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高三二模文言文二匯編
【24二模徐匯區(qū)】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20—23題。(11分)
錄田父語〔宋〕宋祁①
①歲維盂冬,京縣大穰:戶既還定,鄉(xiāng)無捐瘠;室家;秦漆②,厥聲我路。口口先生命從者
具柴轂適野而現(xiàn)之:汁者滿篝,格者如茨,欲者③弗仇餉,鋤老無德色,氽不閉郊,輸不爭
承,砍欣然以盡四肢之敏。
②先生乃邦田父,進(jìn)而芳之日:“丈人甚苦暴露,勤且至矣!雖然,有秋之時,少而百
困,大則萬箱?;蛘咂涮煨胰?!其帝力然!''
③田父俯而笑,仰而應(yīng),日:“何言之鄙也!子未知農(nóng)事矣。夫春青之烝,夏陽之暴,
我且均踐竭作,揚(yáng)芟捽中④,以趨天澤;秋生含收,冬物蓋藏,我又州處不遷,亟屋除田,
以復(fù)地力:今日之獲,自我得之,胡,豐'而,天’也?且我俯有拾,仰有取,合物以時,衰征⑤
以期,阜乎財求,明乎實(shí)利,吏不能奪吾時,官不能暴吾余:今日樂之,自我學(xué)之,胡,力'
而,帝'也?吾春秋高,回天下事多矣!未始見不昏作而邀天幸,不強(qiáng)勉以希帝力也。”遂去
不顧V
④先生引車而歸,從者曰:“夫子何讓也?我直彼曲,請得還辯之?!跋壬唬骸安豢?。
淺丈夫悻悻然,盜天功以私己力,乃自記之矣。奚獨(dú)父之誅焉?”
〔注〕①宋祁:宋仁宗時工部尚書,文中“先生”乃自稱。②泰漆:繁盛的樣子。③做者:
送酒食到田間的人。④揚(yáng)芟捽中:除去各種雜草。⑤衰征:按土地肥瘠程度征稅。
20.可填入第①段方框處的一項(xiàng)是()。(1分)
A.然而B.且夫C.己而D.于是
21.下列對第①段京郊之景的描述理解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2分)
A.戶戶安居故土,人丁興旺。
B.糧草堆積如山,五谷豐熟。
C.家家自給自足,無需互通。
D.人人開心勞作,各司其職。
22.田父認(rèn)為作者“言之鄙”并予以反駁,結(jié)合第②③段內(nèi)容加以分析。(4分)
23.第④段畫線句僅僅是批評山父嗎?請結(jié)合文意闡述你的看法。(4分)
20.(1分)D
21.(2分)C
22.(4分)答案示例:田父認(rèn)為作者“豐收靠上天的保祐和皇帝的恩賜”的看法是淺陋的,
我既不靠“天"也不靠"帝",我的豐收之"獲”是自己懂得并能順時辛勤耕種與收藏,豐收之"樂”
是自己能按時納稅,官吏不能剝奪我勞作的權(quán)利和成果。
評分要點(diǎn):作者看法1分,反駁理由一點(diǎn)2分、兩點(diǎn)3分
23.(4分)答案示例一:作者記下田父這番話,批評田父僅憑勤勞不能享受豐收之樂,
也委婉地諷刺一些自以為是的執(zhí)政者,將天時地利及百姓創(chuàng)造的功業(yè)都?xì)w為自己,同時也警
醒自己不能做貪功之人。
答案示例二:作者借此話批評田父的剛愎自負(fù),田父把豐收僅歸為一己之力,孰不知豐
收除了辛勤勞作還要天時地利,享豐收之樂還要公平稅賦制度的支持。
評分要點(diǎn):觀點(diǎn)1分,理由闡擇2分,示例二最多給3分
[24二模金山區(qū)】
(二)閱讀下文,完成第19一22題。(10分)
黃楊(清初)李漁①
黃楊每歲長一寸,不溢②分毫,至閏③年反縮一寸,是天限之木也。值此宜生憐憫之心。
予新校一名曰“知命樹”。天不使高,強(qiáng)#無益,故守國厄?yàn)楫?dāng)然。冬不改柯,夏不易葉,式
素行原如是也。便以他木處此,即不能高,亦將橫生而至大矣;再不然,則以才不得展開而
至瘁,弗復(fù)自永其年矣。困于天而能自全于天,非知命君子能若是口?最可憫者,歲長一寸
是巴。至閏年反縮一寸,其義何居?歲閏而我不閏,人閏而己不閏,已見天地之私,乃非止
不閏,又復(fù)從而刻④之,是天地之待黃楊,可謂不仁之至,不義之甚者矣。乃黃揚(yáng)不憾天地,
枝葉較他木加榮,反似德之者,是知命之中又知命焉。蓮為花之君子,此樹當(dāng)為木之君子。
蓮為花之君子,茂叔知之;黃楊為木之君子,非稍能格物之笠粉,孰知之戰(zhàn)?
