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三單元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的并立與元朝的統(tǒng)一第10課遼夏金元的統(tǒng)治課標:通過了解遼夏金元政權建立、發(fā)展和相關制度建設,認識北方少數(shù)民
族政權在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重點:北方少數(shù)民族政權的制度建設和邊疆治理。難點:北方少數(shù)民族政權在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發(fā)展中的作用。中外歷史綱要(上冊)—歷史時空觀中國古代史遠古~1840年中國近代史1840~1949中國現(xiàn)代史1949~至今起源奠基時期:先秦(遠古—前221年)形成發(fā)展時期:秦漢(前221—220年)曲折發(fā)展時期:魏晉南北朝(220—589年)繁榮時期:隋唐(581年~907年)繼續(xù)發(fā)展時期:宋元(960~1368年)輝煌遲滯時期:明清(1368~1840年)晚清時期:1840—1912北洋軍閥時期:1912—1928年國民政府時期:1928—1949年改革開放前期:1949—1978年改革開放后期:1978—春戰(zhàn)時期(公元前5C-公元前4C):奴隸社會走向封建社會明清時期(17C-18C):從古代向近代、封建轉入雙半社會五年高頻考點時間全國卷地方卷2019天津02-元行省制下地方擁有適度權力;浙江05-元朝行省制度;2020上海05-北宋與遼、西夏以及金等民族政權并立2021海南05-元朝開科取士河北19-遼太祖法律改革(南北面官制)2022天津04-遼朝南北面官江蘇24-元朝鞏固政權的措施遼寧04-金朝入主中原遼寧-金朝君主專制統(tǒng)治浙江07-元朝邊疆管理2023浙江03-元代邊疆治理-民族交融(元朝-民族政策)
福建04-元代民族關系
2024湖北04-元朝民族融合廣東05-必烈改革和元朝統(tǒng)一
甘肅17-遼夏金時期的政治制度
高考備考:方向1.總體:本講為高考命題熱點,題型以選擇題為主2.重點:1)遼夏金元政權的政治制度是高考考查的重點;2)各民族在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發(fā)展中的作用。3.關注:1)復習時注意政治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措施及影響;2)南北面官、猛安謀克、行省、民族交融、蕃漢分治、
四時奈缽、“大定之治”、驛站、中書省、宣政院、
四等人制、諸色戶計等。3)注重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有關家國情懷的知識;注意從
唯物史觀角度考查民族交融對制度建設的影響。教材融合綱要上選必一選必二第10課:遼夏金元的統(tǒng)治第01課: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與發(fā)展第05課:中國古代官員的選拔與管理第11課: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第16課: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第17課:中國古代的戶籍制度與社會治理第09課:古代的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第11課:古代戰(zhàn)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第12課:水陸交通的變遷
時空坐標:時空特點時空概覽960年-北宋-1127年南宋1279年1368年1038-西夏-1227916-遼-11251115-金-12341271-元-1368多民族政權并立,長期對峙,有戰(zhàn)有和,和平主導。雙向交流,漢化為主,交融方式多樣,并立走向統(tǒng)一,從華夏走向大中華1206-蒙古和與戰(zhàn):并存360年,戰(zhàn)爭51年
(宋遼25年
宋夏約10年
宋金16年
)
階段特征:遼宋夏金元政治政治特征總:遼宋夏金元時期是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繼續(xù)發(fā)展和活躍的時期
政權并立走向大一統(tǒng);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進一步發(fā)展
