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3北京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沖刺卷(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第一部分一、選擇題:本部分共15題,每題2分,共3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1.以下支持孟德爾分離定律的證據(jù)是(
)A.雜交實驗所用豌豆均為純合子 B.用人工授粉的方法進行雜交實驗C.用統(tǒng)計學方法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 D.雜合子自交后代性狀分離比3:1〖答案〗D〖祥解〗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驹斘觥緼、雜交實驗所用豌豆均為純合子,是孟德爾選用豌豆進行實驗的有點,但并不是支持分離定律的證據(jù),A錯誤;B、用人工授粉進行雜交實驗只是實驗方法,不是實驗結果,無法作為支持分離定律的證據(jù),B錯誤;C、用統(tǒng)計學方法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是孟德爾成功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支持分離定律的證據(jù),C錯誤;D、雜合子自交后代性狀分離比3:1符合分離定律,能夠作為支持分離定律的證據(jù),D正確。故選D。2.拉布拉多犬的毛色有黑色、棕色和黃色三種表現(xiàn)型,棕色(aaBB)和黃色(AAbb)個體雜交,F(xiàn)1均為黑色。F1雌雄個體隨機交配,F(xiàn)1表現(xiàn)為黑色、棕色、黃色的個體數(shù)之比為9:3∶4,據(jù)此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和B為等位基因,a和b為等位基因B.基因型為aabb的拉布拉多犬表現(xiàn)為黃色C.子二代的3種表現(xiàn)型對應16種基因型D.黑色為顯性性狀且對棕色為不完全顯性〖答案〗B〖祥解〗根據(jù)題意可知,拉布拉多犬的毛色受到兩對基因的控制,且棕色(aaBB)和黃色(AAbb)個體雜交,F(xiàn)1均為黑色(AaBb),F(xiàn)1雌雄個體隨機交配,F(xiàn)2表現(xiàn)為黑色、棕色、黃色的個體數(shù)之比為9:3:4,9:3:4是9:3:3:1的變式,所以兩對基因滿足自由組合定律。分析可知B和E基因同時存在時,即基因型為A_B_時表現(xiàn)為黑色;有E基因,沒有A基因時,即基因型為aaB_時表現(xiàn)為棕色;沒有E基因時,即基因型為__bb時表現(xiàn)為黃色。【詳析】A、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體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類型的一對基因.一般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寫來表示,如A和a,所以B和b為等位基因,A錯誤;B、由題意可知:黑色、棕色、黃色的個體數(shù)之比為9:3:4,9:3:4是9:3:3:1的變式,即B和E基因同時存在時,即基因型為A_B_時表現(xiàn)為黑色;有E基因,沒有A基因時,即基因型為aaB_時表現(xiàn)為棕色;沒有E基因時,即基因型為__bb時表現(xiàn)為黃色,基因型為aabb的拉布拉多犬表現(xiàn)為黃色,B正確;C、F1黑色AaBb個體雌雄隨機交配,F(xiàn)1產(chǎn)生4種配子,雌雄配子間有16種結合方式,共產(chǎn)生9種基因型,3種表現(xiàn)型,C錯誤;D、不完全顯性是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而題中的黑色、棕色、黃色均是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D錯誤。故選B。3.雄蝗蟲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O(只有一條性染色體),取蝗蟲精巢內的精小管進行染色壓片,在顯微鏡下觀察精母細胞的減數(shù)分裂,看到了下圖所示的分裂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chǎn)細胞中看到的“染色體”顯得很粗,圓圈內實為一對同源染色體B.根據(jù)細胞體積和細胞內染色體判斷,a、c細胞為初級精母細胞C.d細胞中具有兩個染色體組,但沒有同源染色體D.d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一定為b細胞的兩倍〖答案〗D〖祥解〗原始生殖細胞如精原細胞,經(jīng)過染色體復制,成為初級精母細胞,初級精母細胞經(jīng)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產(chǎn)生兩個次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再通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產(chǎn)生四個精細胞。【詳析】A、a細胞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期,此時同源染色體已聯(lián)會形成四分體,故圓圈內實為一對同源染色體,A正確;B、a細胞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期,b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c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d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B正確;C、d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具有兩個染色體組,但沒有同源染色體,C正確;D、雄蝗蟲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O,次級精母細胞中可能有X染色體也可能沒有性染色體,d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不一定為b細胞的兩倍,D錯誤。故選D。4.下列有關孟德爾的一對相對性狀豌豆雜交實驗中提出的假說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基因在染色體上是孟德爾提出假說的依據(jù)B.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是孟德爾假說的內容之一C.孟德爾提出的假說能成功解釋性狀分離現(xiàn)象,從而證明假說正確D.親本產(chǎn)生的雄配子和雌配子數(shù)量相等,且隨機結合〖答案〗B〖祥解〗孟德爾的假說內容: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控制的;遺傳因子在體內成對存在;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并各自進入配子中;雌雄配子隨機結合?!驹斘觥緼、孟德爾年代還未出現(xiàn)基因一詞,基因在染色體上是由薩頓提出來的,并由摩爾根證明的,A錯誤;B、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是孟德爾假說的內容之一,B正確;C、孟德爾提出的假說能成功解釋性狀分離現(xiàn)象,但這不能證明假說正確,孟德爾通過測交實驗驗證假說的正確,C錯誤;D、親本產(chǎn)生的雄配子和雌配子數(shù)量不相等,雄配子數(shù)量要遠多于雌配子,D錯誤。故選B。5.果蠅的紅眼和白眼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白眼雌蠅與紅眼雄蠅雜交,子代中雌蠅為紅眼,雄蠅為白眼,但偶爾出現(xiàn)極少數(shù)例外子代,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注:XO代表只有一條X染色體。A.Y染色體不是果蠅發(fā)育成雄性的必要條件B.子代紅眼雌蠅:白眼雄蠅=1:1,紅眼雄蠅:白眼雌蠅=1:1C.子代出現(xiàn)白眼雌蠅的原因是母本減數(shù)分裂I異常D.親、子代的表型可以作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證據(jù)之一〖答案〗C〖祥解〗果蠅為XY型性別決定方式,當性染色體數(shù)目發(fā)生異常時,其性別會有所變化,即XO為雄性,XXY為雌性。【詳析】A、根據(jù)子代性別的表型,不含Y染色體的果蠅(XO)表現(xiàn)為雄性,含Y染色體的果蠅既可能是雄性,又可能是雌性,因此,Y染色體不是果發(fā)育成雄性的必要條件,A正確;BC、白眼雌蠅與紅眼雄蠅雜交,子代中雌蠅為紅眼,雄蠅為白眼,說明白眼為隱性性狀,假設由基因b控制,則親代白眼雌果蠅的基因型為XbXb,紅眼雄果蠅的基因型為XBY,因此正常子代中紅眼雌果蠅的基因型為XBXb,白眼雄果蠅的基因型為XbY,兩者比例為1:1,例外子代是由母本(XbXb)減數(shù)分裂I或減數(shù)分裂II異常產(chǎn)生的含有兩條X染色體的卵細胞(XbXb)或不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與正常精子或Y)結合而成,因此例外子代中紅眼雄果蠅(XBO)和白眼雌果蠅(XbXbY)的比例為1:1,B正確、C錯誤:D、白眼雌蠅與紅眼雄蠅雜交,子代中雌蠅為紅眼,雄蠅為白眼,子代的性狀與性別有關,說明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因此親、子代的表型可以作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證據(jù)之一,D正確。故選C。6.肺炎雙球菌有許多類型,有莢膜的有毒性,能使小鼠患敗血癥而死亡,無莢膜的無毒性??蒲腥藛T所做的細菌轉化實驗如圖所示,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能導致小鼠死亡的有a、d兩組B.d、e兩組對比可說明轉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質C.培養(yǎng)后的d組中所有的肺炎雙球菌都具有毒性D.d組產(chǎn)生的有毒性的肺炎雙球菌能將該性狀遺傳給后代〖答案〗C〖祥解〗肺炎雙球菌有許多類型,有莢膜的有毒性(S型),能使小鼠患敗血癥而死亡,無莢膜的無毒性(R型)。a試管有毒性。莢膜是多糖,加熱殺死的S型菌無毒,因此b試管無毒。c試管無莢膜,無毒。DNA是肺炎雙球菌的遺傳物質,能使R型轉化為S型,因此d試管有毒。而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無法使R型轉化,因此e試管無毒?!驹斘觥緼、S型肺炎雙球菌有莢膜有毒性能導致小鼠死亡,S型肺炎雙球菌的DNA能使無莢膜無毒性的R型細菌轉化為S型肺炎雙球菌,故a、d兩組能導致小鼠死亡,A正確;B、d、e兩組將DNA和蛋白質分開,對比可說明轉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質,B正確;C、培養(yǎng)后的d組中少數(shù)的肺炎雙球菌具有毒性,大部分的未發(fā)生轉化,無毒,C錯誤。D、DNA是肺炎雙球菌的遺傳物質,d組產(chǎn)生的有毒性的肺炎雙球菌能將該性狀遺傳給后代,D正確;故選C。7.酵母菌的DNA中堿基A約占32%,關于酵母菌核酸的敘述錯誤的是(
