(fā)亮的細小結晶(厚樸酚結晶)。氣香、味苦帶辛
辣感。
5)氣香,味苦帶辛辣感。
2.根皮(根樸):呈單筒或塊片狀,有的彎曲似雞腸,習稱"雞腸樸"。表面灰棕色,嚼之殘渣較多。
3.枝皮(枝樸):皮薄呈單筒狀,表面灰棕色。質脆,易折斷,斷面纖維性。
以肉厚油潤、斷面紫棕色、少纖維、嚼之少渣、香辣味濃烈者為佳。
【顯微鑒別】(橫切面無時間則免)
1、干皮橫切面:
①木栓層由多列細胞組成,栓內層為石細胞環(huán)層;
②皮層較寬廣,散有多數(shù)石細胞群、油細胞。其石細胞呈分枝狀;
③韌皮部特別發(fā)達,油細胞頗多,纖維束眾多,壁極厚。射線寬1?3列細胞,向外漸寬。
④薄壁細胞中含黃色物質或充滿淀粉粒,有時可見少數(shù)草酸鈣方晶。
2、粉末:棕黃色。
①石細胞:眾多,呈長圓形或類方形者較小,不規(guī)則分枝狀者較大,有時可見層紋,木化。
②纖維:壁甚厚,較平直,孔溝不明顯,木化。
③油細胞:圓形或橢圓形,含黃棕色油狀物,壁木化。
④木栓細胞:多角形。
⑤薄壁細胞:常含淡棕色物及經加工糊化或半糊化的淀粉粒。
【成分】
①揮發(fā)油,主要含a,P-核油醇,占揮發(fā)油94-98%,有鎮(zhèn)靜作用。
②木脂素類:厚樸酚,及其異構體和厚樸酚
③生物堿:木蘭箭毒堿
【理化鑒別】
1、本品的氯仿濾液,在紫外光燈下,頂面觀現(xiàn)紫色,側面觀顯二層,上層黃綠色,下層棕色熒光。
2、本品酸性乙醇提取液,加碘化鈿鉀試劑,生成橙紅色沉淀;加硅鋁酸試劑,生成白色沉淀。(檢查生物堿)
【功效】燥濕消痰,下氣除滿。
肉桂CortexCinnamomi191
【來源】樟科肉桂Cinnamomumcassia的樹皮或枝皮。
【產地】主產于廣東、廣西,多為栽培。
【采收加工】兩期,4-5月間和9-10月間,第二期產量大、香氣濃、質量佳。
①桂通(官桂):為剝取栽培5-6年生幼樹的干皮和粗枝皮,或老樹枝皮,不經壓制,自然卷曲成筒狀,直徑2-3cm。
②企邊桂:為剝取十年生以上的干皮,將兩端削成斜面,突出桂心,夾在木制的凹凸板中間,壓成兩側向內卷曲的淺槽狀。
③板桂:剝取老年樹最下部近地面的干皮,夾在木制的桂夾內,曬至九成干,經縱橫堆疊,加壓,約一個月完全干燥,成為扁平板狀。
④桂碎:在桂皮加工過程中的碎塊。
【性狀鑒別】
1、槽狀或卷筒狀。
2、外表面灰棕色,有細皺紋及橫向皮孔。有時可見灰白色的地衣斑。
3、內表面紅棕色(或黃棕色),有細縱紋,指甲刻劃見油痕。
4、質硬脆,易折斷。斷面顆粒性,外側棕色,內側紅棕色而油潤,中間有一條淡黃色至紅棕色的切向線紋(石細胞環(huán)帶)。
5、氣香濃烈,味甜而辛辣。
以體重、肉厚、色紫、油性大、香氣濃厚、味甜辣、嚼之渣少者為佳。
【顯微鑒別】一、橫切面
1、木栓細胞數(shù)列,最內一層木栓細胞的外壁特厚,木化。
2、皮層較寬,散有石細胞、油細胞及粘液細胞。
3、中柱鞘部位有石細胞群,排列近于連續(xù)的環(huán)層,石細胞的外壁較薄,具壁孔及孔溝;石細胞外側時有纖維束存在。
4、韌皮部約占斷面的1/2,油細胞隨處可見,較薄壁細胞大;粘液細胞亦較多。最外石細胞群排列成近連續(xù)的環(huán),石細胞層外側有纖維束
存在。
