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藥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專業(yè)知識(二)模擬題197A型題1.
下列糖中最難用酸催化水解的是A.2-氨基糖B.2,6-二去氧糖C.2-去(江南博哥)氧糖D.6-去氧糖E.六碳糖正確答案:A[解析]主要考慮酸催化水解的影響因素。
2.
對生物堿進行分離常用的吸附劑A.活性炭B.硅膠C.葡聚糖凝膠D.堿性氧化鋁E.聚酰胺正確答案:D[解析]氧化鋁的應用。
3.
北豆根的藥用部位為A.根B.根莖C.根及根莖D.塊根E.塊莖正確答案:B[解析]北豆根與山豆根為一對易混藥材,北豆根來源于防己科,藥用根莖,斷面有車輪紋;山豆根來源于豆科,藥用根及根莖,有豆腥氣。
4.
在下列生物堿混合物的酸水中逐漸加堿,使pH由低到高,每調(diào)一次pH,用氯仿萃取一次,最先萃取出來的是A.苦參堿B.麻黃堿C.小檗堿D.烏頭堿E.秋水仙堿正確答案:E[解析]本題考查生物堿的萃取,間接考生物堿堿性。
生物堿混合物的酸水加堿,使pH由低到高,每調(diào)一次pH,用氯仿萃取一次,最先萃取出來的是堿性最弱的生物堿。秋水仙堿屬于酰胺類生物堿,堿性最弱。故正確答案為E。
5.
膽汁酸類化合物母核屬于
。A.萜類化合物B.蛋白質(zhì)類化合物C.多糖類化合物D.甾體化合物E.鞣酸類化合物正確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要點是“膽汁酸的結構特點”。天然膽汁酸是膽烷酸的衍生物,在動物的膽汁中它們通常與甘氨酸或?;撬岬陌被怎0锋I結合成甘氨膽汁酸或牛磺膽汁酸,并以鈉鹽形式存在。膽烷酸的結構中有甾體母核,其中B/C環(huán)稠合皆為反式,C/D環(huán)稠合也多為反式,而A/B環(huán)稠合有順反兩種異構體形式。母核上C-10位和C-13位的角甲基皆為β-取向,C-17位上連接的戊酸側鏈也是β-取向。結構中多有羥基存在,羥基結合點往往在C-3位、C-7位和C-12位上,羥基的取向既有α型也有β型。有時在母核上也可見到雙鍵、羰基等基團的存在。甾體母核A/B環(huán)為順式稠合時稱為正系,若為反式稠合則為別系,如膽酸為正系,別膽酸則為別系。所以,膽汁酸類化合物母核屬于甾體化合物。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
6.
反應呈陽性的物質(zhì)是A.苯醌B.萘醌C.菲醌D.羥甲基蒽醌E.羥基蒽醌正確答案:E
7.
聚酰胺色譜柱對下列中哪類成分的吸附性強,近平不可逆A.黃酮類B.酚類C.醌類D.鞣質(zhì)E.糖類正確答案:D
8.
下列礦物藥硬度最大的為A.赭石B.膽礬C.爐甘石D.磁石E.硝石正確答案:D[解析]礦物的硬度各不相同,1~2級的如硫黃,2級的如硝石,2.5級的如膽礬,3級的如方解石,5級的如爐甘石,5.5~6級的如赭石,6~7級的如磁石。
9.
內(nèi)表面顯網(wǎng)狀紋理的藥材為A.桑白皮B.椿白皮C.白鮮皮D.秦皮E.地骨皮正確答案:B
10.
益母草和薄荷藥材性狀的主要區(qū)別是A.莖的形狀B.葉片的形狀C.葉序類型D.花序類型E.果實類型正確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益母草和薄荷的性狀比較。
益母草和薄荷的花都是數(shù)朵一輪一輪地生于葉腋或花序上,主要區(qū)別葉片的形狀。
11.