)A.DNA復制后A約占32% B.DNA中C約占18%C.DNA中(A+G)/(T+C)=1 D.RNA中U約占32%〖答案〗D〖祥解〗酵母菌為真核生物,細胞中含有DNA和RNA兩種核酸;其中DNA分子為雙鏈結構,A=T,G=C,RNA分子為單鏈結構。據(jù)此分析作答?!驹斘觥緼、DNA分子為半保留復制,復制時遵循A-T、G-C的配對原則,則DNA復制后的A約占32%,A正確;B、酵母菌的DNA中堿基A約占32%,則A=T=32%,G=C=(1-2×32%)/2=18%,B正確;C、DNA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A=T、G=C,則(A+G)/(T+C)=1,C正確;D、由于RNA為單鏈結構,且RNA是以DNA的一條單鏈為模板進行轉錄而來,故RNA中U不一定占32%,D錯誤。故選D。8.下圖是果蠅DNA復制的電鏡照片,圖中泡狀結構①、②和③是復制過程中形成的復制泡。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多起點、邊解旋邊復制提高了復制效率B.③的DNA復制起始的時間早于①和②C.①②③中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合成新鏈D.參與DNA復制的酶有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答案〗B〖祥解〗圖中復制泡的大小可代表復制時間的長短,復制泡越大,復制時間越早,說明耗時越長?!驹斘觥緼、DNA復制時,多起點、邊解旋邊復制提高了復制效率,A正確;B、由圖可知,③的復制泡最小,說明其復制時間晚于①和②,B錯誤;C、DNA復制時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即①②③中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合成新鏈,C正確;D、DNA復制過程中需要解旋酶將雙螺旋解開,DNA聚合酶將脫氧核糖核苷酸聚合到新合成的單鏈上,D正確。故選B。9.增強子是DNA上一小段可與特定蛋白質(轉錄因子)結合的序列,可增強多個基因的轉錄水平(如下圖)。相關推測不合理的是(
)A.增強子具有特定的堿基序列B.增強子與啟動子互補配對C.增強子可以遠距離發(fā)揮作用D.A酶為RNA聚合酶〖答案〗B〖祥解〗根據(jù)題干分析可知:增強子是DNA上一小段可與蛋白質結合的區(qū)域,與特定蛋白質結合后,會加強基因的轉錄作用?!驹斘觥緼、根據(jù)題意,增強子是DNA上一小段可與特定蛋白質結合的序列,因此增強子具有特定的堿基序列;A正確;B、由圖可知,增強子是DNA上一小段可與特定蛋白質結合的序列,并不與啟動子進行結合,因此并不與啟動子互補配對,B錯誤;C、由圖可知,增強子使所要作用基因所在的DNA鏈發(fā)生了彎折,距離所要作用的基因有一定的距離,因此增強子可以遠距離發(fā)揮調控作用,C正確;D、啟動子是RNA聚合酶識別、結合和開始轉錄的一段DNA序列,圖中A酶與啟動子結合,因此A酶可能為RNA聚合酶,D正確。故選B。10.在一個蜂群中,少數(shù)幼蟲一直取食蜂王漿而發(fā)育成蜂王,而大多數(shù)幼蟲以花粉和花蜜為食將發(fā)育成工蜂。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達的一種DNA甲基化轉移酶,能使DNA某些區(qū)域添加甲基基團(如下圖所示)。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蟲將發(fā)育成蜂王,這與取食蜂王漿有相同的效果。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與鳥嘌呤配對B.蜂群中蜜蜂幼蟲發(fā)育成蜂王可能與體內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關C.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擾了RNA聚合酶等對DNA部分區(qū)域的識別和結合D.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遺傳信息發(fā)生改變,從而使生物的性狀發(fā)生改變〖答案〗D〖祥解〗少數(shù)幼蟲一直取食蜂王漿而發(fā)育成蜂王,而大多數(shù)幼蟲以花粉和花蜜為食將發(fā)育成工蜂。這說明蜂王和工蜂的差別并不是由遺傳物質不同造成的,而是由食物的差異造成的,是環(huán)境對表型的影響。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蟲將發(fā)育成蜂王,這與取食蜂王漿有相同的效果。說明這個基因的表達產(chǎn)物與環(huán)境因素類似,也能改變蜜蜂的表型。對于這些不是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生物表型的改變的研究,稱為表觀遺傳學。【詳析】A、從圖中可知,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與鳥嘌呤配對,A正確;B、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達的一種DNA甲基化轉移酶,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蟲將發(fā)育成蜂王,這說明蜂群中蜜蜂幼蟲發(fā)育成蜂王可能與體內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關,B正確;C、DNA甲基化后能使DNA某些區(qū)域添加甲基基團,可能干擾了RNA聚合酶等對DNA部分區(qū)域的識別和結合,C正確;D、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堿基序列不變,遺傳信息未發(fā)生改變,D錯誤。故選D。11.研究發(fā)現(xiàn),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夏爾巴人線粒體中G3745A基因和T4216C基因發(fā)生了突變,使機體在能量代謝過程中提高了對氧氣的利用效率,減少氧氣的消耗。而位于常染色體上的EPAS1,EGLN1等9個基因則通過適量增加血紅蛋白濃度進一步增強了血液運輸O2的能力。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發(fā)生突變后的G3745A基因中堿基數(shù)目一定減少B.上述11個基因的遺傳都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C.突變后的G3745A基因和T4216C基因可能提高了有關酶的活性D.EPAS1、EGLN1等9個基因在人體成熟紅細胞中持續(xù)表達來增加血紅蛋白濃度〖答案〗C〖祥解〗1、基因突變是指DNA分子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而導致的基因結構的改變。2、孟德爾定律是真核生物核基因的傳遞規(guī)律,細胞質基因不遵循孟德爾定律?!驹斘觥緼、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都可能導致基因突變,因此發(fā)生突變后的G3745A基因中堿基數(shù)目不一定減少,A錯誤;B、線粒體中基因的遺傳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B錯誤;C、突變后的G3745A基因和T4216C基因可能提高了有關酶的活性,從而使機體在能量代謝過程中耗氧量減少的同時,還提高了機體對氧氣的利用效率,C正確;D、人體成熟紅細胞中沒有細胞核和核糖體,無法發(fā)生基因的表達,D錯誤。故選C。12.人類(2n=46)14號與21號染色體二者的長臂在著絲點處融合形成14/21平衡易位染色體,該染色體攜帶者具有正常的表現(xiàn)型,但在產(chǎn)生生殖細胞的過程中會形成復雜的聯(lián)會復合物(如圖),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時,該聯(lián)會復合物中任意配對的兩條染色體分離時,另一條染色體隨機移向細胞的任意一極。下列關于平衡易位染色體攜帶者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所示為染色體結構變異和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B.觀察平衡易位染色體也可選擇有絲分裂中期細胞C.女性攜帶者與正常男性婚配生出表現(xiàn)正常子女的幾率為1/6D.男性攜帶者的初級精母細胞含有45條染色體〖答案〗C〖祥解〗染色體變異是指染色體結構和數(shù)目的改變。染色體結構的變異主要有缺失、重復、倒位、易位四種類型。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細胞內個別染色體的增加或減少,另一類是細胞內染色體數(shù)目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減少?!