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十二區(qū)縣重點中學2025屆高三第二次調研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天津市十二區(qū)縣重點中學2025屆高三第二次調研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天津市十二區(qū)縣重點中學2025屆高三第二次調研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天津市十二區(qū)縣重點中學2025屆高三第二次調研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天津市十二區(qū)縣重點中學2025屆高三第二次調研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天津市十二區(qū)縣重點中學2025屆高三第二次調研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qū)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1942年11月下旬,日軍即將進攻香港時,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中共東江縱隊前身)即接到了正在香港開會的該隊政委尹林平的指示:“作好應變的準備,一旦戰(zhàn)事發(fā)生,立即派部隊進入港九地區(qū),開展敵后游擊戰(zhàn)爭?!边@表明了A.國共兩黨共同合作抗日 B.香港得到反法西斯國家支持C.日本在淪陷區(qū)統(tǒng)治加強 D.中共對香港抗戰(zhàn)的重要貢獻2.古羅馬法學家蓋尤斯在《法學階梯》中說:“通過合意締結契約之債是因為,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語言或文字,只需要實施交易行為的人們相互同意。這種交易也可在未出席者之間締結”。這反映了當時羅馬法A.重視保護居民的意愿B.突破了形式主義的束縛C.注重對法律追本求源D.二元法律體系最終消亡3.中國古代思想講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視完善人和自然的關系。下列建筑遺產體現這一思想的是①長城②秦始皇陵③頤和園④皖南古村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1961年,東德政府修建柏林墻,阻隔東、西柏林之間的往來。柏林墻的正式名稱是反法西斯防衛(wèi)墻,其“反法西斯”的含義應指A.阻止歐洲一體化進程 B.抵制西方勢力的滲透C.防止法西斯殘余勢力的進攻 D.反對美蘇冷戰(zhàn)對峙5.明代以每納糧一萬石的地區(qū)為一糧區(qū),選派當地大戶擔任“糧長”,負責催征稅糧,參與編制賦役黃冊和魚鱗圖冊,有的還包攬地方事物。政府還以“稅戶人才”的名義,選撥優(yōu)秀糧長為基層官吏。由此可知“糧長制”的推行A.違背了商品經濟發(fā)展的要求 B.擴大了封建統(tǒng)治的基礎C.推動了明代賦役制度的完善 D.適應了強化君權的需要6.西蒙·玻利瓦爾被譽為美洲的“解放者”。他領導的起義軍解放的圖示地區(qū)有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麥迪遜在1787年2月的一封信中指出:“一般來說,我覺得有思想的人士對于新制度的希望遠不及對于現制度的絕望之甚。的確,現制度不但沒有人們加以擁護,而且不值得加以擁護。如果沒有非常有力的支持,它馬上就會崩潰下去?!边@反映出麥迪遜A.致力于革除聯邦體制弊端 B.極力維護和挽救邦聯體制C.對建立聯邦體制缺乏信心 D.改變松散邦聯體制的決心8.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內“世界意識”已經普遍盛行,甚至出現用以“萬國”、“全球”、“世界”等說法替代“普天之下”意義上的“天下觀”,以“外國”、“異邦”等說法替代傳統(tǒng)“四夷觀”,這一時期“世界意識”的增強A.維護了官方的正統(tǒng)意識 B.豐富了“中體西用”的內涵C.根源于民族危機的加深 D.開啟了外交理念的近代化9.1860年11月,太平天國政權在常熟貼出告示:“諭各業(yè)戶,各糧戶,不論廟田、公田、學田等俱要造冊,收租、完糧?!钡诙暝俪龈媸荆骸袄樟畎匍L司馬,細查田數,盡數補出,如再隱匿,察出二罪俱罰?!边@些內容反映出太平天國政權A.重視地方經濟的恢復 B.力圖恢復傳統(tǒng)的經濟秩序C.注重削弱地主的實力 D.與農民的關系在日趨緊張10.錢穆《國史大綱》中寫道:“自唐代鎮(zhèn)兵擁立留后,積習相沿,直至五代,造成國擅于將、將擅于兵的局面……由不斷的兵變產生出來的王室,終于覺悟軍人操政之危勢,遂有所謂‘杯酒釋兵權’的故事。自此節(jié)度使把持地方政權之弊遂革?!边@說明宋代早期政治變革的主要意圖是A.確立重文輕武的基本國策 B.革除唐末以來的藩鎮(zhèn)積弊C.提升官員隊伍的專業(yè)素質 D.加強對各級武將的行政監(jiān)督11.1949年之前,中華書局、世界書局等私營出版商都以出版教科書為主要盈利來源;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為中小學教科書專業(yè)出版機構,私營出版商退出了教科書市場。這一改變A.悖離了“百家爭鳴”方針 B.打擊了民族資本主義經濟C.有利于建立國民教育體系 D.意在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12.2016年全球貿易增長率為2.5%,創(chuàng)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新低,國際投資的增長也陷入停滯。這表明A.各國貿易壁壘愈演愈烈 B.國際金融危機持續(xù)加劇C.經濟全球化受到了挑戰(zhàn) D.世界經濟發(fā)展走向衰落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40年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物,在民族戰(zhàn)爭失敗后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命題。在這個命題里,反抗西方的侵略與學習西方先進事物是統(tǒng)一的。這種統(tǒng)一,以其所包含的時代內容而代表了近代中國的歷史方向?!袊鐣闹惺兰o到近代社會的艱難變革。40年代、60年代、90年代因之前后相接,成為新陳代謝的三個歷史環(huán)節(jié)——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問題(1)“40年代”的“時代內容”是什么?(2)分別以史實說明“60年代、90年代”是如何體現“反抗西方的侵略與學習西方先進事物之統(tǒng)一”的?(3)經過半個世紀的新陳代謝,19世紀末的中國社會相對于“40年代”有哪些不同?14.(2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59年,乾隆帝派遣清軍平定天山南北叛亂。他認為“漢時西域塞地極廣,烏魯木齊及回子諸部落皆曾屯戍,有為內屬者。唐朝開府,擴地及西北邊,今遺址久煙”,遂以“新附舊疆”之意將該地區(qū)命名為“新疆”,并設伊犁將軍負責統(tǒng)轄。1878年,左宗棠率軍平定入侵的阿古柏勢力,收復除伊犁外的新疆全境,下令將沉重的徭役制改為按畝征收賦稅;開辟移民開墾地區(qū),允許回漢人民赴南疆生產生活;實行屯田制,發(fā)展種桑產業(yè)和邊境貿易;聘請德國技師用機器勘探礦源,創(chuàng)辦阿克蘇制造局和庫車火藥局;興建義務學堂,科舉錄用大量少數民族考生。在他多次建議下,清政府改變只理軍政不管民事的體制,于1884年把將軍轄區(qū)改為新疆行省?!獡o大椿《論晚清新疆以建省為中心的改革》等材料二1949年解放軍進疆前后,當地農牧業(yè)生產尚處于粗放階段,國內外民族分裂勢力勾結國民黨殘部和土匪不斷煽動叛亂,對新政權造成極大威脅。在解放軍迅速平定叛亂后,1953年5月,新疆軍區(qū)將部隊分為國防部隊和生產部隊,發(fā)揚大生產運動傳統(tǒng),揭開在遼闊的荒原上屯墾戍邊的序幕。部隊不僅實現了糧油自給,而且將大量棉花運往內地支援國家建設,同時還在全疆推廣各種先進生產方式和科技文化,受到各族人民的歡迎。1954年10月,根據中央命令,組建“新疆軍區(qū)生產建設兵團”,執(zhí)行勞武結合,屯墾戍邊的使命?!獡谟榔健对囌撔陆推浇夥藕蟮摹巴蛪ㄊ叀薄返龋?)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乾降將天山南北稱為“舊疆”的歷史依據,并概括晚清左宗棠治疆措施的主要特點。(2)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心墾戍邊”得以有效實施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其現實意義。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依據材料中信息可知,在香港淪陷前,中共領導人做出了“在香港開展敵后游擊戰(zhàn)爭”的指示,可知中共對香港的抗戰(zhàn)做出了重要貢獻,因此D選項正確;兩黨合作抗日、反法西斯國家的態(tài)度和日本在淪陷區(qū)的統(tǒng)治情況材料均未體現,其他選項錯誤。故選D。2、B【解析】由材料“合意締結契約之債……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語言或文字,只需要實施交易行為的人們相互同意……也可在未出席者之間締結”可見,羅馬法的此項規(guī)定突破了形式主義的束縛,故選B。材料僅反映交易雙方的意愿,不同于居民的意愿,故A項錯誤;C、D項在材料信息中無體現,故排除。3、D【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秦始皇陵以“依山環(huán)水”為造陵觀念、頤和園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體現了天人合一理論,皖南古村落選址、建設遵循國傳統(tǒng)周易風水理論,強調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對自然環(huán)境的充分尊重,故②③④正確,D項符合題意;長城修建主要以軍事防御為目的,未體現天人合一及尊重自然理論,故①錯誤;ABC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4、B【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柏林墻是冷戰(zhàn)的象征,“反法西斯”反映的是抵制西方的滲透,B正確。5、B【解析】

