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4課詩詞三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第14課《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教學設計-2024-2025學
年統(tǒng)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
【學習目標】
1.積累詞人的相關文學常識,并能背誦本詞。
2.把握詞作中“月亮"的象征意義,并能從中體會詞人復雜的人生感慨。
3.贊美詞人兼具“仁、義、忠、悌”的高尚情操,引導當今青少年心中應有家國的人生價值觀。
【重點難點】
1.把握詞作中“月亮"的象征意義,體會詞人復雜的人生感慨。
2.理解詞人樂觀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觀。
【課時安排】一課時
【學習過程】一、課堂導入1.詩詞導入
①“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李白《把酒問月》)自古以來,月亮就承載著人們的許多情感,它是相思之情的寄托,也是懷才不遇、貶謫流放之悲的象征,更是思鄉(xiāng)懷人的重要意象。
②今天,我們將學習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看看詞人是如何借月抒懷的。
2.作者簡介
①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豪放派詞人。
②三蘇:是蘇軾與父蘇洵、弟蘇轍的合稱,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③蘇辛:與辛棄疾都屬豪放派詞人,并稱“蘇辛”。
④書法“宋四家":擅行書、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書法“宋四家”。
二、初讀詩歌1.讀準字音
①教師范讀,學生聽讀,注意字音和節(jié)奏。
②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巡視指導。
③指名朗讀,其他學生評價。
④全班齊讀,注意字音和節(jié)奏。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què,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qióng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qǐ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chán娟juān。
2.讀出節(jié)奏與韻律
①教師引導學生劃分朗讀節(jié)奏。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
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②學生自由朗讀,體會節(jié)奏與韻律。
③指名朗讀,教師點評。
④全班齊讀,讀出節(jié)奏與韻律。3.讀懂詞意
①學生結合注釋,自主理解詞意。
②教師提問,檢查學生理解情況。
a.“把酒問青天"中“把酒”是什么意思b.“高處不勝寒"中的“勝”如何理解
c.“何事長向別時圓"是什么意思
③教師講解重點詞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詞意。
三、精讀詩歌1.體會情感
①詞中既有“天上“,又有“人間”,蘇軾對二者的態(tài)度有怎樣的變化a.學生自主思考,小組討論。
b.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背景資料進行分析。
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蘇軾上書談論王安石新法的弊病。王安石令御史彈劾蘇軾的過失。蘇軾于是自請出京任職,任杭州通判。后轉任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知州。本詞是熙寧九年(1076)中秋在密州所作。
c.學生代表發(fā)言,教師總結。
蘇軾一開始向往天上的生活,“我欲乘風歸去",但又擔心“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最終認為“何似在人間",表現(xiàn)出他對人間生活的熱愛。
②下闕中,無眠的詞人情感發(fā)生了幾次變化
a.學生自主閱讀下闕,圈畫出體現(xiàn)詞人情感變化的詞句。
b.小組討論,交流感受。
c.教師引導學生深入分析。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月夜失眠,思念遠方兄弟。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反問月亮,悵恨久別之情。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自我寬慰,展現(xiàn)曠達胸懷?!暗溉碎L久,千里共嬋娟",推己及人,為天下離人發(fā)聲。
2.品味意象
①本詞中“月亮”這一意象有何象征意義
a.學生自主思考,小組討論。
b.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詞句進行分析。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月亮”引發(fā)了蘇軾對宇宙的浪漫想象和對人生的思考。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月亮”照見了蘇軾的無眠和思念?!安粦泻?,何事長向別時圓",“月亮”勾起了蘇軾的悵恨之情。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月亮”的陰晴圓缺讓蘇軾領悟到人生的無常和哲理。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月亮”成為蘇軾寄托美好祝愿的載體。
②古代詩歌中“月"意象常常蘊含著豐富的情感,你還能想到哪些有關“月”的詩句
a.學生回憶所學詩詞,舉手發(fā)言。
b.教師補充相關詩句,引導學生體會“月"意象的不同情感內涵。
例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表達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杜甫《月夜憶舍弟》),體現(xiàn)了對故鄉(xiāng)的深切思念?!霸鲁鲶@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營造了一種清幽的意境。
四、深入探究
1.詞人在詞中表達了怎樣的人生感慨
①學生自主思考,結合詞句進行分析。
②小組討論,交流觀點。
③教師引導學生總結。
詞人在詞中表達了對人生的無常和離別之苦的感慨,同時也展現(xiàn)了他對自然規(guī)律的認識和對人生的豁達態(tài)度。他認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是自古以來難以周全的事情,因此不必過于悲傷。他希望人們能夠珍惜眼前的美好,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賞明月,寄托相思之情。
2.如何理解詞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
①學生結合詞句,談談自己的理解。
②教師引導學生從詞人的情感和人生態(tài)度方面進行深入分析。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話不僅表達了詞人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也體現(xiàn)了他對天下離人的關愛和美好祝愿。詞人希望人們能夠長久地生活下去,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過共同欣賞明月來感受彼此的存在。這種祝愿超越了個人的情感,具有一種寬廣的胸懷和高尚的情操。
3.本詞體現(xiàn)了蘇軾怎樣的人格魅力
①學生自主思考,結合詞人的經歷和詞句進行分析。
②小組討論,交流感受。
③教師引導學生總結。
蘇軾在政治失意的情況下,依然能夠保持樂觀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積極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難。他在密州任職期間,為民眾做了許多實事,展現(xiàn)了他的“仁、義、忠、悌”的高尚情操。他的詞作不僅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還展現(xiàn)了他卓越的文學才華。蘇軾的人格魅力激勵著我們在面對生活中的挑戰(zhàn)時,要保持堅定的信念和積極的心態(tài),追求真善美。
五、課堂總結
①本詞借月抒懷,上片寫了月下飲酒大醉后對天宮的浪漫想象和對現(xiàn)實生活的重新確認;下片抒發(fā)了對遠方弟弟的思念,對人生離散的哲理性思考,最后以對人們的美好祝愿作結,表現(xiàn)出了樂觀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
②通過學習這首詞,我們不僅感受到了蘇軾的文學才華,還領略了他的人格魅力。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夠像蘇軾一樣,保持樂觀積極的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屆廣東省普寧市華僑中學高三第二次調研化學試卷含解析
- 河南許昌普高2025屆高三第五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含解析
- 2025屆廣西貴港市覃塘高級中學高三下學期聯(lián)合考試化學試題含解析
- 2025年LED超大屏幕顯示器項目建議書
- 湖北省鄂東南示范高中教改聯(lián)盟2025年高三下學期聯(lián)合考試化學試題含解析
- 護理小講課:高血壓
- 中考數(shù)學高頻考點專項練習:專題15 考點35 與圓有關的計算 (1)及答案
- 2025屆陜西省商洛市丹鳳中學高考考前模擬化學試題含解析
- 三效定格管理體系
- 打造多彩現(xiàn)場教學課件
- 智能藥筐介紹
- 小學道德與法治-圓明園的訴說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
- 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22
- GB/T 622-2006化學試劑鹽酸
- 周三多管理學精華重點
- GB/T 41097-2021非公路用旅游觀光車輛使用管理
- 常見急救知識培訓課件
- 分離工程試習題庫-葉慶國
- 《了凡四訓》課件
- Aspen-中文培訓資料課件
- 全國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建設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