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語文閱讀之郁達夫散文(全國解析版)_第1頁
2024年高考語文閱讀之郁達夫散文(全國解析版)_第2頁
2024年高考語文閱讀之郁達夫散文(全國解析版)_第3頁
2024年高考語文閱讀之郁達夫散文(全國解析版)_第4頁
2024年高考語文閱讀之郁達夫散文(全國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語文郁達夫散文專練

郁達夫作品:《懷魯迅》

《西溪的晴雨》

《花塢》

《半日的游程》

《釣臺的春晝》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賞》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文本一

懷魯迅

郁達夫

真是晴天的霹靂,在南臺的宴會席上,忽而聽到了魯迅的死!

發(fā)出了幾通電報,會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開往上海的輪船。

22日上午10時船靠了岸,到家洗一個澡,吞了兩口飯,跑到膠州路萬國殯儀

館去,遇見的只是真誠的臉,熱烈的臉,悲憤的臉,和千千萬萬將要破裂似的青年

男女的心肺與緊捏的拳頭。

這不是尋常的喪葬,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這正像是大地震要來,或黎明將到

時充塞在天地之間的一瞬間的寂靜。

生死,肉體,靈魂,眼淚,悲嘆,這些問題與感覺,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

魯迅的死的彼岸,還照耀著一道更偉大,更猛烈的寂光。

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xiàn)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的人物,

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因魯迅的一死,使人們

自覺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為,也因魯迅的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國還是奴隸性很濃

厚的半絕望的國家。

魯迅的靈樞,在夜陰里被埋入淺土中去了;西天角卻出現(xiàn)了一片微紅的新月。

1936年10月24日在上海

文本二

秋夜(節(jié)選)?

巴金

窗外“荷荷”地下著雨,天空黑得像一盤墨汁,風從窗縫吹進來,寫字桌上的

臺燈像閃眼睛一樣忽明忽暗地閃了幾下。我剛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頁。我抬起頭,

就好像看見先生站在面前。仍舊是矮小的身材,黑色的長袍,濃濃的眉毛,厚厚的

上唇須,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兩根手指夾著一支香煙。他深深地吸一口

煙,向空中噴著煙霧。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易近人。而且每一個動作里仿

佛都有先生的特殊的東西。你一眼就可以認出他來。

風在震搖窗戶,雨在狂流,屋子里燈光黯淡。可是從先生坐的地方發(fā)出來炫目

的光。我不轉眼地朝那里看。透過黑色長袍我看見一顆燃得通紅的心。先生的心一

直在燃燒,成了一個鮮紅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東西。我望著這顆心,我渾身的

血都燒起來,我覺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熱發(fā)散出去,我感到一種獻身的欲望。這不

是第一回了。過去跟先生本人接近,或者翻閱先生著作的時候,我接觸到這顆燃燒

的心,我常常有這樣一種感覺;其實不僅是我,當時許多年輕人都曾從這顆心得到

溫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氣,得到啟發(fā)。

他站起來,走到窗前,發(fā)光的心仍然在他的胸膛里燃燒,跟著他到了窗前。我

記起了,多少年來這顆心就一直在燃燒,一直在給人們指路。他走到哪里,他的心

就在哪里發(fā)光,生熱。我知道多少年輕人帶著創(chuàng)傷向他要求幫助,他細心地治好他

們的傷,讓他們恢復了精力和勇氣,繼續(xù)走向光明的前途。

雨住了,風也消逝了。天空不知在什么時候露出一點點灰色。夜很靜。連他那

顆心“必必剝剝”地燃燒的聲音也聽得見。他拿一只手慢慢地壓在胸前,我覺得他

的身子似乎微微地在顫動,我聽見他激動地、帶感情地說:

“忘記我,管自己生活。可是我永遠忘不了你們。”

“難道為了你們,我還有什么不可以拿出來的?”

“難道為了你們,我還有過什么顧慮?”

“難道我曾經(jīng)在真理面前退卻?在暴力面前低頭?”

“為了追求真理我不是敢說,敢做,敢罵,敢恨,敢愛?”

“我所預言的'將來的光明'不是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你們的眼前?”

“那么仍然要記?。簽榱苏胬恚覑郏液?,敢說,敢做,敢追求!”

“勇敢地繼續(xù)向著更大的光明前進!”

靜寂的夜讓他的聲音沖破了。仿佛整個空間都騷動起來。從四面八方送過來響

應的聲音。聲音漸漸地凝結在一起,愈凝愈厚,好像成了一大塊實在的東西。不知

道從哪里送來了火,它一下子就燃燒起來,愈燃愈亮,于是整個房間,整個夜都亮

起來了,就像在白天一樣。那一塊東西繼續(xù)在燃燒,愈燒愈小,終于成了一塊像人

心一樣的東西。它愈燃愈往上升,漸漸地升到了空中,就掛在天空,像一輪初升的

紅日。

我再看窗前魯迅先生的身形,它不知道在什么時候不見了。我連忙跑到窗前。

我看出來:像初日那樣掛在天空里的就是先生的燃燒的心。我第一眼只看到一顆心。

可是我仰起頭仔細再看,先生的慈祥的臉龐不是就在那兒?他笑得多么快樂!真是我

從未見過的表示衷心愉快的笑臉!