5、射線細胞1-2歹U,細胞中常含草酸鈣針晶。厚壁纖維常單個散在或兩三個成群;薄壁細胞中充滿淀粉粒。
二、粉末:紅棕色。
【成分】含揮發(fā)油1-2%,并含糅質、粘液、碳水化合物等。油中主要成分為桂皮醛約85%及醋酸桂皮酯。桂皮醛是肉桂的鎮(zhèn)靜、鎮(zhèn)痛、解熱的
有效成分。
【理化鑒別】
①取粉末的氯仿濾液2滴于載玻片上,待干,再滴加10%的鹽酸苯朧試液1滴,加蓋玻片鏡檢,可見桿狀結晶(桂皮醛苯蹤)
②取揮發(fā)油少許,滴加異羥金虧酸鐵試劑,顯橙色。(檢查內酯類,熟悉)
【功效】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
【附注】柴桂、陰香、大葉鉤樟樹和三鉆鳳樹皮;天竺桂、陰香、細葉香桂的樹皮(作香料或調味品使用,不供藥用)
黃柏CortexPhellodendri219
【來源】蕓香科(川黃柏)黃皮樹PhellodendronChinese、(關黃柏)黃聚P.amurense的干燥樹皮。
【產地】黃皮樹:四川、貴州等地;黃柏:吉林、遼寧等地,以遼寧產量最大。
【性狀鑒別】①板片狀。②外表面黃棕色或黃綠色,殘存栓皮灰褐色(灰白色),有縱裂紋。③內表面暗黃色或黃棕色,有縱棱。④體輕,質較
硬。斷面深黃色,纖維性強,裂片狀分層。⑤味苦,粘液性,可使唾液染成黃色。
川黃柏關黃柏
藥材厚度較厚,3?7mm較薄,2?4mm
木栓層特征外表面木栓層不加厚外表面木栓層加厚,具彈性
斷面特征斷面色深黃,纖維性強斷面色黃中帶綠呈纖維性,層狀
以片張大、鮮黃色、無栓皮者為佳。
【顯微鑒別】
1、川黃柏橫切面:
①未去盡外皮者,木栓層由多列長方形細胞組成,內含棕色物質。栓內層細胞中含草酸鈣方晶。
②皮層較薄,散有纖維群及石細胞群,石細胞大多分枝狀,壁極厚,層紋明顯。
③韌皮部占極大部分,外側有少數(shù)石細胞,纖維束切向排列呈斷續(xù)的環(huán)帶(又稱硬韌部),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中常含草酸鈣方晶。
④射線寬24列細胞,常彎曲而細長。
⑤薄壁細胞中含有細小的淀粉粒及草酸鈣方晶。粘液細胞隨處可見。
2、關黃柏不同點:木栓細胞呈方形,皮層較寬廣,石細胞較川黃柏略少,韌皮部外側幾無石細胞。射線較平直,硬韌部不甚發(fā)達。
川黃柏關黃柏
皮層較狹窄較寬廣
射線彎曲而細長較平直
厚壁組織石細胞、纖維多石細胞、纖維少
硬韌帶發(fā)達不發(fā)達
3、川黃柏粉末:金黃色
①石細胞鮮黃色,單個或成群,多呈不規(guī)則分枝狀,大形,也有類圓形、多角形等,壁極厚,層紋細密,孔溝不明顯;少數(shù)壁稍薄,胞腔
較大。
②纖維及晶纖維較多,鮮黃色,多成束,甚長,壁極厚,胞腔線形;晶纖維的含晶細胞壁不均勻增厚,木化,方晶密集。
③黃色粘液細胞多單個散在,壁薄,內含粘液汁。
④草酸鈣方晶較多,呈正方形、多面形或雙錐形。
⑤篩管端壁傾斜,有復篩板。
4、關黃柏粉末:綠黃色。與川黃柏類似,唯石細胞較小。
川黃柏石細胞大多呈不規(guī)則分枝狀,黃色粘液細胞多單個散在,斯氏染液裝片觀察,遇水逐漸膨脹呈圓形;
關黃柏石細胞大多呈圓形、長方形,斯氏染液裝片觀察粘液細胞呈類球形,放置無顯著變化!
