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林州市林慮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化學下學期3月線上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河南省林州市林慮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化學下學期3月線上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河南省林州市林慮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化學下學期3月線上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河南省林州市林慮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化學下學期3月線上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河南省林州市林慮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化學下學期3月線上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7-河南省林州市林慮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化學下學期3月線上考試試題(含解析)一、單選題1.R+的結構示意圖為,則R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A.第三周期0族B.第四周期IA族C.第三周期IA族D.第三周期VIIA族【答案】B【解析】【詳解】R+是原子失去一個電子形成的,原子核不變。離子結構示意圖是,則原子核外有19個電子,是19號元素鉀,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四周期IA族,故選項B正確。2.關于元素周期表的說法正確的是A.元素周期表有8個主族 B.Ⅰ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屬元素C.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 D.元素周期表有7個周期【答案】D【解析】【詳解】A.元素周期表有16個族,其中有7個主族,故A不選;B.第ⅠA族除了氫元素全部是金屬元素,故B不選;C.短周期是指前三周期,故C不選;D.元素周期表有七個橫行,每一橫行就是一個周期,所以共有7個周期,故D選。故選D。3.下列關于周期表的說法正確的是()A.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B.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相同C.能生成堿的金屬都在第ⅠA族D.第三周期有8種元素【答案】D【解析】【詳解】A.在周期表中,把電子層數(shù)相同的元素放在一個橫行中稱為周期,所以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相同,故A錯誤;B.元素性質相像,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的元素在同一主族,故B錯誤;C.第IIA、IIIA也含有金屬元素,如第IIA的鎂元素屬于金屬元素,能生成堿,故C錯誤;D.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有8種元素,故D正確;故答案為D。4.2024年12月1日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lián)合會宣布,將合成的四種新元素命名為113號(縮寫為Nh)、115號(Mc)、117號(Ts)和118號(O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13號元素的氧化物為兩性氧化物B.115號元素位于第六周期第VA族C.117號元素的某種原子,核內含176個中子,此原子是TsD.118號元素的原子最外層有8個電子【答案】D【解析】A項,113號元素為第七周期第IIIA族,依據(jù)同主族元素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可知113號元素金屬性很強,不行能形成兩性氧化物,故A項錯誤;B項,115號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VA族,故B項錯誤;C項,因為中Z代表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A代表質量數(shù),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質量數(shù),所以117號元素的某種原子,核內含176個中子,此原子可表示為:,故C項錯誤;D項,118號元素為第七周期0族,核外電子排布已達到穩(wěn)定結構,最外層有8個電子,故D項正確。