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語文四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_第1頁
17《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語文四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_第2頁
17《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語文四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_第3頁
17《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語文四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_第4頁
17《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語文四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7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材分析:《記金華的雙龍洞》是小學階段的第一篇游記,是我國著名作家葉圣陶老先生的散文《記金華的兩個溶洞》的部分節(jié)選。文章按照游覽的順序展開,記敘了自己在游覽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抒發(fā)自己內心對祖國大自然的熱愛和贊美之情,同時也讓讀者如臨其境。本單元的語文要素:一是了解課文按一定順序寫景物的方法;二是學習游覽的順序寫景物。本課位居本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除生字條外,課后習題有兩個:一是默讀課文,理清作者游雙龍洞的順序,再把下面的路線圖補充完整;二是讀由外洞進內洞的部分,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孔隙的狹小和自己的感受寫清楚的。兩者結合,因此,本課的教學目標也就清晰了。首先要學習作者按“路上的見聞一游外洞一由外洞進入內洞一內洞一出洞”這樣“移步換景”的游覽順序來給寫景文章整體布局的方法;然后就是要學習作者將“所見+所做+所感”結合起來,把景物特點寫清楚的方法。學情分析: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較強的識字能力和一定的獨立閱讀能力。這篇課文文字淺顯,學生容易讀懂。但根據(jù)以往學生的學習經驗來看,學生對文章的閱讀理解往往停留在“課文介紹了什么”的層面上,忽視了“課文是怎樣介紹的”,即表達方法的探究。教師要創(chuàng)設適宜學生朗讀、想象、感悟的多種教學情境,以情激情,讓學生在“情”“景”交融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感悟、學習,實現(xiàn)“言”“意”和諧共生。同時,四年級是第二學段向第三學段的過渡時期,閱讀教學還要逐步由“段”的教學轉向對“篇”的關注,還應抓好連段成篇的訓練。教學思想:寫景要有重點。游覽時,很多美景會進入你的眼簾,但寫作時不能面面俱到,要有所側重,有“特寫鏡頭”。文章分別詳細地描寫了從外洞乘小船進內洞的過程和內洞的風貌。因為從外洞到達內洞的一段“冒險”給每一個進出雙龍洞的游客留下了極深的印象,葉圣陶先生也不例外;而詳寫內洞的所見所聞,因為內洞不僅是“雙龍”所在地,還有許多讓人印象深刻的石鐘乳和石筍,這些也正是沒有去過雙龍洞的讀者最想了解的地方。外洞的主要特點是寬大,只要突出其寬大就可以了,作者就寫得相對簡單。文章的結尾部分描寫從內洞回外洞,和外洞進內洞的過程是一樣的,只做了簡略交代。課程資源:多媒體課件、希沃白板課前預習:讀熟課文、自學生字詞語教學目標:1.認識“浙、簇”等6個生字,會寫“浙、羅”等15個字,會寫“杜鵑,氣勢“等15個詞語。2.能理清作者的游覽順序,完成游覽路線圖。3.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體會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4.參觀后,能說一說自己的游覽順序。教學重點:能清作者的游覽順序,了解游覽順序的表達方法.教學難點:能運用課堂上學到的方法,說一說自己的游覽順序。教學準備:課件、詞語片、希沃白板教學過程:一、導入課文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17課《記金華的雙龍洞》,下面同學們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板書課題).同學們齊讀課題.假期你去哪里旅游了?要寫下你的旅游過程,起個什么名字呢?(同學們真會現(xiàn)學活用).下面我們一起走進17課.二、初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1.請同學們打開書66頁,自由朗讀課文.2.下面我們來交流預習情況。出示:4月14日,我在浙江金華,游北山的雙龍洞。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頂?shù)碾p龍,一條黃龍,一條青龍。看第一句.齊讀.“4月14日,“我在浙江金華,游北山的雙龍洞。”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你真是個善于思考的孩子?。罢恪笔潜菊n要求會寫的生字,同學們認真觀察,需要提醒同學們書寫時注意什么?跟老師一起寫同學練寫兩遍。看第二句,齊續(xù)“先看到的是……一條青龍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了為什么題目中是雙龍洞.(你把“雙龍洞”名字的由來弄清了,真厲害?。ê诎迳腺N:北山)。蜿蜓“什么意思?你能用動作表示嗎?(借助動作來理解詞語,應該向你學習)同學們,借助做動作也是一種很好的理解詞語的方法。3.小結.同學們個個都是閱讀能手!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作者游雙龍洞時,到了哪些地方?三、理清游覽順序,學習方法1.作者游覽雙龍洞時,地點在發(fā)生著變化。請同學們一邊默讀課文,一邊劃出作者游覽地點發(fā)生變化的句子,完成課后習題。=1\*GB2⑴學生邊默讀,邊找出作者的游覽地點,在書上劃出相關的句子。=2\*GB2⑵指生填課后習題。=3\*GB2⑶根據(jù)學生天的內容,在黑板上貼游覽地點,邊貼邊說游覽順序,讓學生梳理清楚。(板書:游覽順序)=4\*GB2⑷找出的游覽地點是依據(jù)文中的哪些句子得到的?