我回到寫字桌前,把《野草》闔上,我吃驚地發(fā)現(xiàn)那一顆透明的紅心也在書上

燃燒……原來我俯在攤開的先生的《野草》上做了一個秋夜的夢。

窗外還有雨聲,秋夜的雨滴在芭蕉葉上的聲音,滴在檐前石階上的聲音。

可是在先生的書上,我的確看到了他那顆發(fā)光的燃燒著的心。

【注】①選自《世界美文觀止》。選文作于1956年9月。1936年10月19日,

魯迅在上海去世,22日出殯,巴金等作家扶樞上了靈車,緩緩前往萬國公墓。

6.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雖然文章篇幅短小,但作者仍細致交代自己“收拾行李”“乘船到上海”“洗澡”

“吃飯”等瑣屑之事,是為了使文章更真實,推進更合理。

B.“在此地似乎都太渺小”,作者的這一看法,是基于把“生死,肉體,靈魂,眼

淚,悲嘆”同魯迅先生逝世所產(chǎn)生的影響進行對比而得出的。

C.文中“更猛烈的寂光”“微紅的新月”等形象極富象征意味,象征魯迅先生雖然

去世了但他的精神卻并未消失,轉化為嶄新而強大的能量。

D.文中節(jié)奏急促、語勢強烈的大量短句,既可以傳達出作者驚聞魯迅逝世的急迫心

緒,也能細致而嚴密地闡發(fā)對偉大人物價值的理性思索。

7.下列對文本二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開篇營造了一個雨驟風狂、昏暗壓抑的環(huán)境氛圍,一是為了揭示現(xiàn)實的殘酷,

二是為了反襯魯迅先生的光芒。

B.文中反復提到魯迅先生“燃燒的心”,作者借此想表現(xiàn)魯迅先生為了幫助青年,

不計得失、甘于奉獻的崇高品質。

C.夢境中,魯迅先生的一席話是期望我們:管自己生活,勇敢追求真理,不在暴力

面前低頭,勇敢向光明前進。

D.文章通過夢境來回憶魯迅先生的言行,體現(xiàn)其精神品質;通過現(xiàn)實來表達作者對

魯迅先生的懷念和敬仰之情。

8.文本一中畫線部分作者為什么說“因魯迅的一死”既“使人們自覺出了民族的尚

可以有為”又“使人家看出了中國還是奴隸性很濃厚的半絕望的國家”?請簡要分析。

(4分)

9.“比較閱讀”是指通過對兩篇或多篇文章進行比較,從而揭示它們之間的相似點

和不同點,以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見解。比較角度的選擇是比較閱讀的關鍵所在。

文本一和文本二都是懷念魯迅先生的文章,若對這兩篇文章進行比較閱讀,你認為

最佳的“比較角度”是什么?談談你的看法和依據(jù)。(6分)

【答案】

6.B7.C

8.①”因魯迅的一死”,人們能認識到我們這個民族曾出現(xiàn)過魯迅先生這樣的偉大

人物,因而民族尚可以有為。②人家看出我們這個民族還有人不擁護、愛戴、崇仰

魯迅先生,因而中國還是奴隸性很濃厚的半絕望的國家。

9.示例一:比較角度:文章的風格比較?!稇阳斞浮返恼Z言雄渾有力,表達出作者

對魯迅的敬仰與內心的激憤?!肚镆埂氛Z言深沉,感情深摯飽滿,既包含對魯迅先生

的思念與崇敬,也表現(xiàn)魯迅先生對青年的影響。通過比較能較好把握同題材作品不

同語言風格,加深對魯迅精神的理解。

示例二:比較角度:對魯迅的認識評價比較。《懷魯迅》更多地評價魯迅的死對于民

族國家的影響和意義,《秋夜》側重于表現(xiàn)魯迅燃燒的心,展示魯迅精神的能量;通

過比較豐富對魯迅的認識,更深入地理解魯迅精神。(還可從寫作背景、寫作意圖、

表現(xiàn)技巧等角度比較,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綜合賞析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的能力。

A.”是為了使文章更真實,推進更合理"理解錯誤,目的是表現(xiàn)內心的急切。

C.“轉化為嶄新而強大的能量”牽強附會,“寂光”“新月”象征在魯迅精神感召下

形成的新生力量和新的改變。

D.“細致而嚴密地闡發(fā)對偉大人物價值的理性思索”是依托長句而不是短句來實現(xiàn)

的。

故選Bo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綜合賞析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的能力。

A.”揭示現(xiàn)實的殘酷”無中生有,本文寫于1956年。

B.“作者借此想表現(xiàn)魯迅先生為了幫助青年,不計得失、甘于奉獻”理解片面,燃

燒的心含義非常豐富。

D.“通過現(xiàn)實來表達作者對魯迅先生的懷念和敬仰之情”分析錯誤,文章崇敬懷念

之情的表達并沒有現(xiàn)實和夢境的截然區(qū)分。

故選Co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句子含義的能力。

①“使人們自覺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為”,結合文本一“這不是尋常的喪葬,這也不

是沉郁的悲哀,這正像是大地震要來,或黎明將到時充塞在天地之間的一瞬間的寂

靜”“在魯迅的死的彼岸,還照耀著一道更偉大,更猛烈的寂光”和文本二“其實不

僅是我,當時許多年輕人都曾從這顆心得到溫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氣,得到啟發(fā)”

“它愈燃愈往上升,漸漸地升到了空中,就掛在天空,像一輪初升的紅日”可知,

人們自覺地祭奠魯迅,表現(xiàn)出對偉大人物的崇敬,魯迅就像太陽,精神照耀民族大

地,帶來民族希望?!耙螋斞傅囊凰馈?,人們能認識到我們這個民族曾出現(xiàn)過魯迅先

生這樣的偉大人物,因而民族尚可以有為。

②“使人家看出了中國還是奴隸性很濃厚的半絕望的國家”,結合文本一“有了偉大

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可知,文章隱

隱指出當時確有人反對魯迅先生,不知擁護,愛戴,崇仰偉大人物,人家看出我們

這個民族還有人不擁護、愛戴、崇仰魯迅先生,因而中國還是奴隸性很濃厚的半絕

望的國家。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

兩篇文章“比較角度”很多,可以從文章風格角度,也可以從對人物的評價角度,

還可從寫作背景、寫作意圖、表現(xiàn)技巧等角度進行比較,言之成理即可。

文章的風格比較?!稇阳斞浮贰斑@不是尋常的喪葬,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這正像是