綜上所述,符合題意的選項為D。5.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數(shù)字和X代表原子序數(shù)),其中X為53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X的原子序數(shù)為53,位于周期表中第五周期第ⅦA族。A、76號元素處于第六周期第Ⅷ族,圖中X的原子序數(shù)為45,A錯誤;處于第五周期第ⅦB族,16號、32號元素不處于同一主族,故B、28號元素為Ni,圖中X的原子序數(shù)為45,B錯誤;C、84號處于第六周期第ⅥA族,圖中X的原子序數(shù)為53,C正確;D、15號元素分別為P,圖中X的原子序數(shù)為34,D錯誤;答案選C。點睛:本題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結構,留意由原子序數(shù)確定元素位置的規(guī)律:只要記住了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He—2、Ne—10、Ar—18、Kr—36、Xe—54、Rn—86),就可由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推出主族元素的位置。6.已知下列元素的半徑為:原子NSOSi半徑r/10-10m0.751.020.741.17依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磷原子的半徑可能是()A.1.10×10-10m B.0.80×10-10m C.1.20×10-10m D.0.70×10-10m【答案】A【解析】【詳解】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徑,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增大,原子半徑漸漸減小,P在第三周期,位于Si、S元素中間,原子半徑應當介于二者之間;視察表中供應的數(shù)據(jù)可知的原子半徑應當是1.10×10-10m,故答案為A。7.下列關于堿金屬和鹵素的說法,錯誤的是()A.隨著核電荷數(shù)的增大,堿金屬元素和鹵素的原子半徑都漸漸增大B.堿金屬元素中,鋰原子失去電子的實力最弱,鹵素中氟原子得電子實力最強C.鉀與水的反應比鈉與水的反應更猛烈D.溴單質與水反應比氯單質與水反應更猛烈【答案】D【解析】【詳解】A.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原子半徑漸漸增大,A項正確;B.堿金屬元素中,鋰的金屬性最弱,鹵素中,氟的非金屬性最強,B項正確;C.鉀比鈉活潑,故鉀與水的反應比鈉與水的反應更猛烈,C項正確;D.氯的非金屬性比溴強,溴單質與水反應不如氯單質與水反應猛烈,D項錯誤;答案選D。8.a、b、c、d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個電子,b2?和C+離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d與b同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a與其他三種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價均為+1B.b與其他三種元素均可形成至少兩種二元化合物C.c的原子半徑是這些元素中最大的D.d和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答案】A【解析】【詳解】a的原子中只有1個電子,則a為氫元素,a、b、c、d為短周期元素,b2-和C+離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則b為氧元素,C為Na元素,d與b同族,則d為硫元素。A.H與O、S形成化合物為H2O和H2S,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而NaH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A項錯誤;B.氧元素與其他元素能形成H2O、H2O2、SO2、SO3、Na2O、Na2O2等化合物,B項正確;C.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漸漸減小,電子層數(shù)越多,原子半徑越大,原子半徑:Na>S>O>H,C項正確;D.d和a形成的化合物為H2S,硫化氫是二元弱酸,H2S的溶液呈弱酸性,D項正確;答案選A。9.依據(jù)原子結構及元素周期律的學問,下列推斷正確的是()A.同主族元素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隨核電荷數(shù)的增大而增加B.