中央集權加強,宋代在中央和地方全面實行分化事權的改革。
遼、西夏、金、元少數(shù)民族建立政權,制度建設,呈現(xiàn)多元交融的特色。
元代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北方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統(tǒng)一王朝,行省制影響深遠。經濟經濟形態(tài)封建經濟繼續(xù)發(fā)展活躍時期。
經濟重心南移完成,傳統(tǒng)自然經濟結構有一定突破,商品經濟活躍,城市繁榮,商業(yè)活動突破坊市制。交子的使用標志著商品貨幣經濟發(fā)展到空前水平。
農業(yè)發(fā)展成就突出,小農經濟進一步發(fā)展,土地流轉頻繁,租佃制普及,紡織業(yè)得到發(fā)展。
手工業(yè)中制瓷業(yè)、礦冶業(yè)等手工業(yè)進一步發(fā)展;
邊疆地區(qū)得到開發(fā),海外貿易有重大發(fā)展。思想
理學產生,儒學完成轉型(哲學化、思辨化、世俗化)。
科技世界領先,文藝平民化、世俗化。
國家對社會控制相對松弛,社會結構、思想觀念、階層流動發(fā)生重大變化。一、遼夏金元政權更替(916年——1368年)政權遼西夏金元時間916年1038年1115年1271年民族契丹族黨項族女真族蒙古族建立者耶律阿保機元昊完顏阿骨打忽必烈都城上京興慶府會寧府大都滅亡1125年1227年1234年1368年制度南北面官四時捺缽基本模仿北宋蕃漢兩套官職沿襲唐宋猛安謀克中書省
行省制
驛傳制度邊疆治理
四等人制相似:作用:起源于邊疆地區(qū)、制度兼有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特征。促進少數(shù)民族經、社、文發(fā)展;開發(fā)邊疆;民族交融;政治中心確定在北方;開創(chuàng)與蒙、藏地區(qū)關系新局面;推動大一統(tǒng)發(fā)展。1.遼的制度:1)南北面官:特點原因作用因俗而治、漢蕃分治、雙軌官制;漢族制度+本民族特色。經濟發(fā)展、文化水平、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差異。①有利封建化、穩(wěn)定;②緩和民族矛盾、民族交融;③邊疆發(fā)展、保持民族特色。2)四時捺缽:解讀作用皇帝和宮廷依然保持草原習俗,每年隨季節(jié)轉換定期遷徙。遷徙中的行營成為國家政治中心。保持游牧民族特色;保持軍事訓練與戰(zhàn)斗力;定期巡查各部族,籠絡歸屬部族首領;維護遼的統(tǒng)治。3)選官制度:
世選制和科舉制并行。官職沿襲唐制,參照五代和宋朝官制。4)經濟方面:5)文化方面:6)民族關系:提倡農業(yè),接受農耕生活,與北宋互市貿易。仿照漢字偏旁創(chuàng)制契丹文字,接受漢族封建文化。與北宋對峙,大部分時間維持和平、通使、互市。世選制:主要在契丹及其他游牧民族中實施。這一制度的核心在于,
在具有世選特權的家族中,按照一定的標準挑選一個合格
的人選來繼承某一官職和爵位。(2022·天津.4)遼都上京城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漢城組成,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貴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內除宮城外還有官署、孔廟和佛寺;漢城為漢人、商人、使節(jié)等居住之所。這樣的都城布局體現(xiàn)了()
A.因俗而治的統(tǒng)治思想B.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C.儒家文化的全面影響D.稱霸中原的強盛國力(2023華南師大附中高三月考)遼太宗在燕云十六州地區(qū)設科考試,專為漢人而設,無固定的科考時間規(guī)劃;遼圣宗時期開科取士每年一次,分詩賦、經義、法律三科,不允許契丹等北方部族人參加。這些措施(
)A.體現(xiàn)遼朝二元化政治體制B.促使少數(shù)民族完成封建化C.緩和了中央與地方的矛盾D.有利于增強漢人政治認同AD2.西夏制度:起源