大地震要來,或黎明將到時充塞在天地之間的一瞬間的寂靜”“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xiàn)

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

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因魯迅的一死,使人們自覺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

為,也因魯迅的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國還是奴隸性很濃厚的半絕望的國家”文中

大量長句,傳達出作者對魯迅的敬仰與內心的激憤,語言雄渾有力。《秋夜》“透過

黑色長袍我看見一顆燃得通紅的心。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燒,成了一個鮮紅的、透明

的、光芒四射的東西”“我望著這顆心,我渾身的血都燒起來,我覺得我需要把我身

上的熱發(fā)散出去,我感到一種獻身的欲望”“他走到哪里,他的心就在哪里發(fā)光,生

熱”“可是在先生的書上,我的確看到了他那顆發(fā)光的燃燒著的心”文章通過夢境來

回憶魯迅先生的言行,體現(xiàn)其精神品質;通過現(xiàn)實來表達作者對魯迅先生的懷念和

敬仰之情。語言深沉,感情深摯飽滿,既包含對魯迅先生的思念與崇敬,也表現(xiàn)魯

迅先生對青年的影響。

通過比較能較好把握同題材作品不同語言風格,加深對魯迅精神的理解。

對魯迅的認識評價比較?!稇阳斞浮贰耙螋斞傅囊凰?,使人們自覺出了民族的尚可以

有為,也因魯迅的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國還是奴隸性很濃厚的半絕望的國家”更

多地評價魯迅的死對于民族國家的影響和意義,《秋夜》“透過黑色長袍我看見一顆

燃得通紅的心。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燒,成了一個鮮紅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東西”

“我望著這顆心,我渾身的血都燒起來,我覺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熱發(fā)散出去,我

感到一種獻身的欲望”“他走到哪里,他的心就在哪里發(fā)光,生熱”側重于表現(xiàn)魯迅

燃燒的心,展示魯迅精神的能量。

通過比較豐富對魯迅的認識,更深入地理解魯迅精神。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西溪的晴雨

郁達夫

西北風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曉得蘆花總還沒有白,前兩星期,源寧來看了

西湖,說他倒覺得有點失望,因為湖光山色,太整齊,太小巧,不夠味兒,他開來

的一張節(jié)目上,原有西溪的一項;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張微雨里

下西溪,好教源寧去嘗一嘗這西湖近旁的野趣。

天色是陰陰漠漠的一層,濕風吹來,有點兒冷,也有點兒香,香的是野草花的

氣息。車過方井旁邊,自然又下車來,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教修士們的古墓。從墓

門望進去,只是黑沈沈、冷冰冰的一個大洞,什么也看不見,鼻子里卻聞吸到了一

種霉灰的陰氣。

把鼻子掀了兩掀,聳了一聳肩膀,大家都說,可惜忘記了帶電筒,但在下意識

里,自然也有一種恐怖、不安和畏縮的心意,在那里作惡,直到了花塢的溪旁,走

進窗明幾凈的靜蓮庵堂去坐下,喝了兩碗清茶,這一些鬼胎,方才洗滌了個空空脫

脫。

游西溪,本來是以松木場下船,帶了酒盒行廚,慢慢兒地向西搖去為正宗。像

我們那么高坐了汽車,飛鳴而過古蕩、東岳,一個鐘頭要走百來里路的旅客,終于

是難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車座里,引頸而向西向北一望,直

到湖州,只見一派空明,遙蓋在淡綠成陰的斜平海上;這中間不見水,不見山,當

然也不見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綠綠,遠無岸,近亦無田園村落的一個大斜坡,

過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為止的那一條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處就在這里,尤其是

當微雨朦朧,江南草長的春或秋的半中間。

從留下下船,回環(huán)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蘆花淺水里打圈圈。圓橋茅舍,

桑樹蓼花,是本地的風光,還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帶湖上的青山,

不知不覺,忽而又會移上你的面前來,和你點一點頭,又匆匆的別了。

搖船的少女,也總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個站在船尾把搖櫓,一個坐在船頭上

使槳,身體一伸一俯,一往一來,和櫓聲的咿呀,水波的起落,湊合成又圓又曲的

進行軟調;游人到此,自然會想起瘦西湖邊,竹西歌吹的閑情,而源寧昨天在漪園

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枝靈簽,仿佛是完全的應了,簽詩的語文,是《鄢風?桑中》

章末后的三句,叫作“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此后便到了交蘆庵,上了彈指樓,因為是在雨里,帶水拖泥,終于也感不到什

么的大趣,但這一天向晚回來,在湖濱酒樓上放談之下,源寧卻一本正經(jīng)地說:“今

天的西溪,卻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p>

前天星期假日,日暖風和,并且在報上也曾看到了蘆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

老龍夫婦,又來約去西溪,去的時候,太晚了一點,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彈指樓上,

消磨了半日之半。一片斜陽,反照在蘆花淺渚的高頭,花也并未怒放,樹葉也不曾

凋落,原不見秋,更不見雪,只是一味的晴明浩蕩,飄飄然,渾渾然,洞貫了我們

的腸腑。老僧無相,燒了面,泡了茶,更送來了酒,末后還拿出了紙和墨,我們看

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邊的蘆花蕩,就問無相,花要幾時才能全白?老僧操

著緩慢的楚國口音,微笑著說:“總要到陰歷十月的中間;若有月亮,更為出色?!?/p>

說后,還提出了一個交換的條件,要我們到那時候,再去一玩,他當預備些精饌相

待,聊當作潤筆,可是今天的字,卻非寫不可。老龍寫了“一劍橫飛破六合,萬家

憔悴哭三吳”的十四個字,我也附和著抄了一副不知在那里見過的聯(lián)語:“春夢有

時來枕畔,夕陽依舊上簾鉤。”