元素性質呈周期性改變的確定因素是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依次遞增C.Cl-、S2-、Ca2+、K+半徑漸漸減小D.Cl與Cl得電子實力相同【答案】D【解析】【詳解】A.同主族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隨著核電荷數(shù)的增加而減弱,故A錯誤;B.元素性質的周期性改變是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周期性改變的必定結果,故B錯誤;C.四種離子電子排布相同,核電荷數(shù)越大,半徑越小,所以離子半徑從大到小的依次為:S2-、Cl-、K+、Ca2+,故C錯誤;D.Cl與Cl互為同位素,都是氯元素,核電核數(shù)相同,得電子實力相同,故D正確;故答案為D。10.下列化合物中,陰離子和陽離子的半徑之比最大的是()A.CsI B.NaF C.LiI D.KCl【答案】C【解析】【詳解】在這些離子化合物中陽離子半徑最小的是Li+,陰離子半徑最大的是I-,因此陰離子和陽離子的半徑之比最大的是C.LiI。錯誤。11.能證明鋁金屬性比鎂弱的試驗事實是A.Al(OH)3能溶于NaOH溶液,而Mg(OH)2不能B.鋁的原子半徑比鎂小C.鎂與濃硫酸反應,鋁與冷的濃硫酸不反應D.鋁的金屬光澤不如鎂顯著【答案】A【解析】【詳解】A、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越強,其金屬性越強,Al(OH)3能跟NaOH反應體現(xiàn)其兩性,而Mg(OH)2是中強堿,Mg比Al活潑,故A正確;B、原子半徑不能說明金屬性的強弱,故B錯誤;C、鋁與濃硫酸發(fā)生鈍化反應,是鋁的特性,不能說明金屬性的強弱,故C錯誤;D、金屬光澤是物理性質,不能說明金屬性的強弱,故D錯誤;答案選A。12.短周期元素X、Y、Z、Q、W、R的原子序數(shù)與其常見化合價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X、Y、Z、W、R的簡潔離子半徑大小依次為R>W>Z>Y>XB.Q元素形成的可溶性鹽的溶液不行能顯酸性C.X、Y、R形成的某種化合物可以用于漂白、消毒D.Y、Z和W三者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間不能兩兩相互反應【答案】C【解析】【分析】短周期元素X、Y、Z、Q、W、R,且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通過圖像可知,X只有-2價,可確定為O元素;Y、Z、Q、W、R,則為第三周期元素,Y化合價為+1,為Na元素;Z化合價+3為Al;Q最高化合價為+5為P元素;W為S元素;R為Cl元素。【詳解】A.X、Y、Z的離子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排布,且核外有2個電子層;W、R的離子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排布,且核外有3個電子層。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排布的離子,原子序數(shù)越大,半徑越??;電子層數(shù)越多,半徑越大,可知簡潔離子半徑大小依次為W>R>X>Y>Z,A不正確;B.P元素形成的NaH2PO4,溶液顯酸性,B錯誤;C.X、Y、R形成的化合物中,NaClO可用作殺菌消毒的試劑,C正確;D.Na、Al、S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分別為NaOH、Al(OH)3、H2SO4.Al(OH)3為兩性氫氧化物,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強堿反應,可兩兩反應,D錯誤;答案為C13.下列有關氫化物的敘述中正確的()A.穩(wěn)定性:H2S>HF B.HCl的電子式為C.一個D2O分子所含的中子數(shù)為8 D.在鹵化氫中HF最穩(wěn)定【答案】D【解析】【詳解】A.F的非金屬性強于S,則穩(wěn)定性:H2S<HF,A錯誤;B.HCl是共價化合物,電子式為,B錯誤;C.一個D2O分子所含的中子數(shù)為1×2+8=10,C錯誤;D.鹵素元素中F的非金屬性最強,非金屬性越強,氫化物越穩(wěn)定,則在鹵化氫中HF最穩(wěn)定,D正確;答案選D。14.下列物質中有極性共價鍵的是()A.單質碘 B.氯化鎂 C.溴化鉀 D.水【答案】D【解析】【分析】極性共價鍵的是一般是由不同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共價鍵,據(jù)此分析?!驹斀狻緼、單質碘的化學式為I2,只含有非極性共價鍵,故A不符合題意;B、氯化鎂為離子化合物,只含有離子鍵,故B不符合題意;C、溴化碘的化學式為KBr,只含有離子鍵,故C不符合題意;D、水的化學式為H2O,結構式為H-O-H,只含有極性共價鍵,故D符合題意;答案選D。15.下列電子式正確的是()A.氨:B.氯化鈉:C.氮氣:D.