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1_第1頁
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1_第2頁
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1_第3頁
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1_第4頁
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杭州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語文試卷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①古人所謂意象,盡管有種種不同的用法,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必須呈現(xiàn)為象。那種純概念的說理,直抒胸臆的抒情,都不能構成意象。因此可以說,意象賴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

②物象是客觀的,它不依賴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樂而發(fā)生變化。但是物象一旦進入詩人的構思,就帶上了詩人主觀的色彩。這時它要受到兩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經(jīng)過詩人審美經(jīng)驗的淘洗與篩選,以符合詩人的美學理想和美學趣味;另一方面,又經(jīng)過詩人思想感情的化合與點染,滲入詩人的人格和情趣。經(jīng)過這兩方面加工的物象進入詩中就是意象。詩人的審美經(jīng)驗和人格情趣即意象中那個意的內容。因此可以說,意象是融入了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

③一個物象可以構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許多意象。由“云"所構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帶著貧士幽人的孤高,陶淵明《詠貧士》:“萬族各有托,孤云獨無依。"杜甫《幽人》:“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歸?!薄芭?則帶著春天的感受,如羅隱《寄渭北徐從事》:“暖云慵墮柳垂條,驄馬徐郎過渭橋?!薄巴T?卻帶著對親友的思念,如陶淵明《停云》:“靄靄停云,濛濛時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蓖粋€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構成的意象也就大異其趣。

④詩人在構成意象時,可以夸張物象某一方面的特點,以加強詩的藝術效果,如“白發(fā)三千丈"黃河之水天上來”。也可以將另一物象的特點移到這一物象上來,如:“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這些詩都寫到“心”,心本來不能離開身體,但李白的“愁心”卻托給了明月,杜甫的“故園心"卻系在了孤舟上。這些意象都具有了“心”原來并不具備的性質。

⑤詩人在構成意象時,還可以用某一物象為聯(lián)想的起點,創(chuàng)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東西。李賀詩中的牛鬼蛇神大多屬于這一類,火炬都是明亮的,李賀卻說“漆炬迎新人”,陰間的一切都和人間顛倒著?!皯浘鍦I如鉛水”,鉛淚,世間也不存在。但既然是金銅仙人流的淚,那么當然可以是鉛淚了。

⑥總之,物象是意象的基礎,而意象卻不是物象的客觀的機械的模仿。從物象到意象是藝術的創(chuàng)造。

⑦一首詩從字面看是詞語的聯(lián)綴,從藝術構思的角度看則是意象的組合。在中國古典詩歌特別是近體詩和詞里,意象可以直接拼合,無須中間的媒介。起連接作用的虛詞,如連詞、介詞可以省略,因而意象之間的邏輯關系不很確定。一個意象接一個意象,一個畫面接一個畫面,有類似電影蒙太奇的藝術效果。如歐陽修的《蝶戀花》,它寫少婦的孤獨遲暮之感,其中有這樣三句: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⑧“門掩"和“黃昏”之間省去了關聯(lián)詞,它們的關系也是不確定的??梢岳斫鉃辄S昏時分將門掩上(因為她估計今天丈夫不會回來了)。也可以理解為將黃昏掩于門外。又可以理解為:在此黃昏時分,將春光掩于門內,關住春光使它不要離去。或許三方面的意思都

有,詩人本不想把讀者的想象固定在一處,我們也就不必把它講死。反正那少婦有一個關門的動作,時間又是黃昏,而這個動作正表現(xiàn)了她的寂寞、失望和惆悵。

⑨其他如“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這一類例子不勝枚舉。中國古典詩歌的意象雖然可以直接拼合,意象之間似乎沒有關聯(lián),其實在深層上卻互相鉤連著,只是那起連接作用的紐帶隱蔽著,并不顯露出來。這就是前人所謂峰斷云連,辭斷意屬。也就是說,從象的方面看去好像是孤立的,從意的方面尋找卻有一條紐帶。這是一種內在的、深層的聯(lián)系。意象之間似離實合,似斷實續(xù),給讀者留下許多想象的余地和進行再創(chuàng)造的可能,因此讀起來便有一種涵詠不盡的余味。