雙子葉植物根的維管束一般為A.有限外韌型B.無限外韌型C.周韌型D.周木型E.輻射型正確答案:B
12.
橫斷面皮部有云錦狀花紋的藥材是A.牛膝B.商陸C.當歸D.桔梗E.何首烏正確答案:E[解析]本題考查藥材的性狀特征。
何首烏皮部有4~11個類圓形異常維管束環(huán)列形成云錦狀花紋。
13.
牛膝的形伏呈A.圓柱形B.細長圓柱形C.圓錐邢D.不規(guī)則圓錐形E.紡錘形正確答案:B
14.
粉末遇硝酸呈紫色的藥材為A.兒茶B.阿魏C.蘆薈D.乳香E.沒藥正確答案:E
15.
丁香粉末中可見A.油細胞B.油室C.油管D.樹脂道E.乳管正確答案:B
16.
廣藿香中百秋李醇的含量測定采用A.重量法B.分光光度法C.氣相色譜法D.薄層掃描法E.高效液相色譜法正確答案:C
17.
香豆素結構中酚羥基對位有活潑氫(即無取代基),可發(fā)生的反應為
。A.異羥肟酸鐵反應B.三氯化鐵反應C.Gibb反應或Emerson反應D.Dragendorffs反應E.鹽酸-鎂粉反應正確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要點是“香豆素的顯色反應”。Gibb反應中,Gibb試劑是2,6-二氯(溴)苯醌氯亞胺,它在弱堿性條件下可與酚羥基對位的活潑氫縮合成藍色化合物。Emerson反應中,Emerson試劑是氨基安替比林和鐵氰化鉀,它可與酚羥基對位的活潑氫生成紅色縮合物。所以,Gibb反應或Emerson反應的酚羥基對位均有活潑氫。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
18.
通式為C10H16,有3個不飽和度的化合物歸類于A.三萜B.環(huán)烯醚萜C.單萜D.倍半萜E.四萜正確答案:C[解析]單萜的結構特點。
19.
菊糖可用下列哪種試液鑒別A.碘B.硝酸汞C.α-萘酚D.釕紅E.95%乙醇正確答案:C
20.
遠志皂苷主要存在于A.栓皮B.皮部C.木質(zhì)部D.髓部E.皮部和髓部正確答案:B
B型題A.吸附色譜B.離子交換色譜C.聚酰胺色譜D.正相分配色譜E.凝膠色譜1.
一般分離非極性化合物可用正確答案:A
2.
一般分離極性大的化合物可用正確答案:D
3.
分離分子量不同的化合物可采用正確答案:E
4.
分離能夠與酰胺鍵形成氫鍵締合的化合物可采用正確答案:C
5.
分離在水中可以離子化的化合物可采用正確答案:B
A.《五十二病方》B.《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C.《詩經(jīng)》D.《證類本草》E.《本草綱目》6.
迄今為止我國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醫(yī)學方書是
。正確答案:A
7.
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
。正確答案:C
8.
16世紀以前醫(yī)藥成就的大總結是
。正確答案:E[解析]本組題考查要點是“古代中藥鑒定知識與本草”。
(1)《五十二病方》據(jù)專家推論,是迄今為止我國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醫(yī)學方書,其中載有247種藥物、283首中藥處方和丸、散、餅、曲、酒等中藥劑型。
(2)《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其中就記載有葛、苓、芍藥、蒿、芩等50多種藥用植物的產(chǎn)地、采集、性狀等知識。
(3)《本草綱目》是明代對藥學貢獻最大的本草著作。李時珍參閱了經(jīng)史百家著作和歷代本草800多種,歷經(jīng)27年,編寫成52卷,約200萬字,載藥1892種的巨著《本草綱目》。其中新增藥物374種,附藥圖1109幅,附方有11096條。這部著作是我國16世紀以前醫(yī)藥成就的大總結。本書以藥物自然屬性作為分類基礎,每藥標名為綱,列事為目,名稱統(tǒng)一,結構嚴謹,為自然分類的先驅。
A.青黛B.兒茶C.五倍子D.冰片E.海金沙9.
