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融合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思考_第1頁
學科融合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思考_第2頁
學科融合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思考_第3頁
學科融合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思考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目標更加側重于增強學生的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有效達成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可利用學科融合的教學方式,探究新的教學思路,提升教學效果。在學科融合背景下,教師可融合信息技術,豐富課堂的教學手段;融合語文素材,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融合歷史事件,增強學生的道法意識;融合勞動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良品格。教師應積極利用學科融合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新思考,實現(xiàn)思政課立德樹人的功能?!娟P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融合;教學策略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難度逐漸增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阻礙。如教學方式過于單一、課堂氛圍沉悶等,這些都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效果不佳。學科融合的教學方式能夠營造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氛圍,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一、融合信息技術,豐富教學手段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中,存在許多抽象的理論與概念,這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中,教師通過講授的方式教學知識點,不利于學生的理解與掌握,也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迅速發(fā)展,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將道德與法治的知識點充分形象化,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更多思考與創(chuàng)新的空間,進一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根據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積極運用信息技術,實現(xiàn)圖像、動畫、聲音一體化的教學課堂,將理論知識更為直觀地呈現(xiàn)給學生,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幫助學生獲取豐富多樣的學習經驗[1]。在學科融合的背景下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教師應積極融合信息技術,豐富課堂的教學手段。以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珍視生命”一課的教學為例。在課前,筆者準備云南的“三生教育”視頻,讓學生了解在祖國的邊境線上,有一群邊防戰(zhàn)士付出全力守護著我們的祖國和我們的生命,以此增強學生珍視生命的意識。筆者引導學生基于視頻內容積極思考,相互討論,說一說自己的認識。學生通過討論,充分意識到生命是寶貴的,每一個人都應該珍視生命、守護生命。筆者只通過語言的力量,可能無法讓學生理解關于生命的意義。因此,筆者利用視頻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認識生命的堅韌,進而突破本課的重難點。在課堂上,筆者根據本課的內容播放火災的動畫,讓學生身臨其境地解決問題。播放動畫后,筆者在多媒體設備呈現(xiàn)一道選擇題—小明正處于這個火災場景中,現(xiàn)有以下幾種自救措施,哪種是正確的呢?筆者隨機抽取學生回答,當學生選擇一個選項之后,筆者點擊選項,動畫中的小明就按照選項的內容進行操作。若學生的選擇正確,動畫中的小明就能夠順利逃離火場;若學生的選擇錯誤,動畫中的小明則會被火吞噬。這個場景能夠讓學生保持警惕,掌握正確的自救措施。此外,筆者還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交通事故、地震等場景,讓學生記牢正確的自救方法,以此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學生的防范能力。在課后,筆者讓學生自由分享,說一說自己還知道哪些場景下的自救方式。同時,筆者鼓勵其他學生進行評價,說一說同學的自救方式是否正確,若有誤,就說一說正確的自救方式應該是什么。在信息技術的助力下,學生能夠順利掌握本課的重點內容。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融入信息技術,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還能夠豐富課堂的教學資源,滿足學生多樣的學習需求。在積極的課堂氛圍之下,學生能夠獲取豐富的情感體驗,進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提高自身的學習質量,增強課堂的實效性。二、融合語文素材,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在傳統(tǒng)的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往往只將道德與法治當成一門獨立的課程,無法有效展示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文化價值。新時代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目標之一是實現(xiàn)以文化人,加強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因此,教師應開展跨學科教學活動,彰顯文化元素的引領作用,助推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xiàn)。教師應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跨學科思維,逐步滲透語文元素,實現(xiàn)以文化人的目標[2]。在選取語文素材時,教師還應基于道德與法治教材的內容,堅持精挑細選的原則,幫助學生提升文化素養(yǎng)。在學科融合的背景下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教師應積極融合語文素材,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以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守望精神家園”一課的教學為例。本課涉及許多文化元素,如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等。在課前,筆者準備語文素材,以在課堂上進行展示。為幫助學生更深刻地了解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特點,筆者設計關于文字演變過程的多媒體動畫,并設計習題在多媒體設備上進行展示。在課堂上,筆者根據多媒體動畫提問學生:“這屬于哪種字體?這種字體所對應的朝代應該是哪個?