⑩例如杜甫的“鉤簾宿鷺起,丸藥流鶯囀”,王安石奉為五字之???。它的好處就在于意象之間離合斷續(xù)的關系?!般^簾”和“宿起"一寫自己,一寫宿鷺,表面看來沒有聯(lián)系,其實不然。這是同時發(fā)生的兩個動作,當詩人卷起簾子并把它鉤上的時候,看到宿鷺飛起。也許是鉤簾時驚動了宿鷺,也許不是。但簾的鉤起和鷺的飛起難道沒有一點類似的聯(lián)想嗎?“丸藥”和“流鶯囀"似乎也不相干,其實不然。詩人一邊團藥丸一邊聽到鶯啼,團藥丸時的觸覺和鶯啼圓囀的聽覺,也有一點類似,表面看來互相孤立的意象,在深層的意義上就這樣互相溝通著。

(節(jié)選自袁行霈《認識中國古典詩歌的意象》,有刪改)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物象是客觀的,但它進入詩人構思時,會受到詩人的審美經(jīng)驗和思想情感的加工,帶上主觀色彩。

B.詩人在構成意象時,可以將另一物象的特點移到這一物象上來,創(chuàng)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東西。

C.中國古典詩歌中,意象可直接拼合而無需虛詞這類中間媒介,這導致意象間的邏輯關系不很確定。

D.那些詩歌中看似彼此沒有關聯(lián)的“象”,實則在“意"的層面上鉤連著,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意象是主觀情感和客觀物象的結合,直抒胸臆或物象自身均無法構成意象。

B.詩人構成意象時可夸張其某方面特點,說明意象并非外在物象的機械模仿。

C.在詩詞中,字面上的詞語聯(lián)綴實則為在藝術構思上對意象進行的直接拼合。

D.古典詩歌解讀上的豐富可能與多樣意味,與其意象間似離實合的特征相關。

3.下列選項中,無法明顯體現(xiàn)第⑦段所論詩詞特點的一項是(3分)()

A.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

B.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山園小梅》)

C.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溫庭筠《商山早行》)

D.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4.物象和意象間的關系是什么?請結合全文簡要概括。(4分)

5.中國古典詩詞中,意象的組合很有特點,請結合材料相關內容,賞析杜甫《登高》的第二句。(6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磨盤山

閆耀明

磨盤山是村子南邊的一座山,也是奶奶一輩子向往的地方。

奶奶說,磨盤山好呢,到了山上,可以看到好景致,可以吃到紅蘋果,還可以采到草藥。如果天氣好,還可以望見大海。

奶奶一邊咳嗽一邊說著上面這些話。奶奶的身體弱,總是念叨著要上磨盤山去看看,采些草藥回來,煮水喝,治她的病。

我聽奶奶念叨要上磨盤山時,奶奶并不老,完全可以爬到山上去,去看景致,吃紅蘋果,采草藥。

母親說,奶奶念叨去磨盤山,已經(jīng)快念叨一輩子了。

我爬過磨盤山,和小伙伴一起上山去玩。

從村子里望過去,磨盤山并不高大,圓滾滾的,我們覺得爬上磨盤山一定很容易的。于是我們決定去磨盤山上玩。

那是春天。我們幾個男孩子走出村子,踩著田地中間細窄的小道,走過農田,來到磨盤山腳下。我看到的磨盤山挺高的,和我們在村子里望的磨盤山完全不一樣。我們踩著一條小路上山,可是走了一陣,才發(fā)現(xiàn)那根本不是小路。我們撥開濃密的荊條,躲避著野山棗樹上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的尖尖的刺,艱難地往山上走。腳下會時常有一些石頭,不大,白白的,卻又圓又硬,踩上,腳下就會打滑,身體就會倒下。我們走得很慢,也很吃力。還沒走到半山腰,大家就已經(jīng)累得直喘。我的手腕被干硬干硬的荊條劃紅了,疼便慢慢地洇開。小腿呢,也疼。那是被野山棗刺扎的,只是那疼很尖,很銳。一下一下地跳。