(選自李漁《閑情偶寄》)
【注】①李漁(1611年一1680年),字笠鴻,號笠翁,明末清初文學(xué)家、戲劇家。②溢:
超出。③閏:余數(shù)。指歷法紀(jì)年和地球環(huán)繞太陽一周運(yùn)行時間的差數(shù),多余的叫“閏”,如
閏月、閏年。④刻:割,引申為克扣。
19.可填入方框中的一項(xiàng)是()。(1分)
A.也B.矣C.哉D.焉
20.畫線句富有表現(xiàn)力,請從句式角度加以賞析。(3分)
21.下列不屬于本文在表現(xiàn)手法上的一項(xiàng)是()。(2分)
A.對比B.托物言志C.類比D.欲揚(yáng)先抑
22.評析本文的思想意義。(4分)
(五)10分
21.(1分)B
22.(3分)答案示例:運(yùn)用整散結(jié)合的句式(1分),顯得錯落有致,富有節(jié)奏(1分),
寫出了黃楊與眾不同的生長習(xí)性以及天地對其不公的情景,與后文感慨黃楊不怨天恨地而自
強(qiáng)不息的特點(diǎn)形成對比(1分)。
評分說明;句式特點(diǎn)、內(nèi)容和表達(dá)效果各1分。
23.(2分)D
24.(4分)答案示例:本文描寫了黃楊處于困厄的環(huán)境中卻堅(jiān)忍不拔、自立自強(qiáng)(或“困于
天而能自全于天")的狀態(tài),11分)贊美了黃楊是樹中的君子(1分)。這對當(dāng)下的我們有
著教育意義,比如身處逆境,不自怨自艾,不怨天尤人,依然果持獨(dú)立人格,自強(qiáng)不息(2
分)o(或這對當(dāng)下的我們有教育意義,當(dāng)受到外界不公正的對待時,在不觸犯外界的前提
下,努力改造自身以求適應(yīng))(2分)。
評分說明:內(nèi)容和主題思想概括各1分,評析思想意義2分,意思接近即可。
[24二模嘉定區(qū)】
(五)閱讀下文,完成21—24題。(11分)
材料一:
①王君稱安將刊其所為《人間詞》,詒書告余①曰,“知我詞者英如子,敘之亦莫如子
宜。”余與君處十年矣,比年以來,君頗以詞自娛。余雖不能詞,然喜讀詞。每夜漏始下,
一燈熒然,玩古人之作,未嘗不與君共,君成一闋,易一字,未嘗不以訊余。既而睽離,苛
有所作,未嘗不郵以示余也。然則余于君之詞,義烏可以無言乎?
②夫自南宋以后,斯道之不振久矣。元明及國初諸老,非無警句也,然不免乎局促者,
氣困于雕琢也;嘉、道以后之詞,非不諧美也,然無救于淺薄者,意強(qiáng)于摹擬也。君之于詞,
于五代喜李后主、馮正中,于北宋喜永叔、子瞻、少游、美成,于南宋除稼軒、白石外,所
嗜蓋鮮,尤痛詆夢窗、玉田咒謂夢窗砌字,玉田壘句,一雕球,一敷衍。其病不同,而同
歸于淺薄,六百年來詞之不振,實(shí)自此始。其持論如此。及讀君自所為詞,則誠往復(fù)幽咽,
動搖人心,快而能沈,直而能曲,不屑屑于言詞之末,而名句間出,殆往往度越前人。至其
言近而指遠(yuǎn),意決而辭婉,自永叔以后,殆未有工如君者也。君始為詞時,亦不自意其至此,
而卒至此者,天也,非人之所能為也。
③若夫觀物之微,托興之深,則又君詩詞之特色,求之古代作者,罕有倫比。嗚呼,不
勝古人,不足以與古人并,君其知之矣。世有疑余言者乎?則何不取古人之詞,于君詞比美
而觀之也。光緒丙午三月,山陰樊志厚敘。
(選自王國維《人間詞》甲稿序)
材料二:
①去歲夏,王君靜安集其所為詢,得六十余闋,名曰《人間詞甲稿》,余既敘而行之矣。
今冬芨匯所作詞為《乙?!?,丐余為之?dāng)ⅲ唷醺肄o,乃稱日;
②文學(xué)之事,其內(nèi)足以拽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與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與境渾,其
次或以境勝,或以意勝,茍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學(xué)。文學(xué)之工不工,亦視其意境之有無與其
深淺而已。
③余與岸安,均夙持此論。的安之為詞,真能以意境勝。
(選自王國維《人間詞》乙稿序,有刪改)
【注釋】①《人間詞甲稿序》與《人間詞乙稿序》,署名均為樊志厚,然據(jù)學(xué)者考證,
實(shí)除上,皆是王國維自作?!度碎g詞甲稿序》寫于1906年,《人間詞乙槁序》寫于1907
年。②材料一第②段中的馮正中,為五代詞人馮延巳,美成,為北宋詞人周邦彥,白石,為
南宋詞人姜夔,夢窗,為南宋詞人吳文英,玉田,為宋末元初詞人張炎。
21.請選擇最合適的虛詞填入材料二的方框中()。(1分)
A.之B.其C.而D.則
22.下列語句均摘自王國維的《人間詞話》,請選出對詞的分析視角與上面兩則材料不
同的一項(xiàng)()。(2分)
A.明季國初諸老之論詞,大似袁簡齋(袁枚)之論詩,其失也纖小而輕薄。竹詫(朱彝
尊)以降之論詞者,大似沈歸愚,其失也枯槁而庸陋。
B.”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蔽膶W(xué)之事,于此二者,不可缺一。然詞乃
抒情之作,故尤重內(nèi)美。無內(nèi)美而但有修能,則白石耳。
C.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
之作,及永叔、子咯、少游、美成、稼軒數(shù)人而已。
D.境非獨(dú)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
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23.材料一中稱贊王國維圻作的詞“往往度越附人”,請聯(lián)系兩則材料具體內(nèi)容,分析
其理由。(3分)
24.材料二指出王國維所作詞的特色是“能以意境勝”,這也是王國維拿來衡量前代詞
人水平高下的標(biāo)準(zhǔn)。請結(jié)合材料二第②段的內(nèi)容,選擇高中學(xué)習(xí)過的?首詞作,運(yùn)用“意境”
標(biāo)準(zhǔn)對此加以評析。(5分)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21—24題。(11分)
21.(1分)B
22.(2分)C
23.(3分)答題示例:
六白年來,詞風(fēng)不振,原因在于用詞推砌雕琢卻失之于淺薄。而王國維則深情感人,寫
物細(xì)膩,寄托深遠(yuǎn);從歐陽修以來,王國維作詞言近旨遠(yuǎn),最為工巧。
24.(5分)答題示例:
所謂“意境”指的是以外在的意象境界表現(xiàn)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構(gòu)造意境水平的高下,決
定了詞水平的高下。蘇軾《江誠子十年生死兩茫?!穼糁欣先ナ甑脑娙伺c停留在去世時
樣貌的亡妻悲欣交集的相會場景,與現(xiàn)實(shí)中明月短松構(gòu)造的亡妻埋葬地凄涼場景,虛實(shí)對照,
映襯烘托,構(gòu)造了沉重悲戚的意境,真實(shí)而深情地表達(dá)了詞人對亡妻的思念之情??梢娞K軾
不愧為王國維所推崇喜愛的詞家高手。
[24二模楊浦區(qū)】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20—23題。(10分)
招野龍對
(唐)陸龜蒙
①擊祭龍氏求龍之嗜欲,幸而中焉。得二龍而飲食之。龍之于人固美異,以其若己之性
也,席其宮沼,百川四溟之不足游;甘其飲食,洪流大鯨之不足味。施施然,擾□其愛弗去。
②一旦,值野龍,奮然而招之曰:“爾奚為者?茫洋乎天地之間,寒口婪,明口升,能
無勞乎?識從吾居而宴安乎?”