西夏的建立者黨項族是古代羌人的分支,唐末在今陜北、寧夏一帶形成邊疆藩鎮(zhèn),宋初仍然保持半獨立的地位。建國1038年,首領元昊稱帝,定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國號大夏,史稱西夏。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一制二稱:漢式官稱、本民族官稱,選官制度為科舉制夏宋關系西夏向北宋稱臣,北宋每年送給西夏錢物,稱為“歲賜”。1127年,北宋滅亡后,西夏向金朝稱臣,仍然保持事實上的獨立。特點仿北宋建制;(一套制度,兩種稱謂)影響加速黨項族漢化,有利于民族融合。經濟方面:文化方面:民族關系:鼓勵墾荒,發(fā)展農牧經濟。核心是儒家文化,創(chuàng)制了西夏文字。先后向北宋(慶歷和議)、金稱臣(名義上),實際保持獨立。3.金的制度:1115年,女真族完顏阿骨打建國,都成中都(燕京),活動地域在黑龍江、松花江流域;經濟上農耕與游牧經濟并行;1125滅遼和1127滅北宋,最后被蒙古滅亡1115年,完顏阿骨打稱帝,定都會寧府。女真金1125年,金滅遼。1125年10月,金兵兩路南下,宋徽宗急忙把帝位傳給兒子趙桓(欽宗),自己逃往南方。1127年,金滅北宋。1)猛安謀克:材料一:猛安者千夫長也,謀克者百夫長也,以三百戶為謀克,謀克十為猛安,壯者皆兵,平居則聽以佃漁
射獵習為勞事,有警則下令部內,及遣使詣諸猛安、謀克征兵。
——《金史·兵志》材料二:猛安謀克相當于一種基層的組織制度和溝通聯(lián)絡的方式;一旦打仗,猛安謀克里邊的青壯年就一起
上陣也不必臨時征點,類似“全民皆兵”的組織方式。——鄧小南:《憂患與繁榮:北族政權的興衰》特點基本沿襲唐宋制度,同時保持女真民族管理系統(tǒng)制度猛安謀克制特點兵農合一(平時耕作,戰(zhàn)時出征)地域政權取代血緣部落組織性質女真族軍事和社會組織單位影響節(jié)約開支,保證戰(zhàn)斗力
;安定地方,穩(wěn)定統(tǒng)治
;促進了女真的封建化。猛安職能:管理軍務、訓練武藝、
勸課農桑、御制盜賊,
集軍事、政事、生產、
治安等功能于一身;謀克職能:撫緝軍戶、訓練武藝、
征收賦稅、宣導風化、
勸課農桑、捕除盜賊、
平理獄訟等。2)金朝遷都:
1153年,金遷都燕京(今北京),將燕京改名為中都。影響:原因:統(tǒng)治中原,南下擴張的戰(zhàn)略需要;崇尚中原文化,力主漢化改革;上京自然環(huán)境惡劣,燕京地區(qū)經濟發(fā)達,交通便利,文明程度較高。加強對中原地區(qū)的管理與控制。加速女真族政權封建化,為金世宗“大定之治”創(chuàng)造條件;促進民族交融,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發(fā)展做出貢獻;推動北京地區(qū)開發(fā),為此后朝代定都北京奠定了基礎。3)金的衰亡:大定之治:金世宗完顏雍在位期間出現(xiàn)短暫穩(wěn)定繁榮局面。對內勵精圖治,革除弊政,任人為賢。重用漢族知識分子,采用漢制;積極發(fā)展經濟,修水利,發(fā)展手工業(yè),崇尚節(jié)儉、抑佛教。對外主動和宋朝議和,締結和平協(xié)議,從此,宋、金雙方休戰(zhàn)了約三十年。使金國國庫充盈,社會風氣開始好轉,出現(xiàn)“大定之治”的繁榮景象,因此完顏雍在北方獲得了“北國小堯舜”的稱呼。衰落材料:入主中原后,金把大量猛安謀克從東北移入中原,名為屯田軍。其入居中原后,多習漢語、衣漢服,效仿漢族生活、享樂習慣,尚武精神逐漸淪喪。同時不能適應生產方式的轉變,惟酒是務,竟有一家百口,垅無一苗者。猛安謀克戶貧困化以及相關的積弱現(xiàn)象,成為金朝難以根除的一大痼疾。由盛到衰12世紀后期金世宗在位時金進入鼎盛時期,史稱“大定之治”。金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襲擾,猛安謀克日益腐化,統(tǒng)治逐漸衰落,1234年被蒙古所滅。衰落原因對北方的統(tǒng)治缺乏政治和文化基礎;金后期統(tǒng)治階層的腐化與內部權力斗爭;
蒙古族的崛起和政權的建立;統(tǒng)治區(qū)內漢人的反抗。(2022·遼寧卷.4)金朝海陵王前期,宰執(zhí)中女真宗室出身的大貴族占據(jù)重要地位,他們議國事、治國政。正隆元年(1156年),海陵王改革中央官制,宰執(zhí)中沒有宗室大貴族。這一變化反映了()
A.官僚體系完善B.宗室素質下降
C.吏治腐敗嚴重D.君主專制加強(2022海南卷,4)種植桑、棗樹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詔“廣植桑棗者”免稅,“伐桑棗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棗為薪”的規(guī)定;金朝也規(guī)定“凡桑棗,民戶以多植為勤”,即使戶籍少的猛安謀克也須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種植桑棗。上述現(xiàn)象說明兩宋時期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表現(xiàn)在(