其他小伙伴和我一樣,也都受了傷。但是我們沒有放棄,繼續(xù)登山。

終于,我們登上了山頂。

我果然看到了奶奶說的好景致。我站在山頂,覺得自己好高好高。我看到山腳下是大片大片的農田,綠綠的,平展展的,比學校的大黑板還平。一條公路在田地中間穿過去,不時有汽車無聲地駛過,慢悠悠的。再遠一點的地方是我家住的村子,長方形,橫在田地的一邊。一排排房子分布得很整齊,有很多樹,高大著,濃密著,把有些房子遮擋住了,卻遮擋出我說不清的意味來。女兒河彎彎曲曲的,白白亮亮的,比母親扎在頭上的頭巾還要長,在長方形的村子中間穿過去,彎向東邊,和貓尾巴一樣漂亮。更遠的地方,還是農田,隱約可見一排電線桿在農田中起起伏伏。我把目光放得更遠更長,我居然望到了一片影影綽綽的白色,不,是淡藍色!我猛地明白了,那看上去在不停搖晃的淡藍色,就是奶奶說的大海!

我望到了大海!

我連忙指著大海讓小伙伴們看。

果然是好景致呀!我忍不住大聲叫起來。

奶奶說得沒錯,到了磨盤山上,可以看到好景致。更為美妙的是,我看到的農田啊公路啊村莊啊河流啊,還有遠方的大海,都是小小的,像玩具一樣,好像我一伸手,就可以拿到手里!

這種感覺太好啦,太有意思啦!

我已經(jīng)十歲了,還頭一次產(chǎn)生這種美妙的感覺呢。

我和小伙伴們在磨盤山上玩了大半天,才很不舍地下了山。

遺憾的是,我沒有吃到紅蘋果,因為那是春天,山坡上的蘋果樹才剛剛長出綠葉來。還有,我也沒有采到草藥,因為我不認識草藥。

回到家里,我給奶奶講磨盤山,講自己看到的好景致。

奶奶聽著,①臉上的陽光一跳一跳的。

我說,奶奶,你不是向往磨盤山嗎?我領你上去看看吧。

②奶奶沒有回答我的提議,只是笑。③我看到奶奶臉上的陽光在她的笑聲中一塊一塊地滑落下來。

④奶奶臉上的陽光落了,奶奶的身體也漸漸不行了。不久,奶奶就去世了。

母親說,奶奶辛苦一輩子,吃了很多苦,遭了很多罪,把孩子們都養(yǎng)大了。奶奶最大的愿望就是去磨盤山上看看,去看看山上的好景致,去采草藥,去吃紅蘋果??墒悄棠桃恢钡饺ナ?,也沒有去過磨盤山。

奶奶終于是來到了磨盤山上。奶奶的墳,就在山坡的東側。

奶奶向往磨盤山,卻一輩子沒有上過磨盤山?,F(xiàn)在,奶奶終于來到了磨盤山。

我對母親說,奶奶終于看到了磨盤山上的好景致。

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開篇簡潔明了,點明了磨盤山和奶奶的關系。奶奶向往磨盤山,在小說中一再出現(xiàn),成為小說的線索,使小說敘事緊湊。

B.奶奶向往磨盤山的原因有很多,如看看磨盤山的風景、吃到山上的紅蘋果、采草藥治自己的病等,但終其一生都未能成行。

C.文章寫我和小伙伴們登磨盤山,登山的過程及登上山頂后的所見所感均與我之前對磨盤山的想象不同,前后形成了強烈反差。

D.小說最后三行,連用三個“終于”,既有對奶奶死后葬在磨盤山也算實現(xiàn)愿望的寬慰,也有對奶奶不能在生前實現(xiàn)愿望的遺憾。

7.下列對文章中畫線句子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句子①中奶奶“臉上的陽光一跳一跳”,生動表現(xiàn)出奶奶聽我講述好景致時的興奮。