驹斘觥緼、根據(jù)題干信息可知,14/21平衡易位染色體是由14號和21號兩條染色體融合成一條染色體,通過染色體易位和連接形成,發(fā)生了染色體結構變異和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A正確;B、可通過顯微鏡觀察染色體形態(tài)觀察14/21平衡易位染色體,而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穩(wěn)定、數(shù)目清晰,故觀察平衡易位染色體也可選擇有絲分裂中期細胞,B正確;C、女性攜帶者的卵子可能有6種類型(只考慮圖6中的3種染色體)分別是:①含有14、21號染色體的正常卵細胞、②含有14/21平衡易位染色體的卵細胞、③含有14/21平衡易位染色體和21號染色體的卵細胞、④含有14號染色體的卵細胞、⑤14/21平衡易位染色體和14號染色體的卵細胞、⑥含有21號染色體的卵細胞,故女性攜帶者與正常男性婚配,當女性攜帶者的①②兩種類型的卵細胞與精子受精后,子女表現(xiàn)均正常,即生出表現(xiàn)正常子女的幾率為1/3,C錯誤;D、根據(jù)題干信息可知,14/21平衡易位染色體是由14號和21號兩條染色體融合成一條染色體,正常人是46條,故男性攜帶者的初級精母細胞含有45條染色體,D正確。故選C。13.我國南方大面積栽培的水稻為秈稻。與粳稻相比,秈稻的B基因中一個堿基對A-T替換成了T-A,使其降低了對低溫的適應性。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變異屬于基因突變,改變了DNA堿基對內的氫鍵數(shù)B.該變異不會導致染色體結構和數(shù)目的改變C.該變異不會引起相應蛋白質空間結構的改變D.在我國北方環(huán)境下種植秈稻品種,其產(chǎn)量較高〖答案〗B〖祥解〗基因突變是指基因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替換,其不會導致染色體結構和數(shù)目發(fā)生改變?!驹斘觥緼、該變異屬于基因突變,但堿基對A-T替換成了T-A不改變DNA堿基對內的氫鍵數(shù),A錯誤;B、基因突變不會導致染色體結構和數(shù)目發(fā)生改變,B正確;C、該突變導致mRNA上對應的密碼子發(fā)生改變,從題意可知,該突變使其降低了對低溫的適應性,根據(jù)結構決定功能,說明對應蛋白質空間結構發(fā)生了改變,C錯誤;D、我國北方溫度更低,粳稻對低溫的適應性更強,在我國北方環(huán)境下種植粳稻品種,其產(chǎn)量較高,D錯誤。故選B。14.絲蘭的唯一授粉者是絲蘭蛾。絲蘭蛾將卵產(chǎn)在絲蘭的子房內,產(chǎn)卵結束后主動幫助絲蘭傳粉,孵化出的幼蟲會取食少量絲蘭種子。如果絲蘭蛾產(chǎn)卵過多,這朵花就會敗育,幼蟲也會因缺乏食物而死亡。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絲蘭蛾的進化提供了原材料B.絲蘭對絲蘭蛾的產(chǎn)卵量進行了定向選擇C.若干年后,絲蘭蛾的產(chǎn)卵量會越來越少D.絲蘭和絲蘭蛾間的互利共生是協(xié)同進化的結果〖答案〗C〖祥解〗可遺傳的變異提供了生物進化的原材料?,F(xiàn)代遺傳學研究表明,可遺傳的變異來源于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其中,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統(tǒng)稱為突變【詳析】A、可遺傳變異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材料,可遺傳變異的來源有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其中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統(tǒng)稱為突變,A正確;B、絲蘭和絲蘭蛾之間是互利共生關系,如果絲蘭蛾產(chǎn)卵量過多,絲蘭花就會敗育,幼蟲就會缺少食物死亡,因此絲蘭對絲蘭蛾的產(chǎn)卵量進行了定向選擇,B正確;C、絲蘭和絲蘭蛾的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呈現(xiàn)相同的波動趨勢,因此絲蘭蛾的產(chǎn)卵量不會越來越少,C錯誤;D、絲蘭和絲蘭蛾之間相互依存,彼此有利,是協(xié)同進化的結果,D正確。故選C。15.碳青霉烯類抗生素是治療重度感染的一類藥物。下表為2005年—2008年,該類抗生素在某醫(yī)院住院患者中的人均使用量,以及從患者體內分離得到的某種細菌對該類抗生素的耐藥率變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年份2005200620072008住院患者該類抗生素的人均使用量/g0.0740.120.140.19某種細菌對該類抗生素的耐藥率/%2.66.1110.925.5A.耐藥性產(chǎn)生的實質是細菌的基因發(fā)生定向突變B.抗生素使用量增加提高了細菌種群中耐藥性基因的頻率C.細菌耐藥性基因突變?yōu)榧毦M化提供了原材料D.細菌繁殖快,耐藥率的上升也快,需要及時更換抗生素種類〖答案〗A〖祥解〗基因突變具有普遍性,基因突變?yōu)樯镞M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選擇決定進化的方向,題中使用抗生素,就是對細菌的一種選擇,使具有抗藥基因的細菌保留下來?!驹斘觥緼、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A錯誤;B、大量使用抗生素,對細菌進行選擇,使具有抗藥基因的細菌保留下來,導致細菌抗藥基因頻率上升,B正確;C、細菌耐藥性基因突變屬于可遺傳變異,能為細菌進化提供原材料,C正確;D、細菌繁殖快,耐藥率的上升也快,需要及時更換抗生素種類,避免“頑固耐藥菌”的出現(xiàn),D正確。故選A。第二部分二、非選擇題:本部分共6題,共70分。16.1表示細胞進行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時染色體與DNA情況,2表示減數(shù)分裂時細胞內染色體數(shù)變化情況,圖3表示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細胞內染色體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核DNA分子數(shù)變化柱形圖,圖4表示某種生物的細胞分裂的模式圖。根據(jù)圖像回答下列問題:(1)圖1的AB階段發(fā)生的分子變化是,發(fā)生時期在;3中能夠對應BC段特點的細胞有圖1中的CD、圖2中的D2E2發(fā)生的變化是由于。(2)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叫做聯(lián)會,聯(lián)會后的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四個染色單體叫做四分體,四分體中的之間經(jīng)常發(fā)生纏繞,并交換相應的片段。(3)圖4的d細胞中含有對同源染色體;b細胞處于(填時期),該細胞產(chǎn)生的子細胞是;在圖4中等位基因的分離一般發(fā)生在細胞(填字母)中。(4)精原細胞和卵原細胞的成熟方式是,精原細胞和卵原細胞的增殖方式是?!即鸢浮?1)DNA分子的復制有絲分裂前的間期和減數(shù)分裂前的間期甲、乙著絲粒的分裂(2)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xiàn)象非姐妹染色單體(3)0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卵細胞和(第二)極體a、c(4)減數(shù)分裂有絲分裂〖祥解〗題圖分析:1、圖1表示細胞分裂過程中每條染色體DNA含量變化圖;圖2表示細胞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時細胞內染色體數(shù)變化圖;2、圖3表示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細胞內染色體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核DNA分子數(shù)變化柱形圖,甲表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乙表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丙表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丁表示精細胞或卵細胞或極體;【詳析】(1)A1B1階段為間期的S期,該時期完成DNA分子的復制,DNA分子復制發(fā)生在有絲分裂前的間期(有絲分裂不包括間期)和減數(shù)分裂前的間期,B1C1表示每條染色體有兩個DNA分子,圖3中的甲、乙兩種細胞的每條染色體都有兩個DNA分子,圖1中的C1D1段、圖2中的D2E2段發(fā)生的變化是由于著絲粒的分裂。(2)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xiàn)象叫做聯(lián)會,聯(lián)會后的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四個染色單體,叫做四分體,四分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經(jīng)常發(fā)生纏繞,并交換相應的片段。(3)圖4的d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b細胞不存在同源染色體,著絲粒分裂,細胞質不均等凹陷,所以該細胞是次級卵母細胞,處于減數(shù)的第二次分裂后期,該細胞產(chǎn)生的子細胞是卵細胞和(第二)極體(第一極體往往不分裂);在圖4中等位基因的分離一般發(fā)生在減數(shù)的第一次分裂后期,即a、c細胞中。(4)原始生殖細胞的成熟方式是減數(shù)分裂,增殖方式是有絲分裂。17.將雙鏈DNA在中性鹽溶液中加熱,兩條DNA單鏈分開,該過程叫作DNA變性。變性后的DNA如果慢慢冷卻,又能恢復成為雙鏈DNA,該過程叫作退火。回答下列關于雙鏈DNA分子的結構和復制的問題:(1)DNA分子的復制方式是。DNA復制時,催化脫氧核苷酸添加到DNA子鏈上的酶是,該酶只能使新合成的DNA鏈從5'端向3'端延伸,依據(jù)該酶催化DNA子鏈延伸的方向推斷,圖1中的DNA復制模型是否完全正確:(填“是”或“否”)。(2)DNA變性時脫氧核苷酸分子間的磷酸二酯鍵不受影響,而堿基對之間的被打開;在細胞內進行DNA復制時,該過程需要的作用。(3)有些DNA完全解旋成單鏈所需的溫度明顯高于其他DNA,其最可能的原因是。(4)若圖2中DNAα鏈的序列是5'-GCTACT-3',那么β鏈5'→3'的序列是。(5)若圖2中DNA分子的G與C之和占全部堿基總數(shù)的36%,其中一條鏈中的T與C分別占該鏈堿基總數(shù)的34.5%和16%,則它的互補鏈中T占該鏈堿基總數(shù)及C占整個DNA分子堿基的比例分別是〖答案〗(1)半保留復制DNA聚合酶否(2)氫鍵解旋酶(3)這些DNA中堿基對G—C所占的比例較高,DNA結構比較穩(wěn)定(4)—AGTAGC—(5)29.5%和10%〖祥解〗DNA分子復制的特點是邊解旋邊復制和半保留復制;DNA聚合酶可使單個的脫氧核苷酸連接到正在合成的DNA單鏈上?!