③野龍矯首而笑之曰:“若何齪齪乎①如是耶!賦吾之恭,冠角而被鱗;賦吾之德,
泉潛而天飛:喊吾之靈,噓云而乘風(fēng):膩吾之理,抑驕而澤枯。觀乎無極之外,息乎大荒之
墟,窮端倪而盡變化,□樂不至耶?今爾茍容于蹄涔②之間,惟沙泥之是拘,椎蛙蚓之與徒,
牽乎嗜好以希飲食之余,是同吾之形,異吾之樂者也。狎于人,啖其利者,扼其喉,截③其
肉,可以立待。吾方哀而援之以手,又何誘吾納之陷棄耶?爾不免矣!”
④野龍行。未幾,果為夏后氏□陵④。
[注]①齪靛乎:拘謹(jǐn)、小心謹(jǐn)慎的樣子。②蹄涔:指牛羊蹄子印中的積水。③戰(zhàn):切。
④醮:肉醬。
20.下列作品與本文體裁相同的一項(xiàng)是()。(1分)
A.《赤壁賦》B.《燭之武退秦師》
C.《子路、曾落、冉有、公西華侍坐》D.《種樹郭橐駝傳》
21.下列語句的空缺處選用的虛詞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1分)
A.“施施然,擾口其愛弗去”應(yīng)選用“于”。
B.“寒口蟄,埸口升,能無勞乎?”應(yīng)選用“而”。
C.“窮端倪而盡變化,□樂不至耶”應(yīng)選用“然”。
D.“未幾,果為夏后氏口酶”應(yīng)詵用“之”。
22.言為心聲,分析第③段畫線句是怎樣表現(xiàn)野龍的心理特征的。(4分)
23.本文的野龍也是陸龜裝自況,請結(jié)合《甫里先生傳》《江湖散人傳》,分析陸龜蒙
對人生價值的認(rèn)識。(4分)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20—23題。(10分)
20.(1分)D
21.(2分)C
22.(4分)從野龍答語的內(nèi)容看,野龍從“形”、“德”、“靈”、“職”四個方面講
述龍的本性與天職,與二龍貪圖口腹之欲的享受形成天壤之別,顯示出清醒高傲的心理:形
式上采用整句(或排比),使語言華美而有氣勢,顯示出野龍芻信的心理特征。
手法1分;內(nèi)容1分;兩種不同的心理特征各1分(貶義的不給分)
23.(4分)從《甫里先生傳》帶領(lǐng)耕農(nóng)成功防澇災(zāi),自食其力是人生的價值。(1分)
《江湖散人傳》不以“散人”稱呼為恥,不被禮樂束縛,反抗世俗。(1分)
《招野龍對》相對于家龍的獨(dú)立與自由是最高價值,不受豢養(yǎng)。(2分)
【24二模浦東區(qū)】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21—24題。(11分)
坦軒記[明]祝允明
①賜金蘇州衛(wèi)指揮使司事隆亭華君世宏,以“坦”名其軒,乞記于予。坦,安也,平也。
去得其義于孔子之書,曰:“君子坦蕩蕩?!本右灾S值闷淞x于周
公之書,日:“履道坦坦,幽人貞吉。”,幽人以之。又求其義于天地萬
物,皆然也。惟人也可不坦乎?《書》日:“王道平平《詩》日:“周道如砥。",
有可以不坦者乎?