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詳解】A.氨氣有3個氫原子和1個氮原子分別共用1對電子形成,正確的電子式為,故A錯誤;B.氯化鈉是離子化合物,鈉離子和氯離子之間存在離子鍵,氯化鈉正確的電子式為,故B錯誤;C.氮氣分子中含有1個氮氮三鍵,其電子式為,故C正確;D.二氧化碳為共價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兩個碳氧雙鍵,二氧化碳正確的電子式為,故D錯誤;故答案為C。1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僅由非金屬元素不行能形成離子化合物 B.構成分子的粒子肯定含有共價鍵C.離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非極性共價鍵 D.凡是有化學鍵斷裂過程肯定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答案】C【解析】分析:A.依據(jù)離子化合物定義推斷;B.依據(jù)構成分子的粒子組成推斷;C.依據(jù)離子化合物定義推斷;D.依據(jù)化學鍵斷裂過程發(fā)生狀況推斷。詳解:由陰、陽離子相互作用而構成的化合物是離子化合物,NH4+和其它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都是離子化合物,其元素都是非金屬元素,A選項錯誤;構成分子的微粒有單原子分子,如稀有氣體,原子和原子之間沒有化學鍵,只有分之間作用力、雙原子分子,如HCl、N2等,原子和原子之間存在共價鍵,多原子分子,如水分子、乙醇分子等,原子之間存在共價鍵,所以構成分子的粒子不肯定含有共價鍵,B選項錯誤;由陰、陽離子相互作用而構成的化合物是離子化合物,如氯化鈉含有離子鍵、氫氧化鈉含有離子鍵和極性鍵,過氧化鈉含有離子鍵和非極性鍵,C選項正確;物質溶解于水,有的化學鍵不發(fā)生斷裂,如酒精、葡萄糖等,也有的發(fā)生斷裂,但不是發(fā)生化學反應,如氫氧化鈉溶于水電離產生Na+和OH-,D選項錯誤;正確選項C。17.下列表示物質結構的化學用語或模型正確的是A.HF的電子式:

B.用核素符號表示中子:

C.HClO的結構式:

H-Cl-O D.用電子式表示CO2的形成過程:【答案】D【解析】分析:依據(jù)電子式、原子表示方法、結構式等化學用語分析推斷:A.HF是共價化合物;B.中子不帶電荷;C.HClO中氯原子是+1價;D.用電子式表示物質的形成過程。詳解:HF是共價化合物,其電子式不應當帶有離子電荷,正確的是:,A選項錯誤;中子不帶電荷,質子帶正電荷,所以用核素符號表示中子:

,B選項錯誤;HClO分子中H原子和Cl原子化合價都是+1價,所以其結構式是:H-O-Cl,C選項錯誤;用電子式表示物質的形成過程是原子的電子式到物質的電子式,所以用電子式表示CO2的形成過程:可以表示為:,D選項正確;正確選項D。18.下列每組中各物質內既有離子鍵又有共價鍵的一組是A.Na2O2、KOH、Na2SO4 B.MgO、Na2SO4、NH4HCO3C.NaOH、H2SO4、(NH4)2SO4 D.HCl、Al2O3、MgCl2【答案】A【解析】【詳解】A、Na2O2、KOH、Na2SO4都有離子鍵和共價鍵,正確;B、MgO只有離子鍵,錯誤;C、H2SO4只有共價鍵,錯誤;D、氯化氫只有共價鍵,Al2O3、MgCl2只有離子鍵,錯誤;答案選A。1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須要加熱才能發(fā)生的反應肯定是吸熱反應B.放熱的反應在常溫下肯定很簡潔發(fā)生C.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主要由反應物、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確定D.吸熱反應發(fā)生過程中要不斷從外界獲得能量,放熱反應自始至終不須要外界供應能量【答案】C【解析】【詳解】A.有的放熱反應也須要加熱才能發(fā)生,如鋁熱反應需高溫條件下發(fā)生,卻屬于放熱反應,故A錯誤;B.放熱反應在常溫下不肯定很簡潔發(fā)生,如碳與氧氣的反應為放熱反應,但須點燃,故B錯誤;C.可以通過反應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推斷反應是放熱還是吸熱,故C正確;D.吸熱反應發(fā)生過程中要不斷從外界獲得能量,放熱反應也可能須要外界能量,如燃燒須要預熱溫度達到著火點才能進行,故D錯誤;故選C。20.已知反應A+B=C+D的能量改變如圖所示,下列關于此反應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是吸熱反應B.只有在加熱條件下才能進行C.生成物的總能量高于反應物的總能量D.反應中斷開化學鍵汲取的總能量高于形成化學鍵放出的總能量【答案】B【解析】【詳解】A.由于生成物的能量高于反應物的能量,所以反應發(fā)生時不足的能量從環(huán)境中汲取,故該反應是吸熱反應,A正確;B.反應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與反應發(fā)生的條件無關,B錯誤;C.