B.句子②中奶奶“只是笑”,表現(xiàn)出奶奶聽到我要帶她爬山后,為我的孝心深感寬慰。

C.句子③中陽光“滑落下來”,寫出奶奶知道自己已無法登上磨盤山,感到無奈失落。

D.句子④中“陽光落了”,既照應了前文奶奶的心境,又暗示了奶奶生命力的流逝。

8.文中畫波浪線的段落是如何體現(xiàn)出十歲孩子的語言腔調的?請簡要分析。(4分)

9.小說用大量筆墨寫“我"登山的經(jīng)歷,這一安排有什么作用?(6分)

二、古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本題共5小題,20分)

材料一: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節(jié)選自韓愈《師說》)

材料二:

韓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無名位。愈生三歲而孤,養(yǎng)于從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學儒,不俟獎勵。大歷、貞元之間,文字多尚古學,效楊雄、董仲舒之述作,而獨孤及、梁肅最稱淵奧,儒林推重。愈從其徒游,銳意鉆仰,欲自振于一代。洎舉進士投文于公卿間故相鄭余慶頗為之延譽由是知名于時。尋登進士第。

……

愈性弘通,與人交,榮悴不易。少時與洛陽人孟郊、東郡人張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稱薦于公卿間,而籍終成科第,榮于祿仕。后雖通貴,每退公之隙,則相與談宴,論文賦詩,如平昔焉。而觀諸權門豪士,如仆隸焉,瞪然不顧。而頗能誘厲后進,館之者十六七,雖晨炊不給,怡然不介意。大抵以興起名教、弘獎仁義為事。

常以為自魏、晉已還,為文者多拘偶對,而經(jīng)誥之指歸,遷、雄之氣格,不復振起矣。故愈所為,文,務反近體;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語。后學之士,取為師法。當時作者甚眾,無以過之,故世稱“韓文”焉。然時有恃才肆意,亦有螯孔、孟之旨。若南人妄以柳宗元為羅池神,而愈撰碑以實之;李賀父名晉,不應進士,而愈為賀作《諱辨》,令舉進士;又為《毛穎傳》,譏戲不近人情:此文章之甚紕繆者。時謂愈有史筆,及撰《順宗實錄》,繁簡不當,敘事拙于取舍,頗為當代所非。

(《舊唐書·韓愈傳》)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洎舉A進士B投文C于公卿間D故相鄭余慶E頗為之F延譽G由是H知名于時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從,跟從,材料中“吾從而師之"與“養(yǎng)于從父兄”的“從"均為此意。

B.尋,不久后,與《桃花源記》中“未果,尋病終”的“尋"意思相同。

C.“遷、雄之氣格”與《師說》中“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的“之”用法不同。

D.“無以過之"與《勸學》“無以成江?!敝械摹盁o以"意思相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韓愈認為,從師學習時應以“道”為標準,道理存在之處,便是老師存在之處,而不應顧慮自己與對方地位孰高孰低、年齡孰長孰少。

B.韓愈的父親沒有顯赫的名聲地位,在他三歲時便去世了。因自念年幼喪父,韓愈從小便刻苦學習儒家經(jīng)典,不依賴別人的獎勵督促。

C.大歷、貞元年間,獨孤及、梁肅的學問最深奧,受到讀書人推崇,韓愈常同他們的弟子游玩,希望自己得以在一代人中嶄露頭角。

D.韓愈很善于教導勉勵后輩,將其中很多人安置在自己家中,作為賓客對待,即使自己早餐也吃不上了,仍和顏悅色、毫不在意。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4分)

(2)愈性弘通,與人交,榮悴不易。(4分)

14.請概括材料二對韓愈文章的評價。(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兩首宋詩,完成15~16題。

讀書

陸游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①。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②蠅頭二萬言。

讀書

辛棄疾

是非得失兩茫茫,閑把遺書細較量。

掩卷古人堪笑處,起來摩腹步長廊。

【注】①元元:指人民。②課:按規(guī)定的內容和分量學習。

1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陸詩前兩句直抒胸臆,展現(xiàn)了詩人胸懷的可貴,后兩句則描寫燈下讀書的情景。

