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廣東省汕頭市棉北中學高二語文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2年廣東省汕頭市棉北中學高二語文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2年廣東省汕頭市棉北中學高二語文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2年廣東省汕頭市棉北中學高二語文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2年廣東省汕頭市棉北中學高二語文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廣東省汕頭市棉北中學高二語文月考試卷含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從底層到巔峰1996年12月11日,香港會展中心,董建華在香港特區(qū)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的投票中高票當選特區(qū)首任行政長官。彼時的總監(jiān)票人名叫梁振英。15年后的2012年3月25日,當年的監(jiān)票人成為如今的特首,歷史是如此巧合。但即便是他的競爭對手也不得不承認,梁振英登上政壇巔峰并非偶然梁振英出生于一個警察家庭。一家人一直住警察宿舍,一層樓十幾戶人家要共用廁所,這種狀況一直延續(xù)到他20歲。由于是家中獨子,梁振英從小就要幫忙干家務。上世紀60年代的香港,不少家庭穿塑料花幫補家計,梁母亦發(fā)動一家大小做幫手。這樣的經歷對梁振英日后的成長影響深遠:“小時候過得比較苦,沒有什么休息或者消遣,但父母教會我們用自己的勞力賺錢,不倚靠他人,還能夠存下錢來買房子,這一直是我們內心的驕傲?!鼻遑毜募揖?,使梁振英的求學年代過得特別節(jié)儉。為節(jié)省每天的車錢,盡管是香港頂尖中學英皇書院的學生,梁振英也總是步行回家吃飯。青少年的艱辛,令梁振英對社會下層有了更多認識,也形成了他今天關注香港下層市民的情結。學生時代的梁振英讓人印象深刻,與梁同桌的林國榮回憶說:“他在理工選科時選了建筑測量,當時很多同學都沒留意這科,覺得冷門,但他有自己的洞察力。他說測量科文中有理,理中有文?!睆拇?,梁振英便與地產測量結緣。上世紀70年代的香港,地產業(yè)正在蓬勃發(fā)展。梁振英的選擇不能不說是獨具慧眼。日后,這也成為他事業(yè)的起點。今天,他已成為赫赫有名的戴德梁行有限公司(國際房地產顧問“五大行”之一)主席。留學期間,梁振英半工半讀。一星期有兩三晚在中餐館做兼職,每日做六七小時,基本上夠生活費,帶去的錢就省了下來。同時,他參加了中華同學會的活動,堅持每個星期天要去教華僑子弟學中文?!八麄兊膶W識和閱歷比我廣,可多數(shù)時候使用英文在交流,這令我對國家民族意識有更深的體會?!绷赫裼⒄f。上世紀70年代,尼克松訪華、中國重返聯(lián)合國、海外保釣運動風起云涌,民族復興的思潮在華裔海外留學生心中益發(fā)激蕩。在香港這個富豪云集的城市里,梁振英保持著明確的草根形象。他不喜應酬,與富豪打交道時略顯木訥,但是卻愿意在選舉期間坐地鐵去香港的貧窮地區(qū)——天水圍走訪;同僚們大多西裝革履,他卻要么就披著一件棉毛衣,要么干脆就穿著普通的polo衫。他隨身攜帶的皮包,是30多年前留學英國時購買的,已經掉皮掉色。他在博客上撰文,呼吁“老板們,多為基層工友想想吧”,并首先在自己的公司將員工的最低工資上調到8000港元。陪伴梁走完競選全程的“梁振英競選辦”主席張震遠說,宣布參選初期,很多人都不看好他有機會勝出,但梁振英多次落區(qū)(到選民中去),又發(fā)表文章,市民接觸多了覺得他的理念“很中聽”。選舉期間,梁振英經歷不少風浪,但他沉著冷靜,處理危機快速、公開、透明,每每化險為夷?!熬退惚蝗瞬粩喙?,梁振英也沒發(fā)脾氣,沒見過他大聲說話,非常冷靜理智,當時他的壓力很大?!睆堈疬h回憶。有人說,梁振英為人嚴謹認真,做事一絲不茍,潔身自好,必然朋友不多。林國榮回憶說:“他不食用鮑魚、不飲靚紅酒,飲的都是幾十元一支的?!本退阌泄聭?,梁振英在8點多便趕來跟同學敘舊,坐至散場?!坝写瘟牡?2點他坐的士回家,我問他為何不叫司機來接,他說那么晚了,不好叫別人?!绷赫裼⒁残稳葑约翰⒎恰皭荷纤尽币话愕墓虐逭停炊强措娪皶錅I,閑時會包餃子、做面條的性情中人。原來,恪守原則不等于處處設防的冷漠,謹言慎行不等于不茍言笑的正經。3月24日的競選辦早會上,梁振英向各位同事致謝,稱無論選舉結果如何,很感謝各同事熱心為香港服務,氣氛感人。一天后,結果揭曉,在題為《齊心,香港一定會成功!》的感言中,梁振英說:“日后,我會繼續(xù)拿著一張凳、一本簿、一支筆,和我的管治團隊走入群眾,聽取你們的意見,只要你們肯講,我就肯聽。”