藥用部位為干燥成熟孢子的藥材是
。正確答案:E
10.
藥用部位為葉上的蟲癭的藥材是
。正確答案:C[解析]本組題考查要點是“常用其他類中藥的來源”。海金沙藥用部位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干燥成熟孢子。五倍子藥用部位為漆樹科植物鹽膚木、青麩楊或紅麩楊葉上的蟲癭,主要由五倍子蚜寄生而形成。按外形不同,分為“肚倍”和“角倍”。五倍子的產(chǎn)生,必須兼有寄主鹽膚木類植物、五倍子蚜蟲和過冬寄主提燈蘚類植物等三要素,而且此種苔蘚類植物須終年濕潤,以利蚜蟲過冬。
A.單樹脂B.膠樹脂C.油樹脂D.油膠樹脂E.香樹脂11.
乳香的藥用部位是正確答案:D
12.
蘇合香的藥用部位是正確答案:E[解析]本組題考查樹脂類中藥的藥用部位。
乳香為橄欖科植物卡氏乳香樹及同屬植物樹皮切上后滲出油膠樹脂。蘇合香藥用部位為香樹脂。新大綱中著重考察乳香、沒藥、血竭的相關知識,請考生注意復習。
A.含兩個以上β-OH蒽醌B.含兩個以上α-OH蒽醌C.含一個β-OH蒽醌D.含一個α-OH蒽醌E.無含氧取代基13.
只能被5%NaHCO3水溶液從乙醚中萃取出來的蒽醌為
。正確答案:A
14.
只能被5%Na2CO3水溶液從乙醚中萃取出來的蒽醌為
。正確答案:C
15.
只能被5%NaOH水溶液從乙醚中萃取出來的蒽醌為
。正確答案:D[解析]本組題考查要點是“蒽醌類衍生物的酸堿性”。在分離工作中,常采取堿梯度萃取法來分離蒽醌類化合物。如用堿性不同的水溶液(5%碳酸氫鈉溶液、5%碳酸鈉溶液、1%氫氧化鈉溶液、5%氫氧化鈉溶液)依次提取,其結果為酸性較強的化合物(含COOH或2個β-OH)被碳酸氫鈉提出;酸性較弱的化合物(含1個β-OH)被碳酸鈉提出;酸性更弱的化合物(含2個或多個α-OH)只能被1%氫氧化鈉提出;酸性最弱的化合物(含1個α-OH)則只能溶于5%氫氧化鈉。
A.按1%取樣B.按3%取樣C.按5%取樣D.取樣5件E.逐件取樣
藥材取樣法規(guī)定16.
藥材總包件數(shù)在100件以下的正確答案:D
17.
藥材總包件數(shù)在100~1000件的正確答案:C
18.
藥材總包件數(shù)不足5件的正確答案:E
19.
貴重藥材正確答案:E[解析]本組題考查藥材的取樣方法。
藥材取樣法從同批藥材包件中抽取鑒定用樣品的原則:①藥材總包件數(shù)在100件以下的,取樣5件:②100~1000件,按5%取樣:③超過1000件的,超過部分按1%取樣;④不足5件的,逐件取樣:⑤貴重藥材,不論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樣。
A.五碳醛糖B.六碳醛糖C.甲基五碳醛糖D.六碳酮糖E.糖醛酸20.
木糖是正確答案:A
21.
葡萄糖是正確答案:B
22.
鼠李糖是正確答案:C
X型題1.
藥用根莖的藥材是A.莪術B.半夏C.石菖蒲D.澤瀉E.三棱正確答案:AC
2.
