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模塊檢測卷中外歷史綱要上新人教版_第1頁
廣東省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模塊檢測卷中外歷史綱要上新人教版_第2頁
廣東省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模塊檢測卷中外歷史綱要上新人教版_第3頁
廣東省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模塊檢測卷中外歷史綱要上新人教版_第4頁
廣東省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模塊檢測卷中外歷史綱要上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一般中學學業(yè)水平測試合格考模塊檢測卷(中外歷史綱要上)(時間60分鐘,總分100分,本卷共4頁)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下圖為“封”字在甲骨文、金文中的寫法,其形似植樹于土堆之上,后引申為堆、冢之義,這反映了分封制的內容之一是()A.授爵 B.授官C.授土 D.授民C周代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據(jù)材料“植樹于土堆之上”可知不是爵位,故A項錯誤;據(jù)材料“植樹于土堆之上”可知有設置新政權的含義,不是官職,故B項錯誤;據(jù)材料“植樹于土堆之上”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分封制有授土建立新政權的含義,故C項正確;材料“植樹于土堆之上”表明不是授予人民,故D項錯誤。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也?!背诌@一主見的思想家是下列哪個學派的代表人物()A.儒家 B.道家C.法家 D.墨家B題干的含義:小與大、少與多、短與長是相互依存、不斷轉化的,這與老子樸實的辯證法思想相一樣,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故選B項。3.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qū)擺脫了原先落后停滯的狀態(tài),出現(xiàn)“一歲或稔(豐收),則數(shù)郡忘饑……絲綿布帛之饒”的景象,其主要緣由在于()A.三國鼎立局面的出現(xiàn) B.社會動蕩擔心C.北方人口大量南遷 D.絲綢之路開拓C本題是對江南地區(qū)開發(fā)緣由的考查,結合材料反映的內容和所學學問可知是北方人口大量南遷推動了江南經(jīng)濟的發(fā)展,故答案應為C項。4.唐朝中期,唐政府在每年的春天都要實行一次恩科來選拔人才,按當時的制度,其工作程序是()A.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禮部B.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禮部C.門下省——中書省——尚書省——禮部D.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禮部B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工作程序是先由中書省決策,再由門下省審議,最終由尚書省負責執(zhí)行,而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由禮部負責考試。所以選B項。5.《水滸傳》中寫道,樞密院童貫率領八十萬大軍去梁山泊鎮(zhèn)壓起義軍,結果大敗,只身逃回汴京,宋朝樞密院的職能是掌管()A.軍政 B.民政C.行政 D.財政A宋代規(guī)定,軍政歸樞密院掌管,符合“率領八十萬大軍”,故選A項;民政歸宰相掌管,解除B項;行政歸宰相掌管,解除C項;財政歸三司掌管,解除D項。6.元朝的大一統(tǒng)超過前代,疆域寬闊,為實施有效管理,在全國分設十個行省,行省的設立旨在()A.獨立民政事務,調動地方政治自主性B.加強中心集權,調整中心與地方的關系C.監(jiān)察地方政治,加強中心對地方的限制D.防范宰相擅權,提中學央政府行政效率B材料反映出元朝疆域寬闊,行省的設立旨在加強中心集權,而非調動地方政治自主性,故A項錯誤;B項加強中心集權符合題意,故正確;行省制度不屬于監(jiān)察制度,故C項錯誤;行省制度不屬于中心官制,與提中學央政府行政效率無關,故D項錯誤。7.“時上念機務殷,欲廣聰慧,乃開內閣于東門,簡諸臣為耳目?!边@里的“上”是()A.明太祖 B.明成祖C.唐太宗 D.宋太祖B材料反映的是設置內閣,明成祖時起先設立內閣,故B項正確。8.清初為了應付東南沿海的反清力氣厲行海禁,后來清政府只允許外商在廣州一處進行貿(mào)易。對材料理解正確的是()A.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B.清朝激勵朝貢貿(mào)易C.清朝禁絕一切民間貿(mào)易D.清朝海軍裝備落后A由材料“清政府只允許外商在廣州一處進行貿(mào)易”可知,當時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因此A項正確。B項在題干中并無體現(xiàn);C項錯在“禁絕一切”;D項與題意無關。9.右圖是我國古代一部科技巨著的封面。