②彼不然者,泰政、漢徹,以求仙并夷,病天子之坦:七垃劉濟(jì)之徒,以逆紀(jì)兼類,病
諸侯之坦;儀、秦、鞅、睢、莽、卓之屬,以接位竊國,病公卿大夫之坦;王衍、宋齊丘之
輩,以矯名竊利,病士之坦:以至乎蚩蚩之泯,干紀(jì)厲眾越分以自達(dá)者,病庶人之坦。皆以
理為不足而抗之張之,以極其私欲者也。然卒之有不賈禍而外亡其坦者乎?故理不可不由也。
③今華君之才,豪敬而果利,行之必達(dá)。其世以孝義傳襲甚華,其身受國家三品痔,冠
弁金紫,昂然榮其家。廣第宅,連阡陌,厚生用,無欲而弗遂。自他人視之,高遠(yuǎn)闊大,不
可易得而兼有也,而皆君之常口。君乃不然,唯執(zhí)一坦以自居,此其盡道迪吉,度越于人遠(yuǎn)
甚。④以是日用,而自然其心;寧其行,達(dá)其志;申其言,從其家:肥其鄉(xiāng)邦,重而尊之。
一身泰康,百福應(yīng)集,蓋坦之效大而遠(yuǎn)也本如是,而君獨(dú)能獲之,君殆知天地萬物之道,而
周公之所謂幽人,孔子之所謂君子者乎?述之,以贊于久。(志自《祝允明文集》)
21.填入第③段方框處正胸的一項(xiàng)是()(1分)人.矣B.耳C.也D.焉
22.以下句子按順序分別填入第①段橫線處,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
①居中安下,履道而正者也
②循天理而無外慮,無往而不平也
③由天子以至于庶人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0②D.①③@
23.分析第②段畫線部分的作用。(3分)
24.結(jié)合全文,分析第④段作者對坦軒的命名“以贊于久.'的原因。(4分)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21—24題。(11分)
21.(1分)B22.(3分)B
23.(3分)答案示例:運(yùn)用排比,羅列天子求仙、諸侯逆紀(jì)、公卿大夫竊國、士人矯名
竊利、庶人放縱自己等禍患強(qiáng)調(diào)“不坦”的危害性,富有論辯氣勢。(1分)呼應(yīng)了第一段
從天子到庶人都不能不坦的道理(1分),也自然引出下文遵循“坦”的用要性(1分)使
結(jié)構(gòu)更加謹(jǐn)嚴(yán)。
24.(4分)答案示例:首先,從義理而言,作者認(rèn)為“坦”是圣賢書中所認(rèn)可的天地萬
物運(yùn)行之道(1分):從國家而言,若視“坦”為不足并與之相抗來滿足私欲,會導(dǎo)致天子
到庶人招致禍患(1分):從華君而言,他家世顯赫,卻以“坦”自居,超越一般人的境界,
有幽人、君子之風(fēng),作者對其表示贊(1分);從社會而言,坦也有助于君子修身,并使家
鄉(xiāng)富裕受人尊敬,能夠長久地讓后世學(xué)習(xí)效仿(1分)。
[24二模奉賢區(qū)】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21?23題。(11分)
清約堂記
[宋]洪咨夔
①人心,情之動也。情動而百欲生,故危之。危而難安,未至于亡也,故猶可及反。反,
則危者平矣。曾子之省,反身之謂也。其用力于省者,顏色之正,容貌之動,辭氣之出,戰(zhàn)
就惕厲,警察精密,無一息之間斷,而夫子之道竟以是得三省之積一貫之人歟?
②晉人張君承祖伯修,學(xué)博而材偉,戈明而膽壯,舉天下柄福利害英能壓之,試劇成都。
期年,政成,作堂以休,扃以清約,殆老于世故,落其華而取實(shí),將以是志所省乎?
③夫養(yǎng)心其善于寡欲。人欲一萌,清明隨蝕去,其所以蝕清明者;而清明還,則本然之
心得矣。故天下之損莫大于欲,人心之所當(dāng)損亦莫急于欲。邑大夫公余退食燕坐深省,日:
“夜氣①之存,其不為旦晝汩乎?鳴鳴而起,其于利與善之間已說乎?宮室之美,妻妾之奉,
所識窮乏之得②我,其不為之動乎?口之于味,耳之于聲,目之于色,四體之于安逸,其知
有命而委順乎?”內(nèi)以敬而直,外以義而方,敬、義充塞于內(nèi)外,物欲無自而入,則民被學(xué)
道之澤矣。西向舉酒為伯修賦之。
④寶慶初元八月旦日古潛洪某記。(選自《平齋文集》有刪改)
【注】①夜氣:語出《孟子》,指晚上靜思所產(chǎn)生的良知善念。②得:同“德”,恩惠,
這里是感激的意思。
21.本文雖是記,卻有賦的特點(diǎn)。請從語言角度賞析第①段畫線句。(3分)
22.下列對第③段畫線句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
A.連用反問,將官員自省的內(nèi)容具象化,使說理生動。
B.強(qiáng)調(diào)心中要一直持有良知善念,能分辨善、利之別。
C.提醒自己不應(yīng)被外在豐裕的物質(zhì)和所謂的聲名所誘。
D.表明生理官能的滿足是人天性使然,因此無需克制。
23.請給合全文分析“清約”的豐富內(nèi)涵。(5分)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21-23題。(11分)
21.(3分)多以四字短語,形象傳神地描翦出曾子容色端司,言辭小心,心懷戒慎之心
的形象,突顯他堅(jiān)持不懈、自我約束的可貴。句式齊整,富有音韻,增強(qiáng)了說理的氣勢。
22.(3分)D
23.(5分)保持內(nèi)心平靜以抑止欲望:形成長期的自我反省、自我約束的習(xí)慣:摒棄浮
華,返樸歸真;寡欲以養(yǎng)清明本心;心懷敬畏,保持本真的內(nèi)心,做合乎正義的事,就能摒
除物欲。
[24二模閔行區(qū)】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21-24題。(11分)
借閣記
[明]金之俊
①借松鳳鳥語以為吾耳,借江山云樹以為吉目,借翕張吐納以為音口,借花馨草馥以為
吾鼻,借三墳五典以為吾腹,借古今人物成敗得失一切可悲可養(yǎng)可法可戒者,以為吾之心思
智慮。人生天壤間,無一而非借也。
②借則靈,否則塊然而已矣。張旭善借而能書,來顛善借而能畫,坡仙善借而能文,莊
周善借而能為逍遙游,無之乎弗借也。無之弗借則無之弗靈也.此吾友姜開先之所以有借閣
也。
③開光細(xì)帙①滿胸,云煙滿楮②,四方賢豪滿座,千秋氣誼滿眉宇,其□得于借者深乎。
若夫野月來眠,鄰花:蒼闖,此僅可以事借閣之景,而借之之義則浩浩乎、落落乎,吾不得而
涯際之矣。倘有能明乎其義,則愚公之山不必徙;娟氏之天不必補(bǔ);鶴之巢,鳩不必奪;蜂
之膳,人不必烹;不必城市,不必丘壑。鰲斯閣也,蓋有快焉至足而無憾于天地間者也。
④開先唯唯,遂借余言記之。
【注釋】①細(xì)帙:泛指書籍。②楮:指紙張、作品。
21.第③段方框口處的文字有污損(如圖),該字應(yīng)是()。(1分)
#汽
?