驹斘觥浚?)DNA分子的復制方式是半保留復制,DNA復制時,DNA聚合酶可催化脫氧核苷酸添加到DNA子鏈上;DNA聚合酶只能使新合成的DNA鏈從5'端向3'端方向延伸,而圖1中有一條子鏈的延伸方向是3'→5',故圖1中的DNA復制模型不完全正確。(2)DNA變性時脫氧核苷酸分子間的磷酸二酯鍵不受影響,而堿基對之間的氫鍵斷裂,解旋酶具有催化氫鍵斷裂的作用,在細胞內正常DNA復制過程中則需要解旋酶作用。(3)有些DNA完全解旋成單鏈所需的溫度明顯高于其他DNA,可能的原因是這些DNA中堿基對G—C所占的比例較高,氫鍵較多,DNA結構比較穩(wěn)定,解旋時所需的能量較多。(4)DNA分子是反向平行的,若圖2中DNAα鏈的堿基序列是5'—GCTACT-—3',那么根據(jù)堿基互補配對原則,β鏈由5'→3'的堿基序列是—AGTAGC—。(5)已知某DNA分子中,G與C之和占全部堿基總數(shù)的36%,則C=G=18%,A=T=50%-18%=32%,其中一條鏈的T與C分別占該鏈堿基總數(shù)的34.5%和16%,即T1=34.5%,C1=16%,根據(jù)堿基互補配對原則,雙鏈DNA分子中,T=(T1+T2)÷2,計算可得T2=29.5%,即T2占該鏈堿基總數(shù)29.5%,C=(C1+C2)÷2,計算可得C2=20%,即C2占該鏈堿基總數(shù)20%,DNA為雙鏈,所以C2占整個DNA分子堿基10%。18.圖甲為某種真菌細胞中有關物質合成示意圖,①~⑤表示生理過程,據(jù)圖分析回答:(1)由圖甲可知,真菌細胞中轉錄發(fā)生的場所為,催化過程①需要的酶有。(2)物質II含個游離的磷酸基團。(3)過程③中,一個mRNA上結合多個核糖體的意義是,因而提高了蛋白質合成效率(4)miRNA是真核細胞中的一類內源性的具有調控功能但不編碼蛋白質的短序RNA,它可組裝進沉默復合體,識別某些特定的mRNA(靶RNA)進而調控基因的表達(如圖乙)。由圖乙推測,miRNA可能的作用原理是通過引導沉默復合體干擾識別密碼子,進而阻止過程?!即鸢浮?1)細胞核、線粒體解旋酶、DNA聚合酶(2)0(3)短時間內能合成大量多肽鏈(4)tRNA翻譯〖祥解〗1、圖甲分析:圖示為某種真菌細胞中有關物質合成示意圖,其中①為DNA的復制過程,②為轉錄過程,③為翻譯過程,④為轉錄過程,⑤為翻譯過程。Ⅰ為核膜,Ⅱ為環(huán)狀DNA分子。2、分析乙圖:乙圖表示翻譯過程,該過程是在核糖體中以mRNA為模板,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以tRNA為轉運工具、以細胞質里游離的氨基酸為原料合成蛋白質的過程?!驹斘觥浚?)由圖可知,真菌細胞中轉錄發(fā)生的場所有細胞核和線粒體。①為DNA的復制過程,該過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催酶化。(2)物質II是環(huán)狀DNA分子,沒有游離的磷酸基團。(3)過程③為翻譯過程,該過程中一個mRNA上結合多個核糖體,這樣可以在短時間內合成大量多肽鏈,提高蛋白質合成效率。(4)RNA是轉錄的產(chǎn)物,miRNA是也是轉錄的產(chǎn)物,由“miRNA不參與蛋白質的編碼,miRNA通過識別靶RNA并與之結合,通過引導沉默復合體使靶RNA降解;或者不影響靶RNA的穩(wěn)定性,干擾tRNA識別密碼子,進而阻止翻譯過程。19.幾種性染色體異常果蠅的性別、育性等如圖所示。(1)圖示果蠅發(fā)生的變異類型是。(2)白眼雌果蠅(XrXrY)最多能產(chǎn)生Xr、XrXr、和四種類型的配子。該果蠅與紅眼雄果蠅(XRY)雜交,子代中紅眼雌果蠅的基因型為。(3)用黑身白眼雌果蠅(aaXrXr)與灰身紅眼雄果蠅(AAXRY)雜交,F(xiàn)1雌果蠅表現(xiàn)為灰身紅眼,雄果蠅表現(xiàn)為灰身白眼。F2中灰身紅眼與黑身白眼果蠅的比例為,從F2灰身紅眼雌果蠅和灰身白眼雄蠅中各隨機選取一只雜交,子代中出現(xiàn)黑身白果蠅的概為(4)用紅眼雌果蠅(XRXR)與白眼雄果蠅(XrY)為親本雜交,在F1群體中發(fā)現(xiàn)一只白眼雄果蠅(記為“M”)。M果蠅出現(xiàn)的原因有三種可能:第一種是環(huán)境改變引起表型變化,但基因型未變;第二種是親本果蠅發(fā)生基因突變;第三種是親本雌果蠅在減數(shù)分裂時X染色體不分離,請設計簡便的雜交實驗,確定M果蠅的出現(xiàn)是由哪一種原因引起的。實驗步驟:。結果預測:I.若,則是環(huán)境改變;Ⅱ.若則是基因突變;Ⅲ.若,則是減數(shù)分裂時X染色體不分離。〖答案〗(1)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2)XrYYXRXr、XRXrY(3)3∶11/18(4)M果蠅與正常白眼雌果蠅雜交,分析子代的表現(xiàn)型子代出現(xiàn)紅眼(雌)果蠅子代表現(xiàn)型全部為白眼無子代產(chǎn)生〖祥解〗1、染色體組數(shù)的判斷方法有:①看N前面的系數(shù),系數(shù)是幾就是幾個染色體組。②看同種形態(tài)的染色體的條數(shù),如果每種形態(tài)均為3條,即為3個染色體組,如果幾乎每種形態(tài)都是兩條,只有其中一條是三條(單條)的,則是三體(單體),屬于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的個別增添(缺失),仍為2個染色體組。2、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正常果蠅是二倍體生物,每個染色體組含有4條染色體;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雖然分離,但仍在一個細胞中,所以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仍為8條;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暫時加倍,所以此時染色體組數(shù)為2個?!驹斘觥浚?)據(jù)圖可知,XXY個體中多了一條X染色體,XO個體少了一條X性染色體,XXX個體多了一個X染色體,OY個體少了一條性染色體,因此上述果蠅中染色體數(shù)目多出一條或者少了一條,屬于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2)白眼雌果蠅(XrXrY)產(chǎn)生配子的過程中,由于性染色體為三條,其中任意兩條配對正常分離,而另一條隨機移向一極,產(chǎn)生含兩條或一條性染色體的配子,可以是Xr或者Y單獨移向一極,配子種類及比例為2Xr:2XrY:1XrXr:1Y。該果蠅與紅眼雄果蠅(XRY)雜交,子代中紅眼雌果蠅的基因型為XRXr、XRXrY。(3)aaXrXr與AAXRY,F(xiàn)1的基因型是AaXRXr、AaXrY,F(xiàn)2中灰身紅眼(A_XR_)的概率是3/4×1/2=3/8,黑身白眼(aaXrXr和aaXrY)果蠅的概率是1/4×1/4+1/4×1/4=1/8,所以F2中灰身紅眼與黑身白眼果蠅的比例為3:1。F2灰身紅眼雌果蠅的基因型是1/3AAXRXr或是2/3AaXRXr,灰身白眼雄果蠅的基因型是1/3AAXrY或是2/3AaXrY,F(xiàn)2灰身紅眼雌果蠅和灰身白眼雄果蠅中各隨機選取一只雜交,子代中出現(xiàn)黑身的概率是aa=2/3×2/3×1/4=1/9,子代中出現(xiàn)白眼的概率是XrXr+XrY=1/2,所以子代中出現(xiàn)黑身白眼果蠅的概率為1/9×1/2=1/18。(4)分析題干可知,三種可能情況下,M果蠅基因型分別為XRY、XrY、XrO。因此,本實驗可以用M果蠅與多只白眼雌果蠅(XrXr)雜交,統(tǒng)計子代果蠅的眼色。第一種情況,M應為XRY,XRY與XrXr雜交,若子代雌性果蠅全部為紅眼,雄性果蠅全部為白眼,則為環(huán)境引起的表現(xiàn)型改變;第二種情況,M應為XrY,XrY與XrXr雜交,若子代全部是白眼,則為基因突變一起表現(xiàn)型改變;第三種情況,M應為XrO,由題干所給圖示可知XrO不育,因此M與XrXr雜交,若沒有子代產(chǎn)生,則為減數(shù)分裂時X染色體沒有分離。20.學習以下材料,回答問題神奇的“轉座子”某些玉米棒上結有多種顏色的種子,其形成機制與“轉座子”有關。轉座子是在染色體不同位置復制和移動的DNA片段,曾被稱為跳躍基因。20世紀40年代,美國遺傳學家芭芭拉·麥克林托克在研究玉米時第一次發(fā)現(xiàn)了可以轉座的Ds/Ac系統(tǒng),其作用方式和結果如下圖所示。R基因可以控制玉米籽粒中紫色色素的合成,而r基因則不能。rr基因型籽粒表現(xiàn)為黃色(圖A)。Rr基因型籽粒表現(xiàn)為紫色(圖B)?;罨蜃覣c可以合成轉座酶,激活轉座因子Ds插入到R基因中,導致Rr基因型籽粒細胞中無法合成紫色色素,籽粒表現(xiàn)為黃色(圖C)。圖C所示基因型的細胞中Ac也可能激活Ds從R基因中轉出,使細胞又可以合成紫色色素,籽粒表現(xiàn)為紫色或花斑狀(圖1D)。備注:玉米籽粒顏色與轉座子的關系我們熟悉的許多變異現(xiàn)象都和轉座子有著密切的關系。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所用的皺粒豌豆的產(chǎn)生,就是因為一個轉座因子插入淀粉分支酶基因中,導致基因失活,進而影響了種子中淀粉的合成和水分的保持。玉米、小麥、小鼠和人類基因組中轉座子都占有相當高的比例。細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基因組中同樣有著大量的轉座子,這些微生物轉座子甚至可以轉給高等動植物??茖W家檢測發(fā)現(xiàn),狒狒的基因組中含有許多與逆轉錄病毒同源的序列,其中c型病毒基因組序列已在所有舊大陸猴的DNA序列中檢出,據(jù)推算該病毒基因組在靈長類中至少已存在了3000萬年,這為生物進化理論提供了有力的分子生物學證據(jù)。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果蠅的某些品系間雜交產(chǎn)生的后代不可育,這種現(xiàn)象也是由轉座子造成的,這種現(xiàn)象形成品系間或群體間雜交的屏障,促進生殖隔離的產(chǎn)生,對物種的形成極為重要。(1)圖C中由Ds轉座因子轉移引起的變異類型為。(2)圖D中花斑籽粒的紫色斑點出現(xiàn)的原因是種子形成過程中,。紫色斑點的大小由決定。(3)研究發(fā)現(xiàn)豌豆種子中控制皺粒的r基因的堿基序列比控制圓粒的R基因多了800個堿基對,但r基因編碼的蛋白質比R基因編碼的淀粉分支酶少了末端的61個氨基酸,推測r基因轉錄的mRNA上發(fā)生的與肽鏈變短有關的變化是。(4)依據(jù)上述機理,利用Ac和序列已知的Ds作為工具,可以進行哪些遺傳學問題的研究,或解決哪些育種實踐中的問題?(寫出一例)。