B.辛詩首句感慨是非難分、得失難明,體現(xiàn)了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深刻反思。

C.辛詩三四句寫詩人發(fā)現(xiàn)了古人可笑之處后自得意滿,表現(xiàn)詩人對古人的批判。

D.兩詩語言都淺顯平易,描寫的也都是普通的生活場景,但淺白中自有深意。

16.兩首詩都題為《讀書》,但對我們的啟示卻各有不同。結合兩首詩歌內容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歸園田居(其一)》中,“__,__"運用對偶和比喻手法表達了作者身在宦海卻心系田園的心情。

(2)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似,荀子在《勸學》中也以“行路"設喻,形象地闡明了積累的重要性:“__,__?!?/p>

(3)自問自答,有助于抒發(fā)人物的思想情感,引發(fā)讀者思考。這種形式在古詩文中很常見,如“__?__"。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

“耳機一戴,誰也不愛”。周圍的世界有時太嘈雜了,但想安靜一下不被打擾也很容易,A??墒亲罱?,樊女士發(fā)現(xiàn),自從經(jīng)常戴上耳機聽著歌入睡以來,耳朵里開始有了“嗡嗡嗡"的耳鳴聲。去醫(yī)院一看,居然是過度使用耳機造成的突發(fā)性耳聾。那么,使用耳機B?醫(yī)學研究告訴我們,這個度包括時間和音量兩方面,即音量不宜超過最大音量的60%,時間要限制在60分鐘以內。如果超過這個限度,就可能威脅耳朵的健康。比

如誘發(fā)耳部炎癥,導致耳朵疼痛、耳屎變多等。有人覺得這都是小事,忍忍就過去了;但事實上,C,還可能逐漸升級。

對耳朵來說,過大的聲音就是噪音,噪音會對耳道產(chǎn)生壓力,壓力又會撞擊鼓膜聽骨鏈傳到內耳,震蕩前庭淋巴液,這一系列連鎖反應下來,會出現(xiàn)暈車一樣的頭暈癥狀。①聲音過大還會損壞耳蝸中的聽覺毛細胞,②促使耳鳴。③如果長時間暴露在過大的聲音中,④會使聽覺毛細胞失去敏感性,⑤無法接收聲音的信號,⑥造成永久性甚至暫時性聽力下降。

18.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

19.文中第二段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6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

這小城并不怎樣繁華,只有兩條大街,一條從南到北,一條從東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這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華。十字街上有金銀首飾店、布莊、油鹽店、茶莊、藥店,也有拔牙的洋醫(yī)生。

這小城里面以前住著我的祖父,現(xiàn)在埋著我的祖父。

我生的時候,祖父已經(jīng)六十多歲了。我長到四五歲,祖父就快七十了。我還沒有長到二十歲,祖父就七八十歲了。祖父一過八十,祖父就死了。

從前那后花園的主人,而今不見了。

那園里的蝴蝶,螞蚱,蜻蜓,也許還是年年仍舊,也許現(xiàn)在完全荒涼了。

小黃瓜,大倭瓜,也許還是年年的種著,也許現(xiàn)在也根本沒有了。

20.文中寫到自己的祖父,沒有一處使用“他”,這樣寫有什么好處?(4分)

21.文中畫橫線的部分突出了“祖父"的衰老死亡和“我”的成長是一個同時發(fā)生的逐漸變化的過程,這一表達效果是如何取得的?(4分)

四、寫作(60分)

22.卷面(共2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40分)

人們的生活大都在重復之中,如一日三餐的周而復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復一日,古老的習俗的代代相傳。對重復的生活,人們有不同的看法。

你對“重復的生活"有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杭州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語文答案

1.B【“將另一物象的特點移到這一物象上來”與“創(chuàng)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東西"在文中是兩種藝術化加工物象的方式,并非同一事】