【成分】均含多種生物堿,主要為小集堿,并含巴馬汀,含苦味質黃柏酮
【理化鑒別】
①黃柏斷面,置紫外光下一顯亮黃色熒光。
②粉末1g,加乙醛10ml,振搖后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冰醋酸1ml溶解,再加濃硫酸1滴,放置,溶液呈紫棕色。(檢查黃柏酮及植物脩醇)
③粉末0.1g,加乙醇10ml,振搖數(shù)分鐘,取濾液加硫酸1ml,再沿管壁滴加氯試液1ml-—在兩液接屆處顯紅色環(huán)。(檢查小聚堿)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
【偽品】小嬖皮、番薯絲
毛花洋地黃葉FoliumDigitalisLanatae287
【來源】玄參科毛花洋地黃Digitalislanata的干燥葉。
【采收加工】栽培后第二年花未開放時采葉,以8月份葉中有效成分含量最高。
宜在晴天中午分批采收植株底層的成熟葉,于20?40℃緩緩晾干為宜,低溫貯藏于密閉容器。
【產地】引進栽培于浙江杭州一帶。
【性狀鑒定】
多皺縮,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后呈長披針形或倒長披針形,長5~30cm,寬2?5cm
全緣,葉緣下部有時有毛,上表面暗綠色,微有毛,下表面灰綠色,葉脈顯著下突,無柄?;~的葉緣略呈波狀彎曲,基部漸狹呈翼狀,無
柄。氣微香,味微苦。
氣孔為不定式
【化學成分】強心昔(增強心肌的收縮力)
【理化鑒定】
1)Keller-Killiani反應(三氯化鐵冰醋酸反應)取粉末約0.5克,經提取后,殘渣加三氯化鐵冰醋酸溶液2ml,轉移至小試管中,沿管
壁緩緩加入硫酸2ml,兩液層接界處顯棕色,逐變淺綠色、藍色,最后冰醋酸層顯藍色。(檢查強心昔)
2)取本品0.5g,研碎,加氯仿5ml,混勻,于水浴中溫熱數(shù)分鐘,濾過。濾液置蒸發(fā)皿中,蒸干,加濃硫酸-乙酸酢試劑1?2滴,反應液
呈黃色-棕色—紫色—淺綠色,最后褪色。(檢查強心首)
3)Kedde反應取本品1g,研碎,置小錐形瓶中,加80%乙醇15ml,水浴加熱2分鐘,濾過。吸取濾液2ml置燒杯中,加10%乙酸鉛
試劑1ml,使沉淀完全,濾過。濾液中加新配制的3,5-二硝基苯甲酸試劑1mL呈紅色一紅紫色。(檢查強心首)
4)TLC檢查洋地黃毒普及羥基洋地黃毒昔
洋地黃葉FoliumDigitalisPurpureae
【來源】玄參科紫花洋地黃Digitalispurpurea的干燥葉。
現(xiàn)已分離出20余種強心玳,由3種不同的貳元即洋地黃毒玳元、羥基洋地黃毒貳元及吉他洛貳元與不同的糖縮合而成。
金銀花FlosLonicerae290
【來源】忍冬科忍冬Lonicerajaponica的花蕾或帶初開的花。
【產地】山東"產量較大;河南"密銀花”質量最佳。
【采收加工】花蕾干燥前均不能用手觸摸或翻動,否則花蕾變黑,降低品質
【性狀鑒別】1.外形:①呈小棒狀,上粗下細略彎曲。②表面黃白色或綠白色,久貯色漸深(色黑后質量下降),密被短柔毛。③花萼綠色,先
端5裂,裂片有毛,長約2mm。開放者花冠筒狀,先端二唇形;雄蕊5個,附于筒壁,黃色;雌蕊1個。④氣清香,味淡微苦。
2.金銀花表面制片:2種腺毛、2種非腺毛。
【成分】1.綠原酸、異綠原酸:抗菌有效成分;
2.黃酮類化合物:木犀草素及其葡萄糖忒;3.揮發(fā)油
【功效】清熱解毒、涼散風熱
【附注】山銀花:紅腺忍冬、華南忍冬(山銀花)或毛花柱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
【偽品】八角楓
紅花FlosCarthami304
【來源】菊科紅花Carthamustinctorius的不帶子房的管狀花。
【產地】主產于河南、河北、浙江、四川、云南等地。均為栽培。
質量以河南、四川為優(yōu),但數(shù)量少,亦為懷藥之一。