)A.疆域拓展 B.民戶管理C.文化認同 D.政權認同DC
(2022·天津高考)遼都上京城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漢城組成,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貴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內除宮城外還有官署、孔廟和佛寺;漢城為漢人、商人、使節(jié)等居住之所。這樣的都城布局體現(xiàn)了(
)A.因俗而治的統(tǒng)治思想B.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C.儒家文化的全面影響 D.稱霸中原的強盛國力A特點:原因:作用:1)學習漢族政治制度,同時保留本民族的特色2)“蕃漢分治”、因俗而治經濟文化發(fā)展水平及生活方式存在差異,民族習俗(因俗而治)拓展探究:如何認識遼、西夏、金的管理制度1)對先進封建文明肯定;2)促進少數(shù)民族的封建化;3)有利于制度創(chuàng)新、邊疆開發(fā)、民族交融。政權分布1.橫跨農耕區(qū)和游牧區(qū);2.少數(shù)民族政權逐步深入漢族居住區(qū);3.多個少數(shù)民族政權與漢族政權長期并存。二、從蒙古崛起到元朝統(tǒng)一(1206——1368年)“大元”出自儒家經典《易經》中的“大哉乾元”一句,是對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的浩大的宇宙的贊嘆。表現(xiàn)了元統(tǒng)治者欲一統(tǒng)天下的志向;同時說明忽必烈深受儒學影響。1.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領鐵木真統(tǒng)一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國,被尊稱為“成吉思汗”。2.1260年,忽必烈繼位,開始推行中原傳統(tǒng)政治制度3.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大元,定都大都。4.1276年,元軍占領南宋都城臨安。5.1279年,元軍在崖山海域擊敗南宋余部,完成統(tǒng)一。
中國歷史上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第一個統(tǒng)一的封建王朝成吉思汗像忽必烈像1.蒙古崛起:1206年,漠北蒙古首領鐵木真統(tǒng)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國,被尊為“成吉思汗”。蒙古軍隊先后滅西遼、西夏和金朝,收服吐蕃,兼并大理,遠征中亞、西亞、東歐地區(qū)。建立四大汗國(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蒙古的三次西征:(選擇性必修3)第一次西征(成吉思汗):1219年,以
復仇為名西征,滅花剌子模國,軍
隊直抵黑海北岸;第二次西征(拔都):滅金后不久,征
服今俄羅斯、烏克蘭等地,軍隊打
至德國、匈牙利和巴爾干半島;第三次西征(旭烈兀):13世紀中葉,
以西亞為目標,攻占巴格達。影響:蒙古軍隊三次西征,破壞了經濟;
客觀上推動了東西方交流,引發(fā)
了民族遷徙。西遷:遷徙移民主要是西征的蒙古軍隊。14世紀后,逐漸與當?shù)鼐用袢诤?。東遷:大批移民自西東遷,進入中國中原地區(qū),被稱為“色目人”拓展知識點:選必融合3.11西征對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影響對亞洲東亞中國種族交融:大量西亞、中
亞移民來華,成為色
目人,后融入漢族;宗教傳播:基督教、伊斯
蘭教得到傳播;中外交流:文化交流更加
活躍,增進中國人對
西方了解對中亞西亞伊斯蘭文明:受到戰(zhàn)爭沉重打擊,后漸恢復;蒙古的文化:中亞、西亞受到蒙古文化的影響,但蒙古后裔逐漸被當?shù)禺數(shù)氐奈幕兔褡?/p>
所同化科技:中國發(fā)明傳入西
方,沖擊歐洲封
建制度,推動會
轉型;貿易:加強了東西方貿
易往來;航路:西方對東方向往,
刺激西方新航路
開辟和殖民擴張對歐洲西征的影響:
