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3.1認識聲現(xiàn)象》同步測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教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3.1認識聲現(xiàn)象》同步測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教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3.1認識聲現(xiàn)象》同步測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教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3.1認識聲現(xiàn)象》同步測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教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3.1認識聲現(xiàn)象》同步測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教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3.1認識聲現(xiàn)象》同步測試題(含答案)學校: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聲音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最快B.只要物體在振動,人就能聽到聲音C.一切聲音都是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D.發(fā)聲體振動停止,聲音傳播停止2.按照民間傳統(tǒng)習俗,迎親隊伍時常以敲鑼打鼓、吹嗩吶等方式來營造熱鬧喜慶的場面。關于嗩吶與鑼鼓的發(fā)聲原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鑼、鼓和嗩吶的聲音都是因為振動而產(chǎn)生的B.只有嗩吶的聲音是因為振動而產(chǎn)生的C.只有鼓的聲音是因為振動而產(chǎn)生的D.只有鑼的聲音是因為振動而產(chǎn)生的3.某人站在兩平行峭壁間的山谷中大喊一聲,0.4秒聽到第一次回聲,又過0.6秒后聽到第二次回聲,若當時聲速為340米/秒,那么山谷的寬度是()A.340米 B.170米 C.238米 D.280米4.許多手機用戶安裝了“會說話的湯姆貓”.湯姆貓可以將“聽”到的話用滑稽的聲音重復說一遍.手機播放湯姆貓的聲音與原聲相比,一定沒有改變的是聲音的()A.響度 B.音調 C.音色 D.傳播速度5.圖中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放入水中,這樣做是為了()

A.將音叉的振動時間延遲 B.使音叉的振動盡快停下來C.探究聲音的產(chǎn)生 D.探究聲音傳播6.通過對聲現(xiàn)象的學習,你認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只要物體振動就一定能聽到聲音 B.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C.空氣不能振動,只能作介質 D.聲音大時聲速大7.國慶節(jié)期間,小明隨父母去爬山,一座高山,走了好久還走不到,大約還有多遠呢?小明想到可以利用回聲來測量距離,聽一下回聲,用手機上的秒表記下兩聲之間的時間間隔為1.5s,那么他到山崖的距離大約是()A.510m B.255m C.340m D.1020m二、填空題8.如圖(a)小明將衣架懸掛在細繩的中央,當同伴小華用鉛筆輕輕敲擊衣架時,小明聽到了聲音,此時聲音是通過傳入小明的耳中的。小明又將細繩的兩端分別繞在兩只手的食指上,再用食指堵住雙耳,如圖(b)所示,當同伴再次用相同的力度敲擊時,小明聽到衣架發(fā)出的聲音變(“大”、“小”、“不變”)了,說明。9.發(fā)聲的音叉放入水中濺出水花,說明聲音是由于物體產(chǎn)生的,這種研究方法叫作法。10.一根足夠長且裝滿水的鋼管,在其一端敲擊一下,位于另一端的人能聽到次響聲,先后分別通過的順序傳來。11.古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中的鳥聲、風聲分別是體、體的振動發(fā)出的。12.老師上課說話發(fā)出的聲音是由振動產(chǎn)生的,同時通過傳播到我們的耳朵里。吹豎笛時,是笛子中的在振動。13.考場上,監(jiān)考老師宣讀考生守則時發(fā)出的聲音是由老師的聲帶產(chǎn)生的,這個聲音通過(填介質的名稱)傳入了考生耳中,教室安裝雙層真空玻璃隔音效果好,是因為真空(選填“能”或“不能”)傳聲。三、簡答題14.初中物理實驗中經(jīng)常用到乒乓球:(1)如圖甲所示,用兩塊長方體木塊和一把刻度尺測量乒乓球直徑,刻度尺的分度值為,乒乓球的直徑為cm。(2)如圖乙所示,將一支正在發(fā)聲的音叉輕輕接觸乒乓球,會觀察到乒乓球被彈開,而當用手按住音叉,不讓音叉發(fā)聲時,乒乓球就不會被彈開。這個實驗是探究聲音的條件(選填“產(chǎn)生”或“傳播”),實驗中,乒乓球所起的作用是。(3)如果在月球表面上做圖乙的實驗,敲擊音叉時,觀察到乒乓球被彈開,旁邊的人聽到聲音(本小題兩空均選填“能”或“不能”)。15.請欣賞下面的一首詩并回答聲學問題:傍晚農村小河旁,姑娘獨自洗衣裳.濕衣疊放石板面,棒打衣物響四方.小弟沿河踏歌來,見景一事費思量.棒打衣服悄無聲,棒舉空中何其響.請問在這首詩的哪幾句中包含了聲學道理,并分別包含了什么聲學道理?16.推理是物理學中研究問題經(jīng)常用的一種方法,例如在“研究聲音的傳播”實驗中,現(xiàn)有的抽氣設備總是很難將瓶內的空氣全部抽走,在這種情況下,你是怎樣通過實驗現(xiàn)象得出“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這一結論的?17.如圖所示,將一個正在發(fā)聲的音叉移近懸掛的泡沫塑料小球,當兩者接觸時,可觀察到小球被音叉反復彈開的現(xiàn)象。如果音叉不發(fā)聲就觀察不到此現(xiàn)象。你能解釋此現(xiàn)象嗎?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答案CACDCBB1.C【詳解】A.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故A錯誤;B.物體振動的頻率在20Hz~20000Hz之間,人才可能聽到聲音,故B錯誤;C.