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傳染性鼻炎和大腸桿菌混合感染的診治_第1頁
雞傳染性鼻炎和大腸桿菌混合感染的診治_第2頁
雞傳染性鼻炎和大腸桿菌混合感染的診治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雞傳染性鼻炎和大腸桿菌混合感染的診治陸志方/廣西田東縣朔良鎮(zhèn)水產畜牧獸醫(yī)站班雪花/廣西田東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近幾年來,朔良鎮(zhèn)通過引進養(yǎng)殖龍頭企業(yè)帶動農戶的方式加大養(yǎng)雞業(yè)的發(fā)展,隨著林權制度改革工作的推進,林(果)下養(yǎng)雞業(yè)已初具規(guī)模,成為農民增收的新亮點。在發(fā)展林(果)下規(guī)模養(yǎng)殖中,養(yǎng)殖戶在加強飼養(yǎng)管理的同時也非常重視重大疫病的防治,禽流感、雞新城疫、傳染性法氏囊、傳染性支氣管炎等疫病防制效果很好。但由于環(huán)境條件等因素,雞傳染性鼻炎和大腸桿菌病時有發(fā)生,給養(yǎng)殖戶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筆者在朔良鎮(zhèn)林下養(yǎng)雞場診治9個典型病例雞場,使用磺胺間甲氧嘧啶鈉、復方麻黃散、禽菌霸等藥物治療,并采取綜合防治措施,治療病雞11785羽,治愈11213羽,治愈率95.15%。

(一)發(fā)病情況

朔良鎮(zhèn)林(果)下一些養(yǎng)雞場陸續(xù)發(fā)生以鼻竇發(fā)生炎癥,眼周及面部水腫、打噴嚏、拉黃白稀糞等為主要癥狀,4周以上的雞只最先出現異常,養(yǎng)殖戶先后用紅霉素、強力霉素、土霉素等藥物治療3~4d后,發(fā)病癥狀會有不同程度的好轉,但停藥后雞群病情又迅速加重,造成病雞生長緩慢,病死率15~18%。

(二)流行特點

本病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以晚秋及雨季多發(fā)病。氣候多變,冷熱交替,通風不良,舍內潮濕或氨氣濃度大,缺乏VA,受寄生蟲侵襲,加上雞群擁擠、不同年齡的雞混群飼養(yǎng)等都能誘發(fā)雞群發(fā)病。各種日齡期的雞均易感,以4周以上的較為敏感。病雞、隱性帶菌雞、康復雞是本病病原的攜帶者。該病主要通過污染的飲水和飼料經消化道感染。在同一個雞場不同日齡的雞混養(yǎng)在一起,易造成本病的暴發(fā)。

(三)臨床癥狀

多數患雞發(fā)熱、體溫達42℃~43℃,精神不振,食欲減退。同時流出鼻汁,發(fā)病初期量多,呈水樣。頰部全面呈現浮性腫脹。發(fā)病3日左右,鼻汁粘稠性增加,發(fā)出咕嚕咕嚕的呼吸音,有時還有伸頸發(fā)出怪聲的病例。嚴重病例眼瞼粘在一起,引起一時性失明。病雞鼻孔處形成黃色的結痂,除去痂皮,輕輕按壓即流出鼻液,氣味特別腥臭。有些病雞呈蹲坐姿勢,腹瀉,排白色或黃綠色稀便。少數嚴重的病例,表現急性神經癥狀而死亡。

(四)病理變化

剖檢19只來自9個典型病例雞場,13/19鼻竇及氣管黏膜上呈現卡他性炎癥,在鼻竇內充滿水樣乃至灰白色的粘稠的粘液,黏膜呈現淡紅色的多樣性水腫。喉頭和器官黏膜呈淡紅色,被覆有粘稠的粘液,卡他性結膜炎,臉部及肉髯皮下水腫。8/19嚴重病例氣管粘膜炎癥,有肺炎,氣囊渾濁、增厚,并含有渾濁的粘稠性滲出物或干酪樣滲出物。10/19心包膜肥厚、渾濁、粘連,心包膜以及心外膜上有纖維性物質附著,呈白色,同時心包膜與心外膜粘連。肝臟腫大,表面有一層黃白色的纖維性物質附著,6/19嚴重病例,肝臟滲出的纖維性物質與胸腔、心臟、胃腸道粘連在一起。15/19腸黏膜出血、潰瘍。另外,在下頜部的皮下組織內,16/19病例伴有大量的漿液浸潤。

(五)診斷

1.在每個雞場無菌采取病雞眼、鼻腔、眶下竇排泄物涂片2~4片,9個場先后涂片共32片,革蘭氏染色后鏡檢,發(fā)現19/32有革蘭氏陰性小球桿菌,呈多形性存在,11/32呈纖絲狀,菌體周圍有夾膜。