2.C【據(jù)原文,“字面上的詞語聯(lián)綴”與“在藝術構思上對意象進行組合"并非完全等同,且選項中為“直接拼合”,無法囊括詩歌意象組合的所有情況】

3.A【“梧桐更兼細雨"中,“梧桐”與“細雨"間并非直接拼合,而是以詞語相勾連】

4.①物象是意象的基礎,是意象賴以存在的要素。(2分)②意象在客觀物象中融入了詩人的主觀情感,以夸張、聯(lián)想等方式對物象進行了“再創(chuàng)造”。(2分)

5.①“清渚"白沙”“盤旋低飛的鳥”,意象間直接拼合,邏輯關系很難確定。(1分)可理解為鳥兒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不住回旋;亦可理解為鳥兒因感受到小洲、沙灘的清冷而不想下落,只能在空中低飛,意蘊豐富。(2分,任意寫出兩種解讀,言之成理即可)②三個似乎不相關聯(lián)的意象卻在情感上相互勾連。(1分)“清渚”“白沙"以小洲清冷、沙灘空無一物暗示詩人內心的孤單寂寥,而“盤旋低飛的鳥”亦可視為詩人自身無處可依、漂淪輾轉、迷茫失意的寫照。(2分,意思對即可)

6.C【“登上山頂后的所見所感與我之前對磨盤山的想象不同"有誤】

7.B【奶奶的“笑”中主要是一種無奈,而非寬慰】

8.①詞句稚拙、樸實、直白。②多用疊詞和反復,符合孩子說話的口吻。③描寫時選取日常生活中的家常事物比喻,如“比學校的大黑板還平"比母親扎在頭上的頭巾還要長”“和貓尾巴一樣漂亮”,不求雅致新穎,只求好懂。④看到大海時,多用感嘆句,體現(xiàn)小孩子接觸新事物時的欣喜和好奇。(每點2分,任意答出2點即4分)

9.①詳寫“我”的登山經(jīng)歷及山上所見美景,照應了奶奶登磨盤山的愿望,增強了對奶奶不能實現(xiàn)登山愿望的傷感以及我們的愧疚之情。②詳寫登山經(jīng)歷,多寫喜悅與快樂,簡寫奶奶老去時的哀戚、悲傷,使小說敘述保持平靜的語調,情感表達深沉、內斂。③對“我"登山的經(jīng)歷敘寫細致、描寫充分,節(jié)奏緩慢,與后文寫奶奶老去時無過多停留的快節(jié)奏形成對比,避免了敘述節(jié)奏的單調。(每點3分,任意答出2點即6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

10.BDG

11.A【兩個句子中“從”的含義分別是“跟從"和“堂房親屬”(從父兄,即堂兄)】

12.C【“韓愈常同他們的弟子游玩"有誤,應是“韓愈常同他們這類人交往”。】

13.(1)老師,是依靠他來傳授道、教授學業(yè)、解除疑惑的人。(采分點:所以,受,判斷句,句意)

(2)韓愈性情寬宏通達,與人交往,無論對方得志還是潦倒,他的態(tài)度都不會改變。(采分點:榮悴[譯為“盛衰"亦可],易,句意)

14.①韓愈之文有獨特的追求,自成一家,且影響了當世很多文人。(1分)②但其文亦有不足:有時恃才肆意,有時違背孔、孟的宗旨;作史繁簡不當,拙于取舍。(2分)

【材料二參考譯文】

韓愈字退之,昌黎人。父名仲卿,無聲名地位。韓愈三歲時便成了孤兒,寄養(yǎng)在堂兄家中。韓愈自念是孤兒,從小便刻苦讀書,無須別人嘉許勉勵。大歷至貞元之間(766~805),文章大多崇尚仿古,模擬揚雄、董仲舒的著述風格,而獨孤及、梁肅學問最為深奧,受到知識界推崇。韓愈同這一班人交往,銳意鉆研,希望自己在一代人中嶄露頭角。及至應進士科

考,文章投遞到公卿之間,前宰相鄭余慶極力為他播揚聲譽,因此韓愈一時便出了名。不久后,韓愈便中了進士。

韓愈性情開朗豁達,與人交往,無論對方發(fā)跡或是潦倒,他始終態(tài)度不變。年輕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