(摘編自《看天下》)(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分)A.全文以凝練平實的筆觸,簡要記敘了梁振英從底層開始奮斗,最終走向成功的人生軌跡,凸顯了他的精神。他的經歷對于我們今天成長中的青少年,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B.梁振英就讀于香港頂尖中學英皇書院,卻家境清貧,因此在理工選科時他選擇了建筑測量,立志要改變自己的生活。C.留英期間,梁振英每個星期天要去教華僑子弟學中文,這是因為他從小家境清貧,父母教會他用自己的勞力賺錢,不倚靠他人。D.選舉期間,梁振英一言一行保持著明確的草根形象,甚至愿意坐地鐵去香港的貧窮地區(qū)走訪,這正是他能夠被市民接受的原因之一。E.梁振英為人嚴謹認真,做事一絲不茍、潔身自好,處理危機冷靜沉著。也因此,他給人的印象很刻板,朋友很少。(2)文中多處引用梁振英本人的話和他人的評論,請簡要概括引用的作用。(6分)(3)結合全文,請簡要分析為什么“梁振英登上政壇巔峰并非偶然”?(6分)(4)在香港,市民最推崇的是這樣一類人:出身貧寒,勤奮努力,事業(yè)有成,即具有所謂“獅子山下的精神”的人。請結合全文,談談你對這種精神的認識以及感受。(8分)參考答案:(1)A(3分)D(2分)(B項,梁振英選擇建筑測量,因為測量科文中有理、理中有文,而且當時的地產業(yè)正在蓬勃發(fā)展。C項,梁振英每個星期天要去教華僑子弟學中文,不僅為了賺取生活費,還希望盡自己的努力將中華文化傳播下去。E項,從林國榮的話可以看出“為人刻板”是誤解,“朋友很少”并無根據(jù)。)(2)①引用梁振英自己的話,直接展示他的精神,增加感染力,為作者的評述提供依據(jù)。(2分)②引用他人的話,使文章對梁振英的評價更加全面客觀、真實可信,也能從側面塑造他的形象。(2分)③二者和作者的評述相結合,有助于讀者全面而深刻地了解梁振英的經歷和精神,提升閱讀價值。(2分)(3)①青少年生活的艱辛對梁振英的成長影響深遠,他對社會下層有了更多認識,形成他今天關注香港下層市民的情緒,也使得他的理念能被選民認同。(2分)②梁振英有自己的洞察力,愿為理想犧牲,留學期間對國家民族意識有很深的體會。(2分)③他沉著冷靜,處理危機快速、公開、透明。(2分)(4)梁振英的精神正是“獅子山下精神”的表現(xiàn)。(1分)他少年家貧,不得不幫家里穿塑料花補貼家計。但是他不依靠別人,勤儉節(jié)約,半工半讀完成學業(yè)。(2分)他已經成為赫赫有名的戴德梁行有限公司主席;受到選民的認可,成功當選特首。(3分)由此我們感受到,出生的環(huán)境并不能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只要自食其力,勤奮努力,就一定能攀登上屬于自己的高峰。(2分)(意思對即可)(共8分)略2.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想當年,大教育家孔子傾其一生,弟子不過三千,現(xiàn)在一門“慕課”,上萬人平常稀松。2011年,斯坦福大學教授吳恩達把課程搬上了互聯(lián)網,一門課的注冊學生就突破了10萬人。即便孔老夫子在天有靈,恐怕也會自嘆弗如?!盎ヂ?lián)網+教育”,推倒了學校的“圍墻”,各種在線教育資源得以輕松共享。在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譜學校,英語老師周敏輕點幾下鼠標,登錄“一起作業(yè)網”,來自全國重點名校的30萬道最新真題題庫便呈現(xiàn)在眼前。不大會兒,一套高水平的試卷就組合好了,不久后,周敏便拿到了學生的電腦答卷成績,不僅有得分,還有每個學生的失分點?!耙郧拔覀兌加蒙蠈W期的試卷,習題遠遠沒有網上的試卷靈活和貼近時效。有了互聯(lián)網,效率和質量都大幅提高!”現(xiàn)在的教育時代是一個沒有邊界的時代。在未來,誰能把教育做得邊界無限,誰就占據(jù)了教育的制高點。”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俞敏洪一語中的。小王是華中師范大學的大三學生,家境貧寒,勤工儉學擠占了他大量時間。這不,4月11日一大早,他就擠上了公交車,靠著一個欄桿站穩(wěn),便打開了云課堂手機客戶端,一堂課學完,他也正好到站。有了移動互聯(lián)網,人們零零碎碎的時間就有了新的價值,等車、候機、排隊……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知識,聚沙成塔,誰說不能做成大事呢?