?
此
—
I
宇T^
K
.
便
?
?收
?
??.
可?
滿
.9
?1
以!?
1—
I
?的
I■
摹
?
5里
9
?于
?
借?
?
1煙
1價?
?1
?
??
?I
fa?
A.紿B.殆C.詒D.殆
22.以下對本文分析錯誤的一項(xiàng)是()。(3分)
A.第①段所借之物多為可以盡情享用但不會消耗的東西。
B.第②段所借之物多為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技法、素材、靈感等。
C.借蜂蜜而食,借鳥巢而居,這不是對他人之物的剝奪。
D.懂得“借”的耍義的人,在城市或者山野都可以安身。
23.請分析第②段畫線句在說理上的效果與不足。(4分)
24.第④段收束全文的方式很巧妙,請加以賞析。(3分)
21.Do
22.Co
23.運(yùn)用排比(1分),有雄辯之風(fēng),能增強(qiáng)說理的氣勢(1分),舉張旭、米芾等著名
人物的事例,能增強(qiáng)說服力(1分),但僅憑4個例子,就得出普遍的結(jié)論,邏輯上不嚴(yán)密
(1分)。
24.第④段寫開先同意我的說法,并用“借閣”為自己樓閣命名(1分),點(diǎn)明本文的寫
作緣由(1分),表達(dá)r對開先善于信的贊揚(yáng)(1分),再次印證自己觀點(diǎn)的合理性(1分)。
[24二模寶山區(qū)】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21-23題。(11分)
回友箋
(清)毛奇齡
①東林非黨也,有抗東林者而黨始名,然而不敢顯居于抗之者也,于是甘于抗東林者必
文日中立,夫便抗之者不敢顯居于抗之而乃日中立,則東林尊矣。
②今之抗王李①之文者亦然,明明詆其文而不敢顯居于詆之之列,必文曰都不現(xiàn)某某兩
家之書,則其文益尊矣。
③吾之抗王李不如是,必極觀王李之書,使彼肝膽顯然,一無所逃,而后乃坦坦白白而
上之,斯足貴耳。不然,是欲以暗昧勝之也。暗昧勝之,非勝也。若來旨云東林容有小人,
抗東林者必?zé)o君子文,或稍異是耳。
【注釋】①王李:指明代文學(xué)家王世貞與李孥龍。
21.閱讀第①(②段,下列理解最不恰當(dāng)?shù)囊豁?xiàng)是(〉。(3分)
A.稱東林為黨始于反對者的出現(xiàn)。
B.反對者對東林黨持中立的立場。
C.反對者不敢公開詆毀王李之文。
D.反對者使得王李之文更受尊重。
22.分析文中第①②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23.第③段作者提出自己對王李之文的批評方法,請?jiān)u析作者的批評方法。(4分)
(五)(11分)
21.B(3分)
22.(4分)示例:第①②段先論反對者批評東林黨、王李之文的錯誤方法,然后正面提
出自己的批評方法,先破后立、正反對比,更加鮮明地表達(dá)作者的觀點(diǎn)。
23.(4分)示例:作者不贊同陰暗、傲慢的批評方法,而是在全面理解、認(rèn)識的基礎(chǔ)上
進(jìn)行公開坦誠的批評,這樣的批評以平等、尊重為前提,說理更有針對性與說服力,更有利
于建立起透明、健康的社會批評環(huán)境。這樣的批評態(tài)度與方法時至今日仍然有其枳極意義。
[24二模崇明區(qū)】
(五)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第20—23題。(11分)
材料一,
吳興山水清遠(yuǎn)圖記
趙孟據(jù)I
①昔人有言:“吳興山水濟(jì)遠(yuǎn)”。非夫悠然獨(dú)往有會于心者,不以為知言。
②南來之水出天目之陽,至城南三里而近,匯為玉湖,汪汪且百頃。玉湖之上有山,
童童狀若車蓋者,日車蓋山。繇車蓋而西,山益高,日道場。自此以往,奔騰相屬,弗可勝
圖矣。其北小山坦迤,日現(xiàn)山。山多石,草木珠瘦如牛毛。諸山皆與水際,路繞其麓,遠(yuǎn)望
唯草樹緣之而已。中湖巨石如積坡陀,荒魄葭葦叢焉,不以水逸縮為尚卑,故日浮玉。浮玉
之南,兩小峰參差,日上下釣魚山。義南長山,日長超。越湖面東與車蓋對峙者,日上下河
口山。又東四小山,衡視則散布不屬,縱視則聯(lián)若比鱗,曰沈長、曰西余、日蜀山、曰鳥山。
又東填,曰毗山。遠(yuǎn)樹微茫,中突,若覆釜。玉湖之水,北流入城中,合苔水于城東北,又
北東入于震澤。春秋佳日,小舟沂流城南,眾山環(huán)周,如翠玉環(huán)削,空浮水上,與虹低昂,
洞庭諸山蒼然可見,是其最清遠(yuǎn)處耶。
材料二:
題江磯圖卷后
柳貫
①此《江磯圖》,淮陰襲圣予先生所作。余初見先生錢塘湖東,年己七十馀,疏舜秀
眉,碩身逸氣,如古圖畫中仙人劍客,時時為好事者吟詩作書畫,韻度沖遠(yuǎn),往往出尋常筆.