(5)研究人員認為轉座子是生物進化的重要驅動力,請綜合本文信息與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闡述這一觀點的合理性:?!即鸢浮?1)基因突變(2)細胞中Ac激活Ds從R基因處移走,R基因表達產(chǎn)物恢復正常,細胞中合成紫色色素種子發(fā)育過程中Ds從R基因上移走的時間早晚(3)提前出現(xiàn)終止密碼子(4)獲得突變體、研究被插入基因的功能、研究基因突變的位置等(5)①轉座子可以引起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②轉座子可造成某些品系間雜交后代不可育,促進生殖隔離的產(chǎn)生。〖祥解〗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適應是自然選擇的結果;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單位;突變和基因重組提供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導致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進而通過隔離形成新的物種;生物進化的過程實際上是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協(xié)同進化的過程;生物多樣性是協(xié)同進化的結果?!驹斘觥浚?)活化因子Ac可以合成轉座酶,激活轉座因子Ds插入到R基因中,發(fā)生了堿基的增添,使基因結構的改變,導致Rr基因型籽粒細胞中無法合成紫色色素,籽粒表現(xiàn)為黃色,引起的變異類型為基因突變;(2)圖C所示基因型的細胞中Ac也可能激活Ds從R基因中轉出,使細胞又可以合成紫色色素,籽粒表現(xiàn)為紫色或花斑狀,由此判斷圖D中花斑籽粒的紫色斑點出現(xiàn)的原因是種子形成過程中細胞中Ac激活Ds從R基因處移走,R基因表達產(chǎn)物恢復正常,細胞中合成紫色色素。紫色斑點的大小由種子發(fā)育過程中Ds從R基因上移走的時間早晚決定;(3)研究發(fā)現(xiàn)豌豆種子中控制皺粒的r基因的堿基序列比控制圓粒的R基因多了800個堿基對,但r基因編碼的蛋白質比R基因編碼的淀粉分支酶少了末端的61個氨基酸,推測r基因轉錄的mRNA上發(fā)生的與肽鏈變短有關的變化是提前出現(xiàn)終止密碼子,使肽鏈變短;(4)活化因子Ac可以合成轉座酶,激活轉座因子Ds插入到某基因中,導致性狀發(fā)生改變,依據(jù)該機理,利用Ac和序列已知的Ds作為工具,可以進行獲得突變體、研究被插入基因的功能、研究基因突變的位置等;(5)根據(jù)題干信息可知轉座子可以引發(fā)突變,可以在不同生物之間轉移,引發(fā)基因重組。此外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由于轉座子造成某些品系間雜交產(chǎn)生的后代不可育,這種現(xiàn)象形成品系間或群體間雜交的屏障,促進生殖隔離的產(chǎn)生,對物種的形成極為重要。由此研究人員認為轉座子是生物進化的重要驅動力的主要理由:①轉座子可以引起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②轉座子可造成某些品系間雜交后代不可育,促進生殖隔離的產(chǎn)生。21.果蠅是遺傳實驗的明星材料。果蠅眼色的野生型和朱紅眼由一對基因(A、a)控制,野生型和棕紅眼由另一對基因(B、b)控制。為研究其眼色的遺傳機制,研究人員進行了如下雜交實驗。組別親本組合F1表現(xiàn)型及比例實驗一野生型♀×野生型♂野生型♀:野生型♂:朱紅眼♂=2:1:1實驗二野生型♀×朱紅眼♂野生型♀:棕紅眼♀:野生型♂:棕紅眼♂=3:1:3:1實驗三野生型♀×野生型♂野生型♀:棕紅眼♀:野生型♂:朱紅眼♂:棕紅眼♂:白眼♂=6:2:3:3:1;1(1)由實驗可知,控制果蠅的這兩對等位基因遵循定律,理由是。(2)三組實驗中,親本野生型雌果蠅的基因型分別是。(3)野生型果蠅的基因型有種,現(xiàn)有一只野生型雌果蠅,請從上述實驗三的F1中選擇合適的個體,通過一次雜交實驗來確定其基因型。(簡要寫出實驗思路)?!即鸢浮?1)自由組合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朱紅眼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棕紅眼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2)BBXAXa、BbXAXA、BbXAXa(3)6方案一:選取實驗三F1中的白眼雄果蠅與野生型雌果蠅雜交,觀察后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方案二:選取實驗三F1中的棕紅眼雄果蠅與野生型雌果蠅雜交,觀察后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祥解〗由題意分析可知:(1)由實驗一可知,親本全為野生型,后代出現(xiàn)了朱紅眼,說明野生型對朱紅眼為顯性,且朱紅眼只出現(xiàn)在雄性中,說明控制野生型和朱紅眼的基因A/a位于X染色體上。(2)由實驗二可知,親本為野生型和朱紅眼,后代雌性中野生型:棕紅眼=3:1,雄性中野生型:棕紅眼=3:1,說明控制野生型和棕紅眼的基因B/b位于常染色體上?!驹斘觥浚?)因為實驗一的親本均為野生型,F(xiàn)1中雌果蠅均為野生型而雄果蠅中出現(xiàn)朱紅眼,故朱紅眼的遺傳方式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實驗二中的結果可知控制棕紅眼基因與性別無關,位于常染色體上,因此兩對等位基因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2)由題一分析可知,實驗一的親本雌蠅的基因型為BBXAXa,實驗二中,無論雌雄,野生型均為棕紅眼的3倍,即野生型:棕紅眼=3:1,可知親本均為Bb,又由于子代無朱紅眼可知親本中雌蠅基因型為BbXAXA。實驗三中,由F1中白眼性狀個體占1/16可知,親本基因型為BbXAXa和BbXAY。(3)由題意可知,當A與B同時存在時,表現(xiàn)為野生型,因此野生型果蠅的基因型有B_XAX(4種)和B_XAY(2種),共6種。方案一:確定野生型雌果蠅的基因型,可以設計測交實驗,即選擇待測個體與雙隱性個體(白眼雄蠅)交配,觀察后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實驗思路:選取實驗三F1中的白眼雄果蠅與野生型雌果蠅雜交,觀察后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①若后代全為野生型,則果蠅的基因型為BBXAXA。②若后代為野生型和棕紅眼,則果蠅的基因型為BbXAXA。③若后代為野生型和朱紅眼,則果蠅的基因型為BBXAXa。④若后代為野生型、朱紅眼和棕紅眼和白眼,則果蠅的基因型為BbXAXa。方案二:確定野生型雌果蠅的基囚型,也可選取實驗三F1中的棕紅眼雄果蠅bbXAY與野生型雌果蠅雜交,觀察后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①若后代全為野生型,則果蠅的基因型為BBXAXA。②若后代為野生型和棕紅眼,則果蠅的基因型為BbXAXA。③若后代為野生型和朱紅眼,則果蠅的基因型為BBXAXa。④若后代為野生型、朱紅眼和棕紅眼和白眼,則果蠅的基因型為BbXAXa。北京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沖刺卷(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第一部分一、選擇題:本部分共15題,每題2分,共3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1.以下支持孟德爾分離定律的證據(jù)是(
)A.雜交實驗所用豌豆均為純合子 B.用人工授粉的方法進行雜交實驗C.用統(tǒng)計學方法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 D.雜合子自交后代性狀分離比3:1〖答案〗D〖祥解〗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驹斘觥緼、雜交實驗所用豌豆均為純合子,是孟德爾選用豌豆進行實驗的有點,但并不是支持分離定律的證據(jù),A錯誤;B、用人工授粉進行雜交實驗只是實驗方法,不是實驗結果,無法作為支持分離定律的證據(jù),B錯誤;C、用統(tǒng)計學方法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是孟德爾成功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支持分離定律的證據(jù),C錯誤;D、雜合子自交后代性狀分離比3:1符合分離定律,能夠作為支持分離定律的證據(jù),D正確。故選D。2.拉布拉多犬的毛色有黑色、棕色和黃色三種表現(xiàn)型,棕色(aaBB)和黃色(AAbb)個體雜交,F(xiàn)1均為黑色。F1雌雄個體隨機交配,F(xiàn)1表現(xiàn)為黑色、棕色、黃色的個體數(shù)之比為9:3∶4,據(jù)此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和B為等位基因,a和b為等位基因B.基因型為aabb的拉布拉多犬表現(xiàn)為黃色C.子二代的3種表現(xiàn)型對應16種基因型D.黑色為顯性性狀且對棕色為不完全顯性〖答案〗B〖祥解〗根據(jù)題意可知,拉布拉多犬的毛色受到兩對基因的控制,且棕色(aaBB)和黃色(AAbb)個體雜交,F(xiàn)1均為黑色(AaBb),F(xiàn)1雌雄個體隨機交配,F(xiàn)2表現(xiàn)為黑色、棕色、黃色的個體數(shù)之比為9:3:4,9:3:4是9:3:3:1的變式,所以兩對基因滿足自由組合定律。分析可知B和E基因同時存在時,即基因型為A_B_時表現(xiàn)為黑色;有E基因,沒有A基因時,即基因型為aaB_時表現(xiàn)為棕色;沒有E基因時,即基因型為__bb時表現(xiàn)為黃色?!驹斘觥緼、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體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類型的一對基因.