說起來,教育不僅僅是在校學生的事情,終身學習的理念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互聯(lián)網提供了種種可能。這不,某知名品牌化妝品銷售員趙力勤已經受益匪淺。上崗不久,大量顧客對林林總總化妝品的功效、適用年齡、適用膚質等提出諸多疑問,她顯然力不從心。移動學習及時解救了她,公司在每個銷售員的手機上安裝了業(yè)務培訓系統(tǒng),不僅能讓這些天南海北、很難集中到一起的銷售員隨時隨地學習,還能讓銷售員把顧客信息發(fā)回公司控制中心,從而實時接收詳細的美容指導。(摘自張爍《“互聯(lián)網+”,催生打破時空的新教育》)材料二:2015年中國從事在線教育的企業(yè)數(shù)約2400~2500家,擁有數(shù)十萬門在線教育課程,用戶達到了近億人次。這些在線教育企業(yè)如同蘑菇那樣速生,也如同煙云那樣很快消散,其原因當然有多種,但其共同的原因是他們并不真正了解教育,采取了外科手術式的“互聯(lián)網+教育”方式,互聯(lián)網并沒有真正深入教育深層。3月底,一則在線教師時薪1.8萬元的消息引發(fā)社會關注,在感到互聯(lián)網的巨大力量的同時,每一個教育當事人都意識到,如何與互聯(lián)網相處正成為教育不得不直面的現(xiàn)實問題,已有的學校、教育機構和管理部門如何應對互聯(lián)網也成為決定其自身未來狀態(tài)的轉換關鍵:選擇得當就會給自身開辟寬廣道路,選擇不當就會讓自己的路越走越窄。(摘自《“互聯(lián)網+教育”還是“教育+互聯(lián)網”?》,2016年4月19日《光明日報》)材料三:一邊是“互聯(lián)網+教育”的“荒漠”,老師都還摸不著頭腦;一邊卻是互聯(lián)網的“天堂”,各式新鮮的教學方式正逐漸走進課堂。面對這種冰火兩重天的現(xiàn)實,首都師范大學副校長孟繁華表示,“互聯(lián)網+教育”將改變教育,但是不會顛覆教育,更不會顛覆學校的現(xiàn)有體制。中關村新興網絡教育開發(fā)研究院院長李洪波也認為,互聯(lián)網教育與傳統(tǒng)教育之間是互相借鑒、取長補短直至最終融合為一的關系?!皞鹘y(tǒng)教育不是一無是處,互聯(lián)網教育仍然需要吸收傳統(tǒng)教育的精華,而不是另起爐灶或砸爛傳統(tǒng)教育徹底重建?!崩詈椴ㄕJ為,“就算在互聯(lián)網特別發(fā)達的美國,目前仍處于互聯(lián)網教育的探索階段,沒有形成有效的、公認的模式和案例。”所以,“互聯(lián)網+教育”有一個過程,還有一段很長的路需要我們去繼續(xù)探索和嘗試。的確,順應互聯(lián)網潮流是教育領域無法回避的選擇,但是必須認識到,教師才是教育的根本,互聯(lián)網只是工具和手段。(摘自豆俊杰、王強《“互聯(lián)網+教育”:冰火兩重天》)4.下列關于“互聯(lián)網+教育”與傳統(tǒng)教育相比更有優(yōu)勢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互聯(lián)網+教育”推倒了傳統(tǒng)教育的“圍墻”,使大家可以共享各種在線教育資源。B.“互聯(lián)網+教育”不受時間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學習,掙脫了時間的枷鎖。C.“互聯(lián)網+教育”使各種新鮮的教學方式逐漸走進課堂,終將顛覆學?,F(xiàn)有體制。D.“互聯(lián)網+教育”不僅可以在校學習,也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為終身學習提供了可能。5.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一將孔子弟子“三千”與斯坦福大學教授吳恩達學生“十萬”相比較,說明了“互聯(lián)網+教育”具有時間和空間的優(yōu)勢。B.材料二從教育企業(yè)的角度談了“互聯(lián)網+教育”存在的問題,材料三從教師的角度談了“互聯(lián)網+教育”存在的弊端。C.在線教師時薪1.8萬引發(fā)了社會關注,每一個教育當事人都意識到,只有與互聯(lián)網相處融洽,才能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最大化。D.文章舉華中師范大學的學生小王之例,意在鼓勵大學生勤工儉+教育”可以讓人隨時隨地學習。6.傳統(tǒng)教育如何實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教育”形勢下的自我發(fā)展?請結合材料三談談你的理解。參考答案:4.C