破壞了經濟,客觀上推動了東西方交流,引發(fā)了民族遷徙。2.元朝統(tǒng)一:東海海南河黃長江江龍黑斡難河鄂嫩河大翰耳朵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中都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次年,改中都為大都,并定都大都。1234年滅金臨安1279年消滅南宋殘余力量,統(tǒng)一了全國。中興銀川北京杭州溫都爾汗西南1276年滅南宋蒙古金夏西南宋遼西大理1218年滅西遼1227年滅西夏南京蔡州襄陽長江開封厓山蒙古軍進攻金、西遼、西夏、大理路線元軍進攻南宋路線1253年滅大理蕃吐1246年滅吐蕃1279統(tǒng)一全國忽必烈金滅遼、北宋(1125、1127)蒙古汗國滅西遼西夏和金(1218、1227、1234)元滅南宋(1276)蒙古汗國開始管轄西藏地區(qū)(1247涼州會談)蒙古汗國滅大理(1252-1254)⑤對外開放加強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發(fā)展發(fā)展。1)意義:①結束分裂割據(jù)局面,奠定元、明、清六百多年長期統(tǒng)一的
政治局面,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進步發(fā)展奠定了基礎;②促進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和邊疆地區(qū)開發(fā),促進民族交融;③為科技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④加速了蒙古族封建化進程;文化多元政權并立國家統(tǒng)一大中國的疆域框架核心突破:少數(shù)民族封建化的表現(xiàn)與指導思想1.經濟上:漁獵、游牧→農耕2.政治上:采用漢族封建王朝的官制、法律3.文化上:學習漢族文化,主要是儒家思想文化4.生活上:遷徙→定居拓展知識點:“大中國”內涵的進一步豐富“幅員”之大——從政權并立到全國統(tǒng)一
“中國”的疆域是元統(tǒng)治地區(qū)加上南宋統(tǒng)治的江南;“民族”之大——從多元競爭到中華一體“中國”主權者,可以是漢人,也可以是少數(shù)民族。“文明”之大——從碰撞交融到多元一體“中國”的人民是漢人和少數(shù)民族兩大部分;“中國”的文化是農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兩大系統(tǒng);3.元朝措施:1)交通:驛道+驛站+急遞鋪據(jù)圖分析驛站的特點及意義特點:數(shù)量眾多、分布廣泛
保障充分意義:加強集權,鞏固統(tǒng)一;
促進交通運輸?shù)陌l(fā)展;
推動經濟文化的交流元代急遞鋪令牌驛道:修筑了四通八達的驛道驛站:為公差人員提供交通和生活
服務,并運輸官府物資急遞鋪:傳遞文書交通:其它道路發(fā)展運河:開鑿通惠河、會通河,截彎取直,京
杭大運河貫通南北,運河運輸繁忙;海運:從劉家港出發(fā),北上大都,南糧北運,
海運發(fā)達。絲路:元朝疆域廣闊,陸上絲綢之路、草原
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都暢通無比,
陸、海貿易范圍都超越了漢唐時代。意義:元朝大規(guī)模的交通建設,形成了全國
一體的交通網絡,為歷代之最;交通
建設不僅鞏固了大一統(tǒng)的國家,還促
進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通惠河+會通河將南方糧食、財賦順利北運1.反映了政治中心與經濟重心南移分離,有
利于保障北方糧食供應;2.鞏固統(tǒng)治,促進南北方經濟文化交流。2)中央官制:一省兩院【中書省、樞密院、宣政院】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御史臺(監(jiān)察)樞密院(軍事)中書?。ㄐ姓┳筘┫嘤邑┫嗥秸抡孪鄼喾磸椩褐袝∫皇≈普`區(qū)警示唐中書?。?/p>
中央決策機構之一,起草詔令元中書?。?/p>
宰相機構,全國最高行政機構影響:精簡機構,提高效率;相權反彈,威脅皇權。(2020·北京卷)六部是中國古代重要的行政機構。以下對于六部的描述,按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各自分署,直接對皇帝負責②隸屬于中書?、垭`屬于尚書省④增設外務部等機構,六部之名漸廢A.③②①④B.①③②④C.②③①④D.④②③①(2022·浙江卷)歷代職官制度的演進,既有傳承又有創(chuàng)新。下表所列秦、元、明、清四朝職官信息,按時序排列正確的是()A.①③②④B.②④③①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A①理藩院尚書、軍機大臣、水師提督②丞相、御史大夫、郡守③大學士、內閣首輔、錦衣衛(wèi)指揮使④監(jiān)察御史、宣政院使、福建行省右丞B3)地方制度:行省制度含義:當時中央的宰相機構是中書省,委派官員代表中書省處理地方事務,