2.在每個雞場無菌采取病死雞的心、肝組織涂片3~5片,9個場先后涂片共35片,革蘭氏染色鏡檢,22/35有單個散在或成雙排列、兩端鈍圓的革蘭氏陰性桿菌存在。

3.在每個雞場無菌采取病死雞的心、肝組織2份,共18份,分別接種于普通瓊脂培養(yǎng)基和麥康凱瓊脂培養(yǎng)基,在37℃恒溫箱中培養(yǎng)18h,12/18發(fā)現在麥康凱培養(yǎng)基上的菌落呈紅色,在普通瓊脂培養(yǎng)基上有邊緣整齊、隆起、灰白色、直徑為1~3mm的菌落。挑取菌落涂片鏡檢,見革蘭氏染色陰性桿菌,不形成芽孢,多數菌株能運動,有鞭毛。

4.在每個雞場無菌采取病雞眶下竇內滲出物于血液瓊脂培養(yǎng)基上作平行劃線接種,然后用葡萄球菌與原先的劃線作垂直交叉接種。在蠟燭缸內經37℃培養(yǎng)48h,見圓形、光滑、邊緣整齊、無色透明、露珠樣、針尖大小的菌落生長在葡萄球菌周圍,生長呈現“衛(wèi)星現象”。取培養(yǎng)物涂片,革蘭氏染色后鏡檢,見有革蘭氏陰性的橢圓形小桿菌。

根據臨床癥狀、病理剖檢和實驗室檢驗結果,初步診斷為雞傳染性鼻炎和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

(六)治療

1.所有發(fā)病雞群飲水:100L水用98%磺胺間甲氧嘧啶鈉100g,首次量加倍,每天一次,連用5d;同時,再配合拌料:100kg飼料拌復方麻黃散粉500g,每天一次,連用5d后再拌料:100kg飼料用禽菌霸和復方魚腥草散各500g每天一次,再連用7d。

2.病情嚴重的雞只,除個別淘汰外,其他實行隔離注射治療,用賽利高(主要成份為鹽酸林可霉素、鹽酸大觀霉素),5g用生理鹽水稀釋后,肌肉注射100kg體重的雞,每天1次,連用3d。

3.徹底清除雞舍內糞便,每天清洗消毒水槽1~2次。加強舍內外環(huán)境的消毒,隔天交替使用消毒威和煙熏王帶雞消毒1次,消毒威消毒時應注意噴出的霧滴要小,以免因刺激過大加重病雞呼吸道癥狀;煙熏王500g消毒400~500????3的空間,50~100g放一堆分別放四個角和中間點燃產煙消毒。

4.在治療的同時,結合外科療法效果更好,如病雞只表現鼻炎和眼炎時,可用2%的硼酸水沖洗;如竇腔內蓄積有豆腐渣樣凝固物時,以手術刀片切開,用鑷子夾出全部凝固物,以硼酸水沖洗后,滴入青霉素眼藥水。

經采取上述綜合措施,發(fā)病雞群5d后病情得到控制,停止發(fā)病,7d后采食恢復正常,15d后日增重逐漸恢復到發(fā)病前的水平。用上述方法治療病雞11785羽,治愈11213羽,治愈率95.15%。

(七)小結

1.朔良鎮(zhèn)林(果)下養(yǎng)雞雖然已初具規(guī)模,但在養(yǎng)殖管理上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雞舍普遍小,晚上雞群歸籠時顯得很擁擠,加上林(果)下因陽光照射較少,雞糞堆積,消毒工作跟不上,很容易導致病菌滋生。

2.雞傳染性鼻炎在每年的晚秋、初春及雨季流行,流行期較長,夏季很少發(fā)生。本病的發(fā)生主要與氣候變化、潮濕、寒冷及雞舍過于擁擠、通風不良等因素有關,就診治的病例來看,發(fā)病原因應該是氣候突然變化造成溫度突然降低而養(yǎng)殖戶又沒有及時采取應對措施所致。

3.晚間在保證雞舍正常溫度的情況下,保持通風,及時排氣,降低氨氣濃度,減輕對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在發(fā)病癥狀逐漸減輕后,在飲水中按說明用量加入強效電解多維或維生素C粉以抗應激,增強體質。

4.傳染性鼻炎發(fā)生以后,磺胺類藥物和抗生素對本病有明顯療效,用藥以后,可在短時間內減輕癥狀,縮短病程,但由于藥物只能抑制雞體內的細菌,因此本病在停藥后會反復發(fā)生,從而造成機體抵抗力降低而續(xù)發(fā)感染大腸桿菌病等其他疾病,一旦多病并發(fā),會造成死亡增多,嚴重影響日增重,因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