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年生物光合教案_第1頁
高考歷年生物光合教案_第2頁
高考歷年生物光合教案_第3頁
高考歷年生物光合教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光合作用(10全國卷1)2.光照條件下,給C3植物和C4植物葉片提供14CO2,然后檢測葉片中的14C。下列有關檢測結果的敘述,錯誤的是A.從C3植物的淀粉和C4植物的葡萄糖中可檢測到14CB.在C3植物和C4植物呼吸過程產生的中間產物中可檢測到14CC.隨光照強度增加,從C4植物葉片中可檢測到含14C的C4大量積累D.在C3植物葉肉組織和C4植物維管束鞘的C3中可檢測到14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C3植物和C4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同位素標記法,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根據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暗反應的場所、過程[C3植物:C5+14CO2→2C3(只有兩個14C)→C5+(14CH2O);和C4植C4植物的光合作用:C3+14CO2→C4(只有一個14C)→C3+14CO2,C5+14CO2→2C3(只有兩個14C)→C5+(14CH2O)]和呼吸作用的過程[C6H12O6+6O2+6H2O→6H2O+12CO2]可知,A、B和D三項均正確;C4途徑中的C4為中間代謝產物,不可能大量的積累?!敬鸢浮緾(10全國卷1)3.下列四種現(xiàn)象中,可以用右圖表示的是A.在適宜條件下光合作用強度隨CO2含量的變化B.條件適宜、底物充足時反應速率隨酶量的變化C.一個細胞周期中DNA含量隨時間的變化D.理想條件下種群數(shù)量隨時間的變化【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相關生理過程中的數(shù)量變化趨勢,涉及到新陳代謝與細胞分裂的相關內容,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獲取信息的能力。如圖曲線的走勢為先增加后穩(wěn)定,曲線有兩個關鍵點:即起點(m,0)(m>0)和飽和點。符合這一曲線的為A選項;B項對應的曲線起點不正確,曲線的走勢一直為增函數(shù),不會出現(xiàn)飽和效應;C項對應的曲線就更不正確了,起點縱坐標等于終點,且大于0;D項曲線為種群的“J”型增長曲線?!敬鸢浮緼(10福建卷)26.(25分)回答下列I、II題I.東海原甲藻(簡稱甲藻)是我國東海引發(fā)赤潮的藻種之一,研究甲藻光合作用的生理特性可為認識赤潮發(fā)生機理提供重要信息。(一)某研究小組探究pH對甲藻合作用的影響,設計了以下實驗:將生長旺盛的甲藻等量分成5組培養(yǎng),各組藻液pH分別設定為6.0、7.0、8.0、9.O、10.0,在黑暗中放置12h,然后在適宜光照等相同條件下培養(yǎng),隨即多次涮定各組氧氣釋放量并計算凈光合速率。將實驗結果繪制成右圖。(1)本實驗除了通過測定氧氣釋放量,還可以通過測定吸收量來計算凈光合速率。(2)黑暗放置過程中,藻液pH會有所變化.因此在測定氧氣釋放量前.需多次將各組pH分別調到,這是控制實驗的變量。(3)若甲藻{圭時間處于pH10.0條件下,甲藻(能、不能)正常生長繁殖,請據圖分析并說明原因:。(4)實驗表明,甲藻光合作用適宜pH6.0—9.0。但海水在該pH條件下,一般不會發(fā)生赤潮,原因是生赤潮除了與pH、溫度、光照強度等因素有關外,最主要還與海水的有關。(二)研究小組進一步探究了溫度對甲藻光合作用的影響。根據實驗結果得出:甲藻生長繁殖的適宜溫度為15℃-30℃。最適溫度為25℃左右,當溫度為9℃和答案:(1)CO2(2)原設定的PH值(起始PH值)自(3)不能因為長時間處于PH10.0的條件下,甲藻的凈光合作用速率為負值,甲藻不能生長繁殖。(4)富營養(yǎng)化(N、P含量或礦質元素含量)(二)解析:本題關注生態(tài)環(huán)境方面,以引發(fā)東海赤潮的東海原甲藻作為實驗材料,通過分析溫度與pH等環(huán)境因素對其光合作用的影響,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認識東海赤潮發(fā)生的機理。(一)凈光合速率的觀察指標有氧氣釋放量、二氧化碳吸收量、淀粉的產生量。有題意可知本題是為了探究pH對甲藻合作用的影響,所以PH值是自變量,且開始時pH分別設定為6.0、7.0、8.0、9.O、10.0,但是黑暗放置過程中,藻液pH會有所變化,作為實驗的自變量要保持穩(wěn)定,才能說明不同實驗組所出現(xiàn)的實驗結果不同是由自變量不同引起的。