墨、吐叮之外。時余稚齒,方出游諸公問,雖不敢奉率先生為之,而心實(shí)企恭焉。
②此圖為弁陽周公謹(jǐn)作,公謹(jǐn)故家,多蓄法書名畫。先生之死,蓋后公謹(jǐn)數(shù)年,而公
謹(jǐn)之子孫今盡棄其所藏,余在燕嘗見其三四。熙來豫章,見《集古錄》蔣洪仲家。今又從吁
江周道益見此圖。然不知此尤物何以能無脛翼而飛行至是耶?錢塘故都未及百年,風(fēng)流文物
掃地盡矣。獨(dú)其書畫之所存,猶可想見其仿佛,此固重夫攬古者之一慨云耳。
20.下列對兩則材料內(nèi)容理解母誤的一項(xiàng)是()。(2分)
A.材料一認(rèn)為親身經(jīng)歷與體悟是創(chuàng)作的重要條件。
B.材料一實(shí)寫個人乘舟游歷山水領(lǐng)略到清遠(yuǎn)之境。
C.材料二刻畫了一位超凡脫俗極具創(chuàng)作個性的畫家。
D.材料二交代了《江磯圖》離奇的流傳過程及價值。
21.材料一第段在刻畫山水景致方面獨(dú)具特色,試作簡要賞析。(4分)
22.作為題畫之作,兩文均不著意于畫作本身,在寫法上各具特點(diǎn),請結(jié)合上述材料作簡要
分
析.(S分)
(五)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第20—23題。(11分)
20.B
21.本段通過多變的視角刻畫吳興山水,整體上以鳥瞰視角總覽山水:并采用遠(yuǎn)近結(jié)合、縱
橫交錯的視角,移步換景分門別類地刻畫吳興山水的特色;采用虛實(shí)結(jié)合的手法,刻畫吳興
山水,以客觀筆觸具體刻畫山水,最后,以泛舟水上的想象之景,突出對山水之清遠(yuǎn)的領(lǐng)悟;
善于運(yùn)用修辭手法刻畫山水,如“童童狀若車蓋小草木穌瘦如牛毛"若覆釜”等比喻、生動形
象地寫出山水之形態(tài)。
評分說明:1個角度2分,任琴兩個角度即可得滿分。
22.趙文純以吳興山水描寫為主,與畫作題目相關(guān),但對畫作本身未著一筆;柳文簡介畫作
者及為誰而作之外,對畫作本身未著一筆。趙文細(xì)筆描繪吳興山水之景致,首尾呼應(yīng)中凸顯
畫作之主旨“清遠(yuǎn)”,文字與畫作交相呼應(yīng),巧妙地為畫作作注。柳文以畫作為線索,先后交
代作畫之人、藏畫之人以及畫作的遭遇,借以傳達(dá)對龔氏氣度的贊美與追慕,以及對畫作主
人幾經(jīng)更迭的感慨。
評分說明:共同點(diǎn)分析,各1點(diǎn);兩文寫法概括,各2點(diǎn)。1,京1分,給滿5分為止。
【24二模虹口區(qū)】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21—24題。(II分)
鹿園記
[清]黎光地
①虎國,昔人馴虎地也,或曰占隱格居焉,取“龐豕與游''之義。背崇岡,枕連鹿,
開平原之遠(yuǎn)勢,匯雙溪之碧流,茂樹周映,遙峰對峙,洵幽人之逸景也。口以僻在村
隅,雖好游者未暇過而問焉。是其所遭之猶有不幸也。
②歲己未,余始得而宅之。俯曲憑夷,為屋數(shù)椽而已。其中藻井荷池,藥圃疏畦
之屬,皆位置.有所。于是幽杉蔭檐,密竹靄窗,蒸霧流煙,弄翠欲滴。圖書幾席之間,
盎然增泗。至于叢花掩徑,時鳥交聲;微雨過林,涼蟀疏引;素月流空,梧影當(dāng)砌,
殘雪在樹,寒香繞幃,四時之勝無盡。往往與幽懷相觸,則奇趣勃發(fā),心目之際,信
有會焉,而未易言也。當(dāng)夫朝霽辨色,歸云致空,村原廬舍,麟次可數(shù),炊煙分竣從
樹間出,囑覽無厭,亦悠然有悟。
③初,斯園之隱沒于荒煙草莽也,其佳勝自若世無知者,不以為恨也,迨余相度
而居,景物畢露,蔚然光目,始稍稍有為余賀者。顧亦竊自喜,若矜獨(dú)獲焉,而不欲
為人宣也。是國之秘而有待,不使非分者據(jù)海,抑其所遭之果有幸耶。
④嗟夫,境之取舍由人,顯晦有時,乃竟若此,則亦安知昔之隱于斯者,其始得
之也,不與余今日同?況又何知后世有余之復(fù)處于此,而仍享其勝也?慨彼逝人,風(fēng)
跡其存,又已感斯國所遭之如是。故為之記,以貽來者。
21.第①段方框中可填的虛詞是()。(1分)
A.夫B.且C.顧D.則
22.下列對本文分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xiàng)是()。(3分)
A.第①段以“古隱者”居之和“好游者”不至兩相對照,突出了鹿園之幽與隱。
B.第②段描繪了鹿園的景致.重在其能觸動幽懷,使人有所感悟,而暢所欲言.