一般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寫來表示,如A和a,所以B和b為等位基因,A錯誤;B、由題意可知:黑色、棕色、黃色的個體數(shù)之比為9:3:4,9:3:4是9:3:3:1的變式,即B和E基因同時存在時,即基因型為A_B_時表現(xiàn)為黑色;有E基因,沒有A基因時,即基因型為aaB_時表現(xiàn)為棕色;沒有E基因時,即基因型為__bb時表現(xiàn)為黃色,基因型為aabb的拉布拉多犬表現(xiàn)為黃色,B正確;C、F1黑色AaBb個體雌雄隨機交配,F(xiàn)1產(chǎn)生4種配子,雌雄配子間有16種結合方式,共產(chǎn)生9種基因型,3種表現(xiàn)型,C錯誤;D、不完全顯性是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而題中的黑色、棕色、黃色均是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D錯誤。故選B。3.雄蝗蟲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O(只有一條性染色體),取蝗蟲精巢內的精小管進行染色壓片,在顯微鏡下觀察精母細胞的減數(shù)分裂,看到了下圖所示的分裂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chǎn)細胞中看到的“染色體”顯得很粗,圓圈內實為一對同源染色體B.根據(jù)細胞體積和細胞內染色體判斷,a、c細胞為初級精母細胞C.d細胞中具有兩個染色體組,但沒有同源染色體D.d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一定為b細胞的兩倍〖答案〗D〖祥解〗原始生殖細胞如精原細胞,經(jīng)過染色體復制,成為初級精母細胞,初級精母細胞經(jīng)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產(chǎn)生兩個次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再通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產(chǎn)生四個精細胞。【詳析】A、a細胞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期,此時同源染色體已聯(lián)會形成四分體,故圓圈內實為一對同源染色體,A正確;B、a細胞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期,b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c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d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B正確;C、d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具有兩個染色體組,但沒有同源染色體,C正確;D、雄蝗蟲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O,次級精母細胞中可能有X染色體也可能沒有性染色體,d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不一定為b細胞的兩倍,D錯誤。故選D。4.下列有關孟德爾的一對相對性狀豌豆雜交實驗中提出的假說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基因在染色體上是孟德爾提出假說的依據(jù)B.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是孟德爾假說的內容之一C.孟德爾提出的假說能成功解釋性狀分離現(xiàn)象,從而證明假說正確D.親本產(chǎn)生的雄配子和雌配子數(shù)量相等,且隨機結合〖答案〗B〖祥解〗孟德爾的假說內容: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控制的;遺傳因子在體內成對存在;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并各自進入配子中;雌雄配子隨機結合?!驹斘觥緼、孟德爾年代還未出現(xiàn)基因一詞,基因在染色體上是由薩頓提出來的,并由摩爾根證明的,A錯誤;B、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是孟德爾假說的內容之一,B正確;C、孟德爾提出的假說能成功解釋性狀分離現(xiàn)象,但這不能證明假說正確,孟德爾通過測交實驗驗證假說的正確,C錯誤;D、親本產(chǎn)生的雄配子和雌配子數(shù)量不相等,雄配子數(shù)量要遠多于雌配子,D錯誤。故選B。5.果蠅的紅眼和白眼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白眼雌蠅與紅眼雄蠅雜交,子代中雌蠅為紅眼,雄蠅為白眼,但偶爾出現(xiàn)極少數(shù)例外子代,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注:XO代表只有一條X染色體。A.Y染色體不是果蠅發(fā)育成雄性的必要條件B.子代紅眼雌蠅:白眼雄蠅=1:1,紅眼雄蠅:白眼雌蠅=1:1C.子代出現(xiàn)白眼雌蠅的原因是母本減數(shù)分裂I異常D.親、子代的表型可以作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證據(jù)之一〖答案〗C〖祥解〗果蠅為XY型性別決定方式,當性染色體數(shù)目發(fā)生異常時,其性別會有所變化,即XO為雄性,XXY為雌性?!驹斘觥緼、根據(jù)子代性別的表型,不含Y染色體的果蠅(XO)表現(xiàn)為雄性,含Y染色體的果蠅既可能是雄性,又可能是雌性,因此,Y染色體不是果發(fā)育成雄性的必要條件,A正確;BC、白眼雌蠅與紅眼雄蠅雜交,子代中雌蠅為紅眼,雄蠅為白眼,說明白眼為隱性性狀,假設由基因b控制,則親代白眼雌果蠅的基因型為XbXb,紅眼雄果蠅的基因型為XBY,因此正常子代中紅眼雌果蠅的基因型為XBXb,白眼雄果蠅的基因型為XbY,兩者比例為1:1,例外子代是由母本(XbXb)減數(shù)分裂I或減數(shù)分裂II異常產(chǎn)生的含有兩條X染色體的卵細胞(XbXb)或不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與正常精子或Y)結合而成,因此例外子代中紅眼雄果蠅(XBO)和白眼雌果蠅(XbXbY)的比例為1:1,B正確、C錯誤:D、白眼雌蠅與紅眼雄蠅雜交,子代中雌蠅為紅眼,雄蠅為白眼,子代的性狀與性別有關,說明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因此親、子代的表型可以作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證據(jù)之一,D正確。故選C。6.肺炎雙球菌有許多類型,有莢膜的有毒性,能使小鼠患敗血癥而死亡,無莢膜的無毒性??蒲腥藛T所做的細菌轉化實驗如圖所示,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能導致小鼠死亡的有a、d兩組B.d、e兩組對比可說明轉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質C.培養(yǎng)后的d組中所有的肺炎雙球菌都具有毒性D.d組產(chǎn)生的有毒性的肺炎雙球菌能將該性狀遺傳給后代〖答案〗C〖祥解〗肺炎雙球菌有許多類型,有莢膜的有毒性(S型),能使小鼠患敗血癥而死亡,無莢膜的無毒性(R型)。a試管有毒性。莢膜是多糖,加熱殺死的S型菌無毒,因此b試管無毒。c試管無莢膜,無毒。DNA是肺炎雙球菌的遺傳物質,能使R型轉化為S型,因此d試管有毒。而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無法使R型轉化,因此e試管無毒?!驹斘觥緼、S型肺炎雙球菌有莢膜有毒性能導致小鼠死亡,S型肺炎雙球菌的DNA能使無莢膜無毒性的R型細菌轉化為S型肺炎雙球菌,故a、d兩組能導致小鼠死亡,A正確;B、d、e兩組將DNA和蛋白質分開,對比可說明轉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質,B正確;C、培養(yǎng)后的d組中少數(shù)的肺炎雙球菌具有毒性,大部分的未發(fā)生轉化,無毒,C錯誤。D、DNA是肺炎雙球菌的遺傳物質,d組產(chǎn)生的有毒性的肺炎雙球菌能將該性狀遺傳給后代,D正確;故選C。7.酵母菌的DNA中堿基A約占32%,關于酵母菌核酸的敘述錯誤的是(
)A.DNA復制后A約占32% B.DNA中C約占18%C.DNA中(A+G)/(T+C)=1 D.RNA中U約占32%〖答案〗D〖祥解〗酵母菌為真核生物,細胞中含有DNA和RNA兩種核酸;其中DNA分子為雙鏈結構,A=T,G=C,RNA分子為單鏈結構。據(jù)此分析作答?!驹斘觥緼、DNA分子為半保留復制,復制時遵循A-T、G-C的配對原則,則DNA復制后的A約占32%,A正確;B、酵母菌的DNA中堿基A約占32%,則A=T=32%,G=C=(1-2×32%)/2=18%,B正確;C、DNA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A=T、G=C,則(A+G)/(T+C)=1,C正確;D、由于RNA為單鏈結構,且RNA是以DNA的一條單鏈為模板進行轉錄而來,故RNA中U不一定占32%,D錯誤。故選D。8.下圖是果蠅DNA復制的電鏡照片,圖中泡狀結構①、②和③是復制過程中形成的復制泡。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多起點、邊解旋邊復制提高了復制效率B.③的DNA復制起始的時間早于①和②C.①②③中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合成新鏈D.參與DNA復制的酶有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答案〗B〖祥解〗圖中復制泡的大小可代表復制時間的長短,復制泡越大,復制時間越早,說明耗時越長。【詳析】A、DNA復制時,多起點、邊解旋邊復制提高了復制效率,A正確;B、由圖可知,③的復制泡最小,說明其復制時間晚于①和②,B錯誤;C、DNA復制時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即①②③中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合成新鏈,C正確;D、DNA復制過程中需要解旋酶將雙螺旋解開,DNA聚合酶將脫氧核糖核苷酸聚合到新合成的單鏈上,D正確。故選B。9.增強子是DNA上一小段可與特定蛋白質(轉錄因子)結合的序列,可增強多個基因的轉錄水平(如下圖)。相關推測不合理的是(