【性狀鑒別】(要點)
1.長1~2cm,表面紅黃色或紅色。
2.花冠筒細長,先端5裂,裂片狹長。
3.聚藥雄蕊,5枚,花藥黃色。柱頭長圓柱形,頂端微分叉。
4.質地柔軟,有香氣,味微苦。浸泡水中,水浸液金黃色。
【顯微鑒別】粉末:橙紅色
取花瓣和柱頭直接裝片,或粉末制片。
1、花粉粒:類球形,外壁有短刺及疣狀雕紋,萌發(fā)孔3個。
2、分泌管碎片:花各部均有分泌管分布。由分泌細胞單列縱向排列而成,其中充滿淡黃至紅棕色物質。
3、花柱表皮細胞:柱頭及花柱上部表皮細胞分化成圓錐形的單細胞毛。
4、花冠頂端碎片:頂端表皮細胞分化成乳頭狀絨毛。
【成分】含紅花忒、紅花醍成及新紅花忒。不同成熟期的紅花所含成分有差異。
【理化鑒別】將一條濾紙懸掛于本品的稀醇浸出液中,5分鐘后把濾紙條放入水中,立即取出,濾紙條上部顯淡黃色,下部顯淡紅色。
【功效】活血通經,散瘀止痛。
番紅花StigmaCroci330
【來源】鶯尾科番紅花Crocussativus的柱頭。
【性狀鑒別】干紅花:
1、絲線狀,三分枝。水浸泡,展開呈長號狀。
2、柱頭紅棕色,長2.5-3cm,上部漸寬,先端不整齊,每一柱頭內方有一裂隙。
3、體輕,質松軟,無油潤光澤,干燥后質脆易斷。
4、氣特異,味微苦。水浸液黃色。
【品質檢查】將少許樣品投入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3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數(shù)19.2 一次函數(shù)19.2.2 一次函數(shù)第1課時 一次函數(shù)的概念說課稿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考數(shù)學 第1章 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 5 空間中的距離說課稿 新人教B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
- 2023九年級數(shù)學下冊 第24章 圓24.6 正多邊形與圓第2課時 正多邊形的性質說課稿 (新版)滬科版
- 2025甲指乙分包工程合同范本
- 2025酒店租賃合同
- Module 4 Unit 2 He doesnt like these trousers.(說課稿)-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一起)英語二年級上冊
- 2025企業(yè)管理資料勞動合同駕駛員文檔范本
- 2024年高中化學 第三章 烴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節(jié) 第1課時 醇說課稿 新人教版選修5
- Revision Being a good guest (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4電路出故障了(說課稿)-2023-2024學年科學四年級下冊教科版
- 系統(tǒng)解剖學考試重點筆記
- 暖通空調基礎知識及識圖課件
- 回彈法檢測砌體強度培訓講義PPT(完整全面)
- 重力壩水庫安全度汛方案
- 防滲墻工程施工用表及填寫要求講義
- 交通信號控制系統(tǒng)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
- Bankart損傷的診療進展培訓課件
- 校園信息化設備管理檢查表
- 新版抗拔樁裂縫及強度驗算計算表格(自動版)
- API SPEC 5DP-2020鉆桿規(guī)范
- 部編版小學生語文教師:統(tǒng)編版語文1-6年級語文要素梳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