5.A

6.①傳統(tǒng)教育認識自身的優(yōu)點,堅守精華所在,積極應對互聯(lián)網各式新鮮的教學方式。②傳統(tǒng)教育與互聯(lián)網教育互相借鑒、取長補短直至最終融合為一。③傳統(tǒng)教育順應互聯(lián)網潮流,充分發(fā)揮互聯(lián)網的優(yōu)勢。④傳統(tǒng)教育必須抓住教師這個根本,不斷提高教師的能力。【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認真審題,明確題干的要求,如“關于‘互聯(lián)網+教育’與傳統(tǒng)教育相比更有優(yōu)勢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要求選出“不正確的一項”,然后瀏覽選項,到材料中圈出“關于‘互聯(lián)網+教育’與傳統(tǒng)教育相比更有優(yōu)勢”的內容,進行比對,做出判斷。C項,“終將顛覆學?,F(xiàn)有體制”錯誤,材料三第二段首都師范大學副校長孟繁華說“‘互聯(lián)網+教育’將改變教育,但是不會顛覆教育,更不會顛覆學校的現(xiàn)有體制”,由此可知,只是改變,不是“顛覆”。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內容要點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即選擇“正確”或“錯誤”“一項”或“兩項”的要求,如本題“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正確的一項”,然后瀏覽選項的內容,到文章中圈出相關的句子,再一一進行比對。B項,“材料三從教師的角度談了‘互聯(lián)網+教育’存在的弊端”錯誤,從材料三來看,應是“從教育家和研究者的角度談了‘互聯(lián)網+教育’的融合和存在的問題”;C項,“只有與互聯(lián)網相處融洽,才能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最大化”無中生有,原文只是說“每一個教育當事人都意識到,如何與互聯(lián)網相處正成為教育不得不直面的現(xiàn)實問題”,但并非只有與互聯(lián)網相處融洽,才能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最大化;D項,“意在鼓勵大學生勤工儉學”錯誤,從文中來看,材料舉小王之例只是為了說明“互聯(lián)網+教育”打破了時間限制。故選A?!?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文章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答題時要結合文中的內容概括要點,然后整合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議,重點注意專家、學者的觀點。此題要求談“傳統(tǒng)教育如何實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教育’形勢下的自我發(fā)展”,而且題干給出提示,即“結合材料三”,這說明本題的答題區(qū)域在材料三中。如“‘互聯(lián)網+教育’將改變教育,但是不會顛覆教育,更不會顛覆學校的現(xiàn)有體制”,由此可以概括出第一點;如“互聯(lián)網教育與傳統(tǒng)教育之間是互相借鑒、取長補短直至最終融合為一的關系”,由此可以概括出第二點;如“傳統(tǒng)教育不是一無是處,互聯(lián)網教育仍然需要吸收傳統(tǒng)教育的精華為其所用,而不是另起爐灶或砸爛傳統(tǒng)教育、徹底重建”,由此可以概括出第三點;如“順應互聯(lián)網潮流是教育領域無可選擇的選擇,但是必須認識到,教師才是教育的根本,互聯(lián)網只是工具和手段”,由此可以概括出第四點。考生根據(jù)這些概括答題要點?!军c睛】實用類文本主觀題解題思路如下:第一步,認真閱讀材料內容,并根據(jù)材料內容回歸選文,找出選文與材料有所關聯(lián)的內容;第二步,對材料內容及相關聯(lián)的選文內容進行分析探究,得出全面的判斷結果;第三步,用準確、簡潔的語言組織答案內容,注意有點齊全。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中國歷史的主體精神是以人事為中心的,所以歷史學也可稱之為生命之學。人的生命及生活構成了真正的歷史基礎,而擅長描繪人的生命及生活的,莫過于文學,尤其是其中的小說了,歷史與小說,由此扭結在一起。小說聚焦的往往就是歷史中的生活史,是歷史落地的那一面,可以補上歷史著作所匱乏的生活肌理。當然,能寫出這種歷史的前提是,小說家必須理解現(xiàn)實、對話社會、洞察人情,必須對時代有一種概括能力。中國是一個重史的國度。如果從《尚書》《春秋》算起,三千年前,中國人就有了寫史的意識,比西方要早得多。記言、記事、記人,這三種歷史寫法構筑了中國人的歷史觀。中國人有很強的歷史感,所以對小說這種文體,一直懷有深刻的偏見———按正統(tǒng)的歷史觀念,小說家所創(chuàng)造的歷史景觀是一種虛構,它和重事實、物證、考據(jù)的歷史觀之間,有著巨大的不同。因而,有關正史與野史、正說與戲說的爭議從未間斷。但與此同時,小說寫史的“野心”從沒有中止過,歷史演義類的小說在讀者中還尤其有市場。如果小說里的那些人和事,他們的對話、斗爭、謀略,統(tǒng)統(tǒng)是作家想象的產物的話,那么,小說在多大程度上會為歷史所需要?由此不得不說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很多人都覺得,讀巴爾扎克的小說,比讀同一時期歷史學家的著作更能了解法國社會。法朗士稱巴爾扎克是他那個時代洞察入微的“歷史家”,“他比任何人都善于使我們更好地了解從舊制度向新制度的過渡”。在認識社會、了解時代這點上,小說的意義居然超過了歷史。這或可解釋,在史學家寫就的歷史以外,我們?yōu)槭裁催€要有小說家書寫的歷史。歷史關乎世運的興衰,而小說寫的更多是歷史中的人物的生活史,是歷史落地的那一面。生活是世界的肉身狀態(tài),它保存世界的氣息,記錄它變化、生長的模樣。所以,以生活為旨歸的小說,是對枯燥歷史的有效補充。它未必處處征諸實事,但它的細膩、傳神,它所創(chuàng)造的想象之真實,也非一般史著可比。小說能補上歷史著作所匱乏的生活脈絡、生活細節(jié),從而使歷史變得更豐滿、真實。小說能有效地保存歷史的肉身部分,還原出一種日常生活。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學真實是對歷史真實的一種有益補充,為干巴巴的時間、地點、事件補上鮮活的人物和生動的內心,為“人事”補上“人生”。只有人事沒有人生的歷史,就太單調了。事實上,那些好的歷史著作,也多采用文學的手法來增添歷史敘事的魅力。(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真正的歷史基礎是人的生命及生活,小說以此為基礎,所以就是歷史中的生活史。B.中國人重史、寫史比西方早很多年,這充分說明中國人的歷史感比西方人強很多。C.以歷史中的人物生活為旨歸的小說,可以較好地補上歷史著作缺乏的日常生活。D.文學真實的“人生”和歷史真實的“人事”相互補充,使歷史著作更具歷史敘事魅力。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從不同角度審視史著和小說,較深入地闡述了小說對歷史的保存和影響。B.文章以小說對歷史著作補充作用為立論前提,由此指向了對小說寫史的探討。C.文章在論述小說與歷史著作的關系中,彰顯了小說在記錄歷史中的關鍵作用。D.第二段以讀巴爾扎克的小說為例,意在論述小說對歷史著作的有效補充作用。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家能夠理解現(xiàn)實、對話社會、洞察人情,對時代有一種概括能力,這是寫出富有生活肌理的歷史的前提。B.小說家創(chuàng)造的虛構的歷史景觀與重事實的歷史觀之間有巨大不同,所以對野史、戲說的爭議也已有三千多年。C.小說具備細膩、傳神、創(chuàng)造的想象真實的特點,擅長描繪人的生命及生活,能使枯燥的歷史變得更豐滿、更真實。D.小說能有效地還原出一種日常生活,好的歷史著作也多采用文學手法來敘述歷史,從而增添歷史敘事的魅力。參考答案:1.C