喝得酒醉醺醺,走下樓來,小河里起了晚煙,船中間滿載了黑暗,龍婦又逸興

遙飛,不知上哪里去摸出了一枝洞簫來吹著?!捌渎晢鑶枞?,如怨如慕,如泣如訴,

余音裊裊,不絕如縷",倒真有點像是七月既望,和東坡在赤壁的夜游。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的前半部分記敘了雨中游覽西溪的情景,后半部分記敘了晴日游覽西溪的經(jīng)

歷,兩個部分都寫出了西溪景致之美。

B.作者一行在天主教修士墓游賞時體驗不佳的原因,一是沒帶電筒看不清景色,二

是該處景致與作者等人審美趣味不合。

C.老龍即興題句,既點出杭州吳越舊地的歷史文化,也顯出自己高深的文字功力,

使得只能借用前人聯(lián)語的我相形見細。

D.作者在文章結尾處說西溪的夜游像蘇軾赤壁的夜游,不僅因為二者都有幽咽的簫

聲,也因為二者都寄寓了文人的情致。

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欲揚先抑,先自貶為高坐汽車的“俗物”,為隨后描寫車行途中所見的美景

蓄勢,強化了對西溪風物的贊美之情。

B.本文借用詩經(jīng)《桑中》這首情詩的名句,表達對西溪搖船少女強烈的愛慕,飽含

浪漫的情致,給文章增添了詩情畫意。

C.本文用詞別具一格,比如第五自然段“移上”一詞,寫出作為背景的湖上青山忽

然映入眼簾的情狀,富有動感,令人眼前一亮。

D.文中有許多信息一再出現(xiàn),比如西溪的蘆花、對西湖景色的感受等等,從而使文

章前后呼應,結構清晰完整。

8.源寧為什么會說“今天的西溪,卻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請結合文章內容,

具體分析。(4分)

9.游記散文一般以寫景狀物為主,為何本文卻在寫人方面花費大量筆墨?請結合文

本談談你的看法。(6分)

【答案】6.C7.B

8.西溪充滿野趣,蒼茫自然,不整齊小巧。從4、8自然段的描寫中選取內容簡要

分析。西溪的好處有:水路回環(huán)曲折的曲折美;圓橋茅舍、桑樹蓼花的田園風光美;

搖船的少女及櫓聲的咿呀景象的詩意美。

9.①人的評價從側面反映景的特點。②對人的描寫也是寫景的一部分,如搖船少女。

③人的言行中透露出來的情韻審美進一步強化了景物特征。

【解析】

【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的能力。

C.“使得只能借用前人聯(lián)語的我相形見細”錯誤,老龍即興題句,切合杭州吳越舊

地的歷史文化,文字功力高深,而我恰切地引用前人聯(lián)語,與老龍題寫的內容相得

益彰。

故選Co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

B.“表達對西溪搖船少女強烈的愛慕”錯誤,原文為“搖船的少女,也總好算是西

溪的一景:一個站在船尾把搖櫓,一個坐在船頭上使槳,身體一伸一俯,一往一來,

和櫓聲的咿呀,水波的起落,湊合成又圓又曲的進行軟調”,作者只是贊關搖船少

女的風姿,將其融人西溪景色的美好中,并沒有強烈的愛慕。

故選Bo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景物描寫特點的能力。

根據(jù)“從留下下船,回環(huán)曲折……是本地的風光”可知,西溪有水路回環(huán)曲折的曲

折美;

結合“圓橋茅舍,桑樹蓼花,是本地的風光,還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

一帶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覺,忽而又會移上你的面前來,和你點一點頭,又匆匆的

別了”可知,西溪有圓橋茅舍、桑樹蓼花的田園風光美;

結合“搖船的少女,也總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個站在船尾把搖櫓,一個坐在船頭

上使槳,身體一伸一俯,一往一來,和櫓聲的咿呀,水波的起落,湊合成又圓又曲

的進行軟調”可知,西溪有搖船的少女及櫓聲的咿呀景象的詩意美。

西溪既有靈動純粹的自然環(huán)境之美,又有活潑明麗的人文景象之美,充滿野趣,蒼

茫自然,又不整齊小巧。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賞析文章相關內容作用的能力。

“源寧卻一本正經(jīng)地說:'今天的西溪,卻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倒

真有點像是七月既望,和東坡在赤壁的夜游”,西溪景物優(yōu)美,西溪夜晚劃船吹簫

滿是愜意,人的評價從側面反映景的特點。

“搖船的少女,也總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個站在船尾把搖櫓,一個坐在船頭上使

槳,身體一伸一俯,一往一來,和櫓聲的咿呀,水波的起落,湊合成又圓又曲的進

行軟調”,西溪搖船的少女及櫓聲的咿呀景象充滿詩意美。對人的描寫也是寫景的

一部分。

“引頸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見一派空明,遙蓋在淡綠成陰的斜平海上;

這中間不見水,不見山,當然也不見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綠綠”“好處就在這

里,尤其是當微雨朦朧,江南草長的春或秋的半中間”,從人的主觀情感出發(fā)描繪

景物,使景物別有神韻,人的言行中透露出來的情韻審美進一步強化了景物特征。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花塢