所以在測定氧氣釋放量前.需多次將各組pH分別調到原設定PH值或起始PH值或者分別調到6.0、7.0、8.0、9.O、10.0,都可以。從圖中可以看出在pH=10.0條件下,凈光合速率為負值,所以甲藻不能正常生長。赤潮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水體富營養(yǎng)化,是由與N、P元素增多導致藻類大量繁殖,氧氣被大量消耗致使水體缺氧,是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加劇氧氣的消耗引起的現(xiàn)象成為赤潮。(二)根據實驗結果得出:甲藻生長繁殖的適宜溫度為15℃-30℃,在這個溫度范圍來凈光合速率必須大于零;最適溫度為25℃左右,所以在25℃曲線達到最高點;當溫度為9℃和33℃時,甲(10北京卷)2.下列對生物細胞代謝活動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大腸桿菌在擬核區(qū)轉錄信使RNAB.乳酸桿菌在細胞質基質中產乳酸C.衣藻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D.酵母菌的高爾基體負責合成蛋白質答案D【考點直擊】本題考查細胞代謝的相關知識。此考點一直是近幾年考查的熱點?!疽c透析】大腸桿菌屬于原核生物,沒有真正的細胞核,在擬核區(qū)進行DNA轉錄,合成信使RNA。乳酸桿菌進行無氧呼吸,在細胞質基質中產生乳酸。衣藻屬于藻類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核糖體是“生產蛋白質的機器”。(10江蘇卷)33.(8分)不同生態(tài)環(huán)境對植物光合速率會產生影響。某課題組測定生長于A地(平原)和B地(山區(qū))銀杏葉片不同時時間的光合速率,結果如右圖。(1)植物中葉綠素通常和蛋白質結合成為結合型葉綠素。在某些環(huán)境因素影影響下,部分結合型葉綠素與蛋白質分離,成為游離型葉綠素。A、B兩地銀杏葉片中葉綠素含量測定結果見下表:①請在答題卡的指定位置完成總葉綠素含量與采樣日期關系的二維曲線圈。▲②從表中數(shù)據分析,導致銀杏葉片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為提取銀杏葉片中的葉綠素,研磨前在研缽中除加入剪碎的葉片外,還應加入▲。經快速研磨、過濾,將濾液收集到試管中,塞上橡皮塞;將試管置于適當?shù)墓庹障?-3min后,試管內的氧含量▲。(3)a、b是7月1日和10月1日B地銀杏葉綠體亞顯微結構典型照片,推測▲(填字母【答案】(1)①②結合型葉綠素含量降低(2)酒精(丙酮)、碳酸鈣、石英砂(二氧化硅)基本不變(3)a10月1日【解析】本題考查了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同學們的識圖、繪圖能量以及分析判斷能力。(1)葉綠素只有和蛋白質(包括一些光合作用相關的酶)結合才能發(fā)揮作用,而不能單獨發(fā)揮作用。(2)研磨時,二氧化硅(石英砂)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加充分、迅速;碳酸鈣的作用是調節(jié)液體的pH,防止葉綠素被破壞保護葉綠素不分解;丙酮(酒精)用來溶解提取葉綠體中的色素。色素只有在和類囊體相似的環(huán)境中才能產生氧氣,因此提取出來的色素在試管中不能產生氧氣。(3)10月1日【技巧點撥】第(1)畫曲線圖時要注意標明縱坐標和橫坐標的名稱以及相關的圖例,這些往往是考生容易忽略的地方,要加強注意。(10海南卷)2.下列關于葉綠體的描述,錯誤的是A.基粒由類囊體堆疊而成 B.葉綠體被膜由雙層膜組成C.暗反應發(fā)生在類囊體膜上 D.類囊體膜上具有葉綠素和酶【答案】C【解析】許多類囊體象圓盤一樣疊在一起,稱為基粒,組成基粒的類囊體,叫做基粒類囊體,構成內膜系統(tǒng)的基粒片層。葉綠體被摸為雙層膜組成,A、B對。在暗反應中,葉綠體利用光反應產生的ATP和NADPH這兩個高能化合物分別作為能源和還原的動力將CO2固定,使之轉變成葡萄糖,由于這一過程不需要光所以稱為暗反應。碳固定反應開始于葉綠體基質,結束于細胞質基質。所以C錯。(10海南卷)4.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的物質是A.[H]和H2O B.[H]和ATP C.ATP和CO2 D.H2O和CO2【答案】B【解析】本試題考查光反應的相關知識,光反應和暗反應的聯(lián)系。條件:光照、光合色素、光反應酶。場所: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色素)過程:①水的光解:2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