逐漸形成常設機構,稱為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性質:既是地方最高行政機構
又是中央派出機構
。
(雙重性)邊疆地區(qū)的管理宣政院管理西藏和全國佛教事務12西域:設北庭都元帥府、宣慰司等管理軍政事務3臺灣:在澎湖島設置了澎湖巡檢司,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臺灣正式成為我國領土管轄的一部分元朝邊疆治理的成功:
元朝的遼闊疆域與王朝統(tǒng)治相始終,邊疆管理更多地呈現(xiàn)出與內地一體化趨向。鞏固提升:中國古代邊疆治理的重要史實
1.西北地區(qū):2.西南地區(qū):3.東北地區(qū):4.東南地區(qū):秦朝修筑長城;
漢代設立西域都護府;唐朝安西都和北庭都護府;元朝設北庭都元帥府;唐文成公主入藏+元宣政院管西藏+明清改土歸流;元設遼陽行??;+明設奴爾干都司;+清抗擊沙俄入侵;元設澎湖巡檢司;+鄭成功收復臺灣;清朝收復臺灣+設臺灣府;探究發(fā)現(xiàn):據(jù)材料與所學,行省制度的特點和意義材料一:
行省掌國庶務,統(tǒng)郡縣,鎮(zhèn)邊鄙,與都省(中書省)為表里,以省官(中書省官員)出
領其事……凡錢糧、兵甲、屯種、漕運、軍國重事無不領之。諸行省用及(超過)千
定(錠),必咨都省,決大獄,質疑事……皆中書報可而后行?!对贰ぐ俟僦酒摺凡牧隙?行省制劃分一改以往以山川形便為依據(jù)的行政區(qū)劃,以犬牙交錯為主導,使各省
無山川險阻可依,目的是從根本上消除行省賴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險、區(qū)域經濟
之利、一方民眾之心,便于中央進行政治控權和軍事鎮(zhèn)壓。這在中國古代地方行
政區(qū)劃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特點:轄區(qū)廣闊,軍政大權集中;行省的雙重性,既是中央派出機構,又是
地方最高行政機構;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結合,大而不專,受制于中
央,采取“犬牙交錯”的原則,以中央軍事控制為目的。意義:行省轄區(qū)廣闊,軍政大權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強中央集權,鞏
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促進民族交融和邊疆開發(fā);是我國省制開端,
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影響深遠。知識拓展:“山川形便”與“犬牙交錯”唐朝元朝山川形便犬牙交錯山川形便:據(jù)山脈、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劃分行政區(qū)。行政區(qū)劃與經、文化特征一致,有利經濟社會發(fā)展;但是容易成為地方割據(jù)的有利條件犬牙交錯:跨地理區(qū)域劃分行政區(qū)。內部自然條件、經濟特點、文化風俗差別較大;有利強中央集權,但域內經濟文化交流有限。南嶺合作探究:中央通過哪些方式節(jié)制行省+所學材料:
各地財賦集中于行省,行省把大部分財賦解運京師上貢朝廷,少部分則與各省留
用,其中中央與地方財賦分割比例為7:3……元代的地方官吏的選用主要由中書
省和吏部負責。通常從七品至九品的地方官吏由吏部“擬注”,中書省參知政事
等審核,每月舉行一次。正三品至正七品由中書省“自除”。二品以上則“選自
特旨”,由皇帝根據(jù)需要選拔?!谲娛路矫?,行省是元代地方諸官府中唯一
握有較大軍權的機構,但調動行省所屬軍隊的批準權,集中于皇帝一人,行省只
能遵照朝廷的號令行事?!w軍英《論元朝行省制在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中的地位和作用》3.地方有軍權,調動權集中于皇帝。1.明確財賦分割,主要歸中央,部分留地方;2.中央掌握官吏任免,強化監(jiān)督和考核;4.對地方監(jiān)察,防范擅權坐大。區(qū)劃上犬牙交錯的格局。5.行省內部實行群官圓署和種族交參制,互相牽制、分權制衡。群官圓署:群官負責和圓署會議制,通過行省官員集體開會共同負責,各官員間既分工配