振動產(chǎn)生聲音,一切聲音都是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故C正確;D.發(fā)聲體振動停止,聲音產(chǎn)生停止,并不是傳播停止,故D錯誤。故選C。2.A【詳解】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鑼、鼓和嗩吶的聲音都是因為振動而產(chǎn)生的,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3.C【詳解】由題意可知,站在兩平行峭壁間的山谷中大喊一聲,0.4秒聽到第一次回聲,則聲音傳到山谷一側所用的時間為又過0.6秒后聽到第二次回聲,即聲音傳到山谷另一側所用的時間為山谷的寬度是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4.D【詳解】15℃時,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為340m/s,手機播放湯姆貓的聲音與原聲相比,響度音調和音色都可能改變,一定沒有改變的是聲音的傳播速度.故選D.5.C【詳解】發(fā)聲的音叉振動較弱,不易觀察,但可以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放入水中,發(fā)現(xiàn)水花四濺,這樣就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使我們認識到發(fā)聲的音叉在振動,這一做法可探究聲音產(chǎn)生的條件,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6.B【詳解】A.物體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如果沒有傳播聲音的介質,人類就不會聽到聲音,故A錯誤;B.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故B正確;C.空氣不但能作為傳播的介質,本身還能振動產(chǎn)生聲音;故C錯誤;D.聲音大指的是響度大,和聲速沒有關系,故D錯誤。故選B。7.B【詳解】小明到小明到山崖的距離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8.空氣大固體傳聲效果比氣體好【詳解】[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小明將衣架懸掛在細繩的中央,當同伴小華用鉛筆輕輕敲擊衣架時,小明聽到了聲音,此時聲音是通過空氣傳入小明的耳中的。[2][3]如圖(b)所示,當同伴再次用相同的力度敲擊時,聲音通過細繩傳入耳朵,他聽到衣架發(fā)出的聲音變大了,說明固體傳聲效果比氣體好。9.振動轉換法【詳解】[1]發(fā)聲的音叉放入水中濺出水花,說明音叉在振動,由此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2]由于音叉的振動不易觀察,故我們可以通過觀察水花濺出,說明音叉在振動,這種研究方法叫作轉換法。10.三鋼管,水,空氣【詳解】[1]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一般來說,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最快,液體中傳播較快,氣體中傳播最慢,所以,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小于在鋼管傳播的速度。在一根足夠長且裝滿水的鋼管一端敲擊下,位于另一端的人能聽到三次響聲,分別是通過空氣、水、鋼管傳播的。[2]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最快,液體中傳播較快,氣體中傳播最慢,所以,聲音在鋼管中傳播最快,水中傳播速度第二,空氣中傳播最慢,所以,分后分別通過鋼管,水,空氣的順序傳來。11.固氣【詳解】[1]鳥聲是由鳥的聲帶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即鳥聲是由固體的振動發(fā)出的。[2]風聲是由空氣的振動產(chǎn)生的聲音,即風聲是由氣體的振動發(fā)出的。12.聲帶空氣空氣柱【詳解】[1][2]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老師上課說話發(fā)出的聲音是由聲帶振動產(chǎn)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老師上課說話發(fā)出的聲音通過空氣傳播到我們的耳朵中。[3]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吹豎笛時,是笛子中的空氣柱在振動。13.振動空氣不能【詳解】[1]聲音是由振動產(chǎn)生的,故為振動。[2]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介質為空氣,故為空氣。[3]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為不能。14.(1)1mm4.00(2)產(chǎn)生將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3)能不能【詳解】(1)[1]甲圖中刻度尺1cm又分為10個小刻度,故分度值為1mm;[2]乒乓球右端刻度值為6.00cm,乒乓球的直徑為6.00cm-2.00cm=4.00cm(2)[1][2]如圖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fā)聲的音又,乒乓球會多次被彈開,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其中乒乓球的作用是放大音叉的振動。(3)[1][2]月球的表面是沒有空氣的,真空不能傳聲,圖乙實驗小球直接接觸發(fā)聲音叉,振動可以直接傳遞給小球,但旁邊的人不能聽到聲音。15.(1)"棒打衣物響四方",是說濕衣物與木棒接觸面間的空氣柱振動發(fā)聲,因獨自一人洗衣物,所以聽起來較響,"響四方"是說空氣振動產(chǎn)生的聲波向四周傳播.(2)"小弟岸上踏歌來",是說聲速遠大于小弟人走的速度,所以先聽到歌,后出現(xiàn)來人.(3)棒打衣服悄無聲,棒舉空中何其響?"因為光速遠遠大于聲速,棒打衣物的聲音傳到小弟耳朵時,棒已舉到空中了.【詳解】從古詩中找出有關聲現(xiàn)象的詩句,從聲音的產(chǎn)生和傳播、聲速的大小等角度分析應用的聲學原理.16.隨著瓶內空氣的不斷抽出,瓶外聽到的音樂聲越來越小,由此可以科學推理(設想)瓶內沒有空氣為真空時瓶外就聽不到聲音了,于是得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