郁達夫

“花塢”這一個名字,大約是到過杭州,或在杭州住上幾年的人,沒有一個不

曉得的,尤其是游西溪的人,平??傄坏交▔]。二三十年前,汽車不通,公路未

筑,要去游一次,真不容易;所以明明知道這花塢的幽深清絕,但腳力不健,非好

游如好酒的詩人,不大會去?,F(xiàn)在可不同了,從湖濱向北向西地坐汽車去,不消半

個鐘頭,就能到花塢口外。而花塢的住民,每到了春秋佳日的放假日期,也會成群

結隊,在花塢口的那座涼亭里鵠候,預備來做一個臨時導游的角色,好輕輕快快地

賺取游客的兩毛小洋;現(xiàn)在的花塢,可真成了第二云棲,或第三九溪十八澗了。

花塢的好處,是在它的三面環(huán)山,一谷直下的地理位置,石人塢不及它的深,

龍歸塢沒有它的秀。而竹木蕭疏,清溪蜿繞,庵堂錯落,尼媼翩翩,更是花塢獨有

的迷人風韻。將人來比花塢,就像濟陽商婦,老抱琵琶;將花來比花塢,更像碧桃

開謝,未死春心;將菜來比花塢,只好說冬菇燒豆腐,湯清而味雋了。

我的第一次去花塢,是在松木場放馬山背后養(yǎng)病的時候,記得是一天日和風定

的清秋的下午,坐了黃包車,過古蕩,過東岳,看了伴鳳居,訪過風木庵(是錢唐

丁氏的別業(yè)),感到了口渴,就問車夫,這附近可有清靜的乞茶之處?他就把我拉到

了花塢的中間。

伴鳳居雖則結構堂皇,可是里面卻也坍敗得可以;至于楊家牌樓附近的風木庵

哩,丁氏的手跡尚新,茅庵的木架也在,但不曉怎么,一走進去,就感到了一種撲

人的霉灰冷氣。當時大廳上停在那里的兩口丁氏的棺材,想是這一種冷氣的發(fā)源之

處,但泥墻傾圮,蛛網(wǎng)繞梁,與壁上掛在那里的字畫屏條一對比,極自然地令人生

出了“俯仰之間,已成陳跡”的感想。因為剛剛在看了這兩處衰落的別墅之后,所

以一到花塢,就覺得清新安逸,像世外桃源的樣子了。

自北高峰后,向北直下的這一條塢里,沒有洋樓,也沒有偉大的建筑,而從竹

葉雜樹中間透露出來的屋檐半角,女墻一圍,看將過去卻又顯得異常的整潔,異常

的清麗。英文字典里有cot-tage(指鄉(xiāng)村地區(qū)的小屋,村舍或鄉(xiāng)間、旅游勝地的度

假用小型別墅)的這一個名字;而形容這些茅屋田莊的安閑小潔的字眼,又有著許

多像tiny(小巧的),dainty(精致的),snug(溫暖舒適的)的絕妙佳詞,我雖則

還沒有到過英國的鄉(xiāng)間,但到了花塢,看了這些小庵卻不能自已地便想起了這種只

在小說里讀過的英文字母。我手指著那些在林間散點著的小小的茅庵,回頭來就問

車夫:“我們可能進去?”車夫說:“自然是可以的?!庇谑蔷驮谝磺?,走上了山

路高一段的地方,到了靜掩在那里的,雙黑板的墻門之外。

車夫使勁敲了幾下,庵里的木魚聲停了,接著門里頭就有一位女人的聲音,問

外面誰在敲門。車夫說明了來意,鐵門閂一響,半邊的門開了,出來迎接我們的,

卻是一位白發(fā)盈頭、皺紋很少的老婆婆。

庵里面的潔凈,一間一間小房間的布置的清華,以及庭前屋后樹木的參差掩映,

和廳上佛座下經(jīng)卷的縱橫,你若看了之后,仍不起皈依棄世之心的,我敢斷定你就

是沒有感覺的木石。

那位帶發(fā)修行的老比丘尼去為我們燒茶煮水的中間,我遠遠聽見了幾聲從谷底

傳來的鵲噪的聲音;大約天時向暮,烏鴉來歸巢了,谷里的靜,反因這幾聲的急噪,

而加深了一層。

我們靜坐著,喝干了兩壺極清極酎的茶后,該回去了,遲疑了一會,我就拿出

了一張紙幣,當作茶錢,那一位老比丘尼卻笑起來了,并且婉慢地說:

“先生!這可以不必;我們是清修的庵,茶水是不用錢買的?!?/p>

推讓了半天,她不得已就將這一元紙幣交給了車夫,說:“這給你做個外快吧!”

這老尼的風度,和這一次逛花塢的情趣,我在十余年后的現(xiàn)在,還在津津地感

到回味。所以前一禮拜的星期日,和新來杭州住的幾位朋友遇見之后,他們問我“上

哪里去玩?”我就立時提出了花塢,他們是有一乘自備汽車的,經(jīng)松木場,過古蕩

東岳而去花塢,只需二十分鐘,就可以到。

十余年來的變革,到花塢里也留下了痕跡。竹木的清幽,山溪的靜妙,雖則還

同太古時一樣,但房屋加多了,地價當然也增高了幾百倍;而最令人感到不快的,

卻是這花塢的住民的變作了狡猾的商人。庵里的尼媼,和退院的老僧,也不像從前

的恬淡了,建筑物和器具之類,并且處處還受著了歐洲的下劣趣味的惡化。

同去的幾位,因為沒有見到十余年前的花塢,所以仍舊感覺得非常滿意,以為

九溪十八澗、云棲絕沒有這樣的清幽深邃;但在我的內心,卻想起了一位素樸天真、

沉靜幽嫻的少女,忽然脫掉旗袍而換上蕾絲鏤空洋裝的狀態(tài)。

(有刪改)