通過材料可以看出,明朝時期選派糧長,并可以擔任基層官吏,這擴大了封建統(tǒng)治的基礎,故B正確;糧長主要負責賦稅征收和戶口統(tǒng)計,這一制度出現并不能說明違背商品經濟發(fā)展,排除A;題干與明代賦役制度無關,排除C;糧長制的推行是為了強化稅收,與加強君主專制無關,排除D。6、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在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中,玻利瓦爾率領起義軍解放了委內瑞拉、哥倫比亞等南美洲地區(qū),①②符合這兩個地區(qū)的地理位置,故A項正確;③④是巴西和阿根廷,不是玻利瓦爾解放的地區(qū),故B、C、D三項排除。故選A。7、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麥迪遜所說的“現制度”是指當時的邦聯體制,并認為它“不但沒有人們加以擁護,而且不值得加以擁護”、有思想的人士對它“絕望之甚”,這反映了麥迪遜從根本上改變松散邦聯體制的決心,故答案為D項;當時聯邦體制尚未建立,排除A項;麥迪遜不是邦聯體制的維護者,排除B項;“有思想的人士對于新制度的希望遠不及對于現制度的絕望之甚”強調的是人們對邦聯制度的不滿,對新制度的不了解,并非指麥迪遜對建立聯邦體制缺乏信心,排除C項。8、C【解析】