C.第③段寫自己與鹿園相契深切,自己是鹿園的選擇,鹿園也是其獨(dú)享的天地。
【).第四段轉(zhuǎn)入議論,與《蘭亭集序》“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的寫法相似。
23.自選角度賞析第②段的景物描寫。(3分)
24.作者是如何理解“不幸”與“幸”的,結(jié)合全文加以分析。(4分)
(五)(11分)
21.(1分)C
22.(3分)B
23.(3分)可選角度:寫景的順序、動靜明暗、多種感官綜合、整句等:景物特
色:清幽,充滿生機(jī)等。
評分說明:角度正確1分,結(jié)合文本賞析2分。
24.(4分)答案示例:①作者認(rèn)為鹿園雖然美好,然而隱沒于世,無人理會,是
其不幸,②但是能為古隱者與自己所賞,是其幸運(yùn)。③可是鹿園的幸與不幸都不由自
己,而是由人決定,這又是極大的不幸。④作者在其中寄寓了自己的人生感慨:自古
才能之士的遭際往往取舍由人而不由己。(或:賢士雖有才華,而往往難以獲得賞識)。
評分說明:答對一點(diǎn)2分,兩點(diǎn)3分,三點(diǎn)4分。
[24二模普陀區(qū)】
(五)閱讀下文,完成20-23題(11分)
【甲文】
昔之論詩者曰:詩人少達(dá)而多窮。或?yàn)檎f以解之日:豐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后
工耳。是二者皆非也。椎不以窮達(dá)累其心,而后辭有大過人者。古之詩人,若唐李白、
杜甫,是皆魁壘奇杰之士,不得志于時,而其胸中超然,無窮達(dá)之累,故能發(fā)其豪邁
繡偉之才、高古沖澹之趣,以成一家之言,名世而垂后。
(明劉永之《劉子高詩集序》有刪節(jié))
【乙文】
余嘗謂詩必游而后工,必窮者之游而后尤工?!跏恐质匾挥缯?,聞見淺狹,詩
思不出數(shù)百里外,而富貴之游又多汩于名利,所作皆應(yīng)酬冗長,不足以發(fā)抒性靈。惟
窮愁之人蓄其所有而未得施于行事,因舟車所更涉,歷攪L川之雄秀、城闕之壯麗、
人物之英偉、古跡之蒼涼,感其郁積,往往形諸歌詠,以為傷今懷古、思親念舊、嘆
老嗟卑之意。性靈所寓,墨光照糧,洵非桅言蠟貌而為歡娛之詞者所可及也。昔太白
負(fù)才不遇,南浮江漢,北抵燕晉,西至邠岐,東入齊魯吳越,足跡幾遍寰宇,故其詩
閩辟俊偉,有輕天下之氣。杜少陵始游姑蘇、渡浙江,中而放蕩齊趙間,終乃客秦蜀、
出夔塊、下黑陽,崎陋萬里,老于羈人,無以勸其忠愛,故其詩頓挫沉郁,有悲天憫
人之志。誠哉!詩必以游而工,而尤工者,窮者之游之詩也。
(清陸元輔《燕游草序》有刪節(jié))
20,可填入乙文方框處的一項(xiàng)是()(I分)
A.其B.且C.蓋D.然
21.以下對甲乙兩文分析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
A.甲文以整句長句為主,語勢很強(qiáng)烈。
B.乙文句式豐富,長短整散兼而有之。
C.兩篇文章行文酣暢淋漓,華美而有文采。
D.作為散文,兩文的語言都不具備節(jié)奏感。
22.文學(xué)社打算將甲乙兩文共同收錄至??皻v代文論”專欄,請你聚焦兩文所探討
的核心話題,為這組文章擬一個總標(biāo)題(字?jǐn)?shù)不超過12個字)。(2分)
23.甲乙兩文都以李杜為例論證觀點(diǎn),你認(rèn)為哪一篇例證更有說服力?請說明理由。
(5分)
2().C
21.B
22.答案示例:詩豈窮而工?/詩非窮而后工/詩緣何而工?/詩人之窮與詩歌之
工/人生的窮達(dá)與詩境的高下
【不符合標(biāo)題要求扣1分】
23.答案示例:
乙文例證更有說服力。它不僅詳細(xì)交代李杜二人游歷天下的行蹤,突出李杜二人
懷才不遇后游歷之廣,而且論述了兩者的詩歌特點(diǎn)與其游歷天下所見所感的關(guān)系,進(jìn)
一步明確“窮者之游”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具體影響,與上文常貴者之游之詩被名利所擾而
不足以抒性靈形成鮮明對比,為支撐“窮者之游之詩尤工”的觀點(diǎn)提供了更充分更確
鑿的事實(shí)依據(jù)。甲文雖提及李杜詩風(fēng)源自其“不以窮達(dá)累其心”,但未展開進(jìn)一步的
具體論述;李杜“胸中超然,無窮達(dá)之累”的論斷也可能引發(fā)爭議/也未必符合事實(shí),
例如杜甫被譽(yù)為“七律之冠”的《登高》便以“萬里悲秋筆作客,百年多病獨(dú)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等詩句抒發(fā)窮困潦倒、流寓他鄉(xiāng)的悲哀之情,
因此例證缺乏說服力。
【認(rèn)為甲文例證更有說服力的最高得3分】
【24二模長寧區(qū)】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19一22題。(11分)
木假山記
(宋)蘇洵
①木之生,或?、俣?,或拱②而天;幸而至于任為棟梁,則伐;不幸而為風(fēng)之所拔,
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則為人之所材,□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
沉汩沒于湍沙之間,不知其幾百年,而其激射嚙食之余,或仿蹄于山者,則為好事者取去,
強(qiáng)之以為山,然后可以脫泥沙而遠(yuǎn)芹斤。而荒江之浪③,如此者幾何,不為好事者所見,而
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勝數(shù)?則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②于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則疑其有數(shù)④存乎其間。且其孽而不蕩,拱而不大,任為棟
梁而不伐;風(fēng)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扃而不為人所材,以及于斧斤,出于湍沙之間,
而不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則其理似不偶然也。
③然于之愛之,則非徒愛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愛之,而又有所敬禽。予見中峰,