2.C

3.B1.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這是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篩選和概括。首先應瀏覽選項的內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最后進行辨析。A項,“所以就是歷史中的生活史”錯誤,文章第一段是說“小說聚焦的往往就是歷史中的生活史”,而非“就是歷史中的生活史”。B項,“這充分說明中國人的歷史感比西方人強很多”錯誤,選項強加因果關系,文章第二段只是說“中國是一個重史的國度……中國人就有了寫史的意識,比西方要早得多……中國人有很強的歷史感”,但沒有說中國人的歷史感就比西方人強很多。D項,“文學真實和歷史真實相互補充”不當,文章最后一段說的是“文學真實是對歷史真實的一種有益補充”。2.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這是考查學生對論點、論據(jù)、論證以及論證結構的把握,同時還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概括。C項,“彰顯了小說在記錄歷史中的關鍵作用”錯誤,無中生有。文章只是說“以生活為旨歸的小說,是對枯燥歷史的有效補充……小說能有效地保存歷史的肉身部分,還原出一種日常生活”。3.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解答理解和分析題要辨明檢索區(qū)間,確定對應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對詞語的解說要抓住本質,將解釋的含意放在被解釋的詞語處,看上下文是否連貫、恰當;尋求稱代詞與稱代內容的聯(lián)系,將稱代的內容代入原文理解,聯(lián)系全文的傾向性,檢查該解釋是否與全文保持一致。B項,“……所以……”錯誤,“小說家創(chuàng)造的虛構的歷史景觀與重事實的歷史觀之間有巨大不同”與“對野史、戲說的爭議也已有三千多年”二者之間無因果關系,“而且已有三千多年歷史”在文中沒有交代。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問題。蘇明允哀辭并序(節(jié)選)

曾鞏明允姓蘇氏,諱洵,眉州眉山人也。始舉進士,又舉茂才異等(宋代制舉的一種科目),皆不中。歸,焚其所為文,閉戶讀書,居五六年,所有既富矣,乃始復為文。蓋少或百字,多或千言,其指事析理,引物托喻,侈能盡之約,遠能見之近,大能使之微,小能使之著,煩能不亂,肆能不流(浮滑)。其雄壯俊偉,若決江河而下也;其輝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其略如是,以余之所言,于余之所不言,可推而知也。明允每于其窮達得喪、憂嘆哀樂,念有所屬,必發(fā)之于此。于古今治亂興壞、是非可否之際,意有所擇,亦必發(fā)之于此。于應接酬酢、萬事之變者,雖錯出于外而用心于內者,未嘗不在此也。嘉祐初,始與其二子軾、轍復去蜀,游京師。今參知政事歐陽公修為翰林學士,得其文而異之,以獻于上。既而歐陽公為禮部,又得其二子之文,擢之高等。于是,三人之文章盛傳于世,得而讀者皆驚,或嘆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師至于海隅障徼,學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書。既而明允召試舍人,不至,特用為試秘書省校書郎。頃之,以為霸州文安縣主簿,編纂太常禮書。而軾、轍又以賢良方正(宋代最重要的制科之一,全稱“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課”)策入等(進入等級,即被錄取)。于是三人者尤見于時,而其名益重于天下。治平三年春,明允上其禮書,未報。四月戊申以疾卒,享年五十有八。自天子輔臣至閭巷之士,皆聞而哀之。明允所為文集有二十卷行于世,所集《太常因革禮》一百卷,更定《謚法》三卷,藏于有司,又為《易傳》未成。讀其書者,則其人之所存可知也。明允為人聰明,辨智過人,氣和而色溫,而好為策謀,務一出己見,不肯躡故跡。頗喜言兵,慨然有志于功名者也。1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侈能盡之約

侈:奢侈,浪費B.念有所屬,必發(fā)之于此

屬:傾注,專注C.自京師至于海隅障徼

徼:邊界,邊境D.讀其書者,則其人之所存可知也

存:思念,思考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所有既富矣,乃始復為文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B.慨然有志于功名者也