合又互相牽制,行省官員不能獨立行使權力,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協(xié)助或制約。(2018·天津卷)元朝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國庶務,統(tǒng)郡縣,鎮(zhèn)邊鄙……凡錢糧、兵甲、屯種、漕運、軍國重事,無不領之”,但地方官吏的選用主要由中書省和吏部負責,調動行省所屬軍隊須皇帝批準。這說明元朝()
A.地方擁有適度權力B.地方缺乏實際權力
C.行省權力集中專斷D.君主專制得以加強
(2022·江蘇.4)元朝創(chuàng)建行御史臺“主察行省”。至元二十年,江淮行省“有欲專肆而忌廉察官者”,建議行御史臺隸屬行省。經重臣董文用據(jù)理力爭,該圖謀未能得逞。至元二十八年,行御史臺不受行省節(jié)制在法令上被確認。這說明元代()
A.行省長官的特權受到否定B.地方權力的監(jiān)督機制得到改善
C.地方的吏治問題得以解決D.行省事務最終由朝廷大臣決定AB(2018·浙江卷)元朝的大一統(tǒng)超過前代,其疆域“北踰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為實施有效管理,在全國分設十個行省。行省的設立旨在()A.獨立民政事務,調動地方政治自主性B.加強中央集權,調整中央與地方關系C.監(jiān)察地方政治,加強中央對地方控制D.防范宰相擅權,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2018·浙江)獨具時代特色的歷史信息在風云流轉的時空中,是社會發(fā)展的一個個指示性坐標。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確的是()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B①“微子受封”、“婦功”、“市井”、“司南”②政事堂、越窯、夜市、“士大夫畫”③“腹里”、木活字、北曲、“趙體”④象郡、“直道”、靈渠、小篆B據(jù)《南臺備要》記載:“江浙省…調兵剿捕之際,行省官凡有輕重事務,若是一一咨稟,誠恐緩不及事?!?如今)凡有調遣軍情重事及創(chuàng)動官錢,不須咨稟…教他(們)從便區(qū)處?!边@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p>
)A.與中央權力之爭難以調和B.獲得了緊急事務處置權C.行政長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權力不再受到中央節(jié)制
元代的行中書省,就是一個行動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駐在這個地方來管事;并不是地方政府,只是流動的中央政府。換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材料意在說明元代的行中書?。?/p>
)A.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權
B.使地方保持相當大的權力C.調動了地方政府的積極性D.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BD(2024·廣東高考·5)《大元大一統(tǒng)志》是忽必烈下令修纂的全國地理志書,記載了疆域內路府州縣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風俗、里至等內容。該志書修纂時,由各行省提供所轄郡邑的圖志及各路府州縣的沿革,并利用了西域地圖,引進了阿拉伯地圖制圖法。這反映元朝()A.建立了中原傳統(tǒng)影響下的統(tǒng)治秩序
B.邊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得到了全面發(fā)展C.地理志修纂體例發(fā)生了根本變化
D.正式確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統(tǒng)地位A知識歸納:中國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不同點分封制郡縣制行省制盛行時代中央關系評價相同點奴隸社會的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