)A.增強子具有特定的堿基序列B.增強子與啟動子互補配對C.增強子可以遠距離發(fā)揮作用D.A酶為RNA聚合酶〖答案〗B〖祥解〗根據(jù)題干分析可知:增強子是DNA上一小段可與蛋白質結合的區(qū)域,與特定蛋白質結合后,會加強基因的轉錄作用?!驹斘觥緼、根據(jù)題意,增強子是DNA上一小段可與特定蛋白質結合的序列,因此增強子具有特定的堿基序列;A正確;B、由圖可知,增強子是DNA上一小段可與特定蛋白質結合的序列,并不與啟動子進行結合,因此并不與啟動子互補配對,B錯誤;C、由圖可知,增強子使所要作用基因所在的DNA鏈發(fā)生了彎折,距離所要作用的基因有一定的距離,因此增強子可以遠距離發(fā)揮調控作用,C正確;D、啟動子是RNA聚合酶識別、結合和開始轉錄的一段DNA序列,圖中A酶與啟動子結合,因此A酶可能為RNA聚合酶,D正確。故選B。10.在一個蜂群中,少數(shù)幼蟲一直取食蜂王漿而發(fā)育成蜂王,而大多數(shù)幼蟲以花粉和花蜜為食將發(fā)育成工蜂。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達的一種DNA甲基化轉移酶,能使DNA某些區(qū)域添加甲基基團(如下圖所示)。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蟲將發(fā)育成蜂王,這與取食蜂王漿有相同的效果。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與鳥嘌呤配對B.蜂群中蜜蜂幼蟲發(fā)育成蜂王可能與體內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關C.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擾了RNA聚合酶等對DNA部分區(qū)域的識別和結合D.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遺傳信息發(fā)生改變,從而使生物的性狀發(fā)生改變〖答案〗D〖祥解〗少數(shù)幼蟲一直取食蜂王漿而發(fā)育成蜂王,而大多數(shù)幼蟲以花粉和花蜜為食將發(fā)育成工蜂。這說明蜂王和工蜂的差別并不是由遺傳物質不同造成的,而是由食物的差異造成的,是環(huán)境對表型的影響。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蟲將發(fā)育成蜂王,這與取食蜂王漿有相同的效果。說明這個基因的表達產(chǎn)物與環(huán)境因素類似,也能改變蜜蜂的表型。對于這些不是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生物表型的改變的研究,稱為表觀遺傳學?!驹斘觥緼、從圖中可知,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與鳥嘌呤配對,A正確;B、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達的一種DNA甲基化轉移酶,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蟲將發(fā)育成蜂王,這說明蜂群中蜜蜂幼蟲發(fā)育成蜂王可能與體內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關,B正確;C、DNA甲基化后能使DNA某些區(qū)域添加甲基基團,可能干擾了RNA聚合酶等對DNA部分區(qū)域的識別和結合,C正確;D、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堿基序列不變,遺傳信息未發(fā)生改變,D錯誤。故選D。11.研究發(fā)現(xiàn),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夏爾巴人線粒體中G3745A基因和T4216C基因發(fā)生了突變,使機體在能量代謝過程中提高了對氧氣的利用效率,減少氧氣的消耗。而位于常染色體上的EPAS1,EGLN1等9個基因則通過適量增加血紅蛋白濃度進一步增強了血液運輸O2的能力。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發(fā)生突變后的G3745A基因中堿基數(shù)目一定減少B.上述11個基因的遺傳都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C.突變后的G3745A基因和T4216C基因可能提高了有關酶的活性D.EPAS1、EGLN1等9個基因在人體成熟紅細胞中持續(xù)表達來增加血紅蛋白濃度〖答案〗C〖祥解〗1、基因突變是指DNA分子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而導致的基因結構的改變。2、孟德爾定律是真核生物核基因的傳遞規(guī)律,細胞質基因不遵循孟德爾定律。【詳析】A、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都可能導致基因突變,因此發(fā)生突變后的G3745A基因中堿基數(shù)目不一定減少,A錯誤;B、線粒體中基因的遺傳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B錯誤;C、突變后的G3745A基因和T4216C基因可能提高了有關酶的活性,從而使機體在能量代謝過程中耗氧量減少的同時,還提高了機體對氧氣的利用效率,C正確;D、人體成熟紅細胞中沒有細胞核和核糖體,無法發(fā)生基因的表達,D錯誤。故選C。12.人類(2n=46)14號與21號染色體二者的長臂在著絲點處融合形成14/21平衡易位染色體,該染色體攜帶者具有正常的表現(xiàn)型,但在產(chǎn)生生殖細胞的過程中會形成復雜的聯(lián)會復合物(如圖),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時,該聯(lián)會復合物中任意配對的兩條染色體分離時,另一條染色體隨機移向細胞的任意一極。下列關于平衡易位染色體攜帶者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所示為染色體結構變異和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B.觀察平衡易位染色體也可選擇有絲分裂中期細胞C.女性攜帶者與正常男性婚配生出表現(xiàn)正常子女的幾率為1/6D.男性攜帶者的初級精母細胞含有45條染色體〖答案〗C〖祥解〗染色體變異是指染色體結構和數(shù)目的改變。染色體結構的變異主要有缺失、重復、倒位、易位四種類型。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細胞內個別染色體的增加或減少,另一類是細胞內染色體數(shù)目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減少?!驹斘觥緼、根據(jù)題干信息可知,14/21平衡易位染色體是由14號和21號兩條染色體融合成一條染色體,通過染色體易位和連接形成,發(fā)生了染色體結構變異和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A正確;B、可通過顯微鏡觀察染色體形態(tài)觀察14/21平衡易位染色體,而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穩(wěn)定、數(shù)目清晰,故觀察平衡易位染色體也可選擇有絲分裂中期細胞,B正確;C、女性攜帶者的卵子可能有6種類型(只考慮圖6中的3種染色體)分別是:①含有14、21號染色體的正常卵細胞、②含有14/21平衡易位染色體的卵細胞、③含有14/21平衡易位染色體和21號染色體的卵細胞、④含有14號染色體的卵細胞、⑤14/21平衡易位染色體和14號染色體的卵細胞、⑥含有21號染色體的卵細胞,故女性攜帶者與正常男性婚配,當女性攜帶者的①②兩種類型的卵細胞與精子受精后,子女表現(xiàn)均正常,即生出表現(xiàn)正常子女的幾率為1/3,C錯誤;D、根據(jù)題干信息可知,14/21平衡易位染色體是由14號和21號兩條染色體融合成一條染色體,正常人是46條,故男性攜帶者的初級精母細胞含有45條染色體,D正確。故選C。13.我國南方大面積栽培的水稻為秈稻。與粳稻相比,秈稻的B基因中一個堿基對A-T替換成了T-A,使其降低了對低溫的適應性。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變異屬于基因突變,改變了DNA堿基對內的氫鍵數(shù)B.該變異不會導致染色體結構和數(shù)目的改變C.該變異不會引起相應蛋白質空間結構的改變D.在我國北方環(huán)境下種植秈稻品種,其產(chǎn)量較高〖答案〗B〖祥解〗基因突變是指基因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替換,其不會導致染色體結構和數(shù)目發(fā)生改變?!驹斘觥緼、該變異屬于基因突變,但堿基對A-T替換成了T-A不改變DNA堿基對內的氫鍵數(shù),A錯誤;B、基因突變不會導致染色體結構和數(shù)目發(fā)生改變,B正確;C、該突變導致mRNA上對應的密碼子發(fā)生改變,從題意可知,該突變使其降低了對低溫的適應性,根據(jù)結構決定功能,說明對應蛋白質空間結構發(fā)生了改變,C錯誤;D、我國北方溫度更低,粳稻對低溫的適應性更強,在我國北方環(huán)境下種植粳稻品種,其產(chǎn)量較高,D錯誤。故選B。14.絲蘭的唯一授粉者是絲蘭蛾。絲蘭蛾將卵產(chǎn)在絲蘭的子房內,產(chǎn)卵結束后主動幫助絲蘭傳粉,孵化出的幼蟲會取食少量絲蘭種子。如果絲蘭蛾產(chǎn)卵過多,這朵花就會敗育,幼蟲也會因缺乏食物而死亡。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絲蘭蛾的進化提供了原材料B.絲蘭對絲蘭蛾的產(chǎn)卵量進行了定向選擇C.若干年后,絲蘭蛾的產(chǎn)卵量會越來越少D.絲蘭和絲蘭蛾間的互利共生是協(xié)同進化的結果〖答案〗C〖祥解〗可遺傳的變異提供了生物進化的原材料。現(xiàn)代遺傳學研究表明,可遺傳的變異來源于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其中,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統(tǒng)稱為突變【詳析】A、可遺傳變異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材料,可遺傳變異的來源有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其中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統(tǒng)稱為突變,A正確;B、絲蘭和絲蘭蛾之間是互利共生關系,如果絲蘭蛾產(chǎn)卵量過多,絲蘭花就會敗育,幼蟲就會缺少食物死亡,因此絲蘭對絲蘭蛾的產(chǎn)卵量進行了定向選擇,B正確;C、絲蘭和絲蘭蛾的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呈現(xiàn)相同的波動趨勢,因此絲蘭蛾的產(chǎn)卵量不會越來越少,C錯誤;D、絲蘭和絲蘭蛾之間相互依存,彼此有利,是協(xié)同進化的結果,D正確。