(讓學生說句子)。=5\*GB2⑸出示句子:入山大約五公里就來到雙龍洞口,那溪流就是從洞里出來的.泉水靠著洞口的右邊往外流。這是外洞。在外洞找泉水的來路,原來從靠左邊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大約行了兩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陸了。這就到了內洞。我排隊等候,又仰臥在小船里,出了洞。=6\*GB2⑹讀句子。同學們,從這5個句子,我們知道作者的游覽順序發(fā)生了變化,我們把表示游覽地點發(fā)生轉變的句子,叫做過渡句,我們寫游記時,當景點發(fā)生變化時,要用上過渡句.(板書:過渡句)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寫清楚了地點的轉換呢?再默讀這些句子。學生找出來.學生找不出來.教師引導:我們觀察這些句子中,作者用了哪些詞語寫清楚了作者位置的變化?(出示動詞,顏色變紅)這些動詞我們稱為“移步換景”的詞語.用上這些動詞,我們更清楚地知道了游覽地點在發(fā)生變化.(板書:動詞).2.同學們,打開書70頁。讀本單元的習作例文《頤和園》,找出文中的過渡句。=1\*GB2⑴指名說句子。出示句子:①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到有名的長廊。②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③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④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⑵你能找出句子中的動詞嗎?(學生找動詞)⑶讀句子。3.文中還有描寫泉水的句子。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出泉水流經的景點的句子。⑴指名說句子。⑵讀句子。⑶泉水流經的景點與作者游覽的地點一一對應。一路迎著溪流。(路上)入山大約五公里就來到雙龍洞口,那溪流就是從洞里出來的。(洞口)泉水靠著洞口的右邊往外流。(外洞)在外洞找泉水的來路,原來從靠左邊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孔隙)泉水靠著右邊緩緩地流,聲音輕輕的。(內洞)⑷小結由此可見,整篇文章不僅按照作者的游覽順序來寫,而且按照泉水的流經路線來寫。對照來看,作者的游覽順序與泉水的流經路線是相反的。作者的游覽順序是明線,泉水的流經路線是暗線。3.小結.通過學習,我們在寫游記時,要按照游覽順序來寫,用上合適的過渡句和恰當?shù)膭釉~。4.交流平臺我們的學習伙伴一直默默地關注著大家,她給我們總結了什么?學生讀交流平臺。四、初試身手.練習方法下面,我們就運用今天學習到的方法來初試身手。1.出示圖片.先看“泡泡里”:“過了小橋往西,就來到了藥藥園...“這句話.是過渡句在這個句子中,“過了”,來刻”是動詞,還有一個“往西“是什么詞?(方位詞)我們看圖上表示方向的箭頭,提示我們有圖上應怎么判斷方向?(上比下南,在西右東)從這要標志的提示中,我們知道在說游覽順序時可以加上方位詞(板書,方位詞)強調開頭:“星期天,我去參觀植物園?!?.出示指定的兩個景點,畫出路線圖,給出動詞,讓學生試著說游覽順序.3.自己確定兩個景點或三個景點,先畫路線,再說。(動詞放在左邊)五、作業(yè)把自己參觀植物園的游覽路線給同學說一說。板書設計:17記金華的雙龍洞游記游覽順序過渡句北山動詞北山方位詞金華()﹙﹚﹙﹚()金華()()《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后反思修武縣實驗小學常秀麗《記金華的雙龍洞》是葉圣陶先生早年寫的一篇游記文章。語言雖然直白,但條理十分清晰,描寫具體生動。本節(jié)課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理清葉老的游覽順序,體會葉老的觀察和表達方法。學以致用,說一說自己的旅游順序。我大膽嘗試,下面談一下自己的幾點感受:一、針對課題,拓展學生的思維《記金華的雙龍洞》是葉老游覽過金華的雙龍洞后寫下的一篇游記。同學們去哪里旅游了?要寫下旅游過程,取個什么名字呢?學生有的說《記修武的云臺山》,有的起名《記北京的萬里長城》等等,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二、聽錄音,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學生聽課文錄音,對文章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此基礎上自己朗讀,加深理解,為后面的交流做準備。三、利用“漢之星”“希沃白板”,學習生字“浙”是本節(jié)課要求會寫的字,學生通過觀察,提醒大家書寫時應注意的筆畫。自己在本兒上寫好后,利用希沃助手展示臺,讓大家評價這個字寫的好的地方,哪一筆需要糾正。四、理清游覽順序,學習寫作方法我設計的第一個問題是“作者的游覽路線是什么呢?”畫出作者游覽地點發(fā)生變化的句子,圈出地點。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圈出的地點到黑板上貼出游覽地點,這樣就把游覽順序梳理清楚了。作者是怎樣寫出地點發(fā)生變化的,學生觀察用動詞、過渡句等,得出方法。五、初試身手,學以致用“初試身手”中的游覽圖,要求學生說游覽路線,,我先給出游覽路線及游覽動詞。接著讓學生自己確定游覽的兩個地點,畫出游覽路線,用上動詞過渡句等等進行講述自己的瀏覽順序,由易到難的進行,效果不錯。同學們的積極性提高了。從本節(jié)課的學習效果來看,整體還不錯。但是時間有點兒緊,學生在學習方法的過程中一下子無法全部理解,但是我相信多閱讀這樣的游覽文章,就一定能夠真正的掌握游覽順序?!队浗鹑A的雙龍洞》教學評價整節(jié)課的教學思路清晰,教法得當,學生學得認真。1.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讓語文要素落地基于學習任務群的單元統(tǒng)整教學,教師架構了單元統(tǒng)整體系,讓單元學習設計對接“語文要素”。先確定本單元的學習主題——旅行手記,學習任務是“了解課文按一定順序寫景物”,在這一主任務下,又設計了四大活動,學習任務在各個活動中一一落實完成。在第一課時中,我們適時融入了交流平臺板塊去幫助推進學生的習作運用。這樣的統(tǒng)整,可以明確地知道最后想要完成的任務是什么?在每課時的訓練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進行訓練,教師教得明白,學生學得清晰。2.基于真實問題調整目標,讓教學方向清晰作為游記,了解“游覽順序”和“作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