6.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但腳力不健,非好游如好酒的詩人,不大會去”,表明去“花塢”的人

不多,也諷刺了那些好酒詩人。

B.文章第三段寫第一次去游花塢經(jīng)過了很多地方,但只是一筆帶過,體現(xiàn)了本文“簡

單處惜墨如金”的寫作特點。

C.作者問車夫“我們可能進去”,表明作者見到幾處茅庵的欣喜,也表明對這一清

幽去處的幾分敬畏之心。

D.文章的結尾處寫現(xiàn)在的“花塢”好比“素樸天真、沉靜幽嫻”的少女“脫掉旗袍而換

上蕾絲鏤空洋裝”,表達了作者的失望之情。

7.下列對文章第二自然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將“花塢”與“石人塢”“龍歸塢”進行對比,目的在于突出表現(xiàn)“花塢”的幽深秀美。

B.強調“花塢”獨有的迷人風韻,為下文描寫花塢之景和向老尼“乞茶”的情節(jié)做鋪墊。

C.將“花塢”比作“浴陽商婦”“碧桃開謝”“冬菇燒豆腐”,都生動地凸顯了其簡單清爽

之美。

D.本段于去花塢之前寫花塢之美,不僅呼應了開頭人人必游花塢的內容,也引發(fā)

了讀者的想象。

8.本文創(chuàng)作于20世紀30年代,明顯帶有那個時代的色彩,請結合原文,從環(huán)境背

景和語言特點角度分析《花塢》的“時代色彩”。(4分)

9.文章寫自己第一次游花塢時為什么要寫到“老尼”這個人物,這一人物在文中有怎

樣的作用?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6分)

答案:

6.A7.C

8.①環(huán)境背景:“花塢的住民……好輕輕快快地賺取游客的兩毛小洋”“庵里的尼媼,

和退院的老僧……并且處處還受著了歐洲的下劣趣味的惡化”,說明花塢的居民、僧

尼及建筑物器具的變化是伴隨著西風東漸而產(chǎn)生的。

②語言特點: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多引用英文詞語來表述內容。

9.①通過這一人物的塑造表現(xiàn)“花塢”的人情之美。

②為后文再次帶朋友去游“花塢”做鋪墊。

③與現(xiàn)在“花塢”的商業(yè)氣息形成對比,表明對以前“清幽純凈”的花塢的懷念之情。

【解析】6.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

A.“也諷刺了那些好酒詩人”錯誤。由原文“二三十年前,汽車不通,公路未筑,要去

游一次,真不容易;所以明明知道這花塢的幽深清絕,但腳力不健,非好游如好酒

的詩人,不大會去”可知,“好游如好酒”只是一個比喻的說法,選項中所說“也諷刺

了那些好酒詩人,,曲解文意。

故選Ao

7.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情節(jié)和段落作用的能力。

C.“都生動地凸顯了其簡單清爽之美”錯誤。根據(jù)原文第二段“將菜來比花塢,只好說

冬菇燒豆腐,湯清而味雋了”可知,將“花塢”比作“冬菇燒豆腐”凸顯了“花塢”的簡單

清爽而韻味綿長之美,選項以偏概全。將“花塢”比作“浴陽商婦”突出了“花塢”的“幽

深秀美”;而將“花塢”比作“碧桃開謝”,突出了“花塢”的“不乏生機”。

故選C。

8.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體裁特征的能力。

環(huán)境背景:

由“現(xiàn)在可不同了……而花塢的住民,每到了春秋佳日的放假日期,也會成群結隊,

在花塢口的那座涼亭里鵠候,預備來做一個臨時導游的角色,好輕輕快快地賺取游

客的兩毛小洋”“庵里的尼媼,和退院的老僧,也不像從前的恬淡了,建筑物和器具

之類,并且處處還受著了歐洲的下劣趣味的惡化”可知,“花塢的住民……好輕輕快

快地賺取游客的兩毛小洋”“庵里的尼媼,和退院的老僧……并且處處還受著了歐洲

的下劣趣味的惡化”,說明花塢的居民、僧尼及建筑物器具的變化是伴隨著西風東漸

而產(chǎn)生的。

語言特點:

由“英文字典里有cot-tage(指鄉(xiāng)村地區(qū)的小屋,村舍或鄉(xiāng)間、旅游勝地的度假用小

型別墅)的這一個名字;而形容這些茅屋田莊的安閑小潔的字眼,又有著許多像tiny

(小巧的),dainty(精致的),snug(溫暖舒適的)的絕妙佳詞,我雖則還沒有到過

英國的鄉(xiāng)間,但到了花塢,看了這些小庵卻不能自己地便想起了這種只在小說里讀

過的英文字母”可知,語言特點: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多引用英文詞語來表述內容。