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C.得其文而異之,以獻于上

又以賢良方正策入等D.又為《易傳》未成

因為長句,歌以贈之1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蘇洵在進士選拔考試后,又參加茂材異等制科考試卻沒有考中?;丶液?,他燒掉原所作的文章,發(fā)憤苦讀。B.蘇洵和他的兩個兒子游歷京都,得到歐陽修的舉薦,沒有再經過考試,蘇洵就被征召到舍人院試用,可他沒有就任。后又被特別選用為試秘書省校書郎。C.蘇洵因為參加賢良方正制科策問考試時很出色,他的名聲在天下越越響。D.蘇洵做霸州文安縣主簿時,編纂大常禮書。禮書編纂完后,尚未得及報告皇上,便因病去世,享年58歲。20.翻譯下列句子(每句3分,共9分)(1)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2)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3)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參考答案:17.A18.D19.C20.(1)十五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著半個墻面,桂樹的影子紛雜錯落,微風吹拂,桂影移動,舒緩輕盈,十分可愛。(關鍵詞:三五、明月各1分,句意1分)(2)也是想以此弄清自然和人事之間的關系,通曉從古到今的變化,而成為一家之言。(關鍵詞:究、變各1分,句意1分)(3)怎么能讓干干凈凈的身體,去沾染污污濁濁的外物呢?(關鍵詞:安、蒙各1分,句意1分)17.試題分析:解答此題,可用代入法,即將各選項解釋代入原文語境,考察其是否與上下文合乎。題中,A項錯誤在于,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18.試題分析:本題中,A項的“乃”,前者作連詞,相當于“于是,就”;后者作代詞,指代“你,你的”。B項的“于”,前者作介詞,相當于“對于”;后者也作介詞,表比較,相當于“比”。C項的“以”,前者作介詞,相當于“拿,把”;后者作介詞,表原因,相當用戶“因為”。D項的“為”都作動詞,都是“寫作”之意??键c: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19.試題分析:解答本題,可將各選項表述同文本相關內容進行比較,以發(fā)現(xiàn)異同,確定正誤。題中嗎,C項錯誤在于,“參加賢良方正制科策問考試”的是蘇軾、蘇轍。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20.試題分析:翻譯文言首先要結合上下文大體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關鍵字、辨識該句句式,然后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某些特殊詞語,如官職名、地名、年號名等可不譯),注意字句的落實。翻譯時還要注意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達到詞達句順。本題中,第(1)句中的“三五”即農歷每月的十五日;“明月”用作動詞,即“明月照在”之意。第(2)句中的“究”是“探究、弄明白”之意;“變”即變化。第(3)句中的“安”是疑問代詞,相當于“怎么”;“蒙”即“蒙受”??键c: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緟⒖甲g文】明允姓蘇,名字叫洵,是眉州眉山人。當初考進士,又參加茂才異等的考試,都沒考取?;丶液螅瑹羲鶎懙奈恼拢P起門讀書,過了五六年,積累的知識已經豐富了,才開始又寫作文章。他的文章少的有百字,多的有上千字。文章分析事理,引用事物作比喻,意義豐厚的能盡量寫得簡略,含義深遠的能讓人覺得就在身邊,大道理能體現(xiàn)在小事物上,含蓄的能使之變得明白顯著,浩繁的道理能講得有條不紊,通俗的能不至于浮華。他的文章寫得雄壯俊偉,好像決堤而下的長江黃河之水;他寫的文章放出的燦爛光芒,就像指引我們沿著星辰登天一樣。他所寫文章的大致情況就是這樣,用我所說的話去推測我沒有評價的他其余的文章,其水平可想而知。蘇明允常常在他得志和不得志、有所得和有所失、憂嘆哀樂之時,思想中想到就把它寫下,他的文章往往就從這里產生。他對于古往今治亂興廢、應該贊揚或批評的事件,他也常常寫文章表達自己的看法。他在待人接物、應對變化萬端的各種事件時,即使是那些經過自己內心思考卻表現(xiàn)在外面的措施,也往往表現(xiàn)在他的文章中。嘉佑初年,他開始同他的兩個兒子蘇軾、蘇轍又一次離開蜀地,到京師游學。現(xiàn)在的參知政事歐陽修先生擔任翰林學士,得到蘇洵的文章認為很優(yōu)秀,把文章獻給皇上。不久歐陽修擔任禮部尚書,又看到蘇洵兩個兒子的文章,把它們評為高等。從此,父子三人的文章在社會上廣為流傳,得到并且讀過文章的人都感到很驚奇,有的人感嘆比不上,有的人羨慕并且向他們學習。從京城到邊疆,學士大夫人人知道他們的姓名,家家收藏有他們的文章。不久,蘇明允被官府召去應試舍人,他沒有去。官府又特別任命他為試秘書省校書郎。不久,任命他為霸州文安縣主簿,編纂太常禮書。蘇軾、蘇轍又在賢良方正科中進入等級。因此,父子三人更加被當時的人們看重,他們的名聲也更加在全國出名。治平三年春,蘇明允將自己所著的禮書獻給皇上,皇上沒有答復。這年四月戊申因為生病逝世,享年五十八歲。從天子大臣到民間百姓,都聽說并且為他感到傷心。蘇明允所寫的文集有二十卷在世上刊印發(fā)行,他所收集的一百卷《太常因革禮》、更改校訂的三卷《謚法》被官府收藏,他還寫了《易傳》沒成書。讀他的文章,可以知道他思考的問題。蘇明允為人聰明,思辨和智慧超過一半人,氣度和平,臉色溫和,并且善于謀劃策略,務必全部出于自己的見解,不肯走別人走過的路。很喜歡談論軍事,是個激憤地有志于成功立名的人。5.閱讀材料,完成題目。詩至唐中葉以后,殆為羔雁之具①矣。故五代北宋之詩佳者絕少而詞則為其極盛時代即詩詞兼擅如永叔少游者亦詞勝于詩遠甚以其寫之于詩者不若寫之于詞者之真也。至南宋以后,詞亦為羔雁之具,而詞亦替矣。此亦文學升降之一關鍵也。(選自王國維《人間詞話》)[注]①羔雁之具,羔雁,小羊與雁?!案嵫阒摺痹谶@里意為禮聘應酬之物。22.用斜線(/)給上面文段中畫線句子斷句。(限6處)23.請寫出文中永叔、少游二人的姓名。永叔:____________

少游:_______24.從本段文字看,作者認為詩(特指律詩和絕句)衰落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話回答)參考答案:22.故五代北宋之詩/佳者絕少/而詞則為其極盛時代/即詩詞兼擅如永叔少游者/亦詞勝于詩遠甚/以其寫之于詩者/不若寫之于詞者之真也。

23.