該著作的作者是()A.李時珍 B.宋應星C.施耐庵 D.曹雪芹B《天工開物》為明朝宋應星所著,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答案為B項。10.“佛(法)蘭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協(xié)爭吵事務,均歸佛蘭西官辦理。遇有佛蘭西人與外國人有爭吵情事,中國官不必過問。”法國據(jù)此攫取的特權是()A.領事裁判權 B.開放通商口岸C.片面最惠國待遇 D.居住及租地權A“如有不協(xié)爭吵事務,均歸佛蘭西官辦理”破壞了中國的司法主權,也即領事裁判權,故A項正確;該規(guī)定破壞了中國的司法主權,與開放通商口岸、片面最惠國待遇、居住及租地權無關,故B、C、D三項錯誤。11.導致清政府被迫簽訂《辛丑條約》的斗爭是()A.第一次鴉片斗爭 B.其次次鴉片斗爭C.中日甲午斗爭 D.八國聯(lián)軍侵華斗爭D八國聯(lián)軍侵華斗爭后,清政府被迫與列強簽訂《辛丑條約》。12.1911年10月12日,剛抵達美國的孫中山從當?shù)貓蠹埳峡吹揭粭l與中國有關的最新消息,他當時第一想法就是盡快回國,以實現(xiàn)親自指導革命的夙愿。這一“消息”應是()A.同盟會成立 B.武昌起義爆發(fā)C.中華民國成立 D.清帝宣告退位B材料“1911年10月12日”“與中國有關的最新消息”“親自指導革命的夙愿”反映的是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軍發(fā)動武昌起義,故B項正確。13.據(jù)《每周評論》(1919年5月11日)記載:學生們邊行進,邊宣揚,“很多民眾望見掉淚,很多西洋人望見脫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淚”。這說明五四運動()A.得到西方國家的支持B.青年學生是運動的主力C.激發(fā)了人民的廣泛覺悟D.是一次真正的群眾運動C材料“人民望見掉淚”“巡警也掉淚”說明通過學生們的宣揚,提高了人民的覺悟,C項正確。14.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主要是因為它()A.確定了武裝抗拒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的總方針B.開拓了“工農(nóng)武裝割據(jù)”的革命道路C.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心的正確領導D.促成了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C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心的正確領導,是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C項正確;八七會議確定了武裝抗拒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的總方針,井岡山革命依據(jù)地的創(chuàng)立開拓了“工農(nóng)武裝割據(jù)”的革命道路,五四運動促成了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A、B、D三項錯誤。15.“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從那個凄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xiāng),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整日在關內流浪……”“那個凄慘的時候”是()A.九一八事變 B.一·二八事變C.七七事變 D.八一三事變A從材料中可得出日本帝國主義占據(jù)了東北三省,因此“那個凄慘的時候”是指九一八事變,故A項正確。一·二八事變是日本1932年侵擾上海的事務,故B項錯誤;七七事變是指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故C項錯誤;八一三事變?yōu)槠咂呤伦兒笕哲娗謹_上海的事務,故D項錯誤。16.1938年春,日軍進攻徐州。李宗仁指揮軍隊主動抵擋,與日軍血戰(zhàn)近20天,中國軍隊殲敵1萬余人,取得了抗戰(zhàn)以來正面戰(zhàn)場的最大成功。這場戰(zhàn)役是()A.百團大戰(zhàn) B.臺兒莊戰(zhàn)役C.棗宜會戰(zhàn) D.長沙會戰(zhàn)B1938年春,日軍進攻徐州。李宗仁指揮軍隊在臺兒莊地區(qū)圍殲日軍1萬余人,取得了抗戰(zhàn)以來正面戰(zhàn)場的最大成功。17.有一首詩這樣寫道:“天下安危系一身,彌天大勇壯軍魂。雙十協(xié)議應運生,中華人民主浮沉。”能精確反映該詩的歷史史實是()A.西安事變B.重慶談判C.政協(xié)會議召開D.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召開B“雙十協(xié)議應運生”指重慶談判簽訂的“雙十協(xié)定”,故B項正確。18.1953年底,美國情報部門的一封電報中寫道:“中國外交政策的目標是在其周邊地區(qū)(指新興民族獨立國家)促進和建立可以作為緩沖的友好國家?!碑敃r中國政府()A.參與日內瓦會議B.確立“一邊倒”外交方針C.提出“求同存異”D.