9.本題考查學生賞析人物形象特點以及作用的能力。

由“我們靜坐著,喝干了兩壺極清極酢的茶后,該回去了,遲疑了一會,我就拿出了

一張紙幣,當作茶錢,那一位老比丘尼卻笑起來了,并且婉慢地說:,先生!這可以

不必;我們是清修的庵,茶水是不用錢買的?!巴谱屃税胩欤坏靡丫蛯⑦@一元

紙幣交給了車夫,說:’這給你做個外快吧!’”可知,通過這一人物的塑造表現(xiàn)“花

塢”的人情之美。

由“這老尼的風度,和這一次逛花塢的情趣,我在十余年后的現(xiàn)在,還在津津地感到

回味。所以前一禮拜的星期日,和新來杭州住的幾位朋友遇見之后,他們問我'上哪

里去玩?’我就立時提出了花塢”可知,為后文再次帶朋友去游“花塢”做鋪墊。

由“竹木的清幽,山溪的靜妙,雖則還同太古時一樣,但房屋加多了,地價當然也增

高了幾百倍;而最令人感到不快的,卻是這花塢的住民的變作了狡猾的商人”“同去

的幾位,因為沒有見到十余年前的花塢,所以仍舊感覺得非常滿意,以為九溪十八

澗、云棲絕沒有這樣的清幽深邃;但在我的內心,卻想起了一位素樸天真、沉靜幽

嫻的少女,忽然脫掉旗袍而換上蕾絲鏤空洋裝的狀態(tài)”可知,與現(xiàn)在“花塢”的商業(yè)氣

息形成對比,表明對以前“清幽純凈”的花塢的懷念之情。

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半日的游程

郁達夫

去年有一天秋晴的午后,我因為天氣實在好不過,所以就擱下了當時正在趕著

寫的一篇短篇的筆,從湖上坐汽車馳上了江干。在兒時習熟的海月橋、花牌樓等處

閑走了一陣,看看青天,看看江岸,覺得一個人有點寂寞起來了,索性就朝西的直

上,一口氣便走到了二十幾年前曾在那里度過半年學生生活的之江大學的山中。二

十年的時間的印跡,居然處處都顯示了面形:從前的一片荒山,幾條泥路,與夫亂

石幽溪,草房藩溷,現(xiàn)在都看不見了。尤其要使人感覺到我老何堪的,是在山道兩

旁的那一排青青的不凋冬樹;當時只同豆苗似的幾根小小的樹秧,現(xiàn)在竟長成了可

以遮蔽風雨.可以掩障烈日的長林。不消說,山腰的平處,這里那里,一所所的輕巧

而經(jīng)濟的住宅.也添造了許多;像在畫里似的附近山川的大致,雖仍依舊,但校址的

周圍,變化卻竟簇生了不少。第一,從前在大禮堂前的那一絲空地,本來是下臨絕

谷的半邊山道,現(xiàn)在卻已將面前的深谷填平,變成了一大球場。大禮堂西北的略高

之處,本來是有幾枝被朔風摧折得彎腰屈背的老樹孤立在那里的,現(xiàn)在卻建筑起了

三層的圖書文庫了。二十年的歲月!三千六百日的兩倍的七千二百的日子!以這一

短短的時節(jié),來比起天地的悠長來,原不過是象白駒的過隙,①但是時間的威力,

究竟是絕對的暴君,曾日月之幾何,我這一個本在這些荒山野徑里馳騁過的毛頭小

子,現(xiàn)在也竟垂垂老了。

一路上走著看著,又微微地嘆著.自山的腳下,走上中腰,我竟費去了三十來分

鐘的時刻。半山里是一排教員的住宅.我的此來,原因為在湖上在江干孤獨得怕了。

想來找一位既是同鄉(xiāng),又是同學,而自美國回來之后就在這母校里服務的胡君,和

他來談談過去,賞賞清秋,并且也可以由他這里來探到一點故鄉(xiāng)的消息的。

兩個人本來是上下年紀的小學校的同學.雖然在這二十幾年中見面的機會不多,

但或當暑假,或在異鄉(xiāng),偶爾遇著的時候,卻也有一段不能自已的柔情,油然會生

起在各個的胸中。我的這一回的突然的襲擊。原也不過是想使他驚駭一下,用以加

增加增親熱的效力的企圖;升堂一見,他果然是被我駭?shù)沽恕?/p>

“哦!真難得!你是幾時上杭州來的?”他驚笑著問我。

“來了已經(jīng)多日了,我因為想靜靜兒地寫一點東西,所以朋友們都還沒有去看

過。今天實在天氣太好了,在家里坐不住,因而一口氣就跑到了這里。”

“好極!好極!我也正在打算出去走走,就同你一道上溪口去吃茶去吧,沿錢

塘江到溪口去的一路的風景,實在是不錯!”

沿溪入谷,在風和日暖,山近天高的田滕道上,二人慢慢地走著,談著,走到

九溪十八澗的口上的時候,太陽已經(jīng)斜到了去山不過丈來高的地位了。在溪房的石

條上坐落,等茶莊里的老翁去起茶煮水的中間,向青翠還像初春似的四山一看。我

的心坎里不知怎么,竟充滿了一股說不出的颯爽的清氣。兩人在路上,說話原已經(jīng)

說得很多了,所以一到茶莊,都不想再說下去,只瞪目坐著,在看四周的山和腳下

的水,忽而噓朔朔朔的一聲,在半天里。②晴空中一只飛鷹,象霹靂似的叫過了,

兩山的回音,更繚繞地震動了許多時。我們兩人頭也不仰起來,只豎起耳朵,在靜

聽著這鷹聲的響過?;仨戇^后,兩人不期而遇的將視線湊集了攏來,更同時破顏發(fā)

了一臉微笑,也同時不謀而合的叫了出來說:

“真靜?。 ?/p>

“真靜??!”

等老翁將一壺茶搬來,也在我們邊上的石條上坐下,和我們攀談了幾句之后,

我才開始問他說:“久住在這樣寂靜的山中,山前山后,一個人也沒有得看見,你們

倒也不覺得怕的么?”

“怕啥東西?我們又沒有龍連(錢),強盜綁匪,難道肯到孤老院里來討飯吃的

么?并且春三二月,外國清明,這里的游客,一天也有好幾千。冷清的,就只不過

這幾個月。”

我們一面喝著清茶.一面只在貪味著這陰森得同太古似的山中的寂靜.不知不

覺,竟把擺在桌上的四碟糕點都吃完了,老翁看了我們的食欲的旺盛,就又推薦著

他們自造的西湖藕粉和桂花糖說:“我們的出品,非但在本省口碑載道,就是外省,

也常有信來郵購的,兩位先生沖一碗嘗嘗看如何?”