這些不同形態(tài)的字體與現(xiàn)代簡體字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筆者引導學生基于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并鼓勵學生小組交流討論,逐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體驗漢字的魅力,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此外,筆者還基于本課的教材內容,融合《孟子·梁惠王下》與《岳陽樓記》這兩篇文章,講解其中的內涵。筆者向學生展示這兩篇文章,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其中蘊含的哲理。通過譯文解析,學生認識到雖然這兩篇文章的作者不同,但是其中的憂樂觀念相似。之后,筆者適時提問學生:“同學們得到了怎樣的啟發(fā)?”此外,筆者還融合“臥薪嘗膽”“秉燭達旦”等典故,讓學生了解中華傳統(tǒng)美德。這個過程能夠啟發(fā)學生思考,促進學生個人品德的建設。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融入語文素材,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品行。豐富的語文教學資源,能夠激活學生內在的文化基因,發(fā)展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對學生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三、融合歷史事件,增強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意識新時代對道德與法治學科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教師應將原有的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革,利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歷史學科知識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良品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與法治意識。因此,教師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融入歷史學科,是非常有必要的。歷史事件中有許多涉及道德與法治的內容,教師應挖掘生動鮮活的案例,引導學生積極探討其中蘊含的道德與法治問題[3]。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道德觀念和法律制度有所不同,教師應帶領學生深入思考,感受道德與法治的重要性。在學科融合的背景下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教師應積極融合歷史事件,增強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意識。以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維護憲法權威”一課的教學為例。在課堂上,筆者根據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中的時間節(jié)點,依次向學生介紹相關的歷史事件,引導學生思考碑文的重要意義。學生在了解碑文的歷史背景后,內心的愛國之情油然而生。此時,筆者把握時機,繼續(xù)介紹憲法的歷史背景。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學生在歷史事件的影響之下,能夠深刻把握本課的內涵,了解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自身的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此外,筆者還利用歷史案例的對比,幫助學生增強道德與法治意識。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都屬于人民。為加深學生的理解,筆者為學生講解封建時期的平民百姓遭受欺壓的事件。在古今對比之下,學生能夠深刻認識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性。在課后,筆者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理解道德與法治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從而在今后面對復雜的道德與法治問題時能夠客觀理性地進行思考。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融入歷史事件,有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和法制意識,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政治認同感。學生在跨學科課堂中,能夠學習更加系統(tǒng)的道德與法治知識,有效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四、融合勞動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良品格在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與法治意識后,教師還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活動中。教師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融合勞動教育,可以促使學生明確勞動的價值意義,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的優(yōu)良品質。正確的勞動觀念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還能夠對學生今后的生活起積極的影響[4]。在學科融合的背景下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教師應積極融合勞動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良品格。以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親情之愛”一課的教學為例。筆者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意識。在課堂上,筆者列舉貼近生活的案例—由于父母都在外務工,小張從小就生活在爺爺奶奶的身邊,爺爺奶奶對小張十分溺愛。在家里,小張從來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他也從來不干家務。這導致小張上初中了,還是無法自理生活。筆者提問學生:“小張的家庭氛圍是什么樣的?他是否對家庭有貢獻?”真實的生活案例能夠讓學生在思考的同時聯(lián)系自身的行為,反省自己是否與小張一樣。學生能夠從小張的案例中,深刻認識幸福美滿的家庭需要全體家庭成員共同創(chuàng)造,而不是某一家庭成員單方面的付出,自己應該積極參與家務勞動,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為建設幸福家庭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此外,筆者還引導學生制作家務計劃,計劃當中應至少有三項家務勞動。每名學生根據自身的家庭情況,確定具體的家務勞動。有的學生計劃每周整理一次自己的房間,有的學生計劃每周打掃一次家庭的衛(wèi)生。筆者在了解每名學生的家務計劃后,及時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修改可行性不高的計劃;同時,筆者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讓學生堅定完成計劃的決心。一周過后,筆者及時跟進學生家務計劃的進度,對完成計劃的學生進行表揚;對沒有完成計劃的學生,除了了解其具體情況,還對其進行相應的督促。家務計劃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勞動的意義,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