依據(jù)圖像可知生成物的總能量高于反應物的總能量,故該反應為吸熱反應,C正確;D.反應熱就是斷鍵汲取的熱量與成鍵釋放的能量的差值,由于該反應吸熱,所以反應中斷開化學鍵汲取的總能量高于形成化學鍵放出的總能量,D正確。答案選B。21.下列有關能量轉換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煤燃燒是化學能轉化為熱能的過程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燒時放出的能量均來源于太陽能C.動物體內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熱能轉變成化學能的過程D.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CO2轉化為葡萄糖是太陽能轉變成化學能的過程【答案】C【解析】【詳解】A、煤燃燒是化學能轉化為熱能的過程,故A正確;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燒時放出的能量均來源于太陽能,故B正確;C、葡萄糖在體內被氧化成CO2是把化學能轉化成熱能的過程,故C錯誤;D、植物葉綠體汲取太陽光通過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葡萄糖,同時放出氧氣,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在糖類中,故D正確,答案選C。22.下圖是金屬鎂和鹵素單質(X2)反應的能量改變示意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說法有幾項()①Mg(s)所具有能量高于MgX2(s)所具有的能量②MgCl2電解制Mg(s)和Cl2(g)是吸熱過程③熱穩(wěn)定性:MgI2>MgBr2>MgCl2>MgF2④常溫下氧化性:F2<Cl2<Br2<I2A.1項 B.2項C.3項 D.4項【答案】A【解析】【詳解】①依據(jù)圖像可知,Mg(s)與X2(g)能量高于MgX2(s),但Mg(s)所具有的能量不肯定高于MgX2(s)所具有的能量,①錯誤;②MgCl2(s)的能量低于Mg(s)與Cl2(g),所以依據(jù)能量守恒推斷由MgCl2制取Mg的反應是吸熱反應,②正確;③物質的能量越低越穩(wěn)定,依據(jù)圖象數(shù)據(jù)分析,化合物的熱穩(wěn)定性依次為:MgI2<MgBr2<MgCl2<MgF2,③錯誤;④同主族從上到下非金屬性漸漸減弱,則氧化性:F2>Cl2>Br2>I2,④錯誤;綜合以上分析,只有②正確,故選A。23.下列過程中能量的轉化與圖示吻合的是A.銨鹽溶于水B.C與CO2(g)反應C.水結成冰D.斷開氫氣中H—H鍵【答案】C【解析】【分析】由圖象可知,反應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圖示表示的過程是一個放熱過程?!驹斀狻緼項、銨鹽溶于水,銨根離子在溶液中的水解反應是吸熱反應,故A錯誤;B項、灼熱的C與CO2反應生成CO,該反應為吸熱反應,故B錯誤;C項、水結成冰是放熱的過程,故C正確;D項、斷開氫氣中的H—H鍵須要汲取能量,故D錯誤?!军c睛】本題考查化學中吸熱或放熱問題,熟記吸熱或放熱的推斷規(guī)律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2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須要加熱才能發(fā)生的反應肯定是吸熱反應B.放熱反應在常溫下肯定很簡潔發(fā)生C.反應是放熱還是吸熱,可依據(jù)反應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推斷D.吸熱反應在常溫下肯定不能發(fā)生【答案】C【解析】【詳解】A.有的放熱反應也須要加熱才能發(fā)生,如鋁熱反應需高溫條件下發(fā)生,卻屬于放熱反應,故A錯誤;B.放熱反應在常溫下不肯定很簡潔發(fā)生,如碳與氧氣的反應為放熱反應,但須點燃,故B錯誤;C.反應物所具有總能量大于生成物則反應放熱,反應物具有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物則反應吸熱,故C正確;D.氯化銨和氫氧化鋇晶體的反應,是吸熱反應,常溫能發(fā)生,故D錯誤;故答案為C。25.用銅片、銀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導線和鹽橋(裝有瓊脂—KNO3的U形管)構成一個原電池(如圖)。