根據材料,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內普遍盛行“世界意識”,舊的“天下觀”和“四夷觀”逐漸被新說法取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時中國人世界意識的增強,源于民族危機的不斷加深,C選項正確;用“世界意識”代替?zhèn)鹘y(tǒng)的“天下觀”和“四夷觀”,不是對官方正統(tǒng)意識的維護,與中體西用內涵的發(fā)展無關,AB兩選項錯誤;中國開啟外交理念的近代化是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以后,D選項不符合史實。9、B【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太平天國在其占領區(qū)征收租稅,這表明其“力圖恢復傳統(tǒng)的經濟秩序”,B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太平天國在其占領區(qū)征收租稅,ACD與材料無關,排除?!军c睛】材料的關鍵信息是“……不論廟田、公田、學田等俱要造冊,收租、完糧?!?,考查的是學生對太平天國運動土地政策的理解,太平天國在其占領區(qū)“照舊完糧納稅”,《天朝田畝制度》并未實行。10、B【解析】

材料信息是,北宋之所以“杯酒釋兵權”是吸取了唐五代以來“節(jié)度使把持地方政權”的教訓。由此可知,宋代早期政治變革的主要意圖是革除唐末以來的藩鎮(zhèn)積弊,故B正確;重文輕武的基本國策是政治變革的表現,故A錯誤;材料信息不能說明提升官員隊伍的專業(yè)素質,故C錯誤;加強對各級武將的行政監(jiān)督也是政治變革的表現,故D錯誤。11、C【解析】

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統(tǒng)一出版中小學教材,有利于形成統(tǒng)一的教材版本,在當時有利于建立國民教育體系,故C選項正確;百家爭鳴的方針是1956年才提出來的,故A選項錯誤;材料內容未體現不允許私人商業(yè)出版社繼續(xù)經營,故B選項錯誤;材料措施不是鞏固新生人民政權的措施,故D選項錯誤。12、C【解析】

根據材料“創(chuàng)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新低,國際投資的增長也陷人停滯”可知,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2016年全球貿易增長創(chuàng)歷史最低,說明經濟全球化受到了挑戰(zhàn),C項正確;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全球貿易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而增長率低,與各國貿易壁壘無關,A項錯誤;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是材料表象信息,不是所反映的問題,B項錯誤;全球貿易增長率的低下表明經濟全球化受到了挑戰(zhàn),但不代表世界經濟發(fā)展走向衰落,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英國完成工業(yè)革命,發(fā)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2)60年代,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失敗后,洋務派設立總理衙門,學習西方先進技術,主張“中體西用”,開展洋務運動。90年代,甲午戰(zhàn)敗后,維新派開展戊戌變法,宣傳進化論,積極倡導西方社會政治學說。(3)政治:從單純學習西方技術(或盲目自大)到學習西方社會政治制度。經濟:從自然經濟遭到沖擊(或農業(yè)經濟)到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工業(yè)經濟)初步發(fā)展。思想:從夷夏觀念(或中體西用)(或家國觀念)到進化論、三民主義(或人權思想)的傳播。文化:從儒家文化到西書的大量翻譯和近代報刊業(yè)的繁榮。社會生活:從尊卑觀念到人格平等;從落后到進步;從單一到豐富等。【解析】

(1)據材料“40年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物,在民族戰(zhàn)爭失敗后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命題”可知,是率先完成工業(yè)革命的英國,為打開中國市場發(fā)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2)60年代:據所學可知,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失敗后,清政府內部的洋務派為挽救統(tǒng)治危機,“中體西用”的指導下,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開展了挽救統(tǒng)治危機的洋務運動洋。90年代:1895年甲午戰(zhàn)敗后,民族危機加深,資產階級維新派開展了戊戌變法運動,主張發(fā)展資本主義,實行君主立憲政體。(3)結合所學可從政治從單純學習西方技術到學習西方社會政治制度、經濟從自然經濟遭到沖擊到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初步發(fā)展、思想從夷夏觀念到進化論、三民主義的傳播、文化從儒家文化到西書的大量翻譯和近代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