封建社會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封建時代確立于元朝,歷朝沿用諸侯國相對獨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權力和地位可以世襲??たh是中央政府屬下的地方行政機構,郡守和縣令由皇帝直接任免。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機關——中書省的派出機構,行政長官直接對中書省負責。一定時期內產生過積極作用,但長期以來其殘余勢力破壞國家的統(tǒng)一和社會安定郡縣制和行省制度不僅在當時有效地加強中央集權,維護國家的統(tǒng)一,經過后世的調整和補充,其積極作用愈益明顯都是中國古代社會重要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為了鞏固統(tǒng)治;結果在一定時期內都產生了積極作用補充提升: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變及特點1.從兩級制到三級制再到四級制、五級制演變,其中三級制占主體
地位,層級的增加體現(xiàn)了中央集權的不斷強化。2.最穩(wěn)定的是縣,始終是古代地方行政區(qū)劃中最基本和最低一級的
行政單位。3.地方最高一級行政區(qū)劃單位的變化最大,同時最為頻繁。4.隨著州、道、路等監(jiān)察區(qū)轉化為一級行政單位,原有的一級行政
單位的級別不斷下降,淪為二級或者三級行政單位。5.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始終處于動態(tài)變化之中,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不
斷演變,變革是絕對的,穩(wěn)定是相對的。4)其它措施:選必融合
選官監(jiān)察法律文書戶籍貨幣稅收對外保留蒙古傳統(tǒng)方式;恢復科舉制,錄取人數(shù)少,科舉任官比例不高。中央設御史臺;地方設行御史臺、肅政廉訪司等。對唐宋法律整體上棄而不用,但在司法實踐中仍廣泛援引唐律。修驛道,設驛站;分設遞鋪,負責傳遞公文。類型復雜,職業(yè)劃分(諸色戶計);一旦定籍,世代相襲,不得變動紙幣作為單一流通貨幣發(fā)行—“鈔”;稅收基本沿襲唐朝,在稅糧外又有“科差”,按戶之上下征收絲和銀兩。海陸發(fā)達,對外交往頻繁(2021·海南卷)元延祐元年(1314年)恢復開科取士,規(guī)定凡考經問或明經的人,以《大學》《論語》《孟子》《中庸》為課本,以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為參考書。由此,科舉再次成為思想與權力之間的制度化鏈接。此舉意在()A.尊重前朝傳統(tǒng)文化信仰B.爭取漢族士人的政治認同C.緩和中央與地方的矛盾D.恢復程朱理學的正統(tǒng)地位
(2022·浙江.7)元朝是中國歷史上首個由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大一統(tǒng)王朝,疆域廣大,民族眾多,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物聯(lián)網技術在露營地管理中的應用-洞察分析
- 消防安全知識普及策略-洞察分析
- 采購合同風險管理心得與感悟解析3篇
- 采購合同評審表的制作步驟3篇
- 采購合同的續(xù)簽與終止條件3篇
- 采購合同框架協(xié)議的簽訂背景3篇
- 采購合同分類的詳細解讀3篇
- 稅務審計與合規(guī)責任-洞察分析
- 2024年02月江蘇2024屆南京銀行南通分行春季校園招考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采購合同的電子支付系統(tǒng)3篇
- 機電一體化職業(yè)生涯
- 江蘇省常州市教育學會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檢測英語試題(無答案)
- 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卷(含解析)
- 用友U8操作教程2
- 電話卡營銷策劃方案
- 風險企業(yè)監(jiān)測方案
- 基礎團務知識培訓
- 臨床研究的重要性與培訓推動醫(yī)療行業(yè)不斷創(chuàng)新
- 戴煒棟語言學練習題
- 英漢互譯單詞練習打印紙
- 消防設備電源監(jiān)控系統(tǒng)調試報告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