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D1953年,周恩來接見印度代表團,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故D項正確。A項發(fā)生在1954年;B項發(fā)生在新中國成立初期;C項發(fā)生在1955年。19.下圖是某位同學的一份歷史課堂筆記。圖中空白框應填入的正確選項是()A.近代民族工業(yè)的曲折發(fā)展B.新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起步C.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的推廣D.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D表格內容呈現(xiàn)的是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的內容,因此D項正確。20.下列科技成就不屬于改革開放新時期的是()A.“復興號”高鐵B.“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C.FAST射電望遠鏡D.中遠程彈道導彈D依據(jù)所學學問可知,中遠程彈道導彈屬于改革開放前的重大科技成就,故D項符合題意。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2小題,每題20分,共40分。21.(2024·1月廣東學業(yè)水平合格考)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受到時代背景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況今日和議既成,中外貿(mào)易有無交通,購買外洋器物,尤屬名正言順。購成之后,訪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習,繼而試造,不過一二年,火輪船必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發(fā)逆,可以勤遠略?!獡?jù)《曾文正公文集》材料二及廷議購機輪,置船械,則力贊其成。復建議選學童習藝歐洲……國藩事功本于學問,擅長禮運……嗚呼!中興以來,一人而已?!獡?jù)《清史稿·曾國藩傳》材料三20世紀六七十年頭,曾國藩是一個被全面否定的人物,是典型的地主階級反動派,受到了批判。八九十年頭,出現(xiàn)了一股主動評價洋務運動的熱潮,認為曾國藩客觀上促進了近代工業(yè)的興起,他是一個識時務者?!幾詫O占元《十年來洋務運動探討述評》等(1)概括材料一中曾國藩提出學習西方技術的詳細措施。(4分)結合所學學問,指出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2分)(2)《清史稿》編撰者認為曾國藩是晚清中興第一功臣,依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其依據(jù)。(6分)(3)依據(jù)材料三,指出從20世紀六七十年頭到八九十年頭,對曾國藩的評價有何改變。(2分)結合時代背景分析改變的緣由。(6分)[答案](1)措施:購買機器、引進技術、創(chuàng)辦近代工業(yè)。指導思想:中體西用(或答師夷之長技以制夷)。(2)主見學習西方,開展洋務運動,創(chuàng)辦軍事工業(yè)及民用工業(yè),派遣留學生,促進了教化制度的變革,推動中國近代化。(3)改變:從全面否定到客觀評價。緣由:從以階級斗爭為綱到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的工作重心的轉移;“雙百”方針的重新貫徹;史學探討的發(fā)展。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分)材料一他提示國人:“中國假如強盛起來,我們不但要復原民族的地位,還要對世界負一個大責任?!薄耙獫醴鰞A”,“盡我們民族的天職”?!拔覀円獙砟軌蛑螄教煜拢阆纫獜驮褡逯髁x和民族地位?!薄秾O中山全集》材料二“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那新時代,高舉旗幟開創(chuàng)將來。讓我告知世界,中國命運自己主宰,讓我告知將來,中國進行著接力賽,承前啟后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薄枨蹲哌M新時代》材料三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jīng)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宏大飛躍,迎來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宏大復興的光明前景。(1)依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孫中山為中華民族勾畫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華蜜”的美妙夙愿而凝練成的政治綱領是什么?(4分)(2)依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簡要概述歌曲中提到的領導我們“站起來”“富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