大約是山中的清氣,和十幾里路的步行的結果吧。那一碗看起來似鼻涕,吃起

來似泥沙的藕粉,竟使我們嚼出了一種意外的鮮味。等那壺龍井芽茶.沖得已無茶味.

而我身邊帶著的一封絞盤牌也只剩了兩枝的時節(jié),覺得今天是行得特別快的那輪秋

日,早就在西面的峰旁躲去了。谷里雖掩下了一層陰影,而對面東首的山頭,還映

得金黃淺碧,似乎是山靈在預備去赴夜宴而鋪陳著濃裝的樣子。我昂起了頭,正在

賞玩著這一幅以青天為背景的夕照的秋山,忽所見耳旁的老翁以富有抑揚的杭州土

音計算著賬說:

③“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

我真覺得這一串話是有詩意極了,就回頭來叫了一聲說:“老先生!你是在對課

呢?還是在做詩?”他倒驚了起來,張圓了兩眼呆視著問我:

“先生你說啥話語?”

“我說,你不是在對課么?三竺六橋,九溪十八澗,你不是對上了'一茶四碟,

二粉五千文'了么?”

說到了這里,他才搖動著胡子,哈哈地大笑了起來,我們也一道笑了。付賬起

身,向右走上了去理安寺的那條石砌小路,我們倆在山嘴將轉彎的時候,三人的呵

呵呵呵的大笑的余音,④似乎還在那寂靜的山腰,寂靜的溪口,作不絕如縷的回響。

(選自《郁達夫散文》,人民文學出版社2022年版)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開頭部分交代了“我”出游的時間和出游的緣由,至于出游的目的地,“我”

全憑興之所至,并未做周全的計劃。

B.“我”去拜訪小學同學,并未提前知會他,兩人雖見面不多,但彼此間情誼深厚,

“我”的意外到訪讓他驚喜萬分。

C.步行山路到達茶莊之后,“我們”感覺疲憊不堪,加上路上已經(jīng)說了很多話,此時

相對無言,陷入了尷尬的沉默。

D.我詢問老翁是“對課”還是“作詩”,是在與老翁開玩笑,因為“我”清楚老翁其

實不大可能懂得格律。

7.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句子①用“暴君”來形容“時間的威力”,寫出了歲月不待人的殘酷,“究竟”更

加強了語氣。

B.句子②用飛鷹的叫聲襯托山間的寂靜,不但讓人感到“身歷其境”,更感到“心歷

其境”。

C.句子③中“我”從老翁的算賬聲這一生活細節(jié)里捕捉到了詩意,更顯出“我”的

文人雅趣。

D.句子④中“似乎”構成了雙重語義,“大笑的余音”此刻既回蕩在山間,也回蕩在

“我”的心里。

8.本文結構精巧,“我”的心境隨著游程的行進而變化。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4

分)

9.課文《故都的秋》用雅致雋永的語言,精選意象寫出了秋“清、靜、悲涼”的意

境美。本文與《故都的秋》一樣,帶有傳統(tǒng)文人的審美情趣,請結合文本簡要賞析。

(6分)

【答案】

6.C

【解析「'感覺疲憊不堪”于文無據(jù),且不說話是為了感受山間的寂靜,而非“尷尬

的沉默”。

7.D

【解析】從原文“向右走上了去理安寺的那條石砌小路,我們倆在山嘴將轉彎的時

候”可知,“我們”已經(jīng)走出很遠,現(xiàn)實的笑聲不可能還在回響,“似乎”點明了“大

笑的余音的回響”只是“我”心里的主觀感受。

8.①馳上江干,游覽海月橋、花牌樓時,“我”的心境是寂寞的;②在之江大學山中

游覽,“我”內心充滿時間流逝、韶華不再的慨嘆;③到了胡君居處時,“我”又因

舊友重逢而喜悅興奮;④與胡君一同來到茶莊,在寂靜的山間,“我”的內心充滿颯

爽的清氣,變得平和寧靜。(共4分,每點1分)

9.①在選擇意象上,作者繼承山水田園詩的寫作傳統(tǒng):選取“亂石幽溪”“秋山”

等典型意象,用“金黃淺碧”來寫山頭夕照,深得古人“詩中有畫”的真?zhèn)?;②?/p>

語言風格上,文章簡淡質樸、含蓄雋永:如文中“看看青天,看看江岸”“一片

荒山,幾條泥路"等句,語言質樸自然,不事雕飾;引用或化用古詩文詞句,如“曾

日月之幾何”“不絕如縷”,簡潔典雅,含蓄雋永;③在審美意境上,作者追求寂靜

空靈,情景交融的審美意趣,追求人與自然合為一體,物我兩忘的意境;④吸收歷

代山水游記中布局謀篇的精華,文章講求結構布局,富于節(jié)奏和層次的變化,曲徑

通幽,漸入勝境。(共6分,每點2分,答對3點即可。第②點語言風格的分析概括,

只要能符合“傳統(tǒng)文人的審美情趣”即可;第④點題干未有提示,但屬“傳統(tǒng)文人

的審美情趣”,考生若能答出也可酌情給分。)

五、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9題

釣臺的春晝

郁達夫

因為近在咫尺,以為什么時候要去就可以去,我們對于本鄉(xiāng)本土的名區(qū)勝景,

反而往往沒有機會去玩,或不容易下一個決心去玩的。正唯其是如此,我對于富春

江上的嚴陵,二十年來,心里雖每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