(1).歐陽修、

(2).秦觀

24.作品變成了文人雅士的應酬,內容上缺少真情?!?2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能力。解答此類題型應該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構以及語段中動詞的賓語或補語等斷句。本題中根據(jù)句意:“故五代北宋之詩”譯為“所以五代北宋的詩歌”故從其后斷開,“佳者絕少”是一個完整的句子,譯為“好的很少”。故從其后斷開。后面譯為“詩詞兼擅長的如永叔少游”,故從其后斷開。虛詞“亦”和“以”也是斷句標志。故斷為:故五代北宋之詩/佳者絕少/而詞則為其極盛時代/即詩詞兼擅如永叔少游者/亦詞勝于詩遠甚/以其寫之于詩者/不若寫之于詞者之真也。【2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識記的文學常識的能力。解答此類題型,主要在于平時知識的積累。本題中,其歐陽修字永叔、秦觀字少游。故答案為歐陽修和秦觀?!?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概括文言文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需要明確題干要求,然后回歸文本,根據(jù)文本意思,得出答案。本題的要求“從本段文字看,作者認為詩(特指律詩和絕句)衰落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話回答)”。結合文本第一句話和最后一句話,可以得出答案:作品變成了文人雅士的應酬,內容上缺少真情?!军c睛】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能力。解答此類題型應該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構以及語段中動詞的賓語或補語等斷句。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杜甫,字子美,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曾祖依藝,位終鞏令。祖審言,位終膳部員外郎,自有傳。父閑,終奉天令。甫天寶初應進士不第。天寶末,獻《三大禮賦》。玄宗奇之,召試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參軍。十五載,祿山陷京師,肅宗征兵靈武。甫自京師宵遁赴河西,謁肅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遺。房琯布衣時與甫善,時琯為宰相,請自帥師討賊,帝許之。其年十月,琯兵敗于陳濤斜。明年春,琯罷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罷免。肅宗怒,貶琯為刺史,出甫為華州司功參軍。時關畿亂離,谷食踴貴,甫寓居成州同谷縣,自負薪采梠,兒女餓殍者數(shù)人。久之,召補京兆府功曹。上元二年冬,黃門侍郎、鄭國公嚴武鎮(zhèn)成都,奏為節(jié)度參謀、檢校尚書工部員外郎,賜緋魚袋。武與甫世舊,待遇甚隆。甫性褊躁,無器度,恃恩放恣。嘗憑醉登武之床,瞪視武曰:“嚴挺之乃有此兒!”武雖急暴,不以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種竹植樹,結廬枕江,縱酒嘯詠,與田畯野老相狎蕩,無拘檢。嚴武過之,有時不冠,其傲誕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無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鎮(zhèn)成都,英乂武人粗暴,無能刺謁,乃游東蜀依高適。既至而適卒。是歲,崔寧殺英乂,楊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亂。甫以其家避亂荊、楚,扁舟下峽,未維舟而江陵亂,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陽。甫嘗游岳廟,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陽聶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還。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陽,時年五十九。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業(yè),自耒陽遷甫之柩,歸葬于偃師縣西北首陽山之前。(節(jié)選自《舊唐書?杜甫傳》)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玄宗奇之,召試文章

奇:奇特B.甫自京師宵遁赴河西

宵:在夜里C.嚴武過之,有時不冠

過:拜訪D.自棹舟迎甫而還

棹:用槳劃9.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隋唐開始實行科舉考試,科舉考試應試中選的叫及第,應試未中的叫落第、下第?!暗强啤笔羌暗诘膭e稱,也就是考中進士。B.天寶是年號,古代皇帝即位,一般都要重新定制紀年的年號,稱為“改元”。這屬于干支紀年法。C.古人有取字、號的習慣。男子20歲舉行加冠禮時取字,女子15歲舉行笄禮時取字。D.“拜”是授予官職。古代官員任免升遷均有定稱。如“擢”是提升官職。“遷”是調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調三種情況。10.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雖然沒有考中進士,但因為文章寫得好,仍然在天寶末年受到皇上的賞識。B.杜甫因為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琯討伐叛軍兵敗于嚴武而被免去宰相職務時,極力上疏救助,終因此招禍,也被免職。C.嚴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嚴武對待杜甫很優(yōu)厚,在很多時候也能原諒杜甫的放肆行為。D.由于不能拜見郭英乂,高適也已經死去,杜甫只好攜家出川,生活顛沛流離,最后死在耒陽。11.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甫自京師宵遁赴河西,謁肅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遺。(2)甫嘗游岳廟,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參考答案:8.A