能岸踞肆,意氣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莊栗刻削,凜乎不可犯,雖其勢服于
中峰,而岌然決無阿⑤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選自《嘉祐集》卷十五)
【注】①麋:樹木的嫩芽。②拱:兩手合圍,常用丁表示樹木粗細(xì)。③滔:水邊。④數(shù):
氣數(shù),命運(yùn)。⑤阿:曲從迎合。
19.可填入第①段方框處的一項(xiàng)是()。(1分)
A.而B.則C.焉D.何
20.以下關(guān)于“幸”或“不幸”的闡述,與文意不相符的一項(xiàng)是()。(2分)
A.有“幸”被用作棟梁的樹木,仍不免被砍伐,也是“不幸”的。
B.被大風(fēng)拔起的樹木是“不幸”的,卻有“幸”被人充分地利用。
C.被流水飄走的樹木,即使有“幸”不破損或腐爛,仍多遭遇“不幸”。
D.作者家中“木假山”所用之“木”,符合文中所言“最幸者”的標(biāo)準(zhǔn)。
21.關(guān)于本文的寫作特點(diǎn),下列說法最不適切的一項(xiàng)是()。(3分)
A.善用對比突出事物特點(diǎn)。
B.善用借喻,含蓄而生動。
C.以敘述樹木成長過程為主,議論為輔。
D.由此而及彼,拓寬了事理的適用范圍。
22.南宋樓昉評論本文說:“首尾不過四百以下字,而起伏開合,有無限曲折,此老可
謂妙于文字者矣?!苯Y(jié)合全文,賞析其“無限曲折”的妙處。(5分)
(五)11分
19.A(1分)20.B(2分)21.(:(3分,選【)得1分)
22.(5分)答案示例:首段層層推演從“木”到“木假山”的艱難歷程,“幸”與“不幸”
交替,迂回曲折,巧妙凸顯出“木假山”形成之難;次段復(fù)寫“木假山”的形成過程,卻不
是嘆之前所嘆,而是轉(zhuǎn)向?qū)Α皵?shù)”與“理”的思考,在回環(huán)往復(fù)中越轉(zhuǎn)越深,發(fā)人深思;尾
段抒發(fā)對“木假山”的情感,由愛而感,由感而敬,一句一轉(zhuǎn),主旨逐步凸顯和深化,耐人
尋味??v觀全文,可謂“無限曲折”,扣人心弦,引人入勝。
評分說明:能闡明本文是如何''無限曲折”的,3分;能道出這樣寫好在哪里,2分。
[24二模靜安區(qū)】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21-23題。(10分)
苦竹記〔明〕陸樹聲①
①江南多竹,其民習(xí)于食尹。每方春時,苞甲出土、頭角英栗)率以供采食。或蒸
渝④以為湯,茹介茶笄⑤以充緬,好事者目以清嗜,不斷份方長。故雖園林豐美,復(fù)境
重扃,主人居常愛護(hù);及其甘于食之也,剪伐不顧。
②獨(dú)其味苦而不入食品者,尹常全。每當(dāng)溪谷崖陸之間,散漫于地而不收者,必
棄于苦者也。而甘者至取之或盡其類。然甘者近自戕,而苦者雖棄,猶免于剪伐。夫
物類尚甘,而苦者得全。世莫不貴取賤棄也,然亦知取者之不幸,而偶幸于棄者,豈
《莊子》所謂“以無用為用者”比耶?
③予廨“舍之西南隅,不竹叢生,出敗竟間,既非處于復(fù)姮重局,僅比于溪谷崖
陸,散漫無收者,而不虞于剪伐,以其全于苦也,而過者方以苦竹藐之。予讀《莊子》,
適有味其言也,感而為之記。
[注]①陸樹聲,明代學(xué)者,松江華亭人。②苞:通“包”,竹筍外包殼葉,如穿
盔甲。③角茨栗:竹筍如繭、栗般小。④蒸渝:?渝,yue,蒸煮。⑤茶拜chudn:粗
茶。⑥靳:憐楮。⑦廨:官吏辦公的地方。
21.對第①段解說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
A.江南人嗜竹之盛:春天筍剛出土,便爭相食用。
B.竹筍蒸道后能治療眼疾,遂將其作為饋贈之禮。
C.為竹筍,主人筑起了重重圍墻,設(shè)置道道門戶。
D.一旦竹筍能食用,又剪伐不顧,亳無顧惜之情。
22.對第②段解說不妥當(dāng)?shù)囊豁?xiàng)是()。(3分)
A.苦竹生K丁荒郊野外,直無人維護(hù)備受冷落。
B.甘筍受盡寵幸,結(jié)果卻被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屋頂改造安全生產(chǎn)培訓(xùn)
- 紡織新材料新產(chǎn)品的研發(fā)可行性研究報告?zhèn)浒噶㈨?xiàng)
- 高考一輪復(fù)習(xí)測試及詳解文言閱讀
- 2025-2030年中國顏料紅系列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苗族服飾心得
- 2024-2025學(xué)年高中化學(xué)第三章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第二節(jié)2pH的計(jì)算跟蹤訓(xùn)練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4
- 2024-2025學(xué)年高中英語Module1DeepSouthSectionⅤWriting-如何介紹旅游景點(diǎn)教案含解析外研版選修8
- 2024-2025學(xué)年高中歷史專題六羅斯福新政與當(dāng)代資本主義1“自由放任”的美國練習(xí)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
- 2024-2025學(xué)年新教材高中語文第八單元課后分層訓(xùn)練二十八古詩詞誦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冊
- 鑄造、鍛造項(xiàng)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年A特種設(shè)備相關(guān)管理考試題庫及答案
- 數(shù)字化智能化園區(qū)建設(shè)水平評價標(biāo)準(zhǔn)(征求意見稿)
- 外研版(三起點(diǎn))小學(xué)英語三年級下冊全冊同步練習(xí)(含答案)
- 幼兒園 《十個人快樂大搬家》繪本
- 農(nóng)村建房清包工合同協(xié)議書
- (新版)電工三級-職業(yè)技能等級認(rèn)定考試題庫(學(xué)生用)
- 人美版四年級上冊美術(shù)(全冊)教案
- 《學(xué)前兒童健康教育(第2版)》全套教學(xué)課件
- 《婦幼保健學(xué)》課件-第一章 緒論
- 《高性能樹脂》課件
- 《烹飪美學(xué)》課件-項(xiàng)目二 烹飪色彩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