影響中藥質(zhì)量的因素,除品種外,主要還有A.栽培B.產(chǎn)地C.采收加工D.貯藏E.運輸正確答案:ABCDE[解析]本題考查中藥質(zhì)量的影響因素。
影響中藥質(zhì)量的主要因素有:①品種。②栽培條件。③采收加工。④產(chǎn)地。⑤貯藏時間。⑥運輸。⑦非藥用部位超標。⑧人為摻假、個別藥材經(jīng)提取部分成分后再流入市場等。
3.
藥材常見的變質(zhì)現(xiàn)象有A.蟲蛀B.霉變C.變色D.走油E.風化正確答案:ABCDE[解析]本題考查藥材的變質(zhì)現(xiàn)象。
五項都是藥材常見的變質(zhì)現(xiàn)象。
4.
南沙參飲片的性狀特征為A.圓形或類圓形厚片B.切面黃白色或類白色C.有多數(shù)不規(guī)則裂隙,呈花紋狀D.質(zhì)輕E.無臭,味微甘正確答案:ABCDE[解析]南沙參飲片的性狀特征,注意和北沙參相區(qū)別,北沙參表面粗糙,切面角質(zhì)樣;南沙參體輕,質(zhì)松泡,多裂隙。
5.
具有內(nèi)酰胺結構、可在堿性溶液中加熱溶解,酸化后又環(huán)合析出的化合物是A.羥基苦參堿B.苦參堿C.氧化苦參堿D.麻黃堿E.小檗堿正確答案:ABC[解析]苦參中生物堿的結構特點和溶解性。
6.
云連粉末中可見A.石細胞B.中柱鞘纖維C.木栓細胞D.草酸鈣方晶E.淀粉粒正確答案:CE
7.
三七的常見偽品包括A.蓬莪術B.菊三七C.落葵薯D.參薯E.紫茉莉正確答案:ABC[解析]三七的偽品。常見的偽品有姜科植物蓬莪術的根莖、落葵科植物落葵薯的珠芽及塊莖(習稱“滕三七”)、菊科植物菊三七的根莖(習稱“土三七”)。其中蓬莪術為單子葉植物,故斷面有散在的黃白色筋脈點(維管束);落葵薯嚼之有黏性;菊三七為根莖,故橫切面中心有顯著的髓部,且來源于菊科,故組織中無淀粉粒和草酸鈣簇晶,而有菊糖。
8.
地骨皮的性狀特征有A.筒狀,槽狀或不規(guī)則卷片B.外表面粗糙,易成鱗片狀剝落C.體輕,質(zhì)脆,易折斷D.斷面平坦E.有濃厚的香氣,味苦,稍有麻舌感正確答案:ABC
9.
測定糖鏈結構應解決的主要問題有A.糖鏈中非糖部分的結構B.糖之間的連接順序C.糖之間的連接位置D.單糖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課題申報參考:科學發(fā)明問題解決中原型啟發(fā)效應的認知神經(jīng)機制及其干預研究
- 2024年高純?nèi)嗽旃杌沂椖客顿Y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教育行業(yè)中的個性化宣傳冊設計策略
- 二零二五年度大連離婚協(xié)議書定制與調(diào)解服務合同4篇
- 技術培訓保密用工合同
- 2025年新世紀版七年級物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八年級地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牛津上海版九年級地理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上教版選修3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滬科版必修3生物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垃圾處理廠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天皰瘡患者護理
- 2025年高考物理復習壓軸題:電磁感應綜合問題(原卷版)
- 2025年蛇年新年金蛇賀歲金蛇狂舞春添彩玉樹臨風福滿門模板
- 《建筑制圖及陰影透視(第2版)》課件 4-直線的投影
- 2024-2030年中國IVD(體外診斷)測試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分析報告
- 碎紙機設計說明書
- 湖南省長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
- 2024年股權代持協(xié)議經(jīng)典版(3篇)
- 一站到底試題及答案完整版(第2801-2900題)
- 《稅務風險文獻綜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