9.B

10.B

11.(1)杜甫從京城趁夜逃奔到河西地區(qū),在彭原郡拜見肅宗,被封為右拾遺。(2)杜甫曾游覽耒陽的岳廟,被洪水阻隔,十多天都得不到食物。【8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含義的能力。這類題目解答時一般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中,結合上下文及本句語法關系來推斷實詞的含義。本題把所給選項逐一放回到原文中,就會發(fā)現(xiàn),A項,“玄宗奇之,召試文章”意思是“玄宗認為這賦寫得不一般,就召他來考作文章”,“奇”應為意動用法“認為……不一般”故選A項?!?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的能力。這類題目解答時一般要根據(jù)平時的積累,并結合具體的語境分析,對比選項,確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這類試題一般不考過于冷僻的內容,涉及的大多是較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舉、姓名、禮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B項,“這屬于干支紀年法”不正確,“天寶”是年號,文中“天寶初”“天寶末”是用年號來紀年,屬于帝王年號紀年法。故選B項?!?0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歸納文章要點的能力,這類題目解答時一般要對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據(jù)選項,在文中找到相關語句,分析選項是否概括全面,翻譯是否正確,然后將原文內容和選項加以對比即能發(fā)現(xiàn)問題。B項,“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不正確。原文是“房琯布衣時與甫善”,意思是他們沒有獲取功名,只是平民時關系就很好;“房琯討伐叛軍兵敗于嚴武”不正確,由原文可知,是“兵敗于陳濤斜”,并非兵敗鄭國公嚴武。故選B項。【11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這類題目解答時一般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此題翻譯時需要注意的關鍵詞句有:(1)“宵”,夜晚,這里做狀語,趁夜晚;“遁”,逃奔;“赴”,到;“謁”,拜見;“謁肅宗于彭原郡”,狀語后置句,正常的語序應為“于彭原郡謁肅宗”,在彭原郡拜見肅宗;“拜”,封官,“拜右拾遺”,被動句,被封為右拾遺。(2)“嘗”,曾經;“為……所”,表被動,“為暴水所阻”,被動句,被洪水阻隔;“旬日”,十多天;“食”,食物?!军c睛】第2題重點突出對古代文化常識的理解,合乎當今國學熱的趨勢。選文是人物傳記,一般主要考查的文化常識是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人才選拔、宮殿的名稱、年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古代重要地名、官場的一些理解、朝廷的官職、禮儀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解答這類題目,主要靠平時的積累,要將相關知識記牢,這樣就能輕松的將正確項與錯誤項區(qū)分開來。若有些知識出現(xiàn)遺忘或疏漏,那就要運用排除法,以確定最終選項。參考譯文:杜甫,字子美,本是襄陽人,后來搬遷到河南鞏縣。曾祖父杜依藝,官位最終到鞏縣縣令。祖父杜審言,官位最終到膳部員外郎,另有傳記。父親杜閑,官位最終到奉天縣縣令。杜甫天寶初年應考進士沒有考中。天寶末年,獻上自己寫的《三大禮賦》。玄宗認為這賦寫得很奇妙,就喚他來考作文章,并授給他京兆府兵曹參軍一職。天寶十五年,安祿山攻陷京師,肅宗在靈武征兵。杜甫從京城趁夜逃奔到河西地區(qū),在彭原郡拜見肅宗,被封為右拾遺。房琯平民時和杜甫很友好,當時房琯擔任宰相,向肅宗請求親自率領軍隊討伐叛賊,帝準許他。這一年的十月,房琯的軍隊在陳濤斜被打敗。第二年春,琯被罷去宰相一職。杜甫上奏說房琯還是有才干的,不應該被罷免。肅宗生氣,貶房琯當刺史,從京城趕出杜甫去擔任華州司功參軍。當時京城地區(qū)動亂流離,糧食一下子變得很貴,杜甫寄住在成州同谷縣,只得自己背柴火采集橡栗,餓死的兒女有幾個人。一段時間之后,被召回補任京兆府功曹。上元二年冬,黃門侍郎、鄭國公嚴武鎮(zhèn)守成都,奏明皇上讓杜甫擔任節(jié)度參謀、檢校尚書工部員外郎,并賜給他緋魚袋。嚴武與杜甫是世交,對杜甫的待遇十分豐厚。但杜甫性格狹窄浮躁,沒什么氣量,憑著恩情放縱不羈。曾經趁酒醉登上嚴武的坐榻,瞪著眼睛看著嚴武曰:“你父親嚴挺之居然有你這樣的兒子!”嚴武雖然也是急躁暴戾,卻也不認為他忤逆。杜甫在成都的浣花村種竹子,枕靠著長江建造房屋,盡情喝酒,長嘯詠唱,和一些田地里的粗野傖夫一起親昵地游逛,沒什么拘束檢點。嚴武拜訪他,他有時也不戴好官帽,他就是這樣傲慢胡亂。永泰元年夏,嚴武去世,杜甫就沒有依靠的人了。到了郭英乂代替嚴武鎮(zhèn)守成都,英乂是武夫,又很粗暴,杜甫不能探望拜見,就游歷東蜀去依附高適。到了之后,高適卻去世了。這一年,崔寧殺死英乂,楊子琳攻陷西川,蜀中很亂。杜甫就帶著他的家人到荊、楚地區(qū)躲避戰(zhàn)亂,乘著扁舟下三峽,但是還沒靠岸而江陵就動亂,于是溯流而上沿著湘江漂泊,游歷衡山,寄居在耒陽。杜甫曾游覽耒陽的岳廟,被洪水阻隔,十多天都得不到食物。耒陽的聶令知道這個消息,就親自劃著船去迎接杜甫回來。永泰二年,杜甫吃牛肉白酒,一個晚上就死在了耒陽,當時年紀只有五十九歲。杜甫的兒子宗武,流落在湖、湘過世。元和年間,宗武的兒子嗣業(yè),從耒陽遷走杜甫的棺柩,回葬在偃師縣西北首陽山前。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請把“生命、季節(jié)、年輪”三個詞語擴展成一段話,要求: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不少于80個字。參考答案:示例:我們的成長軌跡,如樹之年輪。隨著季節(jié)的一次次輪回,我們的生命之樹,就會多出一道道“年輪”。這些“年輪”或細細的、窄窄的,如細軟的發(fā)絲;或粗粗的、寬寬的,如盤曲的標尺。而我們,則在這些不一樣的“年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