以下有關該原電池的敘述正確的是()①在外電路中,電流由銅電極流向銀電極;②正極反應為Ag++e-=Ag;③試驗過程中取出鹽橋,原電池仍接著工作;④將銅片浸入AgNO3溶液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與該原電池反應相同;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答案】C【解析】【詳解】由于活動性:Cu>Ag,則Cu作負極,電解質溶液為Cu(NO3)2溶液;Ag作正極,電解質溶液為AgNO3溶液,鹽橋形成閉合回路;①在外電路中,電流由銀電極流向銅電極,錯誤;②正極為溶液中Ag+得到電子被還原變?yōu)锳g,電極反應式為Ag++e-=Ag,正確;③試驗過程中取出鹽橋,因為不能形成閉合回路,所以原電池不能接著工作,錯誤;④將銅片浸入AgNO3溶液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與該原電池反應相同,正確;綜上所述②④正確,故選C?!军c睛】原電池中正極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負極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電子通過導線由負極流向正極,電解質溶液中陽離子流向正極,陰離子流向負極。26.有關電化學學問的描述正確的是()A.CaO+H2O===Ca(OH)2,可以放出大量的熱,故可把該反應設計成原電池,把其中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B.某原電池反應為Cu+2AgNO3===Cu(NO3)2+2Ag,裝置中肯定是銀作正極C.因為鐵的活潑性強于銅,所以將鐵、銅用導線連接后放入濃硝酸中,若能組成原電池,必是鐵作負極、銅作正極D.理論上說,任何能自發(fā)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都可設計成原電池【答案】D【解析】所給反應不是氧化還原反應,沒有電子轉移,雖然為放熱反應,但不能將該反應設計成原電池,A錯誤;據(jù)所給反應,負極材料應當是Cu,但正極材料可以用Ag,也可以用碳棒等惰性電極,B錯誤;當鐵和銅作為電極放入濃硝酸中時,鐵因鈍化瞬間停止反應,而銅可持續(xù)被濃硝酸溶解,所以銅是負極,C錯誤;理論上說,任何能自發(fā)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都可設計成原電池,D正確;正確選項D。點睛:能設計成原電池的反應,前提條件是它必需是氧化還原反應;原電池中的正負極,不能簡潔的從金屬活潑性確定,而應依據(jù)它們本質上發(fā)生了氧化反應還是還原反應確定。27.依據(jù)氧化還原反應2Ag++Cu=Cu2++2Ag設計的原電池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電極X的材料是CuB.電解質溶液Y是CuSO4溶液C.電子從X電極經(jīng)導線流向Ag電極D.Ag電極為電池的正極,電極反應為Ag++e-=Ag【答案】B【解析】【詳解】A.依據(jù)總反應式可知銅失去電子,溶液中的銀離子得到電子,銅是負極,銀是正極,則電極X的材料是Cu,A正確;B.溶液中的銀離子得到電子,電解質溶液Y是硝酸銀溶液,B錯誤;C.負極失去電子,則電子從X電極經(jīng)導線流向Ag電極,C正確;D.依據(jù)以上分析可知Ag電極為電池的正極,電極反應為Ag++e-=Ag,D正確;答案選B。28.下列裝置可以構成原電池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詳解】A.該裝置兩個電極相同,不能形成原電池,故A錯誤;B.蔗糖溶液不導電,無法形成閉合回路,故B錯誤;C.該裝置有活潑性不同的兩個電極,能形成閉合回路,且有自發(fā)的氧化還原反應:Zn+CuSO4==ZnSO4+Cu,故C正確;D.該裝置沒有形成閉合回路,故D錯誤;故答案為C。【點睛】原電池的構成條件是:①有兩個活潑性不同的電極,②將電極插入電解質溶液中,③兩電極間構成閉合回路,④能自發(fā)的進行氧化還原反應。29.依據(jù)反應:2Ag++Cu=Cu2++2Ag,設計如圖所示原電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X可以是銀或石墨B.Y是硫酸銅溶液C.電子從銅電極經(jīng)外電路流向X電極D.X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Ag++e-=Ag【答案】B【解析】【分析】該原電池中Cu易失電子作負極、X作正極,X為不如Cu活潑的金屬或導電的非金屬,Y為含有銀離子的可溶性鹽溶液,負極上Cu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正極上銀離子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驹斀狻恳罁?jù)電池反應式知,Cu失電子作負極、X作正極,Y為含有銀離子的可溶性鹽溶液,A.X為正極,則X為不如Cu活潑的金屬或導電的非金屬,如X可以是Ag或石墨,故A正確;B.Y為可溶性的銀鹽溶液,如硝酸銀溶液,故B錯誤;C.電子從負極Cu沿外電路流向正極X,故C正確;D.X電極上銀離子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為Ag++e-═Ag,故D正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