故選C。15.碳青霉烯類抗生素是治療重度感染的一類藥物。下表為2005年—2008年,該類抗生素在某醫(yī)院住院患者中的人均使用量,以及從患者體內分離得到的某種細菌對該類抗生素的耐藥率變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年份2005200620072008住院患者該類抗生素的人均使用量/g0.0740.120.140.19某種細菌對該類抗生素的耐藥率/%2.66.1110.925.5A.耐藥性產(chǎn)生的實質是細菌的基因發(fā)生定向突變B.抗生素使用量增加提高了細菌種群中耐藥性基因的頻率C.細菌耐藥性基因突變?yōu)榧毦M化提供了原材料D.細菌繁殖快,耐藥率的上升也快,需要及時更換抗生素種類〖答案〗A〖祥解〗基因突變具有普遍性,基因突變?yōu)樯镞M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選擇決定進化的方向,題中使用抗生素,就是對細菌的一種選擇,使具有抗藥基因的細菌保留下來?!驹斘觥緼、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A錯誤;B、大量使用抗生素,對細菌進行選擇,使具有抗藥基因的細菌保留下來,導致細菌抗藥基因頻率上升,B正確;C、細菌耐藥性基因突變屬于可遺傳變異,能為細菌進化提供原材料,C正確;D、細菌繁殖快,耐藥率的上升也快,需要及時更換抗生素種類,避免“頑固耐藥菌”的出現(xiàn),D正確。故選A。第二部分二、非選擇題:本部分共6題,共70分。16.1表示細胞進行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時染色體與DNA情況,2表示減數(shù)分裂時細胞內染色體數(shù)變化情況,圖3表示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細胞內染色體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核DNA分子數(shù)變化柱形圖,圖4表示某種生物的細胞分裂的模式圖。根據(jù)圖像回答下列問題:(1)圖1的AB階段發(fā)生的分子變化是,發(fā)生時期在;3中能夠對應BC段特點的細胞有圖1中的CD、圖2中的D2E2發(fā)生的變化是由于。(2)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叫做聯(lián)會,聯(lián)會后的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四個染色單體叫做四分體,四分體中的之間經(jīng)常發(fā)生纏繞,并交換相應的片段。(3)圖4的d細胞中含有對同源染色體;b細胞處于(填時期),該細胞產(chǎn)生的子細胞是;在圖4中等位基因的分離一般發(fā)生在細胞(填字母)中。(4)精原細胞和卵原細胞的成熟方式是,精原細胞和卵原細胞的增殖方式是?!即鸢浮?1)DNA分子的復制有絲分裂前的間期和減數(shù)分裂前的間期甲、乙著絲粒的分裂(2)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xiàn)象非姐妹染色單體(3)0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卵細胞和(第二)極體a、c(4)減數(shù)分裂有絲分裂〖祥解〗題圖分析:1、圖1表示細胞分裂過程中每條染色體DNA含量變化圖;圖2表示細胞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時細胞內染色體數(shù)變化圖;2、圖3表示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細胞內染色體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核DNA分子數(shù)變化柱形圖,甲表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乙表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丙表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丁表示精細胞或卵細胞或極體;【詳析】(1)A1B1階段為間期的S期,該時期完成DNA分子的復制,DNA分子復制發(fā)生在有絲分裂前的間期(有絲分裂不包括間期)和減數(shù)分裂前的間期,B1C1表示每條染色體有兩個DNA分子,圖3中的甲、乙兩種細胞的每條染色體都有兩個DNA分子,圖1中的C1D1段、圖2中的D2E2段發(fā)生的變化是由于著絲粒的分裂。(2)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xiàn)象叫做聯(lián)會,聯(lián)會后的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四個染色單體,叫做四分體,四分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經(jīng)常發(fā)生纏繞,并交換相應的片段。(3)圖4的d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b細胞不存在同源染色體,著絲粒分裂,細胞質不均等凹陷,所以該細胞是次級卵母細胞,處于減數(shù)的第二次分裂后期,該細胞產(chǎn)生的子細胞是卵細胞和(第二)極體(第一極體往往不分裂);在圖4中等位基因的分離一般發(fā)生在減數(shù)的第一次分裂后期,即a、c細胞中。(4)原始生殖細胞的成熟方式是減數(shù)分裂,增殖方式是有絲分裂。17.將雙鏈DNA在中性鹽溶液中加熱,兩條DNA單鏈分開,該過程叫作DNA變性。變性后的DNA如果慢慢冷卻,又能恢復成為雙鏈DNA,該過程叫作退火?;卮鹣铝嘘P于雙鏈DNA分子的結構和復制的問題:(1)DNA分子的復制方式是。DNA復制時,催化脫氧核苷酸添加到DNA子鏈上的酶是,該酶只能使新合成的DNA鏈從5'端向3'端延伸,依據(jù)該酶催化DNA子鏈延伸的方向推斷,圖1中的DNA復制模型是否完全正確:(填“是”或“否”)。(2)DNA變性時脫氧核苷酸分子間的磷酸二酯鍵不受影響,而堿基對之間的被打開;在細胞內進行DNA復制時,該過程需要的作用。(3)有些DNA完全解旋成單鏈所需的溫度明顯高于其他DNA,其最可能的原因是。(4)若圖2中DNAα鏈的序列是5'-GCTACT-3',那么β鏈5'→3'的序列是。(5)若圖2中DNA分子的G與C之和占全部堿基總數(shù)的36%,其中一條鏈中的T與C分別占該鏈堿基總數(shù)的34.5%和16%,則它的互補鏈中T占該鏈堿基總數(shù)及C占整個DNA分子堿基的比例分別是〖答案〗(1)半保留復制DNA聚合酶否(2)氫鍵解旋酶(3)這些DNA中堿基對G—C所占的比例較高,DNA結構比較穩(wěn)定(4)—AGTAGC—(5)29.5%和10%〖祥解〗DNA分子復制的特點是邊解旋邊復制和半保留復制;DNA聚合酶可使單個的脫氧核苷酸連接到正在合成的DNA單鏈上。【詳析】(1)DNA分子的復制方式是半保留復制,DNA復制時,DNA聚合酶可催化脫氧核苷酸添加到DNA子鏈上;DNA聚合酶只能使新合成的DNA鏈從5'端向3'端方向延伸,而圖1中有一條子鏈的延伸方向是3'→5',故圖1中的DNA復制模型不完全正確。(2)DNA變性時脫氧核苷酸分子間的磷酸二酯鍵不受影響,而堿基對之間的氫鍵斷裂,解旋酶具有催化氫鍵斷裂的作用,在細胞內正常DNA復制過程中則需要解旋酶作用。(3)有些DNA完全解旋成單鏈所需的溫度明顯高于其他DNA,可能的原因是這些DNA中堿基對G—C所占的比例較高,氫鍵較多,DNA結構比較穩(wěn)定,解旋時所需的能量較多。(4)DNA分子是反向平行的,若圖2中DNAα鏈的堿基序列是5'—GCTACT-—3',那么根據(jù)堿基互補配對原則,β鏈由5'→3'的堿基序列是—AGTAGC—。(5)已知某DNA分子中,G與C之和占全部堿基總數(shù)的36%,則C=G=18%,A=T=50%-18%=32%,其中一條鏈的T與C分別占該鏈堿基總數(shù)的34.5%和16%,即T1=34.5%,C1=16%,根據(jù)堿基互補配對原則,雙鏈DNA分子中,T=(T1+T2)÷2,計算可得T2=29.5%,即T2占該鏈堿基總數(shù)29.5%,C=(C1+C2)÷2,計算可得C2=20%,即C2占該鏈堿基總數(shù)20%,DNA為雙鏈,所以C2占整個DNA分子堿基10%。18.圖甲為某種真菌細胞中有關物質合成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污水處理設施運營承包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國際貨物進口合同履行過程中的環(huán)境保護與可持續(xù)發(fā)展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個人股權無償贈與及稅務籌劃協(xié)議3篇
- 不負卿春-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昆明理工大學)學習通測試及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建材市場租賃合同附品牌入駐協(xié)議3篇
- 2025年度消防設施設備改造升級服務合同3篇
- 動脈留置針固定和護理
- 畢業(yè)設計攻略解析
- 揭秘銀行文化力量
- AI領航智慧未來
- 《上海理工大學》課件
- 部編版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上冊語文期末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4年山東濟南地鐵校園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井蓋及踏步97S147(97S501-1、2)
- 口內病例分析
- 二維運動圖像解析(SIMI)
- 2022年中考真題精品解析英語(山東德州卷)精編圖片版(解析版)
- 壓力管道內審記錄(共5頁)
- 堵蓋與膠貼在車身堵孔方面的應用
- 清單計價規(guī)范附錄附表詳解PPT課件
- 光刻膠知識簡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